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83609.0

文献号 : CN10542098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娿擥朴秀原李现泰

申请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门向不同方向旋转而开放投入口,包括第一铰链,具有设于外壳和门中的一方形成门的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设于外壳和门中的另一方设有第一轴的第一轴收容部;第二铰链,具有与门结合并与第一轴形成第一旋转轴的第二轴、在外壳上可动地固定第二轴且形成门的第二旋转轴的第三轴;第三铰链,设于外壳和门中的一方且与第三轴形成第二旋转轴的第四轴、设于外壳和门中的另一方设有第四轴的第四轴收容部;第一转换部,在门内部往复运动而开闭第一轴收容部;第二转换部,在门内部往复运动而开闭第四轴收容部,第一转换部向开放第一轴收容部的方向移动时封闭第四轴收容部;抽出防止部,第四轴收容部封闭时装卸地结合第二转换部和第三铰链。

权利要求 :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有投入口;

衣物收容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收容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洗涤对象物;

门,用于开闭所述投入口;

第一铰链,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一方且形成所述门的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另一方且能够装卸地设置有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轴收容部;

第二铰链,包括与所述门结合并与所述第一轴一同形成第一旋转轴的第二轴、用于在所述外壳上能够旋转地固定所述第二轴且形成所述门的第二旋转轴的第三轴;

第三铰链,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一方且与所述第三轴一同形成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四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另一方且能够装卸地设置有所述第四轴的第四轴收容部;

第一转换部,设置成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往复运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轴收容部;

第二转换部,设置成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往复运动,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所述第一转换部向开放所述第一轴收容部的方向移动时封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

转换部收容部,以开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的所述第二转换部的自由端插入该转换部收容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四轴收容部;

抽出防止部,当在所述第二转换部封闭了所述第四轴收容部的状态下所述门以所述第二旋转轴为中心向开放所述投入口的方向旋转时,使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第三铰链结合,以防止所述第二转换部从第三铰链分离,所述抽出防止部包括:

第一抽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转换部收容部中的一方;以及第二抽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转换部收容部中的另一方,以在所述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向开放所述投入口的方向旋转时,与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结合,并且在所述门绕所述第二旋转轴向关闭所述投入口的方向旋转时,从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由所述第二转换部的外周面以凹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槽构成,所述第二抽出防止部由插入所述槽的凸起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部,使所述第一转换部移动;

第一锁止机构,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固定所述第一转换部的位置;

第二锁止机构,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固定所述第二转换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从所述第二转换部分离,在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转换部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包括:

第二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进行往复运动;

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远离所述投入口的方向移动;

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投入口方向按压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

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从所述第二转换部分离,在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第二转换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包括:

第一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

第二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第一紧固部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包括:

第一紧固部及第二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沿着所述第二转换部的移动方向彼此隔开规定间隔设置;

第二锁止机构凸缘,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第二转换部凸出;

第三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凸缘,根据所述第二转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中的一方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止机构包括:

第一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宽度方向能够进行往复运动,能够装卸于所述操作部;

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

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从所述操作部分离,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操作部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锁止机构包括:

第一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进行往复运动;

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与所述外壳接触,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向远离所述投入口的方向移动;

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投入口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

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沿着所述第一转换部的移动方向彼此隔开规定间隔设置;

第一锁止机构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

第三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凸缘,根据所述第一转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结合。

说明书 :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LaundryTreatingApparatus)。

背景技术

[0002] 通常,衣物处理装置是对衣物进行洗涤,或者对衣物进行干燥,或者对衣物进行洗涤并干燥的家电设备的统称。
[0003] 衣物处理装置在洗涤衣物时,通过水和洗涤剂的作用,去除洗涤物上的污迹,在对衣物进行干燥时,利用衣物处理装置所具备的热风供给装置,去除衣物中的水分。
[0004] 现有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形成外观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于收容衣物的衣物收容空间、设置于所述外壳与衣物收容空间连通的投入口、用于开闭所述投入口的门。
[0005] 另外,现有衣物处理装置的所述门通常以沿着外壳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一个垂直轴为基准能够进行旋转。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旋转而开放投入衣物的投入口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7] 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选择门的旋转轴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8] 此外,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门开放投入口期间能够防止旋转轴发生变更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9]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外壳,设置有投入口;衣物收容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收容从所述投入口投入的洗涤对象物;门,用于开闭所述投入口;第一铰链,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一方且形成所述门的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另一方且能够装卸地设置有所述第一轴的第一轴收容部;第二铰链,包括与所述门结合并与所述第一轴一同形成第一旋转轴的第二轴、用于在所述外壳上能够旋转地固定所述第二轴且形成所述门的第二旋转轴的第三轴;第三铰链,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一方且与所述第三轴一同形成所述第二旋转轴的第四轴、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门中的另一方且能够装卸地设置有所述第四轴的第四轴收容部;第一转换部,设置成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往复运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轴收容部;第二转换部,设置成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往复运动,用于开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所述第一转换部向开放所述第一轴收容部的方向移动时封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抽出防止部,所述第二转换部封闭了所述第四轴收容部时,使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第三铰链能够装卸地结合。
[001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铰链还包括转换部收容部,开闭所述第四轴收容部的所述第二转换部的自由端插入该转换部收容部;所述抽出防止部包括:第一抽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转换部收容部中的一方,以及第二抽出防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和所述转换部收容部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能够装卸地结合。
[0011]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由所述第二转换部的外周面以凹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槽构成,所述第二抽出防止部由插入所述槽的凸起构成。
[0012] 优选的是,本发明还包括:操作部,使所述第一转换部移动;第一锁止机构,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固定所述第一转换部的位置;第二锁止机构,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固定所述第二转换部的位置。
[0013] 优选的是,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从所述第二转换部分离,在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与所述第二转换部结合。
[0014]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包括:第二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远离所述投入口的方向移动;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投入口方向按压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从所述第二转换部分离,在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第二转换部连接。
[0015]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包括:第一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第二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第一紧固部结合。
[0016]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包括:第一紧固部及第二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沿着所述第二转换部的移动方向彼此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第二锁止机构凸缘,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第二转换部凸出;第三紧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凸缘,根据所述第二转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中的一方结合。
[0017] 优选的是,第一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宽度方向能够进行往复运动,能够装卸于所述操作部;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从所述操作部分离,所述门开放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与所述操作部结合。
[0018] 优选的是,第一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主体,沿着所述门的厚度方向,在所述门的内部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所述门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与所述外壳接触,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向远离所述投入口的方向移动;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弹性地支撑所述锁止机构主体;向所述投入口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沿着所述第一转换部的移动方向彼此隔开规定间隔设置;第一锁止机构凸缘,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第三固定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凸缘,根据所述第一转换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结合。
[0019] 本发明能够获得通过使门向彼此不同的方向旋转而开放用于投入衣物的投入口的效果。
[0020] 此外,本发明能够获得使用户选择门的旋转轴的效果。
[0021] 此外,本发明能够获得在门开放投入口期间防止旋转轴变更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门以第二轴为中心开放投入口的情况的图。
[0023]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所具备的操作部的图。
[0024] 图3是门以第一轴为中心开放投入口的情况的图。
[0025] 图4A和图4B是示出设置于门内部的旋转轴转换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的图。
[0026] 图5A和图5B是示出设置于门内部的旋转轴转换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的图。
[0027] 图6A和图6B是示出设置于门内部的旋转轴转换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的图。
[0028] 图7A和图7B是示出第一锁止机构的图。
[0029] 图8A和图8B是示出第二锁止机构的图。
[0030] 图9A和图9B是示出门开放投入口时的旋转轴转换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的位置的图。
[0031] 图10A和图10B是示出门开放投入口时的旋转轴转换部、第一锁止机构及第二锁止机构的位置的图。
[0032] 图11A和图11B示出抽出防止部的图。
[0033] 图12A和图12B示出第一锁止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0034] 图13A和图13B示出第二锁止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先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记载的装置的结构和控制方法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部件。
[0036]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形成外观的外壳1、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用于收容衣物的衣物收容部2、设置于外壳1对衣物收容部2进行开闭的门3。
[0037] 在所述外壳1的前面板11设置有投入口111,门3设置在前面板111上对投入口111进行开闭。用户通过门3开放投入口111,将衣物(洗涤对象物或者干燥对象物)向衣物收容部2投入或者从衣物收容部2取出。
[0038] 如果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洗涤衣物的装置,则衣物收容部2包括:设置于外壳的内部用于储存洗涤水的外筒、可旋转地设置于外筒内部提供收容衣物的空间的内筒。在该情况下,外筒包括与投入口111连通的外筒投入口,内筒包括与投入口连通的内筒投入口。
[0039] 此外,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向外筒供给洗涤水的洗涤水供给部(未图示)、向外壳1的外部排出储存于外筒的洗涤水的洗涤水排出部(未图示)。
[0040] 如果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为仅对衣物进行干燥的装置,则衣物收容部2只包括可旋转地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内筒。在该情况下,外壳内部还包括空气供给部(未图示),该空气供给部不仅向内筒供给热风,而且将供给到内筒的空气向内筒的外部排出。
[0041] 另外,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100也可以是对衣物进行洗涤并干燥的装置,在该情况下,衣物收容部2包括外筒和内筒,外壳内部可以包括:洗涤水供给部、洗涤水排出部及不仅向外筒供给热风且将外筒内部的空气向外筒外部排出的空气供给部(未图示)。
[0042]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于开闭所述投入口111的设置于前面板11的门3能够绕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轴X,Y进行旋转。所述门3通过铰链部51,53,55与前面板11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部4变更门3的旋转轴X,Y。
[0043] 所述门3包括:开闭投入口111的门主体31、将门主体31固定在前面板11上的锁门机构(door lock)33。
[0044] 所述门主体31包括: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00的外周面的外框架311、与外框架311结合且位于外框架311的面向前面板11的面(朝向投入口的面)的内框架312。
[0045] 所述锁门机构33从内框架312的表面凸出,在该情况下,前面板11还包括供锁门机构33收容的锁门机构紧固部113。
[0046] 只要是能够将门主体31可装卸地固定于前面板11,对所述锁门机构33和所述锁门机构紧固部113的结构就不做限定。
[0047] 所述门主体31可以设置有收容部315,图1示出收容部315由门主体31的上部面以凹陷的方式弯曲的槽形成的一例。在该情况下,操作部4可以位于所述槽的内部。
[0048] 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部4可以包括:设置于收容部315内部的把手主体41、用于使所述把手主体41可旋转地与门主体31结合的主体旋转轴43、根据把手主体41的操作与否而使旋转轴转换部6动作的移送部45。所述旋转轴转换部6是设置于门主体31的内部,供用户转换旋转轴X,Y的机构,对此将在后面详述。
[0049] 在图2所示的操作部4中,主体旋转轴43位于按压点P的上部,但是,所述主体旋转轴43可以位于按压点P的下部。
[0050] 如图3所示,将门主体31与前面板11结合的铰链部51,53,55包括:具有第一轴511b的第一铰链51、具有第四轴551a的第三铰链55、具有与第一轴511b一同形成第一旋转轴X的第二轴531c及与第四轴551a一同形成第二旋转轴Y(参照图1)的第三轴533c的第二铰链53。
[0051] 所述第一铰链51包括:第一铰链主体511,其设置在前面板11与门主体31中的一方上,供第一轴511b固定;第一轴装卸部513,其设置在前面板11和门主体31中的另一方上,可装卸地与第一轴511b结合。
[0052] 图3中作为一例示出第一铰链主体511固定在前面板11上,而第一轴装卸部513设置在门主体31上的情况。
[0053] 在该情况下,第一铰链主体511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一轴511b的轴支撑部511a,轴支撑部511a可以从前面板11凸出之后,向沿着与前面板平行的平面远离投入口111的方向弯曲,也可以只具有从前面板11凸出的形状。
[0054] 所述第一轴装卸部513包括:设置在门主体31上的罩体513a、设置在罩体513a上提供用于收容第一轴511b的空间的第一轴收容部513b(参照图5A和图5B)。在该情况下,第一轴收容部513b向内框架312的外部露出。
[0055] 另外,在所述罩体513a上设置有贯穿罩体513a且供旋转轴转换部6的第一转换部61插入的转换部通孔513c(参照图5A和图5B)。
[0056] 因此,在操作部4使第一转换部61沿着门主体31的宽度方向W进行往复运动时,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可以从转换部通孔513c露出而关闭第一轴收容部513b,还可以位于转换部通孔513c内部而开放第一轴收容部513b。
[0057] 当所述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关闭了所述第一轴收容部513b时,能够防止所述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抽出,或者插入第一轴收容部513b。
[0058] 另外,当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开放了所述第一轴收容部513b时,所述第一轴511b处于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可抽出,或者可插入第一轴收容部的状态。
[0059] 所述第二铰链53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二轴531c的门支撑部531、通过第三轴533c使门支撑部531可旋转地固定于前面板11的外壳结合部533。
[0060] 所述外壳结合部533包括固定在前面板11上的结合部主体533a、通过第三轴533c可旋转地与结合部主体533a结合的旋转板533b。
[0061] 在该情况下,门支撑部531可以包括固定在旋转板533b上的支撑部主体531a、从支撑部主体531a凸出用于支撑第二轴531c的轴支撑部531b。
[0062] 所述第二轴531c不仅可旋转地固定在所述门主体31上,而且与所述第一铰链51的第一轴511b一字排开,因此所述第一旋转轴X由第一轴511b和第二轴531c形成。
[0063] 所述第三铰链55可以包括设置于门主体31和前面板11中的一方的第四轴551a、设置于门主体31和前面板11中的另一方供第四轴551a可装卸地结合的第四轴装卸部552。图3中作为一例示出了第四轴551a设置于门主体31且第四轴装卸部552设置于前面板11的情况。
[0064] 所述第四轴551a被在门主体31上固定的第三铰链主体551支撑,被第三铰链主体551支撑的第四轴551a向内框架312的外部露出。
[0065] 所述第四轴装卸部552可以包括固定于前面板11的装卸部主体553、设置于装卸部主体553提供用于收容第四轴551a的空间的第四轴收容部555、从装卸部主体553凸出用于收容后述的旋转轴转换部6的第二转换部63的收容转换部收容部557。
[0066] 所述第四轴收容部555由装卸部主体553以凹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收容槽构成。所述第四轴收容部555与第二铰链53的第三轴553c一字排开,因此,插入第四轴收容部555的第四轴551a与第三轴533c一同形成第二旋转轴Y。
[0067] 所述转换部收容部557包括从装卸部主体553凸出且位于第四轴收容部555的下部的凸缘557a、贯穿所述凸缘557a供因第一转换部61而沿着门主体31的高度方向H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插入的凸缘通孔557b。
[0068] 另外,如图4A和图4B所示,门主体31内部设置有供用户选择旋转轴X,Y的旋转轴转换部6。
[0069] 所述旋转轴转换部6包括:通过操作部4沿着门主体31的宽度方向W往复运动的第一转换部61、通过所述第一转换部61沿着门主体31的高度方向H往复运动的第二转换部63。
[0070] 所述第一转换部61由位于所述投入口111的上部的杆(bar)构成。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第一自由端61e经由转换部通孔513c贯穿第一轴装卸部513,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第二自由端61f与第二转换部63的第二自由端63f(第四自由端)接触。
[0071] 所述第一转换部61被在外框架311和内框架312中的一方上设置的第一转换部引导件319a支撑,图4A和图4B中作为一例示出了第一转换部引导件319a设置于外框架311引导第一转换部61的运动的情况。
[0072] 所述第一转换部61包括接触部611。所述接触部611是在操作部4旋转时与移送部45接触并使所述第一转换部61向第二转换部63所在的方向(图4A和图4B的右侧方向)移动的机构。
[0073] 为此,所述接触部611包括:从第一转换部61向内框架312凸出的接触部主体6111、设置于接触部主体与移送部45接触的倾斜面6113。
[0074] 在该情况下,所述倾斜面6113越远离第一转换部61(越靠近内框架312)越向远离所述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的方向倾斜。
[0075] 因此,当用户按压操作部的把手主体41时,移送部45按压倾斜面6113,所以,本发明通过操作部4能够使第一转换部61向第二转换部63所在方向移动。即,本发明通过操作操作部4,第一轴收容部513a被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开闭。
[0076] 另外,由于所述接触部611需要设置于厚度有限的门主体31内部,因此第一转换部61还包括向外框架311弯曲的弯曲部613。在该情况下,所述接触部611优选设置于弯曲部
613。
[0077] 所述第二转换部63可以由沿着门主体31的高度方向H设置的杆(bar)构成,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第三自由端)位于第四轴551a与外框架311之间的空间,第二转换部63的第二自由端63f(第四自由端)与第一转换部61的第二自由端61f接触。
[0078] 为了将通过所述操作部4向第一转换部61输入的外力容易传递给第二转换部63,第一转换部的第二自由端61f与第二转换部的第二自由端63f中的一方还设置有转换部倾斜面631。图4A和图4B中作为一例示出了转换部倾斜面631设置于第二转换部63的情况。
[0079] 所述第二转换部63被在外框架311和内框架312中的一方上设置的第二转换部引导件319b支撑,图4A和图4B中作为一例示出了第二转换部引导件319b设置于外框架311引导第二转换部63的移动的情况。
[0080] 另外,所述旋转轴转换部6还包括能够向第一轴装卸部513的方向按压第一转换部61的弹性支撑部615,635,以便在门3关闭投入口111的情况下维持所述门3与第一旋转轴X结合的状态。
[0081] 所述弹性支撑部可以仅由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第二支撑部635构成,也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支撑部635及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第一支撑部615。
[0082] 所述第二支撑部635向远离转换部收容部557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所述第一支撑部615向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第一自由端61e关闭第一轴收容部513b的方向按压第一转换部61。
[0083] 因此,如果第一转换部61通过操作部4不向按压第二转换部63的方向移动(用户若不操作操作部),则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维持从转换部收容部557抽出的状态。
[0084] 如果第二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3e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部635维持从转换部收容部557抽出的状态,则第二转换部63的第二自由端63f向第一轴装卸部513按压第一转换部61的第二自由端61f,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轴511b因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而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抽出。
[0085] 因此,本发明在门3关闭投入口111的状态下,如果用户不操作操作部4,则门3维持绕第一旋转轴X可旋转的状态。
[0086] 在所述门3关闭投入口111的情况下,之所以门3处于能够绕第一旋转轴X旋转的状态,是因为门3维持与第一旋转轴X结合的状态有利于防止因自重而开放投入口。
[0087] 即,在门关闭投入口时,如果门维持与第二旋转轴Y连接的状态,则门的重力作用于门的方向与门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的方向类似,因此难以排除门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的可能性。但是,在门关闭投入口时,如果门3维持与第一旋转轴X结合的状态,则能够防止产生上述问题。
[0088] 所述第二支撑部635可以由一端固定于第二转换部63而另一端固定于外框架311和内框架312中的一方的弹簧构成。
[0089] 同样地,所述第一支撑部615也可以由一端固定于第一转换部61而另一端固定于外框架311和内框架312中的一方的弹簧构成。
[0090] 以下,参照图5A和图5B、图6A和图6B,详细说明门3的旋转轴X,Y的变更过程。
[0091] 在所述门3关闭了投入口111(门主体31与前面板11接触,把手主体41未被按压)时,第一转换部61向第一铰链51方向被弹性支撑部615,635按压,因此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防止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抽出(图5A)。
[0092] 此时,第四轴551a维持插入第四轴收容部555的状态,但是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不插入凸缘通孔557b(图5B)。这是因为只要第一转换部61通过操作部4不向远离第一铰链51的方向(图5A的右侧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转换部63就不插入凸缘通孔557b。因此,在门3关闭了投入口111时,门3处于以由第一轴511b和第二轴531c形成的第一旋转轴X为基准可旋转的状态。
[0093] 此时,如果用户利用收容部315向远离前面板11的方向拉门主体31(不按压把手主体41而拉门主体时),门3以第一旋转轴X为基准旋转而开放投入口111(参照图3)。
[0094] 另外,在门3关闭了投入口111时,如果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则第一转换部61和第二转换部63进行图6A所示的运动。即,如果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则移送部45按压接触部611的倾斜面6113,第一转换部61向第二转换部63移动。
[0095] 所述第一转换部61向第二转换部63移动时,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向门主体31内部移动,因此第一转换部的第二自由端61f按压第二转换部63的转换部倾斜面631。因此,第一轴511b处于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可抽出的状态,第二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3e插入第三铰链55的凸缘通孔557b,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参照图6B)。
[0096] 即,在所述门3关闭了投入口111的状态下,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时,门3处于以由第四轴551a和第三轴533c形成的第二旋转轴Y为基准可旋转的状态。
[0097] 此时,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向远离前面板11的方向拉门主体31时,门3以第二旋转轴Y为基准旋转而开放投入口111(图1的状态)。
[0098] 在上述衣物处理装置100中,优选的是,第一旋转轴X为与外壳的底面垂直的垂直轴,第二旋转轴Y为与外壳的底面平行的水平轴,但第一旋转轴X和第二旋转轴Y的构成无需限于此。
[0099] 另外,对仅具有上述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而言,门主体31绕第一旋转轴X旋转时,如果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则存在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装卸部513分离的危险。
[0100] 此外,对仅具有上述结构的衣物处理装置100而言,在门主体31绕第二旋转轴Y旋转时,存在只有把手主体41维持被按压的状态才能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的缺点。
[0101]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衣物处理装置100还包括门3开放了投入口111时(门主体从前面板分离时),固定第一转换部61及第二转换部63的位置的位置固定部7,8。
[0102] 图5A和图5B、图6A和图6B中作为一例示出所述位置固定部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位置的第一锁止机构7及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位置的第二锁止机构8的情况。
[0103] 如图7A所示,所述第一锁止机构7包括可装卸地设置于所述操作部4的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能够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在所述门主体31的内部沿着门3的宽度方向W往复运动的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
[0104]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为杆(bar)形状,被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79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79为将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固定于门主体31但向所述操作部4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的自由端的弹簧。
[0105]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包括被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按压的第一锁止机构倾斜面72。
[0106]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倾斜面72越远离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越向内框架312),越向远离操作部4的方向倾斜。
[0107]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是在所述门3关闭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向远离所述把手主体41的方向移动,而所述门3开放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向所述把手主体41所在的方向移动的机构。
[0108] 为此,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包括:沿着所述门3的厚度方向T可往复运动的移送主体74、与所述前面板11一接触就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从所述操作部4分离的按压部76,78。
[0109] 所述门主体31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移送主体74的运动的第一引导件317(参照图5A和图5B)。
[0110] 所述按压部包括:固定于移送主体74并贯穿所述内框架312的第一按压部78、固定于移送主体74并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倾斜面72接触的第二按压部76。在该情况下,所述内框架312还包括供所述第一按压部78插入的通孔313(第二通孔)。
[0111] 只是不同于图示,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可以固定在所述前面板11上。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在所述门3关闭了投入口11时插入所述通孔313(第二通孔)并按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倾斜面72。
[0112] 另外,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通过第一锁止机构紧固部711a,711b可以与把手主体41结合。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紧固部设置于把手主体41,包括收容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的自由端的第一固定部711a及第二固定部711b。
[0113] 所述第一固定部711a是在用户未按压操作部4而使门3旋转的情况下门3以第一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时供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结合的机构,所述第二固定部711b是在用户按压操作部4而使门3旋转的情况下门3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时供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结合的机构。
[0114] 如图8A和图8B所示,所述第二锁止机构8可以包括:沿着门3的厚度方向T在门3内部往复运动的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的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87、所述门3关闭了所述投入口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向远离所述前面板11的方向移动的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所述门3关闭了所述投入口11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从所述第二转换部63分离且所述门3开放了投入口11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与第二转换部63结合的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
[0115]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在设置于门主体31内部的第二引导件318的引导下在门3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0116]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87可以是连接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和所述门主体31的弹簧。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87向所述内框架312方向(投入口所在的方向)按压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
[0117]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贯穿所述内框架312并固定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在该情况下,所述内框架312还包括供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贯穿的通孔314(第一通孔)。
[0118] 只是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可以固定于前面板11。在该情况下,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投入口111时,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插入所述通孔314(第一通孔)按压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
[0119]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紧固部891、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且可装卸地与所述第一紧固部891结合的第二紧固部893。
[0120]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只要具备上述功能就可以构成为任意结构,图8A和图8B中作为一例示出所述第一紧固部891从第二转换部63的外周面凸出,第二紧固部893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的外周面凸出使得根据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位置支撑所述第一紧固部891的情况。
[0121] 以下,参照图7A和图7B、图8A和图8B、图9A和图9B、图10A和图10B,说明设置有位置固定部7,8的门3的动作过程。
[0122] 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投入口111时,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及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被前面板11按压,因此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维持与操作部4分离的状态(图7A),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的第二紧固部893位置与第一紧固部891分离的状态(图8A)。
[0123] 在这样的状态下,用户不按压操作部4而使门主体31从前面板11分离(以第一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门主体31)时,旋转轴转换部6、第一锁止机构7及第二锁止机构8如图9A和图9B所示进行动作。
[0124] 即,通过前面板11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及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输入的外力消失,因此,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与第一固定部711a结合而防止把手主体41旋转(图9B),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防止第二紧固部893上升到第一紧固部891的侧面(图8B),使得第二转换部63向第四轴551a方向移动。
[0125] 利用所述第一固定部711a防止把手主体41旋转时,即使在门主体31绕第一旋转轴X旋转的期间外力向所述把手主体41输入,第一转换部61也不移动。因此,本发明即使在所述门主体31绕第一旋转轴X旋转的期间外力向把手主体41输入,也能够防止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分离。
[0126] 另外,所述门主体31以第一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时,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被用户或者其他物体按压而把手主体41向可旋转的状态转换,但在该情况下,本发明利用第二锁止机构8防止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分离。
[0127] 以下假设未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8的情况。在所述门主体31以第一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的期间,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被用户或者其他物体按压时,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从操作部4的第一固定部711a分离。此时,如果用户按压把手主体41,则所述第一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1e会开放第一轴收容部513b,因此存在门主体31从第一旋转轴X及第二旋转轴Y分离的问题(第一轴从第一轴收容部分离,第四轴从第四轴收容部分离的问题)。
[0128] 但是,在本发明中,门主体31一旦从前面板11分离(一旦向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输入的外力消失),利用第二锁止机构8防止第二转换部63向第四轴551a移动,因此,也可以利用第二锁止机构8防止被第二转换部的第二自由端63f支撑的第一转换部61的移动。
[0129] 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在所述门主体31以第一旋转轴X为中心旋转的期间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输入外力,也能够利用所述第二锁止机构8防止所述门主体31从第一轴511b分离的问题。
[0130] 另外,用户按压操作部4之后,使门主体31从前面板11分离(以第一旋转轴Y为中心使门主体31旋转)时,旋转轴转换部6、第一锁止机构7及第二锁止机构8如图10A和图10B所示进行动作。
[0131] 即,第一转换部61向开放第一轴收容部513b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二转换部的第一自由端63e插入凸缘通孔557b以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
[0132] 此外,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及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从前面板11分离,因此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与第二固定部711b结合而防止把手主体41旋转,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防止第二紧固部893上升到第一紧固部891的侧面而第二转换部63向第一转换部的第二自由端61f方向移动。
[0133] 当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与第二固定部711b结合时,把手主体41将维持旋转的状态(设置于操作部的移送部45维持按压第一转换部61的接触部611的状态)。因此,在本发明中,门主体31绕第二旋转轴Y旋转时,即使用户不持续按压把手主体41,在门主体31的旋转过程中也能够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
[0134] 另外,只具有第一锁止机构7的门3在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时,如果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被按压,则第四轴551a可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但是在本发明中能够利用第二锁止机构8就能够防止上述问题产生。
[0135] 以下假设未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8的情况。在所述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的期间,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被用户或者其他物体按压时,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可能从把手主体41的第二固定部711b分离。
[0136] 当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从第二固定部711b分离时,因操作部的移送部45而向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接触部611输入的外力消失,第一转换部61的第一自由端61e通过弹性支撑部615,635向第一轴装卸部513移动,并且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自由端63e向远离第四轴551a的方向移动,因此第四轴551a能够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
[0137] 但是,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8的本发明在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时,防止第二转换部63向远离第四轴551a的方向移动。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所述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的期间,即使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输入了外力,也能够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
[0138] 结果,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7和第二锁止机构8的门3只在外力同时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及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输入时,可以转换旋转轴X,Y,因此,即使在门主体31的旋转过程中外力向第一锁止机构7和第二锁止机构8中的一方输入,也能够防止门主体31同时从第一铰链51及第三铰链55分离的问题。
[0139] 另外,利用第二锁止机构8产生的上述效果也可以通过图11A和图11B所示的抽出防止部9来实现。
[0140]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所述抽出防止部9包括:设置于第二转换部63的第一抽出防止部91、设置于所述第四轴装卸部552且可装卸地与所述第二转换部63结合的第二抽出防止部93。
[0141] 所述第一抽出防止部91由第二转换部63的表面以凹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槽构成,在该情况下,所述第二抽出防止部93为设置于凸缘通孔557b且插入第一抽出防止部91的凸起。
[0142] 设置有所述抽出防止部9的本发明在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时,即使有外力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输入,也能够防止第二转换部63从凸缘通孔557b分离。
[0143]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门主体31以第二旋转轴Y为中心旋转的期间,即使向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输入了外力,也能够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分离。
[0144] 本发明衣物处理装置100在第一锁止机构7、第二锁止机构8及抽出防止部9中可以只设置有抽出防止部9,或者只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8和抽出防止部9中的一方及第一锁止机构7,或者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7、第二锁止机构8及抽出防止部9。
[0145] 图12A和图12B示出本发明的第一锁止机构7的另一实施例。
[0146] 在前述中第一锁止机构7与操作部4结合而固定第一转换部61的位置,而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止机构7的特征在于,可装卸地设置于第一转换部61,用于固定第一转换部61的位置。
[0147] 即,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止机构7包括:沿着门的厚度方向T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的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79、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向远离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根据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是否与前面板11接触而使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和所述第一转换部61结合的第一锁止机构紧固部711。
[0148]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在设置于外框架311的第一引导件317的引导下在门3内部进行往复运动。
[0149]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支撑部79设置成连接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和外框架311,由向内框架312方向按压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的弹簧构成。
[0150]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移送部73从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凸出,通过设置于内框架312的通孔313(第二通孔,参照图7A和图7B)向门主体31的外部露出。
[0151] 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紧固部711是在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从所述第一转换部61分离,在所述门主体31开放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固定于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机构。
[0152] 为此,所述第一锁止机构紧固部711包括:沿着所述第一转换部61的长度方向W彼此间隔规定距离设置的第一固定部711a及第二固定部711b、设置于所述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且插入所述第一固定部711a和所述第二固定部711b中的一方的第三固定部711c。
[0153] 在该情况下,第三固定部711c优选设置于从第一锁止机构主体71向第一转换部61与外框架311之间的空间延长的第一锁止机构凸缘75。
[015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部711c插入第一固定部711a时,防止第一轴511b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分离,第三固定部711c插入第二固定部711b时,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抽出。
[0155] 图13A和图13B示出本发明的第二锁止机构8的另一实施例。
[0156] 本实施例的第二锁止机构8包括:沿着门的厚度方向T进行往复运动的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弹性地支撑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的第二锁止机构支撑部87、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向远离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方向移动的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根据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是否与前面板11接触而使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和所述第二转换部63结合的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
[0157]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移送部85从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凸出,通过设置于内框架312的第一通孔314向门主体31的外部露出。
[0158]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是在所述门主体31关闭了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从所述第二转换部63分离,在所述门主体31开放了所述投入口111时使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固定于所述第二转换部63的机构。
[0159] 所述第二锁止机构紧固部89包括:沿着所述第二转换部的长度方向H(门的高度方向)彼此间隔规定距离设置的第一紧固部891及第二紧固部893、设置于所述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且插入所述第一紧固部891和第二紧固部893中的一方的第三紧固部895。
[0160] 在该情况下,第三紧固部895优选设置于从第二锁止机构主体81向第二转换部63与外框架311之间的空间延长的第二锁止机构凸缘811。
[0161]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紧固部895插入第一紧固部891时,防止第一轴511从第一轴收容部513b分离,第三紧固部895插入第二紧固部893时,防止第四轴551a从第四轴收容部555抽出。
[0162] 本发明可以变更为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被上述实施例限制。因此,只要变更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视其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