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704605.3

文献号 : CN1052528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卞定华董新民顾卫玲卞丹丹

申请人 : 盐城旭华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包含有放料机构、火焰复合机构以及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之中设置有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所述火焰复合机构包括有主机架,主机架之中设置有多对水冷辊,任意一对水冷辊与其所对应的织物涨布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火焰喷射装置;所述织物涨布器以及基层涨布器分别对应设置有伺服牵引装置,所述水冷辊均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牵引系统之中的牵引伺服电机彼此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可通过各个机构的结构布局以实现多层复合材料的同步加工,从而使其可适用于复杂复合材料的高效生产。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包含有放料机构、火焰复合机构以及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之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基层原料的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织物纤维的织物涨布器;所述火焰复合机构包括有主机架,主机架之中设置有多对水冷辊,每一对水冷辊由两个彼此相对的水冷辊构成,多对水冷辊与放料机构中的织物涨布器一一对应;任意一对水冷辊与其所对应的织物涨布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火焰喷射装置;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有收卷辊;

所述放料机构之中,每一个织物涨布器以及基层涨布器分别对应设置有伺服牵引装置,伺服牵引装置包括有多个牵引辊,伺服牵引装置之中,至少一个牵引辊通过牵引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基层涨布器之上的基层原料,以及织物涨布器之上的织物纤维均通过牵引辊延伸至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所述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每一个水冷辊均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牵引系统之中的牵引伺服电机彼此电性连接;

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分别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每一个牵引辊均通过牵引伺服电机进行控制;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以及织物涨布器所分别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之中均包括有气动纠偏装置与开幅装置,所述开幅装置包括有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所述气动纠偏装置、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沿原料前行方向依次设立;

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包括有基层涨布器、用于放置第一织物纤维的第一织物涨布器以及用于放置第二织物纤维的第二织物涨布器;所述火焰复合机构之中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分布的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其中,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相接触,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相接触;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火焰喷射装置,其与第一织物涨布器相对应,所述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火焰喷射装置,其与第二织物涨布器相对应;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彼此相互连接;所述主机架之中设置有步进升降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水冷辊上方的上部液压缸,以及设置在第三水冷辊下方的下部液压缸,上部液压缸与下部液压缸的推杆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分别与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均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原料及织物纤维相接触的辊轮,以及设置在辊轮两侧的辊轴;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端块,其与第一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辊轴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步进升降装置中包括有两个上部液压缸与两个下部液压缸,其推杆分别连接至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两侧辊轴之上的支撑端块之中;所述上部液压缸与下部液压缸分别通过设置在其推杆端部的固定螺栓连接至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两侧的支撑端块之上;所述固定螺栓之上设置有弹性弹簧,弹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其所对应的液压缸推杆的端面,以及其所对应的支撑端块的端面之上;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两侧的辊轴之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件与第一连接端块,所述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件与第二连接端块;

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件进行连接,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第五齿轮均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块之上,其中,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第五齿轮于第一连接端块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二齿轮、第六齿轮以及第七齿轮均设置于第二连接端块之上,其中,第二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第六齿轮以及第七齿轮于第二连接端块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件相连接,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所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所采用的伺服控制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根据多个水冷辊的直径,对每一个水冷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多个水冷辊在转动过程中的线速度相同;

2)根据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转速,对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每一个牵引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每一个牵引辊的线速度均与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线速度相同;

3)根据步骤1)中每一个水冷辊的预设转速,以及步骤2)中每一个牵引辊的预设转速使得火焰复合机构进行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水冷辊与牵引辊转速的恒定。

说明书 :

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火焰复合机是近几年来随着纺织物的深度加工而涌现出的加工设备,其适用于海绵与其它纺织品、无纺制品、毛绒、鸡皮绒等材料复合;火焰复合机在工作过程中以海绵本体作粘合材料,采用火焰喷射使其表面高温熔化后与其它材料复合。复合好的材料具有速整体性强、手感好、耐干洗、水洗等优点。在服装、家具等行业以前主要是两层材料复合,而现在海绵在中间的三层复合材料的用量越来越多,但生产复合工艺没有大的改进,目前还是以单火口结构的两层火焰复合机为主,复合时需要分两次完成,然而两次复合过程的材料张力、火焰喷射量的控制偏差较大,导致两次火焰复合后的回缩量不同,使得材料起皱,这样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复合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不断地研究与探索,研发出双火口的三层火焰复合机,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克服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品复合加工的火焰复合机构,其可在加工过程中保持材料张力的恒定控制。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包含有放料机构、火焰复合机构以及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之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基层原料的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用于放置织物纤维的织物涨布器;所述火焰复合机构包括有主机架,主机架之中设置有多对水冷辊,每一对水冷辊由两个彼此相对的水冷辊构成,多对水冷辊与放料机构中的织物涨布器一一对应;任意一对水冷辊与其所对应的织物涨布器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火焰喷射装置;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有收卷辊;所述放料机构之中,每一个织物涨布器以及基层涨布器分别对应设置有伺服牵引装置,伺服牵引装置包括有多个牵引辊,伺服牵引装置之中,至少一个牵引辊通过牵引伺服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基层涨布器之上的基层原料,以及织物涨布器之上的织物纤维均通过牵引辊延伸至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所述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每一个水冷辊均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牵引系统之中的牵引伺服电机彼此电性连接。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分别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每一个牵引辊均通过牵引伺服电机进行控制。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受牵引伺服电机所控制的牵引辊以对基层原料/织物纤维进行稳定的牵引传输处理,以使得基层原料或织物纤维在牵引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得以提升,并使得相应原料的张力稳定性得以改善,从而使得火焰复合工艺的加工效率,以及产品的成品质量均可得以显著提升。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以及织物涨布器所分别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之中均包括有气动纠偏装置与开幅装置,所述开幅装置包括有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所述气动纠偏装置、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沿原料前行方向依次设立。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气动纠偏装置的设置,使得基层原料/织物纤维在传输过程中实时保持在设定的传输方向之上,以避免其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致使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彼此错位,甚至使得生产中断;同时,开幅装置之中的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可对基层原料/织物纤维进行开幅处理,以使其内部的结构更为松散与均匀,从而使得经火焰复合处理后的成品的厚度与成品内部结构的均度均可得以有效控制。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包括有基层涨布器、用于放置第一织物纤维的第一织物涨布器以及用于放置第二织物纤维的第二织物涨布器;所述火焰复合机构之中包括有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分布的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其中,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相接触,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相接触;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火焰喷射装置,其与第一织物涨布器相对应,所述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火焰喷射装置,其与第二织物涨布器相对应。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依次接触的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结构设置形成两对水冷辊,即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上述两对水冷辊配合织物涨布器与火焰喷射装置的位置与数量设置,其在实现三层火焰复合材料的加工,可使得设备的重量以及布局结构得以简化,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火焰复合机构实现了良好的轻量化处理与成本控制。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彼此相互连接;所述主机架之中设置有步进升降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水冷辊上方的上部液压缸,以及设置在第三水冷辊下方的下部液压缸,上部液压缸与下部液压缸的推杆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分别与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相互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一体化结构,以及步进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得以调整。由于多个水冷辊在不同高度位置下对于基层原料/织物纤维所产生的拉力会发生变化,故而,上述多个水冷辊的升降设置可使得多个水冷辊根据相应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所需张力的不同进行高度位置的调整,以使得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可保持在最佳张力状态得以复合,从而使得成品的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均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原料及织物纤维相接触的辊轮,以及设置在辊轮两侧的辊轴;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端块,其与第一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辊轴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步进升降装置中包括有两个上部液压缸与两个下部液压缸,其推杆分别连接至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两侧辊轴之上的支撑端块之中。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支撑端块的设置,使得步进升降装置在实现多个水冷辊的稳定升降的同时,避免其对于水冷辊的旋转造成影响,以使得原料的复合收到干扰。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部液压缸与下部液压缸分别通过设置在其推杆端部的固定螺栓连接至第一水冷辊以及第三水冷辊两侧的支撑端块之上;所述固定螺栓之上设置有弹性弹簧,弹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其所对应的液压缸推杆的端面,以及其所对应的支撑端块的端面之上。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固定螺栓的设置改善液压缸与支撑端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水冷辊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其可通过弹性弹簧对液压缸与水冷辊工作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加以吸收,从而使得多个水冷辊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均可得以显著改善。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两侧的辊轴之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设置有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所述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件与第一连接端块,所述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件与第二连接端块。所述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件进行连接,第一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第五齿轮均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块之上,其中,第四齿轮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第四齿轮以及第五齿轮于第一连接端块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二齿轮、第六齿轮以及第七齿轮均设置于第二连接端块之上,其中,第二齿轮与第六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与第七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第六齿轮以及第七齿轮于第二连接端块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件相连接,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0012] 采用上述设计,其一方面可通过多个齿轮、连接杆件与连接端块的设置,实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的连接,以使其在升降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上述结构设置中,相邻两个齿轮之间均为啮合状态,故而其可通过多个齿轮的传动以使得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在工作过程中可保持良好的同步性,从而使得成品的质量进一步的改善。此外,第一连接端块与第二连接端块中三个齿轮的三角分布使得连接端块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从而致使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亦可随之提高。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所采用的伺服控制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0014] 1)根据多个水冷辊的直径,对每一个水冷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多个水冷辊在转动过程中的线速度相同;
[0015] 2)根据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转速,对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每一个牵引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每一个牵引辊的线速度均与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线速度相同;
[0016] 3)根据步骤1)中每一个水冷辊的预设转速,以及步骤2)中每一个牵引辊的预设转速使得火焰复合机构进行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水冷辊与牵引辊转速的恒定。
[0017] 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对多个牵引辊以及水冷辊的伺服控制,使得本申请的火焰复合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可保持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的传输速率与加工速率在各个工位保持一致,从而使得相应原料在火焰复合过程中实时保持最佳的张力状态,进而使得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所复合的成品材料质量达到最佳。
[0018] 上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其将基层材料(如海绵)置于基层涨布器之上,并将织物纤维置于织物涨布器之上;基层涨布器与织物涨布器分别使得海绵与织物纤维朝向水冷辊的方向进行传输。海绵与织物纤维在传输过程中,分别通过其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多个牵引辊进行牵引前行,牵引辊基于牵引伺服电机的预设转速进行旋转。海绵与织物纤维传输至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时,海绵首先同自第一织物涨布器输出的第一织物纤维同时进入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之间,此时,海绵与第一织物纤维的相对表面在火焰喷射装置所产生的线性火焰的高温下得以熔化,从而与第一织物纤维相粘合;粘合后的纤维材料通过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之间进行压合与冷却,以使得海绵与第一织物纤维完全复合,从而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包括有海绵层与纤维层)。完成上述处理后,第一复合材料沿第二水冷辊的转动方向继续前行,并同自第二织物涨布器输出的第二织物纤维进入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第一复合材料的海绵层与第二织物纤维彼此相对;此时,火焰喷射装置对第一复合材料的海绵层一侧进行高温处理,以使得海绵层的表面熔化并与第二织物纤维相粘合。粘合后的材料通过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进行压合与冷却,从而形成完整的三层复合材料。上述三层复合材料自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输出后,传输至收料机构之中,在收料辊的作用下收集成辊。
[001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可通过各个机构的结构布局以实现多层复合材料的同步加工,从而使其可适用于复杂复合材料的高效生产;与此同时,上述火焰复合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其可通过基层涨布器/织物涨布器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以及水冷辊所对应的伺服电机,以对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的传输与加工进行伺服控制,从而使其材料张力保持恒定,进而避免了相应材料在火焰复合过程中的回缩量发生变化,以使得产品的表面更为平滑,整体质量得以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中火焰复合机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中水冷辊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步进升降装置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水冷辊之中的齿轮连接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齿轮间连接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基层涨布器、2—第一织物涨布器、3—第二织物涨布器、4—主机架、5—第一水冷辊、6—第二水冷辊、7—第三水冷辊、8—第一火焰喷射装置、9—第二火焰喷射装置、10—收卷辊、11—牵引辊、12—牵引伺服电机、13—气动纠偏装置、14—橡胶糙面辊、15—金属开幅辊、16—上部液压缸、17—下部液压缸、18—支撑端块、19—固定螺栓、20—弹性弹簧、21—第一齿轮、22—第二齿轮、23—第三齿轮、24—第四齿轮、25—第五齿轮、26—第六齿轮、27—第七齿轮、28—第一连接杆件、29—第一连接端块、30—第二连接杆件、31—第二连接端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9] 实施例1
[0030]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包含有放料机构、火焰复合机构以及收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之中设置有用于放置基层原料的基层涨布器1,用于放置第一织物纤维的第一织物涨布器2以及用于放置第二织物纤维的第二织物涨布器3,基层涨布器1、第一织物涨布器2以及第二织物涨布器3均采用三辊涨布器,所述基层原料采用海绵,所述第一织物纤维与第二织物纤维可采用任意纺织品。
[0031] 所述火焰复合机构包括有主机架4,主机架4之中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分布的第一水冷辊5、第二水冷辊6以及第三水冷辊7,其中,第一水冷辊5与第二水冷辊6相接触,第二水冷辊6与第三水冷辊7相接触,其中,第一水冷辊5与第二水冷辊6构成一对水冷辊,其与第一织物涨布器2相对应,第二水冷辊6与第三水冷辊7构成一对水冷辊,其与第二织物涨布器3相对应。所述第一水冷辊5与第二水冷辊6的前端设置有第一火焰喷射装置8,其与第一织物涨布器2相对应(即第一火焰喷射装置8设置在第一织物涨布器2的传输方向之上);所述第二水冷辊6与第三水冷辊7的前端设置有第二火焰喷射装置9,其与第二织物涨布器3相对应(即第二火焰喷射装置9设置在第二织物涨布器3的传输方向之上)。所述收料机构包括有收卷辊10。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依次接触的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结构设置形成两对水冷辊,即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上述两对水冷辊配合织物涨布器与火焰喷射装置的位置与数量设置,其在实现三层火焰复合材料的加工,可使得设备的重量以及布局结构得以简化,从而使得本申请中火焰复合机构实现了良好的轻量化处理与成本控制。
[0032] 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1、第一织物涨布器2与第三织物涨布器3分别对应设置有伺服牵引装置,伺服牵引装置包括有多个牵引辊11,伺服牵引装置之中,每一个牵引辊11通过牵引伺服电机12进行驱动;所述基层涨布器1之上的基层原料,以及织物涨布器之上的织物纤维均通过牵引辊11延伸至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所述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每一个水冷辊均通过伺服电机进行控制,所述伺服电机与伺服牵引系统之中的牵引伺服电机12彼此电性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个受牵引伺服电机所控制的牵引辊以对基层原料/织物纤维进行稳定的牵引传输处理,以使得基层原料或织物纤维在牵引传输过程中的传输速率得以提升,并使得相应原料的张力稳定性得以改善,从而使得火焰复合工艺的加工效率,以及产品的成品质量均可得以显著提升。
[0033] 上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所采用的伺服控制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0034] 1)根据多个水冷辊的直径,对每一个水冷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多个水冷辊在转动过程中的线速度相同;
[0035] 2)根据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转速,对基层涨布器以及多个织物涨布器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每一个牵引辊的转速进行预设,使得每一个牵引辊的线速度均与步骤1)中水冷辊的预设线速度相同;
[0036] 3)根据步骤1)中每一个水冷辊的预设转速,以及步骤2)中每一个牵引辊的预设转速使得火焰复合机构进行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水冷辊与牵引辊转速的恒定。
[0037] 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对多个牵引辊以及水冷辊的伺服控制,使得本申请的火焰复合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可保持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的传输速率与加工速率在各个工位保持一致,从而使得相应原料在火焰复合过程中实时保持最佳的张力状态,进而使得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所复合的成品材料质量达到最佳。
[0038] 上述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其将基层材料(如海绵)置于基层涨布器之上,并将织物纤维置于织物涨布器之上;基层涨布器与织物涨布器分别使得海绵与织物纤维朝向水冷辊的方向进行传输。海绵与织物纤维在传输过程中,分别通过其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中的多个牵引辊进行牵引前行,牵引辊基于牵引伺服电机的预设转速进行旋转。海绵与织物纤维传输至火焰复合机构之中时,海绵首先同自第一织物涨布器输出的第一织物纤维同时进入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之间,此时,海绵与第一织物纤维的相对表面在火焰喷射装置所产生的线性火焰的高温下得以熔化,从而与第一织物纤维相粘合;粘合后的纤维材料通过第一水冷辊与第二水冷辊之间进行压合与冷却,以使得海绵与第一织物纤维完全复合,从而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包括有海绵层与纤维层)。完成上述处理后,第一复合材料沿第二水冷辊的转动方向继续前行,并同自第二织物涨布器输出的第二织物纤维进入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第一复合材料的海绵层与第二织物纤维彼此相对;此时,火焰喷射装置对第一复合材料的海绵层一侧进行高温处理,以使得海绵层的表面熔化并与第二织物纤维相粘合。粘合后的材料通过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进行压合与冷却,从而形成完整的三层复合材料。上述三层复合材料自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输出后,传输至收料机构之中,在收料辊的作用下收集成辊。
[0039]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伺服控制的多层火焰复合机构,其可通过各个机构的结构布局以实现多层复合材料的同步加工,从而使其可适用于复杂复合材料的高效生产;与此同时,上述火焰复合机构在生产过程中,其可通过基层涨布器/织物涨布器所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以及水冷辊所对应的伺服电机,以对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的传输与加工进行伺服控制,从而使其材料张力保持恒定,进而避免了相应材料在火焰复合过程中的回缩量发生变化,以使得产品的表面更为平滑,整体质量得以显著改善。
[0040] 实施例2
[004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放料机构之中,基层涨布器1以及第一织物涨布器2与第二织物涨布器3所分别对应的伺服牵引装置之中均包括有气动纠偏装置13与开幅装置,所述开幅装置包括有橡胶糙面辊14与金属开幅辊15;所述气动纠偏装置13、橡胶糙面辊14与金属开幅辊15沿原料前行方向依次设立。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气动纠偏装置的设置,使得基层原料/织物纤维在传输过程中实时保持在设定的传输方向之上,以避免其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致使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彼此错位,甚至使得生产中断;同时,开幅装置之中的橡胶糙面辊与金属开幅辊可对基层原料/织物纤维进行开幅处理,以使其内部的结构更为松散与均匀,从而使得经火焰复合处理后的成品的厚度与成品内部结构的均度均可得以有效控制。
[0042]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43] 实施例3
[004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水冷辊5、第二水冷辊6以及第三水冷辊7彼此相互连接;所述主机架4之中设置有步进升降装置,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水冷辊5上方的上部液压缸16,以及设置在第三水冷辊7下方的下部液压缸17,上部液压缸16与下部液压缸17的推杆均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其分别与第一水冷辊5以及第三水冷辊7相互连接。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一体化结构,以及步进升降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得以调整。由于多个水冷辊在不同高度位置下对于基层原料/织物纤维所产生的拉力会发生变化,故而,上述多个水冷辊的升降设置可使得多个水冷辊根据相应原料在加工过程中所需张力的不同进行高度位置的调整,以使得基层原料与织物纤维可保持在最佳张力状态得以复合,从而使得成品的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0045]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0046] 实施例4
[004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第一水冷辊5、第二水冷辊6以及第三水冷辊7均包括有用于与基层原料及织物纤维相接触的辊轮,以及设置在辊轮两侧的辊轴;所述第一水冷辊5与第三水冷辊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端块18,其与第一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的辊轴之间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步进升降装置中包括有两个上部液压缸16与两个下部液压缸17,其推杆分别连接至第一水冷辊5以及第三水冷辊7两侧辊轴之上的支撑端块18之中。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支撑端块的设置,使得步进升降装置在实现多个水冷辊的稳定升降的同时,避免其对于水冷辊的旋转造成影响,以使得原料的复合收到干扰。
[0048]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3相同。
[0049] 实施例5
[00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上部液压缸16与下部液压缸17分别通过设置在其推杆端部的固定螺栓19连接至第一水冷辊5以及第三水冷辊6两侧的支撑端块18之上;所述固定螺栓19之上设置有弹性弹簧20,弹性弹簧2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其所对应的液压缸推杆的端面,以及其所对应的支撑端块18的端面之上。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固定螺栓的设置改善液压缸与支撑端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水冷辊进行升降的过程中,其可通过弹性弹簧对液压缸与水冷辊工作所产生的机械振动加以吸收,从而使得多个水冷辊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控制精度均可得以显著改善。
[0051]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4相同。
[0052] 实施例6
[005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如图5与图6所示,所述第一水冷辊5、第二水冷辊6与第三水冷辊7两侧的辊轴之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与第三齿轮23,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22之间设置有第四齿轮24与第五齿轮25,第二齿轮22与第三齿轮23之间设置有第六齿轮26与第七齿轮27;所述第一水冷辊5与第二水冷辊6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件28与第一连接端块29,所述第二水冷辊6与第三水冷辊7的两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件30与第二连接端块31。所述第一齿轮21与第四齿轮24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件28进行连接,第一齿轮21与第四齿轮2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2、第四齿轮24以及第五齿轮25均设置于第一连接端块29之上,其中,第四齿轮24与第五齿轮25相啮合,第五齿轮25与第二齿轮22相啮合,第二齿轮22、第四齿轮24以及第五齿轮25于第一连接端块29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二齿轮22、第六齿轮26以及第七齿轮27均设置于第二连接端块31之上,其中,第二齿轮22与第六齿轮26相啮合,第六齿轮26与第七齿轮27相啮合,第二齿轮22、第六齿轮26以及第七齿轮27于第二连接端块31之上成三角分布;所述第七齿轮27与第三齿轮2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件30相连接,第七齿轮27与第三齿轮23相啮合。
[0054] 采用上述设计,其一方面可通过多个齿轮、连接杆件与连接端块的设置,实现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的连接,以使其在升降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相对稳定性,另一方面,上述结构设置中,相邻两个齿轮之间均为啮合状态,故而其可通过多个齿轮的传动以使得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在工作过程中可保持良好的同步性,从而使得成品的质量进一步的改善。此外,第一连接端块与第二连接端块中三个齿轮的三角分布使得连接端块的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从而致使第一水冷辊、第二水冷辊与第三水冷辊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亦可随之提高。
[0055]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5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