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656794.1

文献号 : CN10559473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董志强

申请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优选还含有活性剂和展着剂;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选自吐温20、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调节剂能够显著增强玉米抵御低温冷害、高温、干旱和弱光胁迫的能力,增加玉米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玉米产量提高20%以上。同时该产品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田间残留少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对我国玉米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的重量比为1:(2~4):(3.7~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的重量比为1:(2.7~3):(4.3~6.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活性剂和展着剂;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选用曲拉通或吐温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为吐温20或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该调节剂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10~15份,增产胺30~40份,乙烯利55~75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活性剂和展着剂5~20份;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选用曲拉通或吐温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为吐温20或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其溶剂为水。

9.制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溶于水中,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和/或加入活性剂和展着剂,用水定容即得。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或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制备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稀释成5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喷施的时间为玉米拔节期或抽雄前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期进行。

说明书 :

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是畜牧业发展的支柱,在工业加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5.4亿亩,总产量约2.15亿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和四川7省,其中,春玉米3.6亿亩,单产405公斤/亩;夏玉米1.8亿亩,单产383.3公斤/亩。与发达国家相似生态区玉米产量差距较大。因此,建立密植高产群体,提高玉米单产,是保障玉米高产稳产的主攻方向。
[0003] 在玉米生产中,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施肥水平,在单位面积上收获较多的籽粒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必经之路。然而,在高密度、高施肥水平条件下,光合效率下降、倒伏、早衰不可避免的成为制约玉米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素。我国北方玉米主产区,在玉米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尤其是拔节至灌浆期间,高密群体叶片相互掩映重叠,导致冠层通透性下降、光温分布不均;高密群体根系对水肥的竞争性吸收,导致耕层水肥缺乏;同时,拔节至抽穗期是玉米形态建构的重要时期,在光温水肥胁迫的条件下,快速生长的茎秆会变得柔弱纤细,雌穗器官短小,雄穗中花粉发育不良,叶片细弱且光合效率低;并且,当风雨袭击时,植株极易发生倒伏。倒伏导致玉米叶片重叠挤压,光合作用滞缓,根系断裂、茎秆输导组织损伤,阻断了光合产物的分配路径;倒伏玉米秸秆交错盘压,导致玉米不能正常授粉,引起籽粒败育,生理“库”发育不足,库容小,表现为玉米秃尖长、籽粒少、穗小、粒瘪、产量低;同时给玉米施肥、治虫、收获带来困难;并且,倒伏造成的机械伤口为病虫害的入侵打开了通道。从而导致行玉米疾病流、大幅度减产。每年因为倒伏早衰造成的减产程度,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30%~40%,更有甚者绝收。并且,大量研究表明,玉米果穗长度、穗粒数、穗粒重等产量构成指标与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即增加密度将不可避免的造成果穗发育受限制。因此,在增加种植密度的情况下,防止玉米倒伏、保证果穗正常发育,实现高产稳产是玉米栽培管理的重要课题。
[0004] 国内外在玉米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倒伏、提高玉米的抗逆性、提高产量。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其中乙烯利、玉米健壮素、多效唑、矮壮素等主要用来降低株高、防止倒伏,但同时带来的副作用是限制果穗发育、降低产量;三十烷醇、芸苔素内脂等可以改善光合性能、防止早衰,但不能有效地防止倒伏。因此,本研究针对玉米生产中实现高产稳产的限制因子,即高密度与易倒伏、高密度与早衰以及常用调节剂抗倒伏与限制果穗发育之间的矛盾,从降低穗位、坚秆抗倒、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穗发育、壮株防衰的角度出发,研制了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以增强玉米高密群体抵御逆境胁迫的能力,提高玉米的光合效率,对保障玉米优质、高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
[0007] 优选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的重量比为1:(2~4):(3.7~7.5)。
[0008]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中,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的重量比为1:(2.7~3):(4.3~6.5)。
[0009] 优选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还含有活性剂和展着剂。
[0010] 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选用曲拉通(triton)或吐温(tween)类,优选为吐温类,更优选为吐温20或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剂和展着剂可促进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浸润,促进药液吸收,有效提高药液的作用效果。
[0011] 优选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10~15份,增产胺30~40份,乙烯利55~75 份;进一步优选地,还含有活性剂和展着剂5~20份。
[0012] 本发明所述重量份可以是μg、mg、g、kg等本领域公知的重量单位,也可以是其倍数,如1/10、1/100、10倍、100倍等。
[0013] 具体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10~15g/L,增产胺30~40g/L,乙烯利55~75g/L,活性剂和展着剂5~20g/L。
[0014] 优选地,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其溶剂为水。
[0015] 上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
[0016] 其中,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简称δ-ALA)分子式为C5H903N,分子量131.2,熔点149-151℃。δ-ALA是四氢吡咯的前缀化合物,是生物体合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新型光活化调节剂,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已有研究表明:δ-ALA可以促进作物在暗光下合成叶绿素,调节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绿素和捕光系统Ⅱ的稳定性;促进光合作用,促进气孔扩大,提高气体交换率;抑制暗呼吸,提高光合效率。叶面喷施δ-ALA,经由叶片、嫩表皮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生长旺盛的部位(幼嫩器官、花或果实等生长点),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促进根系的尖端发育、促进根系生长;
也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抗寒、抗病、抗盐碱的能力;其主要功能为增强玉米的光合强度,提高玉米抵御抗低温冷害、高温胁迫和干旱胁迫的能力,促进根系和茎秆发育,促进开花和穗发育,提高结实率;促进玉米建立庞大根系和强壮植株体,增强茎秆抗倒力学强度,延长叶片寿命和功能期,提高抗倒伏能力;提高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强度,提高千粒重。并且,δ-ALA对玉米植株中P素的吸收与分配存在显著影响,即δ-ALA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植株各器官对磷素的吸收,并能明显促进磷素向穗部的运输分配,提高玉米籽粒中氨基酸的含量。
[0017] 其中,所述增产胺化学名称为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英文化学名称:2-(3,4-dichlorophenoxy)triethylamine,简写:DCPTA),分子式: C12H17CL2NO,分子量:278.08。
纯品为黄色到棕色粘稠状液体,带有草香味,其盐酸盐、柠檬酸盐为白色固体,柠檬酸盐可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对酸稳定,对光稳定,在常规条件下储存稳定。增产胺通过植物的茎和叶吸收,转运到代谢活动中心,直接作用于细胞核,通过增强酶的活性,改善植物体内代谢过程,如: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叶片明显变绿、变厚,叶面积增大;增强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效率;促进叶绿素与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叶绿素和蛋白质的降解,促进籽粒器官中蛋白质、酯类的积累贮存;增加叶片、茎秆和籽粒等器官组织细胞中浆液、类脂肪的积累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0018] 其中,所述乙烯利为2-氯乙基磷酸(英文名称:Ethephon,缩写:Eth),分子式C7H8ClN,分子量149.7,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74℃~75℃,沸点约265℃(分解),密度1.409±0.02g/cm3(20℃,原药)。易溶于水,难溶于丙酮、乙酸乙酯;水中溶解度约lkg/L(230C),pH<3.5时水溶液中稳定,随pH升高水解释放出乙烯。对紫外光敏感,常压下、温度75℃以下稳定。乙烯利在植物体内释放出乙烯,主要作用为:增强植物细胞中核糖核酸合成的能力,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在植物离层区如叶柄、果柄、花瓣基部,促进离层去纤维素酶的合成,加速离层形成,导致器官脱落;乙烯利能增强(果实成熟时)磷酸酯酶的活性,促进果实成熟;在衰老或感病植物中,乙烯利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延缓衰老或提高抗病性;乙烯能抑制内源生长素的合成,因此,乙烯利具有延缓植物生长的作用;乙烯利释放乙烯,诱导植物器官(叶片、茎秆)发生“三重反应”,即抑制纵向生长、促进径向生长、诱导偏向上生长;乙烯诱导黄瓜雌花分化。在玉米上,乙烯利抑制细胞伸长,矮化株高,降低穗位,促进玉米气生根发育,抗倒伏。
[0019] 所述活性剂和展着剂选用曲拉通(triton)或吐温(tween)类,优选为吐温类,更优选为吐温20或吐温60中的一种或多种。活性剂和展着剂可促进药液在植株叶片表面浸润,促进药液吸收,有效提高药液的作用效果。
[0020] 本发明还提供制备上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将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溶于水中,然后将三种溶液混合,和/或加入活性剂和展着剂,用水定容即得。
[0021]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
[0022] 本发明所述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施用时一般兑水稀释成 500~7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0023] 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可以在玉米拔节期(6-8展开叶,即可见叶7-11叶)或抽雄前(抽雄前3天)中的一个或多个时期进行。
[0024]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 本发明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主要含有5-氨基乙酰丙酸、乙烯利和增产胺,这三种物质共同作用,使该产品具有增强玉米抗逆性、抗倒伏性能、提高光合效率和增加产量的多重功能,并且这三种物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因此,本发明调节剂能够显著增强玉米叶片的光合强度,提高玉米抵御低温冷害和弱光胁迫的能力,促进茎秆发育,显著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减少高密群体空秆率,缩短秃尖长度,增加玉米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玉米产量提高10%以上。同时该产品具有成本低、使用方便、田间残留少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国玉米高产稳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7] 本发明所述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乙烯利、活性剂和展着剂均市购获得。
[0028] 实施例1
[0029]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5.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30] 实施例2
[0031]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6.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32] 实施例3
[0033]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7.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34] 实施例4
[0035]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5.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36] 实施例5
[0037]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6.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38] 实施例6
[0039] 将3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7.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40] 实施例7
[0041]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5.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42] 实施例8
[0043]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6.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44] 实施例9
[0045]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7.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46] 实施例10
[0047]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5.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48] 实施例11
[0049]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6.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50] 实施例12
[0051] 将4g增产胺溶于5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将1.5g 5-氨基乙酰丙酸溶于10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然后取7.5g乙烯利加入到6ml水中,完全溶解后得溶液III;将溶液I、溶液II和溶液III混合,加入1ml吐温20,摇匀,最后用水定容至100ml,即得本发明的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抗倒伏增产调节剂。
[0052] 实施例13
[0053]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每L中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10g,增产胺30g,乙烯利55g,15kg曲拉通X-100。
[0054] 实施例14
[0055]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每L中含有如下的组分:5-氨基乙酰丙酸15g,增产胺40g,乙烯利75g。
[0056] 实施例15
[0057]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0kg,增产胺40kg,乙烯利55kg。
[0058] 实施例16
[0059]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5kg,增产胺40kg,乙烯利65kg,5kg吐温60。
[0060] 实施例17
[0061]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0kg,增产胺40kg,乙烯利75kg。
[0062] 实施例18
[0063]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5kg,增产胺40kg,乙烯利55kg,20kg吐温60。
[0064] 实施例19
[0065]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0kg,增产胺40kg,乙烯利65kg。
[0066] 实施例20
[0067] 一种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该调节剂含有如下的组分:5- 氨基乙酰丙酸15kg,增产胺40kg,乙烯利75kg,10kg吐温20。
[0068] 预实验1 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0069] 选择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分别设置0、1、2三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见表1),进行排列组合,共计27个处理,以中单909为测试品种,进行大田实验,于玉米拔节期(6展叶期)喷施于叶面,每处理三次重复。玉米种植密度4500株/亩。成熟期收获,按照农业部制定的玉米产量调查方法测定产量,室内调查产量构成因素。
[0070] 表1 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的浓度梯度
[0071]代码 δ-ALA(A)(g/L) DCPTA(D)(g/L) ETH(E)(g/L)
0 0 0 0
1 10 30 55
2 15 40 75
[0072] 表2 5-氨基乙酰丙酸(A)、增产胺(D)和乙烯利(E)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0073]
[0074]
[0075] 注:亩穗数为小区实际调查值,亩产量为小区实际收获产量,穗粒数和千粒重为每小区 20个平均穗的调查数据。
[0076] 如表2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不同浓度配比共同施用该三种组分, 26个组合均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使玉米亩产量增加6.02%~11.61%,平均亩穗数比对照增加不显著,平均穗粒数比对照增加1.24%~6.43%,千粒重比对照增加1.19%~4.67%。而三种组分单独施用时玉米亩产量、平均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比对照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低于三种组分 (或三组分中的两者)共同使用时的增加幅度,并且,三种组分共用的效果高于两种组分共用,可见这三种组分共同施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
[0077] 预实验2 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对玉米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0078] 选择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分别设置0、1、2三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见表1),进行排列组合,共计27个处理,以中单909为测试品种,进行大田实验,于玉米拔节期(6展叶期)喷施于叶面,每处理三次重复。玉米种植密度4500株/亩。分别在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0079] 表3 5-氨基乙酰丙酸(A)、增产胺(D)和乙烯利(E)对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0080]处理 吐丝期(g) 增幅(%) 灌浆期(g) 增幅(%) 成熟期(g) 增幅(%) A0D0E0 152.28 / 236.39 / 393.66 /
A0D0E1 144.46 -5.14 232.28 -1.74 382.91 -2.73
A0D0E2 143.72 -5.62 229.31 -3.00 380.57 -3.33
A0D1E0 163.16 7.14 253.07 7.06 405.17 2.92
A0D1E1 173.22 13.75 263.30 11.38 415.52 5.55
A0D1E2 173.57 13.98 264.06 11.71 413.79 5.11
A0D2E0 166.88 9.59 254.66 7.73 412.06 4.67
A0D2E1 175.17 15.03 265.72 12.41 417.63 6.09
A0D2E2 176.55 15.94 266.19 12.61 417.89 6.16
A1D0E0 162.38 6.63 253.79 7.36 420.77 6.89
A1D0E1 175.40 15.18 265.68 12.39 416.57 5.82
[0081]A1D0E2 176.68 16.02 268.06 13.40 412.71 4.84
A1D1E0 176.51 15.91 267.33 13.09 428.35 8.81
A1D1E1 186.40 22.41 276.98 17.17 461.64 17.27
A1D1E2 187.07 22.85 275.71 16.63 460.67 17.02
A1D2E0 178.32 17.10 269.57 14.04 423.76 7.65
A1D2E1 188.54 23.81 278.65 17.88 464.22 17.92
A1D2E2 189.67 24.55 277.09 17.22 462.71 17.54
A2D0E0 164.32 7.91 254.62 7.71 420.94 6.93
A2D0E1 170.78 12.15 265.53 12.33 420.66 6.86
A2D0E2 171.59 12.68 264.14 11.74 420.17 6.73
A2D1E0 173.58 13.99 266.71 12.83 432.38 9.84
A2D1E1 183.01 20.18 278.11 17.65 465.53 18.26
A2D1E2 183.52 20.51 278.07 17.63 465.07 18.14
A2D2E0 175.26 15.09 268.36 13.52 438.64 11.43
A2D2E1 185.73 21.97 280.82 18.80 466.72 18.56
A2D2E2 185.33 21.70 279.35 18.17 465.77 18.32
[0082] 注:单株干物重为6株平均值。
[0083] 如表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不同浓度配比共同施用该三种组分,单用乙烯利降低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其它24个组合能够显著提高各时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其中,吐丝期平均单株干物重比对照增加6.63%~24.55%,灌浆期平均单株干物重比对照增加 7.06%~18.80%,成熟期平均单株干物重比对照增加2.92%~18.56%。表明,三种组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表现为:三种共用的效果优于两类组分配合,两类组分配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用。表明,共用均能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玉米的光合性能。
[0084] 预实验3 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对玉米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0085] 选择5-氨基乙酰丙酸、增产胺和乙烯利,分别设置0、1、2三个浓度梯度(浓度梯度见表1),进行排列组合,共计27个处理,以吉单209为测试品种,进行大田实验,于玉米拔节期(6展叶期)喷施于叶面,每处理三次重复。玉米种植密度4500株/亩。在成熟期测定株高、穗位高和穗位叶叶绿素含量(SPAD值)。
[0086] 表4 5-氨基乙酰丙酸(A)、增产胺(D)和乙烯利(E) 对玉米形态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0087]处理 株高(cm) 比对照增 穗位高(cm) 比对照增幅 SPAD值 比对照增幅 [0088]
    幅(%)   (%)   (%)
A0D0E0 262.33 / 118.17 / 63.15 /
A0D0E1 252.71 -3.67 95.07 -19.55 64.40 1.98
A0D0E2 250.48 -4.52 90.31 -23.58 64.62 2.33
A0D1E0 262.77 0.17 120.27 1.78 66.76 5.72
A0D1E1 262.19 -0.05 110.55 -6.45 66.09 4.66
A0D1E2 260.59 -0.66 108.42 -8.25 66.37 5.10
A0D2E0 263.06 0.28 124.09 5.01 67.50 6.89
A0D2E1 260.85 -0.56 115.07 -2.62 66.27 4.94
A0D2E2 260.77 -0.59 115.31 -2.42 65.38 3.53
A1D0E0 262.40 0.03 125.33 6.06 67.51 6.90
A1D0E1 261.05 -0.49 115.07 -2.62 66.93 5.99
A1D0E2 260.73 -0.61 113.34 -4.09 66.58 5.43
A1D1E0 263.82 0.57 126.17 6.77 67.22 6.44
A1D1E1 262.06 -0.10 117.58 -0.50 67.66 7.14
A1D1E2 261.50 -0.32 117.12 -0.89 68.71 8.80
A1D2E0 264.77 0.93 126.39 6.96 68.20 8.00
A1D2E1 261.51 -0.31 117.77 -0.34 67.67 7.16
A1D2E2 261.40 -0.35 117.01 -0.98 67.11 6.27
A2D0E0 264.78 0.93 127.51 7.90 68.16 7.93
A2D0E1 261.73 -0.23 111.25 -5.86 68.43 8.36
A2D0E2 261.55 -0.30 110.52 -6.47 68.72 8.82
A2D1E0 265.79 1.32 125.22 5.97 69.15 9.50
A2D1E1 261.97 -0.14 115.85 -1.96 69.31 9.75
A2D1E2 261.88 -0.17 115.12 -2.58 68.57 8.58
A2D2E0 265.16 1.08 126.79 7.29 68.66 8.73
A2D2E1 261.67 -0.25 114.17 -3.38 69.19 9.56
A2D2E2 260.79 -0.59 114.28 -3.29 69.55 10.13
[0089] 注:株高、穗位高为6株平均值,SPAD值为6片叶的平均值。
[0090] 如表4所示,实验结果表明,按照不同浓度配比共同施用该三种组分,单用乙烯利(E)或乙烯利与5-氨基乙酰丙酸(A)、增产胺(D)配合使用,均可显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其中,株高降幅为0.05%~3.67%,穗位降幅为0.34%~23.58%;而5-氨基乙酰丙酸(A)和增产胺(D)单独使用或两者配合使用,株高和穗位高度有所增加,但是,变化不大。但是,三种组分配合使用均可提高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增幅为1.98%~10.13%。因此,本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组分配合使用,可以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度,提高叶绿素有含量,延迟早衰,提高光合效率。
[0091] 实验例1本发明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对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0092] 以吉单209为测试品种,取实施例1、4、7、10的调节剂兑水稀释成700 倍液,实施例2、5、8、11兑水稀释成600倍液,实施例3、6、9、12兑水稀释成500倍液,于玉米拔节期(6展叶)叶面喷施,灌浆后期(吐丝后45天,玉米籽粒灌浆线达到2/3处)测定植株平均单株绿叶面积、倒伏率和穗位叶净光合速率。
[0093] 表5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对玉米剑叶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CO2Umol/(m2.s)
[0094]
[0095] 注:表中数据为6个测定值的平均值。
[0096] 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表明共同施用这三种组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平均单株绿叶面积和穗位叶净光合速率,降低倒伏率。其中,平均单株绿叶面积提高12.82%~25.64%,穗位叶净光合速率提高13.19%~24.38%,倒伏率降低37%。表明: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有效提高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提高了玉米的净光合效率,防止了玉米灌浆后期的衰老。
[0097] 实验例2本发明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对玉米抗冷性、抗倒伏性及增产效果的影响
[0098] 于2013年和2014年吉林省公主岭试验站、河南省新乡试验站和黑龙江省甘南县进行多点示范试验,取实施例1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稀释500倍,于玉米拔节期(6展叶)进行叶面喷施,对照不喷施。实验结果如表6所示,施用该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的所有参试玉米倒伏率降低20.40%~77.80%,灌浆后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提高13.02%~19.17%,平均亩产量提高5.66%~21.41%。
[0099] 表6玉米抗倒防衰高光效增产调节剂对玉米增产效果的影响
[0100]
[0101] 注:倒伏率为收获期实际调查值,净光合速率为6个测定值的平均值,亩产量为实收产量。
[010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