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772058.2

文献号 : CN10525809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新良周昊

申请人 : 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包括炉体、汽包、循环泵、燃气通道、受热面组件、下降管,受热面组件包括管组和左联箱、右联箱,管组包括若干过水管,过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左联箱、右联箱,过水管采用水平蛇行管,过水管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炉体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岩棉层、玻璃纤维布层、硅酸铝针刺毯层;通过在过水管的外表面设置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能够增加过水管与燃气通道内燃气的接触面积,更利于对余热的交换利用,能够有效提高热量回收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汽包、循环泵、燃气通道、受热面组件、下降管,汽包与燃气通道均设于炉体内,汽包设于燃气通道的侧部,受热面组件分别设有进水管和蒸汽出口,汽包内设有汽水分离器,下降管的一端连通汽包,下降管的另一端连通受热面组件,受热面组件设于燃气通道内,受热面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入口,受热面组件包括管组和左联箱、右联箱,管组包括若干过水管,过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左联箱、右联箱,过水管采用水平平行管或水平蛇行管,过水管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炉体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岩棉层、玻璃纤维布层、硅酸铝针刺毯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过水管还设有螺旋式薄钢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过水管还设有锯齿片,锯齿片形成螺旋状。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凹槽采用正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说明书 :

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0002] 余热锅炉,顾名思义是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锅炉。具有烟箱、烟道余热回收利用的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燃煤锅炉也称为余热锅炉,余热锅炉通过余热回收可以生产热水或蒸汽来供给其它工段使用。
[0003] 但是现有的余热锅炉,由于过水管的表面接触面积较小,热量吸收相对不理想,且炉体保温效果也不理想。上述问题是在余热锅炉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上升管的表面接触面积较小,热量吸收相对不理想,且炉体保温效果也不理想等问题。
[0005]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6] 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包括炉体、汽包、循环泵、燃气通道、受热面组件、下降管,汽包与燃气通道均设于炉体内,汽包设于燃气通道的侧部,受热面组件分别设有进水管和蒸汽出口,汽包内设有汽水分离器,下降管的一端连通汽包,下降管的另一端连通受热面组件,受热面组件设于燃气通道内,受热面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入口,受热面组件包括管组和左联箱、右联箱,管组包括若干过水管,过水管的两端分别连通左联箱、右联箱,过水管采用水平蛇行管,过水管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炉体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岩棉层、玻璃纤维布层、硅酸铝针刺毯层。
[0007] 进一步地,过水管还设有螺旋式薄钢带。
[0008] 进一步地,过水管还设有锯齿片,锯齿片形成螺旋状。
[0009] 进一步地,凹槽采用正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通过在过水管的外表面设置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能够增加过水管与燃气通道内燃气的接触面积,更利于对余热的交换利用,能够有效提高热量回收率。采用凹槽设置,能够在不增加与过水管内水汽的距离的前提下,增加受热面积,更进一步地,缩短了过水管内水汽与燃气通道内燃气的接触距离,更快更充分更高效地吸收燃气的余热,实现热量的回收。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实施例中受热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其中:1-炉体,2-汽包,3-燃气通道,4-过水管,5-左联箱,6-右联箱,7-下降管,8-岩棉层,9-玻璃纤维布层,10-硅酸铝针刺毯层,11-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0015] 实施例一
[0016] 一种燃气强制循环余热锅炉,如图1,包括炉体1、汽包2、循环泵11、燃气通道3、受热面组件、下降管7,汽包2与燃气通道3均设于炉体1内,汽包2设于燃气通道3的侧部,受热面组件分别设有进水管和蒸汽出口,汽包2内设有汽水分离器,下降管7的一端连通汽包2,下降管7的另一端连通受热面组件,受热面组件设于燃气通道3内,受热面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入口,如图2,受热面组件包括管组和左联箱5、右联箱6,管组包括若干过水管4,过水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左联箱5、右联箱6,过水管4采用水平平行管,过水管4的外表面设有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炉体1外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岩棉层、玻璃纤维布层9、硅酸铝针刺毯层10。
[0017] 通过在过水管4的外表面设置若干凹槽形成的蜂窝结构,能够增加过水管4与燃气通道3内燃气的接触面积,更利于对余热的交换利用,能够有效提高热量回收率。采用凹槽设置,能够在不增加与过水管4内水汽的距离的前提下,增加受热面积,更进一步地,缩短了过水管4内水汽与燃气通道3内燃气的接触距离,更快更充分更高效地吸收燃气的余热,实现热量的回收。
[0018] 通过保温层采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岩棉层、玻璃纤维布层9、硅酸铝针刺毯层10,三层防火隔热材料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炉体1的有效保温,避免炉体1内的热量过分散失,进一步提高热量回收率,且保温层均采用防火材料,能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0019] 实施例二
[0020]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过水管4还过水管4还设有螺旋式薄钢带。
[0021] 实施例三
[0022]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过水管4还设有锯齿片,锯齿片形成螺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