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64261.8

文献号 : CN1052673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媛王玉姝吕春晖苑鹏龙尾牛红军潘志恒

申请人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汤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份:麻黄9份、桂枝6份、杏仁6份、甘草3份,加水8‑12倍量进行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2‑4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加入水8‑12倍量进行煎煮1‑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5‑1g的浓缩液。本发明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提取物的有效成份含量高,患者服用量少,易用服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还可用于制备其它剂型,如片剂、软胶囊剂等;精制麻黄汤滴丸,具有质量可控、速效、高效、服用方便,稳定性高的特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汤药物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麻黄9份、桂枝6份、杏仁6份、甘草3份,加入8-12倍量w/w的水进行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2-4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加入8-12倍量w/w的水进行煎煮1-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5-1g,得到浓缩液;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3-5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3-5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5-10倍量v/v的30-6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3)向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90℃的温度下搅拌,使其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60-90℃恒温条件下,滴入温度为5-10℃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选粒,即得;

所述步骤(3)中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1.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孔吸附树脂柱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或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5-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或两者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其中,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5-2。

说明书 :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麻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麻黄汤为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有辛温发汗,驱散在表的风寒之邪从汗而解的作用。主治伤寒太阳表实证。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麻黄汤主要有发汗,解热,抗低体温,平喘,抗病毒,调整免疫功能等作用。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汉代以来,麻黄汤的临床应用效果已得到充分验证。
[0003] 但是,麻黄汤作为一种传统方剂,煎熬、服用比较麻烦,传统的制剂制备方法出膏率高,服用量大,本研究申请,运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在保留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尽量去除无效成分,所制备的精制麻黄汤提取物有效成份含量高,患者服用量少,易用服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本发明的滴丸,具有质量可控、速效、高效、服用方便,稳定性高的特点。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精制麻黄汤提取物有效成份含量高,患者服用量少,易用服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滴丸制剂,克服了原汤剂的使用不便,同时采用的固体分散技术还增加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汤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麻黄9份、桂枝6份、杏仁6份、甘草3份,加入8-12倍量(w/w)的水进行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2-4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加入8-12倍量(w/w)的水进行煎煮1-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5-1g,得到浓缩液;
[0008]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3-5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3-5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5-10倍量(v/v)的30-6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0009] (3)向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中,加入聚乙二醇,60-90℃的温度下搅拌,使其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60-90℃恒温条件下,滴入温度为5-10℃的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液体石蜡或甲基硅油,选粒,即得。
[0010] 进一步,所述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大孔吸附树脂柱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或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0011] 优选的,所述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大孔吸附树脂柱的径高比为1:5-10。
[0012] 进一步,所述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与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1:1.5-3。
[0013] 进一步,所述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或两者的混合物。
[0014] 进一步,所述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其中,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5-2。
[0015] 本发明制备的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与传统的麻黄汤汤剂进行了解热作用药效学比较,方法如下:
[0016] 选用SD种大鼠,雄性,100只,体重40-60g。试验前测量肛温2次,使大鼠习惯肛温测定操作。按照第二次测量的肛温结果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林组)、传统麻黄汤汤剂、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三个剂量组。试验当天,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去离子水,其余组灌胃给予相应药液。除对照组外,各组于给药后即刻腹腔注射(1ml/100g)新鲜配制的大肠杆菌内毒素溶液50ug/kg,引起细菌感染性发热。分别测量给药前和致热后1、2、3、4、5、6h肛温。将各给药组大鼠的肛温变化平均数与模型组大鼠的肛温变化平均数比较,进行统计学t检验。
[0017] 如表1-2所示,造模后1-5小时,模型组大鼠体温有非常显著的升高,模型组大鼠造模3h、5h体温出现峰值,体温变化曲线呈典型的双峰形状,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大鼠体温变化值比较,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五个剂量组10生药/kg、5g生药/kg药后1-6小时均有非常显著地降温作用,2.5生药/kg药后1-4小时有非常显著地降温作用,与传统的麻黄汤汤剂组作用相当。
[0018] 表1精制麻黄汤提取物对内毒素致大鼠发热的影响(造模后各组大鼠体温)[0019]
[0020] 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01
[0021] 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0022] 表2精制麻黄汤提取物对内毒素致大鼠发热的影响(造模后各组大鼠体温的变化)[0023]
[0024]
[0025] 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p<0.001
[0026] 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0027] 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精制麻黄汤提取物与传统的麻黄汤作用相当,本发明制备的麻黄汤提取物却除了大量的杂质,而药效没有降低。本发明结合现代工业的技术手段,采用了大孔树脂洗脱的方法,提高了药材有效部位的纯度,保证了药效。同时实验通过对不同工艺方法进行比较,得出采用水煎煮提取,及大孔树脂洗脱相结合的工艺能提高药物的有效成分含量的结论。这种工艺既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又能起到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作用。
[0028] 本发明制备的麻黄提取物在过柱前出膏率为20%左右,精制后,出膏率仅6%左右,而有效成分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酸等提取转移率达95%以上,即减少了服用量,又保证了药效。
[0029] 本发明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均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相应药材的含量测定。
[003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31] 本发明所述的精制麻黄汤提取物的有效成份含量高,患者服用量少,易用服用,且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还可用于制备其它剂型,如片剂、软胶囊剂等;精制麻黄汤滴丸,具有质量可控、速效、高效、服用方便,稳定性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900g、桂枝600g、杏仁600g、甘草300g,加10倍量(w/w)水进行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2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再加8倍量(w/w)水煎煮1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5g,得到浓缩液。
[0036]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3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3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5倍量(v/v)的60%的乙醇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0037] (3)按精制麻黄提取物和辅料1:1.5的重量比,加入聚乙二醇-4000,60℃温度下搅拌使其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60℃恒温条件下,滴入温度为5~10℃的液体石蜡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液体石蜡,选粒,即得。
[0038] 实施例2
[0039]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900g、桂枝600g、杏仁600g、甘草300g,加8倍量(w/w)水进行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3小时,滤过,药渣再加8倍量(w/w)水煎煮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至每毫升药液含药材1g,得到浓缩液。
[0041]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4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4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10倍量(v/v)的30%的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0042] (3)按精制麻黄提取物和辅料1:2的重量比,加入聚乙二醇-6000,70℃温度下搅拌,使其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70℃恒温条件下,滴入5~10℃的甲基硅油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甲基硅油,选粒,即得。
[0043] 实施例3
[0044]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5]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900g、桂枝600g、杏仁600g、甘草300g,加12倍量(w/w)水,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4小时,滤过,药渣再加10倍量(w/w)水煎煮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到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7g,得到浓缩液。
[0046]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5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5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7倍量(v/v)的4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0047] (3)按精制麻黄提取物和辅料1:3的重量比,加入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0.5的混合物,80℃温度下搅拌使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70℃恒温条件下,滴入5~10℃甲基硅油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甲基硅油,选粒,即得。
[0048] 实施例4
[0049] 一种精制麻黄汤滴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0] (1)称取麻黄汤药物组合物,麻黄900g、桂枝600g、杏仁600g、甘草300g,加9倍量(w/w)水,煎煮同时提取挥发油2小时,滤过,所得药渣再加12倍量(w/w)水煎煮3小时,滤过,将两次滤过后的提取液进行合并,浓缩到每毫升药液含药材0.8g,得到浓缩液。
[0051] (2)将浓缩液通过药材5倍量(w/v)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柱体积5倍量(v/v)的水洗涤树脂柱,洗柱后,以柱体积8倍量(v/v)的4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得干浸膏,粉碎,即得精制麻黄汤提取物。
[0052] (3)按精制麻黄提取物和辅料1:2.5的重量比,加入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的重量比为1:2的混合物,80℃温度下搅拌使全部熔融,并混合均匀,保持60℃恒温条件下,滴入5~10℃的液体石腊中,冷凝成滴丸,离心脱去液体石腊,选粒,即得。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