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64957.0

文献号 : CN10552293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稻垣彻佐佐木忍阿部浩久渡边弘规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既能够使座椅从就坐区域向扩大区域移动,又能够确保对乘员的保护性能。车辆用座椅装置(30)具有:固定滑轨(31),其设置在车身(21)的地板(22)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可动滑轨(32),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滑轨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椅座(34),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滑轨上;座椅靠背(35),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椅座产生姿态变换,从而处于直立姿态及前倾姿态。所述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时,能够使所述椅座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13)靠前方的扩大区域(14)。所述座椅装置具有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所述靠背姿态保持装置用于在所述椅座位于所述扩大区域时,使所述座椅靠背保持前倾姿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

固定滑轨,其设置在车身的地板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可动滑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滑轨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椅座,其设置在所述可动滑轨上;

座椅靠背,其能够相对于所述椅座产生姿态变换,从而处于直立姿态及前倾姿态,所述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时,能够使所述椅座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靠前方的扩大区域;

靠背姿态保持装置,其用于在所述椅座位于所述扩大区域时,使所述座椅靠背保持前倾姿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靠背姿态保持装置具有保持装置主体和连接线,其中,所述连接线使所述座椅靠背的脚部和所述保持装置主体相互连接,在所述椅座位于所述就坐区域时,所述保持装置主体使所述连接线处于松弛状态,以使所述座椅靠背能够在所述直立姿态和所述前倾姿态之间产生姿态变换,在所述椅座位于所述扩大区域时,所述保持装置主体向前方拉拽所述连接线,以使所述座椅靠背保持所述前倾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滑轨上设有:

就坐区域面,其位于所述就坐区域;

扩大区域面,其位于所述扩大区域,高度设定得高于所述就坐区域面;倾斜面,其连接所述就坐区域面和所述扩大区域面,所述装置主体具有:

摆动臂支承轴,其设置于所述椅座;

摆动臂,其支承在所述摆动臂支承轴上,能够转动,且与所述连接线连接;

辊子部,其安装于所述摆动臂,能够转动,且能够在所述就坐区域面和所述扩大区域面之间移动,在所述辊子部从所述就坐区域面经由所述倾斜面向所述扩大区域面移动时,所述摆动臂以向前方拉拽所述连接线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摆动臂支承轴转动,在所述辊子部从所述扩大区域面经由所述倾斜面向所述就坐区域面移动时,所述摆动臂以使所述连接线松弛的方式相对于所述摆动臂支承轴转动。

说明书 :

车辆用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车辆用座椅装置进行改良的技术,采用该技术,能够在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时,使椅座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靠前方的扩大区域。

背景技术

[0002] 有一种车辆(例如面包车、保姆车),其在车厢后部具有行李厢区域。座椅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车厢的后部的正前方、即行李箱区域的正前方的地板上。
[0003] 详细而言,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固定滑轨,其设在地板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可动滑轨,其能够相对于固定滑轨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座椅,其设置在可动滑轨上。该座椅由椅座和座椅靠背构成,其中,椅座设在可动滑轨上,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该椅座产生姿态(状态)变换,从而处于直立姿态及前倾姿态。
[0004] 通过使座椅靠背处于直立姿态而可供就坐的座椅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的范围称为就坐区域。该就坐区域位于行李厢区域的正前方。该行李厢区域所堆载的行李较大时,可能会想要扩大该行李厢区域。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将座椅移动到就坐区域的前方。该座椅能够向就坐区域前方移动的范围称为扩大区域。通过使该座椅移动到扩大区域,能够使行李厢区域在实质上范围变大。
[0005] 即使使座椅从就坐区域移动到扩大区域,如果座椅靠背处于直立姿态,乘员也能够就坐到座椅上。然而,车辆上设有用于束缚就坐在座椅上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一般,在乘员处于就坐状态时,该安全带装置能够有效地将该乘员束缚在位于就坐区域的座椅上(座椅移动到扩大区域时,无法使用安全带保护乘员)。因而,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技术,采用该技术,在使座椅从就坐区域移动到扩大区域移动时,乘员无法就坐到该座椅上。
[0006]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使座椅从就坐区域向扩大区域移动时,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因此,乘员无法就坐到该座椅上。在座椅位于扩大区域的状态下使座椅靠背处于直立姿态时,该座椅前后滑动是被禁止的(不能调节其位置)。然而,由于座椅处于直立姿态,乘员还是能够就坐到该座椅上。从充分确保对乘员的保护性能的观点来看,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良。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公报实公平7-014062号

发明内容

[0008]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采用该技术,既能够使座椅从就坐区域向扩大区域移动,又能够充分确保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0009]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装置,其具有:固定滑轨,其设置在车身的地板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可动滑轨,其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滑轨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椅座,其设置在上述可动滑轨上;座椅靠背,其能够相对于上述椅座产生姿态变换,从而处于直立姿态及前倾姿态,上述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时,能够使上述椅座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靠前方的扩大区域,上述车辆用座椅装置具有靠背姿态保持装置,上述靠背姿态保持装置用于在上述椅座位于上述扩大区域时,使上述座椅靠背保持前倾姿态。
[0010] 采用本发明,在座椅靠背处于前倾姿态时,能够使椅座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靠前方的扩大区域。而且,在椅座位于扩大区域时,由靠背姿态保持装置使座椅靠背保持前倾姿态。通过在座椅位于该扩大区域时使座椅靠背维持前倾姿态,使得乘员无法坐到座椅上。即,仅在能够用安全带切实束缚乘员的通常的就坐区域,乘员能够坐到座椅上。如此,既能够使座椅从就坐区域向扩大区域移动,又能够充分确保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从侧面观察具有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的车辆时的示意图。
[0012] 图2是从侧面观察图1中的车辆用座椅装置时的示意图。
[0013] 图3是图2所示凸轮机构、靠背姿态保持装置和前移限制机构的立体图。
[0014] 图4是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装置的作用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0016] 10:车辆;11:车厢;12:行李厢区域;13:就坐区域;14:扩大区域;15:扩大后的行李厢;21:车身;22:地板;30:车辆用座椅装置;31:固定滑轨;32:可动滑轨;33:座椅;34:椅座;35:座椅靠背;60:靠背姿态保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 【实施例】
[0019] 参照附图对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进行说明。车辆用座椅装置的“前”、“后”、“左”、“右”、“上”、“下”以正在驾驶车辆的驾驶员观看到的方向为准,图中Fr表示前方,Rr表示后方,Up表示上方,Dn表示下方。
[0020] 如图1中(a)所示,车辆10例如为在车厢11的后部具有行李厢区域12的保姆车(one box car)。在该车厢11的后部的正前方、即行李厢区域12的正前方的地板22上设有车辆用座椅装置30的座椅33,该座椅33能够前后移动。该座椅33为最后排车座。
[0021] 详细而言,车辆用座椅装置30包括:固定滑轨31,其设置在车身21的地板22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可动滑轨32,其能够相对于固定滑轨31而在前后方向上滑动;上述座椅33,其设置在可动滑轨32上。该座椅33由椅座34和座椅靠背35构成,其中,椅座34设置在可动滑轨32上,座椅靠背35能够相对于椅座34摆动而处于直立姿态和前倾姿态。
[0022] 如图1中(a)和(b)所示,在使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从而可供乘员就坐时,座椅33在前后方向上的滑动范围13称为“就坐区域13”。该就坐区域13位于行李厢区域12的正前方,其范围为,从图1中(a)所示座椅33能够移动到的最后端位置开始,到图1中(b)所示该座椅33能够移动到的最前端位置为止。
[0023] 在行李厢区域12要堆载的行李较大时,可能会想要扩大该行李厢区域12,从而放置行李。这种情况下,最好能够使座椅33向就坐区域13前方移动。
[0024] 如图1中(c)所示,座椅33向就坐区域13前方滑动的滑动范围14称为“扩大区域14”。通过使座椅33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行李厢区域12的范围在实质上变大。
实质上范围变大后的行李厢区域15称为“扩大后的行李厢15”。就坐区域13与扩大区域14之间的位置16称为“扩大始点16”。
[0025] 在使座椅33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时,需要使座椅靠背35由图1的(b)中实线所示的直立姿态变为图1的(b)中假想线(点划线)所示的前倾姿态。
[0026] 下面,对车辆用座椅装置30的机构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座椅靠背35的下部与座椅靠背35一体地设有支座36。该支座36也可以是作为座椅靠背35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下部。该座椅靠背35的下部、即支座3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被靠背支承轴37支承在椅座34的后部的框架上,且支座36能够前后摆动。通过操作未图示的操作杆,能够使座椅靠背35位于前后摆动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0027] 车辆用座椅装置30具有卡止机构40、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和前移限制机构70。
[0028] 卡止机构40由销钉41、卡止板42和第1复位弹簧43构成,其中,销钉41设置于座椅靠背35的支座36上,卡止板42能够通过销钉41转动,第1复位弹簧43对卡止板42施力。销钉41从支座36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平行于靠背支承轴37,其剖面呈圆形。
[0029] 卡止板42位于销钉41的后下方,被卡止板支承轴44支承在可动滑轨32的侧部或者椅座34的侧部,且其能够前后转动。卡止板支承轴44从可动滑轨32的侧部或者椅座34的侧部向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延伸,平行于靠背支承轴37。该卡止板42具有与销钉41的外周面相抵接的抵接面45和与该抵接面45的后端相连的卡止部46。
[0030] 该抵接面45形成于卡止板42的外周面的上部部分,从卡止板支承轴44的轴线方向观看时,其呈向上凸出、即向销钉41凸出的大致圆弧形的山形斜面状。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销钉41位于比该抵接面45的顶点45a稍微靠前方的位置。
[0031] 卡止部46为朝前方开口的、且侧视呈大致U字形的凹槽,在座椅靠背35由直立姿态变为倒向前方、即所谓前倾姿态时,卡止部46与销钉41卡合,从而停止移动。
[0032] 第1复位弹簧43是对卡止部46向卡止方向施力的部件。
[0033] 下面,说明卡止机构40的作用。如图2所示,在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由销钉41限制卡止板42向前方(图2中箭头R1方向)的转动。如此,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的卡止板42的位置称为“直立位置”。
[0034] 之后,使座椅靠背35由图2所示的直立姿态逐渐倒向前方,于是,销钉41克服第1复位弹簧43的作用力,向后方推压抵接面45。结果,如图4所示,在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的状态下,由第1复位弹簧使卡止板42保持与销钉41卡合(卡止)的状态。如此,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时的卡止板42的位置称为“前倾位置”。
[0035] 之后,使座椅靠背35由图4所示的前倾姿态逐渐向后方立起,于是,销钉41向前方(图4中顺时针方向)摆动。结果,在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下,卡止板42回到图2所示的“直立位置”。
[0036] 接下来,对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包括:锁止操作杆51,其设置在可动滑轨32上,能够上下摆动;联动臂52,其设置在可动滑轨32上,与锁止操作杆51联动;锁止臂53,其设置在可动滑轨32上,呈叉子状,与联动臂52联动;多个锁止用孔54,其形成在固定滑轨31上,与锁止臂53的顶端部卡合。
[0037] 多个锁止用孔54在固定滑轨31的长度方向上以等间隔排成一列。锁止臂53的顶端部由于被未图示的弹簧施力而嵌入多个锁止用孔54中的至少一个孔内。因此,通常情况下,可动滑轨32不能相对于固定滑轨3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座椅33的位置被固定。
[0038] 之后,通过向上方提拉锁止操作杆51,能够通过联动臂52使锁止臂53向可动滑轨32的侧方摆动。结果,锁止臂53的顶端部脱离锁止用孔54。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可动滑轨32及椅座34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能够将座椅33的位置变更为任意位置。之后,通过使手离开锁止操作杆51,锁止臂53的顶端部再次嵌入锁止用孔54。从而座椅33的位置被固定。
[0039] 另外,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具有解锁用部件56和第1连接线57,其中,解锁用部件56能够向解锁侧(脱离锁止用孔54的方向)提拉锁止操作杆51,第1连接线57与该解锁用部件56连接。该解锁用部件56为具有长孔56a的细长部件。该长孔56a与设置在锁止操作杆51上的销钉58嵌合。该第1连接线57连接解锁用部件56的一端与卡止板42。
[0040] 如图2所示,在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即,卡止板42位于直立位置时,第1连接线处于不工作状态(松弛状态)。因此,能够由锁止操作杆51将座椅33锁止在任意位置、以及对座椅33进行解锁。
[0041] 之后,如图4所示,在座椅靠背35由直立姿态变为前倾姿态时,卡止板42位于前倾位置,拉拽第1连接线57。该第1连接线57通过拉拽解锁用部件56,来向解锁侧提拉锁止操作杆51。如此,在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时,座椅滑动锁止机构50一直处于解锁状态。座椅33能够前后滑动。
[0042] 接下来,对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为在椅座34位于扩大区域14时使座椅靠背35保持前倾姿态的装置。该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例如由形成在固定滑轨31的上表面上的辊子移动部61、能够在该辊子移动部61上移动的辊子62、具有该辊子62的摆动臂63、对该摆动臂63施力的复位弹簧64和连接该摆动臂63与座椅靠背35的第2连接线构成。
[0043] 辊子移动部61由位于就坐区域13的就坐区域面61a、位于扩大始点16的倾斜面61b和位于扩大区域14的扩大区域面61c构成,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延伸,其各部分分别为水平的平面或倾斜的平面。
[0044] 就坐区域面61a为形成于固定滑轨31上的水平面,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就坐区域13的整个部分。扩大区域面61c为形成于固定滑轨31上的水平面,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扩大区域14的整个部分。扩大区域面61c的高度设定为高于就坐区域61a的高度。倾斜面61b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从就坐区域面61a的前端向扩大区域面61c的后端倾斜。因此,辊子62能够在就坐区域面61a与扩大区域面61c之间顺利移动。
[0045] 摆动臂63为在上下方向上细长的部件,该摆动臂63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被摆动臂支承轴66支承在可动滑轨32的侧部或者椅座34的侧部,且其能够前后转动。
[0046] 辊子62支承在摆动臂63的下端部上,能够前后转动。在该辊子62与辊子移动部61接触的状态下,从座椅宽度方向上观看时,摆动臂63一直处于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状态。复位弹簧64对摆动臂63向使辊子62与辊子移动部61相接触的方向施力。因此,辊子62能够通过倾斜面61b在就坐区域面61a和扩大区域面61c之间移动。第2连接线65连接摆动臂63的上端部与座椅靠背35,或者连接摆动臂63的上端部与支座36。
[0047] 如图3所示,在辊子62处于与就坐区域面61a接触的状态时,无论座椅靠背35处于何种姿态,第2连接线65均处于不工作状态(松弛状态)。因此,能够自由地变更座椅靠背35的姿态。
[0048] 另外,如图3中假想线(点划线)所示,在辊子62处于与扩大区域面61c接触的状态时,摆动臂63的下端部克服复位弹簧64的作用力而上升。即,摆动臂63沿图中顺时针方向摆动,从而拉拽第2连接线65。该第2连接线65向前方拉拽座椅靠背35的下部或者支座36。
[0049] 接下来,对前移限制机构70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该前移限制机构70是限制座椅33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的机构。该前移限制机构70例如由限制臂71、复位弹簧72和第3连接线73构成。
[0050] 限制臂71为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细长的部件,位于就坐区域面61a的靠近倾斜面61b的位置。该限制臂71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被限制臂支承轴74支承在固定滑轨31的侧部,且该限制臂71能够左右转动。该限制臂71的一端部以阻塞就坐区域面61a(阻塞辊子62的移动路径)的方式延伸。复位弹簧72是对限制臂71向使其阻挡在就坐区域面61a上的方向施力的部件。第3连接线73连接限制臂71和卡止板42。
[0051] 如图2和图3所示,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即,卡止板42位于直立位置时,第3连接线73处于非工作状态(松弛状态)。因此,限制臂71封锁就坐区域面61a。辊子62无法从就坐区域面61a向扩大区域面61c移动。座椅33无法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
[0052] 之后,如图4所示,座椅靠背35由直立姿态变为前倾姿态时,卡止板42位于前倾位置,拉拽第3连接线73。该第3连接线73拉拽限制臂71。通过该限制臂71解除对就坐区域面61a的封锁。辊子62能够从就坐区域面61a向扩大区域面61c移动。座椅33能够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
[0053] 在此,对上述各连接线57、65、73进行统一说明。各连接线57、65、73由具有柔性的外管和插入该外管中的内线构成。该各外管适当地安装,以能够充分发挥各连接线57、65、73的作用。
[0054] 下面,对采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座椅装置30的整体作用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在使座椅靠背35处于直立姿态时,卡止板42处于直立位置。因此,前移限制机构70的限制臂71封锁就坐区域面61a。椅座34仅能够在通常的就坐区域13的范围内移动。于是,能够由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的锁止操作杆51将座椅33锁止在任意位置、以及对座椅33进行解锁。
[0055] 如图4所示,使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于是,卡止板42位于前倾位置。因此,前移限制机构70的限制臂71解除对就坐区域61a的封锁。辊子62能够从就坐区域面61a向扩大区域面61c移动。椅座34能够从就坐区域13移动到扩大区域14。
[0056] 在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的状态下,若椅座34从就坐区域13移动到扩大区域14,则摆动臂63利用第2连接线65向前方拉拽座椅靠背35。因此,座椅靠背35无法向后方复位。即,椅座34位于扩大区域14时,由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使座椅靠背35保持前倾姿态。
[0057] 之后,若椅座34从扩大区域14回到就坐区域13,则辊子62从扩大区域面61c回到就坐区域面61a。第2连接线65变为非工作状态(松弛状态)。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35恢复直立姿态。
[0058] 最后,对上述说明进行总结。在使座椅靠背35处于前倾姿态时,能够使椅座34滑动到比通常的就坐区域13靠前方的扩大区域14。而且,椅座34位于扩大区域14时,由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使座椅靠背35保持前倾姿态。通过在椅座34位于扩大区域14时使座椅靠背35维持前倾姿态,使得乘员无法坐到座椅33上。即,仅在椅座34位于能够用安全带(未图示)切实束缚乘员的通常的就坐区域13时,乘员能够就坐到座椅33上。如此,既能够使座椅33从就坐区域13向扩大区域14移动,又能够充分确保对乘员的保护性能。
[0059] 本发明中,卡止机构40、座垫滑动锁止机构50、靠背姿态保持装置60和前移限制机构70只要是采用实质上具有上述功能的结构即可。
[0060] 【工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0061] 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装置30尤其适用于在车厢11的后部具有行李厢区域12的车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