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1024878.X

文献号 : CN1054028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晓峰许纪刚闫建芳陈超

申请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能够避免贯流风扇产生谐振噪声,从而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贯流风扇,壳体内表面上距离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有多个蜗齿,多个蜗齿沿贯流风扇的轴向分布,相邻两个蜗齿之间存在间隙。本发明用于空调。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贯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上距离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有多个蜗齿,多个所述蜗齿沿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蜗齿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壳体还包括回风箱体和蜗壳,所述蜗壳与所述回风箱体连接,所述蜗壳靠近所述贯流风扇设置,所述回风箱体靠近所述换热器设置;

所述蜗壳包括第一直板、弧形板和后蜗舌段;

所述第一直板的一端与所述弧形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蜗齿的一端连接,所述蜗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蜗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后蜗舌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回风箱体连接;

所述蜗齿为凸起,其内边缘和外边缘的形状均为两个圆弧段连接而成的波浪形;

所述蜗齿的外边缘远离所述后蜗舌段的圆弧段为第一倒圆弧段,所述第一倒圆弧段所在倒圆的半径为10mm~20mm;所述蜗齿的外边缘靠近所述后蜗舌段的圆弧段为第一圆弧段,所述第一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为3mm~8mm;

所述蜗齿的内边缘远离所述后蜗舌段的圆弧段为第二倒圆弧段,所述蜗齿的内边缘靠近所述后蜗舌段的圆弧段为第二圆弧段,所述第二倒圆弧段所在倒圆的半径和所述第二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圆弧段所在圆的半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倒圆弧段所在倒圆的半径;

所述蜗齿远离所述后蜗舌段的一端的厚度与所述蜗齿靠近所述后蜗舌段的一端的厚度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齿与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隙为3.5mm~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蜗齿之间的间隙为

4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贯流风扇轴向的方向上,所述蜗齿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中心连线的夹角为8°~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蜗舌,所述蜗舌位于所述贯流风扇远离所述蜗齿的一侧;

所述蜗舌包括第二直板,倒圆角段,以及与所述贯流风扇同心的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二直板的延长面与所述贯流风扇的外边缘相切;所述倒圆角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板连接;

所述倒圆角段所在倒圆的半径为4mm~8mm;

所述第一圆弧板与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间隙为5mm~10mm;

所述第一圆弧板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中心连线的夹角为38°~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扇的进风角为140°~170°;

所述贯流风扇的出风角为150°~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二圆弧板和第三圆弧板;

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圆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圆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蜗齿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圆弧板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中心连线的夹角为70°~80°;

所述第三圆弧板的两端与所述贯流风扇中心连线的夹角为3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蜗舌连接的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方;

所述接水盘用于收集所述换热器上掉下的水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包括靠近所述接水盘的第一板状换热器和远离所述接水盘的第二板状换热器;所述第一板状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板状换热器连接形成V型换热器;

所述第一板状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所述第二板状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所述第一板状换热器与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隙为11mm~1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换热器下方设置有接水板;所述接水板与所述第一板状换热器之间的夹角为52°~56°。

说明书 :

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在普通家庭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安装在天花板中的嵌入式空调器由于安装后不占用房间空间,而越来越多的受到家用空调消费者的青睐。
[0003]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家居环境天花板高度的限制,往往只能安装超薄型的空调器。然而产品薄型化会使换热器的倾斜角度变小,进而需要在所述换热器底部设置较长的接水盘,这样会导致空调器的进风口变小,从而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降低,进风阻力增大导致风机效率下降,进而造成风机噪声较大。由于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机壳内表面一般比较平滑,在平行于风机轴向的方向上,机壳内表面与风机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大小趋于一致,这样在风机发出的噪声中,相同频率的噪声可能会大规模叠加而产生谐振噪声,这样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噪声问题更为严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能够避免贯流风扇产生谐振噪声,从而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声。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贯流风扇,所述壳体内表面上距离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有多个蜗齿,多个所述蜗齿沿所述贯流风扇的轴向分布,相邻两个所述蜗齿之间存在间隙。
[000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壳体内表面上距离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多个蜗齿,相邻两个蜗齿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壳体上的蜗齿上端与贯流风扇外边缘的间距较小,相邻两个蜗齿之间的间隙处与贯流风扇外边缘的间距较大,使得壳体和贯流风扇的外边缘之间可以形成长短不同的间隙,进而使得贯流风扇发出的噪声中,相同频率的噪声无法大规模叠加,这样避免了相同频率的噪声大规模叠加时产生的谐振噪声,实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0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一;
[001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二;
[001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结构示意图三;
[0012] 图4为图3中AA区域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2和贯流风扇3,壳体1内表面上距离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有多个蜗齿4,多个蜗齿4沿贯流风扇3的轴向分布,相邻两个蜗齿4之间存在间隙。
[0015] 参考图3和图4所示,通过在壳体1的内表面上设置多个蜗齿4,相邻两个蜗齿4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壳体1上的蜗齿4外端与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间距较小,相邻两个蜗齿4之间的间隙处,即壳体的内表面处与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间距较大,使得壳体1和贯流风扇3的外边缘之间可以形成不同长短的间隙,进而使得贯流风扇3发出的噪声中,相同频率的噪声无法大规模叠加,这样避免了相同频率的噪声大规模叠加时产生的谐振噪声,实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蜗齿4的长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较佳的,蜗齿4的长短不同,这样壳体1和贯流风扇3的外边缘之间的间隙变化会更加多样化,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谐振噪声产生的概率。
[0016] 其中,对于蜗齿4的具体设置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17]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蜗齿4与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最小间隙δ1为3.5mm~8mm;在垂直于贯流风扇3轴向的方向上,蜗齿4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1为8°~15°。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减小空调室内机的尺寸,同时增大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声。
[0018] 进一步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壳体1还包括回风箱体14和蜗壳13,所述蜗壳13与回风箱体14连接,蜗壳13靠近贯流风扇3设置,回风箱体14靠近换热器2设置;蜗壳13包括第一直板131、弧形板132和后蜗舌段133;第一直板131的一端与弧形板132的一端连接,弧形板132的另一端与蜗齿4的一端连接,蜗齿4的另一端与后蜗舌段133的一端连接,后蜗舌段133的另一端与回风箱体14连接。其中,后蜗舌段133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8为16°~22°;所述回风箱体14的过渡段圆弧141的倒圆角半径为80°~100°。
[0019] 参考图2所示,弧形板132可以包括第二圆弧板1321和第三圆弧板1322;第二圆弧板1321的一端与第一直板131的一端连接,第二圆弧板1321的另一端与第三圆弧板1322的一端连接,第三圆弧板1322的另一端与蜗齿4的一端连接;第二圆弧板1321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3为70°~80°;第三圆弧板1322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4为30°~35°。这样的设置可以优化风道,使得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增大,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声。
[0020] 进一步的,参考图3和图4所示,相邻两个蜗齿4之间间隙δ2为4mm~10mm。通过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将相邻两个蜗齿4之间的间隙δ2限制在4mm~10mm时,既能够保证贯流风扇3的工作效率,又能够有效降低贯流风扇3工作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性能。
[0021] 所述蜗齿4为凸起,其形状可以为多种,示例的,可以为平板形、锯齿形、弧形或波浪形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较佳的,参考图4所示,蜗齿4为平板形的凸起,其内边缘和外边缘的形状均为两个圆弧段连接而成的波浪形;蜗齿4的外边缘远离后蜗舌段133的圆弧段为第一倒圆弧段41,第一倒圆弧段41所在倒圆的半径R1为10mm~20mm;蜗齿4的外边缘靠近后蜗舌段133的圆弧段为第一圆弧段42,第一圆弧段42所在圆的半径R2为3mm~8mm;蜗齿4的内边缘远离后蜗舌段133的圆弧段为第二倒圆弧段43,蜗齿4的内边缘靠近后蜗舌段133的圆弧段为第二圆弧段44,第二倒圆弧段43所在倒圆的半径R3和第二圆弧段44所在圆的半径R4均大于或等于第一圆弧段42所在圆的半径R2,且小于或等于第一倒圆弧段41所在倒圆的半径R1;蜗齿4远离后蜗舌段133的一端的厚度L2与蜗齿4靠近后蜗舌段133的一端的厚度L1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这样的设置不但可以实现降低贯流风扇3的噪声的目的,而且可以尽可能的保证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不受影响。
[0022] 参考图1和图4所示,图中虚线箭头指示了空调器中的风向走势。每个蜗齿4沿垂直于贯流风扇3轴向的方向设置,这样蜗齿4的长度方向与空调器中的风向保持一致,尽可能少的对空调器中流动的风造成阻碍,因而蜗齿4可以在尽可能少的引入新的噪声的情况下,解决谐振噪声问题,降低空调器中的噪声。
[0023] 进一步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蜗舌5位于贯流风扇3远离蜗齿4的一侧;蜗舌5包括第二直板51,倒圆角段52,以及与贯流风扇3同心的第一圆弧板53;第二直板51的延长面与贯流风扇3的外边缘相切;倒圆角段52的一端与第二直板5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圆弧板53连接;倒圆角段52所在倒圆的半径R5为4mm~8mm;第一圆弧板53与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间隙δ3为5mm~10mm;第一圆弧板53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2为38°~45°。其中,第二直板51和第一直板13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出风口12的尺寸L3,根据模拟和实验结果可知,出风口12的尺寸L3为50mm~60mm时,贯流风扇3的效率较高。
[0024] 由于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因此较佳的,将第二直板51,倒圆角段52和第一圆弧板53设计成一体式结构,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蜗舌5各段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有效地保证蜗舌5的使用强度。
[0025] 将蜗舌5的第一圆弧板53设计为与贯流风扇3同心,使得蜗舌5的第一圆弧板53与贯流风扇3的外边缘的距离一致,这样的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风道的泄漏量,提升贯流风扇3的工作效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性能。
[0026] 一般情况下,空调室内机的蜗舌5的厚度对贯流风扇3的出风有重要的影响,蜗舌5两侧分别是出风区域和进风区域,蜗舌5维持着出风区域与进风区域的压力差,当蜗舌5厚度过小时,不容易维持出风与进风的压力差,容易出现出风喘息现象,当蜗舌5厚度过大时,贯流风扇3所对应的进、出风区域都有减小,空调室内机风量下降。通过流体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当第一圆弧板53的两端与贯流风扇3中心连线的夹角θ2为38°~45°时,才能使空调室内机保持一个高且稳定的风量,同时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噪声。
[0027] 如图2所示,贯流风扇3的进风角∠AOB为140°~170°;贯流风扇3的出风角∠BOC为150°~180°。
[0028] 其中,贯流风扇3的进风角∠AOB为贯流风扇3的圆心O与蜗齿4最短距离点B到贯流风扇3的圆心O与贯流风扇3进气侧的蜗舌5的端点A的连线的夹角;贯流风扇3的出风角∠BOC为贯流风扇3的圆心O与蜗齿4最短距离点B到贯流风扇3的圆心O与蜗舌5最短距离点C的连线的夹角。
[0029] 通过流体模拟计算及实验结果发现,当进风角∠AOB为140°~170°,出风角∠BOC为150°~180°时,既能够有效提升贯流风扇3的工作效率,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又能够有效降低贯流风扇3工作时的噪音,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性能。
[0030] 较佳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蜗舌5与接水盘6连接,接水盘6位于换热器2的下方;接水盘6用于收集换热器2上掉下的水分。由于产品的超薄化设计,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设计的比较小,这样就有滴水的危险,所以在换热器2的下方设置接水盘6可以解决换热器2的滴水问题。进一步的,参考图2所示,第一板状换热器21下方设置有接水板7;接水板7与第一板状换热器21之间的夹角θ7为52°~56°。设计接水板7可以增大进风口11的尺寸,进而增大空调室内机的进风量,提高空调室内机的性能。根据模拟和实验结果可知,进风口11的尺寸L4为170mm~190mm时效果较好。
[0031] 考虑到空调室内机的厚度问题,以及换热器2的换热面积等问题,较佳的,将换热器2设计成两折形换热器。即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器2包括靠近接水盘6的第一板状换热器21和远离接水盘6的第二板状换热器22;第一板状换热器21和第二板状换热器22连接形成V型换热器;第一板状换热器21与水平面的夹角θ5小于或等于45°;第二板状换热器22与水平面的夹角θ6大于或等于45°;第一板状换热器21与贯流风扇3外边缘的最小间隙δ4为11mm~
16mm。其中,换热器2与贯流风扇3之间的间隙在保证贯流风扇3能够正常工作的同时,可以降低贯流风扇3的噪声,并提升贯流风扇3的工作效率。
[003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贯流风扇,壳体内表面上距离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有多个蜗齿,多个蜗齿沿贯流风扇的轴向分布,相邻两个蜗齿之间存在间隙。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外机通过在壳体内表面上距离所述贯流风扇外边缘的最小间距处设置多个蜗齿,相邻两个蜗齿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壳体上的蜗齿上端与贯流风扇外边缘的间距较小,相邻两个蜗齿之间的间隙处与贯流风扇外边缘的间距较大,使得壳体和贯流风扇的外边缘之间可以形成长短不同的间隙,进而使得贯流风扇发出的噪声中,相同频率的噪声无法大规模叠加,这样避免了相同频率的噪声大规模叠加时产生的谐振噪声,实现了降低噪声的目的,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性能。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