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压冲击机构的多蓄力器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42564.X

文献号 : CN1054085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J·珀塞尔J·科索维奇

申请人 : 敏康国际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12),该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包括用来碰撞冲击钻头(8)的活塞(6)。该冲击机构也包括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3a)。该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27)。在第一方面中,该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布置在共同外壳(14)中。在第二方面中,该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布置在该活塞的相同的近处。在第三方面中,该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32)或活塞,并且其中与液压流体接触的该膜或活塞的运动的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该机构的纵向轴线。

权利要求 :

1.一种液压潜孔锤,包括:

安装成在该液压潜孔锤中往复运动以便碰撞冲击钻头的活塞;

压力流体路径,用于从主机到该液压潜孔锤供应压力流体以便实现活塞的往复运动,和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布置在所述活塞的相同的近处,其中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在整个活塞循环中与所述液压潜孔锤的压力流体路径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潜孔锤,还包括:

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的梭阀,所述梭阀具有梭阀直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布置成靠近所述梭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还包括:共同排出室;

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从其排出的流体被排出到所述共同排出室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被布置在所述共同排出室的相同的近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梭阀具有控制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的流体的流动的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或活塞,并且其中在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所述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梭阀直径的三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以环形阵列布置在冲击机构的纵向轴线周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气体填充的囊或膜。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被布置在冲击机构的相同纵向位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单独地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还包括:第二蓄力器组件,所述第二蓄力器组件包括在共同外壳中的多个第二蓄力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二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单独地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压潜孔锤,还包括:转接器外壳,所述转接器外壳可连接到所述第一或第二蓄力器组件以将所述第一或第二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压潜孔锤,其中在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其它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所述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梭阀直径的十倍。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潜孔锤,还包括:外部圆柱形外部抗磨衬套,所述活塞被安装用来在所述外部抗磨衬套内往复运动以撞击所述冲击钻头,其中所述冲击钻头位于所述外部抗磨衬套的向前端部。

说明书 :

用于液压冲击机构的多蓄力器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冲击机构的蓄力器结构,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液压潜孔锤的蓄力器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动力冲击机构用于很多种用于钻削岩石的设备。对于顶部锤系统和潜孔系统,存在冲击机构的许多不同变型。这种变型包括具有控制阀(称为梭阀)的机构,和该控制阀被特别的端口布局取代的那些机构(称为无阀机构)。
[0003] 常用的冲击机构的大部分包括三个主要部件:
[0004] 1.碰撞活塞,该碰撞活塞用来施加冲击能量到位于该机构的向前端部的钻头或工具;
[0005] 2.梭阀,该梭阀用来控制冲击机构中的液压流体的流动以施加压力到碰撞活塞的面,因此产生循环的力,该循环的力引起活塞的往复运动;和
[0006] 3.蓄力器,该蓄力器用于吸收、存储和送回加压的液压流体以适应活塞的往复运动产生的变化的瞬时流动要求。
[0007] 液压流体从冲击机构装配到其上的主机以不变的流动速率被供应。该流体被并行地供给到梭阀和蓄力器。取决于该循环中的活塞的位置,液压流体可以穿过梭阀以使碰撞活塞移动,或者可以填充蓄力器。然而,蓄力器通常被构造成使得它将仅仅在流体的压力已经达到一定最小水平(称为蓄力器预充压力)时吸收液压流体。
[0008] 在活塞循环的任一端部,当活塞瞬时静止时,不需要到活塞的液压流动,并且因此流体压力增加到蓄力器预充压力并且流入蓄力器。然而,在它被并行供给时,这个压力也通过梭阀作用在碰撞活塞上并且产生使活塞加速离开静止端部位置的力。在活塞增加速度时,该蓄力器接收被供应的流体的越来越小的部分。在该循环中的一定点,活塞将已经获得足够的速度以消耗所有被供应的流体。这个流体仍然以蓄力器预充压力(作为最小值)被供应,并且因此该活塞在该流体的力作用下保持加速。这时,蓄力器停止接收流体并且开始将流体送回到该系统中。加压的流体流出蓄力器,允许活塞实现较高的速度。这继续进行,直到蓄力器已经完全排出其存储的流体或活塞撞击钻头或工具,因此停止并且再开始该过程。
[0009] 蓄力器存储和输送液压流体的能力对于冲击机构的性能来说是关键的。如果蓄力器不能存储足够的流体,或者不能足够快地接收它,或者不能足够快地将它输送回去,活塞的最大速度将被限制,因此限制活塞的冲击能量。冲击机构的最大碰撞频率也将被限制。循环的载荷也将以活塞的往复运动的频率被放置在主机上,这不利于主机的可靠性。
[0010] 冲击机构的功率输出与冲击(blow)能量和碰撞频率成比例。由于冲击能量和碰撞频率可以被差的蓄力器性能限制,因此蓄力器的性能支配冲击机构的最大功率,并且因此支配冲击机构的最大性能。为了保证良好的蓄力器性能,必须考虑数个因素,即,存储容量、响应时间和可靠性。
[0011] 在高频率冲击机构中,蓄力器的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蓄力器越靠近梭阀,在存储或供应流体中它的响应将越快。在以高的频率实现最大冲击能量中,快速响应是重要的。蓄力器的放置也可以影响冲击机构的可靠性。蓄力器的定位越远,响应于梭阀的运动必须加速和减速的流体的体积越大。随着在运动中流体体积的增加,该冲击机构更易受到称为“流体锤”的破坏性压力波动。
[0012] 到目前为止,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开No.WO 2010/033041和国际专利申请公开No.WO 96/20330中描述的液压潜孔锤使用与冲击机构分离的单个蓄力器。其理由是潜孔冲击钻削工具在尺寸和形状上被约束,这是由于它必须配合在它正钻削的孔内。因此难以达到一种蓄力器布置,该蓄力器布置在潜孔钻削工具的约束内优化影响蓄力器性能的因素。

发明内容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该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包括:
[0014] 用来碰撞冲击钻头的活塞;和
[0015] 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
[0016]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共同外壳中的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
[0017] 这种布置的优点是,与单个蓄力器布置相比,多个蓄力器元件的使用增加蓄力器组件的总存储容量。也增加可靠性,这是由于如果蓄力器元件的一个发生故障,则该组件中的其它元件将继续正常地起作用。另一优点是,被设置的蓄力器元件的数量越大,每一个元件需要较小运动,并且因此改善蓄力器组件的总响应时间。另外优点是,与使用多个蓄力器,每一个蓄力器在其自身的外壳中相比,共同外壳最大化每一个蓄力器外壳可用的横截面积。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该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包括:
[0019] 用来碰撞冲击钻头的活塞;和
[0020] 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
[002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布置在所述活塞的相同的近处,即,距离所述活塞等距。
[0022] 这种布置享有上述优点的许多优点,特别地,享有改善的存储容量,可靠性和响应时间。将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布置在该活塞的相同的近处的优点是进入和离开蓄力器元件的液压流体行进的总距离可以被最小化。
[0023]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该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包括:
[0024] 用来碰撞冲击钻头的活塞;和
[0025] 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
[0026]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或活塞,并且其中与所述液压流体接触的所述膜或活塞的运动的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机构的纵向轴线。
[0027] 这种布置也享有上述优点,特别地享有改善的存储容量,可靠性和响应时间。布置蓄力器元件使得膜或活塞的运动的主方向是纵向的优点是流体沿活塞的方向从蓄力器元件排出。蓄力器膜的纵向运动也有利于诸如潜孔锤的冲击机构的应用,其中锤的元件沿其长度相继布置。
[0028]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的特征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被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
[0029] 该冲击机构还可以包括:
[0030] 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的梭阀,所述梭阀具有梭阀直径;并且[0031] 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布置成靠近或邻近所述梭阀。
[0032] 该冲击机构还可以包括:
[0033] 排出室;
[0034] 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从其排出的流体被排出到所述排出室中。
[0035] 该排出室可以邻近梭阀。
[0036] 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可以布置在共同排出室的相同的近处。
[0037] 这种布置的优点是从每一个元件到梭阀的压力流体的路径是相同的。从蓄力器元件的压力流体的路径因此可以被最小化,因此改善蓄力器组件的响应时间并且减小破坏“流体锤”效应的可能性。
[0038] 该梭阀典型地具有一表面,该表面控制进入和离开第一蓄力器组件的流体的流动。在实施例中,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或活塞,并且在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从梭阀表面的梭阀直径的三倍。
[0039] 在实施例中,第一蓄力器元件以环形阵列(polar array)布置在冲击机构的纵向轴线周围。
[0040] 在实施例中,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气体填充的囊或膜。
[0041] 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可以布置在该机构的相同的纵向位置,即,布置在该梭阀的相同的近处。
[0042] 第一蓄力器组件可以是压力蓄力器组件。替代地,第一蓄力器组件可以是返回蓄力器组件。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单独地可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0043] 在实施例中,冲击机构还可以包括:
[0044] 第二蓄力器组件,所述第二蓄力器组件包括共同外壳中的多个第二蓄力器元件,其中所述第二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单独地可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0045] 该冲击机构还可以包括:
[0046] 转接器外壳,该转接器外壳可连接到第二蓄力器组件以将第二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
[0047]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该液压动力的冲击机构包括:
[0048] 用来碰撞冲击钻头的活塞;
[0049] 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的梭阀,所述梭阀具有梭阀直径;
[0050] 用于液压流体的第一蓄力器组件,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布置成靠近所述梭阀,其中所述梭阀具有控制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的流体的流动的表面;并且[005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蓄力器元件,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或活塞,并且其中在所述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所述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从所述梭阀表面的所述梭阀直径的三倍,并且在所述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其它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所述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从所述梭阀表面的所述梭阀直径的十倍。
[0052]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压潜孔锤,该液压潜孔锤包括:
[0053] 上述冲击机构。
[0054] 该液压潜孔锤还可以包括:
[0055] 外部圆柱形外部抗磨衬套,所述活塞被安装用来在所述外部抗磨衬套内往复运动以撞击所述冲击钻头,其中所述冲击钻头位于所述外部抗磨衬套的向前端部。
[0056] 在实施例中,该液压潜孔锤包括:
[0057] 用来控制所述活塞的往复运动的梭阀,所述梭阀具有梭阀直径并且控制进入和离开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的流体的流动,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组件布置成靠近所述梭阀;并且
[0058] 其中所述第一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包括蓄力器膜或活塞,并且其中在所述冲击机构的操作期间至少一个蓄力器膜或活塞和所述梭阀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或等于从所述梭阀表面的所述梭阀直径的十倍。

附图说明

[0059]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压潜孔锤的剖视侧视图;
[0060] 图2是图1的中心部分的放大剖视侧视图;
[0061] 图3是图1的上部部分的放大剖视侧视图;
[0062] 图4是沿图1的线X-X截取的第一蓄力器组件的剖视图;
[0063] 图5是沿图1的线Y-Y截取的第一蓄力器组件的剖视图;
[0064] 图6a和6b是图1的第一蓄力器组件的放大剖视侧视图,示出存储不同量的压力流体的蓄力器元件;
[0065] 图7是图1的第二蓄力器组件的放大剖视侧视图;
[0066] 图8是替代的第二蓄力器组件的放大剖视侧视图;并且
[0067] 图9是沿图1的线Z-Z截取的第二蓄力器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液压潜孔锤10在图1中被示出。该锤10包括蓄力器筒11和冲击筒12。冲击筒包括外部圆柱形外部抗磨衬套9a。内部气缸5共轴地安装在外部抗磨衬套内。滑动碰撞活塞6被安装用来在内部气缸5和外部抗磨衬套9a内往复运动以撞击位于外部抗磨衬套的向前端部的锤钻头8以将冲击力施加到钻头。
[0069] 通过设置在抗磨衬套9a的向前端部的内螺纹和布置在钻头外壳7的后端部的协作的外螺纹,外部抗磨衬套9a可以螺纹连接到钻头外壳7。钻头外壳设置有外部环形肩,当外壳7螺纹连接到外部抗磨衬套9a中时,该外部环形肩充当止动件。旋转力通过安装在钻头外壳7的向前端部的空心圆柱形卡盘13从旋转的外部抗磨衬套9a传递到钻头。该卡盘在内部被机加工以在其内壁上提供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该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接合锤钻头8的柄上的互补花键以从卡盘传输旋转驱动到钻头。该卡盘的上部部分在外部带有螺纹以便连接到钻头外壳7。该卡盘也设置有外部环形肩,当该卡盘螺纹连接到钻头外壳7中时,该外部环形肩充当止动件。
[0070] 冲击筒还包括梭阀和外壳4。该梭阀控制活塞6的往复运动并且具有梭阀直径D。该梭阀具有表面29,该表面控制进入和离开第一蓄力器组件3a的流体流动。
[0071] 蓄力器筒11包括具有两个部分9b和9c的外部圆柱形外部抗磨衬套。第一和第二蓄力器组件3a和3b共轴地安装在外部抗磨衬套9b、9c内。蓄力器筒还包括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转接器外壳3c。连接阀1和歧管2被布置在锤10的后端部。
[0072] 蓄力器筒11通过第一蓄力器组件3a和外部抗磨衬套9a之间的螺纹连接而连接到冲击筒12。第一蓄力器组件3a包括外壳14,该外壳具有设置在其向前和后端部的外螺纹和设置在其间的外部花键。设置在第一蓄力器组件外壳14的向前端部的螺纹与设置在外部抗磨衬套9a的后端部上的内螺纹接合。抗磨衬套9b在内部带有花键以与外壳14上的外部花键接合。抗磨衬套9b在操作期间保护第一蓄力器组件3a并且也通过与外壳14的花键接合提供旋转外壳的装置以便组装和拆卸。抗磨衬套9c在两个端部也内部地带有螺纹,并且在其向前端部连接到设置在外壳14的后端部的外螺纹。外部抗磨衬套9c的后端部可以螺纹连接到锤的后端板组件la、lb。
[0073] 冲击筒和蓄力器筒的各种部件通过这些部件之间的各种螺纹连接产生的反向的力保持彼此接触。
[0074] 锤10通过一个或更多个钻杆连接到主机。连接阀1被选择用来将锤正确地接口连接到所用的特别的杆。该连接阀包括中心压力流体路径15和返回流体路径16,该返回流体路径与压力流体路径同心并且在压力流体路径外部。该连接阀还包括冲洗流体路径17,该冲洗流体路径与返回流体路径同心并且在返回流体路径外部。歧管2的功能是交换压力和返回流体路径的位置使得压力流体路径与返回流体路径同心且在返回流体路径外部。单个返回流体通道18穿过锤10的中心,从梭阀4的中心穿过蓄力器组件3a和3b的中心。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压力流体在向着这些部件的周边定位的多个通道19中被运送。冲洗流体在多个通道20中被运送,该多个通道20形成在抗磨衬套和锤的内部部件之间。在锤的向前端部,冲洗流体流过钻头外壳7中的通道21并且通过该钻头出来且进入正被钻削的孔。
[0075] 图2更详细地示出冲击筒的气缸5、活塞6和梭阀4。两组通道22、23将流体运送过该气缸。底部组22的五个通道将流体运送到该气缸的向前端部,并且顶部组23的五个通道将流体运送到该气缸的后端部。碰撞活塞6具有外直径,该外直径提供气缸5内的非常紧密的配合,在该气缸内有效地产生三个不同的室。底部室24与底部组的通道22流体连通。顶部室25与顶部组的通道23流体连通。取决于活塞6的位置,中间室26可以与底部室24或返回流体通道18流体连通。
[0076] 图3、4、5、6a和6b更详细地示出第一蓄力器组件3a。如图3和4中所示,第一蓄力器组件3a包括如上面描述的外壳14。五个第一蓄力器元件27(各包括布置在室33中的气体填充的囊或膜32)以对称环形阵列布置在共同外壳14中的锤10的纵向轴线周围。第一蓄力器组件3a也包括邻近梭阀4的共同排出室30,其中第一蓄力器元件27的每一个被布置成使得从其排出的流体通过通道31被排出到共同排出室中。第一蓄力器元件27的每一个布置在共同排出室30的相同的近处,并且布置在锤10的相同的纵向位置。因此,第一蓄力器元件27的每一个距离碰撞活塞6等距。在替代实施例中,不同数量的第一蓄力器元件可以被设置且/或它们可以被不对称地布置。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蓄力器元件可以包括取代气体填充的囊32的充气膜或充气活塞。
[0077] 图6a和6b示出活塞循环中的两个不同的点处的蓄力器元件27。图6b示出存储较大量的压力流体的元件27。如图中所示,膜32的运动的主方向基本上平行于该机构的纵向轴线。这些图示出一个蓄力器元件依靠自身操作锤的冲击机构所需的运动。设置的元件27的数量越多,每一个元件需要的运动越小,并且因此改善蓄力器组件的总响应时间。而且,设置的元件27越多,流体速度将越低,因此减小“流体锤”效应。
[0078] 如图7到9中更详细地示出的,锤10还包括第二蓄力器组件3b,该第二蓄力器组件包括外壳34。五个第二蓄力器元件35(各包括布置在室37中的气体填充的囊或膜36)以对称环形阵列布置在共同外壳34中的锤10的纵向轴线周围。在替代实施例中,不同数量的第二蓄力器元件可以被设置且/或它们可以被不对称地布置。第二蓄力器元件35的每一个单独地可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构造为压力蓄力器的元件是第一蓄力器组件3a的补充。构造为返回蓄力器的元件用于“缓和”流回到主机的返回流体,使得钻杆和主机液压特性不遭受脉动的回流,因此改善锤和主机的可靠性。
[0079] 第二蓄力器组件3b包括多个排出配件38。
[0080] 排出配件38连接到转接器外壳3c以将第二蓄力器元件的每一个构造为压力蓄力器或返回蓄力器。转接器外壳3c设置有钻孔,该钻孔连接单个蓄力器元件35与中心返回通道18(如图7中所示),或与周围的压力通道19(如图8中所示)。因此,图7中示出的元件35a构造为返回蓄力器,而图8中示出的元件35b构造为压力蓄力器。一系列转接器外壳可以用于将第二蓄力器组件3b构造成具有如最终用户限定的压力和返回蓄力器元件的适当混合。外壳34、蓄力器元件35和排出配件38保持相同,与选定的构造无关;仅仅转接器外壳3c需要改变并且相应地设置单个元件的预充压力。
[0081] 锤的操作需要三个流体流动。压力流体从主机流到锤10并且提供能量以驱动锤。
[0082] 返回流体以低的压力流动离开锤10,回到主机。冲洗流体流过锤,通过钻头8离开并且然后从正被钻削的孔出来以清空钻屑。通常,压力和返回流体是油并且冲洗流体是空气,但其它组合也可。
[0083] 气缸5中的底部室24通过压力通道19和气缸中的底部组的通道22被永久地供给有压力流体。顶部室25通过顶部组的通道23被间歇地加压,取决于梭阀4的位置,该顶部组的通道被供给有压力流体或连接到返回流体通道18。取决于气缸5内的碰撞活塞6的位置,气缸5的中间室26也被间歇地加压。当碰撞活塞6靠近锤钻头8时,中间室26连接到底部室24并且因此被加压。当碰撞活塞靠近行程的顶部时,中间室连接到返回流体线路18并且因此被减压。
[0084] 中间室26中的压力控制梭阀位置。在该循环的开始,当中间室被减压时,梭阀4移动以供应压力到顶部室25。在这个阶段,在第二蓄力器组件3b中的压力元件和第一蓄力器元件27从主机接收全部流体流动并且因此存储流体。在该循环中的这个点,暴露到顶部室25的碰撞活塞的面积大于暴露到底部室24的面积,并且产生净向下作用力,该净向下作用力向着钻头8向前驱动碰撞活塞。在碰撞活塞向下加速时,进入压力蓄力器的流动在大约四分之一行程位置逐渐减小到零。从这时开始,蓄力器开始递送油,添加到来自主机的油以允许活塞保持加速到其全撞击速度。正好在撞击点之前,蓄力器的快速递送流体的能力是最关键的。如果碰撞活塞可以“超过”油供应,其最大速度将被限制。一旦碰撞活塞靠近钻头,一路径就打开以便压力流体流入中间室26。在中间室现在被加压的情况下,梭阀移动以将顶部室25连接到返回流体通道18。碰撞活塞的顶部上的力因此下降并且作用在活塞上的净力因此颠倒方向。一旦碰撞活塞通过与钻头的碰撞而达到静止,这个力就使该活塞加速离开该钻头。在该撞击点,压力蓄力器将已经排出它们的存储的流体的绝大部分。当碰撞活塞达到静止时,需要蓄力器再快速开始存储供应的流体。正是在该循环中的这个点,蓄力器的存储流体的响应时间和位置是最关键的。如果在这时运动中的流体的体积太大,或者如果蓄力器不能开始足够快地存储充分的油,则将产生危险的压力尖峰。在碰撞活塞向上增加速度时,流入蓄力器的流体减少。然后,当碰撞活塞达到其向上行进上的一定点时,到中间室的压力流体的供应再次被切断并且中间室连接到返回流体路径18。这引起梭阀移动回到其原始位置,将顶部室25连接到压力通道19。这时,需要蓄力器快速开始存储通过活塞的运动从顶部室25排出的流体直到它静止。再次,在实现这时产生的压力瞬变的控制中,蓄力器的响应时间和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间室减压并且活塞现在处于其行程的顶部的情况下,该循环再次开始。对于该循环的近似75%,需要该蓄力器存储流体,并且然后在其它
25%上需要该蓄力器将流体递送回去。蓄力器响应时间因此对于该机构的性能来说是很重要的,特别地在频率增加时。
[0085] 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包括液压潜孔锤中的配备梭阀的冲击机构。然而,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所有形式的冲击机构,包括无阀设计的那些冲击机构。
[0086] 词“包括/包含”和词“具有/含有”当在这里参考本发明被使用时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部件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
[0087] 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在分离的实施例的情况中被描述的本发明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组合地设置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为了简洁起见在单个实施例的情况下被描述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分离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被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