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999541.4

文献号 : CN1054803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游菁兰杨胜李庆欣尹兵袁朝晖

申请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异形连接支架及其内横置有变速箱、发动机总成的后横置框架,该后横置框架为上、下、外横梁与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斜梁所组成的三棱体,上、下横梁之间依次设置有相平行的六根竖梁,左二、左三竖梁,以及右三、右二竖梁之间各夹有的镶嵌腔与异形连接支架中的侧连接板镶嵌连接,侧连接板依次经中连接板、上连接板后与后纵梁相连接,侧连接板上近上横梁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此外,增设左上、右上连接梁,左下、右下连接梁,左内、右内固定支架以进一步提高本结构的受力稳固性。本设计不仅受力稳固性较强、安全性较高,而且集成化程度较高、占用空间小。

权利要求 :

1.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1)与后横置框架(2),所述后纵梁(1)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的内端均与后横置框架(2)垂直连接,且在后横置框架(2)内设置有变速箱总成(10)及横置的发动机总成(9),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置框架(2)包括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左上斜梁(24)、左下斜梁(25)、右上斜梁(26)、右下斜梁(27),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21)中部的外侧面与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外横梁(23)左端的内侧面经左下斜梁(25)后与下横梁(22)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下横梁(22)右端的内侧面经右下斜梁(27)后与外横梁(23)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左下斜梁(25)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与左上斜梁(2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斜梁(2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上横梁(21)右端的内侧面与右上斜梁(26)的一端相连接,右上斜梁(26)的另一端与右下斜梁(27)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31)、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右三竖梁(43)、右二竖梁(42)、右一竖梁(41),左一竖梁(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左端的底面、下横梁(22)左端的顶面相连接,右一竖梁(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右端的底面、下横梁(22)右端的顶面相连接,且在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之间,以及右三竖梁(43)、右二竖梁(42)之间各夹成有一个镶嵌腔(3);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异形连接支架(5)、右异形连接支架(6),其均包括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与侧连接板(53),上连接板(51)上近其顶部的部位开设有与后纵梁(1)相连接的纵梁连接孔(61),上连接板(51)的底部与中连接板(52)的顶部相连接,中连接板(52)上近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与镶嵌腔(3)进行镶嵌连接的侧连接板(53),该侧连接板(53)上近上横梁(21)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板(52)经弧形折边(63)与侧连接板(53)的一侧相连接,该侧连接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扩折边(64),弧形折边(63)与左三竖梁(33)或右三竖梁(4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外扩折边(64)与左二竖梁(32)或右二竖梁(4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51)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减荷槽(65);

所述左上斜梁(24)、右上斜梁(26)上均开设有多个冷却风扇通风孔(241)。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上连接梁(13)与右上连接梁(14);所述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上远离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与同一个外扩的竖折边(66)相连接,上连接板(51)上位于竖折边(66)、纵梁连接孔(61)之间的部位与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下连接梁(15)与右下连接梁(16);所述左下连接梁(15)的一端经左底支架(151)与左后纵梁(11)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右下连接梁(16)的一端经右底支架(161)与右后纵梁(12)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左下连接梁(15)、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左后纵梁(11)、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右下连接梁(16)、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右后纵梁(12)、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板(52)上位于其外侧边、底边之间的部位开设有与左下连接梁(15)或右下连接梁(16)相焊接的焊接孔(67),该焊接孔(67)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斜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固定支架(7)与右内固定支架(8),所述左后纵梁(11)的内侧面经左内固定支架(7)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右后纵梁(12)的内侧面经右内固定支架(8)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

所述左内固定支架(7)、右内固定支架(8)均包括纵固定板(71)、横固定板(72)、上翼板(73)与下翼板(74),所述纵固定板(71)的内侧边与横固定板(72)垂直连接,纵固定板(71)的顶边经上翼板(73)与横固定板(72)的顶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的底边经下翼板(74)与横固定板(72)的底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上开设有与后纵梁(1)的内侧面相连接的纵固定孔(81),横固定板(72)上开设有与上横梁(21)相焊接的横固定孔(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固定孔(81)包括上纵固定孔(811)与下纵固定孔(812),纵固定板(71)上位于上纵固定孔(811)、下纵固定孔(812)之间的部位开设有水平开口槽(83),该水平开口槽(83)的一端经纵固定板(71)的外侧边后与大气相通,水平开口槽(83)的另一端与横固定板(72)内开设的竖直闭口槽(84)垂直相通。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连接板(52)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吊耳支架安装孔(68),该吊耳支架安装孔(68)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吊耳加强板(682)、后悬架吊耳支架(681);所述侧连接板(53)上位于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下方的部位开设有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69)。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置框架(2)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斜梁(28)与右内斜梁(29);所述左内斜梁(28)的一端经左外连接板(28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左内连接板(28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左二竖梁(3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右内斜梁(29)的一端经右外连接板(29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右内连接板(29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右二竖梁(4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左内斜梁(28)与左外连接板(281)、左内连接板(28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所述右内斜梁(29)与右外连接板(291)、右内连接板(29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

说明书 :

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车架系统的布置结构,属于汽车车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具体适用于在实现发动机后横置的基础上,增强其受力稳固性。

背景技术

[0002] 车架作为连接车身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转向、制动等总成的汽车部件,车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对于7–9米公交客车,为增加乘客空间,在整车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多采用轴距加长、前后悬长度尽量减小的方法,而对于设置前、中开门结构的公交车,发动机则多采用后置结构,因此,减小后悬长度成为7–9米设置前、中开门结构的公交客车增加乘客空间的主要方法,此时,发动机采用横置结构或者纵置结构是决定后悬长度的主要因素,发动机横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对后悬长度的需求较发动机纵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对后悬长度需求小,因此对于7–9米设置前、中开门的公交客车,为增加乘客空间,适合采用发动机后横置结构。发动机后横置时,车架作为承载发动机、变速箱组成的动力总成的汽车结构,承载发动机后横置与变速箱形成的动力总成结构就成为车架设计的主要任务,即开发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后悬结构成为车架设计的主要问题。
[0003]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264509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7月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横置式客车底盘,该设计在车架总成的前部安装前轴总成,车架总成的后部安装后桥总成,发动机总成和变速器总成在后桥总成的后方呈横向布置。虽然该设计通过发动机总成后横置的方式缩短了车架总成的后悬,增大了整车中部乘客区的面积,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0004] 首先,该设计中的后悬框架(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后横置框架)虽然能将发动机总成横置,但该后悬框架与车架之间只存在纵梁、后悬框架相互连接这一个连接关系,导致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质量基本上全由后悬框架单独承担,难以将其与车架进行分担,受力稳固性较弱,易损坏后悬框架;
[0005] 其次,该设计中的后悬框架为矩形结构,不仅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而且自身的稳定性较弱,不利于增强发动机总成后横置后的稳固性。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受力稳固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受力稳固性较强的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与后横置框架,所述后纵梁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后纵梁、右后纵梁,左后纵梁、右后纵梁的内端均与后横置框架垂直连接,且在后横置框架内设置有变速箱总成及横置的发动机总成;
[0008] 所述后横置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左上斜梁、左下斜梁、右上斜梁、右下斜梁,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中部的外侧面与左后纵梁、右后纵梁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外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经左下斜梁后与下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下横梁右端的内侧面经右下斜梁后与外横梁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左下斜梁上近外横梁的部位与左上斜梁的一端相连接,左上斜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上横梁右端的内侧面与右上斜梁的一端相连接,右上斜梁的另一端与右下斜梁上近外横梁的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横梁、下横梁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左二竖梁、左三竖梁、右三竖梁、右二竖梁、右一竖梁,左一竖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左端的底面、下横梁左端的顶面相连接,右一竖梁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右端的底面、下横梁右端的顶面相连接,且在左二竖梁、左三竖梁之间,以及右三竖梁、右二竖梁之间各夹成有一个镶嵌腔;
[0009]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异形连接支架、右异形连接支架,其均包括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与侧连接板,上连接板上近其顶部的部位开设有与后纵梁相连接的纵梁连接孔,上连接板的底部与中连接板的顶部相连接,中连接板上近后横置框架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与镶嵌腔进行镶嵌连接的侧连接板,该侧连接板上近上横梁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
[0010] 所述中连接板经弧形折边与侧连接板的一侧相连接,该侧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扩折边,弧形折边与左三竖梁或右三竖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外扩折边与左二竖梁或右二竖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1] 所述上连接板上近中连接板、侧连接板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减荷槽;所述左上斜梁、右上斜梁上均开设有多个冷却风扇通风孔。
[0012]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上连接梁与右上连接梁;所述上连接板、中连接板上远离后横置框架的一侧与同一个外扩的竖折边相连接,上连接板上位于竖折边、纵梁连接孔之间的部位与左上连接梁或右上连接梁的一端相连接,左上连接梁或右上连接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的外侧面相连接。
[0013]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下连接梁与右下连接梁;所述左下连接梁的一端经左底支架与左后纵梁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右下连接梁的一端经右底支架与右后纵梁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左下连接梁、下横梁的交接处与左后纵梁、上横梁的交接处同轴设置,右下连接梁、下横梁的交接处与右后纵梁、上横梁的交接处同轴设置。
[0014] 所述中连接板上位于其外侧边、底边之间的部位开设有与左下连接梁或右下连接梁相焊接的焊接孔,该焊接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斜向设置。
[0015]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固定支架与右内固定支架,所述左后纵梁的内侧面经左内固定支架与上横梁的外侧面相连接,右后纵梁的内侧面经右内固定支架与上横梁的外侧面相连接;
[0016] 所述左内固定支架、右内固定支架均包括纵固定板、横固定板、上翼板与下翼板,所述纵固定板的内侧边与横固定板垂直连接,纵固定板的顶边经上翼板与横固定板的顶边相连接,纵固定板的底边经下翼板与横固定板的底边相连接,纵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后纵梁的内侧面相连接的纵固定孔,横固定板上开设有与上横梁相焊接的横固定孔。
[0017] 所述纵固定孔包括上纵固定孔与下纵固定孔,纵固定板上位于上纵固定孔、下纵固定孔之间的部位开设有水平开口槽,该水平开口槽的一端经纵固定板的外侧边后与大气相通,水平开口槽的另一端与横固定板内开设的竖直闭口槽垂直相通。
[0018] 所述中连接板上近中连接板、侧连接板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吊耳支架安装孔,该吊耳支架安装孔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吊耳加强板、后悬架吊耳支架;所述侧连接板上位于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下方的部位开设有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
[0019] 所述后横置框架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斜梁与右内斜梁;所述左内斜梁的一端经左外连接板与外横梁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左内连接板与下横梁内侧面上近左二竖梁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右内斜梁的一端经右外连接板与外横梁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右内连接板与下横梁内侧面上近右二竖梁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左内斜梁与左外连接板、左内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所述右内斜梁与右外连接板、右内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1] 1、本发明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中,后横置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左上斜梁、左下斜梁、右上斜梁、右下斜梁,其中,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两两相互平行,上横梁、下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经过“左上斜梁、左下斜梁”、“右上斜梁、右下斜梁”与外横梁的左右两端相连接以构成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锥体,该种结构设计使得后横置框架自身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能增强横置发动机总成时的受力稳定性,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左、右异形连接支架对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加固,该种异形连接支架不仅能够与后纵梁、后横置框架组成一个三角结构以提高受力稳定性,而且能与发动机总成直接连接(即在异形连接支架上直接安装发动机悬置支架),利于将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的质量传递于后纵梁上,使得车架整体上对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的质量进行承担,大大提高了后横置框架的受力稳定性,确保其在使用中不易被损害,安全性较高。因此,本发明不仅受力稳固性较强,而且安全性较高。
[0022] 2、本发明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中,在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还增设了左上连接梁、右上连接梁,以及左下连接梁、右下连接梁以增强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使用时,左上连接梁、右上连接梁,以及左下连接梁、右下连接梁这两组连接梁能使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在各种不同的方位都能位于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之中,提高其不同部位的受力稳定性,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提高其受力稳固性,尤其当左下连接梁、下横梁的交接处与左后纵梁、上横梁的交接处同轴设置,右下连接梁、下横梁的交接处与右后纵梁、上横梁的交接处同轴设置时效果更佳。因此,本发明的受力稳固性较强。
[0023] 3、本发明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中,还增设有左内斜梁、右内斜梁,以及左内固定支架、右内固定支架,其中,左内斜梁、右内斜梁不仅能增强后横置框架自身的稳定性,而且能对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进行直接承担,利于提高其使用中的受力稳固性。左内固定支架、右内固定支架能增强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利于后横置框架将其承担的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质量分担至车架上,再次提高其使用中的受力稳固性。因此,本发明的受力稳固性较强。
[0024] 4、本发明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中,左、右异形连接支架除了能对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加固之外,还具有较强的集成作用,在其上开设有吊耳支架安装孔、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焊接孔,其中,吊耳支架安装孔、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不仅便于后悬架吊耳支架、后悬架钢板弹簧的安装,还利于将后悬架吊耳支架、后悬架钢板弹簧与后纵梁、后横置框架构成一个受力的整体,提高使用时整体设备的受力稳固性;焊接孔则利于将左、右下连接梁与异形连接支架进行连接,以异形连接支架为中介,强化了左、右下连接梁与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受力分担的效果,便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受力稳固性。因此,本发明不仅受力稳固性较强,而且集成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27] 图3是图1中左异形连接支架、后横置框架的主视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装配有发动机前、后悬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装配有发动机、变速器总成的俯视图。
[0030] 图6是本发明中X=0、Y=0的方位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发明中X=0、Z=0的方位示意图。
[0032] 图8是图1中后横置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是图1中左异形连接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是图9后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是图4中右内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后纵梁1、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左上连接梁13、右上连接梁14、左下连接梁15、左底支架151、右下连接梁16、右底支架161、后横置框架2、上横梁21、发动机内前悬置211、下横梁22、外横梁23、发动机外前悬置231、发动机外后悬置232、左上斜梁24、冷却风扇通风孔241、左下斜梁25、右上斜梁26、右下斜梁27、左内斜梁28、左外连接板281、左内连接板282、右内斜梁29、右外连接板291、右内连接板292、镶嵌腔3、左一竖梁31、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右一竖梁41、右二竖梁42、右三竖梁43、左异形连接支架5、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
52、侧连接板53、右异形连接支架6、纵梁连接孔61、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弧形折边63、外扩折边64、减荷槽65、竖折边66、焊接孔67、吊耳支架安装孔68、后悬架吊耳支架681、吊耳加强板682、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69、左内固定支架7、纵固定板71、横固定板72、上翼板
73、下翼板74、右内固定支架8、纵固定孔81、上纵固定孔811、下纵固定孔812、横固定孔82、水平开口槽83、竖直闭口槽84、发动机总成9、变速箱总成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1与后横置框架2,所述后纵梁1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的内端均与后横置框架2垂直连接,且在后横置框架2内设置有变速箱总成10及横置的发动机总成9;
[0039] 所述后横置框架2包括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左上斜梁24、左下斜梁25、右上斜梁26、右下斜梁27,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21中部的外侧面与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外横梁23左端的内侧面经左下斜梁25后与下横梁22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下横梁22右端的内侧面经右下斜梁27后与外横梁23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左下斜梁25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与左上斜梁2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斜梁2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上横梁21右端的内侧面与右上斜梁26的一端相连接,右上斜梁26的另一端与右下斜梁27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31、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右三竖梁43、右二竖梁42、右一竖梁41,左一竖梁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左端的底面、下横梁22左端的顶面相连接,右一竖梁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右端的底面、下横梁22右端的顶面相连接,且在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之间,以及右三竖梁
43、右二竖梁42之间各夹成有一个镶嵌腔3;
[0040]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异形连接支架5、右异形连接支架6,其均包括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与侧连接板53,上连接板51上近其顶部的部位开设有与后纵梁1相连接的纵梁连接孔61,上连接板51的底部与中连接板52的顶部相连接,中连接板52上近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与镶嵌腔3进行镶嵌连接的侧连接板53,该侧连接板53上近上横梁21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
[0041] 所述中连接板52经弧形折边63与侧连接板53的一侧相连接,该侧连接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扩折边64,弧形折边63与左三竖梁33或右三竖梁4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外扩折边64与左二竖梁32或右二竖梁4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42] 所述上连接板51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减荷槽65;所述左上斜梁24、右上斜梁26上均开设有多个冷却风扇通风孔241。
[0043]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上连接梁13与右上连接梁14;所述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上远离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与同一个外扩的竖折边66相连接,上连接板51上位于竖折边66、纵梁连接孔61之间的部位与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
[0044]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下连接梁15与右下连接梁16;所述左下连接梁15的一端经左底支架151与左后纵梁11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右下连接梁16的一端经右底支架161与右后纵梁12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左下连接梁15、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左后纵梁11、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右下连接梁16、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右后纵梁12、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
[0045] 所述中连接板52上位于其外侧边、底边之间的部位开设有与左下连接梁15或右下连接梁16相焊接的焊接孔67,该焊接孔67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斜向设置。
[0046]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固定支架7与右内固定支架8,所述左后纵梁11的内侧面经左内固定支架7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右后纵梁12的内侧面经右内固定支架8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
[0047] 所述左内固定支架7、右内固定支架8均包括纵固定板71、横固定板72、上翼板73与下翼板74,所述纵固定板71的内侧边与横固定板72垂直连接,纵固定板71的顶边经上翼板73与横固定板72的顶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的底边经下翼板74与横固定板72的底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上开设有与后纵梁1的内侧面相连接的纵固定孔81,横固定板72上开设有与上横梁21相焊接的横固定孔82。
[0048] 所述纵固定孔81包括上纵固定孔811与下纵固定孔812,纵固定板71上位于上纵固定孔811、下纵固定孔812之间的部位开设有水平开口槽83,该水平开口槽83的一端经纵固定板71的外侧边后与大气相通,水平开口槽83的另一端与横固定板72内开设的竖直闭口槽84垂直相通。
[0049] 所述中连接板52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吊耳支架安装孔68,该吊耳支架安装孔68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吊耳加强板682、后悬架吊耳支架681;所述侧连接板53上位于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下方的部位开设有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69。
[0050] 所述后横置框架2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斜梁28与右内斜梁29;所述左内斜梁28的一端经左外连接板28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左内连接板28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左二竖梁3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右内斜梁29的一端经右外连接板29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右内连接板29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右二竖梁4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左内斜梁28与左外连接板281、左内连接板28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所述右内斜梁29与右外连接板291、右内连接板29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
[0051]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0052] 参见图1至图11,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车架系统的布置结构,属于汽车车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具体适用于整车长度为7–9米设置前、中开门结构,轴距长3.5米–5米,后悬小于1.8米的公交客车车架结构,利于在增加车内乘客空间的基础上,提高结构的受力稳固性。
[0053] 1、后横置框架:
[0054] 本设计中的后横置框架是一个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体结构,其中,上横梁、下横梁、外横梁构成三棱体的三个棱条,左上斜梁、左下斜梁、右上斜梁、右下斜梁则为三个棱条之间的连接中介,相比较传统的四角架结构,三棱体结构自身的稳定性较强,不仅使用时不易发生扭转变形,能提高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使用时的受力稳固性,而且制作材料的用量也较四角架结构少,此外,占用空间小,留给车身的空间多。
[0055] 后横置框架中上横梁的左右两端关于整车Y=0对称,上横梁的外侧面与其相连接的后纵梁的顶面对齐。上横梁、下横梁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左二竖梁、左三竖梁、右三竖梁、右二竖梁、右一竖梁,其中,左一竖梁、右一竖梁为对称的一组,左二竖梁、右二竖梁为对称的一组,左三竖梁、右三竖梁为对称的一组,这三组竖梁都关于整车Y=0对称。
[0056] 2、左、右异形连接支架:
[0057] 本设计中的左、右异形连接支架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0058] 首先,与后纵梁、后横置框架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使得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一并承担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整体质量,提高结构使用的稳定性;
[0059] 其次,异形连接支架中的侧连接板不仅能与镶嵌腔进行镶嵌连接(即侧连接板的侧边与构成镶嵌腔的竖梁的侧面相连接,如焊接),实现异形连接支架、后横置框架的连接,而且能开设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以安装发动机悬置,实现异形连接支架与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直接连接,进一步利于将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的质量分担于后纵梁上,直至整个车架;
[0060] 再次,异形连接支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吊耳支架安装孔、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与多个固定孔(纵梁连接孔、焊接孔),其中,多个安装孔的作用不仅在于安装各个零部件,更在于将各个零部件与后纵梁、后横置框架构成一个受力的整体,共同负载;多个固定孔的作用是在异形连接支架、后纵梁、后横置框架已经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这个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受力稳固性。此外,减荷槽的作用在于减小应力集中,以免撕裂零件。弧形折边、外扩折边的作用在于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应力,并利于其与竖梁之间的焊接固定。
[0061] 3、左上连接梁、右上连接梁,以及左下连接梁、右下连接梁:
[0062] 左、右上连接梁,以及,左、右下连接梁的作用在于:在异形连接支架、后纵梁、后横置框架已经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这个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在多个部位仍旧构成一个三角形结构,通过每一个三角形受力结构,提高本设计在整体上的受力稳固性。
[0063] 4、左内固定支架、右内固定支架:进一步增强后纵梁、后横置框架之间的受力稳固性。此外,竖直闭口槽的作用在于它是该零件工艺所必需的形状,若无该槽则无法制造出该零件的形状。
[0064] 实施例1:
[0065] 参见图1至图11,一种发动机后横置的客车车架的后悬结构,包括后纵梁1、后横置框架2以及结构一致的左异形连接支架5、右异形连接支架6,所述后纵梁1包括相互平行的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且在后横置框架2内设置有变速箱总成10、横置的发动机总成9;
[0066] 所述后横置框架2包括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左上斜梁24、左下斜梁25、右上斜梁26、右下斜梁27,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外横梁23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横梁21中部的外侧面与左后纵梁11、右后纵梁12的内端垂直连接,所述外横梁23左端的内侧面经左下斜梁25后与下横梁22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下横梁22右端的内侧面经右下斜梁27后与外横梁23右端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左下斜梁25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与左上斜梁2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斜梁2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左端的内侧面相连接,上横梁21右端的内侧面与右上斜梁26的一端相连接,右上斜梁26的另一端与右下斜梁27上近外横梁23的部位相连接;所述上横梁21、下横梁22之间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一竖梁31、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右三竖梁43、右二竖梁42、右一竖梁41,左一竖梁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左端的底面、下横梁22左端的顶面相连接,右一竖梁4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横梁21右端的底面、下横梁22右端的顶面相连接,且在左二竖梁32、左三竖梁33之间,以及右三竖梁
43、右二竖梁42之间各夹成有一个镶嵌腔3;
[0067] 所述后左异形连接支架5、右异形连接支架6均包括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与侧连接板53,上连接板51上近其顶部的部位开设有与后纵梁1相连接的纵梁连接孔61,上连接板51的底部与中连接板52的顶部相连接,中连接板52上近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垂直连接有与镶嵌腔3进行镶嵌连接的侧连接板53,该侧连接板53上近上横梁21的部位开设有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
[0068] 实施例2:
[0069]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0] 所述中连接板52经弧形折边63与侧连接板53的一侧相连接,该侧连接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外扩折边64,弧形折边63与左三竖梁33或右三竖梁4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外扩折边64与左二竖梁32或右二竖梁4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上连接板51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内凹的减荷槽65;所述左上斜梁24、右上斜梁26上均开设有多个冷却风扇通风孔241。
[0071] 实施例3:
[007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3]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上连接梁13与右上连接梁14;所述上连接板51、中连接板52上远离后横置框架2的一侧与同一个外扩的竖折边66相连接,上连接板51上位于竖折边66、纵梁连接孔61之间的部位与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一端相连接,左上连接梁13或右上连接梁1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下连接梁15与右下连接梁16;所述左下连接梁15的一端经左底支架151与左后纵梁11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右下连接梁16的一端经右底支架161与右后纵梁12的底面相连接,另一端与下横梁22中部的外侧面相连接;左下连接梁15、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左后纵梁11、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右下连接梁
16、下横梁22的交接处与右后纵梁12、上横梁21的交接处同轴设置。所述中连接板52上位于其外侧边、底边之间的部位开设有与左下连接梁15或右下连接梁16相焊接的焊接孔67,该焊接孔67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斜向设置。
[0074] 实施例4:
[007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6] 所述后悬结构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固定支架7与右内固定支架8,所述左后纵梁11的内侧面经左内固定支架7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右后纵梁12的内侧面经右内固定支架8与上横梁21的外侧面相连接;所述左内固定支架7、右内固定支架8均包括纵固定板
71、横固定板72、上翼板73与下翼板74,所述纵固定板71的内侧边与横固定板72垂直连接,纵固定板71的顶边经上翼板73与横固定板72的顶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的底边经下翼板74与横固定板72的底边相连接,纵固定板71上开设有与后纵梁1的内侧面相连接的纵固定孔
81,横固定板72上开设有与上横梁21相焊接的横固定孔82。所述纵固定孔81包括上纵固定孔811与下纵固定孔812,纵固定板71上位于上纵固定孔811、下纵固定孔812之间的部位开设有水平开口槽83,该水平开口槽83的一端经纵固定板71的外侧边后与大气相通,水平开口槽83的另一端与横固定板72内开设的竖直闭口槽84垂直相通。
[0077] 实施例5:
[0078]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79] 所述中连接板52上近中连接板52、侧连接板53交接处的部位开设有吊耳支架安装孔68,该吊耳支架安装孔68的内外两侧分别连接有吊耳加强板682、后悬架吊耳支架681;所述侧连接板53上位于发动机悬置支架安装孔62下方的部位开设有后悬架钢板弹簧末端过孔69。
[0080] 实施例6:
[0081]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0082] 所述后横置框架2还包括结构一致的左内斜梁28与右内斜梁29;所述左内斜梁28的一端经左外连接板28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左内连接板28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左二竖梁3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右内斜梁29的一端经右外连接板291与外横梁23的内侧面垂直连接,另一端经右内连接板292与下横梁22内侧面上近右二竖梁42的部位垂直连接;所述左内斜梁28与左外连接板281、左内连接板28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所述右内斜梁29与右外连接板291、右内连接板29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圈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