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822960.0

文献号 : CN1052424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唐岳军

申请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邻近第二基板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电压,并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降低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组立精度的要求,提高良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邻近第二基板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

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一起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由多个凹凸配合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属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属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通道是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开设的通孔,或是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两端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浪结构是锯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波纹单元中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波纹单元是透射型显示区域,至少另一部分所述波纹单元是反射型显示区域,所述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大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且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相同,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波纹单元中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波纹单元是透射型显示区域,至少另一部分所述波纹单元是反射型显示区域,所述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倾斜角度,且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驱动电压相同,所述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等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纹单元中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所述反射型显示区域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大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且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相同,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纹单元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所述波纹单元中反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且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压相同,所述反射型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等于所述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所述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板进一步包括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基底之间的第一凸起结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绝缘层。

8.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不封闭的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及所述第二电极层一起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波浪结构,所述波浪结构由多个凹凸配合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构成,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属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属于所述第二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基底的形成第二电极层一侧固定第二基板,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所述通道是所述第二电极层上开设的通孔,或是所述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两端敞口;

向所述第二空间内灌注蓝相液晶,所述蓝相液晶通过所述通道进入所述第一空间;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底上形成第一凸起结构;

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层;

在所述第一基底上涂布光刻胶,所述光刻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高度;

在所述光刻胶上放置带有图形的掩膜,用紫外线从至少两个不同方向通过所述掩膜的无图形部分照射并软化部分所述光刻胶,去除所述掩膜后剥离所述软化的光刻胶以形成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由剩余的所述光刻胶组成并包裹所述第一凸起结构;

在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在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蚀刻通孔和/或蚀刻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以形成敞口;

用紫外线照射以去除剩余的所述光刻胶,剩余的所述光刻胶软化后通过所述通孔和/或所述敞口排出,所述第一基底、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基板。

说明书 :

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与目前广泛使用的液晶相比,蓝相液晶用于液晶显示具有突出的优点:响应时间在亚毫秒范围内,无需采用过驱动技术(Over Drive),即可以实现240Hz以上的高速驱动,可以实现场序彩色时序显示;不需要普通液晶显示所必需的取向层,不但简化了制造工艺,也降低了成本;宏观上,蓝相液晶是光学各向同性的,从而使蓝相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视角宽、暗态好的特点。
[0003] 然而蓝相液晶显示面板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驱动电压过大,目前业界通常采用改进蓝相液晶材料性能或者优化电极结构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改进蓝相液晶材料性能,例如制备大克尔常数的蓝相液晶材料,涉及合成蓝相液晶材料的复杂过程,研发成本十分昂贵。
[0004] 目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只能采用水平电场而无法采用垂直电场,原因在于:蓝相液晶在电场的作用下表现为一个具有双折射特性的单轴晶体,其光轴方向平行于电场方向。在垂直电场的作用下,蓝相液晶将在垂直方向上被“拉伸”,其光轴方向是垂直的,而垂直入射的偏振光通过该垂直方向拉伸的蓝相液晶后不产生双折射,没有相位的改变,偏振光通过蓝相液晶后的偏振状态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未施加电压的情况相同,不能通过调节垂直电场来实现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各灰阶的显示。而在水平电场的作用下,蓝相液晶对垂直入射的偏振光产生双折射,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实现显示画面。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一般使用平面转换(In-Plane Switching,IPS)驱动方式。
[0005]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分别在上下基板上的凹凸配合的波纹状凸起表面形成电极,在两层电极中间填充蓝相液晶的波纹形电极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但是这一结构对两个基板的组立精度要求极为严苛,一旦发生组立偏移就会导致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发生严重变化,影响显示效果,降低良率。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波纹形电极结构对组立精度要求过高的问题。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及邻近第二基板一侧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
[0008] 其中,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一起形成连续或断续的波浪结构,波浪结构由多个凹凸配合的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构成,第一电极单元属于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单元属于第二电极层,通道是第二电极层上开设的通孔,或是第一电极单元、第二电极单元所定义的波纹单元两端敞口。
[0009] 其中,波浪结构是锯齿结构。
[0010] 其中,多个波纹单元中至少一部分的波纹单元是透射型显示区域,至少另一部分波纹单元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大于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且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相同,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
[0011] 其中,多个波纹单元中至少一部分的波纹单元是透射型显示区域,至少另一部分波纹单元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倾斜角度小于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倾斜角度,且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的驱动电压相同,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等于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
[0012] 其中,波纹单元中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大于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且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相同,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
[0013] 其中,波纹单元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波纹单元中反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小于透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且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压相同,反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等于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
[0014] 其中,第一基板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一电极层和第一基底之间的第一凸起结构,以及设于第二电极层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绝缘层。
[001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不封闭的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在第一基底的形成第二电极层一侧固定第二基板,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向第二空间内灌注蓝相液晶,蓝相液晶通过通道进入第一空间;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
[0016] 其中,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包括:在第一基底上形成第一凸起结构;在第一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电极层;在第一基底上涂布光刻胶,光刻胶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结构的高度;在光刻胶上放置带有图形的掩膜,用紫外线从至少两个不同方向通过掩膜的无图形部分照射并软化部分光刻胶,去除掩膜后剥离软化的光刻胶以形成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由剩余的光刻胶组成并包裹第一凸起结构;在第二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层;在第二电极层上蚀刻通孔和/或蚀刻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第二凸起结构和第二电极层以形成敞口;用紫外线照射以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剩余的光刻胶软化后通过通孔和/或敞口排出,第一基底、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组成第一基板。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在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第一空间内注入蓝相液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蓝相液晶在电场的作用下表现出各向异性,通过调节电场强度可以调节透过的光强,达到显示画面的目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场深入分布在第一空间内的蓝相液晶层,可以有效的降低驱动电压,并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降低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组立精度的要求,提高良率。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AB截面剖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通电时的AB截面剖视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2] 图5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3] 图6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4] 图7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5] 图8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第五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6] 图9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7] 图10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0028] 图11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形成第一凸起结构的示意图;
[0029] 图12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形成第一电极层的示意图;
[0030] 图13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涂布光刻胶的示意图;
[0031] 图14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形成第二凸起结构的示意图;
[0032] 图15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形成第二电极层的示意图;
[0033] 图16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第二实施例中去除剩余光刻胶后的示意图;
[0034] 图17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在第二凸起结构上形成绝缘层的示意图;
[0035] 图18是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一实施例中在第二电极层上形成绝缘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结合图1和图2,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间隔平行设置。第一基板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基底11、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
[0037] 第一电极层12通过第一电极121连接到驱动电路(图中未画出),第二电极层13通过第二电极131连接到驱动电路。可以设置第一电极层12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层13为公共电极,也可以反过来。图中所示的电极层为平行于像素长边的长条状凸起,电极层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块状等。电极层的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显示需要和配合偏光片进行设置,例如与像素长边成45度夹角,或者与像素短边平行等。
[0038] 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一起形成波浪结构,波浪结构由多个凹凸配合的第一电极单元61、第二电极单元62所定义的波纹单元60构成。第一电极单元61属于第一电极层12,第二电极单元62属于第二电极层13。图中所画为三个波纹单元组成了连续的波浪结构,波浪结构也可以是断续的,组成波浪结构的波纹单元的数量也并无限定。图中所画的波浪结构为锯齿形,波浪结构也可以为楔形、梯形、圆弧形或者不同形状的组合等。
[0039] 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之间设有第一空间30,第二电极层13和第二基板20之间设有第二空间40,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30和第二空间40。第一空间30和第二空间40之间具有通道,通道为第二电极层13上开设的通孔51和/或电极层两端的敞口52。制备蓝相液晶显示面板时,剩余的光刻胶从通道排出;灌注液晶时,蓝相液晶通过通道进入第一空间30。
[0040] 在第一基板10下方和第二基板20上方分别设置一片偏光片(图中未画出),两片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当蓝相液晶显示面板未施加电压时,蓝相液晶呈现出光学各向同性,入射光经过蓝相液晶后偏振方向仍与上偏光片垂直,无法通过上偏光片,呈现黑色。
[0041] 如图3所示,当蓝相液晶显示面板施加电压时,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30内具有倾斜电场(电场方向可参考图3中的第一空间30内的箭头指向),图中所示的第一电极层12为高电平,第二电极层13为低电平,也可以反过来。在倾斜电场的作用下,蓝相液晶表现为具有双折射特性的单轴晶体,其光轴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倾斜电场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10或第二基板20的水平电场分量,在水平电场分量的作用下,蓝相液晶能够对垂直于第一基板10入射的光线(光照方向可参考图3中由第一基板10延伸至第二基板20的箭头指向)产生双折射,入射光经过蓝相液晶后相位发生改变,可以透过上偏光片。蓝相液晶的有效光学各向异性△neffect随倾斜电场的增加而增加,透过的光强度也随之增加。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调节透光率,实现灰阶显示,配合彩色滤光膜,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0042] 为了提高透光率,优选第一电极单元61与第一基底的夹角为45°附近,第二电极单元62平行于第一电极单元61。为了最大程度降低蓝相液晶的驱动电压,可以优化设置条状凸起电极的高度使得电极结构匹配像素尺寸。
[0043] 上述方案中两片偏光片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不通电时面板不透光,被称为常黑型面板。也可以将两片偏光片的偏振方向设为相互平行,这样在不通电时面板透光,通电时随着电压的增加,透过的光强度随之减小,被称为常白型面板。
[0044]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利用的是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两个面状电极层之间的电场,电场深入分布在第一空间30内的蓝相液晶层,相较与传统的IPS电极可以有效的降低驱动电压。并且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都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上,降低对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组立精度的要求,提高良率。
[0045]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10进一步包括绝缘层114和第一凸起结构115。绝缘层114设于第二电极层113的上下两个表面上。第二电极层113上开设通孔的位置对应的绝缘层114也被去除,形成敞口的位置对应的绝缘层114也被去除,以形成第一空间130与第二空间140之间的通道。第一凸起结构115设于第一电极层112和第一基底111之间。
[0046] 绝缘层114可以使用树脂等材料,用于支撑第二电极层113。图中所示的第二电极层113的上下表面都有绝缘层114,可以认为第二电极层113是镶嵌在绝缘层114形成的支撑结构中。绝缘层114也可以只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13的一个表面上。
[0047] 第一凸起结构115可以是氮化硅、氧化硅、树脂等透明材料,用于支撑第一电极层112。本实施例可以与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任一实施例相结合。
[0048] 如图5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多个波纹单元201、202和203中的波纹单元201、202是透射型显示区域,波纹单元203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203下方的第一基底211中设有反射层215。透射型显示区域中波纹单元的数量和反射型显示区域中波纹单元的数量可根据显示需求而定。
[0049] 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203中,第一电极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之间的第一间距为d1,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201、202中的第一电极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之间的第二间距为d2,且波纹单元201、202和203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均为α0。第一基板21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二电极层21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绝缘层(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蓝相液晶,但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得知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230和第二空间240中。
[0050] 调节d1与d2的关系,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蓝相液晶的Δn=ne-n0=λKE2,其中λ为入射光的波长,K为克尔常数,E为外加电场强度。外加电场可看作是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电场,电场强度 入射光经过液晶的相位延迟T=Δneffectdeffect,对于蓝相液晶而言,其有效光学各向异性Δneffect是Δn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随电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因此增加电极之间距离会使得Δneffect减小。同时又因为deffect是光线在垂直方向上经过蓝相液晶的距离,所以在波纹倾斜角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电极层间距会使得T=Δneffect*deffect减小,即入射光经过液晶的相位延迟随电极层的间距增大而减小。入射光要经过两次反射型显示区域,而只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一次。要求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那么入射光单次经过反射型显示区域的相位延迟是透射型显示区域的一半,d1>d2。由于反射型显示区域的入射光方向不是完全垂直于显示面板表面,上述相位延迟的计算公式需要做修正,通过实验得出精确的d1、d2、α0数值。
[0051] 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几个d1、d2、α0制造不同的测试面板,选取透射区d2等于反射区d1一半附近数值,在测试面板中填充同一种蓝相液晶。绘制这几个测试面板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的V-T(电压-透过率)曲线。对于同一测试面板,当无环境光时,开启背光,测量的为透射显示的V-T曲线;当背光关闭时,在强环境光条件下量测的为反射显示的V-T曲线。
[0052] 若一测试面板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的曲线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则说明入射光分别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那么该测试面板的d1和d2就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参考值。
[0053] 图中所画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中,第二电极层213的尺寸相同,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201、202的第一电极层212的尺寸小于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203,从而使得d2
[0054]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调整第一电极层212和第二电极层213的间距,将显示面板以波纹单元为单位分为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并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具有一致的光电特性,实现透反型显示面板,令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器在强光照环境和弱光照环境下都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0055] 如图6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是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多个波纹单元301、302和303中的波纹单元301、302是透射型显示区域,波纹单元303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303下方的第一基底311中设有反射层315。透射型显示区域中波纹单元的数量和反射型显示区域中波纹单元的数量可根据显示需求而定。
[0056] 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303的倾斜角度为β,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301、302的倾斜角度为α,且波纹单元301、302和303的驱动电压相同,第一电极层312和第二电极层313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基板31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二电极层31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绝缘层(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蓝相液晶,但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得知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330和第二空间340中。
[0057] 调节α和β的关系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时相位延迟一致。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公式和计算方法,电极层之间的间距相同则蓝相液晶的Δn=ne-n0相同,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蓝相液晶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其有效光学各向异性Δneffect越大,因此相同的电极层间距时,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蓝相液晶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其相位延迟T越大,一般而言形成光学各向异性的蓝相液晶与水平面的夹角与波纹单元的倾斜角度互为余角,可知α>β。根据相位延迟T的公式计算并设置初始实验α、β数值。由于反射型显示区域的入射光方向不是完全垂直于显示面板表面,需要对公式进行修正,通过实验得出精确α、β数值。
[0058] 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几个α、β制造不同的测试面板,在测试面板中填充同一种蓝相液晶。绘制这几个测试面板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的V-T(电压-透过率)曲线。对于同一测试面板,当无环境光时,开启背光,测量的为透射显示的V-T曲线;当背光关闭时,在强环境光条件下量测的为反射显示的V-T曲线。
[0059] 若一测试面板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的曲线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则说明入射光分别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那么该测试面板的α和β就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参考值。
[0060] 图中所画的透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301、302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波纹单元303的高度一致,而波纹单元301、302的宽度小于波纹单元303,从而使得α>β,并满足相位延迟的要求。或者波纹单元301、302和波纹单元303的宽度一致,波纹单元301、302的高度大于波纹单元303,从而使得α>β,并满足相位延迟的要求。或者波纹单元301、302和波纹单元303的高度和宽度都不一致,但使得α>β,并满足相位延迟的要求。
[0061]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调整波纹单元301、302和303的倾斜角度,将显示面板以波纹单元为单位分为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并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具有一致的光电特性,实现透反型显示面板,令使用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器在强光照环境和弱光照环境下都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0062] 如图7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四实施例,是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波纹单元401、402和403中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下方的第一基底411中设有反射层415。
[0063] 反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412和第二电极层413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为d3,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412和第二电极层413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为d4,d3>d4,且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的驱动电压相同、波纹倾斜角度相同。第一基板21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二电极层21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绝缘层(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蓝相液晶,但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得知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430和第二空间440中。
[0064] 调节d3与d4的关系,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d3与d4关系的计算以及测试可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65] 本实施例与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相比,将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集中在一个波纹单元里,同样可以实现透反型显示面板。
[0066] 如图8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五实施例,是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波纹单元501、502和503的一部分是透射型显示区域,另一部分是反射型显示区域。反射型显示区域下方的第一基底511中设有反射层515。
[0067] 反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为ρ,透射型显示区域的倾斜角度为σ,ρ<σ。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电压相同,反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512和第二电极层513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等于透射型显示区域中的第一电极层512和第二电极层513之间形成的第二间距。第一基板51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二电极层513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绝缘层(图中未画出)。图中未画出蓝相液晶,但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得知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530和第二空间540中。
[0068] 调节ρ和σ的关系以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ρ和σ关系的计算以及测试可参考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069] 本实施例与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相比,将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集中在一个波纹单元里,同样可以实现透反型显示面板。
[0070] 如图9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0071] S110: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
[0072] 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设有不封闭的容纳蓝相液晶的第一空间。可以设置第一电极层12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层13为公共电极,也可以反过来。
[0073] S120:在第一基底的形成第二电极层一侧固定第二基板;
[0074] 第二基板平行于第一基底,第二基板通过辅助隔垫物固定在第一基底上。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第二空间,且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具有通道。
[0075] S130:向第二空间内灌注蓝相液晶,蓝相液晶通过通道进入第一空间;
[0076] 蓝相液晶分布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通电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共同作用使得第一空间内具有平行于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电场分量,在电场的作用下,蓝相液晶能够对垂直与第一基板入射的光线产生双折射,光线经过蓝相液晶后相位发生改变,可以通过调节电场的强度来调节透光率,实现显示画面。
[0077]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场深入分布在第一空间内的蓝相液晶层,相较与传统的IPS电极可以有效的降低驱动电压。并且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都设置在第一基底上,降低对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组立精度的要求,提高良率。
[0078] 如图10所示,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是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步骤S110:第一基底上依次设置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形成第一基板包括:
[0079] S201:在第一基底上形成第一凸起结构;
[0080] 参阅图11,图中标号101表示第一基底,标号1表示第一凸起结构,该第一凸起结构为实心结构,采用氮化硅、氧化硅、树脂等透明材料制成。
[0081] S202:在第一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0082] 参阅图12,图中标号102表示第一电极层。
[0083] S203:在第一基底上涂布光刻胶;
[0084] 参阅图13,图中标号2表示涂布在第一基底101和第一电极层102上的光刻胶,光刻胶2的高度大于第一凸起结构1的高度;
[0085] S204:在光刻胶上放置带有图形的掩膜,用紫外线从至少两个不同方向通过掩膜的无图形部分照射并软化部分光刻胶,去除掩膜后剥离软化的光刻胶以形成第二凸起结构;
[0086] 参阅图14,图中标号4表示掩膜,可以使用单向紫外线移动着从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可参考图中的箭头方向)通过掩膜4的无图形部分照射部分光刻胶21并使其软化,去除掩膜4,在照射过的光刻胶层上涂布显影液,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走溶解于显影液中的光刻胶,同时与光刻胶层底部分离的部分未软化光刻胶22也被去离子水冲走。剩余的光刻胶组成了第二凸起结构3,并且第二凸起结构3包裹第一凸起结构1。
[0087] S205:在第二凸起结构的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0088] 参阅图15,图中标号103表示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形成了波浪结构。
[0089] S206:在第二电极层上蚀刻通孔和/或蚀刻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第二凸起结构和第二电极层以形成敞口;
[0090] 通孔和敞口都可以作为通道,连通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二电极层103之间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电极层103与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空间,用于后续步骤中剩余光刻胶的排出和蓝相液晶的注入。
[0091] S207:用紫外线照射以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剩余的光刻胶软化后通过通孔和/或敞口排出;
[0092] 参阅图16,剩余的光刻胶排出之后留出的空间用于灌注蓝相液晶。第一基底101、第一电极层102和第二电极层103共同组成第一基板。
[0093] 图16中所形成的三个连续的波纹单元组成了连续的波浪结构,波浪结构也可以是断续的,组成波浪结构的波纹单元的数量也并无限定。图中所画的波浪结构为锯齿形,波浪结构也可以为楔形、梯形、圆弧形或者不同形状的组合等。
[0094] 图16中所形成的波浪结构中,各波纹单元的倾斜角度和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二电极层103之间的间距一致,对应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此外,通过改变第一凸起结构1和第二凸起结构3的形状,来改变波纹单元的倾斜角度或第一电极层102与第二电极层103之间的间距,将显示面板分为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使得光线分别经过透射型显示区域和反射型显示区域时相位延迟一致,并在反射型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一基底101中设置反射层,可以制备透反型显示面板。
[0095] 结合图17和图18,在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层的形成,绝缘层可形成在第二电极层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本实施例可以与本发明蓝相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任一实施例相结合。
[0096] 图17中第一绝缘层222形成在第二凸起结构221的上表面上,在此步骤之后在第一绝缘层222的上表面上形成第二电极层,使得第一绝缘层222设置在第二电极层的下表面。图18中在第二凸起结构表面形成第二电极层223的步骤之后,第二绝缘层224形成在第二电极层223的上表面上。
[0097] 图17示意的步骤和图18示意的步骤可以都执行以形成两层绝缘层;或者任意择一执行以形成一层绝缘层。第一绝缘层222和第二绝缘层224可以使用树脂等材料,用于支撑第二电极层223。在后续的蚀刻通道的步骤中,在要开设通孔或者敞口的位置,对应的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层223一并被去除,以形成通道。
[00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