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913674.5

文献号 : CN10554507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蜀庆

申请人 : 重庆舰帏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1)帐篷未打开使用时,支撑板位于第一收放槽内,控制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吸附金属件,支撑板处于收折状态;(2)需要打开帐篷时,控制电磁铁断电,支撑板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直至支撑板展开至水平位置;(3)步骤3支撑板打开之后,向充气支撑架中充入气体,直至充气支撑架将篷布支撑起来,帐篷搭设完成,使用该帐篷时,不需要手动翻转车厢侧面,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

1.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该车载式帐篷包括支撑板、充气支撑架和篷布,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铰接在车厢一侧的下部,连接支撑板一侧的车厢外壁上形成第一收放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第二收放槽,所述充气支撑架连接在第二收放槽中,且篷布覆盖充气支撑架;所述第一收放槽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配合电磁铁的金属件;支撑板位于第一收放槽内时,支撑板的重心位于支撑板上部并偏向支撑板外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作步骤:(1)帐篷未打开使用时,支撑板位于第一收放槽内,控制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吸附金属件,支撑板处于收折状态;

(2)需要打开帐篷时,控制电磁铁断电,支撑板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直至支撑板展开至水平位置;

(3)支撑板打开之后,向充气支撑架中充入气体,直至充气支撑架将篷布支撑起来,帐篷搭设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缓冲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第一收放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支撑板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的过程中,弹性件被拉伸并对支撑板进行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外侧开设多个安装槽,该安装槽内铰接有支撑腿;步骤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展开支撑腿并将其支撑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放槽内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缠绕柱;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充气支撑架和篷布缠绕在缠绕柱上。

说明书 :

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般的帐篷或天篷,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

背景技术

[0002] 厢式车可用于物资运输、仪器与设备的流动工作站等,厢式车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工作高效、运输量大,充分利用空间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运输各类货物,各大工厂、超市、个人均适用。厢式运输车在野外环境下使用时,为了增加工作面积或住宿,常常需要配置相应的帐篷。传统的帐篷为支架式或充气式等多种类型的帐篷,但由于相对厢式车为独立配置结构,与厢式车的配合使用协调性能差,搭建、撤收和携带不方便,并且要求有合适、平整的地面用于帐篷的搭建和固定,适用性能差。
[0003] 专利公告号为CN201129059的车载式充气帐篷,包括后侧设置厢门的车厢,其帐篷的底板由铰连接的两刚性板组成,其靠车厢的刚性板的外侧边与车厢的下部铰连接并构成车厢的侧厢面,与底板和车厢侧面开口相配置有由气肋构成的方形拱顶充气支撑架,在充气支撑架的里侧和外侧分别设置有里篷布和外篷布。上述专利文件公开的帐篷虽然与厢式车为一体结构,解决了与厢式车的配合协调使用问题,但是,使用时,需要多人操作,将作为底板的车厢侧面翻转,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使用该帐篷时,不需要手动翻转车厢侧面,使用方便。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0006] 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该车载式帐篷包括支撑板、充气支撑架和篷布,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铰接在车厢一侧的下部,连接支撑板一侧的车厢外壁上形成第一收放槽,所述支撑板上开设第二收放槽,所述充气支撑架连接在第二收放槽中,且篷布覆盖充气支撑架;所述第一收放槽内设有电磁铁,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配合电磁铁的金属件;支撑板位于第一收放槽内时,支撑板的重心位于支撑板上部并偏向支撑板外侧;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0007] (1)帐篷未打开使用时,支撑板位于第一收放槽内,控制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吸附金属件,支撑板处于收折状态;
[0008] (2)需要打开帐篷时,控制电磁铁断电,支撑板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直至支撑板展开至水平位置;
[0009] (3)支撑板打开之后,向充气支撑架中充入气体,直至充气支撑架将篷布支撑起来,帐篷搭设完成。
[0010] 本方案的优点是:1、本方案中,支撑板的重心位于支撑板上部并偏向支撑板外侧,所以,使用者只需先断开电磁铁的电源,支撑板就会在其自身重力下展开,所以不需要人工手动将支撑板翻转,使用非常方便;2、本发明方案中,连接支撑板一侧的车厢外壁上形成第一收放槽,而且支撑板上开设第二收放槽,在车载帐篷没有使用时,充气支撑架和篷布都被收在第一收放槽和第二收放槽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所以本发明的充气支撑架和篷布不会散在车厢内。
[0011] 优化方案1,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缓冲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第一收放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支撑板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的过程中,弹性件被拉伸并对支撑板进行缓冲。如果任支撑板自由翻转,则支撑板会与车厢发生碰撞,设有弹性件后,能避免支撑板翻转时与车厢的碰撞。
[0012] 优化方案2,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板外侧开设多个安装槽,该安装槽内铰接有支撑腿;步骤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展开支撑腿并将其支撑在地面上。当支撑板打开之后,将安装槽内的支撑腿展开,使支撑腿支撑在地面上,采用支撑腿来支承支撑板,能保证支撑板受力平衡。
[0013] 优化方案3,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1、2任一项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第二收放槽内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缠绕柱;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充气支撑架和篷布缠绕在缠绕柱上。这样可以使收折后支撑架更有序,避免相互缠绕,便于下次使用。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发明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18] 图5是本发明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车厢10、第一收放槽11、支撑板20、第二收放槽21、安装槽22、金属件30、电磁铁40、缠绕柱50、弹性件60、支撑腿70。
[0021] 实施例1
[0022]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便于打开的车载式帐篷的工作方法,该车载式帐篷包括支撑板20、充气支撑架和篷布,支撑板20的一侧铰接在车厢10一侧的下部,连接支撑板20一侧的车厢10外壁上形成第一收放槽11,支撑板20上开设第二收放槽21,充气支撑架连接在第二收放槽21中,且篷布覆盖充气支撑架;第一收放槽11内嵌设有电磁铁40,支撑板20上设有配合电磁铁40的金属件30,本实施例中的金属件30采用铁块;支撑板20位于第一收放槽11内时,支撑板20的重心位于支撑板20上部并偏向支撑板20外侧;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0023] (1)帐篷未打开使用时,支撑板20位于第一收放槽11内,控制电磁铁40通电,使电磁铁40吸附铁块,支撑板20处于收折状态;
[0024] (2)需要打开帐篷时,控制电磁铁40断电,支撑板20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直至支撑板20展开至水平位置;
[0025] (3)支撑板20打开之后,向充气支撑架中充入气体,直至充气支撑架将篷布支撑起来,帐篷搭设完成。
[0026] 实施例2
[0027]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设有两个用于缓冲的弹性件60,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60为拉簧,拉簧一端与第一收放槽1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0连接;步骤2还包括以下步骤:支撑板20绕其铰接处自动翻转而展开的过程中,拉簧被拉伸并对支撑板20进行缓冲。如果任支撑板20自由翻转,则支撑板20会与车厢10发生碰撞,设有拉簧后,能避免支撑板20翻转时与车厢10的碰撞。
[0028] 实施例3
[0029] 如图3和4所示,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支撑板20外侧开设三个安装槽22,该安装槽22内铰接有支撑腿70;步骤2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展开支撑腿70并将其支撑在地面上。当支撑板20打开之后,将安装槽22内的支撑腿70展开,使支撑腿70支撑在地面上,采用支撑腿70来支承支撑板20,能保证支撑板20受力平衡。
[0030] 实施例4
[0031]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二收放槽21内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缠绕柱50;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充气支撑架和篷布缠绕在缠绕柱50上。这样可以使收折后支撑架更有序,避免相互缠绕,便于下次使用。
[003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