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334724.X

文献号 : CN1053198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宗庆侯凯伦陈德堂

申请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光源模块,用于一投影机。光源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合光系统、一第一散热风扇、一第二散热风扇、一第一导风管及一第二导风管。光源包括一第一发光装置及一第二发光装置。合光系统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与第二发光装置之间。第一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第二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第一导风管连接于第一散热风扇且将第一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导风管连接于第二散热风扇且将第二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光源模块,用于一投影机,所述光源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合光系统、一第一散热风扇、一第二散热风扇、一第一导风管以及一第二导风管,所述光源包括一第一发光装置及一第二发光装置,

所述合光系统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之间,

所述第一散热风扇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一侧,

所述第二散热风扇配置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一侧,

所述第一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且将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第二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且将所述第二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管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第二导风管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发光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分别沿一第一光轴及一第二光轴传递至所述合光系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具有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具有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部分分别对位于所述第三部分及所述第四部分,所述第一光轴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二光轴位于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之间,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具有一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具有一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且连接所述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第四部分且连接所述第二导风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及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出的光束通过所述合光系统后沿一第三光轴传递,所述第一光轴及所述第二光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光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管具有一第一弯折部以朝向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弯折,所述第二导风管具有一第二弯折部以朝向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不大于90度,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不大于9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还包括一第三散热风扇以及一第四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及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及所述第四散热风扇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相对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还包括一第三导风管以及一第四导风管,所述第三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三散热风扇且将所述第三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二发光装置,所述第四导风管连接于所述第四散热风扇且将所述第四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所述第一发光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具有相对的一顶侧及一底侧,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及所述第二散热风扇位于所述顶侧,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及所述第四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底侧,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及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量大于所述第三散热风扇及所述第四散热风扇的出风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包括一第一灯罩及一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包括一第二灯罩及一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灯罩及所述第二灯罩内,所述第一灯罩及所述第二灯罩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端及一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导风管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往所述第二开口端延伸,所述第二导风管从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往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灯罩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灯罩的一侧。

说明书 :

光源模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投影机的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投影机为一种用以随时随地产生画面的显示装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是将光源所产生的照明光束通过光阀转换成影像光束,再将影像光束通过镜头投射到荧幕或墙面上以形成影像。随着投影技术的进步及制造成本的降低,投影机的使用已从商业用途逐渐拓展至家庭用途。
[0003] 一般来说,投影机具有光源模块以提供投影画面所需光线。为了满足投影机高亮度的需求,一些投影机配置多个发光装置以提升光源模块的发光强度,且随着投影机的发光装置的数量增加,其散热风扇的数量亦需相应地增加以分别对多个发光装置进行散热。在投影机内部光源模块的配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各散热风扇的导风管往往需大幅度弯折以顺利地将散热气流导引至各发光装置。然而,此种设计方式导致散热气流的流量因大幅度转向而损失,因而降低散热效率。若为了改善此问题而增加散热风扇的输出风量,则散热风扇运作时会产生过大的噪音而造成使用者困扰。
[0004] 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102540674揭露一种投影装置,其利用两风扇对单一灯管进行散热,其中灯管内部的热气会较集中于其上侧,而此两风扇的气流强度可调整,使灯管上侧的气流强于灯管下侧的气流以减少灯管上侧及灯管下侧的温差。中国专利公开文献CN202522834揭露一种用于投影机的散热装置,其利用两风扇对单一灯泡进行散热,其中灯泡的发光管上方是热集中的高温部位,而对应于此高温部位的风扇的进风量可相应地调整为较大。美国专利公开文献US20080231812揭露一种具有双光源装置的影像投射部,其中每一光源各自通过两风扇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其采用双光源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率。
[0006]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7]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源模块,适用于一投影机。光源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合光系统、一第一散热风扇、一第二散热风扇、一第一导风管及一第二导风管。光源包括一第一发光装置及一第二发光装置。合光系统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与第二发光装置之间。第一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第二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第一导风管连接于第一散热风扇且将第一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第二导风管连接于第二散热风扇且将第二散热风扇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
[0008]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上并利用第一散热风扇对第二发光装置进行散热,且将第二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上并利用第二散热风扇对第一发光装置进行散热。据此,在第一发光装置及第二发光装置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的情况下,连接于第一散热风扇的第一导风管能够以较小的弯折程度将第一散热风扇所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且连接于第二散热风扇的第二导风管能够以较小的弯折程度将第二散热风扇所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如此可避免散热气流的流量因大幅度转向而损失,藉以提升光源模块的散热能力。
[0009]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0011] 图2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俯视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图。
[0013]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多个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光源模块的俯视图。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适用于投影机,用以提供投影机的投影画面所需光线。光源模块100包括一光源110及一合光系统120,光源110包括一第一发光装置110a及一第二发光装置110b,合光系统120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110a与第二发光装置110b之间,且用以对第一发光装置110a发出的光线与第二发光装置110b发出的光线进行合光。在本实施例中,合光系统120包括至少一合光棱镜,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合光系统120可包括其它适当形式的合光元件例如分光镜、中继透镜、集光透镜等等,本发明不限于此。
[0016] 光源模块100还包括一第一散热风扇130a、一第二散热风扇130b、一第一导风管140a及一第二导风管140b。第一散热风扇130a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110a,第二散热风扇
130b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110b。第一导风管140a连接于第一散热风扇130a且将第一散热风扇130a提供的散热气流F1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110b,第二导风管140b连接于第二散热风扇
110b且将第二散热风扇130b提供的散热气流F2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110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管140a具有一第一弯折部142a以朝向第二发光装置110b弯折,且第二导风管140b具有一第二弯折部142b以朝向第一发光装置110a弯折。第一散热风扇130a与第二散热风扇
130b例如是西洛克风扇、静音风扇、轴流风扇或其它适于提供散热气流的风扇,本发明对此并不加以限定。
[0017] 在第一发光装置110a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如图1及图2所示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的情况下,如上述般将第一散热风扇130a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110a上并利用第一散热风扇130a对第二发光装置110b进行散热,且如上述般将第二散热风扇130b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
110b上并利用第二散热风扇130b对第一发光装置110a进行散热,可使第一导风管140a的第一弯折部142a以较小的弯折程度将第一散热风扇130a所提供的散热气流F1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110b,且可使第二导风管140b的第二弯折部142b能够以较小的弯折程度将第二散热风扇130b所提供的散热气流F2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110a。
[0018] 藉此,可避免散热气流F1及散热气流F2的流量因大幅度转向而损失,进而提升光源模块100的散热能力。如此一来,不需为了提升光源模块100的散热能力而过度增加第一散热风扇130a及第二散热风扇130b的输出风量,以避免第一散热风扇130a及第二散热风扇130b运作时产生过大的噪音。
[0019] 举例来说,第一弯折部142a及第二弯折部142b的弯折角度例如皆不大于90度,以使散热气流F1及散热气流F2的流动较为顺畅。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可将第一弯折部142a及第二弯折部142b的弯折角度设计为25~50度或其它适当角度范围,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00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装置110a发出的光束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发出的光束分别沿一第一光轴A1及一第二光轴A2传递至合光系统120,且第一发光装置110a发出的光束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发出的光束通过合光系统120后沿一第三光轴A3(绘示于图2)传递,且第一光轴A1及第二光轴A2垂直于第三光轴A3。第一导风管140a及第二导风管140b皆不位于第一光轴A1、第二光轴A2及第三光轴A3上,也不会遮挡住第一发光装置110a发出的光束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发出的光束以及第一发光装置110a发出的光束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发出的光束通过合光系统120合光后的光束,因此不会阻碍光源模块100的出光。
[0021] 请参考图2,第一发光装置110a具有一第一部分P1及一第二部分P2,第二发光装置110b具有一第三部分P3及一第四部分P4,第一部分P1及第二部分P2分别对位于第三部分P3及第四部分P4,第一光轴A1位于第一部分P1与第二部分P2之间,第二光轴A2位于第三部分P3与第四部分P4之间。第一散热风扇130a具有一第一出风口132a,第二散热风扇130b具有一第二出风口132b,第一散热风扇130a的第一出风口132a位于第一发光装置110a的第一部分P1且连接第一导风管140a,第二散热风扇130b的第二出风口132b位于第二发光装置110b的第四部分P4且连接第二导风管140b。通过此配置方式,可使第一导风管140a及第二导风管140b彼此错位而不会相互干涉。
[00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装置110a例如为高压汞灯且包括一第一灯罩112a及一第一发光元件114a,第二发光装置110b例如为高压汞灯且包括一第二灯罩112b及一第二发光元件114b,第一发光元件114a及第二发光元件114b分别配置于第一灯罩112a及第二灯罩112b内。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发光装置110a及第二发光装置110b可为其它适当种类的发光装置如发光二极管、激光光源等,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0023] 更详细而言,第一灯罩112a及第二灯罩112b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端H1及一第二开口端H2,第一开口端H1与第二开口端H2皆朝向合光系统120,合光系统120位于第一开口端H1与第二开口端H2之间,以使第一发光元件114a及第二发光元件114b发出的光束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开口端H1与第二开口端H2而往合光系统120传递。此外,第一导风管140a从第一散热风扇130a往第二开口端H2延伸,且第二导风管140b从第二散热风扇130b往第一开口端H1延伸,以使第一散热风扇130a提供的散热气流F1及第二散热风扇130b提供的散热气流F2可分别通过第一导风管140a及第二导风管140b的导引而对第一灯罩112a内部及第二灯罩112b内部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风扇130a设置于第一灯罩112a的一侧,第二散热风扇130b设置于第二灯罩112b的一侧,然而第一散热风扇130a与第二散热风扇130b亦可视空间配置需要分别搭配其它的机构件以装设于第一发光装置110a与第二发光装置110b,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0024]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图。在图3所示的光源模块200中,光源210、第一发光装置210a、第一灯罩212a、第一发光元件214a、第二发光装置210b、第二灯罩
212b、第二发光元件214b、合光系统220、第一导风管240a及第二导风管240b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110、第一发光装置110a、第一灯罩112a、第一发光元件
114a、第二发光装置110b、第二灯罩112b、第二发光元件114b、合光系统120、第一导风管
140a及第二导风管140b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0025] 光源模块200与光源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第一散热风扇230a的配置位置不同于第一散热风扇130a的配置位置,而使第一散热风扇230a的出风口232a位于第一发光装置210a的第二部分P2’而非位于第一发光装置210a的第一部分P1’,且第二散热风扇230b的配置位置不同于第一散热风扇130b的配置位置,而使第一散热风扇230b的出风口232b位于第二发光装置210b的第三部分P3’而非位于第二发光装置210b的第四部分P4’,通过此配置方式可使第一导风管240a及第二导风管240b彼此错位而不会相互干涉。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依配置上的需求改变第一散热风扇230a在第一发光装置210a上的位置及第二散热风扇
230b在第二发光装置210b上的位置,本发明不对此加以限制。
[0026]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对散热风扇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对此举例说明。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侧视图。在图4所示的光源模块300中,光源310、第一发光装置310a、第一灯罩312a、第一发光元件314a、第二发光装置310b、第二灯罩312b、第二发光元件314b、合光系统320、第一散热风扇330a、第一出风口332a、第二散热风扇330b、第二出风口332b、第一导风管340a、第二导风管340b、散热气流F1’及散热气流F2’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图1及图2所示的光源110、第一发光装置110a、第一灯罩112a、第一发光元件114a、第二发光装置110b、第二灯罩112b、第二发光元件114b、合光系统120、第一散热风扇130a、第一出风口132a、第二散热风扇130b、第二出风口132b、第一导风管140a、第二导风管140b、散热气流F1及散热气流F2的配置与作用方式,于此不再赘述。
[0027] 光源模块300与光源模块100的不同处在于,光源模块300还包括一第三散热风扇350a、一第四散热风扇350b、一第三导风管360a及一第四导风管360b。第一散热风扇330a及第三散热风扇350a分别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310a的相对两侧,第二散热风扇330b及第四散热风扇350b分别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310b的相对两侧。第三导风管360a连接于第三散热风扇350a且将第三散热风扇350a提供的散热气流F3导引至该第二发光装置310a,第四导风管
360b连接于第四散热风扇350b且将第四散热风扇350b提供的散热气流F4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310b。
[0028]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300除了在光源310的顶侧S1设置第一散热风扇330a、第二散热风扇330b、第一导风管340a及第二导风管340b以提供散热气流吹向第一发光装置310a及第二发光装置310b的上方区域,更在光源310的底侧S2设置第三散热风扇
350a、第四散热风扇350b、第三导风管360a及第四导风管360b以提供散热气流吹向第一发光装置310a及第二发光装置310b的下方区域,其中本实施例所述光源的顶侧、底侧、发光装置的上方、下方区域是以重力方向为定义方式。第三散热风扇350a及其第三出风口352a、第四散热风扇350b及其第四出风口352b、第三导风管360a及第四导风管360b的配置与作用方式类似于第一散热风扇330a及其第一出风口332a、第二散热风扇330b及其第二出风口
352b、第一导风管340a及第二导风管340b的配置与作用方式,而可进一步提升光源模块300的散热效率。
[0029] 承上,在第一发光元件314a及第二发光元件314b因热空气上升而在其上方区域具有较高温度的情况下,可将位于光源310的顶端S1的第一散热风扇330a及第二散热风扇330b的出风量设定为大于位于光源310的底端S2的第三散热风扇350a及第四散热风扇350b的出风量,以加强第一发光元件314a及第二发光元件314的上方区域的散热效率。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依光源模块300的实际摆放方向而调整第一散热风扇330a、第二散热风扇330b、第三散热风扇350a及第四散热风扇350b的出风量,以均匀地对第一发光元件314a及第二发光元件314b的周围区域进行散热。
[003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将第一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一发光装置上并利用第一散热风扇对第二发光装置进行散热,且将第二散热风扇配置于第二发光装置上并利用第二散热风扇对第一发光装置进行散热。据此,在第一发光装置及第二发光装置被设置为彼此相对的情况下,连接于第一散热风扇的第一导风管能够以较小的弯折程度而将第一散热风扇所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二发光装置,且连接于第二散热风扇的第二导风管能够以较小的弯折程度而将第二散热风扇所提供的散热气流导引至第一发光装置,如此可避免散热气流的流量因大幅度转向而损失,藉以提升光源模块的散热能力。如此一来,不需为了提升光源模块的散热能力而过度增加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的输出风量,以避免第一散热风扇及第二散热风扇运作时产生过大的噪音。
[0031]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另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及“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此外,摘要部分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0032] 【符号说明】
[0033] 100、200、300:光源模块
[0034] 110、210、310:光源
[0035] 110a、210a、310a:第一发光装置
[0036] 110b、210b、310b:第二发光装置
[0037] 112a、212a、312a:第一灯罩
[0038] 112b、212b、312b:第二灯罩
[0039] 114a、214a、314a:第一发光元件
[0040] 114b、214b、314b:第二发光元件
[0041] 120、220、320:合光系统
[0042] 130a、230a、330a:第一散热风扇
[0043] 130b、230b、330b:第二散热风扇
[0044] 132a、232a、332a:第一出风口
[0045] 132b、232b、332b:第二出风口
[0046] 140a、240a、340a:第一导风管
[0047] 140b、240b、340b:第二导风管
[0048] 142a:第一弯折部
[0049] 142b:第二弯折部
[0050] 350a:第三散热风扇
[0051] 350b:第四散热风扇
[0052] 360a:第三导风管
[0053] 360b:第四导风管
[0054] A1:第一光轴
[0055] A2:第二光轴
[0056] A3:第三光轴
[0057] F1、F1’、F2、F2’、F3、F4:散热气流
[0058] H1:第一开口端
[0059] H2:第二开口端
[0060] P1、P1’:第一部分
[0061] P2、P2’:第二部分
[0062] P3、P3’:第三部分
[0063] P4、P4’:第四部分
[0064] S1:顶侧
[0065] S2:底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