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蒸气蒸柜炉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405343.6

文献号 : CN10534245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林巧林坤林宝蓉

申请人 : 福建省榕坤酒店设备用品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厨具,尤其属于蒸柜炉。本发明为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它包括炉头、水箱、炉膛、排烟道、蒸柜,炉头位于炉膛内,炉膛的前端开有观火口,水箱为密闭的水箱,其要点在于在水箱的上表面的侧沿有可穿过排烟道的开口,排烟道的外壁与水箱的开口之间有间隙,间隙为水箱蒸气的出气口,在间隙的四周加挡板形成蒸气室,在蒸气室表面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与蒸气管相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产生的蒸汽温度高、干燥,所含的热量多,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同时也更能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吸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蒸气量稳定持续,排烟温度低,所烹饪的食物口感好,更易保持食物的原味。

权利要求 :

1.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它包括炉头(1)、水箱(2)、炉膛(3)、排烟道(6)、蒸柜(9),炉头(1)位于炉膛(3)内,炉膛(3)的前端开有观火口(31),水箱为密闭的水箱,其特征在于:在水箱(2)的上表面的侧沿有可穿过排烟道(6)的开口(26),排烟道(6)的外壁与水箱开口(26)之间有间隙(23),间隙(23)为蒸气的出气口,在间隙(23)的四周加挡板(24)形成蒸气室(25),在蒸气室(25)表面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与蒸气管(7)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每层蒸柜中有蒸气分管(71)与蒸气管(7)相通,蒸气分管(71)的尾端封闭,蒸气分管圆周上均匀开有散气孔(7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排烟道(6)为双层结构,中心内腔为烟道(61),夹层为通水腔(62),通水腔(62)接有进水管(64),通水腔(62)的下端有出水管(65)与水箱(2)的进水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在排烟道(6)中设计有水管(63),水管(63)与烟道(61)的中心线成斜角,两端与烟道(61)的通水腔(62)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膛(3)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5),进水管与进水腔(5)相连,炉膛(3)中设计有吸热管(4),吸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5)和水箱(2)相连,炉膛(3)的侧壁有补水通道(32)连接水箱(2)与进水腔(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吸热管(4)布置于炉头(1)的周围,在观火口(31)与炉头(1)之间不布置吸热管(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吸热管(4)为翅片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吸热管(4)在炉膛中均匀密集分布,内圈外沿间隙为1-3mm,第二圏的中心位于内圏两吸热管(4)的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在排烟道(6)与炉头(1)之间有一个引风通道(33),加大相邻的吸热管(4)外沿间隙作为引风通道(33),内圈外沿间隙大于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其特征在于:以观火口(31)的两侧边为起点,沿炉头外圏开始分别的均匀地相向布置吸热管(4),在排烟道(6)处空出至少半个吸热管(4)的位置作为排烟道(6)的引风通道(33),引风通道(33)与观火口(31)的夹角越大越好,第二圏吸热管(4)在引风通道(33)间的相邻两个吸热管(4)的间隙大于5mm。

说明书 :

干蒸气蒸柜炉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厨具,尤其属于蒸柜炉。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蒸柜炉大部分可分为:上方的蒸柜和下方的炉体,具体如图1所示,由炉头1、水箱2、炉膛3、排烟道6、蒸柜9等组成,炉头1位于炉膛3内,炉膛3的前端开有观火口31,排烟道6在蒸柜的后侧面,水箱2为密闭的水箱,有进水管与水箱2相通,在水箱上表面的侧沿开有出气口21与蒸气管7相接,每层蒸柜中有通孔75与蒸气管7相通,通过开关对通孔75进行控制,在蒸气管对面的蒸柜壁上方有溢气孔74,各层的余气统一由溢气道73排出。现有蒸柜炉的蒸气中带水,水在沸腾状态下产生的蒸气,难免夹带着没有气化的水,在出气口毫无阻力的情况下,水容易被蒸气带出,这样的水蒸汽所含的热量少,需要加热的时间长,同时水蒸汽中所含水分渗透进加热的食物内,影响食物的原味,还造成水箱中的水流失快,需不断地补充冷水,能量消耗大,而不断往水箱中添加冷水,使沸腾中止,造成加热过程中蒸气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炉灶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蒸气中含水量少,温度高,有较高燃烧热效率的干蒸气蒸柜炉。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干蒸气蒸柜炉,它包括炉头、水箱、炉膛、排烟道、蒸柜,炉头位于炉膛内,炉膛的前端开有观火口,水箱为密闭的水箱,其要点在于在水箱的上表面的侧沿有可穿过排烟道的开口,排烟道的外壁与水箱的开口之间有间隙,间隙为水箱蒸气的出气口,在间隙的四周加挡板形成蒸气室,在蒸气室表面开有出气口,出气口与蒸气管相接。
[0005] 本发明在现有蒸柜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排烟道设计在水箱出气口的中心,利用排烟道的外壁与出气口之间的间隙作为蒸气的出气口,增加了出气的阻力,更主要的是利用高温尾气对蒸汽进行干燥,蒸汽沿着高温的排烟道外壁挤出的同时与排烟道外壁进行热交换,提高蒸气的温度,让蒸汽中的水分得以气化,高温、干燥的蒸气的所含的热量多,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同时也更能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将排烟道由原先在炉膛的背面改为侧面,在整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将水箱及炉膛的宽度增加,有效地合理利用使用空间,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0006] 通常间隙为2-4mm。
[0007] 每层蒸柜中有蒸气分管与蒸气管相通,蒸气分管的尾端封闭,蒸气分管圆周上均匀开有散气孔。蒸汽通过蒸气分管进入食品加工柜内,均匀设置的散气孔蒸气更均匀,柜内加热的食品口感更佳。
[0008] 排烟道为双层结构,中心内腔为烟道,夹层为通水腔,通水腔接有进水管,通水腔的末端有管道与水箱的进水相接。
[0009] 在排烟道中设计有水管,水管与烟道的中心线垂直或成斜角,两端与烟道的通水腔相接。
[0010] 现有的蒸柜炉尾气温度高达400度左右,由烟囱直接排出,不仅浪费了热量,污染作业环境,还因高温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三个结构向尾气要热量(一是排烟道与水箱开口之间的间隙,排烟道外壁的高温用于蒸气干燥,二是排烟道的双层结构,三是在排烟道中垂直布置水管),将尾气温度降至100度左右,既节约了能源,又安全。同时对进水进行预热,能缓解水箱中添加冷水,使沸腾中止,造成加热过程中蒸汽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的缺点。当水管有一定的斜角贯通烟道,能使其中的水有一预定的流向。
[0011] 在炉膛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进水管与进水腔相连,炉膛中设计有吸热管,吸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和水箱相连,炉膛的侧壁有补水通道连接水箱与进水腔。
[0012] 这是本发明对现有技术的又一重大改进,创造性地在炉膛中设计有吸热管,炉膛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水箱中的进水由进水腔通过补水通道、吸热管进入,冷水经过进水腔及炉膛的侧壁的预热及吸热管中的加热进入水箱中时温度已经较高,甚至已经沸腾。克服了原先蒸柜炉用冷水直接加入水箱中,使沸腾中止,造成加热过程中蒸气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的缺点。
[0013] 通过吸热管在炉膛中进行直接吸热,大大增大了水箱的吸热面积,目前的蒸柜炉单纯由水箱底表面为吸热面积,本发明的水箱底表面、吸热管的表面、炉膛的侧壁和进水腔的上表面都为有效的吸热面积,形成一个水包火、水在火中的整体吸热装置,对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全面吸收,尤其吸热管中的水是流动的,吸热效果好。
[0014] 吸热管为翅片管。
[0015] 使用翅片管是利用其外表的筋片来增加热交换面积。翅片管以其表面密布的筋片而具有比普通吸热管更大的吸热面积成为首选,本发明大大地增加了热吸收面,同样体积下,热吸收面积可达传统蒸柜炉的3-5倍。
[0016] 吸热管布置于炉头的周围,在观火口与炉头之间不布置吸热管。
[0017] 为了不影响观火口的功能,在观火口与炉头之间不布置吸热管。
[0018] 吸热管在炉膛中均匀密集分布,内圈外沿间隙为1-3mm,第二圏的中心位于内圏两吸热管的中间。如果是光滑外壁的吸热管,管间间隙要大些,由于翅片管筋片之间有缝隙燃气可以燃烧所以间隙可以小些,以好安装为准,如果所选择的翅片管的筋片径向尺寸较宽时,甚至可以布置的更加密集,让翅片管的筋片上下错位,交替安装。第二圏放在第一圏的两个吸热管之间是为了更好地与火焰接触,还可在炉膛其它能安装下吸热管的位置都安装吸热管,尽可能多地吸收炉膛内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
[0019] 在排烟道与炉头之间有一个引风通道,加大相邻的吸热管外沿间隙作为引风通道,内圈外沿间隙大于5mm。
[0020] 加大排烟道与炉头之间相邻的吸热管外沿间隙,是为了减少阻力,更好地排烟,对排烟起了一个导向作用。
[0021] 以观火口的两侧边为起点,沿炉头外圏开始分别的均匀地相向布置吸热管,在排烟道处空出至少半个吸热管的位置作为排烟道的引风通道,引风通道与观火口的夹角越大越好,第二圏吸热管在引风通道间的相邻两个吸热管的间隙大于5mm。
[0022] 由于炉头和翅片管都是现有的产品,但二者在此之前并没有结合起来使用,所以炉头外圏所布置的翅片管并不是刚好一圈,不同的炉头、翅片管和水箱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翅片管的数量和引风通道的大小,引风通道处的吸热管布置较为稀,间隙较大,所以此处的第一圈吸热管并不一定要与其它处的第二圏吸热管在同一圆周上,可以更靠近炉头些,只要比其它地方阻力小,就会对烟气有引导作用。
[0023] 当进水腔为水箱的进水通道时,可将通水腔的下端有出水管与进水腔相接。
[0024]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产生的蒸汽温度高、干燥,所含的热量多,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同时也更能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吸热面积大,热效率高,蒸气量稳定持续,排烟温度低,所烹饪的食物口感好,更易保持食物的原味。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现有蒸柜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炉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炉膛、蒸气室的局部剖视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侧视图
[0032] 图8为图6的D-D剖视图, 蒸气室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炉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炉体部分为图9的A-A剖视图
[0035]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侧视图
[0036] 其中:1炉头2水箱21出气口23间隙24挡板25蒸气室26开口3炉膛31观火口32补水通道33引风通道4吸热管5进水腔51排水阀6排烟道61烟道62通水腔63水管64进水管65出水管66溢水口7蒸气管71蒸气分管72散气孔73溢气道74溢气孔75通孔8风机9蒸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8] 实施例1,如图3-8所示,本发明是在现有蒸柜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现有的蒸柜炉相同,是由上方的蒸柜和下方的炉体组成,具体而言它也包括有炉头1、水箱2、炉膛3、排烟道6、蒸柜9,炉头1位于炉膛3内,炉膛3的前端开有观火口31,水箱为密闭的水箱,区别在于:将排烟道6与水箱2的出气口结合在一起,将排烟道由原先在炉膛3的背面改为侧面,在整体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将水箱及炉膛3的宽度增加,有效地合理利用使用空间,提高了空间使用率。水箱2的上表面的侧沿有可穿过排烟道6的开口26,排烟道6的外壁与水箱2的开口26之间有间隙23,通常间隙为2-4mm,在本设计中水箱的水容量为25KG,间隙23为3mm,间隙23为蒸气的出气口,在间隙23的四周加挡板24形成蒸气室25,在蒸气室25表面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与蒸气管7相接,蒸气室25的空间无需太大,主要是因为间隙23的形状与蒸气管7不匹配,所以蒸气室25的目的在于将从间隙23中溢出的蒸气集中后顺利引导进入蒸气管7。利用高温尾气对蒸气进行干燥,让蒸汽中的水分得以气化,高温、干燥的蒸气的所含的热量多,缩短食物的加热时间,同时也更能保持食物原有的味道。
[0039] 如图3所示,每层蒸柜中有蒸气分管71与蒸气管7相通,通过开关进行控制,蒸气分管71伸入蒸柜的层柜内部,一般设计在蒸盘的下方,蒸气分管71的尾端封闭,蒸气分管圆周上均匀开有散气孔72,利用设置在蒸柜中有蒸气分管71来代替以往仅在蒸柜侧壁开的通孔75,使蒸气更加均匀地进入蒸柜内,散气孔72一般开在蒸气分管71的下半圆周上,以避免食物中的油或汤汁滴在散气孔72中而进入蒸气分管,淤积而产生异味,对下一次的蒸煮产生不利的影响,与现有技术相同,在蒸气管7对面的蒸柜壁上方有溢气孔74,通向溢气道73,将余气排出。
[0040] 如图3、7所示,排烟道6为双层结构,中心内腔为烟道61,夹层为通水腔62,通水腔62接有进水管64,通水腔62中还具有水位控制系统,上方有溢水口66,溢水口66还作为通气孔,通水腔62的下端有出水管65,将经排烟道6中预热的冷水与水箱的进水相接。在排烟道6中设计有水管63,水管63与烟道61的中心线垂直,更好的设计是水管63有一定的斜角贯通烟道61,两端与烟道61的通水腔62相接,斜角一般在10°以内,能使其中的水有一预定的流向,水管63沿烟道61左右交替均匀间隔布置,通过在烟道61中的水管63直接与烟气进行热交换,能提高热效率。现有的蒸柜炉尾气温度高达400度左右,由烟囱直接排出,不仅浪费了热量,污染作业环境,还因高温存在安全隐患。本发明通过三个结构向尾气要热量(一是排烟道与水箱开口之间的间隙,排烟道外壁的高温用于蒸气干燥,二是排烟道的双层结构,三是在排烟道中垂直布置水管),将尾气温度降至100度左右,既节约了能源,又安全。同时对进水进行预热,能缓解水箱中添加冷水,使沸腾中止,造成加热过程中蒸气量忽多忽少,烹饪的食物口感不好的缺点。其余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0041] 实施例2,如图9-1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炉膛3的下方设计有进水腔5,进水腔5的上表面与水箱2的下表面形成密闭的炉膛3,混合燃气由风机8带动进入炉头1燃烧,排烟道通水腔的出水管65与进水腔5相连,由出水管65为进水腔5补水,进水腔5的下方有排水阀51,可用于清洗或换水时排水用。炉膛3中设计有吸热管4,吸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5和水箱2相连,炉膛3的侧壁有补水通道32连接水箱2与进水腔5,补水通道32可以为环绕着炉膛3的一整圈,也可以只在炉膛一个或几个侧边,在水箱2内装有水位报警器来控制进水腔5的进水。吸热管4布置于炉头1的周围,为了不影响观火口的功能,在观火口31与炉头1之间不布置吸热管4,吸热管4采用现有的翅片管,吸热管4在炉膛中均匀密集分布,在内圈吸热管4的外沿间隙为1-3mm,如果是光滑外壁的吸热管,管间间隙要大些,如果所选择的翅片管的筋片径向尺寸较宽时,甚至可以布置的更加密集,让翅片管的筋片上下错位,交替安装。第二圏的吸热管4中心位于内圏两吸热管4的中间,为了吸热管4能充分与火焰、烟气交换热量,以密集的方式进行布置,由于炉头1为圆形,而炉膛3为四方形,所以除了第一圈可以布置为标准的圆环形外,第二圈就会受到空间位置的干涉,吸热管4的布置以能安装,尽量密集,不干涉为主要原则,在图9中可见,在四方形炉膛的尖角处也布置有吸热管4。为了排烟顺畅,在排烟道6与炉头1之间有一个引风通道33,可通过加大相邻的吸热管4外沿间隙作为引风通道33,在引风通道33中的内圈吸热管4外沿间隙大于5mm。从图9中可见,本发明是以观火口31的两侧边为起点,沿炉头外圏开始分别的均匀地相向布置吸热管4,在排烟道6处空出至少半个吸热管4的位置作为排烟道6的引风通道33,引风通道33与观火口31的夹角越大越好,在引风通道33中所布置的吸热管位置介于第一圈与第二圏之间,在引风通道33中的相邻两个吸热管4的间隙大于5mm。其余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004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化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