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及由其构成的食品包装容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48606.0

文献号 : CN10551780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永冈洪太小茂田含中里利胜

申请人 : 电化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薄片,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且即使不夹着粘结层也表现出优良的层间粘结性。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内部层(A),其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中间层(B),其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中间层(B)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混合物;外部层(C),其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中间层(B)的外侧,包含苯乙烯系树脂;其中,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

权利要求 :

1.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

内部层(A),其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

中间层(B),其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中间层(B)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

外部层(C),其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中间层(B)的外侧,包含苯乙烯系树脂;

其中,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所述的纵横比为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

所述外部层(C)的一层的外表面构成切口形成面,所述内部层(A)与所述中间层(B)被配置于从所述切口形成面至薄片总厚度的40%为止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层(A)中,所述苯乙烯系树脂为60~90质量%,所述烯烃系树脂为10~40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B)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比所述内部层(A)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25~7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特征在于,总厚度为300~1500μm。

5.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其是将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成型加工而形成的。

说明书 :

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及由其构成的食品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及由其构成的食品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以前,提出了采用如下多层树脂薄片作为形成如油性零食食品与乳制品等必须要有水蒸气阻隔性的食品包装容器的热塑性树脂薄片:将热成型性、刚性优良的苯乙烯系树脂层作为两个外层,在所述苯乙烯系树脂层中间经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等粘结层来设置高密度聚乙烯等水蒸气阻隔性树脂层以赋予水蒸气阻隔性,从而抑制了因所装物体吸湿等造成的质量降低;或在最内层设置聚酯树脂层以赋予风味保存性(专利文献1~4)。
[0003] 然而,在所述多层树脂薄片中,为了将苯乙烯系树脂与水蒸气阻隔性树脂层层叠在一起必须要夹着粘结层。为了持续降低成本,期望使用更廉价的树脂,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与层间粘结性。
[0004] 另外,在树脂薄片的一侧形成切口的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水蒸气阻隔性优良的聚烯烃系树脂层具有高韧性,从而切口的折断性不充分。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351186号公报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263729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8705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11-586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薄片,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并且即使不夹着粘结层也会表现出优良的层间粘结性。
[001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薄片,其与经由粘结层来配置水蒸气阻隔性树脂层的以前的多层薄片相比,能更廉价地制造,且在成型为食品包装容器的情形下,除了能赋予良好的切口折断性之外,还没有熔体破裂等外观缺陷等问题。
[0011]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其是使用上述热塑性树脂薄片成型加工而形成的。
[0012] 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申请的发明人使用各种各样的树脂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使用烯烃系树脂分散混合于苯乙烯系树脂而形成的混合树脂,然后将混合比率被改变的多种混合树脂制成层叠体,就可以得到即使不夹着不同种类树脂的粘结层也能获得层间粘结性良好、水蒸气阻隔性优良、还没有熔体破裂等外观缺陷等问题的热塑性树脂薄片,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3] 因此,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内部层(A),其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中间层(B),其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中间层(B)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混合物;外部层(C),其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中间层(B)的外侧,包含苯乙烯系树脂;其中,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所述的纵横比为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
[0014]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部层(C)的一层的外表面构成切口形成面,所述内部层(A)与所述中间层(B)被配置于从该切口形成面至薄片总厚度的40%为止的范围内。另外,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内部层(A)中,苯乙烯系树脂为60~90质量%,烯烃系树脂为10~40质量%,而且所述中间层(B)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比内部层(A)的混合物低25~75%。另外,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总厚度为300~1500μm。
[0015] 另外,依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将上述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成型加工而成的食品包装容器。
[0016] 在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中,由于使用将烯烃系树脂分散混合于苯乙烯系树脂而形成的混合树脂,并以层叠方式使用混合比率被改变的多种混合树脂,因此,制膜时不会发生熔体破裂等外观缺陷,即使没有粘结层也具有良好的层间粘结性,同时水蒸气阻隔性优良,热成型后的切口折断性也良好。另外,由于在外部层配置苯乙烯系树脂,因此,可以与苯乙烯系基材进行同等的二次加工。此外,本发明的食品包装容器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且切口折断性也优良。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层叠结构的简略纵截面图。
[0018]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食品包装容器的一示例的简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为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内部层(A);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上的一对中间层(B);分别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一对中间层(B)的外侧(与内部层相接的内侧面的相反的外侧面)的一对外部层(C)。在图1中,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层结构由上往下为外部层(C)/中间层(B)/内部层(A)/中间层(B)/外部层(C)。在制成成型容器时,一侧的所述外部层(C)(在图1中,为下侧的外部层)的外表面为用于形成切口的切口形成面;所述内部层(A)与所述一对中间层(B)被配置在从该切口形成面至薄片总厚度的40%为止的范围内。另外,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
[0020] 下面依照内部层(A)、中间层(B)、外部层(C)的顺序来说明各层,并针对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本身与由其所成型加工而形成的食品包装容器进行说明。
[0021] <内部层(A)>
[0022] 内部层(A)是赋予薄片水蒸气阻隔性的重要层,由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树脂混合物形成。
[0023] 作为构成所述树脂混合物的主要成分的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以下树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这些苯乙烯系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或者所述苯乙烯系单体在其他聚合物,例如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聚氯丁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聚合物,例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
[0024] 在本发明中,从成型容器的刚性、成型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使用通用聚苯乙烯(GPPS树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
[0025] 苯乙烯系树脂优选包含4~8质量%的丁二烯橡胶成分。通过GPPS与HIPS的掺合来调整丁二烯橡胶成分含量是简便的方法;然而,也可以在HIPS的制造阶段来调整丁二烯橡胶成分含量。如果丁二烯橡胶成分小于4质量%,则有可能得不到有足够实用性的容器强度;如果大于8质量%,则有可能在热成型时引起附着在加热板上等问题。
[0026] 作为构成上述树脂混合物的另一种成分的烯烃系树脂,可以使用以下树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线形)聚乙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甲基戊烯聚合物、聚丁烯聚合物;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等不饱和羧酸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改性而成的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其他树脂。
[0027] 在本发明中,从成本、水蒸气阻隔性的角度来看,优选采用聚丙烯(PP)。
[0028] 上述树脂混合物基本上仅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其组成是60~90质量%的苯乙烯系树脂与10~40质量%的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为70~85质量%的苯乙烯系树脂与15~30质量%的烯烃系树脂。如果烯烃系树脂小于10质量%,则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如果大于40质量%,则其与相邻层的熔融粘度之差会变大,有可能使得层间粘结性降低或制膜时产生熔体破裂等外观缺陷。
[0029] 内部层(A)的厚度优选为10~550μm,更优选为80~150μm。如果小于10μm,则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如果在550μm以上,则在形成切口时,有可能无法切断内部层(A),从而使得切口折断性变差。
[0030] 另外,如上所述,在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内部层(A)的截面的形态中,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为80%以上。如果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为80%以下,则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
[0031] 如上所述,内部层(A)基本上仅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作为树脂,但只要在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混合其他树脂。此外,当然也允许添加除了树脂成分以外的各种添加成分。作为所述添加成分,可列举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硅油与烷基酯系等脱模剂;玻璃纤维等纤维状韧化剂;滑石、粘土、硅石等粒状润滑剂;磺酸与碱金属等的盐类化合物和聚烯烃基二醇等抗静电剂及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等添加剂。另外,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或食品包装容器的制造步骤中产生的废料树脂也可以混合使用。
[0032] <中间层(B)>
[0033] 中间层(B)是由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树脂混合物所形成的;作为苯乙烯系树脂及烯烃系树脂,均选自与在内部层(A)所使用的树脂相同的树脂群组。在本发明中,具体选择的树脂不需要与内部层(A)所选择的树脂相同,也可以不同。然而,优选使用与在内部层(A)所选择的树脂相同的树脂。
[0034] 即,混合的苯乙烯系树脂和烯烃系树脂选自与在内部层(A)所使用的树脂相同的树脂。因此,作为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以下树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这些苯乙烯系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或者所述苯乙烯系单体在其他聚合物,例如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聚氯丁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例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其中,从成型容器的刚性、成型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为通用聚苯乙烯(GPPS树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同样,苯乙烯系树脂也优选包含4~8质量%的丁二烯橡胶成分。作为烯烃系树脂,可使用以下树脂: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直链(线形)聚乙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成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甲基戊烯聚合物、聚丁烯聚合物;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酐、反丁烯二酸、衣康酸等不饱和羧酸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改性而成的酸改性的聚烯烃树脂;其他树脂。在本发明中,从成本、水蒸气阻隔性的角度来看,优选为聚丙烯(PP)。
[0035] 中间层(B)的上述树脂混合物基本上仅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作为树脂成分,其组成为80~99质量%的苯乙烯系树脂与1~20质量%的烯烃系树脂,而更优选是85~99质量%的苯乙烯系树脂与1~15质量%的烯烃系树脂。为了让中间层(B)有助于提高水蒸气阻隔性,优选有1质量%以上的烯烃系树脂;但如果烯烃系树脂的添加量达到20质量%以上,则其与相邻层的熔融粘度之差会变大,有可能使得层间粘结性降低或制膜时产生熔体破裂等外观缺陷。
[0036] 另外,在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薄片中,在将形成内部层(A)的树脂混合物与形成中间层(B)的树脂混合物进行比较的情形下,通过使中间层(B)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的方式来调整混合比率。具体来说,中间层(B)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比内部层(A)的混合物低25~75%,优选低40~60%。通过这样调整混合比率,即使不夹着其他种类的粘结层,也能良好地维持内部层(A)与中间层(B)和/或中间层(B)与外部层(C)的层间粘结性,而且能实现优良的水蒸气阻隔性。
[0037] 与内部层(A)的情形相同,只要在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中间层(B)也可混合其他树脂。此外,中间层(B)也不排除添加除了树脂成分以外的各种添加成分。作为所述添加成分,可列举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硅油与烷基酯系等脱模剂;玻璃纤维等纤维状韧化剂;滑石、粘土、硅石等粒状润滑剂;磺酸与碱金属等的盐类化合物和聚烯烃基二醇等抗静电剂及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等添加剂。另外,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或食品包装容器的制造步骤中产生的废料树脂也可以混合使用。
[0038] 中间层(B)的厚度优选为10~280μm,更优选为30~100μm。如果小于10μm,则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如果在280μm以上,则在切口形成时,有可能无法切断中间层(B),从而使得切口折断性变差。
[0039] 另外,与内部层(A)的情形相同,在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中间层(B)的截面的形态中,优选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为80%以上。如果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为80%以下,则有可能得不到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
[0040] 此外,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中间层(B)为在内部层(A)的两面分别形成的一对层。关于树脂的种类与比例、添加剂的添加、层厚等,中间层彼此之间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但考虑到制造的容易性等,则以相同者为佳。
[0041] <外部层(C)>
[0042] 外部层(C)是由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优选地,外部层(C)是由与内部层(A)及中间层(B)中所混合的苯乙烯系树脂层相同或类似的树脂形成的。因此,作为所使用的苯乙烯系树脂,可列举出以下树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氯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这些苯乙烯系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或所述苯乙烯系单体在其他聚合物,例如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异戊二烯、聚氯丁二烯等二烯系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例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在本发明中,从成型容器的刚性、成型性的角度来看,优选通用聚苯乙烯(GPPS树脂)、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树脂)。另外,苯乙烯系树脂优选包含4~8质量%的丁二烯橡胶成分。
[0043] 与其他层的情形相同,只要在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外部层(C)也可混合其他树脂,尤其是也可以包含最高为5质量%左右的烯烃系树脂。此外,外部层(C)也不排除添加除了树脂成分以外的各种添加成分,作为所述添加成分,可列举出:颜料、染料等着色剂;硅油与烷基酯系等脱模剂;玻璃纤维等纤维状韧化剂;滑石、粘土、硅石等粒状润滑剂;磺酸与碱金属等的盐类化合物和聚烯烃基二醇等抗静电剂及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等添加剂。另外,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或食品包装容器的制造步骤中产生的废料树脂也可以混合使用。
[0044] 如前所述,在制成成型容器时,一侧的外部层(C)(图1中,下侧的外部层)的外表面为用于形成切口的切口形成面。具有所述切口形成面的一侧的外部层(C)优选具有30~510μm、更优选为40~100μm的厚度。如果厚度小于30μm,则在经过热成型而被拉伸时,所述外部层(C)会破损并露出中间层(B),有可能损害容器表面的印字特性。另一方面,如果厚度大于510μm,则必须增加在形成切口时刀刃的插入深度,从而有可能降低容器形状的保持性能及容器强度。
[0045] 另一方面,未形成切口的一侧的外部层(C)的厚度优选为180~1380μm,更优选为250~1100μm。如果厚度小于180μm,则热成型所得到的容器的刚性有可能会不足;如果厚度在1380μm以上,则形成切口后的切口折断性有可能会降低。
[0046] <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047]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层结构基本上为外部层(C)/中间层(B)/内部层(A)/中间层(B)/外部层(C);但本发明的层结构不限定于此。例如,包含内部层(A)在内,各层中的一层也可以采用二层以上的结构。此外,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制造步骤中或将其热成型所形成的食品用包装容器的制造步骤中产生的废料树脂的碎屑等,也可以层叠于形成有切口一侧的相反侧。
[0048] 热塑性多层薄片的厚度优选为300~1500μm,更优选为500~900μm。如果厚度小于300μm,则热成型得到的容器的强度可能会不足;如果厚度大于1500μm,则容器的制造成本可能会变高。
[0049] 对于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一般方法。例如,使用4台以上的单螺杆挤出机将原料树脂分别熔融挤出,通过分流器与T型模获得多层树脂薄片的方法,或使用多歧管模具获得多层树脂薄片的方法。另外,在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的制造过程中,当挤出树脂薄片时,可适当地设定拉伸比(唇开度/薄片厚度的比);通过调整所述拉伸比可以将烯烃系树脂域的纵横比控制在上述范围。
[0050] <食品包装容器>
[0051] 本发明的食品包装容器是将本发明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经过热成型而形成的。作为热成型方法,可列举出:一般的真空成型;压力成型;或作为它们的应用:使模塞接触薄片的一面再进行成型的模塞助压法、使成对的凹凸模具接触薄片的两面进行成型的所谓的对模成型法等。但热成型方法不限定于此。另外,作为在成型前将薄片加热软化的方法,可以使用非接触加热方法,即通过红外线加热器等进行辐射加热等已知的薄片加热方法。
[0052] 本发明的食品包装容器的表面具有切口。举例来说,食品包装容器为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多个连续容器:连续设置多个隔开的容器,各个容器在连接处弯折并且可以分开;或者食品包装容器为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容器:为了将盖子密封材料剥开而将盖材的一部分进行弯折。为了容易弯折,在上述容器上沿着弯折处预先形成切口。所述的切口一般具有V字形截面,其可以通过在一侧以加热板方式等加热、然后插入V字形刀刃来形成。作为一个示例,图2给出了具有上述切口的酸奶容器。
[0053] 实施例
[0054] 以下例举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等的内容。
[0055] 在实施例等中所使用的树脂原料如下。
[0056] (1)内部层(A)
[0057] ·HIPS树脂(Toyo Styrol H850N)(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丁二烯含量9.3质量%)[0058] ·GPPS树脂(Toyo Styrol HRM23)(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
[0059] ·PP树脂(F107DJ)(普瑞曼聚合物(Prime Polymer)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060]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树脂(JSR TR2000)(JSR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丁二烯含量60质量%)
[0061] (2)中间层(B)
[0062] ·HIPS树脂(Toyo Styrol H850N)(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丁二烯含量9.3质量%)[0063] ·GPPS树脂(Toyo Styrol HRM23)(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
[0064] ·PP树脂(F107DJ)(普瑞曼聚合物(Prime Polymer)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065] ·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树脂(JSR TR2000)(JSR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丁二烯含量60质量%)
[0066] (3)外部层(C)
[0067] ·HIPS树脂(Toyo Styrol H850N)(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丁二烯含量9.3质量%)[0068] ·GPPS树脂(Toyo Styrol HRM23)(东洋苯乙烯公司生产)
[0069] ·色母料(DK11)(含有55质量%的聚苯乙烯树脂、40质量%的氧化钛、5质量%的硬脂酸锌)
[0070] <实施例1>
[0071] 使用 单螺杆挤出机与2台 单螺杆挤出机,通过分流器法得到厚度为750μm的树脂薄片,其具有外部层(C)500μm/中间层(B)50μm/内部层(A)100μm/中间层(B)
50μm/外部层(C)50μm的层结构。挤出时的拉伸比设为1.5(唇开度为1.125mm,薄片厚度为
0.750mm)。
[0072] 其中,作为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树脂混合物,内部层(A)使用将HIPS树脂(H850N)、GPPS树脂(HRM23)、PP树脂(F107DJ)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树脂(TR2000)以质量比33.5/45/16.5/5混合而成的物质,中间层(B)使用将HIPS树脂(H850N)、GPPS树脂(HRM23)、PP树脂(F107DJ)和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树脂(TR2000)以质量比47/40/8/5混合而成的物质,外部层(C)使用将HIPS树脂(H850N)和GPPS树脂(HRM23)以质量比65/35混合、再添加3PHR的色母料(DK11)而成的物质。
[0073] 按照下述条件对该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以成型、形成切口、容器冲压为止的一系列步骤进行加工,得到如图2所示的容器。
[0074] 另外,切口是从厚度薄的外部层(C)(图1中的下侧)形成的,切口的深度通过切口形成部分的加热温度来调整。
[0075] 使用机器:CFF-300(CKD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0076] 上加热板温度:165℃
[0077] 下加热板温度:165℃
[0078] 切口部分加热温度:160℃
[0079] 切口深度:300μm
[0080] 容器冲刀上侧构造:凸刃
[0081] 容器冲刀下侧构造:凹刃
[0082] 容器冲刀的上侧和下侧之间的间隙:20μm
[0083] 按照下述方法对得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及容器进行各种评价,结果示于表1。
[0084] (1)内部层/中间层中纵横比为10以上的PP域的比例
[0085] 从薄片的任意位置裁取试验片(3mm×3mm),氧化锇处理后,通过切片机制作截面沿着MD方向(薄片的长度方向)的切片,按照下述条件观察其形态。调查100个PP域的纵横比,数出纵横比为10以上的PP域的数量,得到其比例。
[0086] 使用机器:JEM-200CX(JEOR)
[0087] 条件:加速电压160kV
[0088] 观察倍率:×4000
[0089] (2)水蒸气穿透率
[0090] 使用机器:PBI-Dansensor Lyssy Line L80-5000
[0091] 测定条件:依据JSK 7129B。
[0092] (3)层间粘结强度
[0093] 将内部层(A)与中间层(B)之间的界面记为第二界面,中间层(B)与外部层(C)之间的界面记为第一界面,在各界面处将薄片剥离,用拉伸压缩试验机(Strograph)实施拉伸试验。将剥离强度为5N以上且层间无法剥离的,判定为◎;将剥离强度为4N以上且小于5N的,判定为○;除此之外的,判定为×。
[0094] 使用机器:Strograph VE1D
[0095] 测定条件:测量以拉伸速度(200mm/min)垂直剥离时的最大点载荷
[0096] (4)薄片外观
[0097] 目视观察薄片表面的外观。
[0098] 无外观不良:◎
[0099] 表面变粗糙:○
[0100] 表面变粗糙、熔体破裂:×
[0101] (5)切口折断性
[0102] 从厚度薄的外部层(C)(图1中的下侧),形成深度为50%薄片总厚度的切口,评价该部分的折断性。
[0103] 1次折断:◎
[0104] 1~3次折断:○
[0105] 3次以上折断:×
[0106] (6)密封性
[0107] 将薄膜加热层叠于薄片上,将端部的剥离部分夹住,用拉伸压缩试验机实施拉伸试验。将剥离强度为1~4N的,判定为○;除此之外的,判定为×。
[0108] 使用机器:Strograph VE1D
[0109] 测定条件:测量以拉伸速度(200mm/min)进行垂直剥离时的最大点载荷[0110] <实施例2~5、7~10、比较例1~2、5~7>
[0111] 如表1和表2所示,除了将内部层(A)和中间层(B)的PP树脂混合比、各层厚度、有无内部层(A)和中间层(B)进行变化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加工出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112] <实施例6>
[0113] 各层的树脂组成及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将制膜时的拉伸比降低为1.4(唇开度1.05mm,薄片厚度0.750mm),成型加工出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114] 然后,使用所得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加工出容器。
[0115] <比较例3>
[0116] 各层的树脂组成及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将制膜时的拉伸比降低为1.1(唇开度为0.825mm,薄片厚度为0.750mm),成型加工出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117] 然后,使用所得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加工出容器。
[0118] <比较例4>
[0119] 各层的树脂组成及厚度与实施例1相同,将制膜时的拉伸比降低为1.3(唇开度为0.975mm,薄片厚度为0.750mm),成型加工出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120] 然后,使用所得到的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加工出容器。
[0121] <实施例11~13>
[0122] 如表3所示,除了将内部层(A)的PP树脂的混合比或内部层(A)和中间层(B)的PP树脂的混合比进行变化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成型加工出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
[0123]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表3。
[0124]
[0125]
[0126] 表3
[0127]
[0128] 符号的说明
[0129] A 内部层
[0130] B 中间层
[0131] C 外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