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16743.6

文献号 : CN1054648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兼田一辉松野浩治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京滨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油器。化油器具有旋转式控制阀,通过在节流阀的气门杆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槽部的端部,根据节流阀的开度来开闭第2排气通路,在实现化油器主体的小型化的同时,顺利对第2排气通路进行加工,还能有效防止污物对控制阀的附着或沉积。控制阀由气门杆(8)的上端部构成,从与吸气道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第1排气通路(15)设置在气门杆(8)的一侧,第2排气通路(16)自控制阀(8u)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第2排气通路(16u)的自控制阀(8u)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设置在当从投影面观察时的气门杆(8)的所述一侧,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下游端连接到第1排气通路(15)的中途部位。

权利要求 :

1.一种化油器,在形成在化油器主体(1)中的吸气道(2)内,设置有使所述吸气道(2)开闭的蝶形节流阀(7),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在所述化油器主体(1)上的所述节流阀(7)的气门杆(8),在设置在化油器主体(1)中并朝向吸气道(2)开口的主喷嘴(5)的外周,形成有经由多个排出孔(14)与所述主喷嘴(5)内部连通的放气室(13),所述放气室(13)与形成在化油器主体(1)中并处于导通状态的第1排气通路(15)和也形成在化油器主体(1)中由控制阀(8u)开闭的第2排气通路(16)连接,所述第1排气通路(15)和第2排气通路(16)各自的上游端均朝向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上游侧开口,使得与化油器主体(1)连接设置的浮子室(4)中的贮存燃料(F)能够经过所述主喷嘴(5)喷到吸气道(2)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油器中具有旋转式的所述控制阀(8u),所述控制阀(8u)通过所述气门杆(8)的、在外周面(8ur)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槽部(22)的端部,根据节流阀(7)的开度对第2排气通路(16)进行开闭的控制,所述控制阀(8u)由所述气门杆(8)的上端部构成,

在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第1排气通路(15)设置在所述气门杆(8)的一侧,而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所述控制阀(8u)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所述控制阀(8u)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设置在从所述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的所述气门杆(8)的所述一侧,而所述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下游端连接到第1排气通路(15)的中途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所述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在化油器主体(1)中的所述气门杆(8)的另一侧设置有低速通路(30),所述低速通路(30)的喷射口(32)在比吸气道(2)的主喷嘴(5)更靠下游的一侧开口,并且所述低速通路(30)使所述浮子室(4)内的贮存燃料(F)中的一部分燃料与空气混合以喷射到吸气道(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油器,其特征在于:

在化油器主体(1)中形成有转动自如地与所述气门杆(8)的上端部相嵌合且进行支承的轴承孔(1u),并且第2排气通路(16)的所述上游侧通路部分(16u)和所述下游侧通路部分(16d)朝所述轴承孔(1u)开口,所述上游侧通路部分(16u)及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朝所述轴承孔(1u)开口的各个开口(16uo、16do)被配置成,在从两个开口(16uo、16do)与所述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所述两个开口(16uo、16do)在所述轴承孔(1u)的周向上相互排列,且所述两个开口(16uo、16do)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气门杆(8)的轴线方向位于同一位置。

说明书 :

化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油器,尤其涉及如下的化油器,在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的吸气道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吸气道进行开闭的蝶形节流阀,且在上下方向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化油器主体上的所述节流阀的气门杆,在朝向吸气道开口的主喷嘴(main nozzle)的外周形成有经由多个排出孔而与主喷嘴内连通的放气室,而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并处于导通状态的第1排气通路和同样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由控制阀开闭的第2排气通路都与所述放气室连接,所述第1排气通路和第2排气通路的各自通路的上游端均朝向化油器主体中的吸气道的上游侧开口,从而使与化油器主体连接设置的浮子室中的贮存燃料能够经过上述主喷嘴喷到吸气道内。

背景技术

[0002] 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化油器,在所述化油器中具有旋转式控制阀,在所述旋转式控制阀中,通过在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带有切槽部的气门杆的下端部,根据节流阀开度来开闭第2排气通路,从而能够简化控制阀结构,同时根据节流阀的开度准确地开闭第2排气通路。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4-1379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 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化油器中,从与吸气道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在气门杆的一侧,第1、第2排气通路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所述第1、第2排气通路的各自的下游端分别朝向放气室直接开口。结果是,在气门杆的所述一侧沿上下方向设置第1、第2排气通路,使得化油器主体上下体积膨胀,此外,第2排气通路在其中途部分安装控制阀,导致所述第2排气通路的盘绕路径相对比较复杂并且变长,因而存在第2排气通路不易加工或成型,并且设计自由度受限等问题。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既可实现化油器主体的小型化,还可顺利对第2排气通路进行加工或成型,而且能有效防止污物对控制阀的附着或沉积。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化油器,在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的吸气道内,设置有使所述吸气道开闭的蝶形节流阀,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化油器主体上的所述节流阀的气门杆,在朝向吸气道开口的主喷嘴的外周,形成有经由多个排出孔与所述主喷嘴内连通的放气室,所述放气室与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并处于导通状态的第1排气通路和也形成在化油器主体中并由控制阀开闭的第2排气通路连接,所述第1排气通路和第2排气通路各自的上游端均朝向化油器主体的吸气道的上游侧开口,使得与化油器主体连接设置的浮子室中的贮存燃料能够经过所述主喷嘴喷到吸气道内,其第一特征在于,所述化油器具有旋转式的所述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在所述气门杆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槽部的端部,根据节流阀的开度对第2排气通路进行开闭的控制,所述控制阀由所述气门杆的上端部构成,从与吸气道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第1排气通路设置在所述气门杆的一侧,而第2排气通路的自所述控制阀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设置在吸气道的上侧,第2排气通路的自所述控制阀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设置在从所述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的所述气门杆的所述一侧,而所述下游侧通路部分的下游端连接到第1排气通路的中途部位。
[0011] 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气门杆”的含义是指:如图1、图3的箭头a、b、c所示,不仅包括将节流阀的气门杆准确地垂直设置的情况,还包括从垂直线稍稍倾斜设置的情况。
[0012] 此外,本发明的化油器除了第一特征之外,还包括如下第二特征,即,从与吸气道的轴线正交的所述投影面观察情况下,在化油器主体中的所述气门杆的另一侧设置有低速通路,且所述低速通路的喷射口朝向比吸气道的主喷嘴更靠下游的一侧开口,使得所述浮子室内的贮存燃料中的一部分燃料与空气混合以喷射到吸气道中。
[0013] 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化油器除了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外,还包括如下第三特征,即,在化油器主体中形成有转动自如地与所述气门杆的上端部相嵌合且进行支承的轴承孔,并且第2排气通路的所述上游侧通路部分和所述下游侧通路部分朝向所述轴承孔开口,所述上游侧通路部分及下游侧通路部分的、朝向所述轴承孔开口的各个开口被配置成:在从所述两个开口与所述气门杆正交的投影面观察下,使所述两个开口在所述轴承孔的周向上相互排列,且两个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气门杆的轴线方向位于同一位置。
[0014] 发明的效果
[0015]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化油器中具有旋转式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在节流阀的气门杆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切槽部的的端部,根据节流阀的开度对第2排气通路进行开闭的控制,在所述化油器中,控制阀由气门杆上端部构成,从与吸气道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第1排气通路设置在气门杆的一侧,而第2排气通路的自控制阀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设置在吸气道的上侧,第2排气通路的自控制阀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设置在从所述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的所述气门杆的所述一侧,而所述下游侧通路部分的下游端连接到第1排气通路的中途部位。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引擎在特定负荷运转时的油耗减少和排气最优化,而且在化油器主体的吸气道周围,将第1排气通路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气门杆的所述一侧,而将第2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分设置在吸气道的上侧,这种分布式设置能够实现化油器主体的小型化,即可以不费力地以最短距离将第2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分连接到气门杆的上端部(即控制阀)。此外,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侧通路部分被设置在化油器主体中气门杆的所述一侧,且与同侧的第1排气通路的中途部位相合流,因而,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端无需延长到放气室且向着该放气室直接开口,因此这样做能够有助于缩短第2排气通路的长度,提高其加工性以及成型性。不仅如此,通过将第2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分以及与该上游侧通路部分相连的控制阀设置在吸气道的上侧,能够有效地防止吸气道中的吸气逆流等引起的污物对控制阀的附着、沉积。
[0016] 尤其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从所述投影面对低速通路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低速通路设置在化油器主体中的气门杆的另一侧,且低速通路的喷射口朝向比吸气道的主喷嘴更靠下游的一侧开口。由此,在化油器主体的吸气道周围,低速通路能够设置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气门杆的另一侧(即与第1排气通路隔着气门杆而相对的一侧),因而能够充分利用该化油器主体中的气门杆的另一侧的壁部,不费力地自由设置低速通路,有助于化油器的进一步小型化。
[0017] 进一步而言,根据第三特征,在化油器主体中形成有与气门杆的上端部相嵌合且进行支承的轴承孔,并且第2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分和下游侧通路部分向着所述轴承孔开口,所述上游侧通路部分及下游侧通路部分的向着所述轴承孔开口的各个开口被配置成,在从所述两个开口与气门杆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使所述两个开口在所述轴承孔的周向上相互排列,且两个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在气门杆的轴线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由此,能够在轴向上尽量缩小对第2排气通路的上、下游侧通路部分双方同时开口的轴承孔以及相应的气门杆上端部,这有助于化油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从吸气上游侧对本发明所述化油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观察得到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沿图1中的2-2线的截面图。
[0020] 图3是所述实施方式的文丘里(Venturi)部的横截面图(沿图2中的3-3线的截面图)。
[0021] 图4是示出沿图3中的4-4线的截面图、以及伴随节流阀的开度变化而产生的、控制阀的开度变化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基于附图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3] 首先,在图1及图2中,化油器C用于生成给装载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动力作业装备(例如启动式发电机、动力割草机等)上的引擎所提供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述化油器C包括:化油器主体1,其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吸气道2;浮子室体3,其经由O形环23与该化油器主体1的下表面周缘相接合,并且浮子室体3与化油器主体1之间形成浮子室4。
[0024] 在化油器主体1中,与引擎的燃烧室相连的吸气管P连接到吸气道2的下游端侧,而与空气净化器(未示出)相连的吸气管P’连接到吸气道2的上游端侧。此外,空气净化器可以不经由吸气管P’而直接连接到吸气道2的上游端。
[0025] 呈圆筒状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主喷嘴5的上端向着吸气道2的文丘里部2a的下面开口,隔着该文丘里部2a,在吸气道2的上游侧(即图2中的下侧)设置有阻气阀(chock valve)6,而在吸气道2的下游侧(即图2的上侧)设置有节流阀(throttle valve)7。在引擎运转状态下,在化油器C的吸气道2中,通过空气净化器后的空气向引擎的燃烧室流动,但此时的化油器C使浮子室4内的贮存燃料F经由主喷嘴5以雾状喷出到吸气道2的文丘里部2a,通过与经过的空气流混合而生成混合气体。
[0026] 节流阀7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气门杆(弁軸)8和蝶形阀片9(弁板)构成。所述气门杆8贯穿吸气道2且可转动地支承在化油器主体1上;所述阀片9在吸气道2内固定在所述气门杆8上。该气门杆8的上端部8u及下端部8d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分别与上部轴承孔1u及下部轴承孔1d相嵌合,所述上部轴承孔1u和下部轴承孔1d分别设置在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正上方和正下方的周壁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气门杆8”的含义是指:如图1及图3的箭头a、b、c所示,不仅包括气门杆8准确地垂直设置的情况,还包括稍稍偏移垂直线倾斜设置的情况。
[0027] 在该气门杆8的上端部8u的外端上一体地连接设置有向化油器主体1的上方延伸出的延长轴部8e,在该延长轴部8e上连接有节流阀杆(throttle lever)10。于是,如果操作该节流阀杆10(相应地操作气门杆8)以使其转动,则能够通过与它们共同旋转的阀片9使吸气道2开闭。此外,通过手动,经由设置在节流阀杆10和化油器主体1之间的保持机构、或者设置在节流阀杆10和包括通用机在内的其他设备之间的保持机构,也能够将节流阀杆10保持在任意的转动操作位置。另外,在阻气阀6的气门杆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用于任意转动操作该阻气阀6的气门杆上端部的阻气杆(chock lever)6L。
[0028] 如图3所示,在化油器主体1中,在浮子室4内用于支持所述主喷嘴5的喷嘴支持部1a向下方延伸,在该喷嘴支持部1a的下端部安装有旋紧的螺栓11,该螺栓11以液体密封状态的方式贯穿浮子室体3的中心部,从而将浮子室体3固定在化油器主体1上。在浮子室4中始终贮存有由未示出的燃料箱供给的定量燃料F,在该燃料F中漂浮有对未示出的浮阀(float valve)进行开闭控制的浮子19。
[0029] 此外,在所述喷嘴支持部1a上安装有旋紧的主燃料喷嘴12,所述主燃料喷嘴12使主喷嘴5的下端与浮子室4相连通,由此来计量从浮子室4流向主喷嘴5的燃料。此外,在主喷嘴5和喷嘴支持部1a之间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放气室13,在主喷嘴5的周壁上开设有将放气室13与主喷嘴5内连通起来的多个排气孔14。
[0030] 在化油器主体1中形成有处于导通状态的第1排气通路15,该第1排气通路15的下游端向着所述放气室13的上部直接开口。在化油器主体1中形成并由控制阀8u开闭的第2排气通路16的下游端,在化油器主体1内与在所述第1排气通路15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5d的中途部位合流并相互连接。由此,该第2排气通路16的下游端经由第1排气通路15的一部分(下游侧通路部分15d),与放气室13的上部连通。
[0031] 所述第1排气通路15和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端均分别朝向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上游侧的端面开口,并且直接与上游侧的吸气管P’内部连通。此外,在第1排气通路15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5u中,安装有旋紧的用于控制第1排气通路15中的最大空气流量的第1空气喷嘴17;另外,在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中,安装有旋紧的用于控制第2排气通路16中的最大空气流量的第2空气喷嘴18。
[0032] 此外,对于第2排气通路16进行开闭控制的控制阀,其是由节流阀7的气门杆8的上端部8u作为旋转式控制阀而构成。具体而言,第2排气通路16按照如下方式构成,即为了所述上部轴承孔1u转动自如地对气门杆8的上端部(即控制阀8u)进行支承,而使在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上部设置的上部轴承孔1u位于第2排气通路16的中间部。进而,第2排气通路16由上部轴承孔1u区分成经由吸气管P’而与空气清洁器相连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以及与放气室13相连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
[0033] 进一步说,作为气门杆8的圆柱状上端部(即控制阀8u),在该控制阀8u的外周面8ur的一部分上设有槽状的切槽部22。当切槽部22同时面对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和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朝轴承孔开口的两开口16uo、16do时,切槽部22使第2排气通路16导通。此外,当切槽部22仅与两个开口16uo、16do中的一个开口面对时,第2排气通路
16会被切断。
[003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3及图4明显可知,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和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两个开口16uo、16do按照如下方式进行配置,即在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两个开口16uo、16do在该轴承孔1u的周向上相隔预定距离e排列,并且在气门杆8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两个开口(开口16uo、16do)的一部分处于同一位置。
此外,两个开口16uo、16do也可以按照如下方式形成,即:两个开口16uo、16do都在气门杆8的轴线方向上的同一位置上。
[0035] 此外,在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来观察,与预定距离e相对应的轴承孔1u的中心角θ1被设定为锐角,并且比与切槽部22的周向区域相对应的轴承孔1u的中心角θ2小。此外,切槽部22被形成为:在从所述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比在气门杆上端部8u的外周面8ur上的切槽部22的周向两端相连的虚拟直线更凹向轴承孔1u的中心O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断面是コ字状的槽形)。在该情况下,尤其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如果切槽部22形成为コ字状的槽形,则切槽部22的深凹部(即槽状腔室)中能够贮存不少的排气,因此从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16u进入该凹部的空气或者从该凹部向下游侧通路部分16d排出的空气的流向都很稳定,并且第2排气通路16向放气室13提供的空气供给量也很稳定。
[0036]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一方面,即使在节流阀7为怠速开度至仅比怠速开度稍微多打开一点的预定的低开度区域(例如,相对于与吸气道轴线正交的面打开20°左右的状态)内、以及在充分打开的中、高开度区域(例如40°左右以及打开得比40°更大的状态)内,气门杆8的上端部(即所述控制阀8u)也会切断第2排气通路16;另一方面,仅在节流阀7在所述低开度区域与所述中、高开度区域之间的特定的狭窄的中间开度区域(例如打开30°及30°左右的状态)内,才使第2排气通路16导通。
[0037] 然而,如附图所示,一方面,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来观察可知,第1排气通路15设置在气门杆8的一侧(图1、图3中为右侧);另一方面,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控制阀8u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此外,从所述投影面进行观察,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控制阀8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设置在气门杆8的一侧;从所述投影面进行观察可知,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下游端在气门杆8的一侧,与第1排气通路15的中途部位(图示中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5d的中间部位)合流并连接到一起。
[0038]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排气通路15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5u是从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上游端侧的端面沿吸气道轴线通过钻孔加工或成型加工而形成;通过斜向下钻孔加工而使下游侧通路部分15d形成为从化油器主体1的右侧上部外表面,朝向放气室13的上部开口。下游侧通路部分15d的中途部分,与钻孔加工或成型加工形成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5u的内端部相交并连通。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形成下游侧通路部分15d的钻孔的外端,通过与该外端紧密嵌合固定的塞体24以液体密闭的方式密封。
[0039] 另一方面,通过钻孔加工或成型加工形成的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是从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上游端侧的端面相对吸气道轴线稍稍倾斜并大致沿该轴线钻孔加工而成,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的内端朝向上部轴承孔1u开口。另外,第2排气通路16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由稍微向下缓慢倾斜的第1钻孔25和朝下急剧倾斜第2钻孔26形成,第1钻孔25从化油器主体1的上部外表面起横切上部轴承孔1u,并且向吸气道1的上游侧延伸;
第2钻孔26从化油器主体1的右上部外表面穿孔,使第1钻孔25的内端与第1排气通路15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5d相连通。此外,第2钻孔26的外端通过与该外端紧密嵌合而进行固定的塞体27以液体密闭的方式密封,而第1钻孔25的外端也被塞体(未示出)以液体密闭的方式密封。
[0040] 另外,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的孔径比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孔径形成得更宽(这样当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观察时孔径宽度更大),该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由一端朝向轴承孔1u开口的第1通路部16u1、和经由环状阶梯部与该第1通路部16u1的另一端相连的直径较大的第2通路部16u2构成。此外,在第1通路部16u1中插入有位于所述第2空气喷嘴18顶部侧的插入轴部18a,并且位于第2空气喷嘴18底部侧的在外周上刻有阳螺纹的固定轴部18b也旋紧在第1通路部16u1中。像这样,第2空气喷嘴18具有插入到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第1通路部16u1)中的顶部侧插入轴部18a、以及螺合固定在该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上的底部侧固定轴部18b。插入轴部18a插入在的上游侧通路部分
16u的第1通路部16u1,以同样的内径朝向轴承孔1u直接开口,因此能够很容易对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进行钻孔加工。
[0041] 进一步而言,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进行观察,在化油器主体1中,在气门杆8的另一侧(在图1、图3中为左侧),形成有使浮子室4内的贮存燃料中的部分燃料与空气混合以喷出到比吸气道2的节流阀7更靠下游的低速通路30。该低速通路30由低速通路主体31、低速孔口32、混合室33和低速燃料通路34组成。低速通路主体31是通过从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上游端侧的端面沿吸气道轴线进行钻孔加工或成型加工而形成,其上游端朝向吸气管P’内开口;低速孔口32用作喷射口,其一端朝向低速通路主体31的内端开口,另一端朝向吸气道2的节流阀7的下游侧开口;混合室33形成在低速通路主体31的中途部位,并且具有较大容积;低速燃料通路34用于将混合室33与放气室13的下部之间进行连通。在低速通路主体31中安装有旋紧的用于对通过低速通路主体31的空气进行气量调整的低速喷口(slow jet)36。此外,混合室33是通过对化油器主体1的外表面进行钻孔加工或者成型加工而形成,其开口端通过与开口端紧密地嵌合而进行固定的盖体35以液体密闭的方式密封。
[0042] 在引擎运转状态下,当节流阀7的开度处于最小怠速开度或接近最小怠速开度的低开度时,在低速通路30中,通过在节流阀7的下游的吸气道2中发生的吸气负压,将从吸气管P’吸入到低速通路主体31中的空气与吸入到低速燃料通路34的自放气室13放出的燃料,一同在混合室33中混合,并从低速孔口32导入到吸气道2内,因此在引擎的怠速运转或低负荷运转下也能够向吸气道2提供必要的混合气体。
[0043]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44] 在引擎运转中,流经吸气道2并被吸向引擎的吸入空气量,由节流阀7的开度控制,并且根据该吸气量而在文丘里部2a产生的负压作用于主喷嘴5,由此,浮子室4内的燃料F从主喷嘴5喷到吸气道2,并且一边与上述吸入空气一起生成混合气体,一边被吸入到引擎中。
[0045] 在此期间,2次空气通过第1排气通路15流入放气室13,然后从多个排气孔14进入主喷嘴5内,将主喷嘴5内上升的燃料乳状化,以加速从主喷嘴5喷出的燃料的雾化。
[0046] 此时,如果节流阀7在怠速开度至比怠速开度稍微多打开一些的预定的低开度区域(例如相对于与吸气道轴线正交的面打开20°左右的状态)中、或者节流阀7在充分打开的中、高开度区域(例如打开40°以上的状态)中,则由气门杆8的一部分构成的控制阀8u的切槽部22,仅与第2排气通路16的上、下游侧通路部分16u、16d的朝轴承孔1u开口的开口16uo、16do中的一者面对,即,所述控制阀8u的圆筒状外周面8ur使第2排气通路16成为断开状态。
因此2次空气无法通过第2排气通路16,相应地减少了从主喷嘴5喷出的燃料中的空气量,从而由引擎吸入的混合气体变浓。由此,引擎在怠速运转时或者高负荷乃至于满负荷运转时,由化油器C生成的混合气体的空燃比变得富油化。这样在怠速运转时能实现运转稳定化,而当引擎高负荷或满负荷运转时,输出能够得到增强,且能够防止爆震音(knocking)的产生。
[0047] 另一方面,当节流阀7位于低开度区域与中、高开度区域之间的特定的狭窄中间开度区域(例如在30°或30°左右的状态下打开)中的期间内,控制阀8u的切槽部22向第2排气通路16的上、下游侧通路部分16u、16d的朝轴承孔1u开口的各个开口16uo、16do都开口,由此使第2排气通路16变为导通状态。因而,第2排气通路16也有2次空气通过,并与通过第1排气通路15的2次空气合流后,再从放气室13经过排气孔14进入主喷嘴5内,从而实现主喷嘴5内的燃料乳状化。其结果是,从主喷嘴5喷出的燃料中的空气量增加,由引擎吸入的混合气体被稀释而呈现贫油化,因此能够当节流阀7在特定的狭窄的中间开度区域下(即在引擎以特定负荷运转时),可实现油耗降低以及排气最优化。
[0048] 此外,利用本实施方式,尤其是装载在诸如动力割草机、启动式发电机等的动力作业装备上,通常操纵节流阀7的开度以使引擎保持在恒定转速。在这样的动力作业装备中,在对节流阀7的开度进行操纵以使引擎保持在恒定转速的期间,通过使节流阀7位于动力作业装备的优选使用区域(推荐负荷区域),即特定的狭窄的中间开度区域(例如是20°~40°),实现稀混合气体化,从而能够持续维持稀混合气体状态,有效降低了油耗和实现了排气最优化。
[0049]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可知,用于开闭第2排气通路16的控制阀8u由蝶形节流阀7的气门杆8的一部分(上端部)构成,因此能够简化构造而不需要添加特别的部件来构成控制阀8u,并且还能够根据节流阀7的开度准确地进行第2排气通路16的开闭,按期望控制供引擎用的混合气体的空燃比。
[005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进行观察,第1排气通路15设置在节流阀7的气门杆8的一侧(图1、图3中的右侧),而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控制阀8u起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该第2排气通路16的自控制阀8u起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设置在当从所述投影面观察时的气门杆8的所述一侧,且该下游侧通路部分
16d的下游端与第1排气通路15的中途部位连接。因此,能够在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周围进行分布式配置,分别将第1排气通路15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气门杆8的所述一侧,而将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这样的分布式配置不仅能够实现化油器主体1的小型化,而且能将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以最短距离不费力地连接到气门杆8的上端部(即控制阀8u)。
[0051] 不仅如此,第2排气通路16的下游侧通路部分16d设置在化油器主体1中的气门杆8的一侧(图1、图3中的右侧),且与位于同样一侧的第1排气通路15的中途合流。因而,第2排气通路16的下游端无需延长到放气室13并直接朝向该放气室13开口,因此能够缩短第2排气通路16,提高其加工性以及成型性。由于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以及与该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相连的控制阀8u均被设置在吸气道2的上侧,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吸气道2中的吸气逆流等引起的、吸气道2内的污物对控制阀8u的侵入、附着、沉积等现象。
[0052] 进一步来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与吸气道2的轴线正交的投影面进行观察,在气门杆8的另一侧(图1、图3中的左侧)的化油器主体1中,设置有低速通路30,所述低速通路30当节流阀7处在怠速开度或怠速开度附近的低开度时,使燃料从吸气道2的节流阀7的下游侧的低速孔口32喷出。由此,在化油器主体1的吸气道2的周围,可以将低速通路30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气门杆8的另一侧(即与第1排气通路15隔着气门杆8相对的一侧)。因此,化油器主体1中的在气门杆8的所述另一侧的壁部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能够不费力地自由设置低速通路30。
[0053] 另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以及下游侧通路部分16d的朝轴承孔1u开口的各开口16uo、16do均按照如下方式来设置,即: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进行观察,开口16uo、16do在轴承孔1u的周向上以相隔预定距离e排列。由此,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进行观察,只有在从切槽部22的中心角θ2减去轴承孔1u的与预定距离e相对应的中心角θ1之后的极其狭窄的特定开度区域θ2-θ1内,控制阀8u才能被打开(即所述切槽部22同时面对两个开口16uo、16do),而与开口16uo、16do的开口幅度的大小无关,并且第2排气通路16能够置于导通状态而与开口幅度的大小无关,因此化油器C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并且仅在节流阀7的狭窄的特定开度区域中打开控制阀8u,从而能够准确地调整经由第2排气通路16的排气量。像这样采取相关结构,不必与开口16uo、16do的开口幅度的大小产生关系,既可在节流阀7的狭窄的特定开度区域中打开控制阀8u来进行排气量的调整,因此不会影响开阀时间的设定,能够进行第2排气通路16的上游侧通路部分16u的大径化,从而能够在其上简单可靠地紧固安装空气喷嘴18。
[0054] 由于与预定距离e相对应的轴承孔1u的中心角θ1被设定为锐角,因此第2排气通路16的上、下游侧通路部分16u、16d的开口16uo、16do能够在轴承孔1u的周向上相互靠近,从而能够紧凑地集中处理第2排气通路16,有利于实现化油器的小型化。此外,在从与气门杆8正交的投影面观察的情况下,气门杆8的上端部外周面8ur的切槽部22被形成为,与在外周面8ur上的、切槽部22的周向两端相连的虚拟直线相比更向轴承孔1u的中心O侧下凹,因此能够降低当排气通过控制阀8u(即切槽部22)时的通路阻力。因而,例如即使气门杆8相对于化油器主体1在尺寸误差或组装误差方面多少产生一些不协调,也能够通过尽力控制控制阀8u中的通路阻力的变动来实现排气量的稳定化,并且能够降低因关闭通路引起的经设定过的特定开度区域的不稳定状况。
[0055] 此外,第2排气通路16上的朝向轴承孔1u开口的开口16uo、16do被配置成,所述开口16uo、16do的一部分在气门杆8的轴线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因此,可以沿轴方向将轴承孔1u以及与轴承孔1u相对应嵌合的气门杆8的上端部8u尽可能缩短,从而实现化油器C的小型化。
[0056]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0057]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节流阀7的特定的狭窄的中间开度区域(例如30°左右)内,打开用于开闭排气通路16的控制阀8u。然而在本发明中,可以任意设定控制阀打开下的节流阀开度区域,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设定方式(即在30°左右打开控制阀)。
例如也可以在节流阀开度相对较大的区域打开控制阀,例如在中、高开度区域(例如40°以上)打开控制阀。
[0058]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于动力作业装备的引擎的化油器,但是能够配备本发明所述化油器的引擎不限于用于动力作业装备的引擎。例如,也可以适用于在包括双轮摩托车在内的其他车辆上所装载的引擎的化油器。
[0059]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控制阀8u的外周面8ur上形成的切槽部22的横截面呈沟道(channel)状的槽的情况,但是切槽部的形成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弧状的槽。
[0060]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低速通路30的低速孔口32向节流阀7的下游侧开口,然而也可以结合运转状态而将其设置在主喷嘴5和节流阀7之间,用来调整向节流阀7的下游侧喷射的燃料量。
[0061] 附图标记说明
[0062] C……化油器
[0063] F……燃料
[0064] 1……化油器主体
[0065] 1u……作为轴承孔的上部轴承孔
[0066] 2……吸气道
[0067] 4……浮子室
[0068] 5……主喷嘴
[0069] 7……节流阀
[0070] 8……气门杆
[0071] 8u……构成控制阀的气门杆的上端部
[0072] 8ur……外周面
[0073] 13……放气室
[0074] 14……排气孔
[0075] 15……第1排气通路
[0076] 16……第2排气通路
[0077] 16d……第2排气通路的下游侧通路部分
[0078] 16do……下游侧通路部分的朝向轴承孔的开口
[0079] 16u……第2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通路部分
[0080] 16uo……上游侧通路部分的朝向轴承孔的开口
[0081] 22……切槽部
[0082] 30……低速通路
[0083] 32……作为喷射口的低速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