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放电加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27671.0

文献号 : CN10526909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井上浩利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沙迪克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该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控制装置(8)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使从电流供给装置(5)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退火期间内的设定张力值在80g以下尽量小而向线电极(WE)赋予张力。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不论线电极的直径或材质如何,均能稳定地获得平直度,自动接线的成功率变得更高,加工效率提升。

权利要求 :

1.一种线放电加工装置,具有自动地将线电极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间的自动接线装置,所述自动接线装置包括向所述线电极赋予设定张力的张力装置及向所述线电极供给电流的电流供给装置,所述线放电加工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张力装置,即,在从所述电流供给装置供给退火电流的期间内,使设定张力值在80克以下而向所述线电极赋予张力,且所述线放电加工装置以如下方式控制所述张力装置,即,在停止供给所述退火电流的同时,在所述设定张力值不会成为0克的范围内使所述设定张力值减少10克以上,且当经过所述期间后,向所述线电极赋予张力以使其恢复为原来的所述设定张力值。

说明书 :

线放电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自动接线装置的线放电加工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具有向线电极赋予平直度的退火装置的自动接线装置的线放电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数值控制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自动接线装置,该自动接线装置用于自动地使线电极插通于预先穿设在被加工物上的起始孔、或经加工而形成在被加工物上的加工槽并且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之间。
[0003] 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一种自动接线装置,当利用射流来约束线电极且将其引导至起始孔的入口时,为了使细径的线电极更容易穿过起始孔,对预先以规定张力拉设的线电极进行退火,由此,去除卷痕而使线电极具有平直度。
[0004] 关于具有利用退火而使线电极具有平直度的功能的自动接线装置,为了使对线电极进行加热期间线电极不会断线,而在赋予比加工时所赋予的张力更小的张力的状态下,供给适于对线电极进行退火的电流(“退火电流”),且对线电极进行加热。本发明中,包含退火电流的设定值与张力的设定值在内的退火时的条件被称为退火条件。
[0005] 在刚向线电极供给规定退火电流之后,线电极的温度会急遽上升。之后,根据线电极的温度与周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线电极的温度在某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稳定。结果,在向线电极供给退火电流后的规定时间之后,线电极退火。
[0006] 此时,若在刚供给退火电流之后、赋予至线电极的张力变得过小,则相对于因温度的急遽上升而膨胀的线电极的伸长率,张力会相对变小。因此,线电极会瞬间松弛,无法获得充分的平直度。所以,以在线电极不会断线的范围内且张力不会变得过小的方式,赋予设定张力值为几百克(g)左右的张力,在该状态下,对线电极进行退火。
[0007] 例如,专利文献3揭示了一种自动接线装置,在刚开始退火后的某规定期间内,供给充分小于规定退火电流的电流,而在退火期间初期抑制温度的急遽上升,由此,能抑制线电极的伸长。根据专利文献3的发明,线电极不会断线,且能以平直的状态退火。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6-152534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110654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2012-1082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3]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不论线电极的直径或材质如何均能稳定地获得平直度的自动接线装置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其他目的或本发明的优势将在后续的说明中叙述。
[0015]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6]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自动地将线电极(WE)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4U、4L)之间的自动接线装置(1),向线电极(WE)赋予规定张力的张力装置(10)、及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电流的电流供给装置(5),该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控制装置(8),该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在从电流供给装置(5)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规定期间内,使设定张力值在80g以下尽量小而向线电极(WE)赋予张力,且该线放电加工装置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在停止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同时,在设定张力值不会成为0g的范围内使设定张力值减少10g以上,且当经过规定期间后,向线电极(WE)赋予张力以使其恢复为原来的设定张力值。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装置是在稳定地赋予设定张力值为80g以下的尽量小的张力的状态下对线电极进行加热。而且,线放电加工装置中,在停止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同时,在设定张力值不会成为0g的范围内使设定张力值减小10g以上,且当经过规定期间后,向线电极赋予张力以使其恢复为原来的设定张力值。由此,当线电极退火且再结晶时,可推断晶体构造不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不论线电极的直径与材质的差异如何,均能更稳定地获得平直度。
[0019] 结果,自动接线的成功率变得更高,加工效率提升。尤其是,通过供给固定的退火电流,能稳定地获得平直度。因此,操作者无需进行包含退火条件的再设定在内的麻烦的程序作业,能减轻操作者的负担。而且,无需用于控制退火电流的控制部件与精确地检测退火电流的电流检测器。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概况的示意图。
[0021] 图2是表示自动接线装置的正视图。
[0022]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接线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002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接线装置的退火电流与张力的变化的时序(timing)图。
[0024] 符号的说明
[0025] 1:自动接线装置
[0026] 2:线供给机构
[0027] 3:线收回机构
[0028] 4:线引导器机构
[0029] 4L:下侧线引导器
[0030] 4U:上侧线引导器
[0031] 5:电流供给装置
[0032] 5L:下侧通电体
[0033] 5U:上侧通电体
[0034] 6:压缩空气供给装置
[0035] 7:加工液供给装置
[0036] 7L:下喷流喷嘴
[0037] 7U:上喷流喷嘴
[0038] 8:控制装置
[0039] 10:张力装置
[0040] 10A:送出辊
[0041] 10B:送出马达
[0042] 10C:张力检测器
[0043] 10D:夹送辊
[0044] 10E:马达控制装置
[0045] 11:导管
[0046] 12:线振动装置
[0047] 12A、12B:导入口
[0048] 13:退火电极
[0049] 13L:下侧供电电极
[0050] 13U:上侧供电电极
[0051] 14:中间供电电极
[0052] 15:供电电极驱动装置
[0053] 15L:下侧驱动装置
[0054] 15U:上侧驱动装置
[0055] 21:卷盘
[0056] 22:制动装置
[0057] 23:伺服滑轮
[0058] 24:断线检测器
[0059] 25:线筒
[0060] 30:卷取装置
[0061] 30A:卷取辊
[0062] 30B:卷取马达
[0063] 30C:夹送辊
[0064] 31:转向滑轮
[0065] 32:搬送管
[0066] 33:抽吸器
[0067] 34:桶
[0068] 35:线剪切器
[0069] 40A、40B:上下导件组件
[0070] WE:线电极
[0071] WP:被加工物
[0072] S1~S11: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0073] 图1中,表示本发明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适当的实施方式。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线放电加工装置,以便了解线电极的指定的移行路径。因此,图1中,自动接线装置、线供给机构及线引导器机构是以从主机正面所见的状态表示,线收回机构是以从主机侧面所见的状态表示。以下,使用图1与图2对于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0074] 以使线电极WE与被加工物WP之间形成有加工间隙的方式,使线电极WE与被加工物WP对向配置。加工间隙的大小通常设定为几微米(μm)~几十微米的范围内。线电极WE与被加工物WP是利用未图示的移动装置而在水平面上的任意方向上相对移动。省略了使线电极WE相对于被加工物WP倾斜的所谓锥形装置的图示。
[0075] 线放电加工装置包括自动接线装置1、线供给机构2、线收回机构3、线引导器机构4、电流供给装置5、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加工液供给装置7及控制装置8而构成。线电极WE沿指定的移行路径以被赋予规定张力的状态而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之间,该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是夹着被加工物WP而设。
[0076] 自动接线装置1是将线电极WE的前端插通于起始孔而自动地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之间的部件。如图2中详细所示,自动接线装置1至少包括导管11、线振动装置12、退火电极13、中间供电电极14及供电电极驱动装置15。
[0077] 导管11沿线电极WE的指定的移行路径而相对于水平面大致垂直地设置。导管11是以使线电极WE不会脱离指定的移行路径的方式,将线电极WE从自动接线装置1的上位引导至上侧线引导器4U的部件。导管11利用升降装置而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对线电极WE进行退火时及切断线电极WE时,导管11移动至上限位置。当将线电极WE的前端插通于起始孔时,导管11移动至下限位置即上侧线引导器4U的入口。
[0078] 线振动装置12设在导管11的入口的正上方。线振动装置12是向线电极WE赋予微小的上下方向的振动的部件。线振动装置12可通过切换未图示的电磁阀而使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送出的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交替地从一对导入口12A、导入口12B输入,从而使压缩空气的压力沿指定的移行路径直接或间接地施加给线电极WE。结果,线电极WE略微上下活动,使得线电极WE容易穿过起始孔。
[0079] 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下侧供电电极13L构成一对退火电极13。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下侧供电电极13L其中的一个连接于电流供给装置5的直流电源的正极,其中的另一个连接于负极。中间供电电极14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与连接有下侧供电电极13L的极相反的极,且在该中间供电电极14与下侧供电电极13L之间向线电极WE供给熔断电流,从而有意地切断线电极WE。
[0080] 供电电极驱动装置15包括上侧驱动装置15U与下侧驱动装置15L。上侧驱动装置15U具有包括一对旋转体的使上侧供电电极13U开闭的电磁致动器。电磁致动器在供给有电力的期间将上侧供电电极13U施加给线电极WE。下侧驱动装置15L具有气缸或电动缸。气缸或电动缸使滑块在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固定在滑块上的下侧供电电极13L与中间供电电极14施加给线电极WE。
[0081] 线供给机构2是使未经加工的新的线电极WE沿指定的移行路径连续地供给至加工间隙的部件。线供给机构2包含张力装置10。线供给机构2主要包括卷盘21、制动装置22、伺服滑轮23、及利用送出马达10B自转的送出辊10A。而且,在线供给机构2中,设有限位开关等断线检测器24与应变仪等张力检测器10C。
[0082] 包括卷盘21、伺服滑轮23及送出辊10A的线供给机构2的各旋转体是沿指定的移行路径对移行的线电极WE进行引导的导件。以下的说明中,当各旋转体送出线电极WE时,将旋转的方向设为正转方向,将与正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反转方向。
[0083] 在卷盘21,可旋转地安装有储藏线电极WE的线筒25。线电极WE储藏于线筒25,因此,线电极WE上有卷痕。制动装置22向卷盘21的反转方向施加所需的转矩而向线电极WE赋予反张力。制动装置22阻止装填于卷盘21的线筒25的空转,从而防止线供给机构2中的线电极WE的松弛。
[0084] 具体而言,制动装置22例如为磁滞马达等制动马达、或电磁离合器等电磁制动器。当制动装置22为制动马达时,能使其与送出马达10B同步地运行。当制动装置22为电磁制动器时,在利用电磁离合器的摩擦力获得制动力的构成中,制动装置22与送出马达10B各自独立地受到控制。然而,电磁制动器能控制利用控制装置8使电磁制动器运转的时序与制动力,因此,能配合自动接线装置1的各装置的运行时序而运行。
[0085] 伺服滑轮23设于卷盘21与送出辊10A之间。伺服滑轮23因自重而对卷盘21与送出辊10A之间的线电极WE向下施加固定的负载。伺服滑轮23是设成能自由地上下移动。因此,伺服滑轮23配合张力的微小变动而上下移动。结果,伺服滑轮23吸收从线筒25陆续抽出的线电极WE上产生的微小振动而使张力稳定。
[0086] 张力装置10是向线电极WE赋予规定张力的部件。张力装置10包含于线供给机构2。张力装置10主要包括送出辊10A、送出马达10B、张力检测器10C、夹送辊10D及马达控制装置
10E。
[0087] 送出辊10A利用送出马达10B而自转。夹送辊10D将线电极挤压至送出辊10A的外周面,由此,使送出辊10A获得使线电极WE移动的驱动力。利用包含夹送辊10D在内的多个辊使线电极WE不会松弛,从而,使送出辊10A能够使线电极WE顺利地移行而不会使线电极WE断线。
[0088] 送出马达10B是伺服马达。送出马达10B根据控制装置8的指令信号通过马达控制装置10E而得到控制。送出马达10B是利用马达控制装置10E且根据张力检测器10C的检测信号而执行伺服动作。因此,即使当设定张力值小时,线电极WE的张力也稳定,线电极WE松弛或断线的可能性更小。控制装置8能配合线收回机构3的卷取装置30的转矩而控制送出马达10B。
[0089] 就送出辊10A而言,当线电极WE拉设于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之间时,根据送出辊10A与卷取装置30的卷取辊30A之间的旋转速度差,在已使线电极WE实质上停止的状态下向线电极WE赋予规定张力,或一面使线电极WE以规定移行速度连续地送出至加工间隙,一面向线电极WE赋予规定张力。
[0090] 当要连接线电极WE时,送出辊10A利用送出马达10B向正转方向定速旋转,使线电极WE的前端插通于起始孔并穿过、且由线收回机构3捕捉。而且,当重试自动接线时,送出辊10A利用送出马达10B而向反转方向定速旋转,且使线电极WE卷至规定位置。
[0091] 线收回机构3是使加工中有所消耗的线电极WE沿指定的移行路径从加工间隙进行收回的部件。线收回机构3包括卷取装置30、转向滑轮31、搬送管32、抽吸器33、桶34及线剪切器35。卷取装置30主要包括卷取辊30A、卷取马达30B及夹送辊30C。卷取辊30A形成卷取装置30的驱动辊,夹送辊30C形成卷取装置30的从动辊。
[0092] 穿过起始孔且通过下侧线引导器4L的线电极WE利用转向滑轮31而使前进方向改变为水平方向后插入至搬送管32。搬送管32中的线电极WE被抽吸器33抽吸且获得推动力。
[0093] 已从搬送管32穿出的线电极WE在卷取装置30的卷取辊30A与夹送辊30C之间被捕捉且夹住。卷取辊30A跟随定速旋转马达即卷取马达30B而以规定旋转速度向正转方向旋转,且令使用结束的线电极WE一面以规定移行速度移行一面环绕至桶34的正上方。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利用线剪切器35将环绕于桶34上方的线电极WE切细且将其收容于桶34。
[0094] 线引导器机构4包括夹着被加工物WP而设的上下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上侧线引导器4U与下侧线引导器4L分别组装于上下导件组件40A、40B中。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将线电极WE定位在指定的移行路径上,且对移行的线电极WE进行引导。一对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均具有模具形状。在各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与线电极WE之间存在几微米的空隙,因此,当自动接线时线电极WE的前端能通过线引导器4U、线引导器4L中。
[0095] 上下导件组件40A、40B内分别收容有用于从电流供给装置5向线电极WE供给加工电流的上侧通电体5U与下侧通电体5L。而且,上下导件组件40A、40B内分别装入有,用于将加工液供给装置7供给的规定压力的加工液喷射至加工间隙的上喷流喷嘴7U、下喷流喷嘴7L。
[0096] 电流供给装置5至少包括直流电源、开关电路、继电器开关。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电流供给装置5包含向加工间隙供给加工电流的加工电源电路。因此,电流供给装置5是向加工间隙施加放电加工所需的电压脉冲且供给加工电流的部件,并且是当自动接线时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退火电流与规定熔断电流的部件。
[0097] 电流供给装置5的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于分别收容在上下导件组件40A、40B内的上侧通电体5U与下侧通电体5L,负极连接于被加工物WP。加工过程中,电流供给装置5通过各上侧通电体5U、下侧通电体5L与被加工物WP而反复地向加工间隙施加电压脉冲,从而间歇性地向加工间隙供给规定加工电流。
[0098] 实施方式的电流供给装置5中,直流电源的正极分别经由未图示的继电器开关而连接于自动接线装置1的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中间供电电极14,直流电源的负极经由继电器开关而连接于下侧供电电极13L。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下侧供电电极13L构成一对退火电极13。当自动接线时,电极供给装置5使一对退火电极13导通而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退火电流。而且,当有意地切断线电极WE时,电流供给装置5使下侧供电电极13L与中间供电电极14导通而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熔断电流。
[0099] 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是向自动接线装置1的线振动装置12供给用于运转的压缩空气的部件。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包括未图示的空气压缩机等压缩空气供给源、多个电磁阀及调节器。压缩空气供给装置6利用调节器将压缩空气供给源的高压的压缩空气调整为规定压力,且可定期地切换电磁阀,由此,向线振动装置12的一对导入口12A、导入口12B交替地供给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
[0100] 加工液供给装置7是向加工间隙供给规定压力的加工液喷流的部件。加工液供给装置7利用未图示的喷流泵,从积存加工液的液罐中将洁净的加工液供给至上喷流喷嘴7U、下喷流喷嘴7L,该上喷流喷嘴7U、下喷流喷嘴7L分别设在上下导件组件40A、40B上。规定压力的加工液喷流从各上喷流喷嘴7U、下喷流喷嘴7L沿线电极WE的指定移行路径的轴线方向同轴地朝加工间隙喷射。
[0101] 控制装置8是控制线放电加工装置的动作的部件。以下,仅对于控制装置8的控制动作中与本发明有直接关系的控制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控制装置8是控制自动接线装置1的动作的部件。尤其是,控制装置8控制电流供给装置5与张力装置10。
[0102] 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在从电流供给装置5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规定期间内,使设定张力值在80g以下尽量小而向线电极WE赋予张力。尤其是,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自动接线装置1,即,在停止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同时,在规定期间内在未对线电极WE加热的状态下使其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冷却。
[0103] 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的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电流供给装置5,即,在向线电极WE施加充分小的所述设定张力值的张力后,当经过规定期间后供给规定退火电流。而且,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在停止规定退火电流的同时,在所述设定张力值不会成为0g的范围内使所述设定张力值减少10g以上,且当经过规定期间后向线电极WE赋予张力以使其恢复为原来的设定张力值。
[0104] 图3中,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与自动接线装置的适宜的动作的示例。而且,图4中,表示自对线电极进行退火直至予以切断期间的退火电流与张力的变化示例。以下,一面适当引用图1与图2,一面如图3与图4所示对实施方式的包括控制装置、电流供给装置及张力装置的自动接线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0105] 如图4所示,以下,将自对线电极进行退火直至有意地予以切断的期间分为准备期间、退火期间、缓冷期间、切断期间等各期间而进行说明。准备期间是指从控制装置8输出设定张力值的指令信号直至供给规定退火电流的期间。退火期间是指供给退火电流的期间。缓冷期间是指从停止供给退火电流、直至使其冷却至即便赋予切断线电极WE时的强大张力也不会影响平直度的温度且施加切断线电极WE时所需的张力为止的期间。切断期间是指从向线电极WE施加适于切断的所需的张力后直至其熔化而被切断为止的期间。
[0106] 当线电极WE退火时,控制装置8预先切换电流供给装置5的继电器开关,使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下侧供电电极13L电连接于电流供给装置5的直流电源。而且,控制装置8使供电电极驱动装置15运转,从而将各供电电极13U、供电电极13L、供电电极14施加至线电极WE(S1)。
[0107] 接着,控制装置8在控制张力装置10而使线电极WE已停止移行的状态下,向线电极WE施加张力值在80g以下尽量小的张力(S2)。
[0108] 具体而言,在卷取装置30的卷取辊30A与夹送辊30C产生用于夹住线电极WE且使线电极WE实质上停止移行而予以保持的转矩的状态下,控制装置8使卷取马达30B停止旋转。同时,进行下述动作。首先,送出辊10A与夹送辊10D保持线电极WE。接着,控制装置8驱动送出马达10B,且以低速使线电极WE略微卷起直至变为80g以下的规定张力值为止。并且,在送出辊10A与夹送辊10D产生用于使线电极WE实质上停止移行而予以保持的转矩的状态下,控制装置8使送出马达10B停止。
[0109] 可代替在线电极WE已停止移行的状态下加以保持的卷取装置30,而在自动接线装置1的下侧供电电极13下方的指定移行路径上设置抓持装置。当利用抓持装置保持线电极WE的情况下,在抓持装置与送出辊10A之间赋予张力。
[0110] 退火期间内的设定张力值越大,则退火期间初期的线电极的松弛能抑制得越小,另一方面,可推断,若线电极WE受到更大的外力,则由此当线电极WE再结晶时会对晶体构造造成不良影响,存在获得平直度的结果的差异变大的倾向。因此,设定张力值越小,则线电极WE越能稳定地获得平直度。从实用上的观点,不论线电极WE的直径与材质如何,只要设定张力值超过80g则线电极WE无法稳定地获得平直度。因此,设定张力值优选的是在80g以下尽量小。
[0111] 然而,可知的是,与现有的相对低的几百g左右的张力相比,在退火期间内赋予的、设定张力值为80g以下的张力极小。因此,如图4所示,直至张力稳定地达到规定的设定张力值,需要相应的时间。此时,若在切换为规定的设定张力值后立即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退火电流,则可能会在张力间断地实质上为0的状态下对线电极WE进行退火。
[0112] 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控制装置8在从输出规定张力值的指令直至张力稳定的预先决定的准备期间内,使自动接线装置1停止动作且待机(S3)。另外,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为了判断张力是否稳定,可利用张力检测器10C的检测信号。
[0113] 控制装置8在经过张力稳定的规定的准备期间后,操纵电流供给装置5的开关电路,在规定的退火期间内,使上侧供电电极13U与下侧供电电极13L这一对退火电极13导通,从而向线电极WE供给规定退火电流(S4)。在退火期间内供给的规定退火电流的电流值可对应于线电极WE的直径与材质而作为退火条件预先设定,但在退火期间内无须操纵设定电流值。
[0114] 在经过规定的退火期间之后,控制装置8在以如下方式,即,使规定退火电流停止供给而使线电极WE暴露于空气中散热且逐渐冷却的方式,施加设定张力值为80g以下的极小的张力至线电极WE的状态下,使自动接线装置1停止动作且待机(S5)。
[0115] 可推断,若线电极WE的温度充分下降而结束退火且直至线电极WE进行再结晶期间施加大的张力,则晶体构造会劣化从而失去平直度。所以,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在直至线电极WE进行再结晶为止的必要充分的规定的缓冷期间内,在施加退火期间内的小的张力的状态下,使自动接线装置1停止动作。
[0116] 缓冷期间为了缩短自动接线时间而应尽量短,具体而言,为了获得线电极WE的平直度而所需的缓冷期间是数十毫秒~数秒,因此,自动接线所需的时间不会变得极长。在缓冷期间内,线电极WE在拉设的方向上逐渐缩小而变得平直,因此,可抑制线电极WE的晶体构造的劣化。线电极WE几乎不会受线电极WE的直径与材质的影响,在保持平直度的状态下退火且可确实地去除卷痕。
[0117] 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的控制装置8是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在经过退火期间后的规定期间内,在停止供给退火电流的同时,使设定张力值在不会成为0g的范围内减少0g以上(S6)。在经过线电极WE缩小的速度下降的规定期间后,设定张力值恢复为原来的设定张力值。
[0118] 在刚经过退火期间后的规定期间内,线电极WE会稍微快速缩小,因此,实际施加于线电极WE的张力可能会以暂时不容许的程度变得大于设定张力值。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中,为安全起见,在经过退火期间之后,在线电极WE缩小的速度下降且直至停止缩小为止的短暂的期间内,使设定张力值更小,因此,在退火期间刚结束之后能使实际施加于线电极WE的张力实质上与原来的设定张力值大致相同。因此,不会因退火而失去已有的平直度,能更稳定地获得平直度。
[0119] 在经过规定的缓冷期间之后,控制装置8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向线电极WE施加适于切断已获得平直度的线电极WE的张力(S7)。适于切断的张力根据线电极的直径及材质而为几百g~一千几百g。
[0120] 当施加适于切断线电极WE的规定张力值的张力之后,切换电流供给装置5的电连接,使上侧供电电极13U与直流电源断开,而使下侧供电电极13L与中间供电电极14分别连接于直流电源的负极与正极。并且,供给规定熔断电流而使线电极WE局部熔化而予以切断(S8)。
[0121] 线电极WE在退火后被赋予相对大的张力,从而使直径略微变小。线电极WE在直径变小的下侧供电电极13L与中间供电电极14之间熔化而被切断,因此,线电极WE不会大幅反弹,能保持平直度而位于指定的移行路径上。而且,切断后的线电极WE的前端保持平直度且变得细圆。
[0122] 控制装置8在线电极WE被切断的切断期间之后,使导管11下降至上侧线引导器4U的入口为止。同时,以如下方式控制张力装置10,即,驱动送出马达10B而使送出辊10A向正转方向旋转,且配合导管11的下降而送出位于导管11内的线电极WE(S9)。另外,控制装置8使卷取装置30运转而切断线电极WE之后预先排出残留于线收回机构3的线电极WE。
[0123] 已被送出的线电极WE由导管11引导而穿过上侧线引导器4U。当已穿过上侧线引导器4U的线电极WE绕挂在穿设于被加工物WP的起始孔内时,未图示的弯曲传感器检测线电极WE的弯曲(S10)。
[0124] 当检测到线电极WE的弯曲时,控制装置8控制张力装置10而使送出辊10A向反转方向旋转,从而使线电极WE暂时卷起规定量。并且,控制装置8使线振动装置12运转而使线电极WE略微上下活动,将线电极WE的前端导入至起始孔(S11)。另外,虽未图示,但在即便使线电极WE略微上下活动也无法将其插通至起始孔时,可暂时切断且去除线电极WE的前端,再次重新执行进行自动接线的重试动作。
[0125] 已穿过穿设于被加工物WP的起始孔的线电极WE穿过下侧线引导器4L后由搬送管32捕捉。控制装置8使抽吸器运转而使其抽吸搬送管32中的线电极WE。从搬送管32抽出的线电极WE被卷取装置30的卷取辊30A与夹送辊30C夹住,从而结束接线。
[0126] 本发明并不限于具体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线放电加工装置。虽已表示若干示例,但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