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及空调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1034478.7

文献号 : CN1055466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阳蔡序杰王武中李向阳

申请人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柜机和空调器,其中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腔室均具有将壳体的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两所述出风风道均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并且两所述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将所述壳体贯通的风洞;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腔室内的两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组件下方设置有一接水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的出风量。

权利要求 :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腔室均具有将壳体的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两所述出风风道均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并且两所述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将所述壳体贯通的风洞;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腔室内的两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组件下方设置有一接水盘;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形成所述风洞,以及两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框,两所述风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出风框,且位于所述出风框的左右两侧;两所述接水槽之间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出风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两所述接水槽的内侧壁;所述出风框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三隔板形成所述风洞;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第四隔板均形成所述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位于两所述腔室上端的U形盖板,所述U形盖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U形盖板的内侧缘夹持所述出风框的上端,所述出风框限位于所述接水盘与所述U形盖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包括U形槽本体,以及位于所述U形槽本体的底部且与该U形槽本体连通的引流管;所述U形槽本体包括两接水槽,以及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两所述接水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空调柜机的底座,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支撑所述接水盘。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接水槽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与两所述换热器的底部抵接而支撑所述换热器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接水槽的相对两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接水槽之间的间距朝向背离所述导流槽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接水槽的前端的内侧壁均设置凸耳,所述凸耳均朝向背离所述U形本体的底部方向延伸,两所述凸耳分别对应与两所述换热器固定连接。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柜机。

说明书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柜机的出风口设置在机身的上半部分,换热器位于机身上半部分的内部,并且换热器呈面朝出风口倾斜设置。机身的下半部分内设置有离心风轮,当空调器运行时,离心风轮将外部的空气导入空调柜机的内部并向上吹向换热器,与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后由出风口吹出。
[0003] 在此过程中,风从离心风轮到出风口的路径较长,沿程阻力大,风量的衰减较大;另外,对于多排形式的换热器,气流在流经前一排时如果发生分离、产生涡流,对后排的换热器的有效气体流量也会造成较大的衰减。综合上述两点,现有技术中的落地式空调柜机在运行时,出风量较小。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增加空调柜机的出风量。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腔室均具有将壳体的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两所述出风风道均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并且两所述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将所述壳体贯通的风洞;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腔室内的两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组件下方设置有一接水盘。
[0006]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包括U形槽本体,以及位于所述U形槽本体的底部且与该U形槽本体连通的引流管;所述U形槽本体包括两接水槽,以及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两所述接水槽连通。
[0007] 优选地,所述接水盘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
[0008]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一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空调柜机的底座,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支撑所述接水盘。
[0009] 优选地,所述壳体柜机还包括形成所述风洞,以及两所述出风风道的出风框,两所述风轮固定安装于所述出风框,且位于所述出风框的左右两侧,所述风轮用以将所述壳体外部的空气导入所述腔室内,以与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出风口导出;两所述接水槽之间设置有一用以支撑所述出风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两所述接水槽的内侧壁。
[0010] 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位于两所述腔室上端的U形盖板,所述U形盖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U形盖板的内侧缘夹持所述出风框的上端,所述出风框限位于所述接水盘与所述U形盖板之间。
[0011] 优选地,两所述接水槽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与两所述换热器的底部抵接而支撑所述换热器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接水槽的相对的两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
[0012] 优选地,两所述接水槽之间的间距朝向背离所述导流槽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0013] 优选地,两所述接水槽的前端的内侧壁均设置凸耳,所述凸耳均朝向背离所述U形本体的底部方向延伸,两所述凸耳分别对应与两所述换热器固定连接。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换热器组件及两风轮,所述壳体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两所述腔室均具有将壳体的面板贯通的出风风道,两所述出风风道均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并且两所述出风风道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将所述壳体贯通的风洞;两所述风轮分别对应设置于两所述腔室内;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分设于两所述腔室内的两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组件下方设置有一接水盘;所述空调器室外机连接所述空调柜机。
[001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两出风口出风,而在风洞前方形成流动的空气,如此,风洞前端的空气流速较快,区域压强较小,风洞后端与风洞前端就存在压强差,位于风洞后端的空气自后向前运动,并与两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汇流,从而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的出风量。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8] 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图1中的空调柜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后壳、盖板及接水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爆炸图;
[0022] 图6为图5中换热器组件与接水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图6中换热器组件与接水盘的装配结构俯视图;
[0024] 图8为图6中换热器组件与接水盘的装配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为图6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和图11为图6中接水盘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2为图5中换热器组件、接水盘、盖板及出风框在空调柜机中的装配方位图。
[0028] 附图标号说明:
[0029]
[0030]
[003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4]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柜机。
[0036] 参照图1至5,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侧视图;图3为图1中的空调柜机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后壳、盖板及接水盘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爆炸图。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1包括壳体10、换热器组件20及两风轮30,壳体10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腔室100,两腔室100均具有将壳体10的面板11贯通的出风风道110,两出风风道110均具有自上向下延伸的出风口111,并且两出风风道110之间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将壳体10贯通的风洞120;两风轮30分别对应设置于两腔室100内;换热器组件20包括分设于两腔室100内的两换热器21,换热器组件20下方设置有一接水盘50。
[003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两出风口111出风,从而在风洞120前方形成流动的空气,如此,风洞120前端的空气流速较快,区域压强较小,风洞120后端与风洞120前端就存在压强差,位于风洞120后端的空气自后向前运动,并与两出风口111流出的空气汇流,从而大大增加了空调柜机1的出风量。
[0039] 具体地,面板11上可以开设一开口,两出风风道110均与该开口连通;也可以是面板11上单独开设两间隔设置的出风口111,两出风口111分别对应与两出风风道110对接。壳体10外壁开设的进风口130可以设置在背板12上,也可以是设置在侧板13上,当然还可以是设置在背板12与侧板13的交汇处,在此,进风口130的位置不作限制。形成该腔室100的结构包括侧板13、背板12及蜗壳;风洞120是将面板11和背板12贯通的,从而该风洞120具有风洞进口121和风洞出口122。当然,该风洞120的上、下、左、右均可以设置导风板,也可以不设置导风板,在此不作限制。
[0040] 当空调柜机1运行时,驱动风轮30的电机70开始运转,并带动风轮30旋转,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30进入该腔室100而与换热器21换热,而后风轮30将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11导出,导出的空气在风洞120前端形成气流,从而使风洞120前后两端形成压强差,如此,风洞120内的空气就会向前运动,而与出风口111吹出的空气汇集。在此,由于出风口111吹出的风的温度较低(以空调器实施制冷功能为例),而室温相对较高,从风洞120流出的空气与出风口111流出的空气聚集形成汇流体,该汇流体的温度不会过低,风感比较柔和。
[0041] 另外,出风口111可以是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状等,但是为了加强空调柜机1的出风效果,出风口111及风洞120的风洞出口122均呈自上向下延伸的条形设置。如此,两出风口111之间形成的负压区域较大,由风洞120后端流向风洞120前端的空气也相对较多,从而出风量也相应增加了。可以理解的是,鉴于出风口111的形状,两风轮30均为灌流风轮,并均呈自上向下延伸的柱状设置。
[0042] 需要说明的是,两换热器21的上端口是相互连通的,并通过一冷媒管与室外机连通;两换热器21的下端口也是相互连通的,并由一冷媒管与室外机连通。冷媒由冷媒管进入两换热器21中,以对进入腔室100内的空气换热(制冷或制热),而后,冷媒由另一冷媒管流回室外机,如此循环。两换热器21在实施制冷功能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换热器21的表面凝聚而形成冷凝水,接水盘50位于换热器组件20下方,用于接收从换热器21表面滴落的冷凝水,避免了冷凝水滴溅落至壳体10内部其他电子元件上,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0043]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1,接水盘50包括U形槽本体,以及位于U形槽本体的底部且与该U形槽本体连通的引流管53;U形槽本体包括两接水槽51,以及导流槽52,导流槽52的相对两端分别对应与两接水槽51连通。
[0044] 具体地,由于两换热器21是分设于两腔室100内的,所以,为了与换热器21对接适配,本实施例中,接水盘50包括U形设置的槽体,以及设于槽体底部的引流管53。其中,槽体包括两接水槽51,以及位于两接水槽51之间并连通两接水槽51的导流槽52;两接水槽51分别用以接收从两换热器21滴落的冷凝水,冷凝水最终由引流管53导流至水箱内存储或直接导流至室外。当然,存储的冷凝水也可以用于给室内加湿,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0045] 参照图4和图5,接水盘50是固定于换热器组件20下方的,接水盘50直接或间接固定于壳体10内壁,关于接水盘50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接水盘50固定于背板12上、固定于侧板13上,也可以是在壳体10内壁设置多个凸起,多个凸起共同对接水盘50支撑。当然,考虑到接水盘50安装的稳定性,避免接水盘50晃动,接水盘50的优选安装方式是与壳体10内壁贴合连接,然后通过固定件(螺接件或卡扣)固定于壳体10。
[0046] 另外,接水盘50也可以不安装于壳体10内壁。例如,在壳体10内设置一支撑架,支撑架的下端固定于柜机底座90,支撑架的上端支撑接水盘50。
[0047]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10、图11和图12,空调柜机1还包括形成风洞120,以及与两出风风道110的出风框40,两风轮30固定安装于出风框40上,并位于出风框40的左右两侧,风轮30用以将壳体10外部的空气导入腔室100内,以与换热器21换热后由出风口111导出;两接水槽51之间设置有一用以支撑出风框40的支撑板55,支撑板55连接两接水槽51的内侧壁。
[0048] 具体地,出风框40自身形成风洞120和出风风道110,为了防止漏风,风洞120和出风风道110是隔绝的。另外,出风框40也可以起到导风作用。例如,出风框40包括顶板41、底板42,以及位于顶板41和底板42之间的四个隔板,四个隔板在横向上一次命名为第一隔板40a、第二隔板40b、第三隔板40c和第四隔板40d,第二隔板40b和三隔板形成风洞120;第一隔板40a和第二隔板40b,以及第三隔板40c和第四隔板40d均形成出风风道110。出风框40与后壳可以是分体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在此不做限制。电机70也是安装在出风框40上的,两电机70分别用以驱动两风轮30旋转。出风框40是与壳体10固定连接的,例如,出风框40固定于背板12或固定于面板11,为了使出风框40的装配更稳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支撑板55,如此,出风框40不仅在前后方向上能够固定于壳体10,设置于出风框40下方的支撑板55对出风框40具有支撑作用,从而使出风框40在壳体10内的装配更稳定,大大降低了出风框40因导风而产生振动的幅度,降低了噪音。
[0049] 另外,为了加强支撑板55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在支撑板55的底部设置加强筋551,加强筋551连接支撑板55和导流槽52。
[0050]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12,虽然出风框40受到支撑板55的支撑,出风框40的上端也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振动;另外,换热器21都是要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热交换的,但是与换热器21发生热交换的空气并不是都会从出风口111导出,空调柜机1上端的空气会与换热器21上端发生热交换,而这部分热量也会通过柜机顶盖80、背板12或侧板13损失。为了解决上述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于本实施例中,空调柜机1还包括位于两腔室100上端的U形盖板60,U形盖板60与壳体10内壁固定连接,且,U形盖板60的内侧缘夹持出风框40的上端,出风框40限位于接水盘50与U形盖板60之间。
[0051] 如此,与换热器21上端发生热交换的空气在盖板60的阻隔下不能四处流窜,而只能继续处于腔室100内,从而将发生热交换的空气留在腔室100内。此外,在U形盖板60的夹持作用下,出风框40的上端发生振动的振幅也会大大降低。由出风框40振动而产生的噪音也会大大降低。
[0052] 为了加强换热器21和接水盘50装配的稳固性,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10和图11,两接水槽51的前端均设置有用于与两换热器21的底部抵接而支撑换热器21的凸台54,凸台54与接水槽51的相对的两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
[0053] 如此,接水盘50对换热器21具有支撑作用,接水盘50和两换热器21在壳体10内装配更紧凑。当换热器21产生冷凝水后,冷凝水可沿凸台54流至接水槽51中,避免接水盘50与换热器21存在高度差,而导致冷凝水滴落时溅出水花。
[0054] 两接水槽51可以是平行设置的,二者之间的间距也可以是朝向背离导流槽52的方向逐渐减小的,但是考虑到接水槽51自身在结构上的强度,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两接水槽51之间的间距朝向背离导流槽52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以使接水盘50自上对同两接水槽51抵接的结构有一定的支撑力,避免两接水槽51因受到外部挤压力过大而导致接水盘50损坏。
[0055] 为了加强换热器21和接水盘50在壳体10内装配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9和图11,两接水槽51的前端的内侧壁均设置凸耳511,凸耳511均朝向背离U形本体的底部方向延伸,两凸耳511分别对应与两换热器21固定连接。如此,接水盘50与两换热器21装配在一起,接水盘50和两换热器21在壳体10内装配更紧凑。
[005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外机,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柜机1,空调器室外机连接空调柜机1。
[0057] 由于本空调器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柜机1,因此,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柜机1的所有有益之处本空调器也应当一应具有,在此不一一赘述。
[005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