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945057.3

文献号 : CN10538117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宋文慧

申请人 : 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曹凤君宋文慧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混合后水提、醇沉,与三七、血竭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的次数为不少于2次,每次水提的时间为1~4h,每次水提的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6~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之后、所述醇沉之前还包括收集水提液,过滤后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1.08~1.20的清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沉具体为:加乙醇后使含醇量为总重的60%~80%,4℃醇沉1~3d,过滤,去除乙醇,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

1.40的稠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为取所述稠膏干燥粉碎后,与粉碎后的三七、粉碎后的血竭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9.一种用于治疗脑卒中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或汤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说明书 :

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是脑血管疾病最严重并发症,包括脑血栓、脑出血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动脉硬化是其主要病因,病人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患者日益增多,最年轻的病人仅只有7岁,多以脑出血和脑血栓为最终结果,是老年人致死率最高,致残率最多的一种疾病。
[0003] 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加趋势明显,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10万。现幸存中风病人700万,其中450万病人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和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高达75%。中国每年中风病人死亡120万。国内有学者在对临床资料分析后发现,在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40%为复发病例,25-33%的脑卒中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一旦发生,往往让患者和家人措手不及。2012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脑卒中致死率排名第一,高达22.45%。
[0004] 因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药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
[0008] 本发明采用方中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具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可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为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故有“金不换”之说法;葛根味甘、辛,性凉,具升阳止泻、通经活络之效,用于中风偏瘫,胸痹心痛等症,与三七相伍,共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效,故为君药。赤芍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效;红花味辛而温,入心、肝经,为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桃仁苦甘而平,入心、肝、大肠经,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活血须用;苏木味甘、咸,性平,归心、肝、脾经,具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效;共奏凉血、和血、调血、活血、祛瘀之力,以上四药相伍,助君药化瘀通络而为臣药。豨莶草味辛、苦,性寒,用于四肢麻痹,半身不遂;血竭味甘、咸,性平,具活血定痛、化瘀止血;川芎味辛,性温,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地龙味咸,性寒,具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以上四味功专活血、定痛、行气,是为佐药。水蛭偏于破血逐瘀、消坚散积,药力较缓,稳而持久;牛膝逐瘀通经,用于头痛、眩晕是为使药。全方配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与脑卒中之病机丝丝入扣,故其效弥彰。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0010]
[0011]
[0012]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0013]
[0014]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0015]
[0016]
[0017]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0018]
[0019]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0020]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取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混合后水提、醇沉,与三七、血竭混合。
[0022]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水提的次数为不少于2次,每次水提的时间为1~4h,每次水提的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6~12倍。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水提之后、所述醇沉之前还包括收集水提液,过滤后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1.08~1.20的清膏的步骤。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醇沉为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w/w),4℃醇沉1~3d,过滤,去除乙醇,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1.40的稠膏。
[0023]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制备方法中所述混合为取所述稠膏干燥粉碎后,与粉碎后的三七、粉碎后的血竭混合。
[0024] 作为优选,三七、血竭的粉碎方法为超微粉碎。
[0025] 本发明中生产工艺为将细贵药材三七、血竭超微粉碎的方式加工成超微粉,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原料损耗、增加原料利用率;其他药材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
[0026]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抗血栓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7]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卒中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用于淤血阻络所致的中风、中经络、舌蹇语涩、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能够治疗脑卒中疾病,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或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丸剂、口服液、糖浆剂、冲剂、滴丸剂或汤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辅料及剂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三七、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血竭、苏木、川芎、地龙、水蛭和牛膝制成。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

附图说明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0] 图1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3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1.5~5份;葛根1.2~4.8份;赤芍1~4份;红花1~4份;桃仁1~4份;豨莶草1~4份;血竭0.8~3.2份;苏木1~4份;川芎0.8~3.2份;地龙0.5~2份;水蛭0.5~2份;牛膝0.5~2份。
[0033]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3份;葛根2.4份;赤芍2份;红花2份;桃仁2份;豨莶草2份;血竭1.6份;苏木2份;川芎1.6份;地龙1份;水蛭1份;牛膝1份。
[0034]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5份;葛根4.8份;赤芍4份;红花4份;桃仁4份;豨莶草4份;血竭3.2份;苏木4份;川芎3.2份;地龙2份;水蛭2份;牛膝2份。
[0035]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1.5份;葛根1.2份;赤芍1份;红花1份;桃仁1份;豨莶草1份;血竭0.8份;苏木1份;川芎0.8份;地龙0.5份;水蛭0.5份;牛膝0.5份。
[0036] 作为优选,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其由如下重量份额的原料制成,三七2.25份;葛根1.8份;赤芍1.5份;红花1.5份;桃仁1.5份;豨莶草1.5份;血竭1.2份;苏木1.5份;川芎1.2份;地龙0.75份;水蛭0.75份;牛膝0.75份。
[0037]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治疗脑卒中疾病的中药的工艺,其由如下流程组成:
[0038] a、备料:按所需重量份额准备药材原料,并将各种原料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将三七、血竭粉碎成超微粉;
[0039] b、水提醇沉:将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4小时,每次加水量为6-12倍,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相对密度1.08-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80%,搅匀,放置1-3天(4℃),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1.40的稠膏,干燥(包括减压干燥、微波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三七、血竭超微粉及适量辅料混匀。
[0040] c.制成口服制剂。
[0041] 本发明中生产工艺为将细贵药材三七、血竭超微粉碎的方式加工成超微粉,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又能降低原料损耗、增加原料利用率;其他药材采用水提醇沉的提取方法。
[0042] 经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药物在延长体内血栓形成时间、减少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方面的抗血栓作用显著(P<0.05),表明本发明的中药抗血栓疗效明显(P<0.05)。
[0043]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中所用原料药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0044] 实验药物:阳性对照组——脑血栓片,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30220。
[0045] 实验动物:Wistar大鼠,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生产许可证号:SCXK-(吉)2008-0005。
[0046]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47] 实施例1
[0048] 备料:三七150g;葛根120g;赤芍100g;红花100g;桃仁100g;豨莶草100g;血竭80g;苏木100g;川芎80g;地龙50g;水蛭50g和牛膝50g。各药材杂质除去,洗净晾干,将三七、血竭粉碎成超微粉。
[0049] 水提醇沉:将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6倍量,煎煮4小时,第三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滤液,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08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匀,放置3天(4℃),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25的稠膏,干燥(包括加压干燥、微波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三七、血竭超微粉及适量辅料混匀。
[0050] 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制剂;制备片剂、胶囊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淀粉、糊精及硬脂酸镁。制备颗粒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蔗糖、糊精或其他甜味剂。
[0051] 实施例2
[0052] 备料:三七250g;葛根240g;赤芍200g;红花200g;桃仁200g;豨莶草200g;血竭160g;苏木200g;川芎160g;地龙100g;水蛭100g;牛膝100g。
[0053] 水提醇沉:将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6倍量,煎煮4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第三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合并滤液,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20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匀,放置2天(4℃),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5的稠膏,干燥(包括加压干燥、微波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三七、血竭超微粉及适量辅料混匀。
[0054] 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制剂;制备片剂、胶囊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淀粉、糊精及硬脂酸镁。制备颗粒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蔗糖、糊精或其他甜味剂。
[0055] 实施例3
[0056] 备料:三七75g;葛根60g;赤芍50g;红花50g;桃仁50g;豨莶草50g;血竭40g;苏木50g;川芎40g;地龙25g;水蛭25g;牛膝25g。
[0057] 水提醇沉:将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三次加水12倍量,煎煮1小时,合并滤液,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2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0%,搅匀,放置1天(4℃),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30的稠膏,干燥(包括加压干燥、微波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三七、血竭超微粉及适量辅料混匀。
[0058] 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制剂;制备片剂、胶囊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淀粉、糊精及硬脂酸镁。制备颗粒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蔗糖、糊精或其他甜味剂。
[0059] 实施例4
[0060] 备料:三七112.5g;葛根90g;赤芍75g;红花75g;桃仁75g;豨莶草75g;血竭60g;苏木75g;川芎60g;地龙37.5g;水蛭37.5g;牛膝37.5g。水提醇沉:将葛根、赤芍、红花、桃仁、豨莶草、苏木、川芎、地龙、水蛭、牛膝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第三次加水6倍量,煎煮4小时,合并滤液,然后滤过,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1.16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搅匀,放置3天(4℃),滤过,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并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1.40的稠膏,干燥(包括加压干燥、微波干燥),粉碎成细粉,与上述三七、血竭超微粉及适量辅料混匀。
[0061] 可以根据需要,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口服制剂;制备片剂、胶囊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淀粉、糊精及硬脂酸镁。制备颗粒剂时加入的辅料一般为蔗糖、糊精或其他甜味剂。
[0062] 实施例5对电刺激血栓形成的影响
[0063] 实验方法:
[0064] 取Wistar大鼠50只,雄性,体重250-300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脑血栓片组(0.33g/kg)、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0.66、0.33、0.17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药后1小时,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分离单侧颈总动脉,用体内血栓形成仪刺激大鼠颈总动脉,电流1.5mA,时间7min,观察血流阻塞时间(OT),以OT为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
[006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66] 结果:
[0067]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脑血栓片组、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剂量组均明显(P<0.05)延长电刺激血栓形成时间,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剂量组抗血栓形成作用极其显著(P<0.05),且抗血栓作用优于脑血栓片组。
[0068] 表1 对电刺激血栓形成的影响( n=10)
[0069]
[007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71] 结论:
[0072] 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可明显(P<0.05)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具有显著(P<0.05)的抗血栓作用。
[0073] 取实施例2~4制得的药物进行上述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的药效相同或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0074]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可明显(P<0.05)抑制体内血栓形成,具有显著(P<0.05)的抗血栓作用。
[0075] 实施例6对实验性血瘀大鼠血流变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
[0076] 实验方法:
[0077] 取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脑血栓片组(0.33g/kg)、模型+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0.66、0.33、0.17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药后1小时,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除对照组外,其于各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08ml/100g,共2次,每次间隔4小时,在2次之间将大鼠浸入冰水中5min,以造成急性血瘀模型。处置后停食,次晨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腹主动脉采血5ml,其中1.8ml注入内径为4mm未加抗凝剂的血栓硅胶管中,置于已恒温37℃的体外血栓形成仪中,以17r/min转动15min后,取出血栓,用滤纸吸去余血,测量其长度、称湿重、置60℃烘箱中干燥30min后称干重。其余血迅速注入肝素抗凝管内,按YDA-IV型血液粘度计说明书操作,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78] 结果:
[0079]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瘀模型成立。脑血栓片0.66g/kg组和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P<0.05)降低高、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粘度,可明显(P<0.05)缩小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
[0080] 表2 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0081]
[0082]
[0083] 同模型组比较:*P<0.05,**P<0.01
[0084] 结论:
[0085] 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可明显(P<0.05)改善血凝状态,可明显(P<0.05)抑制体外血栓形成。
[0086] 取实施例2~4制得的药物进行上述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的药效相同或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0087]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可明显(P<0.05)改善血凝状态,可明显(P<0.05)抑制体外血栓形成。
[0088] 实施例7对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0089] 实验方法:
[0090] 取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40g,按照体重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阳性药物组——脑血栓片组(0.33g/kg)、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低剂量组(0.66、0.33、0.17g/kg)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药后1小时,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将4ml血放入含有3.8%枸橼酸钠的试管中混匀,以100r.min-1离心10分钟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再以3000r.min-1离心30分钟制备贫含血小板血浆,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0091]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92] 结果:
[0093]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脑血栓片组、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高、中剂量组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0094] 表3 对电刺激血栓形成的影响( n=10)
[0095]
[0096]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0097] 结论:
[0098] 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可明显(P<0.05)抑制血小板聚集。
[0099] 取实施例2~4制得的药物进行上述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的药效相同或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0100]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可明显(P<0.05)抑制血小板聚集。
[0101] 实施例8急性毒性试验
[0102] 专题名称: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急性毒性试验
[0103] 实验目的:
[0104] 本品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中药复方制剂。本试验目的是通过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观察其出现的中毒症状、中毒程度、性质、恢复情况及死亡等,阐明该药的急性毒性作用,了解其急性毒性靶器官,为临床毒副反应监测提供依据。
[0105] 分组及组别识别方法:
[0106] 给药前对动物称重,根据动物体重按分层随机化分组法进行分组,雌雄动物分别进行分组。
[0107] 表4 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单次给药毒性预试验动物分组
[0108]组别 动物数/性别 动物笼号 动物编号
Ⅰ 5/♀,5/♂ 1-2 ♀1-5,♂1-5
Ⅱ 5/♀,5/♂ 3-4 ♀1-5,♂1-5
[0109] 表5 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动物分组
[0110]组别 动物数/性别 动物笼号 动物编号
Ⅰ 10/♀,10/♂ 1-4 ♀1-10,♂1-10
Ⅱ 10/♀,10/♂ 5-8 ♀1-10,♂1-10
[0111] 本实验采用标准: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天然药物急性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实验设计。
[0112] 本实验使用4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本品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本品的最大溶解浓度为28.57%,按照单次给予小鼠的最大给药体积40ml/kg计算,本品的给药剂量为22.86g·kg-1。各组剂量见表6。
[0113] 表6 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毒性试验剂量设计
[0114]
[0115] 结论:
[0116] 空白对照组:观察期期间,动物外观、饮食、饮水、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未见异常。
[0117] 本品组:急性毒性实验给药后,笼旁观察动物半小时内动物安静、少动,可被刺激唤醒恢复正常活动,约30分钟后开始自主觅食、饮水,正常活动,1~2小时后动物开始排便,大便成型,尿液颜色呈棕黄色。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给药后即刻、0.5、1、2、3、4小时,24小时后每天上午观察一次,共观察14天,动物外观、饮食、饮水、行为均未见异常,检查口、眼、鼻、耳、阴道、肛门均无分泌物异常现象。
[0118] 急性毒性实验两次给药后,观察时间点分别为给药后即刻、0.5、1、2、3、4小时,笼旁观察动物半小时内动物安静、少动,可被刺激唤醒恢复正常活动,约30分钟后开始自主觅食、饮水,正常活动,1~2小时后动物开始排便,大便成型,尿液颜色呈棕黄色。24小时后每天上午观察一次,共观察14天,可见动物外观、饮食、饮水、行为均未见异常,检查口、眼、鼻、耳、阴道、肛门均无分泌物异常现象。
[0119] 综上所述,本品组动物在试验期间动物外观、饮食、饮水、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均未见异常。
[0120]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KM小鼠灌胃给予本品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2.86g/kg。取实施例2~4制得的药物进行上述试验,结果与实施例1制得的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效果相同或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012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的最大耐受剂量大于22.86g/kg。
[0122] 实施例9粉碎对比试验
[0123]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三七、血竭采用了全封闭式超微粉碎机对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同常规方法相比,粉碎机没有粉尘产生,在粉碎结束后可以将物料基本上全部回收;超微粉碎不需要对粉碎的物料进行过筛,因此,没有过筛时对物料损耗。通过对三批次的对比试验,结果见下表7:
[0124] 表7 超微粉碎及常规粉碎对比试验结果
[0125]
[0126]
[0127]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物料的收率在99.5%左右;常规粉碎对细粉的收率在96.5左右,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细贵药材采用超微粉碎可以达到降低原料损耗、增加原料利用率的目的。
[012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