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380078514.2

文献号 : CN10540819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西本太郎井上大志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在前下罩下部通过的行驶风的滞留而使空气阻力减小,并且能够有效地对动力单元进行冷却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具备车身罩(20),该车身罩(20)具有:前罩(21),其从头管(15)的前方到侧方将车身前部(10a)覆盖;前下罩(30),其将前罩下方的车身前表面覆盖,且具有从前轮(18)的上方向后方连续而与前轮面对的弯曲的对置面(30a);以及底罩(25),其在比前下罩靠车身后方处,将比动力单元(55)靠前方的车身下表面覆盖,其中,前下罩的下端部(30e)具有弯曲部(36)而朝向车身后方延伸出且与底罩连接,弯曲部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处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处的曲率半径大。

权利要求 :

1.一种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具备车身罩(20),所述车身罩(20)具有:前罩(21),其从头管(15)的前方到侧方将车身前部(10a)覆盖;

前下罩(30),其将所述前罩(21)下方的车身前表面覆盖,且具有从前轮(18)的上方向后方连续而与所述前轮(18)面对的弯曲的对置面(30a);以及底罩(25),其在比所述前下罩(30)靠车身后方处,将比动力单元(55)靠前方的车身下表面覆盖,所述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前下罩(30)的下端部(30e)具有弯曲部(36)而朝向车身后方延伸出且与所述底罩(25)连接,所述弯曲部(36)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处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处的曲率半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25)的后端缘部(25e)在所述动力单元(55)的单元下端部(55d)与所述车身罩(20)的下方缘部(24e)之间形成开口部(4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55)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底罩(25)靠车身下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30)的下部(30c)具备使车宽中央侧与车宽外侧相比向车身后方凹陷而具有台阶部(38a)的凹部(3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30)的上部(30b)设有鼓出部(34),所述鼓出部(34)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向车身前方突出,并收容从所述头管(15)朝向车身下方且朝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51)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1)的车身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30)中,包含所述弯曲部(36)在内的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线(30m)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36)的前表面部(36f)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后方的后倾形状,并且,包含所述弯曲部(36)在内的车宽中央的垂直剖面线(30n)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36)的前表面部(36f)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前方的前倾形状。

说明书 :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在以往的机动二轮车等车辆中,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那样,公开有在前罩的下侧配置于前轮的后方侧的前下罩上具备整流板及导风口的结构。并且,该结构为经由该导风口向散热器引导行驶风的结构。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817659号公报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在前下罩的下部通过的行驶风因前下罩的形状制约,在车身宽度方向中心附近滞留,成为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的原因。另外,对于位于前下罩的后方的动力单元而言,在此之前通过向车身罩的内侧导入行驶风来进行应对。但是,为了向车身罩内侧导入行驶风,需要车身前方的导风口、将导入的行驶风引导至规定部位的管道结构等,使结构复杂化。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其能够消除在前下罩下部通过的行驶风的滞留而使空气阻力减小,并且能够通过利用了行驶风的简单的结构有效地对动力单元进行冷却。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其具备车身罩,所述车身罩具有:前罩,其从头管的前方到侧方将车身前部覆盖;前下罩,其将所述前罩下方的车身前表面覆盖,且具有从 前轮的上方向后方连续而与所述前轮面对的弯曲的对置面;以及底罩,其在比所述前下罩靠车身后方处,将比动力单元靠前方的车身下表面覆盖,所述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前下罩的下端部具有弯曲部而朝向车身后方延伸出且与所述底罩连接,所述弯曲部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处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处的曲率半径大。
[0011] 技术方案2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罩的后端缘部在所述动力单元的单元下端部与所述车身罩的下方缘部之间形成开口部。
[0012] 技术方案3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单元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底罩靠车身下方的位置。
[0013] 技术方案4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的下部具备使车宽中央侧与车宽外侧相比向车身后方凹陷而具有台阶部的凹部。
[0014] 技术方案5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的上部设有鼓出部,所述鼓出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向车身前方突出,并收容从所述头管朝向车身下方且朝向后方延伸的主框架的至少一部分。
[0015] 技术方案6的发明以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结构为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下罩中,包含所述弯曲部在内的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线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的前表面部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后方的后倾形状,并且,包含所述弯曲部在内的车宽中央的垂直剖面线形成为与所述弯曲部的前表面部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前方的前倾形状。
[0016] 发明效果
[0017]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在前下罩中,朝向其后端缘弯曲的弯曲部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大,从而能够减小车宽方向中央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因此能够使集中于车宽方向中央的行驶风从车宽方向中央向车身后方高效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小因行驶风的滞留产生的空气阻力。并且,前下罩的下部向车身后方弯曲并与底罩连接,从而能够使从前下罩流出的行驶风沿着底罩向后方顺畅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小行驶风的空气阻力。
[0018]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底罩的后端缘部在动力单元的单元下端部与车身罩的下方缘部之间形成开口部,从而从前下罩流出并沿着底罩流动的行驶风在流过面向开口部的位置时,能够产生吸引开口部的内侧的空气的吸引流。其结果是,能够促进车身罩的内侧的空气及动力单元周边的空气的更换。因此,通过设置开口部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对动力单元进行冷却。
[0019]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作为动力单元的一部分的单元下端部位于比底罩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使沿着底罩流动的行驶风与动力单元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实现由行驶风进行的高效的发动机冷却。
[0020]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前下罩的下部的车宽中央侧,形成有与车宽外侧相比向车身后方凹陷而具有台阶部的凹部,因此能够将指向车宽中央侧的行驶风更加容易地向中央侧引导。另外,能够通过台阶部将集中于中央侧的行驶风向凹部引导,能够将行驶风的流动向车身后方顺畅地引导,从而能够使行驶风更加高效地向后方流动。
[0021]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前下罩的上部设置的鼓出部以沿着主框架的方式,使上方侧向车身前方鼓出且使下方侧朝向车身后方倾斜,从而能够容易将进入到前下罩内的行驶风向车身下方引导。因此,能够使行驶风朝向车身下方且朝向后方有效地流动。
[0022]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前下罩中,包含弯曲部在内的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线形成为与弯曲部的前表面部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后方的后倾形状,从而能够容易使流入到前下罩的行驶风向车宽中央侧集中。此外,车宽中央形成为前倾形状,因此集中于车宽中央侧的行驶风由车宽中央的壁面向下方引导而能够有效地向车身后方流动。其结果是,能够使更多的行驶风沿着车宽中央的壁面有效地流动,能够减小行驶风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车身罩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0024] 图2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的仰视图。
[0025]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0026] 图4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立体图。
[0027] 图5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主视图。
[0028] 图6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俯视图。
[0029] 图7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侧视图。
[0030] 图8是图5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前下罩的垂直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a)是沿图5的A-A线的部分的垂直剖面,(b)是沿着图5的B-B线的部分的垂直剖面。
[0031] 图9是图1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车身背面侧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32] 图10是图2所示的机动二轮车中的沿着C-C线的部分的前下罩及下罩的主要部分垂直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为沿符号的朝向观察的图,另外,图中所示的Fr、Rr、U、D、R、L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右方、左方。
[0034] 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车架10,如图1所示,该车架10具备:头管15,其设置于车身前部10a;主框架51,其从头管15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前框架52,其从主框架51的中间部大致向后方延伸;下框架53,其从主框架51的下端向后方延伸;以及后框架54,其从下框架53的后端向上方延伸后,向后方且向上方延伸。
[0035] 另外,机动二轮车1具备:前叉17,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头管15;转向车把11,其安装于前叉17的上端部;前轮18,其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前叉17的下端部;动力单元55,其在下框架53的后端部经由支承于枢轴支轴56的连杆57而被安装成能够上下摆动;后轮19,其安装于动力单元55的后端部;后缓冲件61,其安装在动力单元55的后端与后框架54之间;以及乘车座椅12,其支承于后框架54。
[0036] 另外,在下框架53上设有主停车架65a、侧停车架65b。另外,排气管66从动力单元55的气缸部55a向车身下方延伸出,并且在动力单元55的下方通过而与车身后方的消声器
67相连。另外,车架10及各种构成构 件的外侧由车身罩20适当覆盖。
[0037] 如图1及图2所示,车身罩20具有连续地覆盖头管15的前方侧及侧方侧的前罩21、覆盖该前罩21的后部的内罩22,通过该前罩21和内罩22,来覆盖车身前部10a。另外,车身罩20具有从内罩22向后方延伸而覆盖车架10的中央(前框架52的两侧)的中央罩26、从中央罩
26进一步向后方延伸而覆盖车架10的后部两侧(后框架54的两侧)的侧罩27。
[0038] 并且,车身罩20具有覆盖中央罩26及侧罩27的下部两侧的下侧罩28。另外,车身罩20具有搭乘驾驶员的脚的左右的底板踏板23;从底板踏板23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左右的底侧罩24;覆盖该左右的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之间的底罩25(参照图2);以及前罩21的下方侧的前下罩30。
[0039] 如图2所示,底罩25配置成,在比前下罩30靠车身后方处,将比动力单元55靠前方的车身下表面覆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中,由内罩22、中央罩26及乘车座椅12围成的空间形成为容易乘车的跨骑空间RS。
[0040] 以下,参照图3~图8,对前下罩30进行详细地说明。
[0041] 如图3所示,前下罩30在前罩21的下部从前轮18的上部的侧方向后方配置。该前下罩30具备由朝向车身方向凹陷的弯曲面形成的对置面30a,以允许前轮18的转弯。另外,前下罩30的两侧面的前缘部30f(参照图4)与底侧罩24的前缘24f连接,后端缘37e与底罩25(参照图2)的前端缘25f连接。
[0042] 如图4及图5所示,前下罩30能够以其上下方向的中段部分为界而分为上部30b和下部30c。并且,在上部30b的左右中央部分设有使对置面30a向车身前方鼓出的鼓出部34。另外,在鼓出部34的左右两侧具有后部壁35、35(参照图6),该后部壁35、35与鼓出部34相比向车身后方具有弯曲面而鼓起。并且,设有从该后部壁35、35向车身前方连续的前方上侧部
31、31。该前方上侧部31、31形成为使其前端侧的内表面(对置面30a)朝向车身下方略微扭转的壁面。
[0043] 另外,在上部30b上形成的鼓出部34以沿着从头管15朝向车身下方延伸的主框架51的方式向车身前方鼓出。该鼓出部34与主框架51的倾 斜对应而形成为上端部分最向车身前方突出,且随着趋向下方而向车身后方后退的倾斜面结构。即,鼓出部34形成为,从后部壁35、35向车身前方突出的突出高度h1朝向下方而逐渐变低。
[0044] 另一方面,在前下罩30的下部30c,下端部30e具备朝向车辆前方且朝向下方鼓起的弯曲部36。在该下端部30e形成有从弯曲部36朝向车身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底面部37。并且,下端部30e在仰视观察下(参照图2及图9),形成为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分位于车身后方那样的弯曲形状。另外,底面部37的后端缘37e以与底罩25的下表面成为同一面的方式与底罩25的下表面连接(参照图9)。
[0045] 另外,弯曲部36的曲率在车宽左右方向上形成为不同的大小。即,如图8所示,弯曲部36的曲率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处的曲率半径R1比车宽方向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该曲率半径的变化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中央最大,随着朝向车宽方向端部而逐渐变小。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5所示,前下罩30形成为,在主视观察下,从具有鼓出部34的上部30b到下部30c,左右的前缘部30f、30f随着朝向下方而使左右间隔变窄。并且,前下罩30在侧视观察下,如图7所示为大致三角形状,前缘部30f为从上部30b至下部30c朝向车辆后方鼓起的弯曲形状,并且在下端具备水平地延伸出的底面部37。
[0047] 另外,在前下罩30的下部30c,从包含弯曲部36的对置面30a到底面部37形成有车宽中央侧比车宽外侧向车身后方凹陷的凹部38。该凹部38与其他部分具有存在台阶的台阶部38a而被划分。另外,台阶部38a的台阶h2的大小形成为,在弯曲部36处最大,随着朝向弯曲部36的上方侧及后方侧而逐渐变小。并且,如图5所示,在主视观察下,台阶部38a的形状以随着朝向上方而使左右两侧部分的间隔变窄的方式倾斜。即,凹部38形成为,在对置面30a中,随着朝向下方而宽度逐渐扩宽,且向车身后方的深度变深。并且,凹部38的凹部上端部38t的宽度L1形成为与鼓出部34的宽度L2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另外,凹部上端部38t以接近鼓出部34的下端34d的方式形成。
[0048] 前下罩30的对置面30a形成为,在前轮18的正后方的中央部分、左右两侧的部分处铅垂方向的倾斜不同。
[0049] 该情况在图8(a)所示的剖面中,在包含弯曲部36的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30m的形状中,弯曲部36的最靠车辆前方的前表面部36f与其他部分相比位于前方。即,相对于垂直线PL,垂直剖面30m的上下方向的线成为上端侧比下端侧位于车身后方的后倾形状。另一方面,包含弯曲部36的车宽中央部分的垂直剖面30n的形状如图8(b)所示那样,成为与弯曲部36的前表面部36f相比其上端侧位于车身前方的前倾形状。
[0050] 这样,在对置面30a的后部壁面形状中,左右两端侧成为容易使行驶风滞留的形状,另一方面,中央形成为容易使行驶风向下方流动的形状。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下罩30上根据需要而形成有狭缝孔39。另外,对于前下罩30的固定而言,经由在多个安装部30h上形成的孔中安装的安装螺钉80而固定于主框架51。
[0052] 接下来,参照图9及图10,对底罩25进行说明。
[0053] 底罩25经由安装螺钉81将其前端缘25f连接、固定于前下罩30的后端缘37e。另外,底罩25的左右两侧端25s、25s与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连接。底罩25的后端缘部25e位于动力单元55的安装用的一对连杆57、57的前方侧。另外,底罩25经由安装螺钉80大致水平地固定于下框架53。在该底罩25的内侧例如配置有燃料箱58等。
[0054] 这里,连杆57、57从枢轴支轴56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在动力单元55的单元下端部55d设置的安装部55b连结。另外,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与底罩25的后端缘部25e连续而沿着连杆57、57延伸至动力单元55的侧面。因此,在车身底部形成有由底罩25、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及单元下端部55d围成的开口部40。另外,在底罩25的下表面形成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具有整流作用的多个槽25g。另外,在该开口部40配置有与底罩25相比向下方突出的连杆57、57、排气管66。
[0055] 另外,如图10所示,单元下端部55d的也包括安装部55b在内的部分位于比底罩25靠车身下方的位置。
[0056] 以下,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1行驶时,前下罩30及底罩25的周边的行驶风的流动。
[0057] 通过机动二轮车1的行驶,在前罩21及前轮18的区域流动的行驶风基本上从车身前方朝向后方流过车身罩20表面。这里,在前轮18的周围 流动的行驶风fw沿着前下罩30的对置面30a流动。该行驶风fw在俯视观察下,例如图6所示,以气流从前轮18的左右两侧沿着前方上侧部31、31朝向中央的鼓出部34集中的方式流动。另外,行驶风fw在侧视观察下,例如图7所示,在前轮18的侧方流动。另外,通过前方上侧部31、31中的朝向车身下方扭转的壁面,在行驶风fw中产生稍微朝向下方的流动。另外,在通过前轮18的上方侧的前罩21的下方侧后的行驶风fw中,也产生与主框架51的前表面接触而朝向下方的(沿着对置面30a的)流动。
[0058] 这里,如图8所示,前下罩30在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形状中,形成为上方侧向后方翘曲那样的后倾形状,从而流入前下罩30的行驶风fw容易向车宽中央侧集中。此外,车宽中央与主框架51连续而形成为前倾形状,从而通过左右两端的壁面集中的行驶风fw由车宽中央的壁面(鼓出部34)向下方引导。该倾斜变化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端部朝向车宽方向中央逐渐成为前倾的方式转变。
[0059] 这样,前下罩30的前表面侧的行驶风fw同时产生向对置面30a的左右中央集中的流动和朝向下方的流动。并且,通过在行驶风fw集中的部位设有鼓出部34,从而集中的行驶风fw大部分沿着鼓出部34被向下方引导。其结果是,在前下罩30内流动的行驶风fw沿着车宽中央的壁面向下方流动。
[0060] 并且,在前下罩30中,其下端部30e的弯曲部36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大,从而向车宽方向中央集中了的行驶风fw从车宽方向中央向车身后方高效地流动。
[0061] 另外,前下罩30的底面部37从弯曲部36连续地与底罩25连接,从而从前下罩30向下方流动的行驶风fw沿着底罩25向后方顺畅地流动。并且,通过在底罩25的底面上形成有多个槽25g,从而行驶风fw也由槽25g引导而向车辆后方顺畅地流动。
[0062] 另外,在前下罩30的上部30b设置的鼓出部34以沿着主框架51的方式向车身前方鼓出并朝向后方且朝向下方倾斜,从而进入到前下罩30内的行驶风fw被向车身下方引导。因此,行驶风fw朝向下方且朝向后方顺畅地流动。
[0063] 另外,在鼓出部34的下侧形成有具有台阶部38a的凹部38,因此更 加有效地进行行驶风fw的流动。即,凹部38是使对置面30a向车身后方后退的壁面,因此具有使行驶风fw流入凹部38的作用。除该作用以外,台阶部38a的台阶壁面沿着上下方向,从而行驶风fw能够由台阶部38a引导而流动,因此进入到凹部38的行驶风fw有效地向后方流动。
[0064]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底罩25的后端缘部25e形成开口部40,从而能够产生以下这样的作用。即,后端缘部25e在动力单元55的单元下端部55d与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之间形成开口部40,从而沿着底罩25流动的行驶风fw在流过面向开口部40的位置时,产生吸引开口部40的内侧的空气的吸引流fs。其结果是,能够促进车身罩20的内侧的空气及动力单元55周边的空气的更换。因此,动力单元55周边的空气高效地流动而能够提高冷却效果。
[0065] 另外,单元下端部55d位于比底罩25靠下方的位置,从而沿着底罩25流动的行驶风fw能够与动力单元55直接接触,因此能够进行高效的发动机冷却。
[006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连杆57从开口部40突出并向后方延伸,因此沿着底罩25流动的行驶风fw由连杆57引导而向车身后方流动。
[0067] 另外,前下罩30在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形状中,为上方侧向后方翘曲那样的后倾形状,从而能够形成为在外观上优选的形状。即,在侧视观察下,能够将在前下罩30的左右两侧安装的底侧罩24的前缘24f的前缘下端部30fe(参照图10)形成为朝向车身前方侧变尖那样的良好的形状。
[006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在前下罩30中,朝向其后端缘37e弯曲的弯曲部36形成为车宽方向中央的曲率半径比车宽方向端部大,从而能够使向车宽方向中央集中了的行驶风fw从车宽方向中央向车身后方高效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小因行驶风fw的滞留产生的空气阻力。并且,通过使前下罩30的下部30c向车身后方弯曲并与底罩25连接,从而能够使从前下罩30流出的行驶风fw沿着底罩25向后方顺畅地流动。其结果是,能够减小行驶风fw的空气阻力。
[0069]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底罩25的后端缘部25e在动力单元55的单元下端部55d与底侧罩24的下方缘部24e之间形成开口部40,因此从前下罩30沿着底罩25流动的行驶风fw在流过 面向开口部40的位置时,对开口部40的内侧的空气进行整流,从而能够促进车身罩20的内侧的空气及动力单元55周边的空气的更换。因此,通过设置开口部40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高效地对动力单元55进行冷却。
[007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作为动力单元55的一部的单元下端部55d位于比底罩25靠下方的位置,因此能够使沿着底罩25流动的行驶风fw与动力单元55直接接触,能够实现由行驶风fw进行的高效的发动机冷却。
[0071]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在前下罩30的下部30c的车宽中央侧,形成有与车宽外侧相比向车身后方凹陷而具有台阶部38a的凹部38,因此能够容易将指向车宽中央侧的行驶风fw进一步向中央侧引导而实现有效的流动。另外,能够通过台阶部38将集中于中央侧的行驶风向车身下方及后方引导,能够将行驶风fw的流动向车身后方顺畅地引导,能够使行驶风fw更加有效地向后方流动,从而能够减小由行驶风fw产生的空气阻力。
[007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在前下罩30的上部30b设置的鼓出部34以沿着主框架51的方式,使上方侧向车身前方鼓出且使下方侧朝向车身后方倾斜,因此能够容易将进入到前下罩30内的行驶风fw向车身下方引导。因而,能够有效地使行驶风fw朝向车身下方且朝向后方流动,能够减小行驶风fw的阻力。
[0073]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车身罩结构,在前下罩30中,包含弯曲部36在内的车宽两端侧的垂直剖面线39m形成为与弯曲部36的前表面部36f相比使上方侧位于车身后方的后倾形状,从而能够使流入到前下罩30的行驶风fw容易向车宽中央侧集中。此外,车宽中央形成为前倾形状,因此集中于车宽中央侧的行驶风fw由车宽中央的壁面向下方引导而能够有效地向车身后方流动。其结果是,能够使更多的行驶风fw沿着车宽中央的壁面有效地流动,能够减小行驶风fw的阻力。
[0074]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
[0075]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弯曲部36的曲率半径形成为从车宽方向中央朝向车宽方向端部逐渐变小,但没有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 为多段地阶段性变小。
[0076] 符号说明:
[0077] 1   机动二轮车
[0078] 10   车架
[0079] 10a  车身前部
[0080] 11   转向车把
[0081] 12   乘车座椅
[0082] 15   头管
[0083] 18   前轮
[0084] 19   后轮
[0085] 20   车身罩
[0086] 21   前罩
[0087] 22   内罩
[0088] 23   底板踏板
[0089] 24   底侧罩
[0090] 24e   下方缘部
[0091] 25   底罩
[0092] 25e   后端缘部
[0093] 26   中央罩
[0094] 27   侧罩
[0095] 28   下侧罩
[0096] 30   前下罩
[0097] 30a  对置面
[0098] 30b  上部
[0099] 30c   下部
[0100] 30e   下端部
[0101] 30m、30n  垂直剖面线
[0102] 34   鼓出部
[0103] 36   弯曲部
[0104] 36f   前表面部
[0105] 38   凹部
[0106] 38a   台阶部
[0107] 40   开口部
[0108] 51   主框架
[0109] 55   动力单元
[0110] 55d   单元下端部
[0111] fw   行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