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857686.0

文献号 : CN10552751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郭华栋李云张三庆周萍李帆姜铁华吴华兵陶勇陈志红

申请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结合自然界雷电放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模拟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放电过程,对特种车辆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试验考核,明确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权利要求 :

1.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避雷针垂直地面放置,避雷针的一端接地,避雷针的另一端为尖端,即自由端;然后将车内装有电气设备的待测车辆停放于与避雷针水平距离为L处;

(2)将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设置于地面上,并且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引线连接避雷针的自由端;

(3)在避雷针正上方设置一个悬挂的放电端子,放电端子的放电端指向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端子通过绝缘材料制成的挂件固定,且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能够调节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

(4)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设置于地面上,并且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放电端子;

(5)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电流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流;

(6)将步骤(5)的雷电电流通过金属引线送至避雷针,雷电电流通过避雷针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N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进行步骤(7);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流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8);

(7)调整雷电电流注入量级,即将步骤(6)中的雷电电流注入量级每次提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10,重复步骤(6),直至电流注入量级为设定的最高电流注入量级,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8);

(8)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电压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压,(9)将步骤(8)的雷电电压通过金属引线送至放电端子,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预先设置在安全距离,即不发生放电的距离,然后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缓慢减小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直至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间隙放电,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N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10);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压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11);

(10)调整雷电电压注入量级,即将步骤(9)中的雷电电压注入量级每次提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6,重复步骤(9),直至电压注入量级为设定的最高电压注入量级,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11);

(11)当步骤(6)或(7)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流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流防护量级,且步骤(9)或步骤(10)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压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压防护量级,则判定待测车辆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否则,判定待测车辆不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的材质为铜制扁平编织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安全距离D与放电电压量级U的关系,如下公式:D=U/30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的雷电电流的电流注入量级为最高电流注入量级的1/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的雷电电压的电压注入量级为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6~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车辆停与避雷针水平距离L为3~20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电流注入量级为200kA,最高电压注入量级为6000k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高度为6~20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流的波形包括ABCD四个分段波形,其中A波形持续时间小于等于500微秒,B波形时间小于等于5毫秒,C波形持续时间在为0.25秒至1秒之间,D波形持续时间小于等于500微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压的波形为初始0伏至击穿电压的时间为1.2微秒±

20%,击穿点至电压下降一半的时间为50微秒±20%。

说明书 :

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即一种特种车辆整车对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判定方法,属于特种车辆的雷电间接效应试验,考验特种车辆对于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特种车辆通常工作在野外环境,气候或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处于空旷场地时,遭受雷电的概率比较大,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0003] 雷电对特种车辆的危害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雷电直接效应是指雷电直接击中特种车辆,可导致车辆被击穿、熔融、结构变形发等,为避免直击雷带来的危害,一般通过特种车辆工作区域附件安装避雷针防护来实现,避免雷电直接击中车辆。雷电间接效应是指雷电击中避雷针时,雷电大电流高电压作用产生强大的雷电电磁脉冲场,导致特种车辆电子设备上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受影响或损坏。
[0004] 目前,常规的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主要针对飞机设计,试验方法采用雷电电流直接注入飞机机壳的方式,考核飞机内部电子设备受到的雷电间接效应的影响。特种车辆在工作过程中雷电放电通路、耦合路径与飞机在空中飞行状态差异较大,飞机雷电间接效应方法无法在特种车辆中采用。现有雷电电磁环境专业领域,雷电放电波形参数有明确的标准规范要求,但缺乏针对特种车辆的系统级雷电试验方法。如果应用目前常规的试验方法对特种车辆开展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无法有效考核由于雷电击中避雷针这种放置于地面的设施,而对其附近的车辆所产生的间接效应影响,同时无法体现由于大地导电作用对于车辆间接效应形成及作用效果的影响。当以野外工作的特种车辆为试验对象时,目前的试验方法不具有针对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解决了特种车辆在野外作业过程中安装避雷针防护直接雷,避雷针被雷电击中过程中会产生的强电磁干扰,考核特种车辆对于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通过本发明,明确了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即装有电气设备能够在野外作业的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0006]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步骤如下:
[0007] (1)将避雷针垂直地面放置,避雷针的一端接地,避雷针的另一端为尖端,即自由端;然后将车内装有电气设备的待测车辆停放于与避雷针水平距离为L处;
[0008] (2)将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设置于与避雷针有一定距离的地面上,并且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引线连接避雷针的自由端;
[0009] (3)在避雷针正上方设置一个悬挂的放电端子,放电端子的放电端指向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有一定距离,放电端子通过绝缘材料制成的挂件固定,且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能够调节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
[0010] (4)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设置于与放电端子有一定距离的地面上,并且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引线连接放电端子;
[0011] (5)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电流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流;
[0012] (6)将步骤(5)的雷电电流通过金属引线送至避雷针,雷电电流通过避雷针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N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进行步骤(7);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流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8);
[0013] (7)调整雷电电流(即冲击电流)注入量级,将步骤(6)中最后施加的雷电电流注入量级每次提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10,重复步骤(6),直至电流注入量级为设定的最高电流注入量级,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8);
[0014] (8)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电压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压,
[0015] (9)将步骤(8)的雷电电压通过金属引线送至放电端子,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预先设置在安全距离,即不发生放电的距离,然后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缓慢减小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直至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间隙放电,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N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10);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压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11);
[0016] (10)调整雷电电压(即冲击电压)注入量级,将步骤(9)中的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的雷电电压注入量级每次提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6,重复步骤(9),直至电压注入量级为设定的最高电压注入量级,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11);
[0017] (11)当步骤(6)或(7)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流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流防护量级,且步骤(9)或步骤(10)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压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压防护量级,则判定待测车辆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否则,判定待测车辆不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
[0018] 所述引线的材质为铜制扁平编织带。
[0019] 所述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安全距离D与放电电压量级U的关系,如下公式:
[0020] D=U/3000+1
[0021] 所述初始的雷电电流的电流注入量级为最高电流注入量级的1/10~1/5。
[0022] 所述初始的雷电电压的电压注入量级为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1/6~1/3。
[0023] 所述待测车辆停与避雷针水平距离L为3~20米。
[0024] 所述最高电流注入量级为200kA,最高电压注入量级为6000kV。
[0025] 所述避雷针高度为6~20米。
[0026] 所述的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流的波形包括ABCD四个分段波形,其中A波形持续时间小于等于500微秒,B波形时间小于等于5毫秒,C波形持续时间在为0.25秒至1秒之间,D波形持续时间小于等于500微秒。
[0027] 所述的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压的波形为初始0伏至击穿电压的时间为1.2微秒(±20%),击穿点至电压下降一半的时间为50微秒(±20%)。
[002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29] (1)本发明提出了整车雷电间接试验配置,可在实验室通过大电流、大电流模拟雷电放电进行试验研究,解决目前车辆缺乏整车雷电试验配置的难题。
[0030] (2)本发明明确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的试验方法、流程、测量量级和步进等内容,统一试验方法,解决目前缺乏试验方法的问题。
[0031] (3)本发明明确了车辆雷电间接效应雷电防护能力的试验判定方法,解决目前缺乏车辆系统雷电防护能力试验考核判定依据的问题。
[0032] (4)本发明明确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过程中引线材料为铜制扁平编织带,可有效降低引线阻抗。
[0033] (5)本发明定义了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安全距离D的计算公式,可快速确定放电端子放置的安全位置,避免提前放电导致试验失败或其他安全隐患。
[0034] (6)本发明定义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中电流、电压初始注入量级与最高量级的对应关系,使得试验量级由低量级至高量级设置优化合理。
[0035] (7)本发明根据避雷针对车辆的防护实际情况,定义试验过程中待测车辆与避雷针的距离为3m至20m范围内。待测车辆与避雷针之间的距离取决于试验对象野外特种车辆上所形成的雷电间接效应作用程度。其中,3m为待测车辆与避雷针之间规定的最短距离,当小于3m距离时车辆上的电气设备容易由于相对雷电放电点过近的距离而产生直接效应,导致电气设备损坏而无法有效验证间接效应的影响。20m为待测车辆与避雷针之间的最长试验设置距离,当大于20m距离时受试验条件、试验场地和试验设备能力所限不易操作实施,更重要的是当距离大于20m时在车辆上形成的间接效应远远无法模拟真实雷电发生时所形成的量级。对于不同试验对象,需进一步明确试验范围。
[0036] (8)本发明根据雷电特性,定义雷电电流、电压试验的最高量级,可覆盖自然界中95%以上的雷电情况,提高试验有效性。
[0037] (9)本发明结合车辆雷电防护的情况,定义避雷针的高度为6m至20m范围,提高试验覆盖范围。避雷针的高度设置主要取决于试验对象野外特种车辆的结构尺寸,而避雷针的高度直接关系到其保护半径能否完全覆盖车辆整体。其中6m是试验过程中避雷针设置的最低高度要求,主要是针对于车辆地面静止停放时避雷针的保护半径能够完全覆盖车辆整体。20m是试验过程中避雷针设置的最高高度要求,主要是针对于车辆待机或工作状态下时避雷针的保护半径能够完全覆盖车辆整体,同时满足野外试验中避雷针建立需简易可实施操作建立的条件。过高的避雷设施需要改为避雷塔,例如航天发射场的避雷塔,这样将直接导致试验操作的不易实施。
[0038] (10)本发明定义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流的波形、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的电压的波形,规范试验波形,有效提高试验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39] 附图1为本发明的车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布局示意图;
[0040] 附图2为本发明雷电放电电流波形;
[0041] 附图3为本发明雷电放电电压波形,其中(a)为雷击前的电压积累变化趋势图,(b)为雷击过程中电压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种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试验方法,结合自然界雷电放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大电流和高电压模拟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放电过程,对特种车辆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试验考核,明确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特种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004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 车辆在野外开展工作过程中采用避雷针进行雷电防护,避雷针距离车辆的距离优化为3~20米。以距离10米为例,在此距离设置下既能够确保车辆不会由于距离雷电放电点过近而在车体上产生直接效应,又能满足车辆与避雷针野外放置距离实际的可操作性和避雷针高度对车辆保护半径限制条件的需要。为了在试验室考核车辆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需要按附图1在实验室或野外空场地上开展以下配置:
[0045] (1)将避雷针垂直地面放置,避雷针的一端接地,避雷针的另一端为尖端,即自由端;然后将车内装有电气设备的待测车辆停放于与避雷针水平距离为L处;其中L为车辆在野外开展工作过程中,避雷针与车辆的真实距离,在本案例中L为10m;
[0046] (2)避雷针采用铁制的6m长金属杆模拟避雷针,避雷针顶部为尖端,底部为金属平台,避雷针底部与实验室地线就近连接,确保避雷针接地电阻值在2~10欧姆范围内;
[0047] (3)将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设置于与避雷针有一定距离的地面上,并且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金属引线连接避雷针的自由端;为确保大电流能顺利通过引线并减少损坏,引线一般采用低阻抗的铜制扁平编织带;
[0048] (4)在避雷针正上方设置一个悬挂的放电端子,放电端子的放电端指向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有一定距离,放电端子通过绝缘材料制成的挂件固定,且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能够调节放电端子的放电端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
[0049] (5)将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设置于与放电端子有一定距离的地面上,并且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地线接地,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铜制扁平编制带引线连接放电端子。
[0050] 雷电电流冲击间接效应试验考核雷电在避雷针上产生的大电流沿着避雷针进入大地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特种车辆的影响,结合车辆对雷电防护的具体要求,本次试验的雷电电流最高量级设置为200kA,初始量级为最高量级的1/10,即20kA,每次提升量级为20kA。雷电电压冲击间接效应试验模拟雷电对避雷针间隙放电的过程,考核放电产生的电磁辐射效应对特种车辆的影响,结合车辆对雷电防护的具体要求,本次试验的雷电电流最高量级设置为6000kV,初始量级为最高量级的1/6,即6kV,每次提升量级为1000kV。
[0051] 具体测量流程和方法如下:
[0052] (1)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电流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流20kA,按附图2设置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波形参数。图2为本发明雷电放电电流波形,分量A、分量B、分量C、分量D对应描述雷击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阶段对于物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其中分量A对应的是雷击过程中形成首次回击时的雷电流变化情况,为雷击全过程中雷电流最大的阶段,最大量级为200kA。在模拟雷电大电流的雷电冲击电流试验中,通常选取分量A对应的200kA作为冲击电流最大施加量级,从而验证待测物体在最恶劣雷电电磁环境中的情况。本发明也按照附图2中的分量A进行冲击电流最高试验量级的设置;
[0053] (2)将步骤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的雷电电流通过金属引线送至避雷针,雷电电流通过避雷针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10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进行步骤(3);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流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4);
[0054] (3)调整冲击电流注入量级,将步骤(2)中的雷电电流冲击发生器产生的冲击电流注入量级每次提升20kA,重复步骤(2),直至电流注入量级为200kA,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流注入量级的雷电电流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4);
[0055] (4)打开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后,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电压注入量级为初始的雷电电压1000kV,按附图3设置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的波形参数。图3(a)为雷击过程中的电流变化趋势图,图3(b)为雷击过程中电压变化趋势图,图3(a)对应为图3(b)的上升段曲线。在模拟雷电高电压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中,通常选取曲线最高点的量级6000kV作为冲击电压最大施加量级,从而验证待测物体在最恶劣雷电电磁环境中的情况。本发明也按照附图3中进行冲击电压最高试验量级的设置;
[0056] (5)将步骤(4)的雷电电压通过金属引线送至放电端子,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预先设置为安全距离1.3m,即不发生放电的距离,然后通过调整挂件的长度,缓慢减小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之间的距离,直至放电端子与避雷针的尖端间隙放电,产生的电磁效应耦合至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上,此时判断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重复10次,如果每次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6);如果电气设备有一次以上不能够正常工作,则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不能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比此电压注入量级低一个量级的雷电电压验证,进行步骤(7);
[0057] (6)调整冲击电压注入量级,将步骤(5)中的雷电电压冲击发生器产生的冲击电压注入量级每次提升1000kV,放电端子与避雷针之间的安全距离每次增加0.3m,重复步骤(5),直至电压注入量级为6000kV,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通过最高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即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够通过此电压注入量级的雷电电压产生的干扰,进行步骤(7);
[0058] (7)当步骤(2)或步骤(3)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流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流防护量级200kA,且步骤(5)或步骤(6)判定待测车辆上的电气设备能通过的电压注入量级大于等于待测车辆要求的电压防护量级6000kV,则判定待测车辆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否则,判定待测车辆不具备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
[0059] 通过上述步骤(1)至步骤(7)的方案,可以实现对于特种车辆整车雷电间接效应的有效考核验证。步骤(2)、步骤(3)所施加的冲击电流模拟了由于雷电间接效应在车辆上形成的感应电流,步骤(5)、步骤(6)所施加的冲击电压模拟了由于雷电间接效应在车辆上形成的感应电压。在步骤(1)至步骤(3)中冲击电流初始量级设置为20kA并以每次20kA的量级逐级递增至200kA最高试验电流强度的设置,和在步骤(4)至步骤(6)中冲击电压初始量级设置为1000kV并以每次1000kV的量级逐级递增至6000kV最高试验电压强度的设置,有效模拟了由于避雷针受到雷击而对地面车辆形成的间接效应影响,其间接效应作用程度应是由低至高增减增强度,有效避免了当前常规试验方法一次性施加最大量级的情况。
[0060]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使车辆电气设备的试验考核率达到100%,特种车辆整车考核率达到100%,试验实施操作难度降低30%,试验设备损坏率降低20%,车辆电气设备的损坏率降低30%。
[0061] 本发明结合自然界雷电放电的实际情况,通过高电压和大电流模拟雷电击中避雷针的放电过程,对特种车辆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情况进行试验考核,明确试验配置、流程、方法和波形参数,形成统一可执行的方法,解决目前缺乏标准方法参考的难题,可为升特种车辆整车的雷电间接效应防护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0062] 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