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吊钩固定装置及起重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1019402.7

文献号 : CN1054173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楠李东崔书文

申请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副吊钩固定装置及起重机,其中副吊钩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和支撑副吊钩(2),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3)后段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车架(3)后段内部;或者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腿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固定支腿内部。本发明通过将放置有副吊钩的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段内部或者固定支腿的内部,使得副吊钩位于内部空间而不外露,防护性和外观性能得到提高,并且具有防盗功能。

权利要求 :

1.一种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和支撑副吊钩(2),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3)后段内部,并且所述支架位于配重的下方,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车架(3)后段内部;或者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腿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固定支腿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容器式支架(1),以将所述副吊钩(2)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内设有支撑板(9),所述副吊钩(2)包括钩座(21)和钩子(22),所述支撑板(9)用于支撑所述钩座(21),并使得所述钩子(22)外露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顶部,以保护所述副吊钩(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设有锁定机构,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盖板(4)锁定在所述容器式支架(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4)上的舌板(6)和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侧壁上的豁口(7),所述舌板(6)能够相对于所述豁口(7)运动,以伸进或退出所述豁口(7),实现所述盖板(4)与所述容器式支架(1)之间的锁定或解除锁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上设有拉环(5),所述拉环(5)通过轴与所述舌板(6)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拉环(5)能够带动所述舌板(6)相对于所述豁口(7)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的上表面设有凹槽(8),所述拉环(5)位于所述凹槽(8)内。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

说明书 :

副吊钩固定装置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副吊钩固定装置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 一般情况下,起重机有主吊钩和副吊钩两个吊钩,对于轮式起重机来讲,主吊钩一般在主臂吊重时使用,而副吊钩主要用于副臂作业时,他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主吊钩起重
量比副吊钩大,但是副吊钩吊装时速度更快。
[0003] 主吊钩一般情况下会与吊臂连接起来,并放置于车辆前方或者车架上方,而副吊钩由于不经常使用,往往会根据整车布置情况被任意放置在可取出的位置。
[0004] 目前,轮式起重机副吊钩主要有三种常见的放置方式:
[0005] 第一,如图1和图2所示,副吊钩a2放置于固定支架a3中,固定支架a3焊接在车架a1的侧下方。
[0006] 第二,如图3所示,副吊钩b2放置于固定支架b3中,固定支架b3焊接在吊臂支架b1的侧方。
[0007] 第三,如图4和图5所示,副吊钩c3放置于固定支架c3中,固定支架c3焊接在固定支腿c1的侧上方。
[0008] 分析以上副吊钩固定方式及放置位置,我们可以看出,副吊钩固定支架的结构形式较为简单,由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及放置位置,使得固定支架无法对副吊钩起到较好的
防护作用。
[0009] 副吊钩放置于车架侧下方,没有防盗功能,很容易被盗走;副吊钩置于吊臂支架侧方,一旦吊臂抬起,则副吊钩也很容易被取出,不具有防盗功能,且由于固定支架和副吊钩
完全外露,防护性及外观性能较差;副吊钩置于固定支腿侧上方,方便取出,缺少防盗功能,
防护性及外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副吊钩固定装置及起重机,以增强对副吊钩的防护性。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吊钩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和支撑副吊钩,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段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整体位于所述车架后段内部;
或者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腿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整体位于所述固定支腿内部。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段内部,并且所述支架位于配重的下方。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容器式支架,以将所述副吊钩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的容置空间内。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式支架内设有支撑板,所述副吊钩包括钩座和钩子,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钩座,并使得所述钩子外露于所述容器式支架的外部。
[0015]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的顶部,以保护所述副吊钩。
[0016]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锁定机构,通过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盖板锁定在所述容器式支架上。
[0017]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上的舌板和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侧壁上的豁口,所述舌板能够相对于所述豁口运动,以伸进或退出所述豁口,实现所述盖板
与所述容器式支架之间的锁定或解除锁定。
[0018]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拉环,所述拉环通过轴与所述舌板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拉环能够带动所述舌板相对于所述豁口运动。
[0019]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拉环位于所述凹槽内。
[002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上述的副吊钩固定装置。
[002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将放置有副吊钩的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后段内部或者固定支腿的内部,使得副吊钩位于内部空间而不外露,防护性和外观性能得到提高,并
且具有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0022]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 图1为现有技术中副吊钩放置于车架侧下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5] 图3为现有技术中副吊钩放置于吊臂支架侧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现有技术中副吊钩放置于固定支腿侧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0028] 图6为本发明副吊钩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安装于车架后段内部的示意图。
[0029] 图7为本发明副吊钩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为本发明副吊钩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为本发明副吊钩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a1-车架,a2-副吊钩,a3-固定支架,b1-吊臂支架,b2-副吊钩,b3-固定支架,c1-固定支腿,c2-副吊钩,c3-固定支架;
[0033] 1-容器式支架,2-副吊钩,21-钩座,22-钩子,3-车架,4-盖板,5-拉环,6-舌板,7-豁口,8-凹槽,9-支撑板,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6]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包括支架,用于放置和支撑副吊钩2,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3后段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车架3后段内部;或者
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腿内部,以使所述副吊钩2整体位于所述固定支腿内部。其中支
架可以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固定于车架3后段内部的壁面上或者箱型支腿结构的内部壁
面上。
[0037] 通过将放置有副吊钩2的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3后段内部或者固定支腿的内部,使得副吊钩2位于内部空间而不外露,防护性和外观性能得到提高,并且具有防盗功能。
[0038] 起重臂一般设置于起重机回转台上,为保持平衡,回转台上还设有配重,依靠配重自身的重量来保持回转台平衡。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车架3后段内部时,可将所述支架设置
于配重的下方。如图6所示,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回转后方车架后段箱形结构内部,当回转
台不工作时,配重恰好位于支架的上方,此时支架无法取出,从而利用配重对副吊钩的取出
进行限位,实现了副吊钩的防盗功能。
[0039] 支架可以是平板式的支架结构,将其一个侧面焊接在车架3的后段内部或者固定支腿的内部,然后将副吊钩2放置在支架上;如图9所示,支架也可以是容器式支架1,以将所
述副吊钩2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容置空间内。这样可以将副吊钩2的全部或者部分包
裹在容器式支架1的容置空间内,能够更好地保护副吊钩2,使其不易受外界雨水或者其他
液体的侵蚀,也不易受到其他硬物的磕碰。
[0040] 所述容器式支架1内设有支撑板9,所述副吊钩2包括钩座21和钩子22,所述支撑板9用于支撑所述钩座21,并使得所述钩子22外露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外部。
[0041] 支撑板9可以设置于容器式支架1的底部,以尽可能地缩短容器式支架1的自身高度,减轻副吊钩固定装置的整体重量;支撑板9也可以设置于容器式支架1的中部,以更大程
度地保护副吊钩2,支撑板9在容器式支架1内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0042] 支撑板9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较为灵活,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钩座21可以限制在所述容器式支架1内,所述钩子22可以至少部分地露出所述容器式支架1,所述支撑
板9可以包括两块相对的带有圆弧形结构的平板,两个平板相对地安装在所述容器式支架1
的内壁上,并且两个平板之间具有空隙,以允许所述钩子22通过,并阻止所述钩座21通过。
[0043] 平板的侧面依次为直线段、圆弧段和直线段,其中圆弧段是为了配合钩座21与钩子22之间的圆柱形连接结构。直线段增加了上述空隙的长度,以保证横向尺寸比圆柱形连
接结构长的钩子22顺利通过。将副吊钩2从上向下放置于容器式支架1内时,先使钩子22通
过两个平板之间的空隙,然后圆柱形连接结构恰好通过两个相对的圆弧段所形成的空间,
最后钩座21被两个平板阻挡,正好将副吊钩2卡合在平板上,平板既起到支撑作用,又起到
限制作用。
[0044] 另外,容器式支架1的外轮廓形状可以与钩座21的外形相匹配,比如钩座21的外轮廓呈圆柱体形状时,容器式支架1也可以相应设置为圆筒形中空结构;钩座21的外轮廓呈方
形柱体结构时,容器式支架1也可以相应设置为方形柱体中空结构。
[0045] 如图8所示,副吊钩固定装置还包括盖板4,所述盖板4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的顶部,以保护所述副吊钩2。盖板4上可设置锁定机构,当副吊钩2放入容器式支架1后,通过
该锁定机构将盖板4与容器式支架1锁定,防止副吊钩2被盗。
[0046] 如图7所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板4上的舌板6和设置于所述容器式支架1侧壁上的豁口7,所述舌板6能够相对于所述豁口7运动,以伸进或退出所述豁口7,实
现所述盖板4与所述容器式支架1之间的锁定或解除锁定。
[0047] 为了方便地实现舌板6相对于豁口7的运动,所述盖板4上设有拉环5,所述拉环5通过轴与所述舌板6连接,通过旋转所述拉环5能够带动所述舌板6相对于所述豁口7运动。比
如,正向旋转拉环5时,拉环5带动轴转动,轴带动舌板6向左(此处以图示方向为参考方向)
运动,舌板6伸进豁口7内,盖板4与容器式支架1锁定;反向旋转拉环5,拉环5带动轴反向转
动,轴带动舌板6向右运动,舌板6退回,盖板4与容器式支架1解除锁定,盖板4可被向上提
起,以方便副吊钩2的取出。
[0048] 当然,锁定机构的具体形式并不限制于此,锁定机构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将锁定机构设置为当所述拉环5被扣合(即拉环5所在平面与所述盖板4的上表面相互
平行)时,所述盖板4与所述容器式支架1之间完成锁定;当拉环5被拉起(即拉环5所在平面
与所述盖板4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时,所述盖板4与所述容器式支架1之间完成解除锁定。
[0049] 具体地,所述舌板6可以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拉环5连接,所述拉环5被扣合时,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舌板6伸进所述豁口7内,以将所述盖板4锁定在所述容器式支架1
上;所述拉环5被拉起时,所述联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舌板6退回,以解除所述盖板4与所述
容器式支架1之间的锁定,盖板4即可被打开。
[0050] 为方便抓握和更加省力地将盖板4提起,拉环5和凹槽8均可设置两个,以允许操作人员通过两手进行操作。
[0051] 另外,凹槽8上还设置有通孔10,该通孔10可使得水等液体通过,避免水等液体在凹槽8内积聚。
[0052] 所述盖板4的上表面还可以设有凹槽8,所述拉环5位于所述凹槽8内。所述拉环5能够被扣合在所述凹槽8的内部,以避免所述拉环5露出所述盖板4的上表面。这样可使得拉环
5可以被完全收合在凹槽8内,保持盖板4上表面的平整性。
[0053]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可应用于各种起重机,尤其是轮式起重机上。
[0054]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副吊钩固定装置可以被放置在回转后方车架后段箱形结构内部、吊臂下方车架后段内部或者固定支腿内部,不占用车架外部空间且造型美观,对车架开
孔处还可起到加强作用;在配重的限制作用下还可以有效防盗;对支架加装可开启式的盖
板,能够进一步保护副吊钩及支架,并且兼顾使用方便性。
[005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