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092166.X

文献号 : CN1055592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书福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该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该上鞋底与该下鞋底之间设置有容腔,该容腔内设置有可压缩和回弹的多个减震体,该多个减震体的上端与该上鞋底连接,该多个减震体的下端与该下鞋底连接,该多个减震体分布在该鞋底的左右两侧,每两个左右对应的减震体构成一排,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通过第一平衡杆连接。通过在鞋底内设置减震体,可以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连接设置平衡杆,在路面不平或踩到石块等导致鞋底有发生翻转的趋势时,利用平衡杆产生相反的扭转力矩,降低鞋底继续翻转,提高运动的平衡稳定性,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崴脚,从而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权利要求 :

1.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包括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该上鞋底(11)与该下鞋底(12)之间设置有容腔(13),该容腔(13)内设置有可压缩和回弹的多个减震体(14),该多个减震体(14)的上端与该上鞋底(11)连接,该多个减震体(14)的下端与该下鞋底(12)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减震体(14)分布在该鞋底(10)的左右两侧,每两个左右对应的减震体(14)构成一排,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之间通过第一平衡杆(15)连接,该第一平衡杆(15)由硬质细杆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减震体(14)在该鞋底(10)内呈两列多排分布,每一列的多个减震体(14)沿该鞋底(10)的前后方向相互独立间隔排列,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沿该鞋底(10)的左右方向通过该第一平衡杆(15)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减震体(14)仅设置在该鞋底(10)的后跟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减震体(14)同时设置在该鞋底(10)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平衡杆(15)连接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的中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之间在顶部还连接有第二平衡杆(16),该第二平衡杆由硬质细杆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上鞋底(11)为不易发生变形的硬质材料,该下鞋底(12)为易发生变形的软质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上鞋底(11)上方设置有鞋垫层(17),该下鞋底(12)下方设置有防磨层(1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该多个 减震体(14)为螺旋弹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19),该弹性材料(19)填满该容腔(13)内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区域。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每个螺旋弹簧内设置有一个弹性柱体(20),该螺旋弹簧套设在该弹性柱体(20)上,该容腔(13)内的其他区域形成空腔。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其特征在于,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21),该弹性材料(21)仅包覆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一圈,该容腔(13)内的其他区域形成空腔。

13.一种鞋具,包括鞋底(10)和鞋面(30),该鞋面(30)与该鞋底(10)相连,其特征在于,该鞋底(10)为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10)。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具,其特征在于,该鞋具还设置有发电装置(40),该发电装置(40)包括线圈套管(41)、永磁铁(42)和蓄电池(43),该线圈套管(41)上的线圈与该蓄电池(43)相连,该线圈套管(41)与该永磁铁(42)之一与该上鞋底(11)相连,该线圈套管(41)与该永磁铁(42)之另一与该下鞋底(12)相连,该线圈套管(41)在相对该永磁铁(42)运动时可套设在该永磁铁(42)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具,其特征在于,该线圈套管(41)和该永磁铁(42)设置在该鞋底(10)的容腔(13)内且位于该鞋底(10)的后跟部位,该蓄电池(43)设置在该鞋面(30)上。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具,其特征在于,该蓄电池(43)上还连接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44)。

说明书 :

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鞋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与健康,跑步作为一项人们最热衷的健身运动之一,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并且随着全国各地兴起的马拉松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中老年人也加入到跑步运动中去,社会普及率逐年增高。但是跑步这项运动对于人体也会存在一定的运动伤害,例如对膝盖的伤害以及对脚踝的伤害等,一旦运动者遭受了这类伤害,对其身体造成的影响会很大,通常需要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去恢复,给运动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创伤。
[0003] 鞋主要由鞋面和鞋底构成,鞋子是否舒适,首先取决于鞋底,鞋底是鞋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它直接受到地面的摩擦冲击,同时将地面的反作用力传递给足部。鞋底尤其需要具有足够的减震功能,才能避免运动冲击力带来的伤害,从而实现锻炼或竞技的目的,人们希望双脚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减轻运动疲劳感。
[0004] 于是人们发明了带有气垫的运动鞋,由于该种运动鞋使地面对脚部的冲击有所缓冲,降低了对膝盖和脚踝的伤害。但是又由于缓冲气垫又厚又软,当鞋踩到地面的石头或者运动时踩到别人的脚,鞋底会发生一定角度的翻转,这样的话则会使运动者的脚踝扭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崴脚。而且,减震气垫的密封一旦被破坏,空气泄漏,便失去了减震效果。
[0005] 后来出现了高帮的篮球鞋,利用加高的鞋帮将鞋的上部固定在脚踝上部的小腿上,这样便会减小鞋底翻转的程度,降低运动对脚踝的伤害。而跑步鞋追求的是轻便、合脚以及缓冲好,如果采用类似篮球鞋的高帮设计,由于增加了材料,鞋的整体质量则会显著提高,不利于跑步特别是长跑。
[0006] 跑步鞋是专为赛道和类赛道铺装路面设计的,对于全面健身中日常马路的路况则不太适合,并且一般的跑步鞋的鞋底面是硬底,变形较小,这样不易保持脚与地面的平行,容易造成崴脚,所以一种既轻便合脚,缓冲性能又好,并且又不易使运动者在运动时崴脚的跑步鞋,则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并且可提高运动的平衡稳定性,可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崴脚,避免运动损伤。
[000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包括上鞋底和下鞋底,该上鞋底与该下鞋底之间设置有容腔,该容腔内设置有可压缩和回弹的多个减震体,该多个减震体的上端与该上鞋底连接,该多个减震体的下端与该下鞋底连接,该多个减震体分布在该鞋底的左右两侧,每两个左右对应的减震体构成一排,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通过第一平衡杆连接,该第一平衡杆由硬质细杆制成。
[0009] 进一步地,该多个减震体在该鞋底内呈两列多排分布,每一列的多个减震体沿该鞋底的前后方向相互独立间隔排列,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沿该鞋底的左右方向通过该第一平衡杆连接。
[0010] 进一步地,该多个减震体仅设置在该鞋底的后跟部位。
[0011] 进一步地,该多个减震体同时设置在该鞋底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
[0012] 进一步地,该第一平衡杆连接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的中部。
[0013] 进一步地,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在顶部还连接有第二平衡杆,该第二平衡杆由硬质细杆制成。
[0014] 进一步地,该上鞋底为不易发生变形的硬质材料,该下鞋底为易发生变形的软质材料。
[0015] 进一步地,该上鞋底上方设置有鞋垫层,该下鞋底下方设置有防磨层。
[0016] 进一步地,该多个减震体为螺旋弹簧。
[0017] 进一步地,每一排减震体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填满该容腔内每一排减震体的外围区域。
[0018] 进一步地,每个螺旋弹簧内设置有一个弹性柱体,该螺旋弹簧套设在该弹性柱体上,该容腔内的其他区域形成空腔。
[0019] 进一步地,每一排减震体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仅包覆每一排减震体的外围一圈,该容腔内的其他区域形成空腔。
[002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鞋具,包括鞋底和鞋面,该鞋面与该鞋底相连,该鞋底为上述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
[0021] 进一步地,该鞋具还设置有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包括线圈套管、永磁铁和蓄电池,该线圈套管上的线圈与该蓄电池相连,该线圈套管与该永磁铁之一与该上鞋底相连,该线圈套管与该永磁铁之另一与该下鞋底相连,该线圈套管在相对该永磁铁运动时可套设在该永磁铁上。
[0022] 进一步地,该线圈套管和该永磁铁设置在该鞋底的容腔内且位于该鞋底的后跟部位,该蓄电池设置在该鞋面上。
[0023] 进一步地,该蓄电池上还连接用于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的充电接口。
[002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通过在鞋底内设置减震体,可以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连接设置平衡杆,在路面不平或踩到石块等导致鞋底有发生翻转的趋势时,利用平衡杆产生相反的扭转力矩,降低鞋底继续翻转,提高运动的平衡稳定性,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崴脚,从而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中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1中鞋底的减震系统在正常未压缩时的示意图。
[0028] 图4为图1中鞋底的减震系统在正常压缩时的示意图。
[0029] 图5为图1中鞋底的减震系统在踩到不平路面时的示意图。
[0030] 图6为图1中鞋底的减震系统在重心失稳时的示意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图7中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的分解示意图。
[0033]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为图10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3为图12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5为图14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6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式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2] [第一实施例]
[0043]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的分解示意图,请参图1至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鞋具包括鞋底10和鞋面30,鞋面30与鞋底10相连(如粘合或缝合)。鞋底10包括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上鞋底11与下鞋底12之间设置有容腔13,容腔13内设置有可压缩和回弹的多个减震体14。该多个减震体14的上端与上鞋底11连接,该多个减震体14的下端与下鞋底12连接。该多个减震体14分布在鞋底10的左右两侧,每两个左右对应的减震体14构成一排,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之间通过第一平衡杆15连接以形成减震系统。第一平衡杆15具有一定的刚度,第一平衡杆15例如由硬质细杆(金属或非金属)制成。
[0044] 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多个减震体14在鞋底10内呈两列多排分布,每一列的多个减震体14沿鞋底10的前后方向相互独立间隔排列,即每一列的多个减震体14之间是相互独立而未连接在一起的,但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沿鞋底10的左右方向通过第一平衡杆15连接。
[0045]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减震体14仅设置在鞋底10的后跟部位,图中示意了三排减震体14,使鞋底10的后跟部位具有防崴脚的减震效果。通过在鞋底的后跟部位嵌入设置减震系统,不仅能减少鞋具的体积,而且针对使用者脚后跟集中受力的情况,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缓冲减震和防止崴脚,对使用者的脚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4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衡杆15连接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的中部,对减震体14的缓冲减震影响较小,且起到较好的防止崴脚作用。
[0047]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14之间在顶部还连接有第二平衡杆16,第二平衡杆16可以防止使用者由于重心失稳等自身原因(即非踩到石块或路面不平等原因)而引起的崴脚现象。第二平衡杆16同样具有一定的刚度,第二平衡杆16例如由硬质细杆(金属或非金属)制成。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减震体14例如为螺旋弹簧,金属或非金属均可。螺旋弹簧可以是圆柱形、圆台形、圆锥形、截锥形或其他形状。第一平衡杆15的两端以及第二平衡杆16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一体成型等方式固定连接在每一排的两个螺旋弹簧的弹簧圈上。螺旋弹簧的一端(上端)与上鞋底11固定连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下端)与下鞋底12固定连接。为了螺旋弹簧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上鞋底11和/或下鞋底12上于螺旋弹簧的固定位置可以形成有凹槽或凸台,螺旋弹簧的端部嵌入定位在凹槽中,或者螺旋弹簧的端部套设在凸台上。
[0049] 如图3和图4所示,当鞋的底面施加均匀的载荷时,第一平衡杆15和第二平衡杆16不受力,鞋底的各减震体14承受沿路面垂直方向的压力,减震体14正常受压,实现缓冲减震效果。
[0050] 如图5所示,当鞋底10的一侧踩到异物,下鞋底12有发生变形的趋势,即会有向没踩到异物的一侧翻转的趋势,这时第一平衡杆15由于刚性较大,会对踩到异物一侧有向下的作用力,对没踩到异物的一侧有向上的作用力,即对下鞋底12有发生翻转的趋势相反的扭转力矩,这样就可以降低翻转的趋势,防止运动者崴脚。
[0051] 如图6所示,虽然鞋底10的地面平整,但是当人体的脚重心向一侧失稳时,上鞋底11会有向失稳的一侧翻转的趋势,这时第二平衡杆16由于刚性较大,会对失稳一侧有向上的作用力,对失稳的另一侧有向下的作用力,即对上鞋底11有发生翻转的趋势相反的扭转力矩,这样就可以降低翻转的趋势,防止运动者崴脚。
[0052] 在本实施例中,上鞋底11为不易发生变形的硬质材料,下鞋底12为易发生变形的软质材料。下鞋底12采用软性材料,第一平衡杆15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到达弹性极限后才具有限制翻转的作用,这样在第一平衡杆15的弹性极限范围内,下鞋底12由于比较软,一般不平的道路可以保证鞋的水平,当下鞋底12踩到较大物体时,下鞋底12的变形变大,这时第一平衡杆15也超过的弹性极限,这时第一平衡杆15可以起到限制鞋底翻转的作用,防止崴脚。而上鞋底11采用硬性材料,可以更好地维持脚面的水平受力。
[0053] 本实施例中鞋具的减震系统相较于现有鞋具的减震系统,两者的减震系统的安装思路相反,现有鞋具的减震系统装在脚面一侧,而本实施例中鞋具的减震系统安装在路面一侧,这样在通过减震系统过滤掉大部分路面传来的震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崴脚。
[0054] 本实施例中鞋具的减震系统可以运用在运动鞋、篮球鞋、跑步鞋、运动休闲鞋或皮鞋上。而且本实施例中鞋具的减震系统还可以应用在增高鞋或高跟鞋上,由于增高鞋或高跟鞋增加了后跟的高度,而后跟一般是硬质材料,这样易造成使用者行走不便,失去平衡时容易崴脚,运用本实施例减震系统,可以提高行走时的平衡性,防止崴脚。
[0055] [第二实施例]
[0056]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的分解示意图,请参图7与图8,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减震体14同时设置在鞋底10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图中示意了八排减震体14,从而使鞋底10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均具有防崴脚的减震效果。通过同时在鞋底的后跟部位和前掌部位嵌入设置减震系统,可以将脚底受力分散至整个鞋底,改善仅脚后跟集中受力的情况,并且减震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缓冲减震和防止崴脚,对使用者的脚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57] [第三实施例]
[0058]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9,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上鞋底11上方设置有鞋垫层17,鞋垫层17由软质材料制成,以增加穿着的舒适性;同时下鞋底12下方设置有防磨层18,增加鞋底的防磨耐用和防滑性能。
[0059] [第四实施例]
[0060]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0与图11,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容腔13内,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19,弹性材料19填满容腔13内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区域。弹性材料19例如为软橡胶材料,如采用弹性好、柔韧度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减震体14的外围填充有弹性材料19,使得整个脚部受力更加均衡,不会出现在减震体14处集中受力的情况,提高鞋底的稳定性和防崴脚效果。
[0061] [第五实施例]
[0062] 图12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2与图13,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容腔13内,每个螺旋弹簧内设置有一个弹性柱体20,作为减震体14的螺旋弹簧套设在弹性柱体20上,容腔13内的其他区域则形成空腔(图未标)。弹性柱体
20例如为软橡胶材料,如采用弹性好、柔韧度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减震体14的螺旋弹簧套设在弹性柱体20上,弹性柱体20可为螺旋弹簧在压缩和回弹运动时提供较好的导向作用,提高鞋底的稳定性和防崴脚效果。
[0063] [第六实施例]
[0064] 图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下鞋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4与图15,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在容腔13内,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设置有弹性材料21,弹性材料21仅包覆每一排减震体14的外围一圈,容腔13内的其他区域则形成空腔(图未标)。弹性材料21例如为软橡胶材料,如采用弹性好、柔韧度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减震体14的外围包覆一圈弹性材料21,使得减震体14在弹性材料21限定的范围内上下伸缩运动以提供较好的导向作用,提高鞋底的稳定性和防崴脚效果。
[0065] [第七实施例]
[0066] 图16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鞋具的结构示意图,请参图16,本实施例的鞋具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中的鞋具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由于增加了减震系统,在行走时鞋底呈往复运动,利用这个特点,本实施例中在后跟或前部增加一个往复压电式的发电装置40,这样便可以利用行走时鞋跟的往复运动自发电,并且在鞋面处设置蓄电池(如锂电池)43,使蓄电池43的正负极与发电装置40的正负极电连接,由发电装置40为蓄电池43充电,蓄电池43还可配置有充电接口44(如USB充电接口),当需要为手机等用电设备充电时,起到应急作用。
[0067] 该发电装置40可以包括线圈套管41和永磁铁42,线圈套管41上的线圈与蓄电池43相连,线圈套管41与永磁铁42之一与上鞋底11相连,线圈套管41与永磁铁42之另一与下鞋底12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线圈套管41与上鞋底11相连,永磁铁42与下鞋底12相连。这样,上鞋底11和下鞋底12相对运动时将带动线圈套管41相对永磁铁42运动,并使线圈套管41套设在永磁铁42上,通过线圈套管41在永磁铁42外的往复运动,切割磁力线发电。而上述的由减震体14和平衡杆15、16形成的减震系统即作为该往复压电式发电装置40的回位装置。
[0068]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崴脚减震平衡鞋底及鞋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鞋底内设置减震体,可以缓冲地面对脚部的冲击,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在每一排的两个减震体之间连接设置平衡杆,在路面不平或踩到石块等导致鞋底有发生翻转的趋势时,利用平衡杆产生相反的扭转力矩,降低鞋底继续翻转,提高运动的平衡稳定性,有效防止运动中出现崴脚,从而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006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