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094008.8

文献号 : CN1055630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邓玉

申请人 : 苏州东衡数控电子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包括钻针组件、主体、振动盘机构、入针板组件、上套装置总成、出针板、推板、回收盒和出针轨道,所述钻针组件包括钻针和定位套,所述入针板组件用于定位套和待重新上套钻针组件的自动对齐排列放置,所述上套装置总成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的替换和定位,所述出针板用于将重新上套并定位完成的钻针组件运送至出针板前端,所述推板位于出针板前端用于将运送至出针板前端的钻针组件推送至右侧,所述回收盒位于出针板下端用于回收被替换下来的定位套,所述出针轨道位于出针板前端,所述出针轨道位于推板上端,该种自动上套装置提高了上套效率,并且提高了钻针上套位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钻针组件、主体、振动盘机构、入针板组件、上套装置总成、出针板、推板、回收盒和出针轨道,所述钻针组件包括钻针和定位套,所述钻针插入设置于定位套中心的圆孔内,所述振动盘机构位于主体的左侧用于定位套的自动排列和输送,所述入针板组件位于主体左侧和振动盘机构的前端,所述入针板组件用于定位套和待重新上套钻针组件的自动对齐排列放置,所述上套装置总成位于入针板组件前端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的替换和定位,所述上套装置总成还包括滚筒、定位装置和支架,所述滚筒是可以沿其中心轴自转的圆柱体,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滚筒的左侧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的定位,所述支架位于主体上端用于连接定位装置和滚筒,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定位杆、压轮和控制电路,所述固定板还具有一个方形凹槽和一个向右伸出的横梁,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套,所述圆套和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横梁右侧设置有一个凸台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和压轮,所述固定板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横向的圆孔,所述定位杆位于圆套内并与其滑动相连,所述压轮位于凸台下端用于将钻针组件压入其在滚筒上的工位内达到定位的效果,所述控制电路位于凸台内部,所述定位杆左侧还设置有一个电磁铁用于驱动定位杆向右移动,所述电磁铁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头部设置有一个金属感应片,所述金属感应片与控制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圆套与控制电路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铁活塞杆的顶出与回位,所述出针板位于上套装置总成前端并与入针板组件前后对齐,所述出针板用于将重新上套并定位完成的钻针组件运送至出针板前端,所述推板位于出针板前端用于将运送至出针板前端的钻针组件推送至右侧,所述回收盒位于出针板下端用于回收被替换下来的定位套,所述出针轨道位于出针板前端,所述出针轨道位于推板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底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位于设备的底部,所述控制面板位于底座上端,所述控制面板还设置有显示屏、电源指示灯和电源按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上套完成的钻针组件的数量,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电源按键用于控制设备电源的导通与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针板组件还包括底板和压板,所述底板为前端低于后端的倾斜板,所述底板设置有左侧凹槽A和右侧凹槽A,所述左侧凹槽A作为定位套的滚动通道,右侧凹槽A作为定位钻针组件的滚动通道,所述左侧凹槽A与右侧凹槽A前后贯穿底板,所述左侧凹槽A后端与振动盘机构出料口连接,所述压板位于底板的上端,压板用于防止定位套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左侧凹槽A和防止钻针组件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右侧凹槽A。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圆轴数量若干个和位于圆轴上的弹簧数量若干个,所述圆轴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板右侧,同时位于固定板右端的横梁的下方,所述弹簧对固定板具有向左的弹出力,所述支架还设置有位于其左侧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中心设有一个螺钉用于调节固定板的横向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板设有左侧凹槽B和右侧凹槽B,所述左侧凹槽B贯穿出针板前后,所述右侧凹槽B前端与出针板前端具有一段距离,所述出针板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伸出臂,所述出针板向前倾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凹槽A、右侧凹槽A、左侧凹槽B和右侧凹槽B的宽度均和定位套厚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设有一条位于其后端的齿条和位于其中心位置的若干个长圆孔,所述推板通过设置于其后端带齿轮的直流电机驱动,所述长圆孔用于限制其始终做左右方向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轨道前端还设有挡板,用于阻挡上套完成后的钻针组件不再向下滚动并顺利卡入出针轨道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盒前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回收盒可以向前拉出。

说明书 :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网板零件在一些电子电器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网板的加工一般采用冲孔或者机加工的方式,在机加工的网板零件加工中,钻针的工作量很大,因此容易磨损,通常情况下,在钻针上设置有一个定位套,用于钻针的装夹定位,在现实生产中,大量的钻针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后都要进行装夹位置的校准,而装夹时又是通过定位套来定位,钻针头部一旦出现磨损后,装夹后钻针加工就会出现偏差,常规的做法是将原来的定位套取下,然后采用一个普通校准装置,将钻针插入定位套,通过百分表读取钻头伸出定位套的距离,这样做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完成,拆装工作繁琐,一次只能校准一件,每次校准都必须人工读取钻头伸出定位套的距离,效率低下,所以有必要开发一款能够快速定位上套位置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来解决目前钻针上套操作时,每次都需要用量具测量定位套的位置,操作比较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钻针组件、主体、振动盘机构、入针板组件、上套装置总成、出针板、推板、回收盒和出针轨道,所述钻针组件包括钻针和定位套,所述钻针插入设置于定位套中心的圆孔内,所述振动盘机构位于主体的左侧用于定位套的自动排列和输送,所述入针板组件位于主体左侧和振动盘机构的前端,所述入针板组件用于定位套和待重新上套钻针组件的自动对齐排列放置,所述上套装置总成位于入针板组件前端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的替换和定位,所述上套装置总成还包括滚筒、定位装置和支架,所述滚筒是可以沿其中心轴自转的圆柱体,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滚筒的左侧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的定位,所述支架位于主体上端用于连接定位装置和滚筒,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定位杆、压轮和控制电路,所述固定板还具有一个方形凹槽和一个向右伸出的横梁,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套,所述圆套和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横梁右侧设置有一个凸台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和压轮,所述固定板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横向的圆孔,所述定位杆位于圆套内并与其滑动相连,所述压轮位于凸台下端用于将钻针组件压入其在滚筒上的工位内达到定位的效果,所述控制电路位于凸台内部,所述定位杆左侧还设置有一个电磁铁用于驱动定位杆向右移动,所述电磁铁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头部设置有一个金属感应片,所述金属感应片与控制电路电性相连,所述圆套与控制电路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铁活塞杆的顶出与回位,所述出针板位于上套装置总成前端并与入针板组件前后对齐,所述出针板用于将重新上套并定位完成的钻针组件运送至出针板前端,所述推板位于出针板前端用于将运送至出针板前端的钻针组件推送至右侧,所述回收盒位于出针板下端用于回收被替换下来的定位套,所述出针轨道位于出针板前端,所述出针轨道位于推板上端。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自动上套装置提高了上套效率,不需要对每个钻针组件进行逐一测量,降低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并且提高了钻针上套位置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0006]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7]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底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位于设备的底部,所述控制面板位于底座上端,所述控制面板还设置有显示屏、电源指示灯和电源按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上套完成的钻针组件的数量,所述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电源按键用于控制设备电源的导通与断开,所述控制面板有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所述显示屏显示的完成钻针组件上套的数量无需人工清点即可完成对上套数量的统计。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入针板组件还包括底板和压板,所述底板为前端低于后端的倾斜板,所述底板设置有左侧凹槽A和右侧凹槽A,所述左侧凹槽A作为定位套的滚动通道,右侧凹槽A作为定位钻针组件的滚动通道,所述左侧凹槽A与右侧凹槽A前后贯穿底板,所述左侧凹槽A后端与振动盘机构出料口连接,所述压板位于底板的上端,压板用于防止定位套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左侧凹槽A和防止钻针组件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右侧凹槽A,所述底板的左侧凹槽和右侧凹槽可以将定位套和钻针组件按顺序对齐排列。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圆轴数量若干个和位于圆轴上的弹簧数量若干个,所述圆轴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弹簧位于固定板右侧,同时位于固定板右端的横梁的下方,所述弹簧对固定板具有向左的弹出力,所述支架还设置有位于其左侧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中心设有一个螺钉用于调节固定板的横向位置,所述圆轴的设置保证了定位装置在横向移动时不发生偏移或者倾斜。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出针板设有左侧凹槽B和右侧凹槽B,所述左侧凹槽B贯穿出针板前后,所述右侧凹槽B前端与出针板前端具有一段距离,所述出针板后端设置有若干个伸出臂,所述出针板向前倾斜,所述出针板有效保证了钻针组件可以沿其左侧凹槽B滚动至指定位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凹槽A、右侧凹槽A、左侧凹槽B和右侧凹槽B的宽度均和定位套厚度相同有效保证了定位套和钻针组件在凹槽内对齐排列。
[0012]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设有一条位于其后端的齿条和位于其中心位置的若干个长圆孔,所述推板通过设置于其后端带齿轮的直流电机驱动,所述长圆孔用于限制其始终做左右方向的移动,所述推板保证了完成上套后的钻针组件一次排列于出针轨道上并且不阻挡下一个完成上套的钻针组件进入出针轨道。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出针轨道前端还设有挡板,用于阻挡上套完成后的钻针组件不再向下滚动并顺利卡入出针轨道内。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盒前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回收盒可以向前拉出。

附图说明

[0015] 图1示出本发明立体图
[0016] 图2示出本发明钻针组件立体图
[0017] 图3示出本发明上套装置总成局部立体图
[0018] 图4示出本发明顶杆正视图
[0019] 图5示出本发明推板俯视图
[0020] 图6示出本发明推板正视图
[0021] 主体2、振动盘机构3、入针板组件4、上套装置总成5、出针板6、推板7、回收盒8、出针轨道9、钻针11、定位套12、底座21、控制面板22、显示屏221、电源指示灯222、电源按键223、底板41、压板42、左侧凹槽A411、右侧凹槽A412、滚筒51、定位装置52、支架53、工位511、定位杆522、压轮523、控制电路524、方形凹槽5211、横梁5212、圆套5213、凸台5212、电磁铁
525、活塞杆5251、弹簧532、竖直板533、左侧凹槽B61、右侧凹槽B62、环形槽513、伸出臂63、齿条71、长圆孔72、直流电机73、挡板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包括钻针组件、主体2、振动盘机构3、入针板组件4、上套装置总成5、出针板6、推板7、回收盒8和出针轨道9,所述钻针组件包括钻针11和定位套12,所述钻针11插入设置于定位套12中心的圆孔内,所述振动盘机构3位于主体2的左侧用于定位套12的自动排列和输送,所述入针板组件4位于主体2左侧和振动盘机构3的前端,所述入针板组件4用于定位套12和待重新上套的钻针组件的自动对齐排列放置,所述上套装置总成5位于入针板组件4前端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12的替换和定位,所述出针板6位于上套装置总成5前端并与入针板组件4前后对齐,所述出针板6用于将重新上套并定位完成的钻针组件运送至出针板6前端,所述推板7位于出针板6前端并且用于将运送至出针板6前端的钻针组件推送至右侧,所述回收盒8位于出针板6下端用于回收被替换下来的定位套12,所述出针轨道9位于出针板6前端,所述出针轨道9位于推板7上端。
[0024] 所述主体2还包括底座21和控制面板22,所述底座21位于设备的底部,所述控制面板22位于底座21上端,所述控制面板22还设置有显示屏221、电源指示灯222和电源按键223,所述显示屏221用于显示上套完成的钻针组件的数量,所述电源指示灯222用于显示电源的连接状态,所述电源按键223用于控制设备电源的导通与断开。
[0025]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盘机构3可以连续振动实现将定位套自动按顺序排列于轨道上。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入针板组件4还包括底板41和压板42,所述底板41为前端低于后端的倾斜板,所述底板41设置有左侧凹槽A411和右侧凹槽A412,所述左侧凹槽A411作为定位套12的滚动通道,右侧凹槽A412作为定位钻针组件的滚动通道,定位套12和钻针组件的滚动通道,所述左侧凹槽A411与右侧凹槽A412前后贯穿底板41,所述左侧凹槽AA411后端与振动盘机构3连接,所述压板42位于底板41的上端,压板42用于防止定位套12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左侧凹槽A411和防止钻针组件在滚动过程中脱离右侧凹槽A412。
[0027] 进一步的,所述上套装置总成5还包括滚筒51、定位装置52和支架53,所述滚筒51是可以沿其中心轴自转的圆柱体,所述定位装置52位于滚筒51的左侧用于钻针组件的定位套12的定位,所述支架53位于主体上端用于连接定位装置52和滚筒51。
[0028]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51的右侧还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滚筒51沿其横向中心轴自转。
[0029]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51设置有6个工位511,所述工位511绕滚筒51中心轴均布于滚筒51圆柱面上,所述工位511还包括两个长度与定位套12厚度相同的U型槽A和一个贯穿滚筒51左右的底部圆弧直径大于钻针11直径的U型槽B5112,所述U型槽A和U型槽B底部圆弧的中心对齐,所述U型槽A和U型槽B分别与底板41的左侧凹槽411和右侧凹槽412对齐,所述U型槽A的底部圆弧直径和定位套12的直径相同。
[0030]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51在其最上端的工位511的右端设置有一根可以左右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右端还设置有一个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推杆左右移动。
[0031]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52还包括固定板、定位杆522、压轮523和控制电路524,所述固定板还具有一个方形凹槽5211和一个向右伸出的横梁5212,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中心设置有一个圆套5213,所述圆套5213和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横梁5212右侧设置有一个凸台52121用于安装控制电路524和压轮523,所述固定板底部还设置有两个横向的圆孔,所述定位杆522位于圆套5213内并与其滑动相连,所述定位杆522头部设置有金属片5221,所述压轮523位于凸台52121下端用于将钻针组件压入其在滚筒上的工位511内达到定位的效果,所述控制电路524位于凸台52121内部。
[0032]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杆522左侧还设置有一个电磁铁525用于驱动定位杆522向右移动,所述电磁铁525设有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杆5251,所述活塞杆5251头部设置有一个金属感应片。
[0033]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感应片与控制电路524电性相连,所述圆套5213与控制电路524电性相连,所述控制电路524用于控制电磁铁4的活塞杆5251的顶出与回位。
[0034]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53上端设置有2根圆轴和位于圆轴上的2个弹簧532,所述圆轴与固定板滑动相连,所述弹簧532位于固定板右侧,同时位于固定板右端的横梁5212的下方,所述弹簧532对固定板具有向左的弹出力,所述支架53还设置有位于其左侧的竖直板533,所述竖直板533中心设有一个螺钉用于调节固定板的横向位置。
[0035] 进一步的,所述出针板6设有左侧凹槽B61和右侧凹槽B62,所述左侧凹槽B61贯穿出针板6前后,所述右侧凹槽B62前端与出针板6前端具有一段距离,所述出针板6后端设置有4个伸出臂63,所述出针6板向前倾斜。
[0036]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凹槽A411、右侧凹槽A412、左侧凹槽B61和右侧凹槽B62的宽度均和定位套12厚度大小相同。
[0037]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51还设置有四个环形槽513分别位于U形槽A5111的左右两侧,所述入针板组件1和出针板6的伸出臂63均位于环形槽513内。
[0038]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7设有一条位于其后端的齿条71和位于其中心位置的2个长圆孔72,所述推板7通过设置于其后端带齿轮的直流电机73驱动,所述长圆孔72用于限制其始终做左右方向的移动。
[0039]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盒8前端设置有拉手,所述回收盒8可以向前拉出。
[0040] 进一步的,所述出针轨道9前端还设有挡板91用于阻挡上套完成后的钻针组件不再向下滚动并顺利卡入出针轨道9内。
[0041] 工作时,预先在振动盘内放置若干定位套,通过振动盘机构自动排列定位套并输送至入针板,定位套位于倾斜的入针板的左侧凹槽内受到自身重力而向前滚动,入针板右侧凹槽放置需要重新定位的钻针组件,其同样受其重力滚动至入针板前端,定位套和需要重新定位的钻针组件滚动至入针板前端后继续滚动进入滚筒的工位,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筒转动一定角度至此工位旋转至滚筒顶部,然后通过推杆推动钻针,钻针从右侧被推到左侧,同时脱离其原来的定位套并进入左侧的定位套,当钻针头部接触定位杆前端时继续推动钻针直至定位杆尾端与电磁铁头部的金属感应片接触,这时完成了金属感应片与定位杆的电性连通,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推杆停止推送并复位,这样就完成了钻针与定位套的相对定位,然后通过控制电磁铁反向推动定位杆完成定位杆的复位,再次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滚筒转动一定角度后,定位完成的钻针组件被出针板上的伸出臂抬起后滚动至出针板上的凹槽,当这个钻针组件滚动至出针板下端时被挡板阻挡,其正好位于出针轨道上端,钻针组件由于其重心位于钻针组件定位套的后端,促使其自行选择,钻针尾端卡入出针轨道的卡槽内,然后通过推板将钻针组件推送至右侧以免下一个钻针组件滚下来时被阻挡,在这个过程中,被替换下来的定位套受其自身重力作用而掉入其下方的回收盒内。
[0042] 这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的钻针上套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钻针自动上套的效率,无需人工去读取每个钻针的上套位置,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使用该装置,还能对钻针的上套数量进行统计,便于生产工作的安排。
[0043]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