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747971.7

文献号 : CN10534079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信海姜爱兰丁辰龙吴学军王宣朋

申请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包括幼体的收集、幼体培育的密度和环境要求、幼体变态前循环水养殖、幼虾的培育等。本发明的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技术首次实现了人工培育,大大提高了其蚤状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为水族市场对红条鞭腕虾的需求提供数量和质量保证。

权利要求 :

1.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红条鞭腕虾蚤状幼体的培育

1.1幼体的收集:

亲虾在卵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淡黄褐色后,经过1—2天,幼体破卵膜孵化出来,亲体退壳后重新抱卵,将亲体取出放回亲本池;初孵一期蚤状幼体根据其趋光的特性,将手电置于水缸一角,关闭房间的灯,15--20分钟后用直径5mm塑料导管将聚集的幼体导入幼体培育桶内;

1.2幼体培育的密度和环境要求

蚤状幼体培养水温27. 5℃±2℃,盐度32‰,溶解氧大于6mg/L;蚤1到蚤2培养密度控制在50—130个/L,每五天对密度进行降低,降低幅度为10个/L;

1.3幼体的日常管理

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60-120个/ml,每2—3天换水一次;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2个/ml,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5-8个/ml,每天换水一次;

1.4幼体变态前循环水养殖

在蚤状幼体培育到第8、9期时转移至循环水缸内培育,每天投喂冰冻的大丰年虫,投喂量以每只幼体抱到一只为宜,每天上午、下午刷过滤网各一次;

2.幼虾的培育

循环水缸内的8-9期蚤状幼体在经过3—10天时间,通过最后一次蜕皮,变态为红条鞭腕虾的幼虾,此时将变态的幼虾取出,置于养殖缸内流水培育,放一定的珊瑚石和水草供幼虾栖息;每天投喂少量糠虾和剁碎的虾肉、贻贝肉,每天吸污,将剩余的残饵和蜕皮清除掉,进行培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大丰年虫大小为7-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蚤1到蚤2培养密度控制在

90—130个/L, 蚤3到蚤7培养密度控制在70—110个/L,蚤8到蚤9培养密度控制在50—90个/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

60个/ml,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2个/ml,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6个/ml,每天换水一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中幼体培育桶为“U”型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缸为“U”型缸。

说明书 :

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族观赏类清洁虾----红条鞭腕虾的幼体培育方法,尤其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大大提高幼体成活率和变态率的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条鞭腕虾(Lysmata vittata)属于软甲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藻虾科(Hippolytidae),鞭腕虾属(Lysmata),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其幼体根据形态不同分为蚤状幼体1期至蚤状幼体9期9个不同期,每期的蜕皮间期为3—5天。第9期之后通过蜕皮变态为红条鞭腕虾的幼虾。其分布广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域,从从东非地区到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黄海和俄罗斯东部海域均有发现。因其身上具有粗细相间的鲜红色纵纹,主要采食有机碎屑和藻类,因此被广大的水族爱好者捕捉后放于水族箱内作为观赏性的清洁虾使用。
[0003] 目前,水族箱内所有的红条鞭腕虾均为野生捕捞,数量和质量受捕捞情况影响很大,市场价格一般在35元/只,一般1m*0.75m水族箱至少配备6只红条鞭腕虾,市场需求量较大。因此,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技术是将初孵蚤状幼体收集起来,通过人工培养的方式,从第一期至第九期最终变态为幼虾的过程。这一技术将大大提高蚤状幼体成活率和变态率,为水族市场对清洁虾的需求提供数量和质量保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研究了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主要解决了幼体培育过程中幼体培育的密度、各种生理生化环境因子和不同阶段适口饵料培育、配给技术问题;使幼体成活率达到75.8%以上,变态率达到84.3%以上。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 红条鞭腕虾蚤状幼体的培育
[0008] 1.1幼体的收集:
[0009] 亲虾在卵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淡黄褐色后,经过1—2天,幼体破卵膜孵化出来,亲体退壳后重新抱卵,将亲体取出放回亲本池。初孵一期蚤状幼体根据其趋光的特性,将手电置于水缸一角,关闭房间的灯。15--20分钟后用直径5mm塑料导管将聚集的幼体导入幼体培育桶内。
[0010] 1.2幼体培育的密度和环境要求
[0011] 蚤状幼体培养水温27. 5℃±2℃,盐度32‰,溶解氧大于6mg/L。蚤1到蚤2培养密度控制在50—130个/L,每五天对密度进行降低,降低幅度为10个/L。
[0012] 1.3幼体的日常管理
[0013] 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60-120个/ml,每2—3天换水一次;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2个/ml,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5-8个/ml,每天换水一次。
[0014] 1.4幼体变态前循环水养殖
[0015] 在蚤状幼体培育到第8、9期时转移至循环水缸内培育,每天投喂冰冻的大丰年虫,投喂量以每只幼体抱到一只为宜。每天上午、下午刷过滤网各一次。
[0016] 2.幼虾的培育
[0017] 循环水缸内的8-9期蚤状幼体在经过3—10天左右时间,通过最后一次蜕皮,变态为红条鞭腕虾的幼虾。此时将变态的幼虾取出,置于养殖缸内流水培育,放一定的珊瑚石和水草供幼虾栖息。每天投喂少量糠虾和剁碎的虾肉、贻贝肉,每天吸污,将剩余的残饵和蜕皮清除掉,进行培育。
[0018]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4中大丰年虫大小为7-8mm。
[0019]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2中蚤1到蚤2培养密度控制在90—130个/L, 蚤3到蚤7培养密度控制在70—110个/L,蚤8到蚤9培养密度控制在50—90个/L。
[002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3中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60个/ml,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2个/ml,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6个/ml,每天换水一次。
[0021]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1中幼体培育桶为“U”型桶。
[0022]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缸为“U”型缸。
[0023] 本发明有益效果:
[0024] 本发明的红条鞭腕虾幼体人工培育技术首次实现了人工培育,大大提高了其蚤状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为水族市场对红条鞭腕虾的需求提供数量和质量保证。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U”型桶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U”型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8] 1.饵料生物的培养和收集
[0029] 1.1轮虫的培养和收集
[0030] 轮虫一般在锥形底的玻璃钢桶内培养,玻璃钢底部有一排水控制阀,便于富含沉淀物的脏水及时排出。培养水温26. 5℃±2℃,盐度34‰,溶解氧大于6mg/L。轮虫培养密度控制在300—600个/ml,每天早晨在收集轮虫之前按照藻液:培养轮虫水体大约1.25ml:1L的比例加入高浓缩的单胞藻液(富含EPA/DHA小球藻、微绿球藻,密度大约在700万个/ml),1h之后取上层富含轮虫的水体用100目网筛过滤进行轮虫收集。
[0031] 1.2丰年虫的培养和收集
[0032] 丰年虫采用底部呈漏斗形的圆塑料桶,底部带有集充气排水一体的阀门。将孵化桶中注满消毒后的海水,加入碳酸氢钠将海水PH调节到8.8-9左右,底部接上充气管,打开阀门,充分曝气,然后加入消毒后的虫卵。孵化条件:孵化密度以2-3g/L,盐度以28‰-34‰,水温25-30℃,溶解氧以大于5mg/L;光照强度1000-2000LX。
[0033] 经过24h左右的孵化后,可对孵化的丰年虫进行收集。用黑色的塑料纸盖住孵化桶,关闭气水阀,拔掉充气管,静止10min左右后将孵化桶底部的气水阀门打开,将收虫网在出水口对丰年虫进行收集。在收集过程中不断用手左右轻轻摇晃收虫网,以免虫体堵塞网孔便于水分的排出。当桶中水面高度降低到1/3位置时,可用手在排水口处接少量水查看水体中丰年虫的情况,如若丰年虫已经很少,可停止收集。
[0034] 2. 红条鞭腕虾蚤状幼体的培育
[0035] 2.1幼体的收集:
[0036] 亲虾在卵颜色由深绿色变成淡黄褐色后,经过1—2天,幼体破卵膜孵化出来,亲体退壳后重新抱卵,将亲体取出放回亲本池。初孵一期蚤状幼体根据其趋光的特性,将手电置于水缸一角,关闭房间的灯。15--20分钟后用直径5mm塑料导管将聚集的幼体导入幼体培育“U”型桶内。
[0037] 如图1所示为“U”型桶,其优点为:可以通过气石1充气,形成细小气泡,将底部的水体提起来,然后在水体上方向桶的四周扩散,然后下沉,这样在桶内形成微循环,使水体不断搅动,带动蚤状幼体和饵料生物在里面不断被搅动,增加摄食几率,增加了生长速率。同时,蚤状幼体不会因沉在桶底时间过长而死亡大大提高成活率。
[0038] 2.2幼体培育的密度和环境要求
[0039] 蚤状幼体培养水温27. 5℃±2℃,盐度32‰,溶解氧大于6mg/L。蚤1到蚤2培养密度控制在90—130个/L,蚤3到蚤7培养密度控制在70—110个/L,蚤8到蚤9培养密度控制在50—90个/L。
[0040] 2.3幼体的日常管理
[0041] 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1.1收集的轮虫)60个/ml,每2—3天换水一次;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1.2收集的丰年虫)2个/ml,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
6个/ml,每天换水一次。
[0042] 2.4幼体变态前循环水养殖
[0043] 在大约24天左右时蚤状幼体,培育到第8、9期时转移至循环水“U”型缸内培育,每天投喂冰冻的大丰年虫,投喂量以每只幼体抱到一只大丰年虫为宜。每天上午、下午刷过滤网各一次。
[0044] 3.幼虾的培育
[0045] 循环水“U”型缸内的8-9期蚤状幼体在经过3—10天左右时间,通过最一次蜕皮,变态为红条鞭腕虾的幼虾。此时将变态的幼虾取出,置于养殖缸内流水培育,放一定的珊瑚石和水草供幼虾栖息。每天投喂少量糠虾和剁碎的虾肉、贻贝肉,每天吸污,将剩余的残饵和蜕皮清除掉,进行培育。
[0046] 如图2所示为循环水“U”型缸,其优点为:
[0047] (1)靠流入的水形成微循环,减少气泡对幼体在变态时的伤害。幼体最后一次蜕壳变态后,由仰泳状态变为匍匐状态,这时如果继续气泡提水容易造成初变态幼体匍匐困难而死亡。而微流水,水流很小很缓慢,既能能将大丰年虫充分搅动起来,又能急速变态退壳,更能便于初变态幼体的匍匐附着。
[0048] (2)U型采用的是流水养殖,因此不用每天换水,减少工作量。同时,流水也能将残余的饵料和粪便及时随水流排出,使水体一直保持干净环境。
[0049] 实验记录:
[0050] 试验一:蚤状幼体的培育密度试验
[0051] 将收集的初孵蚤状幼体按照50个/L、70个/L、90个/L、110个/L、130个/L、150个/L、170个/L密度进行密度对比试验。每五天对各密度梯度的密度进行降低,降低幅度为10个/L。最后统计蚤状幼体不同时间段的成活率和最终变态率,从而确定最佳培育密度。
[0052] 试验二:饵料生物投喂密度
[0053] 在蚤状幼体最佳培养密度情况下,按照轮虫密度20个/ml、40个/ml、60个/ml、80个/ml、100个/ml、120个/ml,丰年虫密度1个/ml、2个/ml、3个/ml、4个/ml、5个/ml、6个/ml、7个/ml、8个/ml进行饲喂,比较蚤状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从而确定最佳饵料生物投喂密度。
[0054] 实验三:最佳模式下蚤状幼体成活率和变态率
[0055] 按照初孵幼体到蚤2每天投喂轮虫60个/ml,每2—3天换水一次;培养6—7天后开始加投丰年虫2个/ml(2个/ml密度正好能够满足虾蚤状幼体的摄食,如果密度再大,吃不完,造成浪费,也会败坏水体。低于这个密度,蚤状幼体吃不饱,脱皮时间延长。),每天换水一次;12天后只投喂丰年虫6个/ml,每天换水一次。这样的培养方法,连续培育3批,每批设3个平行样本。最终计算从蚤1期到蚤9期成活率,从蚤9期到幼虾的变态率。
[0056] 实验结果:
[0057] 1.蚤状幼体1--2期放养密度50个/L、70个/L、90个/L、110个/L、130个/L、150个/L、170个/L的成活率分别为96.3%、96.5%、95.8%、94.3%、94.2%、70%、50%。因此,从生产投入产出比来看,最佳的初期培育密度应该为90个/L--130个/L。每五天降10个/ml,结果发现蚤3到蚤7最佳培养密度为70—110个/L,蚤8到蚤9最佳培养密度为50—90个/L。
[0058] 2. 在蚤状幼体最佳培养密度情况下,轮虫投喂密度20个/ml、40个/ml、60个/ml、80个/ml、100个/ml、120个/ml的成活率分别为34.7%、62.1%、92.2%、93.1%、92.7%、87.2%;丰年虫投喂密度1个/ml、2个/ml、3个/ml、4个/ml、5个/ml、6个/ml、7个/ml、8个/ml的成活率分别为20.2%、47.1%、67.2%、68.3%、78.6%、93.4%、93.1%、93.2%。因此,从生产投入产出比来看,最佳的投喂密度轮虫应该为60个/ml,丰年虫应该为6个/ml。
[0059] 3.从蚤1期到蚤9期成活率平均为75.8%,从蚤9到幼虾的变态率为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