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43383.9

文献号 : CN1054516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志摩秀和三角胜澤田武士

申请人 : 夏普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搅拌液体的搅拌叶片(2D)包括:具有旋转中心轴(C)的筒状芯(250),以及设置在筒状芯(250)的第一面侧的多个叶片部(220),多个叶片部(220)被设置为包围旋转中心轴(C),并且被设置为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

权利要求 :

1.一种搅拌叶片,对液体进行搅拌,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具有旋转中心轴;叶片部,在所述旋转部的第一面侧设置多个;以及桨片面,在所述旋转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侧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叶片部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旋转中心轴,并且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多个所述桨片面是以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叶片部与所述桨片面的形状不同,所述桨片面的数量比所述叶片部少,且未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部以相对于所述旋转部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片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第一面侧延伸的狭缝。

4.一种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所述搅拌槽的内部底面中的位于所述搅拌叶片正下方的区域相比周围的区域向下方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搅拌槽的内部底面中的位于所述搅拌叶片正下方的区域以外的底面相比,所述搅拌叶片的最下端位于下方。

6.一种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所述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力向所述搅拌叶片非接触地传递,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槽之间设置有旋转支承机构,当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时,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利用点接触而支承所述搅拌叶片的与所述搅拌槽接触的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产生磁耦合,将所述驱动机构侧的旋转力向所述叶片侧磁铁传递从而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

8.一种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所述搅拌槽设置有整流壁,所述整流壁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槽的内壁一起对利用所述搅拌叶片的旋转而形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整流。

9.一种饮料制造装置,使用粉末来制造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粉机,将粉碎对象物粉碎而得到所述粉末;容器,存储液体;加热器部,加热所述容器内的液体并供给;以及搅拌装置,被供给所述液体和由所述磨粉机得到的所述粉末,并使所述粉末与所述液体混合,所述搅拌装置使用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利用收纳在内部的搅拌叶片的旋转,而冷却由所述加热器部加热后供给的液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饮料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具有冷却装置,对由所述加热器部加热后供给的液体进行冷却。

12.一种搅拌部,对液体进行搅拌,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具有旋转中心轴;第一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第一面侧;以及第二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侧,所述第二搅拌部是以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一搅拌部与所述第二搅拌部的形状不同,且未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说明书 :

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液体进行搅拌并起泡的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供茶器、咖啡机等饮料供给装置被以各种方式发明,并在各种场合使用。还存在有如下的饮料供给装置:其不仅设置搅拌粉末和热水来供给饮料的装置,还同时设置使牛奶等起泡的装置。
[0003] 例如,在使用粉末茶供给装置的供茶器中,在具备操作面板的主体内具有烧热水的烧水部、粉碎茶叶的粉碎部,将从粉碎部排出的粉末茶存储,并向容器供给一定量。
[0004] 饮料用搅拌装置在搅拌碗的内部设置搅拌部件。搅拌碗形成为在内部存储饮料的容器状。搅拌部件在旋转轴设置有圆盘状的搅拌叶片,且被配设在搅拌碗的中央部。在该饮料用搅拌装置中,在饮料存储于搅拌碗的状态下驱动搅拌部件旋转,由搅拌部件搅拌饮料。
[0005] 卡布奇诺和拿铁咖啡是饮料表面由起泡的牛奶层覆盖的咖啡,牛奶起泡通常利用蒸气,需要精巧的操作。
[0006]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4中公开了上述这样的饮料制造装置。
[0007] 专利文献1:国际申请说明书日文译本特表2008-519621号
[00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373373号
[0009]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1-275838号
[0010]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318714号
[0011] 上述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以搅拌粉末和液体为目的,在由绿茶等制成的粉末的粒子较微细的情况下不一定为最佳。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液体的搅拌过程中,能够在搅拌的同时实现极微细的起泡的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
[0013] 在基于本发明的搅拌叶片中,搅拌叶片对液体进行搅拌,其包括:旋转部,具有旋转中心轴;以及叶片部,在所述旋转部的第一面侧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叶片部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旋转中心轴,并且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旋转中心轴的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
[0014] 在其他方式中,还包括桨片面,所述桨片面在所述旋转部的所述第二面侧设置多个。
[0015] 在其他方式中,所述叶片部以相对于所述旋转部向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
[0016] 在其他方式中,在所述叶片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从所述前端部向所述第一面侧延伸的狭缝。
[0017] 在基于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一个方面中,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所述搅拌槽的内部底面中的位于所述搅拌叶片正下方的区域相比周围的区域向下方凹陷。
[0018] 在其他方式中,与所述搅拌槽的内部底面中的位于所述搅拌叶片正下方的区域以外的底面相比,所述搅拌叶片的最下端位于下方。
[0019] 在基于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其他方面中,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设置有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所述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将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力向所述搅拌叶片非接触地传递,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槽之间设置有旋转支承机构,当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时,所述旋转支承机构利用点接触而支承所述搅拌叶片的与所述搅拌槽接触的部位。
[0020] 在其他方式中,所述非接触旋转传递机构在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产生磁耦合,将所述驱动机构侧的旋转力向所述叶片侧磁铁传递从而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
[0021] 在基于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其他方面中,搅拌装置在搅拌液体时使用,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叶片;搅拌槽,在内部收容所述搅拌叶片;以及驱动机构,使所述搅拌叶片旋转,所述搅拌槽设置有整流壁,所述整流壁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搅拌叶片,与所述搅拌槽的内壁一起对利用所述搅拌叶片的旋转而形成的所述液体的流动进行整流。
[0022] 在其他方式中,提供一种使用粉末制造饮料的饮料制造装置,其包括:磨粉机,将粉碎对象物粉碎而得到所述粉末;容器,存储液体;加热器部,加热所述容器内的液体并供给;以及搅拌装置,被供给所述液体和由所述磨粉机得到的所述粉末,并使所述粉末与所述液体混合,所述搅拌装置使用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装置。
[0023] 在其他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利用收纳在内部的搅拌叶片的旋转,而冷却由所述加热器部加热后供给的液体。
[0024] 在其他方式中,所述搅拌装置具有冷却装置,对由所述加热器部加热后供给的液体进行冷却。
[0025] 在所述搅拌叶片的其他方式中,当将搅拌叶片的直径设为d(mm),所述搅拌叶片沿着所述旋转中心轴向的高度设为h(mm)的情况下,满足下式1。
[0026] 0.2d(mm)≤h(mm)≤2d(mm)···(式1)
[0027] 在所述搅拌叶片的其他方式中,所述搅拌叶片处于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由直径d1(mm)至直径d(mm)围起的范围内,直径d1(mm)和直径d(mm)满足下式2。
[0028] 0.5d(mm)≤d1(mm)≤0.8d(mm)···(式2)
[0029] 在所述搅拌叶片的其他方式中,所述叶片部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情况下,具有在经过该旋转中心的直线和直径的交点处与中心线相切的半径r(mm)的圆弧,在将板厚设为t(mm)的情况下,满足下式3和式4。
[0030] 1(mm)≤t(mm)≤3(mm)···(式3)
[0031] 3(mm)≤r(mm)≤10(mm)···(式4)
[0032] 在所述搅拌叶片的其他方式中,当将所述搅拌叶片的高度设为h(mm)、狭缝的宽度设为a(mm)、狭缝的深度设为b(mm)的情况下,满足下式5和式6。
[0033] 1(mm)≤a(mm)≤(4mm)···(式5)
[0034] 0.1h(mm)≤b(mm)≤0.4h(mm)···(式6)
[0035] 在所述搅拌叶片的其他方式中,当将所述搅拌叶片的高度设为h(mm)、所述辅助叶片高度设为ha(mm)的情况下,满足下式7。
[0036] 0.15h(mm)≤ha(mm)≤0.8h(mm)···(式7)
[0037] 在所述搅拌装置的其他方式中,所述搅拌叶片的下端与所述搅拌槽的间隙为0.5mm~1.0mm。
[0038] 在所述搅拌装置的其他方式中,具有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搅拌叶片整体的重心相比圆盘状部的第二面位于下方。
[0039] 在基于本发明的搅拌部中,搅拌部对液体进行搅拌,其包括:旋转部,具有旋转中心轴;第一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第一面侧;以及第二搅拌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侧。
[0040]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在液体的搅拌过程中,能够在搅拌的同时实现极微细的起泡的搅拌叶片、搅拌装置、饮料制造装置和搅拌部。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立体图。
[0042]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43] 图3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的叶片部的形状的俯视图。
[0044] 图4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的搅拌动作的第一图。
[0045] 图5为表示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的搅拌动作的第二图。
[0046]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2的搅拌叶片的叶片部的形状的俯视图。
[0047] 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搅拌叶片的叶片部的形状的俯视图。
[0048] 图8为表示实施方式3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49]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4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050] 图10为表示实施方式5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1] 图11为平面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搅拌装置的搅拌叶片所产生的水流的图。
[0052] 图12为表示实施方式5的搅拌装置所设置的整流壁的结构的俯视图。
[0053] 图13为表示实施方式6的搅拌装置所设置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4] 图14为表示实施方式7的搅拌装置所设置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5] 图15为表示实施方式8的搅拌装置所设置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6] 图16为表示实施方式9的搅拌装置所设置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57] 图17为表示实施方式10的饮料制造装置的纵剖视图。
[0058] 图18为表示实施方式10的饮料制造装置的动作流程的框图。
[0059] 图19为表示实施方式11的饮料制造装置的纵剖视图。
[0060] 图20为表示实施方式11的饮料制造装置所使用的旋转轴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
[0061] 图21为表示实施方式12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0062] 图22为表示实施方式12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0063] 图23为表示实施方式12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64] 图24为图21中的XXIV-XXIV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0065] 图25为表示实施方式12的变形例的搅拌叶片的结构的图。
[0066] 图26为表示实施方式13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0067] 图27为表示实施方式13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0068] 图28为表示实施方式13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侧视图。
[0069] 图29为表示实施方式14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0070] 图30为表示实施方式14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0071] 图31为表示实施方式14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侧视图。
[0072] 图32为表示实施方式15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0073] 图33为表示实施方式15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0074] 图34为表示实施方式15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侧视图。
[0075] 图35为表示实施方式16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立体图。
[0076] 图36为表示实施方式16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俯视图。
[0077] 图37为表示实施方式16的搅拌叶片的形状的侧视图。
[0078] 图38为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79] 图39为图38中的XXXIX-XXXIX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0080] 图40为表示实施方式17的饮料制造装置的概略结构要素的整体立体图。
[0081] 图41为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7的饮料制造装置排出日本茶的第一制造流程。
[0082] 图42为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7的饮料制造装置排出日本茶的第二制造流程。
[0083] 图43为表示使用实施方式17的饮料制造装置排出日本茶的第三制造流程。
[0084] 图44为仅示出实施方式17的饮料制造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0085] 图45为实施方式17的磨粉单元的立体图。
[0086] 图46为实施方式17的磨粉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87] 图47为实施方式17的磨粉单元的纵剖视图。
[0088] 图48为实施方式17的搅拌单元的立体图。
[0089] 图49为实施方式17的搅拌单元的纵剖视图。
[0090] 图50为实施方式17的搅拌单元的俯视图。
[0091] 图51为表示实施方式17的搅拌单元的搅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92] 附图标记说明
[0093] 1搅拌槽,1a旋转轴,26旋转轴,1b圆锥凸部,1c圆锥凹部,1g槽,1r半圆壁,1y直线壁,2、2A、2B、2C、2D、2E、2F、2G、2H搅拌叶片,3旋转驱动机构,4、5永磁铁,7位置,8a流体入口部,8b流体出口,10旋转驱动部,11粉碎部,12存储部,13供给孔,14搅拌驱动部,15、16电磁阀,17容器,18加热器,19杯子,21旋转部,21圆盘状部,21a第一面,21b第二面,22、22A、22B叶片部,23狭缝,24辅助叶片部,25筒状芯,25b倾斜凹底部,25c倾斜凸底部,25p突起,27配重,81曲面整流壁,82直线整流壁,100装置主体,110控制单元,120磨粉马达单元,130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40搅拌马达单元,140A搅拌马达非接触台,150热水供给管,160加热器,170热水供给喷嘴,180磨粉单元装配区域,190搅拌单元装配区域,300磨粉单元,310磨粉壳体,310a取出口,310w连结用窗,340刮粉机,345磨粉轴,350下臼,355芯部,360上臼,370上臼保持部件,380弹簧,390弹簧保持部件,390p止转销,500搅拌单元,510搅拌槽,520把手,
530搅拌罩,531粉末投入口,532热水供给口,540排出口开闭机构,541排出口,542操作杆,
543开闭喷嘴,550搅拌叶片,560旋转轴,700水箱,800茶叶粉末收集盘,900承载基座,1000磨粉机,1500搅拌装置,2000、2000A饮料制造装置,C旋转中心轴,L中心线,S液面,T1粉碎对象物,T2粉末。

具体实施方式

[0094]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搅拌装置和饮料制造装置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分或者相应部分,且存在省略重复说明的情况。在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个数、量等的情况下,除非有特别记载,否则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一定局限于该个数、量等。
[0095] (实施方式1:搅拌叶片2)
[0096] 参照图1~图3对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2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的叶片部的形状的俯视图。
[0097] 参照图1和图2,该搅拌叶片2为搅拌液体的搅拌叶片2,其包括:作为旋转部的圆盘状部21,具有旋转中心轴C;以及叶片部22,在该圆盘状部21的图中上方侧亦即第一面21a侧设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部22被设置为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平行,不过并不局限于该结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部不单指叶片形状的部位,例如还包括环形线圈形状、半球形状等有助于液体的起泡的所有形状。
[0098] 在旋转中心轴C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盘状部21设置筒状芯25,筒状芯25被设置为能够在内部插入设置于外部的旋转轴1a。在旋转轴1a的前端设置有圆锥凸部1b。
[0099] 旋转轴1a设置于后述的搅拌槽1,旋转轴1a的圆锥凸部1b的顶点与筒状芯25的底部抵接,由此构成在搅拌叶片2旋转时,利用点接触而支承搅拌叶片2的与搅拌槽1接触的部位的旋转支承机构。此时,筒状芯25的内径被设定为不与旋转轴1a的外径接触的孔径。
[0100] 多个叶片部22被设置为包围旋转中心轴C,并且设置为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中心呈旋转对称。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22的前端部设置有从该前端部向第一面21a侧延伸的狭缝23。
[0101]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盘状部21的图中下方侧亦即第二面21b侧,在与叶片部22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辅助叶片部24。辅助叶片部24的形状与叶片部22的形状相同。
[0102] 参照图3,搅拌叶片2的形状是根据搅拌的对象物的量而决定搅拌叶片2的直径例如,作为搅拌叶片2的形状的一个例子可以列举外径(直径)d为 高度h为22mm、ha为4mm左右。
[0103] 在将搅拌叶片2的直径设为d(mm)、搅拌叶片2沿着旋转中心轴C方向的高度设为h(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式1。
[0104] 0.2d(mm)≤h(mm)≤2d(mm)···(式1)
[0105] 搅拌叶片2处于以旋转中心轴C为中心的、由直径d1(mm)~直径d(mm)围起的范围内,直径d1和直径d优选满足下式2。
[0106] 0.5d(mm)≤d1(mm)≤0.8d(mm)···(式2)
[0107] 叶片部22的形状为具有半径r(在本实施方式中,r=5mm)的圆弧,该圆弧在中心线(经过搅拌叶片的旋转中心的直线)L和直径d1(在本实施方式中, )的交点处与中心线L相切。叶片部22的板厚t为1mm左右。狭缝23的宽度为3mm左右,狭缝23距叶片部
22前端部的深度(b)为8mm左右。
[0108] 叶片部22的形状优选满足下式3和下式4。
[0109] 1(mm)≤t≤3(mm)···(式3)
[0110] 3(mm)≤r≤10(mm)···(式4)
[0111] 在将辅助叶片高度设为ha(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式7。
[0112] 0.15h(mm)≤ha(mm)≤0.8h(mm)···(式7)
[0113] 这样,通过将叶片部22形成为圆弧形状,且形成为与中心线L相切的圆弧形状,能够得到充分的起泡功能。进而,通过在叶片部22设置狭缝23,可实现更微细的起泡。
[0114] 在将搅拌叶片的高度设为h(mm)、狭缝23的宽度设为a(mm)、狭缝23的深度设为b(mm)的情况下,优选满足下式5和式6。
[0115] 1(mm)≤a(mm)≤(4mm)···(式5)
[0116] 0.1h(mm)≤b(mm)≤0.4h(mm)···(式6)
[0117] 一般而言,如果经过空气与液体的界面(液面S)的叶片部22的次数和面积增加,则起泡效率提高。进而,通过在叶片部22设置狭缝23,可使叶片部22的经过次数倍增,空气被切断为狭缝23的宽度以下,因此能够加工出更微细的气泡。
[0118] 具体地说,作为使搅拌槽1内的液体起泡的原理,是通过用叶片部22搅乱空气与液体的界面,从而在液体中加入空气,并将大的气泡切断从而细化。通过由搅拌叶片2加入空气、利用此时的涡流进行的高效搅拌、使搅拌叶片2的叶片部22经过因旋转而变化的液面并搅乱液面,从而能够实现较之以往更高效的搅拌及起泡。
[0119] 参照图4和5,对使用搅拌叶片2的搅拌及起泡进行说明。图4和图5为表示搅拌叶片2的搅拌动作的第一和第二图。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构成多翼风扇,并将其用于搅拌。多翼风扇的目的在于通过旋转从中央部吸入流体,并向外周送出流体。搅拌叶片2以后述的搅拌槽1所具备的旋转轴1a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被使用,并利用旋转时的离心力对搅拌槽1内的水和搅拌对象物进行搅拌。
[0120] 参照图4,在搅拌叶片2不旋转的状态下,液体W的液面S处于上方,搅拌叶片2被埋没在液体W之中。
[0121] 参照图5,如果搅拌叶片2旋转,则利用搅拌叶片2的搅拌作用,液体W作用有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大致垂直的方向(图中水平方向:图中箭头B方向)的力。其结果,包含旋转中心轴C的中央部的液面S向下方(图中箭头A方向)移位,搅拌叶片2的上部成为露出到液面S之上的状态。
[0122] 由此,在搅拌叶片2从液面S露出的区域,能够向液体W中加入空气。同时,从搅拌叶片2的中央部向外周部送出空气和搅拌对象的液体,将空气高效地加入液体中并搅拌。
[0123] 通过使搅拌叶片2的叶片部22经过空气与液面S的界面,能够粉碎大的气泡,高效地制作极微细的气泡。此时,通过增加叶片部22的个数和搅拌叶片2的转速,可使搅拌效率明显提高。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叶片部22设置狭缝23,能够更有效地粉碎大的气泡,高效地制作极微细的气泡。
[0124] 例如,在叶片部22的个数为33个的情况下,在 的容器中对300cc的液体进行搅拌。通过将具有所述尺寸的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的转速设为
1200rpm~3000rpm(无负载时)或者600rpm~1300rpm(负载时),使搅拌叶片2的前端(上端)从液面S突出,可靠地经过空气与液体的界面(图5所示的状态)。其结果,能够实现充分的搅拌和起泡。在叶片位置为距容器中心偏移13.5mm的位置进行搅拌可实现最佳。该尺寸的搅拌叶片2对于300cc以下的容量的液体有效。如果容量为300cc以下,则能够充分地起泡。
[0125] 此时的旋转方向能够正反旋转,可根据必要的空气加入量、转速、必要流速进行选择。例如,通过较快地设定该流速,可利用离心力确保液面S的高度,通过较慢地设定流速,能够降低液面S的高度。
[0126] 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由多翼风扇形状构成,从叶片中央部向外周部送出空气和搅拌对象的液体,能够在高效地向液体中加入空气的同时实现搅拌。同时,使多翼风扇的叶片部经过空气与液体的界面,由此能够粉碎大的气泡,高效地制成极微细的气泡。其结果,能够在搅拌粉末和液体的同时,实现液体的起泡。此时,通过增加叶片部22的个数、搅拌叶片2的转速,使得搅拌效率明显提高。
[0127] 搅拌叶片2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可使液面变化,液面还因搅拌量和转速而变化。此时,通过较高地设定搅拌叶片2的高度,变得容易经过液面,对于各种水位的液体的搅拌都能发挥有益作用,能够扩大转速和搅拌量的允许范围。
[0128] 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在圆弧形状的叶片部22的前端部具有狭缝23,使多翼风扇的叶片部22接触空气与液体的界面的次数增加。通过将狭缝23设置于叶片部22的前端侧,可确保加入空气的能力。利用旋转离心作用使空气与液体的界面位置根据叶片形状、个数和转速等而变化。通过最佳地控制该界面位置,使该界面位置与狭缝23的位置关系一致,从而可使搅拌效率明显提高,实现极微细的起泡。
[0129]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圆盘状部21作为旋转部,不过旋转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盘形状。只要是将叶片部22连结于筒状芯25的结构即可,旋转部的方式可以是任意的方式。
[0130] (实施方式2:搅拌叶片2A)
[0131] 接下来,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A的叶片部22A的形状进行说明。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A的叶片部22A的形状的俯视图。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叶片部22采用了形成圆弧形状且设置狭缝的方式,而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22A不采用圆弧形状,转而采用平直(平坦)的形状,且不设置狭缝。
[0132] 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22A沿着中心线L(半径方向)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中心线L交叉地设置叶片部22A。基本的尺寸关系与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2相同。
[0133] 通过与搅拌的对象物的量相应地使用该形状的搅拌叶片2A,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和起泡功能。
[0134] (实施方式3:搅拌叶片2B)
[0135] 接下来,参照图7和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B的叶片部22B的形状进行说明。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B的叶片部22B的形状的俯视图,图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B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136]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列设置两个叶片部22B,并将两个叶片部22B之间的间隙用作狭缝。
[0137] 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22B也沿着中心线L(半径方向)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相对于中心线L交叉地设置叶片部22B。在本实施方式中,叶片部22B沿着半径方向的宽度为1.5mm左右,叶片部22B彼此的间隙为3mm左右。 为31mm左右。
[0138] 通过与搅拌的对象物的量相应地使用该形状的搅拌叶片2B,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和起泡功能。
[0139] (实施方式4:搅拌叶片2C)
[0140] 接下来,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C的形状进行说明。图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C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0141]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2的结构相比,在圆盘状部21的图中下方侧亦即第二面21b侧未设置辅助叶片部24。永磁铁4被埋入圆盘状部21,不过对此省略图示。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搅拌叶片2相同。
[0142] 也可以采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搅拌叶片2C。
[0143] (实施方式5:搅拌装置1500)
[0144] 接下来,参照图10~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11为平面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的搅拌叶片2所产生的水流的图,图1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所设置的整流壁的结构的俯视图。
[0145] 在后文的说明中,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使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搅拌叶片2的情况进行说明,不过也可以使用所述实施方式2的搅拌叶片2A、所述实施方式3的搅拌叶片2B和所述实施方式4的搅拌叶片2C。
[0146] 参照图10,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具有对投入搅拌槽1内的粉末和液体进行搅拌及起泡的搅拌结构。在搅拌槽1的底面设置有旋转轴1a。搅拌叶片2中,在设置于搅拌叶片2的筒状芯25中插入旋转轴1a,搅拌叶片2能够以该旋转轴1a为中心进行旋转。
[0147] 旋转轴1a的圆锥凸部1b的顶点与筒状芯25的底部抵接,由此构成在搅拌叶片2旋转时,利用点接触而支承搅拌叶片2的与搅拌槽1接触的部位的旋转支承机构。搅拌叶片2的下端与搅拌槽1的间隙优选设定为0.5mm~1.0mm。在搅拌少量的粉末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地搅拌液体和粉末。
[0148] 在搅拌叶片2的底面侧固定有永磁铁4。在搅拌槽1的下方设置固定有永磁铁5的旋转驱动机构3。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驱动机构3使用电动马达。也可以代替永磁铁4、5而是使用电磁铁。
[0149] 设置于搅拌叶片2的底面侧的永磁铁4与设置于旋转驱动机构3的永磁铁5被配置为磁力相吸,在搅拌叶片2与旋转驱动机构3之间设置有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所述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将旋转驱动机构3的旋转力非接触地传递至搅拌叶片2。
[0150] 接下来,参照图11和图12,对该搅拌装置1500的搅拌叶片2所产生的水流进行说明。参照图11,示出了由搅拌叶片2产生的水流。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从中央上部吸入空气和液体(参照图5),并向搅拌叶片2的周围呈放射状地吹出空气和液体(箭头W)。
[0151] 参照图12,在将该搅拌叶片2配置在搅拌槽1内的情况下,将搅拌槽1形成为俯视呈跑道形状,在靠近一方的半圆壁1r侧配置搅拌叶片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一方的半圆壁1r的半径的中心与搅拌叶片2的旋转中心轴C一致。
[0152] 接下来,利用曲面整流壁81包围搅拌叶片2的与搅拌槽1的一方的半圆壁1r相反侧。优选曲面整流壁81的半径的中心与搅拌叶片2的旋转中心轴C一致。进而,在搅拌叶片2旋转方向下游侧(出口侧),与搅拌槽1的直线壁1y平行地设置直线整流壁82。曲面整流壁81的一端与直线整流壁82的一端连结。
[0153] 在曲面整流壁81的位于搅拌叶片2旋转方向上游侧,形成有使液体流入曲面整流壁81与搅拌槽1之间的流体入口部8a。在直线整流壁82的位于搅拌叶片2旋转方向下游侧,形成有使液体流出曲面整流壁81与搅拌槽1之间的流体出口8b。
[0154] 在具有所述结构的搅拌槽1内使搅拌叶片2旋转的情况下,在搅拌槽1内形成图12所示的箭头的液体流A1。特别是,液体流A2在流体出口8b流速加快,因此将搅拌的对象粉末的投下位置设定为流体出口8b下游侧的位置7。
[0155] 例如,如果微细的微米级的粉末(茶叶的粉末等)含有水,则会如粘土那样凝固,贴靠在搅拌槽1内的壁面和底面,出现粉末无法从壁面和底面剥离的现象和/或粉末成块(团)的现象。
[0156] 但是,在流速较快的位置7投下搅拌对象的粉末的情况下,粉末不会贴靠在壁上而是溶入水中。即使在粉末成块(团)的情况下,在经过搅拌叶片2时,搅拌叶片2会与块(团)抵接,利用搅拌叶片2将块(团)粉碎。
[0157] 进而,搅拌叶片2设置有朝向下方延伸的辅助叶片部24。由此,辅助叶片部24配置在接近搅拌槽1的底面的位置,能够将处于搅拌叶片2的上方或正下的粉末向离心方向的外侧扫出或吹出。
[0158]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搅拌装置1500,在进行搅拌的搅拌槽1中,具有对由搅拌叶片2造成的涡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壁,能够在任意的位置形成流动较快的水流。
[0159] 虽然微细的粉末在含有水时会如粘土那样凝固,出现贴靠在搅拌槽1内的壁面和/或底面而无法剥离的现象或成块(团)的现象,但是通过在向搅拌槽1投入粉末的粉末投入位置设置细的流路,从而形成流速快的水流,使液体迅猛地流入存在粉末的部分,由此粉末不成块(团)地溶入液体中。
[0160] 进而,搅拌叶片2的底面侧的辅助叶片部24配置在接近搅拌槽1的底面的位置,能够将处于搅拌叶片2的上方或者正下方的粉末向离心方向扫出和吹出。
[0161] (实施方式6:其他旋转支承机构)
[0162] 参照图13,对搅拌装置1500所采用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进行说明。图1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163] 在所述实施方式5中,如图2和图9所示,采用了如下的旋转支承机构:通过使旋转轴1a的圆锥凸部1b的顶点与筒状芯25的底部抵接,由此在搅拌叶片2旋转时,利用点接触而支承搅拌叶片2的与搅拌槽1接触的部位。
[016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在筒状芯25的前端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突起的倾斜凹底部25b。此时,筒状芯25的内径被设定为不与旋转轴1a的外径接触的孔径。
[0165] 在搅拌叶片2旋转时,旋转轴1a与筒状芯25的接触部分被限定为圆锥凸部1b的顶点和倾斜凹底部25b的顶点,因此能够将摩擦所产生的损失抑制到最小。由于还能够抑制因磨损产生的轴晃动,因此能够经受长时间的使用。其结果,在使用磁力的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中,能够高效地传递旋转。
[0166] 进而,在搅拌叶片2旋转时,圆锥凸部1b的顶点位于倾斜凹底部25b的顶点,能够使搅拌叶片2的旋转更为稳定。
[0167] (实施方式7:其他旋转支承机构)
[0168] 参照图14,对搅拌装置1500所采用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进行说明。图1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169] 在所述实施方式6中,如图13所示,在旋转轴1a的前端设置有圆锥凸部1b,在筒状芯25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凹底部25b,不过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将凹凸颠倒,在旋转轴1a的前端设置有圆锥凹部1c,在筒状芯25的底部设置有倾斜凸底部25c。
[0170] 即便是由圆锥凹部1c和倾斜凸底部25c的组合构成的旋转支承机构,也能够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6相同的作用效果。
[0171] (实施方式8:其他旋转支承机构)
[0172] 参照图15,对搅拌装置1500所采用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进行说明。图1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省略了使用永磁铁4、5的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的图示。
[0173]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在搅拌槽1设置旋转轴1a,而是在搅拌叶片2的圆盘状部21的第二面21b侧设置有构成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轴26。利用未图示的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在设置于搅拌槽1侧的永磁铁5开始旋转时,利用旋转陀螺的原理,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在实现平衡的同时稳定地开始旋转。
[0174] 这样,无需在搅拌槽1设置旋转轴1a,因此简化了搅拌槽1的结构,并且容易进行搅拌槽1的清洗作业。仅通过在搅拌槽1的底面承载搅拌叶片2,便能够使用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使搅拌叶片2旋转。
[0175] 进而,通过将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轴26组合,从而无需使用专用的搅拌槽,能够在磁力所及范围进行搅拌。例如,对于陶磁器、纸杯等使用了不易设置轴的材质的搅拌槽,也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因此,能够将搅拌叶片放入茶碗、马克杯、纸杯中进行搅拌。
[0176] (实施方式9:其他旋转支承机构)
[0177] 参照图16,对搅拌装置1500所采用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进行说明。图1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旋转支承机构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省略了使用永磁铁4、5的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的图示。
[0178]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在搅拌槽1设置旋转轴1a,在搅拌叶片2的圆盘状部21的第二面21b侧设置有朝向下方弯曲的形状的配重27。该配重27由均质的材料构成,搅拌叶片2整体的重心位于相比圆盘状部21的第二面21b靠下方侧的配重27内。由此,搅拌叶片2可根据与不倒翁(roly-poly)相同的原理,以图16所示的状态静止。
[0179] 利用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在设置于搅拌槽1侧的永磁铁5开始旋转时,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在实现平衡的同时稳定地开始旋转。如果搅拌叶片2旋转,则形成经过搅拌叶片2的重心的旋转中心轴C。
[018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无需在搅拌槽1设置旋转轴1a,因此简化了搅拌槽1的结构,并且容易进行搅拌槽1的清洗作业。仅通过在搅拌槽1的底面承载搅拌叶片2,便能够使用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使搅拌叶片2旋转。
[0181] (实施方式10:饮料制造装置2000)
[0182] 参照图17和图18,对具备所述各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和搅拌装置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
1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的动作流程的框图。在图17中,对于采用搅拌叶片2和搅拌装置1500的情况进行了图示,不过可以适当地采用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
[0183] 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兼具将茶叶等食品粉末化的机构、以及将食品与液体搅拌的搅拌机构,将形成粉末后的食品(茶叶)与热水或者水搅拌,提供起泡的饮料。
[0184] 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具备磨粉机1000、存储液体W的容器17和具有搅拌槽1的搅拌装置1500,所述搅拌槽1被供给液体W和由磨粉机1000得到的粉末T2,并使粉末T2和液体W混合。
[0185] 磨粉机1000使用适于粉碎对象物的微粒化的石臼等,并利用现磨的粉末。
[0186] 磨粉机1000具备旋转驱动部10、粉碎部11、存储部12和供给孔13。旋转驱动部10所产生的旋转被传递给粉碎部11。例如茶叶等粉碎对象物T1由粉碎部11粉碎,粉碎后的粉末T2被存储于存储部12。
[0187] 容器17例如存储有水等液体。容器17根据需要由加热器18加热。容器17内的液体在规定的时机利用电磁阀15的开闭而被导入搅拌槽1。存储于存储部12的粉末T2在规定的时机从供给孔13定量地向搅拌槽1投下。
[0188] 搅拌叶片2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搅拌槽1。在规定的时机使搅拌驱动部14旋转,旋转驱动机构3向搅拌叶片2传递旋转,由此搅拌叶片2搅拌液体和粉末T2。
[0189] 搅拌叶片2使搅拌槽1内产生涡流,从水面加入空气并且利用叶片部进行剪切从而产生极微细的气泡。极微细的气泡可使搅拌后的饮料的口感醇厚,喜好性提高。旋转驱动机构3例如为磁铁,优选利用磁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使搅拌叶片2旋转。由此,搅拌槽1容易装拆,清扫性提高。
[0190] 由搅拌槽1搅拌后的液体在规定的时机利用电磁阀16的开闭而被注入杯子19。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向喜好的杯子19中直接注入饮料。
[0191] 图18中示出了饮料制造装置2000的更为详细的动作流程。如果向饮料制造装置2000输入开始信号(F0),则并行地执行磨粉机1000的研磨开始(F1)和水箱加热开始(F5)。
在由扭矩传感器检测到磨粉机1000的研磨结束(F2)时,打开粉末供给孔(F3),从供给孔13向搅拌槽1投下粉末T2。然后,关闭粉末供给孔(F4)。
[0192] 另一方面,在由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加热结束(F6)时,打开电磁阀15(F7),向搅拌槽1内供给温水。然后,关闭电磁阀15(F8)。
[0193] 如果向搅拌槽1投入粉末T2和温水,则在搅拌槽1中开始由搅拌叶片2的旋转所进行的搅拌(F9)。在使用计时器计时了一定时间的搅拌后,结束由搅拌叶片2的旋转所进行的搅拌(F10)。在搅拌叶片2搅拌之后,打开电磁阀16(F11),向杯子19注入饮料。然后,关闭电磁阀16(F12),结束饮料制造装置2000的动作流程(F13)。
[0194]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通过使用所述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和使用该搅拌叶片的搅拌装置,能够得到不具有粉末块(团)且具有极微细的气泡的饮料。
[0195] (实施方式11:饮料制造装置2000A)
[0196] 参照图19和图20,对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A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9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A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20为表示旋转轴1a的前端部分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图19中对采用搅拌叶片2和搅拌装置1500的情况进行了图示,不过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
[0197] 本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A的基本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的饮料制造装置2000相同。不同点为搅拌槽1被设置为能够装拆,搅拌槽1兼作为饮料容器(水壶)。在搅拌完成后,使用者取出搅拌槽1,向使用者的杯子注入饮料。因此,能够容易地清洗搅拌槽1,因此能够提供清扫性高且成本低的饮料制造装置。
[0198] 当从搅拌槽1注入饮料时,优选使搅拌叶片2不易脱落。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在设置于搅拌槽1的旋转轴1a的外周面设置槽1g,当搅拌槽1倾斜时,设置在搅拌叶片2的筒状芯25的内壁上的突起25p与旋转轴1a的槽1g卡合。
[0199] (实施方式12:搅拌叶片2D)
[0200] 接下来,参照图21~图24,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D的形状进行说明。图21为表示搅拌叶片2D的形状的俯视图,图22为表示搅拌叶片2D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3为表示搅拌叶片2D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4为图21中的XXIV-XXIV线箭头方向剖视图。
[0201] 参照图21和图22,搅拌叶片2D以圆筒形状的筒状芯250为中心,所述筒状芯250在内部插入旋转轴。筒状芯250构成具有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部。具备从筒状芯250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所述第一桨片210在以180度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桨片211在相对于该第一桨片210旋转90度的位置设置一对,且位于以180度对置的位置。
[0202] 在一对第一桨片210的外周面和一对第二桨片211的外周面设置有下部辅助环222。下部辅助环222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不产生阻力的形状。下部辅助环
222设置有多个朝向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上表面(第一面)侧延伸的叶片部220,该多个叶片部220包围旋转中心轴C,并且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呈旋转对称。叶片部220的上端部连结于上部辅助环223。上部辅助环223与下部辅助环222相同,也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不产生阻力的形状。此外,关于叶片部220的详细形状,将在后文中叙述。
[0203] 一对第一桨片210朝向下方(第二面)侧具有规定的厚度,并具有朝向与旋转方向相反侧凹陷的弯曲形状,在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形成了有助于搅拌的弯曲形状的桨片面212。同样,第二桨片211也朝向下方(第二面)侧具有规定的厚度,并具有朝向与旋转方向相反侧凹陷的弯曲形状,在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形成了有助于搅拌的弯曲形状的桨片面212。桨片面212被设置在四个部位,在第一桨片210与第二桨片211之间形成共计四处的空间210h。在一对第一桨片210的内部埋入后述的永磁铁240。
[0204] 参照图23和图24,筒状芯250和一对第一桨片210包括一体成型的罩260a。在第一桨片210的桨片主体260b内,设置有用于收纳永磁铁240的圆筒状的收纳部210a。埋入到一对第一桨片210内的永磁铁(叶片侧磁铁)240利用后述的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进行借助磁力的旋转传递。
[0205] 为了提高旋转驱动中的磁力所产生的保持力,优选永磁铁隔着筒状芯250设置在两个部位。如后所述,在叶片部220的外径(d)为 的情况下,隔着筒状芯250的磁铁之间的间距被限定。例如,如果将相同磁力的磁铁设置在三个部位以上,则在相邻的磁铁间产生磁力的干扰,在旋转驱动中,磁铁有可能脱落。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通过将永磁铁设置在两个部位,能够加长旋转圆周上的磁铁间的距离,避免相邻的磁铁间的磁力发生干扰。
[0206] 在一对第一桨片210之间设置有供旋转轴插入的贯通孔215。在筒状芯250的内部收纳有圆锥状护罩251,所述圆锥状护罩251与旋转轴的前端点接触,使搅拌叶片2D顺利旋转。在罩260a与桨片主体260b之间嵌入有确保水密性的密封圈252。
[0207] 接下来,参照图24,对叶片部220的形状进行说明。叶片部220设置有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外侧扩展的倾斜角θ。倾斜角θ例如为75度左右。利用倾斜角θ,搅拌叶片2D能够以相同的外形得到高的搅拌力,或者以相同的搅拌力降低旋转驱动部的负载。对于叶片部220的水平方向的剖面形状,能够采用图3、图6、图7、图8所示的形状。
[0208] 另外,利用倾斜角θ使搅拌叶片2D的清扫性提高。相对于搅拌叶片2D的全高h,将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高度ha如图24所示,定义为相对于旋转方向产生阻力(有助于搅拌力)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h=9.5mm、ha=5.5mm。另外,优选为叶片部220的内径 外径
[0209] 由此,能够兼具利用图4和图5说明的从水面加入空气所产生的起泡效果,以及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桨片面212所产生的搅拌效果。为了实现起泡效果,需要确保水面与叶片上端的距离,为了缩小能够起泡的最小容量,需要尽可能地缩小全高h。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搅拌力,需要确保桨片面212的高度ha,为了兼具所述两个效果,优选形成上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内径 的搅拌槽内,确认到最小容量150cc的起泡和搅拌性能。
[0210] (变形例:搅拌叶片2D′)
[0211] 此外,图25中,作为所述实施方式12的搅拌叶片2D的变形例,示出了搅拌叶片2D′。该搅拌叶片2D′与搅拌叶片2D相比,未设置上部辅助环223。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叶片部220的前端在旋转时或清洗时因冲击而破损的可能性,因此叶片部220优选使用树脂、金属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的材料。或者可以是植毛刷等柔性材料。在叶片部220使用柔性材料的情况下,可缓解冲击而无需担心破损。
[021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叶片部220为第一搅拌部,桨片面212构成第二搅拌部。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0213] (实施方式13:搅拌叶片2E)
[0214] 接下来,参照图26~图28,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E的形状进行说明。图26为表示搅拌叶片2E的形状的立体图,图27为表示搅拌叶片2E的形状的俯视图,图28为搅拌叶片2E的侧视图。此外,省略与所述实施方式12共通的说明,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27和图
28中的附图标记N为中心线。
[0215] 参照图26~图28,搅拌叶片2E以圆筒形状的筒状芯250为中心,所述筒状芯250在内部插入旋转轴。筒状芯250构成具有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部。具备从筒状芯250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所述第一桨片210在以180度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桨片211在相对于该第一桨片210旋转90度的位置设置一对,且位于以180度对置的位置。
[0216] 在一对第一桨片210的外周上部设置有保持部222a。保持部222a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不产生阻力的形状。保持部222a支承环形线圈220a的一部分,并且固定第一桨片210,所述环形线圈220a配置在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上表面(第一面)侧。环形线圈220a被配置为包围旋转中心轴(C),并且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呈旋转对称,环形线圈220a具有与所述的实施方式12的叶片部220相同的功能。
[0217] 环形线圈220a优选通过将金属线加工而成的弹簧部件的两端连结而形成。优选环形线圈220a的相邻的金属线彼此具有间隙。金属线的材质例如优选为不锈钢。
[0218] 这样,在搅拌叶片的上部配置与叶片部220功能相同的环形线圈220a,在搅拌叶片的下部配置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由此兼具从水面加入空气所产生的起泡效果,以及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桨片面212所产生的搅拌效果。
[0219] (实施方式14:搅拌叶片2F)
[0220] 接下来,参照图29~图31,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F的形状进行说明。图29为表示搅拌叶片2F的形状的立体图,图30为表示搅拌叶片2F的形状的俯视图,图31为表示搅拌叶片2F的形状的侧视图。此外,省略与所述实施方式12共通的说明,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30和图31中的附图标记N为中心线。
[0221] 参照图29~图31,搅拌叶片2F以圆筒形状的筒状芯250为中心,所述筒状芯250在内部插入旋转轴。筒状芯250构成具有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部。具备从筒状芯250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所述第一桨片210在以180度对置的位置设置一对,所述第二桨片211在相对于该第一桨片210旋转90度的位置设置一对,且位于以180度对置的位置。
[0222] 在一对第一桨片210的外周面和一对第二桨片211的外周面设置有下部辅助环222b。下部辅助环222b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不产生阻力的形状。下部辅助环222b设置有多个弯曲形状的叶片部220b,叶片部220b被配置成向第一桨片210和第二桨片211的上表面(第一面)侧延伸,且各自的终点向旋转中心轴(C)弯曲并汇集,该多个叶片部220b包围旋转中心轴(C),并且相对于旋转中心轴C呈旋转对称,形成半球形状。
[0223] 这样,通过使用多个叶片部220b形成半球形状,除了所述实施方式12的效果之外,还消除了叶片部的突起,便于进行操作。
[0224] (实施方式15:搅拌叶片2G)
[0225] 接下来,参照图32~图34,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G的形状进行说明。图32为表示搅拌叶片2G的形状的立体图,图33为表示搅拌叶片2G的形状的俯视图,图34为表示搅拌叶片2G的形状的侧视图。此外,省略与所述实施方式12共通的说明,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33和图34中的附图标记N为中心线。
[0226] 参照图32~图34,搅拌叶片2G以圆筒形状的筒状芯250a为中心,所述筒状芯250a在内部插入旋转轴。筒状芯250a构成具有旋转中心轴(C)的旋转部。在筒状芯250a的外周面设置有圆盘状的突起部210b,且具备从突起部210b的外周面呈放射状延伸的四个桨片210c,所述桨片210c设置在间隔90度的位置。
[0227] 在突起部210b的内部埋入所述的永磁铁240,利用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进行借助磁力的旋转传递。
[0228] 四个桨片210c朝向下方(第二面)侧具有规定的厚度,在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形成了有助于搅拌的桨片面212a。进而,桨片面212a被倾斜地配置成其旋转方向的后方侧处于下方。桨片210c被设置在四个部位,在桨片210c与桨片210c之间形成有共计四个部位的空间210h。
[0229] 这样,在桨片210c的旋转方向,通过将桨片面212a倾斜地配置为其后方侧处于下方,由此搅拌叶片2G的侧方朝向下方集中,能够以从搅拌槽1底面掏出的方式产生搅拌水流,因此能够提高对搅拌槽1的底面附近的搅拌力。
[0230] (实施方式16:搅拌叶片2H)
[0231] 接下来,参照图35~图37,对本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2H的形状进行说明。图35为表示搅拌叶片2H的形状的立体图,图36为表示搅拌叶片2H的形状的俯视图,图37为表示搅拌叶片2H的形状的侧视图。此外,省略与所述实施方式12共通的说明,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36和图37中的附图标记N为中心线。
[0232] 四个桨片210d朝向下方(第二面)侧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且具有朝向与旋转方向相反侧呈V形凹陷的形状,在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方向)形成了有助于搅拌的桨片面212b。
[0233] 这样,桨片210d通过配置桨片面212b,所述桨片面212b具有朝向与旋转方向相反侧呈V形凹陷的形状,从而能够向搅拌叶片2F的侧方集中地引起搅拌水流,因此能够提高对搅拌槽1的底面附近的搅拌力。
[0234] 进而,在沿着与旋转方向A相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桨片210d所承受的水流的负载,由此能够选择搅拌力。
[0235] (实施方式17:饮料制造装置1、磨粉单元300)
[0236] 接下来,参照图38~图40,对使用所述搅拌叶片2D的磨粉单元300和具备该磨粉单元300的饮料制造装置1进行如下说明。图38为饮料制造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图39为图38中的XXXIX-XXXIX线箭头方向剖视图,图40为表示饮料制造装置1的概略结构要素的整体立体图。
[0237] 参照图38,饮料制造装置1使用茶叶作为粉碎对象物,并粉碎该茶叶而得到茶叶粉末。使用该得到的茶叶粉末,制造茶作为饮料。饮料制造装置1具备装置主体100、作为粉碎机的磨粉单元300、搅拌单元500、水箱700、茶叶粉末收集盘800和承载基座900。承载基座900设置在装置主体100的前侧下方,并朝向前侧突出,可承载杯子(省略图示)和茶叶粉末收集盘800。
[0238] (磨粉单元300)
[0239] 参照图40,作为粉碎装置的磨粉单元30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装配于磨粉单元装配区域180,所述磨粉单元装配区域180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的前面侧。在磨粉单元装配区域180中,朝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磨粉单元300可装拆地装配于该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磨粉单元300连结于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由此得到用于研磨作为粉碎对象物的茶叶的驱动力。
[0240] 从磨粉单元300的上部投入磨粉单元300内部的茶叶在磨粉单元300的内部被微细地粉碎,且作为茶叶粉末下落至承载在磨粉单元300下方的茶叶粉末收集盘800从而被收集。此外,使用图45~图47对磨粉单元300的详细结构进行后述。
[0241] (搅拌单元500)
[0242] 参照图39和图40,搅拌单元500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装配于搅拌单元装配区域190,所述搅拌单元装配区域190设置于装置主体100的前面侧。在搅拌单元装配区域190设置有搅拌马达非接触台140A,利用磁力对设置在搅拌单元500内部的搅拌叶片2D进行旋转驱动。
[0243] 在装置主体100的搅拌单元装配区域190的上部设置有热水供给喷嘴170。在装置主体100的内部,水箱700内的水的温度升至规定温度,从热水供给喷嘴170向搅拌槽510内供给热水。在装置主体100中制得的热水和由磨粉单元300得到的茶叶粉末被投入搅拌槽510内,利用搅拌槽510的搅拌叶片550搅拌热水和茶叶粉末。由此,在搅拌槽510内制造出茶。
[0244] 通过操作设置在搅拌单元500下方的排出口开闭机构540的操作杆542,将搅拌单元500内制造出的日本茶注入承载于承载基座900的杯子(省略图示)。此外,对于磨粉单元300的详细结构,使用图45~图47进行后述。
[0245] (日本茶(饮料水)的制造流程)
[0246] 接下来,参照图41~图43,对使用所述饮料制造装置1的日本茶(饮料水)的制造流程进行说明。图41~图43为表示使用饮料制造装置1排出日本茶的第一~第三制造流程的图。此外,向磨粉单元300投入规定量的日本茶叶,在水箱700中存储规定量的水。
[0247] (第一制造流程)
[0248] 参照图41,对第一制造流程进行说明。该第一制造流程为同时进行磨粉单元300的茶叶粉碎和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的流程。
[0249] 饮料制造装置1同时开始步骤11的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步骤13的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接下来,在步骤12中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结束,并且步骤14的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结束。
[0250] 在步骤15中,由使用者将步骤12中得到的茶叶粉末投入搅拌单元500内。
[0251] 接下来,在步骤16中,由搅拌单元500开始对茶叶粉末和热水进行搅拌。在步骤17中,搅拌单元500对于茶叶粉末和热水的搅拌结束。在步骤18中,由使用者操作设置在搅拌单元500下方的排出口开闭机构540的操作杆542,由此向承载于承载基座900的杯子排出茶。
[0252] (第二制造流程)
[0253] 参照图42,对第二制造流程进行说明。该第二制造流程是在磨粉单元300的茶叶粉碎之后,进行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的流程。
[0254] 在步骤21中,饮料制造装置1开始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在步骤22中,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结束。在步骤23中,由使用者将步骤22中得到的茶叶粉末投入搅拌单元500内。
[0255] 在步骤24中,开始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在步骤25中,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结束。
[0256] 接下来,在步骤26中,由搅拌单元500开始茶叶粉末和热水的搅拌。在步骤27中,由搅拌单元500进行的茶叶粉末和热水的搅拌结束。在步骤28中,由使用者操作设置在搅拌单元500下方的排出口开闭机构540的操作杆542,由此向承载于承载基座900的杯子排出茶。
[0257] (第三制造流程)
[0258] 参照图43,对第三制造流程进行说明。该第三制造流程具备在搅拌单元500中利用搅拌使热水冷却的步骤。
[0259] 饮料制造装置1同时开始步骤31的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步骤33的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在步骤34中,从装置主体100朝向搅拌单元500的热水供给结束。
[0260] 接下来,在步骤32中,磨粉单元300对于茶叶的磨粉结束,并且在步骤35中,在搅拌单元500中开始对于供给热水的冷却搅拌。在步骤36中,在搅拌单元500中,供给热水的冷却搅拌结束。供给热水的冷却搅拌中,通过使搅拌叶片2D沿规定方向旋转,从而搅动被供给的热水,使热水与空气接触(从水面加入外部空气),使热水的温度降至所需的温度。例如在茶叶粉末的情况下,所需的温度是指用于按照所需比例获取成分的最佳温度。
[0261] 此外,在步骤35和步骤36中,使搅拌叶片2D旋转来冷却热水,不过并不局限于该方法。例如,也可以使饮料制造装置1另行设置冷却部195,来冷却搅拌槽510。冷却部195例如优选利用风扇送风进行冷却或利用水冷进行冷却。
[0262] 在插入了向搅拌槽510内供给热水后冷却(散热)至所需温度的工序之后,投入粉末T2,由此能够将含有成分以所需的比例提取到热水中。
[0263] 在步骤37中,由使用者将在步骤32中得到的茶叶粉末投入搅拌单元500内。
[0264] 接下来,在步骤38中,由搅拌单元500开始茶叶粉末和热水的搅拌。在步骤39中,由搅拌单元500进行的茶叶粉末和热水的搅拌结束。在步骤40中,由使用者操作设置在搅拌单元500下方的排出口开闭机构540的操作杆542,由此向承载于承载基座900的杯子排出茶。
[0265] (装置主体100的内部结构)
[0266] 接下来,参照图44,对饮料制造装置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44为仅示出饮料制造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在饮料制造装置1的装置主体100的内部,在水箱700的前面侧配置有控制单元110,所述控制单元110使用搭载有电子部件的印刷布线基板。基于使用者输入的开始信号,由控制单元110执行所述茶的制造流程。
[0267] 在控制单元110的下方位置,配置有对磨粉单元300赋予驱动力的磨粉马达单元120。在该磨粉马达单元120的下方位置,朝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所述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用于将磨粉马达单元120的驱动力传递给磨粉单元300。
[0268] 热水供给管150的一端连结至水箱700的底面,所述热水供给管150从底面向下方短暂延伸且呈U形向上延伸。在热水供给管150的上端部连结有热水供给喷嘴170,所述热水供给喷嘴170用于向搅拌单元500的搅拌槽510注入热水。在热水供给管150的中途区域装配有U形的加热器160,所述加热器160用于加热流经热水供给管150内的水。
[0269] (磨粉单元300的结构)
[0270] 接下来,参照图45~图47对作为磨粉装置的磨粉单元3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5为磨粉单元300的立体图,图46为磨粉单元300的分解立体图,图47为磨粉单元300的纵剖视图。
[0271] 磨粉单元300包括整体具有圆筒形状的磨粉壳体310,并在下方的侧面设置有连结用窗310w,所述连结用窗310w供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插入内部。在磨粉壳体310的最下端部形成有取出口310a,所述取出口310a用于取出(落下)由磨粉单元300粉碎的茶叶粉末。
[0272] 在磨粉壳体310的内部,从下方依次设置有刮粉机340、下臼350和上臼360。在刮粉机340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磨粉轴345,该磨粉轴345与磨粉驱动力连结机构130连结,驱动下臼350旋转。
[0273] 在下臼350的中央部设置有沿旋转轴芯向上方延伸的芯部355。上臼360由上臼保持部件370保持,在上臼保持部件370的内部收纳有将上臼360向下方按压的弹簧380和弹簧保持部件390。设置于下臼350的芯部355以贯通上臼360的方式向上方延伸。
[0274] (搅拌单元500的结构)
[0275] 接下来,参照图48~图51,对搅拌单元5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8为搅拌单元500的立体图,图49为搅拌单元500的纵剖视图,图50为搅拌单元500的俯视图,图51为表示搅拌单元的搅拌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276] 搅拌单元500具备搅拌槽510。搅拌槽510包括树脂制的封装支架511、保持于该封装支架511的保温容器512。封装支架511设置了由树脂一体成型的把手520。在搅拌槽510的上表面开口设置有开闭该开口的搅拌罩530。搅拌罩530设置有粉末投入口531和热水供给口532,所述粉末投入口531用于投入由磨粉单元300粉碎的茶叶粉末,所述热水供给口532用于从热水供给喷嘴170注入由装置主体100生成的热水。
[0277] 在搅拌槽510的底部承载有搅拌叶片2D。在搅拌槽510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旋转轴560,作为搅拌叶片2D的轴承部的筒状芯250插入该旋转轴560。
[0278] 磁铁240埋入搅拌叶片2D。在搅拌马达非接触台140A中,埋入搅拌叶片2D的磁铁(叶片侧磁铁)240与设置于搅拌马达单元140侧的旋转台141的磁铁(驱动机构侧磁铁)142以非接触的状态磁耦合,由此将搅拌马达单元140的旋转驱动力向搅拌叶片2D传递。由磁铁240和磁铁142构成非接触旋转驱动机构。
[0279] 为了提高旋转驱动中的磁力所产生的保持力,优选将磁铁(叶片侧磁铁)240和磁铁(驱动机构侧磁铁)142分别隔着旋转中心设置在两个部位。
[0280] 在搅拌槽5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排出搅拌后的茶的排出口541。在该排出口541设置有排出口开闭机构540。该排出口开闭机构540包括:以可开闭排出口541的方式插入排出口541的开闭喷嘴543;以及对开闭喷嘴543的位置进行控制的操作杆542。在通常状态下,开闭喷嘴543利用弹簧等施力部件(省略图示)被施加作用力而堵住排出口541。当使用者使操作杆542克服作用力而移动的情况下,开闭喷嘴543移动,将排出口541开放。由此,搅拌槽510内的茶会注入承载于承载基座900的杯子(省略图示)。
[0281] 参照图50和图51,对使用所述搅拌叶片2D的搅拌槽510内部的搅拌进行说明。参照图50,搅拌叶片2D可旋转地支承于旋转轴560,沿搅拌时的主旋转方向A旋转。搅拌槽510设置有排出口541,搅拌槽510的底面朝向排出口541倾斜。在搅拌时的水流较快的点DP,从设置于搅拌罩530的粉末投入口531投下作为搅拌对象物的茶叶粉末。
[0282] 参照图51,在搅拌时,向搅拌槽510内投入茶叶粉末T2之后,向搅拌槽510内注入热水等液体。针对茶叶粉末T2着地的搅拌槽510的底面TA,在搅拌叶片2D的正下方的区域设置深度g2的锪孔。搅拌槽510的内部底面TA的位于搅拌叶片2D正下方的区域TA1比周围的区域向下凹陷。在搅拌叶片2D的下端与正下方的搅拌槽510的底面之间设置有间隙g1,以避免搅拌叶片2D与底面摩擦。
[0283] 支承于旋转轴560的包含永磁铁240的搅拌叶片2D利用与旋转台141的磁力作用而旋转,所述旋转台141保持永磁铁142并利用搅拌马达单元140而旋转。旋转的搅拌叶片2D尤其在桨片面212附近形成强的水流W。
[0284] 特别是,在茶叶粉末T2的粒度较小的情况下,茶叶粉末T2的山在液体中也处于稳定状态而不易粉碎。这是由于表面凝固成粘土状的团。因此,以避免团残留于搅拌槽510的底面的方式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强水流接触茶叶粉末T2的山所附着的底面TA附近,来粉碎茶叶粉末T2的山。
[0285] 另一方面,在搅拌叶片2D的正下方需要设置间隙g1,以避免搅拌叶片2D与底面TA摩擦,因此通过在搅拌叶片2D的正下方形成深度g2的锪孔,可使产生最强水流的桨片面212的高度与茶叶粉末T2的山下端附近一致。
[0286] 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优选使搅拌叶片2D的下端比茶叶粉末T2所附着的底面TA低,即g2>g1。即,与搅拌槽510的内部底面TA中的位于搅拌叶片220正下方的区域TA1以外的底面相比,搅拌叶片220的最下端位于下方。此外,底面TA考虑到底面倾斜的情况,定义为茶叶粉末T2所附着的面之中最高的位置。
[0287] 至此,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来表示,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内容以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