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594335.5

文献号 : CN10542887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新味義史

申请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端子包括:端子连接部(2),其供对方端子的触片部(31)插入;板簧部(8),其配置在端子连接部(2)内,被所插入的触片部(31)按压而挠曲变形;及触片夹持用突壁(10),其在与板簧部(8)留出间隔的位置沿触片插入方向(e)延伸设置,并对插入在其与板簧部(8)之间的触片部(31)进行夹持,板簧部(8)设置有向触片夹持用突壁(10)侧突出的弹簧侧突部(8a),在触片夹持用突壁(10)设置有突起部(11),该突起部(11)的触片插入方向(e)的正交方向的尺寸比触片夹持用突壁(10)窄,并向板簧部(8)侧突出,并沿触片插入方向(e)延伸,突起部(11)被形成为弯曲状,该弯曲状在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与触片部(31)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

权利要求 :

1.一种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包括:

端子连接部,其供对方端子的触片部插入;

板簧部,其配置在所述端子连接部内,并被所插入的所述触片部按压而挠曲变形;及触片夹持用突壁,其在与所述板簧部留出间隔的位置沿触片插入方向延伸设置,对插入在其与所述板簧部之间的所述触片部进行夹持,在所述板簧部设置有向所述触片夹持用突壁侧突出的弹簧侧突部,在所述触片夹持用突壁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触片插入方向的正交方向的尺寸被形成得比所述触片夹持用突壁窄,使得与对方端子的滑动宽度比触片夹持用突壁的宽度窄,并向所述板簧部侧突出,并沿触片插入方向延伸,所述突起部被形成为弯曲状,所述弯曲状在所述弹簧侧突部的位置与所述触片部远离,在比所述弹簧侧突部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片夹持用突壁被形成为弯曲状,所述弯曲状在所述弹簧侧突部的位置与所述触片部远离,在比所述弹簧侧突部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所述突起部仿照着所述触片夹持用突壁而形成为弯曲状。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在与触片插入方向正交的面中的剖视下为圆弧状的突起。

说明书 :

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板簧部和触片夹持用突壁来夹持对方端子的触片部来进行电气连接的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这种以往的端子,具有日本特开2001-210417号公报所公开的端子。如图5A、图5B所示,该阴端子50包括连接阳端子70的端子连接部51、及连接电线的电线连接部(未图示)。端子连接部51具有:箱部52,其具有供阳端子70的触片部71插入的端子插入室52a;板簧部53,其从箱部52的前端延伸设置,并被折回到端子插入室52a内;及触片夹持用突壁54,其是通过将箱部52的一部分进行挤压加工而形成的,与板簧部53留出间隔来配置。
[0003] 在板簧部53设置有向触片夹持用突壁54侧突出的弹簧侧突部53a。触片夹持用突壁54被形成为弯曲状,使得在弹簧侧突部53a的位置与触片部71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53a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与触片部71接近。在触片夹持用突壁54上,利用这样的弯曲形状,在比弹簧侧突部53a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设置有最突出的部位、即一对突部54a。
[0004] 当将阳端子70的触片部71插入到阴端子50的端子插入室52a时,触片部71与板簧部53接触,板簧部53被按压而挠曲变形。由此,容许触片部71向端子插入室52a深处的插入,成为图5A的端子嵌合状态。触片部71以板簧部53的弹性复位力作为接触载荷在板簧部53的弹簧侧突部53a及一对突部54a这3点接触。
[0005] 根据该阴端子50,阳端子70的触片部71在3点进行接触,因此,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 但是,在上述现有例中,在阳端子70的触片部71的插入过程中,触片部71在触片夹持用突壁54上滑动的同时插入,如图5C所示,滑动宽度d2为与触片夹持用突壁的宽度d相近的大的宽度。因此,触片部71的滑动面积大,存在端子插入力大这种问题。
[0008]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而且端子插入力低的端子。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端子包括:端子连接部,其供对方端子的触片部插入;板簧部,其配置在端子连接部内,并被所插入的触片部按压而挠曲变形;及触片夹持用突壁,其在与板簧部留出间隔的位置沿触片插入方向延伸设置,并对插入在其与板簧部之间的触片部进行夹持,板簧部设置有向触片夹持用突壁侧突出的弹簧侧突部,在触片夹持用突壁上设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的触片插入方向的正交方向的尺寸比触片夹持用突壁窄,并向板簧部侧突出,并沿触片插入方向延伸,突起部被形成为弯曲状,该弯曲状在弹簧侧突部的位置与触片部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
[0011]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端子的触片夹持用突壁被形成为弯曲状,该弯曲状在弹簧侧突部的位置与触片部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突起部仿照着触片夹持用突壁而形成为弯曲状。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端子的突起部在与触片插入方向e正交的面中的剖视下为圆弧状的突起。
[0012] 发明效果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在端子嵌合状态下,触片部在板簧部的弹簧侧突部及一对突部这3点接触,因此,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另外,在对方端子的触片部的插入过程中,触片部在从触片夹持用突壁进一步突出的突起部上滑动的同时插入,因此,滑动宽度比触片夹持用突壁的宽度窄,端子插入力低。根据以上所述,端子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而且,端子插入力低。

附图说明

[0014]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示出阴端子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内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5] 图2A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与阴端子的触片插入方向正交的剖视图。
[0016] 图2B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图2A的IIB-IIB线剖视图(侧剖视)。
[0017] 图2C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以网格剖面线示出触片部的滑动部位(面积)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0018]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从下方观察阴端子的触片夹持用突壁的切断立体图。
[0019] 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示出阳端子的插入初期的阴端子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0020] 图5A示出现有例,是与嵌合有阳端子的阴端子的触片插入方向正交的剖视图。
[0021] 图5B示出现有例,是图5A的VB-VB线剖视图(侧剖视)。
[0022] 图5C示出现有例,是以网格剖面线示出触片部的滑动部位(面积)的主要部分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0024] 图1~图4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端子即阴端子1被收容在连接器壳体20的端子收容室21中。阴端子1连接在电线W的前端。在电线W的外周安装有橡胶塞22,利用橡胶塞22防止水等向连接器壳体20内侵入。以下,说明阴端子1。
[0025] 如图2A~图3所示,阴端子1是将1张预定形状的导电性板材弯折加工而形成的。阴端子1包括:端子连接部2,其供作为对方端子的阳端子30的触片部31插入;及电线连接部15,其连接有电线(参照图1)。
[0026] 端子连接部2具有底壁部3、一对侧壁部4、5、及顶壁部6。利用底壁部3、一对侧壁部4、5、及顶壁部6构成了方筒形状。方筒形状的内部是供阳端子30的触片部31插入的端子插入室7。在端子插入室7中,配置有从端子连接部2的底壁部3的前端折回而成的板簧部8。在板簧部8,设置有向下述的触片夹持用突壁10侧突出的弹簧侧突部(缩进部)8a。弹簧侧突部
8a为半球状。弹簧侧突部8a是通过对板簧部8进行锻造而形成的。在底壁部3设置有辅助弹簧部9。辅助弹簧部9是通过对底壁部3进行切割翘起而形成的。辅助弹簧部9的前端部位配置在板簧部8的前端侧的挠曲变形区域。即,当板簧部8挠曲变形时,辅助弹簧部9也挠曲变形,由此,实现弹簧力的增加。
[0027] 顶壁部6由叠合的2张板材形成。在顶壁部6的下方的板材上设置有突出到端子插入室7内的触片夹持用突壁10。触片夹持用突壁10位于与板簧部8留出间隔的位置。触片夹持用突壁10相对于触片插入方向e形成为弯曲形状。弯曲形状的弯曲方向为:在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与触片部31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
[0028] 如图3详细所示,在触片夹持用突壁10上设置有向板簧部8侧突出并沿着触片插入方向e延伸的突起部11。突起部11为仿照着触片夹持用突壁10的弯曲形状而相对于触片插入方向e弯曲的弯曲形状。突起部11在触片插入方向e的所有的位置为相同的突出量。突起部11利用该弯曲形状在比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形成有最突出的部位、即一对突部11a。突起部11的触片插入方向e的正交方向的尺寸为比触片夹持用突壁10窄的尺寸。突起部11在与触片插入方向e正交的面中的剖视下为圆弧状的突起。
[0029] 接下来,说明端子嵌合动作。当将阳端子30的触片部31插入到阴端子1的端子插入室7时,触片部31与板簧部8接触。于是,如图4所示,触片部31按压板簧部8而板簧部8挠曲变形,并且,触片部31受到来自板簧部8的弹簧复位力,因此,被按压在触片夹持用突壁10的突起部11侧。触片部31由于板簧部8的挠曲变形而被容许向端子插入室7的深处的插入,并且,在触片夹持用突壁10的突起部11上滑动,成为图2A、图2B的端子嵌合状态。触片部31将板簧部8的弹性复位力作为接触载荷地在板簧部8的弹簧侧突部8a及一对突部11a这3点接触。所以,阴端子1与阳端子30在该3点电气连接。
[0030] 根据该阴端子1,在端子嵌合状态下,触片部31在板簧部8的弹簧侧突部8a及一对突部11a这3点接触,因此,与接触点为2点的情况相比,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特别是,以板簧部8的弹簧侧突部8a为支点的触片部31的振动(摆动)被触片夹持用突壁10的2点的突部11a限制,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这样的振动。另外,在阳端子30的触片部31的插入过程中,触片部31在比触片夹持用突壁10更加突出的突起部11上滑动的同时插入,因此,如图2C所示,滑动宽度d1比触片夹持用突壁10的宽度充分窄,能够将端子插入力抑制得低。基于以上所述,阴端子1能够获得耐振动强的稳定的接触状态,而且,端子插入力低。
触片部31的滑动宽度d1能够利用突起部11的宽度等来调整。
[0031] 触片夹持用突壁10被形成为弯曲状,该弯曲状在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从触片部31远离,在比弹簧侧突部8a的位置靠触片插入方向e的前方及后方的位置接近,突起部11仿照着触片夹持用突壁10而形成为弯曲状。所以,通过使突起部11的突出量在触片插入方向e的所有位置为相同的高度,从而能够将突起部11形成为弯曲形状。作为变形例,可想到如下的构成:将触片夹持用突壁10形成为沿着触片插入方向e不弯曲的直线状,并使突起部11的突出量沿着触片插入方向e可变,从而将突起部11形成为弯曲形状。
[0032] 突起部11在与触片插入方向e正交的面中的剖视下为圆弧状的突起。因此,能够减小触片部31的滑动宽度d1,而且,即使触片部31以倾斜状态插入到端子插入室7,突起部11的角部也不会碰到触片部31,能够顺畅地进行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