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带盖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26750.4

文献号 : CN1053243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中幹雄

申请人 : TR控股有限公司

摘要 :

提供一种带盖容器,如现有的带盖容器那样,利用简单的紧固结构将盖与容器紧固,并充分地确保容器内部的密封性,且即便在开封时也不会使盛放物漏出至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外侧这些自不待言,即便沿盖的打开方向作用有想象不到这样的大的冲击,也能维持盖与容器主体的紧固,而不会使盛放物漏出。该带盖容器由容器主体和盖构成,其中,在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侧螺纹,在所述盖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螺纹螺合的内侧螺纹,通过螺纹嵌合使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或是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脱离,所述带盖容器具有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由以所述容器主体与所述盖彼此卡合的盖侧环状凸部构成并起到卡扣限位件的作用,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由突出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和突出设置于所述盖的多个盖侧凸条构成并起到卡扣限位件的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带盖容器,由容器主体和盖构成,其中,在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侧螺纹,在所述盖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螺纹螺合的内侧螺纹,通过螺纹嵌合使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或是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脱离,当将所述盖套盖于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所述容器主体中的颈口部的开口端与所述盖的顶部内表面紧贴,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盖的内周面的内侧螺纹是以规定的间隔及角度配置的多条向内螺纹,并且与所述内侧螺纹螺合的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上的外侧螺纹由上段及下段这两段的多条向外螺纹形成,所述多条向外螺纹与所述多条向内螺纹相应地以规定的间隔及角度配置,当将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形成于所述盖的内周面的与所述多条向外螺纹彼此相邻成为一对的多条向内螺纹在将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的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夹持的位置处,与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螺合,从而使所述多条向内螺纹被引导至第一嵌合位置,接着,当将所述盖进一步螺纹旋紧时,

将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的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紧贴夹持的、形成于所述盖的内周面的多条向内螺纹翻过先前被夹持的下段的多条向外螺纹,而被引导至第二嵌合位置,在该第二嵌合位置处,多条向内螺纹被紧贴夹持在之前被多条向内螺纹夹持的上段及下段的多条向外螺纹之间,所述带盖容器具有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

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由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及盖侧环状凸条构成并起到卡扣限位件作用,其中,所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中的比形成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上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的顶部侧的端部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所述盖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盖中的比形成于内周面的所述内侧螺纹的顶部侧的末端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处时,所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能翻越所述盖侧环状凸条,而在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处与所述盖彼此嵌合,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由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和多个盖侧凸条构成并起到卡扣限位件作用,其中,所述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彼此隔着规定的间隔部呈放射状地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中的比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的底部侧的端部更靠底部侧的位置处,并且具有当套盖所述盖时驻留在所述盖内的长度,所述多个盖侧凸条形成在所述盖中的开口端的内周面,当将所述盖套盖在所述第一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经过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而使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配置在比突出设置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更靠底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经过容器主体侧凸条的间隙而使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二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与所述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重合而被相互按压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的顶部内表面形成有内环,当将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所述内环与所述容器主体的沿着颈口部的开口端的内侧面抵接,而将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开口端部附近夹持并支承在所述内环与盖的内侧面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盖容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主体外周的所述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侧突出设置有圆形凸缘,该圆形凸缘具有沿着套盖着的所述盖的开口端缘的外形。

说明书 :

带盖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盖容器,该带盖容器具有将形成于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日文:口頭部)的开口堵塞的盖。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广泛使用一种具有将形成于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开口堵塞的盖的带盖容器,来作为能容易地收纳及取出盛放物的容器。另外,在带盖容器中,多数情况下,能容易地打开关闭盖,并且在将盖关闭的状态下,在容器主体及盖上设置固接元件,以避免收容在容器主体中的盛放物在保管及搬运时泄漏到外部,特别是,对于液体这样的容易飞溅的盛放物,需要可靠的紧固元件,例如,一般已知有使用螺纹的方法。
[0003] 在使用螺纹来将容器与盖紧固的情况下,通过将设于容器的开口部外侧的螺纹与设于盖内侧的和上述设于开口部外侧的螺纹螺合的内侧螺纹的螺纹位置对齐,并使容器和盖中的一方朝一定的方向旋转,从而螺纹牙在螺纹槽中被引导并沿周向移动,来使盖与容器在沿轴向移动的同时被旋紧,为了保持容器内部的气密性,一般采用如下结构:在两个构件的接触部位的一部分上配置垫圈材料,使盖与容器主体螺合,从而使容器内部与外部分隔并被密封(未图示)。
[0004] 然而,当仅通过由螺纹实现的紧固结构来紧固盖的情况下,一旦在紧固后的容器上施加有振动等时,因上述振动,而存在螺纹的摩擦阻力降低、容器与盖的紧固结构松开、盖和容器的密封性降低,并且视情况不同会发生盖脱开的担忧。
[0005] 因而,为了加强螺纹的松开和摩擦,已知有通过配置多个具有不同导程角的螺纹牙,从而提高螺纹紧固所带来的摩擦力,防止松开,并且提高紧贴性的结构(专利文献1),此外,还已知除了具有由螺纹实现的紧固元件之外,还同时具有如下元件,使盖部和容器主体的一方或两方在受到沿轴向的一定压力的作用下而发生弹性变形,通过使容器的凸状的环状凸条进入设于盖的缘部的凹部并与该凹部紧贴,或者是,通过使凸部翻过一方的凸部,而使容器被卡定并被紧贴,例如,上述元件是在螺纹旋入部的末端设置凸状的卡定件,从而螺纹不在螺纹的终端返回的机构(专利文献4),或者上述元件是在拧入部的终端设置环状凸条,盖部的环状凸条因盖的拧入而越过所述环状凸条,使上述螺纹容易返回而松开的机构(专利文献2、3),抑或是上述元件是除了上述专利文献2、3的机构之外,还能防止盖的松开并且能防止产生松动的机构(专利文献5)等,除了螺纹元件之外还设置由突起(凸条)实现的卡定元件的带盖容器,但在收容物为液体的情况或是比重较大的情况下,因从外部施加来的振动等,而使盛放物被吹起至盖附近,开封时,盛放物洒出这样的问题。
[0006] 作为这种防止泄漏的手段,也可考虑使用二层的盖的方法或是在盖的内侧设置直径比容器主体的直径小的内环等手段,在使用二层盖的情况下,能防止盛放物的溢出,另外在例如试验那样等求出迅速行动的作业中,在将盖开封后还要进行使盖脱开的作业是繁琐的,即便是使用内环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会在容器与内环之间产生间隙,存在紧贴性不佳的情况。
[0007] 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利用简单的紧固结构来将盖与容器紧固,且能充分确保容器内部的密封性的带盖容器(日本专利特开2014-997)。
[0008] 本申请提出的带盖容器如图1所示由容器主体1和盖2构成,其中,在所述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形成有外侧螺纹12,在所述盖2的内周面21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螺纹12螺合的内侧螺纹22,并通过螺纹嵌合使所述盖2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或是从所述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脱离,当将所述盖2套盖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时,所述容器主体1中的颈口部11的开口端112与所述盖2的顶部内表面24紧贴,所述带盖容器包括具有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13和盖侧环状凸条23的所谓卡扣限位机构,其中,上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13突出设置在容器主体1的比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的外侧螺纹12的末端部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上述盖侧环状凸条23设置在盖2的比内周面的内侧螺纹22的顶部侧的末端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当将盖2螺合套盖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螺合时,上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部13能翻越上述盖侧环状凸条23且在翻越后的位置处卡合,由于包括由螺纹实现的紧固元件和由环状凸条实现的紧固元件,能利用一个卡扣可靠地将盖紧固于容器主体,与现有的带盖容器相比,不仅具有极好的密封性,而且能用一个卡扣进行打开关闭,因此,盖的打开关闭操作也简单,例如为了暂时保存采集的样品(肿瘤、血液、组织等)而使用的容器那样,在其性质上、例如医疗领域及研究领域中,要求防止接触外部的细菌、化学物质等,另外还要求防止因采集样品朝外部的飞溅而产生的生物灾害等,因而,要求较高的密封性,另外,从试验操作性的观点来看,最好使用能简单地进行打开关闭盖的容器等。
[0009] 然而,在上述本申请人提出的带盖容器中,例如在使多个带盖容器竖立设置的状态下进行捆包而在进行航空机等这样的搬运时受到非常大的重力的状况下进行搬运等情况,相邻配置的容器及支承构件等沿上下方向倾翻,而与套盖于容器主体的盖的下端面发生碰撞,当沿盖顶部方向施加想象不到这样大的冲击等情况下,至少盖侧环状凸条会翻过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的力,此时,存在盖发生脱开的担忧。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考虑使盖侧环状凸条与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的卡合设置得牢靠,即、增加高度来增大翻过的力,但这样存在打开关闭操作变得困难、丧失便利性这样的问题。
[0010] 现有技术文献
[0011] 专利文献
[0012] 专利文献1:PCT/JP/2009/004276
[0013]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109104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实开昭63-107946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3-12017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14-9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7]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8]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盖容器,如现有的带盖容器那样,利用简单的紧固结构将盖与容器紧固,并充分地确保容器内部的密封性,且在开封时不会使盛放物漏出至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外侧这些自不待言,即便沿盖的打开方向作用有想象不到这样的大的冲击,也能维持盖与容器主体的紧固,而不会使盛放物漏出。
[0019]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2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由容器主体和盖构成,其中,由容器主体和盖构成,其中,在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外侧螺纹,在所述盖的内周面形成有与所述外侧螺纹螺合的内侧螺纹,通过螺纹嵌合使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或是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脱离,当将所述盖套盖于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所述容器主体中的颈口部的开口端与所述盖的顶部内表面紧贴,其特征是,形成于所述盖的内周面的内侧螺纹是以规定的间隔及角度配置的多条向内螺纹,并且与所述内侧螺纹螺合的形成在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周面上的外侧螺纹由上段及下段这两段的多条向外螺纹形成,所述多条向外螺纹与所述多条向内螺纹相应地以规定的间隔及角度配置,当将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形成于所述盖的内表面的与所述多条向外螺纹彼此相邻成为一对的多条向内螺纹在将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表面的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夹持的位置处,与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螺合,从而使所述多条向内螺纹被引导至第一嵌合位置,接着,当将所述盖进一步螺纹旋紧时,使形成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外表面的上段及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紧贴夹持的形成于所述盖的内表面的多条向内螺纹翻过先前被夹持的下侧的多条向外螺纹,而被引导至第二嵌合位置,在该第二嵌合位置处,多条向内螺纹被紧贴夹持在之前被多条向内螺纹夹持的上段及下段的多条向外螺纹之间,所述带盖容器具有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由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及盖侧环状凸条构成,其中,所述器主体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中的比形成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所述外侧螺纹的末端部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所述盖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盖中的比形成于内周面的所述内侧螺纹的顶部侧的末端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处时,所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能翻越所述盖侧环状凸条,而在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处与所述盖彼此嵌合,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由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和多个盖侧凸条构成,其中,所述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彼此隔着规定的间隔部呈放射状地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中的比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的末端部更靠底部侧的位置处,并且具有当套盖所述盖时驻留在所述盖内的长度,所述多个盖侧凸条形成在所述盖中的开口端的内周面,当将所述盖套盖在所述第一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经过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而使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配置在比突出设置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更靠底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二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与所述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重合而被相互按压保持。
[0021] 另外,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盖的顶部内表面形成有内环,当将所述盖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时,所述内环与所述容器主体的沿着颈口部的开口端的内侧面抵接,而将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开口端部附近夹持并支承在所述内环与盖的内侧面之间,并且,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容器主体外周的所述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侧突出设置有圆形凸缘,该圆形凸缘具有沿着套盖着的所述盖的开口端缘的外形。
[0022] 发明效果
[0023]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用多条螺纹作为螺纹机构,因此,能以较少的旋转迅速地打开关闭盖,特别地,采用将容器主体侧的多条螺纹设为上下两段而分两个阶段地与盖侧的多条螺纹嵌合的结构,赋予使用者两段的卡扣感,因此,也能可靠地进行打开关闭操作,特别地,在螺纹机构的上述两个阶段各自的嵌合状态中,对应地具有与螺纹机构不同的第一紧固元件和第二紧固元件,所述第一紧固元件由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及盖侧环状凸条构成,其中,所述器主体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中的比形成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所述外侧螺纹的末端部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所述盖侧环状凸条突出设置在所述盖中的比形成于内周面的所述内侧螺纹的顶部侧的末端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时,所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能翻越所述盖侧环状凸条,而在容器主体的所述第一嵌合位置处与所述盖彼此嵌合,所述第二紧固元件由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和多个盖侧凸条构成,其中,所述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彼此隔着规定的间隔部呈放射状地突出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中的比下段的所述多条向外螺纹的末端部更靠底部侧的位置处,并且具有当套盖所述盖时驻留在所述盖内的长度,所述多个盖侧凸条形成在所述盖中的开口端的内周面,当将所述盖套盖在所述第一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经过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而配置在比突出设置于所述颈口部的外周面的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更靠底侧的位置处,当将所述盖螺合套盖于所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的所述第二嵌合位置时,所述多个盖侧凸条的顶面与所述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重合而被相互按压保持,因此,除了分上述两段进行紧固的螺纹机构之外,第一紧固元件及第二紧固元件协作地将盖保持于关闭位置,因而,能在保管时、移送时不会因振动等而使盖脱离,从而能可靠地防止盛放物的泄漏。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及剖视图。
[0025]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26] 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盖的立体图。
[0027] 图4是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容器主体和盖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0028]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0029] 图6是表示现有例的主视图及剖视图。
[0030] 图7是图6所示的现有例的容器主体和盖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图,本发明的带盖容器的基本结构与现有的带盖容器同样地由容器主体1和盖2构成,其中,上述容器主体1是有底的且使顶面开口,并且在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上形成有外侧螺纹12,在上述盖2的內周面21上形成有能与上述外侧螺纹12螺合的内侧螺纹22,通过将盖2的内侧螺纹22与上述容器主体1的外侧螺纹12螺纹旋紧(日文:螺締),从而能利用螺纹嵌合来使盖2套盖(日文:被冠)在上述容器主体1上,或是与上述容器主体1脱离,当将盖2套盖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时,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开口端112与盖2的顶部内表面24紧贴。
[0033] 此外,形成在盖2的内周面21上的内侧螺纹22是以规定的间隔及角度配置的(例如以等间隔配置六个的)多条向内螺纹(日文:内向き多条ねじ)221、……、221,而与内侧螺纹22螺合的形成在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上的外侧螺纹12是上段及下段这样的两段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日文:外向き多条ねじ)121、122,上述两段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
121、122以与上述容器主体1的多条向内螺纹221的宽度相应的间隔且与多条向内螺纹221的角度相同的角度配置,并且上述两段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的宽度设置为能收纳在上述容器主体1中的多条向内螺纹221……221的配置间隔内,上述两段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与以中心轴为中心沿30度的角度放射的上述多条向内螺纹221对应配置,当将盖2套盖于容器本体1的颈口部11时,形成于盖2的内周面21的与多条向外螺纹121、122彼此相邻成为一对的多条向内螺纹221在将形成于容器本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的上下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夹持的位置处与上下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螺合,从而使多条向内螺纹221被引导至第一嵌合位置(图2(a)所示的状态)。
[003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当将盖2进一步螺纹旋紧时,使将形成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的上下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紧贴夹持的形成于上述盖2的內周面21的各多条向内螺纹221……221分别翻过先前被夹持的下侧的多条向外螺纹122……122,而被引导至第二嵌合位置,在该第二嵌合位置处,各多条向内螺纹221……221被紧贴夹持在之前被各多条向内螺纹221……221夹持的上下排列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之间(图2(b)所示的状态)。
[003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在容器本体1中的比形成于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的外侧螺纹12、即上段的多条向外螺纹121的末端部(顶部侧的端部)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形成有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13,并且,在盖2中的比形成于内周面21的内侧螺纹22的顶部侧的末端更靠顶部侧的位置处,突出设置有多个盖侧环状凸条23,从而来形成起到卡扣限位件作用的第一紧固元件3(参照图3及图4),其中,当将盖2螺合套盖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上述第一嵌合位置处时,上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13能翻越上述多个盖侧环状凸条23,而使多个盖侧环状凸条23与上述容器主体侧环状凸条13卡合。
[0036] 此外,具有由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15和多个盖侧凸条25构成并起到卡扣限位件作用的第二紧固元件4,其中,上述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15相互以规定的间隔突出设置在上述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中的比形成上述外侧螺纹12的各下段的多条向外螺纹122的末端部(底部侧的端部)更靠底部侧的部位,并且上述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15朝周向彼此隔着规定的间隔部14呈放射状地设置,并具有当套盖上述盖2时驻留在盖2内的长度,上述多个盖侧凸条25形成在盖2的开口端的内周面21,当将盖2套盖在第一嵌合位置时,上述多个盖侧凸条25的顶面经过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15的间隙部14而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1的比突出设置于颈口部11的外周面111的多个容器主体侧凸条15的底面151更靠底侧的位置处,当进一步旋紧上述盖2而螺合套管于上述第二嵌合位置时,上述多个盖侧凸条25的顶面251与上述容器主体侧凸条15的底面151重合而被相互按压保持。
[003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形成于上述容器本体1的颈口部11的外周面的外侧螺纹12,形成相对于中心以60度的角度放射的六个外侧螺纹12,但由上述上下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来形成在上述外侧螺纹12中的彼此相对的两组,并且由配置在与上述上侧的多条向外螺纹121相同的高度位置的一个多条向外螺纹123、123来形成另外彼此相对的一组外侧螺纹12、12,藉此,能对盖2的紧固时及释放时的旋转紧固度进行调节来实现以恰当的旋转力矩打开关闭盖2。
[0038]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由一个多条向外螺纹123、123形成的外侧螺纹12,当上述盖2的紧固位置处于上述第一紧固位置时,形成于上述盖2的内周面21的内侧螺纹22的底面与多条向外螺纹123的顶面紧贴,当上述盖2的紧固位置处于上述第二紧固位置时,在和上述内侧螺纹22的接着移动的那侧相邻的内侧螺纹22的顶面与多条螺纹123的底面紧贴,从而和上述上下一组的多条向外螺纹121、122同样地与内侧螺纹22嵌合,来将盖2可靠地紧固于容器主体1。
[0039]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2的内周面21的顶部形成有内环5,当将盖2套盖于上述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时,内环5与容器主体1的沿着颈口部11的开口端112的内侧面抵接,而将上述容器主体的颈口部11的开口端112部附近夹持并支承在内环5与盖的内侧面之间,因此,密封性也是良好的。
[0040]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本上不使用一条,而是使用导程角较大的多条螺纹,来作为将盖2紧固于容器主体1的颈口部11的元件,因此,能以较少的旋转打开关闭盖,效率极好,也适于收容例如像检验品这样的必须通过有技巧地打开关闭盖来进行收纳的对象物。
[0041] 除此之外,通过在盖2的紧固中采用分别具有触觉和声音的卡扣感的第一紧固元件3和第二紧固元件4这样两个阶段进行紧固的结构,从而能可靠地进行紧固以防止因忘记关闭盖2而导致的泄漏。
[0042] 另外,图5(a)和图5(b)示出了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图5(c)示出了图1至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在容器主体1中的外周面111的容器主体侧凸条的底面侧的位置处,突出设置有具有沿着上述套盖的盖2的开口端缘的外形的凸缘6,特别是在搬运等时处于并排设置的状态的其它带盖容器沿上下方向发生振动等情况下,即便盖2的部分受到想象不到这样大的力而被上推,而使带盖容器整体被上推,由于打开方向的力并没有作用在盖2上,因此,能在搬运时、保管时可靠地防止因冲击而导致盖2打开。
[0043] 符号说明
[0044] 1  容器主体
[0045] 2  盖
[0046] 3   第一紧固元件
[0047] 4   第二紧固元件
[0048] 5   内环
[0049] 6   凸缘
[0050] 11  颈口部
[0051] 12  外侧螺纹
[0052] 13  容器主体侧环状凸部
[0053] 14  间隙部
[0054] 15  容器主体侧凸条
[0055] 21  内周面
[0056] 22  内侧螺纹
[0057] 23  盖侧环状凸条
[0058] 24  顶部内表面
[0059] 25  盖侧凸条
[0060] 111 外周面
[0061] 112 开口端
[0062] 121 多条向外螺纹
[0063] 122 多条向外螺纹
[0064] 123 多条向外螺纹
[0065] 221 多条向内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