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纱自动装袋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853616.8

文献号 : CN1054804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森栋崔桂华王成吉孙杰马敏韩朋刘霞张希悦尹怀秀赵天洁

申请人 : 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具有筒纱装袋和筒纱堆栈两个工作区,在筒纱装袋区后方设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双层单边开口带;在筒纱装袋区下方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由后向前移动的主输送带,通过在筒纱装袋区内设置边侧支撑架,便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的开口边侧撑开,该撑开的开口边侧作为筒纱的入口;筒纱堆栈区位于筒纱的入口处,且筒纱堆栈区内配置有一号推送机构。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双层单边开口带在跟随主输送带移动至筒纱装袋区时,其开口边侧撑开并形成筒纱的入口,然后在一号推送机构的作用下将筒纱由该筒纱堆栈区推入双层单边开口带内,完成一次装袋操作;上述过程利于实现筒纱装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

1.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纱装袋区和筒纱堆栈区;在筒纱装袋区后方设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双层单边开口带;在筒纱装袋区下方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由后向前移动的主输送带;筒纱装袋区内设有用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的开口边侧撑开的边侧支撑架,该撑开的开口边侧作为筒纱的入口;筒纱堆栈区位于筒纱的入口处;筒纱堆栈区内配置有用于将筒纱由该筒纱堆栈区推入双层单边开口带内的一号推送机构;所述筒纱装袋区内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由后向前移动的上层边部输送带以及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由后向前移动的下层边部输送带;上层边部输送带和下层边部输送带的布置方向与主输送带的布置方向相同;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同步动作;所述筒纱堆栈区的入口处设有筒纱输送带以及用于将筒纱输送带上的筒纱按行推入筒纱堆栈区的二号推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单边开口带是由一张平面编织带的两个长度边沿对折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层边部输送带内侧设有用于将上层边部输送带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上的一号压轮;在下层边部输送带内侧设有用于将下层边部输送带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上的二号压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由同一电机驱动,且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纱装袋区内还设有用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整体撑开的主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架为方形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推送机构包括一号动力缸和一号推板,一号推板对准筒纱的入口,一号动力缸安装在一号推板的中部;在一号推板的一端连接有与筒纱堆栈区的一边对齐的一号挡板,在筒纱堆栈区的另一相对边上设有与一号挡板平行的筒纱堆栈区门禁,筒纱由筒纱堆栈区门禁进入筒纱堆栈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其特征在于,二号推送机构包括二号动力缸和二号推板,二号推板对准筒纱堆栈区的入口,二号动力缸安装在二号推板的中部;在二号推板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挡板;在筒纱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记录到达二号推板上筒纱数量的一号计数器,在二号动力缸上设有用于记录二号推板推送次数的二号计数器。

说明书 :

筒纱自动装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筒纱自动装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筒纱生产完成后,需要装入编织袋进行运输。由于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门的筒纱装袋装置,因此,只能依靠人工将现成的编织袋撑开,然后将筒纱装入编织袋,最后进行封口操作。此种筒纱装袋方式需要占用人工,而且装袋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筒纱自动装袋装置,以提高筒纱装袋的自动化程度。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包括筒纱装袋区和筒纱堆栈区;在筒纱装袋区后方设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双层单边开口带;在筒纱装袋区下方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由后向前移动的主输送带;筒纱装袋区内设有用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的开口边侧撑开的边侧支撑架,该撑开的开口边侧作为筒纱的入口;筒纱堆栈区位于筒纱的入口处;筒纱堆栈区内配置有用于将筒纱由该筒纱堆栈区推入双层单边开口带内的一号推送机构。
[0006] 优选地,所述双层单边开口带是由一张平面编织带的两个长度边沿对折形成的。
[0007] 优选地,所述筒纱装袋区内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由后向前移动的上层边部输送带以及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由后向前移动的下层边部输送带;上层边部输送带和下层边部输送带的布置方向与主输送带的布置方向相同;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同步动作。
[0008] 优选地,在上层边部输送带内侧设有用于将上层边部输送带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上的一号压轮;在下层边部输送带内侧设有用于将下层边部输送带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上的二号压轮。
[0009] 优选地,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由同一电机驱动,且上层边部输送带与下层边部输送带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
[0010] 优选地,所述筒纱装袋区内还设有用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整体撑开的主支撑架。
[0011] 优选地,所述主支撑架为方形框架。
[0012] 优选地,一号推送机构包括一号动力缸和一号推板,一号推板对准筒纱的入口,一号动力缸安装在一号推板的中部;在一号推板的一端连接有与筒纱堆栈区的一边对齐的一号挡板,在筒纱堆栈区相对的另一边上设有与该一号挡板平行的筒纱堆栈区门禁,筒纱由筒纱堆栈区门禁进入筒纱堆栈区。
[0013] 优选地,所述筒纱堆栈区的入口处设有筒纱输送带以及用于将筒纱输送带上的筒纱按行推入筒纱堆栈区的二号推送机构。
[0014] 优选地,二号推送机构包括二号动力缸和二号推板,二号推板对准筒纱堆栈区的入口,二号动力缸安装在二号推板的中部;在二号推板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挡板;在筒纱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记录到达二号推板上筒纱数量的一号计数器,在二号动力缸上设有用于记录二号推板推送次数的二号计数器。
[0015]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 本发明中的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具有筒纱装袋和筒纱堆栈两个工作区,其中,在筒纱装袋区后方设有卷筒,卷筒上卷绕有双层单边开口带;在筒纱装袋区下方设有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由后向前移动的主输送带,通过在筒纱装袋区内设置边侧支撑架,便于将双层单边开口带的开口边侧撑开,该撑开的开口边侧作为筒纱的入口;筒纱堆栈区位于筒纱的入口处,且筒纱堆栈区内配置有一号推送机构。通过上述设计,使得双层单边开口带在跟随主输送带移动至筒纱装袋区时,其开口边侧撑开并形成筒纱的入口,然后在一号推送机构的作用下将筒纱由该筒纱堆栈区推入双层单边开口带内,完成一次装袋操作;上述过程利于实现筒纱装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此外,上述自动化装袋过程还可以与后续的自动化封口操作配合,利于实现筒纱装袋及封装的完全自动化进程。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中筒纱自动装袋装置的俯视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中筒纱自动装袋装置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中双层单边开口带的成型示意图;
[0020] 其中,1-筒纱装袋区,2-筒纱堆栈区,3-卷筒,4-双层单边开口带,5-平面编织带,6-主输送带,7-边侧支撑架,8-筒纱的入口,9-一号推送机构,10-上层边部输送带,11-下层边部输送带,12-一号压轮,13-二号压轮,14-一号动力缸,15-一号推板,16-一号挡板,17-筒纱堆栈区门禁,18-筒纱输送带,19-二号推送机构,20-二号动力缸,21-二号推板,22-二号挡板,23-一号计数器,24-二号计数器,25-筒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筒纱自动装袋装置,包括筒纱装袋区1和筒纱堆栈区2;其中,在筒纱装袋区1内可以完成筒纱25的装袋操作,筒纱堆栈区2用于暂存和转移筒纱25。
[0023] 在筒纱装袋区1后方设有卷筒3,卷筒3上卷绕有双层单边开口带4。具体的,[0024] 如图3所示,该双层单边开口带4是由一张平面编织带5的两个长度边沿a、b对折形成的。对折后长度边沿a到中线c的距离与长度边沿b到中线c的距离相等。
[0025] 在筒纱装袋区1下方设有主输送带6,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4由后向前移动。
[0026] 此外,在筒纱装袋区1内还设有边侧支撑架7,当双层单边开口带4跟随主输送带6运行至筒纱装袋区1时,其开口边侧会被边侧支撑架7撑开,形成筒纱的入口8。
[0027] 至于边侧支撑架7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并非本发明的重点,本发明不做详述。
[0028] 筒纱堆栈区2位于筒纱的入口8处,本实施例中筒纱堆栈区2位于筒纱的入口8右侧。
[0029] 在筒纱堆栈区2内配置有一号推送机构9,可以将暂存在筒纱堆栈区2的筒纱25推入双层单边开口带4内,实现筒纱25的装袋操作。
[0030] 上述装袋过程没有人工参与,实现了筒纱装袋过程的自动化,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31] 在筒纱装袋区1内设有上、下两层边部输送带10、11,两层边部输送带的布置方向与主输送带6的布置方向相同。其中,上层边部输送带10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4的上层长度边沿a由后向前移动,下层边部输送带11用于带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b由后向前移动,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下层边部输送带11同步动作。
[0032] 通过上述设计,使得主输送带6在带动装入筒纱25的双层单边开口带4由后向前移动时,双层单边开口带4的上层长度边沿a及下层长度边沿b可以主动跟随双层单边开口带4向前移动,避免上层长度边沿a及下层长度边沿b向前运动时发生偏移。
[0033] 此外,为了实现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下层边部输送带11的同步动作,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下层边部输送带11由同一电机驱动,且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下层边部输送带11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一方面保证动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保证二者运行方向的一致性。
[0034] 另外,为了提高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主动输送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a的效果,在上层边部输送带10内侧设有用于将上层边部输送带10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上层长度边沿a上的一号压轮12,以提高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上层长度边沿a的摩擦接触效果。
[0035] 当然,还可以在上层边部输送带10外侧设置一层胶层,也可以起到增加上层边部输送带10与上层长度边沿a之间摩擦接触效果的作用。
[0036] 同样,为了提高下层边部输送带11主动输送双层单边开口带4的下层长度边沿b的效果,在下层边部输送带11内侧设有用于将下层边部输送带11按压在双层单边开口带的下层长度边沿b上的二号压轮13,以提高下层边部输送带11与下层长度边沿b的摩擦接触效果。
[0037] 当然,还可以在下层边部输送带11外侧设置一层胶层,也可以起到增加下层边部输送带11与下层长度边沿b之间摩擦接触效果的作用。
[0038] 本发明还可以在筒纱装袋区1内设置主支撑架(图中未示出),用于将筒纱装袋区1的双层单边开口带4整体撑开,便于一号推送机构9向双层单边开口带4内推送筒纱。
[0039] 优选地,主支撑架采用方形框架。通过上述方形框架,可以将筒纱装袋区1处的双层单边开口带4整体撑开呈方形。
[0040] 一号推送机构9包括一号动力缸14和一号推板15,一号推板15对准筒纱的入口8,一号动力缸14安装在一号推板15的中部。在一号推板15的一端连接有与筒纱堆栈区2的一边(图1中指后边)对齐的一号挡板16,在筒纱堆栈区2的另一相对边(图1中指前边)上设有与一号挡板16平行的筒纱堆栈区门禁17,筒纱由筒纱堆栈区门禁17进入筒纱堆栈区2。
[0041] 优选地,一号动力缸14可以选用气缸,也可以选用液压缸。
[0042] 筒纱堆栈区门禁17具有常规门禁所具有的功能,即在筒纱堆栈区门禁17打开时,筒纱可以被推入筒纱堆栈区2内,筒纱堆栈区门禁17关闭时,可以将筒纱限定在筒纱堆栈区2内。
[0043] 一号动力缸14在未动作时,一号推板15与筒纱堆栈区2的右边对齐,在一号动力缸14动作时,一号推板15将筒纱25向筒纱的入口8方向推送,此时,一号挡板16与筒纱堆栈区门禁17起到阻挡筒纱25前后晃动的作用,保证筒纱进入双层单边开口带4内的整洁性。
[0044] 此外,在筒纱堆栈区2的入口还设有筒纱输送带18以及用于将筒纱输送带上的筒纱按行推入筒纱堆栈区2的二号推送机构19。
[0045] 本实施例中筒纱堆栈区2的入口是指筒纱堆栈区2设置筒纱堆栈区门禁17的一侧。
[0046] 二号推送机构19包括二号动力缸20和二号推板21,二号推板21对准筒纱堆栈区2的入口,二号动力缸20安装在二号推板21的中部;在二号推板21的一端安装有二号挡板22。
[0047] 在筒纱输送带18的一侧设有用于记录到达二号推板21上筒纱数量的一号计数器23,在二号动力缸20上设有用于记录二号推板21推送次数的二号计数器24。
[0048] 优选地,二号动力缸20可以选用气缸,也可以选用液压缸。一号计数器23可以采用光电计数器,二号计数器24可以采用行程开关计数器。
[0049] 下面举例说明将筒纱输送带18上的筒纱按行推入筒纱堆栈区2内的具体过程:
[0050] 筒纱在筒纱输送带18上按照大小头顺序间隔输送,每三个筒纱作为一行;设定三个筒纱时,二号推送机构19开始向筒纱堆栈区2内推送筒纱;设筒纱堆栈区可以暂存五行筒纱;
[0051] 首先,一号计数器23不断记录到达二号推板21处的筒纱数量,当一号计数器23检测到二号推板21处的筒纱数量为三个时,向筒纱自动装袋装置的电气控制部分发出信号,由电气控制部分控制二号动力缸20动作,将筒纱推入筒纱堆栈区2内,此时二号计数器24记录一次;筒纱输送带18继续输送筒纱,一号计数器23置零并重新开始计数;重复上述过程,当二号计数器24记录五次时,表明筒纱堆栈区2内筒纱已满,此时,关闭筒纱堆栈区门禁17;一号推送机构9将筒纱堆栈区2暂存的筒纱25推送到双层单边开口带4内。
[0052]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