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823707.7

文献号 : CN10525550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肖长志韩龙严国华杨俊峰

申请人 :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上部通过格子砖与斜道相连,小烟道与格子砖之间设可调节的箅子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烟道的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局部侧墙衬砖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以上3种结构分别、组合或共同设置,使同一小烟道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本发明将小烟道优化为变截面的气流通道,采用变截面小烟道固定调节与箅子砖可变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精细调节加热用贫煤气或混合煤气、空气的供入量,改善蓄热室内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并可避免炉头出现生焦。

权利要求 :

1.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上部通过格子砖与斜道相连,小烟道与格子砖之间设可调节的箅子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烟道的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局部侧墙衬砖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以上3种结构分别或组合设置,使同一小烟道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且凸出的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逐渐降低;侧墙衬砖层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侧墙衬砖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局部侧墙衬砖的位置对应箅子隔墙砖位置;箅子隔墙砖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为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且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逐渐增加;箅子隔墙砖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侧墙衬砖层表面平齐。

说明书 :

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室小烟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焦化行业的发展,国家政策对焦化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环保部颁布实施了新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焦化阵发性污染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限制越来越严。
[0003] 目前国内焦炉普遍采用蓄热室分格、焦炉下部调节的结构方式。蓄热室位于焦炉下部,主要作用是用来回收焦炉燃烧废气的热量并预热煤气,其结构上由位于下部的小烟道和位于上部的格子砖两部分组成,小隔墙将格子砖部分分为多个分格的小蓄热室。小烟道为一个整体通长的固定截面的气流通道,与格子砖之间设箅子砖进行分隔和调节,加热用贫煤气或混合煤气、空气的供入量通过改变格子砖与小烟道顶部之间的可调箅子砖的气流流通截面积来改变气流的供给量。此种结构方式简单,但缺点是调节工作量大,高炉灰等粉尘的沉积造成箅子砖调节孔打开的同时粉尘污染较重、工人的工作环境差。而且生产中常见炉头火道温度低、炉头易出现生焦,推焦时炉头烟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将小烟道优化为变截面的气流通道,采用变截面小烟道固定调节与箅子砖可变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精细调节加热用贫煤气或混合煤气、空气的供入量,改善蓄热室内的气流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并可避免炉头出现生焦。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 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上部通过格子砖与斜道相连,小烟道与格子砖之间设可调节的箅子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烟道的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局部侧墙衬砖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以上3种结构分别、组合或共同设置,使同一小烟道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
[0007] 所述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且凸出的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逐渐降低;侧墙衬砖层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为平面。
[0008] 所述局部侧墙衬砖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局部侧墙衬砖的位置对应箅子隔墙砖位置;箅子隔墙砖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为平面。
[0009] 所述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且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方向逐渐增加;箅子隔墙砖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侧墙衬砖层表面平齐。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增加了小烟道内变截面的固定调节方式,可以改善蓄热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弥补了箅子砖只能进行精细调节的不足,有效减少了调节的工作量;
[0012] 2)通过改善蓄热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了立火道温度的均匀性,有效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0013] 3)通过小烟道内变截面所产生的固定调节效果,可增加炉头火道气体供入量,避免炉头出现生焦,减少推焦时的炉头烟量排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所述焦炉小烟道的结构示意图一。(箅子隔墙砖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
[0015]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所述焦炉小烟道的结构示意图二。(侧墙衬砖凸出衬砖层表面)[0017]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所述焦炉小烟道的结构示意图三。(烟道底部衬砖为斜面)[0019] 图6是图5中的C-C剖视图。
[0020] 图中:1.小烟道主墙 2.小烟道单墙 3.侧墙衬砖层 4.箅子砖 5.中心隔墙 6.箅子砖可调孔 7.箅子隔墙砖 8.局部侧墙衬砖 9.烟道底部衬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2] 见图1-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的3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发明一种变截面的蓄热室小烟道,其上部通过格子砖与斜道相连,小烟道与格子砖之间设可调节的箅子砖4;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烟道的箅子隔墙砖7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局部侧墙衬砖8凸出侧墙衬砖层表面、烟道底部衬砖9为斜面,以上3种结构分别、组合或共同设置,使同一小烟道沿炉头至中心隔墙5方向具有不同的横截面面积。
[0023] 所述箅子隔墙砖7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且凸出的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5方向逐渐降低;侧墙衬砖层3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9为平面。
[0024] 所述局部侧墙衬砖8凸出侧墙衬砖层3表面,局部侧墙衬砖8的位置对应箅子隔墙砖7位置;箅子隔墙砖7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9为平面。
[0025] 所述烟道底部衬砖9为斜面,且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5方向逐渐增加;箅子隔墙砖7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侧墙衬砖层3表面平齐。
[0026] 蓄热室小烟道上部通过格子砖与斜道相连,下部通过废气盘与分烟道相通。相同气流小烟道之间的隔墙为单墙2,异向气流小烟道之间的隔墙为主墙1,分隔同一小烟道机焦侧的墙为中心隔墙5。
[0027] 本发明中,将小烟道优化为变截面的气流通道,变截面通道为固定调节方式,可通过附图中的3种具体结构方式任意组合实现。小烟道与格子砖之间保留原有的箅子砖4进行分隔和调节,加热用贫煤气或混合煤气、空气的供入量在经变截面小烟道固定调节的基础上,再通过改变箅子砖可调孔6的气流流通截面积来进行精细调节。
[0028] 本发明中,各部分衬砖及箅子砖4均为粘土衬砖材质。
[0029]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0] 【实施例1】
[0031] 如图1-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箅子隔墙砖7凸出箅子砖层下表面,且凸出的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5方向逐渐降低;侧墙衬砖层3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9为平面。
[0032] 本实施例中,小烟道中的多道箅子隔墙砖7均低于箅子砖层下表面,即改变了隔墙处小烟道的高度H,如图2所示,4道箅子隔墙砖7处的小烟道截面高度分别为H1~H4。小烟道内局部流通通道截面的高度发生改变,从而达到通过改变小烟道局部的气流断面积来改善气流在蓄热室内的均匀性的目的。
[0033] 【实施例2】
[0034] 如图3-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局部侧墙衬砖8凸出侧墙衬砖层3表面,箅子隔墙砖7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烟道底部衬砖9为平面。
[0035] 小烟道的侧墙衬砖与箅子砖隔墙砖7对应的局部地方凸出侧墙衬砖层3表面(单侧或双侧),如图3所示,凸出部位的小烟道宽度为B1,从而改变了其它部位小烟道的宽度B,小烟道内流通通道截面的宽度改变,从而达到了通过改变小烟道局部的气流断面积来改善气流在蓄热室内的均匀性的目的。
[0036] 【实施例3】
[0037] 如图5-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本实施例中,烟道底部衬砖9为斜面,且高度沿炉头至中心隔墙5方向逐渐增加;箅子隔墙砖7与箅子砖层下表面平齐,侧墙衬砖层3表面平齐。
[0038] 小烟道底部衬砖9的厚度从炉头至中心隔墙5逐渐增加,即小烟道的高度H为变量,气道断面逐渐减小,改变了小烟道内流通通道截面的宽度,从而达到通过改变小烟道局部的气流断面积来改善气流在蓄热室内的均匀性的目的。
[0039] 上述3个实施例中,上升气流在小烟道中通过箅子隔墙砖7、局部侧墙衬砖8、烟道底部衬砖9、箅子砖可调孔6进行气流分配进入不同的分格蓄热室,改善了气流在蓄热室内的均匀性,最后通过斜道进入燃烧室,从而实现改善气流在立火道内长向均匀性的目的。最后,再通过增加或减少小烟道顶部的可调节箅子砖4来进行精细调节。
[00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