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38860.2

文献号 : CN1053664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S·本特尔

申请人 : 索若德国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19),该上蜡装置具有蜡体(23),该蜡体以可沿轴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壳体(30)中,该蜡体的前部(42)在卷绕操作期间对应于正在运行的、横移的纱线(16)。根据本发明提出,上蜡孔眼(31)如此定位在上蜡装置(19)的支承壳体(30)的前侧的区域中,即,使得正在横移的纱线(16)以固定的基本接触(β1,β2)被引导,并且存在进给装置,该进给装置允许蜡体(23)在上蜡孔眼(31)的方向上进行能够调整的限定的轴向移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19),该上蜡装置具有蜡体(23),该蜡体以可沿轴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壳体(30)中,并且所述蜡体的前部(42)在卷绕操作期间对应于正在运行的、横移的纱线(16),其中,上蜡孔眼(31)如此定位在所述上蜡装置(19)的所述支承壳体(30)的前侧的区域中,即,使得正在横移的所述纱线(16)以固定的基本接触(β1,β2)被引导,并且存在进给装置,该进给装置允许所述蜡体(23)在所述上蜡孔眼(31)的方向上进行能够调整的限定的轴向移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装置具有驱动马达(34),该驱动马达能够以限定的方式被致动,该驱动马达连接有螺纹主轴(20),且该螺纹主轴(20)通过内螺纹元件(21)连接至进给滑架(22),在该进给滑架中安装有所述蜡体(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蜡孔眼(31)具有纱线引导面(32),该纱线引导面以斜面状的方式向外倾斜,并且存在两个侧向止挡件(36),该两个侧向止挡件将正在运行的所述纱线(16)的横移范围限制为所述蜡体(2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蜡体(23)的所希望的进给速率可以在所述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的工作站计算机(28)和/或中央控制单元(44)处精确地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马达被用作用于所述螺纹主轴(20)的所述驱动马达(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马达的最小步数为16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第一传感器装置(40),该第一传感器装置监测所述步进马达或所述螺纹主轴(20)的旋转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第二传感器装置(41),该第二传感器装置检测所述蜡体(23)的实际状态。

说明书 :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该上蜡装置具有蜡体,该蜡体以可沿轴向移位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壳体中,并且在卷绕操作过程中,该蜡体的前部对应于正在运行的、横移的纱线。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上蜡装置在纺织机行业已被公知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专利文献中以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过详细说明。
[0003] 这种类型的上蜡装置如公知的,主要用于减少纱线的摩擦系数。换句话说,当纱量较少的纺纱管纱被重绕以形成纱量较大的交叉卷绕筒子时,例如,在自动交叉卷绕机上,改善纱线的运行和滑动性能的蜡颗粒被施加给纱线,这特别是在随后的处理操作过程中,例如在针织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
[0004] 在例如由CH 706 608 A2或DE 40 10 469Al已知的上蜡装置中,蜡体绕其中心纵向轴线缓慢旋转,以便尽可能均匀地磨损蜡体并由装载装置装载在正在运行的纱线的方向上。在这一过程中,蜡体的端面接触正在运行和横移的纱线并给它上蜡。
[0005] 在这种类型的上蜡装置中,各种结构可被用作装载装置以使蜡体移位,该蜡体不可转动,但可轴向移动地安装在可驱动的支承轴上。在CH 706 608 A2中例如描述了一种布置在支承轴上的蜡体后面的螺旋弹簧,该弹簧沿正在运行的纱线的方向轴向装载蜡体。
[0006] 在DE 40 10 469 A中也描述了一种可比较的装载装置。在这种已知的上蜡装置中,蜡体由附加装载杆装载,而该附加装载杆又经受预应力柔性弹簧的弹簧作用。蜡体在这里保持与运行的纱线的持续接触。
[0007] 在这些已知的上蜡装置中,蜡体的工作位置(通过该工作位置,可以确定所述纱线的接触角度(looping angle)以及进而确定或多或少的蜡施加量)也可由可调的路径限制装置预定。
[0008] 然而,这些已知的上蜡装置的缺点也是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即,在这些上蜡装置中,蜡经常被过量地供给运行中的纱线,以确保在所有情况下纱线都被适当地上蜡。换言之,在已知的上蜡装置中,经常伴有过大的纱线接触角度以及因此导致的过量的蜡施加。
[0009] 由于由正在运行的纱线从蜡体带走的蜡颗粒常常不够牢固地附在纱线上,因此这种上蜡装置不仅需要高的蜡消耗,而且在相对短的时间之后就已经导致上蜡装置的污染,并且由于重力而导致尤其是布置在上蜡装置下方的工作站部件的严重污染。
[0010] 因此与这种类型的上蜡装置相关地,在过去已经提出了,将可转动的蜡体布置在固定封盖内,或者至少在蜡体下方安置收集槽,不被运行的纱线夹带的研磨的蜡颗粒可以被收集在该收集槽中。
[0011] 例如在DE 43 38 453Al,DE 103 42 009 A1或DE 10 2005 028 751A1中所描述的这种上蜡装置(通过容器收集落下的蜡颗粒),已在实践中因自动交叉绕线机的工位站的非常有限的空间条件而被证明不是很有利的。此外,这种类型的上蜡装置具有不必要的高蜡消耗的缺点。
[0012] 此外,已知的上蜡装置的缺点在于,在纱线批次变化中(由于出现新的纱线材料而需要调整上蜡条件),总是需要非常费力和耗时地调整蜡体的止档。换言之,在已知的上蜡装置情况下,蜡应用率的变化总是需要蜡体中的纱线的接触角度发生变化,并因此需要校正蜡体的止挡。

发明内容

[0013]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基于以下目的,即提供一种上蜡装置,其中,一方面保证基本上避免在卷绕操作过程中不希望的蜡磨损,另一方面确保运行的纱线总是以最佳方式被上蜡。
[0014]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上蜡装置来实现,其中以如下方式将上蜡孔眼定位在上蜡装置的支承壳体的前侧的区域中,即使得正在横移的纱线以固定的基本接触(looping)被引导。此外,上蜡装置具有进给装置,该进给装置允许蜡体在上蜡孔眼的方向上以可调整的、限定的方式进行轴向移位。
[00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优势不仅在于,通过使用进给装置来确保蜡体总是根据需要被精确地进给至正在运行的纱线上,而且通过位于上蜡装置的支承壳体的前侧的上蜡孔眼来确保纱线在上蜡装置的区域中以足够的接触力被引导,这对于纱线的上蜡应用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就是说,进给装置可确保在整个卷绕过程中相对敏感的蜡体始终以相对低的恒定压力施加在正在运行的纱线上,其中正在运行的纱线的接触角度由上蜡孔眼固定地预先确定。这种实施方式一方面导致纱线的最佳上蜡,另一方面,使得蜡体颗粒的磨损最小化。此外,通过用于蜡体在支承壳体的前侧的上蜡孔眼的配置有利地防止了很大一部分被施加至运行的纱线的蜡颗粒立即再次被从纱线剥离。
[0016]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上蜡孔眼具有纱线引导面(以斜面状的方式向外倾斜),且存在用于限制正在运行的纱线的横移区域的两个侧向止挡件。
[0017] 由于上蜡孔眼的纱线引导面以斜面状的方式向外倾斜,并结合蜡体的相应的、精确匹配的进给,不仅在上蜡装置上运行时产生了纱线的恒定接触角,而且还产生了纱线的相对较小的应力。两个侧向止挡件避免了正在运行的纱线可能会从上蜡孔眼或蜡体滑下,因为正在上蜡孔眼旁边运行的未被注意到的纱线未经上蜡处理地被卷绕至交叉卷绕筒上是绝对需要避免的。
[0018] 在进一步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进给装置具有驱动马达,该驱动马达可以以限定的方式被致动并且使连接至该驱动马达的螺纹主轴转动,其中接收有蜡体的进给滑架经由内螺纹元件连接至螺纹主轴。这种类型的结构具有的优点在于,它不仅具有非常紧凑的结构(尽管受限于空间条件,也可以毫无问题地在工作站上安装),而且也是能够非常可靠和精确操作的装置。也就是说,螺纹轴能够以非常精确的角度由驱动马达驱动,该驱动马达优选构造为步进马达,其通过所连接的内六角形元件来实现相关联的进给滑架的精确的轴向移位,以及因此得到的蜡体的进给速度。
[0019] 步进马达有利地具有高的步数,优选至少为1600个单独的步数。在这种类型的步进马达的情况下,蜡体可以进行精确的轴向移位,必要时可以以非常低的进给速率进行工作。
[0020] 进一步的有利实施方式提出,蜡体的进给速率可以精确地在工作站计算机和/或在纺织机的中央控制单元处输入。相比于常规方法中在批次变化时校正蜡体的停止位置,在工作站计算机处的蜡体的进给速率的调整和在纺织机的中央控制单元处的蜡体的进给速率的调整提供了大量的优点,即在纺织机的中央控制单元处调整蜡体的进给速率是非常有利的,特别是因为当大量工作站必须同时调整为蜡体的新的进给速率时它是非常省时的。
[0021] 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上蜡装置配备有第一传感器装置以及第二传感器装置,第一传感器装置监测步进马达的旋转角度,第二传感器装置检测蜡体的实际状态。第一传感器装置允许非常精确地监测螺纹主轴的旋转,并且因此允许进给滑架或安装在进给滑架中的蜡体非常精确的定位。蜡体的实际状态不断由第二传感器装置所检测,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及时干预并且使得已使用的蜡体能够及时用新的蜡体进行交换。

附图说明

[0022] 本发明将作更详细的说明,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其中:
[0023] 图1示意性示出纺织机的制造交叉卷绕筒的一个工作站的侧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自动交叉卷绕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上蜡装置,
[0024]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放大比例的上蜡装置的立体图,
[0025] 图3示出根据图2的没有支承壳体的上蜡装置的部分截面的立体图,[0026] 图4示出与正在运行的纱线的上蜡装置的前部区域的侧视图,以及
[0027] 图5示出了图4的上蜡装置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图1示意性示出了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1的工作站2的侧视图。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这种类型的纺织机1,例如被构造为自动交叉卷绕机,其具有大量的布置成彼此相邻地排成一行的类似的工作站2,在该工作站上(如已知的并且因此不具体描述地)具有相对较少纱线量的纺纱管纱3被重绕以形成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5。如已知的,在重绕期间,监测从纺纱管纱3抽出的纱线16的可能的纱疵,该纱疵被可选地清除掉。正在运行的纱线16在重绕过程中也被上蜡。换句话说,正在运行的纱线16被引导经过上蜡装置19,这确保了纱线16的摩擦系数降低,并且因此,纱线16的运行和滑动性能显著改善。根据本发明的相应的上蜡装置19将在下文中结合图2至图5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0029] 成品交叉卷绕筒子5,通常借助一个自动工作的服务组件(未示出)被运送至沿机器长度方向的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7,并且借助该交叉卷绕筒子输送装置被输送至布置在在机器的末端的筒子装载站或类似的装置。
[0030] 如图1所示,这种类型的自动交叉卷绕机1通常配备有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6,在该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中,纺纱管纱3或空的筒管在输送板11上循环。图1只示出了这种类型的筒子和筒管输送系统6的管纱供给部段24、可逆驱动的存储部段25,通向卷绕头2的横向输送部段26、以及筒管返回部段27。
[0031] 单独的工作站2还具有各种装置,这些装置确保这种类型的工作站的适当操作。这种类型的装置本身也是已知的,因此在图1中仅简要示出。
[0032] 其中一个已知的装置例如是卷绕机构4,其具有筒子架8,该筒子架以可绕枢转轴线12移动的方式安装。根据本实施方式,保持在筒子架8中的交叉卷绕筒子5在卷绕过程中以其表面抵靠在驱动滚筒9上,并且通过由单一马达所驱动的驱动滚筒9的摩擦接合而被夹带。通过控制线35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28的相关的驱动装置具有附图标记33。
[0033] 根据本实施方式,纱线横移装置10被设置成用于在卷绕过程中横移正在运行的纱线16。已知的且只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这种类型的纱线横移装置10,例如具有被构造为指状的纱线移位杠杆的导纱装置13。由机电式驱动装置14所驱动的纱线移位杠杆使正在运行的纱线16在交叉卷绕筒子5的两个端面之间横移。导纱装置13的驱动装置14也通过控制线15被连接至工作站计算机28。
[0034] 正如上面已经指出的,这种类型的自动交叉卷绕机1的工作站2还具有位于纱线横移装置10的紧前方的上蜡装置19,这使得能够在重绕过程中为纱线16施加蜡。
[0035] 正如图1所示,特别是在图2和图3清楚地示出的,上蜡装置19的驱动装置34还通过控制线37连接到工作站计算机28。
[0036]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蜡装置19的放大立体图。如可以看到的,例如通过保持件(未示出)被固定至纺纱站外壳17的上蜡装置19,具有支承壳体30,该支承壳体具有后连接板18和前连接板29。驱动装置34优选被构成为步进马达,通过控制线37连接到自动交叉卷绕机1的工作站计算机28和/或中央控制单元44,该驱动装置例如通过螺栓45被紧固至后连接板18。
[0037] 如图所示,尤其从图3看出,螺纹主轴20连接至步进马达34的马达轴,所述螺纹主轴由内六角形插接件21连接至进给滑架22,在该进给滑架中安装有在该实施例中为栓形的蜡体23。进给滑架22被轴向移动地安装在支承壳体30内,例如,通过局部视图中的导向装置39安装。换句话说,进给滑架22能够通过螺纹主轴20例如沿旋转方向R的旋转而沿方向A轴向移位。
[0038] 如进一步看到的,上蜡孔眼31尤其具有一个斜面状的纱线引导面32(参照图4),该上蜡孔眼31通过螺栓46被固定至支承壳体30的前连接板29。此外,上蜡孔眼31配备有两个侧向止挡件36和中央进给孔38,通过该中央进给孔,蜡体23在卷绕过程中被施加给正在运行的纱线16,如图4和图5所示。
[0039] 根据本发明的上蜡装置19也配备有第一传感器装置40和第二传感器装置41。设置在后连接板18的区域中的第一传感器装置40监测步进马达34或螺纹主轴20的旋转角度,设置在前连接板29的区域中的第二传感器装置41检测蜡体23的相应的实际状态。
[0040] 根据本发明的上蜡装置的作用方式:
[0041] 在批次改变的过程中,其中上蜡施用率的变化是可行的,新上蜡施用率,即在随后的卷绕过程所需的蜡体23的进给速率,首先根据当前纱线材料在纺织机的工作站计算机28处或在自动交叉卷绕机1的中央控制单元44处输入。
[0042] 根据该输入,上蜡装置19的驱动装置34可以确保在卷绕过程中,如图所示,特别是,在图4中,蜡体23的前部42不断精确定位,从而与正在运行的纱线16存在轻微接触,其中纱线16同时以横移方式在上蜡孔眼31的纱线引导面32上经过。以这样的方式选择蜡体23的进给速率,使得纱线行进路线不受损,而且纱线16在整个卷绕过程中,不仅在运行到上蜡孔眼32上时,而且在从上蜡孔眼32运行离开时,均保持其预定的、固定的基本接触β1,β2。换言之,不仅是在纱线16运行到上蜡孔眼31上的过程中被调整的基本接触角度(该基本接触角度由上蜡孔眼31的以及设置在上蜡装置19的前方的出口孔眼43的引导面32预定),而且在纱线16运行离开上蜡孔眼31时被调整的基本接触角度(该基本接触角度由上蜡孔眼31的引导面32和纱线的横移三角的位置预定),均在整个卷绕过程期间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