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焦距镜头、光学装置,和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55302.7

文献号 : CN1056124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山上阳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尼康

摘要 :

一种可变焦距镜头具有,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折射率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率的第二透镜组(G2)。通过改变用于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该镜头还具有调节机构(20、30),该调节机构(20、30)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执行赋予第一透镜组的部分或者所有透镜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由此,能够提供能够以低的成本实现优良光学性能的可变焦距成像镜头、具有该成像镜头的光学装置,和用于调节该成像镜头的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组: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通过改变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后,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一部分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正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

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全部所述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所述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2.0

其中MAt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2.一种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组: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通过改变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后,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一部分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正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正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2.0

其中MAt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3.一种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组: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通过改变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后,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一部分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在最像侧上包括正透镜,并且

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2.0

MBt/MBw<-3.0

其中MAt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4.一种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总共两个透镜组: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通过改变在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之后,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透镜组的一部分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正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正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所述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所述第二透镜组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校正在制造中的误差的位置调节,其中,以下条件表达式得以满足:

2.0

其中MAt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所述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所述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距镜头,其中,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所述减振透镜组移动从而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距镜头,其中设置有虹膜光阑,并且

当改变焦距时,所述虹膜光阑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一体地移动。

7.一种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装置。

说明书 :

可变焦距镜头、光学装置,和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焦距镜头、一种配备有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装置,和一种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已经提出了适合于摄影照相机、电子静态照相机、视频照相机等的各种可变焦距镜头。例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2009-48012。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No.2009-48012

发明内容

[0006] 技术问题
[0007] 在传统的可变焦距镜头中,已经发现了当偏心误差发生时成像性能降低的问题。附带地说,为了防止成像性能劣化,要求改进透镜、透镜室和机械元件的形状精度并且由此减小偏心误差。然而,这需要更高的加工精度,使得难以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当可变焦距镜头的变焦比是大的时,成像性能的劣化变得更加严重,使得要求愈加更高的加工精度。特别地,非常难以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可变焦距的整个区域中防止成像性能的劣化。
[0008]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得以作出的,并且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实现令人满意的光学性能的可变焦距镜头、配备有该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装置、和该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
[0009]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
[0011] 可变焦距镜头,该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0012] 通过改变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0013] 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该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014] 此外,本发明提供配备有该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装置。
[0015] 此外,本发明提供
[0016] 调节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该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
[0017] 通过改变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0018] 由调节机构执行该方法中的调节,该调节机构用于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019] 本发明有利的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降低成本并且实现令人满意的光学性能的可变焦距镜头、配备有该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装置,和该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
[0021] 附图简要说明
[0022] 图1是示出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剖视图。
[0023] 图2A、2B和2C示出在制造中在无偏心误差发生的情况下在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A、2B和2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24] 图3A、3B和3C示出在制造中在偏心误差发生的情况下在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3A、3B和3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25] 图4是示出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26] 图5是示出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用于使得透镜相对于光轴偏心的第一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27] 图6是示出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用于使得透镜相对于光轴偏心的第二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28] 图7A、7B和7C示出在借助于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7A、7B和7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29] 图8是示出涉及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30] 图9A、9B和9C示出在借助于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9A、9B和9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31] 图10是示出涉及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32] 图11是示出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用于使得透镜相对于光轴偏心的第三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33] 图12A、12B和12C示出在借助于第一和第三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2A、12B和12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34] 图13是示出涉及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35] 图14是示出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用于使得透镜相对于光轴偏心的第四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0036] 图15A、15B和15C示出在借助于第一和第四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5A、15B和15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37] 图16是示出涉及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38] 图17A、17B和17C示出在借助于第三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7A、17B和17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39] 图18是示出涉及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40] 图19A、19B和19C示出在借助于第三和第四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9A、19B和19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41] 图20是示出涉及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42] 图21A、21B和21C示出在借助于第二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1A、21B和21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43] 图22是示出涉及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44] 图23A、23B和23C示出在借助于第三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3A、23B和23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45] 图24是示出涉及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46] 图25A、25B和25C示出在借助于第二和第三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5A、25B和25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47] 图26是示出涉及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机构的剖视图。
[0048] 图27A、27B和27C示出在借助于第二和第四调节机构调节已经在制造中发生的偏心误差之后在涉及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7A、27B和27C分别地指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049] 图28是示出装备有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的视图。
[0050] 图29是示意地示出用于调节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在下面解释涉及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可变焦距镜头和用于调节该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另外,例示了如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以促进理解本发明,并且这并非旨在排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的范围内执行的添加、替代等。
[0052]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移位偏心意味着透镜组或者透镜组的一部分在与可变焦距镜头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位,并且倾斜偏心意味着透镜组或者透镜组的一部分倾斜以致包括在与可变焦距镜头的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的分量。
[0053] 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配置为包括,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并且设置有调节机构,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该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形成第一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054]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全部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偏心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055] 如以传统方式那样,如果通过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中的仅一个的调节机构来校正偏心误差,则成像性能变得更差。因为,仅仅在全部焦距范围的一小部分中,偏心像差才被令人满意地校正,并且在剩余焦距范围中,它保持未被校正。当可变焦距镜头的变焦比更大,这个麻烦变得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麻烦,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采用上述配置,由此在全部焦距范围中实现了令人满意的校正。
[0056]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057] (1)2.0
[0058] (2)MBt/MBw<2.0
[0059]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经受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经受倾斜偏心或者移位偏心的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经受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经受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060] 条件表达式(1)和(2)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061]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variation)大于定位于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062] 当MAt/MAw的值等于或者降到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值时,难以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区域中校正偏心像差。
[0063] 当MBt/MBw的值等于或者超过条件表达式(2)的上限值时,难以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区域范围中校正偏心像差。
[0064] 另外,为了确实地获得该实施例的有利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2.5。
[0065] 此外,为了确实地获得该实施例的有利效果,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2)上限值设定为1.5。
[0066]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像模糊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067]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第一透镜组在最像侧上包括正透镜,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068]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069] (3)2.0
[0070] (4)MBt/MBw<-3.0
[0071]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0072] 条件表达式(3)和(4)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073]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4.5。
[0074]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
[0075] 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减振透镜组通过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而执行减振。
[0076]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使得减振透镜组能够通过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而执行减振,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077]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078] (5)2.0
[0079] (6)MBt/MBw<2.0
[0080]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081] 条件表达式(5)和(6)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082]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5)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6)的上限值设定为1.0。
[0083]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并且包括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084]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085]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086] (7)2.0
[0087] (8)MBt/MBw<2.0
[0088]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负透镜组L8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089] 条件表达式(7)和(8)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090]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7)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8)的上限值设定为1.3。
[0091]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正透镜设置在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092]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093]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094] (9)2.0
[0095]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0096] 条件表达式(9)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097]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放大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像性能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9)的下限值设定为2.5。
[0098]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并且包括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099]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00]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01] (10)2.0
[0102] (11)MBt/MBw<2.0
[0103]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104] 条件表达式(10)和(11)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05]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成像性能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0)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1)的上限值设定为1.3。
[0106]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全部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07]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08] (12)2.0
[0109]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0110] 条件表达式(12)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11]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放大定位于第一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而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2)的下限值设定为2.5。
[0112]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13]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14] (13)2.0
[0115] (14)MBt/MBw<-3.0
[0116]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0117] 条件表达式(13)和(14)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18]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像性能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3)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4)的上限值设定为-4.5。
[0119]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减振透镜组通过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而执行减振。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20]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21] (15)2.0
[0122] (16)MBt/MBw<2.0
[0123]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124] 条件表达式(15)和(16)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25]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成像性能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5)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6)的上限值设定为1.0。
[0126]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第二透镜组包括减振透镜组,该减振透镜组移动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并且包括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27]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28] (17)2.0
[0129] (18)MBt/MBw<2.0
[0130]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MB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B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另外,MBt=MBw=1是在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不存在透镜组的条件下设定的。
[0131] 条件表达式(17)和(18)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的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到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32]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得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大于定位于在第二透镜组中定位于减振透镜组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7)的下限值设定为2.5。此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8)的上限值设定为1.3。
[0133]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正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正透镜设置在第二透镜组中的最像侧上,并且调节机构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134] 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
[0135]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
[0136] (19)2.0
[0137] 其中MAt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远摄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并且MAw表示在可变焦距镜头的广角端状态中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
[0138] 条件表达式(19)限定适合于通过使用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偏心像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透镜组的倍率关系。
[0139]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放大定位于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和像表面之间的透镜组的复合成像倍率的变化,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实现偏心像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是可能的。另外,更加优选的是将条件表达式(19)的下限值设定为2.5。
[0140] 此外,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优选的是采用如此配置,即,设置虹膜光阑(iris stop)并且当焦距改变时虹膜光阑与第二透镜组一体地移动。利用这种配置,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各种像差并且实现高的成像性能是可能的,
[0141] 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调节方法是用于调节一种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该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该方法中的调节由调节机构执行,该调节机构用于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142] 利用这种配置,在该可变焦距镜头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偏心调节并且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高的成像性能。
[0143] (本申请的实例)
[0144] 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各种实例解释如下文。在配备有用于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的调节机构的透镜的调节部分方面,以下本申请的第一至第十实例是不同的,但是可变焦距镜头本身的光学规格是公共的。因此,在这里共同地描述了公共的部分。
[0145] 图1是示出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剖视图。如在图1中所示,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由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构成,并且具有如此配置,即,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的空气间隔改变。
[0146] 第一透镜组G1由以下构成,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1、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2,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3,和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4。
[0147] 第二透镜组G2由以下构成,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透镜组L5、虹膜光阑S、具有双凸形形状的正透镜L6、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透镜组L7、和由具有面向物侧的凹形表面的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侧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构成的透镜组L8。
[0148] 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胶合透镜构成,该胶合透镜由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51和与其胶合的、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52构造。关于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51,它的物侧形成为非球面形状。
[0149] 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胶合透镜构成,该胶合透镜由具有双凸形形状的正透镜L71和与其胶合的、具有面向物侧的凹形表面的负弯月透镜L72构造。
[0150] 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胶合透镜和具有面向物侧的凹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83构成,该胶合透镜由具有双凹形形状的负透镜L81和与其胶合的、具有面向物侧的凸形表面的正弯月透镜L82构造。
[0151] 以下表格1示出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光学规格的值。在表格1中的[各种数据]中,分别地,W表示广角端状态,M表示中间焦距状态,T表示远摄端状态,f表示焦距,FNO表示F数,2ω表示视角(单位:“°”),Y表示像高,TL表示可变焦距镜头的全长(total length),并且B.f.表示后焦长度(back focus)。
[0152] 在[表面数据]中,第一列N表示从物侧数起的透镜表面的编号,第二列r表示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第三列d表示透镜表面至透镜表面的距离,第四列nd表示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折射率,第五列νd表示阿贝数,B.f.表示后焦长度,OP表示物体表面,并且I表示成像表面。同时,在列r中的曲率半径r=∞表示平表面,并且在描述中省略了空气的折射率nd=1.00000。
[0153] 在[非球面数据]中,在其中非球表面形状的形状由以下表达式展示的情形中示出了非球表面系数:
[0154] x=(h2/r)/[1+[1-κ(h/r)2](1/2)]+A4h4+A6h6+A8h8+A10h10
[0155] 其中x表示将表面的顶点取作基准在距光轴高度h处在光轴的方向上的位移(垂度量),κ表示锥形系数,A4、A6、A8和A10表示分别的非球表面系数,并且r表示在[表面数据]中-n示出的近轴曲率半径。在描述中省略了二阶非球表面系数A2。表格中的“E-n”表示“10 ”。
[0156] 在[可变表面至表面距离]中,示出了在W、M和T的焦距中的表面至表面距离。在[变焦透镜组数据]中,对于每个透镜组示出了起始表面编号ST和焦距f。
[0157] 另外,当在规格的所有以下的值中没有特殊提及时,“mm”通常地被用于长度诸如焦距f、曲率半径r的单位和用于如所示出的其它长度的单位。然而,因为即使光学系统成比例地放大或者减小,仍然能够获得类似的光学性能,所以并不一定限制单位。可以使用其它适当的单位,而不限制为“mm”。此外,因为参考符号的上述说明对于如在下文中所述的其它实例是相同的,所以其在下文中被省略。
[0158] (表格1)
[0159] [各种数据]
[0160] 变焦比2.8252
[0161]
[0162] [表面数据]
[0163]
[0164]
[0165] [非球面数据]
[0166] N:2
[0167] κ=0.4886
[0168] A4=1.6354E-05
[0169] A6=4.5866E-07
[0170] A8=-4.8900E-09
[0171] A10=3.8661E-11
[0172] N:9
[0173] κ=1.000
[0174] A4=-2.1700E-05
[0175] A6=-1.5500E-07
[0176] A8=0.0000E+00
[0177] A10=0.0000E+00
[0178] N:22
[0179] κ=4.0626
[0180] A4=8.2358E-05
[0181] A6=4.9830E-07
[0182] A8=-3.2537E-09
[0183] A10=0.0000E+00
[0184] [可变表面至表面距离]
[0185]
[0186] [变焦透镜组数据]
[0187] G ST f
[0188] 1 1 -17.17
[0189] 2 9 20.44
[0190] 图2A、2B和2C示出在在制造中无偏心误差发生的情形中在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A、2B和2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191] 图3A、3B和3C示出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在涉及第一到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3A、3B和3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192] 在图2A、2B和2C与图3A、3B和3C所示彗差的图中,Y表示像高(单位:“mm”),并且示出了在各个像高处的彗差。这对于如在下文中所述的说明中涉及的像差的其它图是相同的。
[0193] 根据图2A、2B和2C与图3A、3B和3C,认识到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彗差变得更差。在如以下所述的每个实例中,示出了调节机构调节偏心像差以实现彗差的令人满意的校正。
[0194] (第一实例)
[0195] 接着,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一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196] 图4是从横截面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视图。
[0197] 图5是示出执行用于实现在图4中所示的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20的视图,并且是从物侧观察的绘图。
[0198] 图6是示出执行用于实现在图4中所示的可变焦距镜头的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的视图,并且是从物侧观察的绘图。
[0199] 如在图4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8保持。
[0200] 保持部件4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5被如在以后详细描述的调节机构20的螺钉21固定在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fixed barrel)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201] 保持部件6由保持部件10保持,保持部件10被可旋转地保持在朝向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cam barrel)2上的滑动部件3的镜筒内侧形成的凹部3a中,并且保持部件7、8、9、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
[0202] 布置在滑动部件3、13中的凸轮销(cam pin)(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203]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204] 图5是示意地示出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调节机构20的视图,并且是从物侧观察的绘图。
[0205] 如在图4和5中所示,调节机构20具有保持部件14,在该保持部件14处三个螺钉孔22分别地以基本相等的中心角度诸如120°布置,并且形成使得螺钉21分别地被拧入螺钉孔中。
[0206] 如在图4中所示,固定筒1和凸轮筒2设置有三个通孔1b以使得螺钉21能够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螺丝起子能够插入通孔1b中以旋转螺钉21。
[0207] 如在图5中所示,通过推/拉在保持部件14的螺钉孔22、22、22中紧固的螺钉21、21、21,调节机构20能够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保持部件5并且将其固定。即,调节机构2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08] 图6是示意地示出可倾斜地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以致包括在与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分量的调节机构30的视图,并且是从物侧观察的绘图。
[0209] 如在图4和6中所示,调节机构30包括:基本柱状的保持部件10,该基本柱状的保持部件10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部件3的凹部3a中;螺钉孔10a,该螺钉孔10a形成在从柱状保持部件10的中央位置偏离的位置处;螺钉31,该螺钉31拧入螺钉孔10a中,其具有在拧螺钉结束时允许螺钉31抵接在保持部件6上并且保持保持部件6的程度的长度;和凹部6a,该凹部6a形成在保持部件6的外周边部分上以抵接在螺钉31的端部部分上。保持部件10和螺钉31以基本相等的中心角度诸如120°布置在三个位置中。
[0210] 在调节机构30中,螺钉31具有在拧螺钉结束时允许螺钉抵接在保持部件6上并且保持保持部件6的程度的长度,从而当进一步旋转已拧紧的螺钉31时,随着螺钉旋转,柱状保持部件10在滑动部件3的凹部3a中旋转。
[0211] 因为螺钉31的位置从保持部件10的中心偏离,所以随着螺钉旋转,螺钉31的端部部分32移动,从而划出预定的圆形轨迹。此时,螺钉31的端部部分32与保持部件6的凹部6a的壁部分接触,从而能够在沿着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凹部6a。
[0212] 利用上述配置,通过驱动螺钉31以旋转保持部件10,能够使得保持部件6相对于光轴倾斜,从而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由保持部件6保持的透镜5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213] 如在图4中所示,滑动部件3、凸轮筒2和固定筒1设置有三个通孔33以使得螺钉31能够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螺钉起子能够插入通孔33中以旋转螺钉31。
[0214]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2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215] 以下表格2示出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到(4)对应的值。
[0216] (表格2)
[0217]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218] (1)2.83
[0219] (2)-5.15
[0220] (3)2.83
[0221] (4)-5.15
[0222] 图7A、7B和7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2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7A、7B和7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223] 如从图7A、7B和7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7A、7B和7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224] (第二实例)
[0225]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二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20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调节机构30以执行用于实现作为第二透镜组G2的部分透镜组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提供使得能够通过实现透镜组L7的移位偏心而进行减振的配置。
[0226] 图8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一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227] 如在图8中所示,作为第一透镜组G1的部分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8保持。
[0228] 保持部件4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中,保持部件5被调节机构20的螺钉21固定在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229]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保持部件6由保持部件10保持,保持部件10被可旋转地保持在朝向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的镜筒的内侧形成的凹部3a中,并且保持部件6、8、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
[0230] 布置在滑动部件43和滑动部件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和滑动部件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231]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232] 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20与在如在图5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
[0233] 因此,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利用调节机构20的调节,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34] 而且,执行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位置调节以实现透镜组L7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调节机构30与如在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
[0235] 因此,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利用调节机构30的调节,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此外,固定筒1、凸轮筒2和滑动部件13设置有三个通孔33以使得调节机构30的螺钉21能够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螺钉起子能够插入通孔33中以旋转螺钉21。
[0236] 这样,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利用调节机构2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利用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237] 此外,涉及本申请的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设置有公知的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使得能够通过实现透镜组L7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由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光轴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238] 以下表格3示出在涉及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5)和(6)对应的值。
[0239] (表格3)
[0240]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241] (1)2.83
[0242] (2)1.36
[0243] (5)2.83
[0244] (6)1.36
[0245] 图9A、9B和9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2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二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9A、9B和9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246] 如从图9A、9B和9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9A、9B和9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247] (第三实例)
[0248] 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三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20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调节机构40以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减振透镜组例如定位于透镜组L5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49] 图10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一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250] 如在图10中所示,作为第一透镜组G1的部分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
[0251]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5被固定在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252]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并且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1被螺钉52固定到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
[0253]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254]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255] 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20与在如在图5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
[0256] 因此,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利用调节机构20的调节,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57] 参考图11,解释执行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位置调节以实现透镜组L8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调节机构50。
[0258] 图11是示意地示出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像表面侧观察的调节机构50的视图。保持部件51设置有三个松孔51a,并且滑动部件13设置有与松孔51a对应的三个螺钉孔13b。使松孔51a的直径大于螺钉52的轴直径并且滑动部件13的螺钉孔形成为使得能够拧入螺钉52。利用这种配置,通过紧固/松开该三个螺钉52,执行保持部件51相对于滑动部件13的位置调节用于调节移位偏心并且将其固定是可能的。即,调节机构5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透镜组L8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59]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2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60] 此外,作为实例,涉及本申请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设置有公知的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使得能够通过实现透镜组L5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由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光轴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261] 以下表格4示出在涉及第三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7)和(8)对应的值。
[0262] (表格4)
[0263]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264] (1)2.83
[0265] (2)1.00
[0266] (7)2.83
[0267] (8)1.00
[0268] 图12A、12B和12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2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2A、12B和12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269] 如从图12A、12B和12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12A、12B和12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270] (第四实例)
[0271]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四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20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和调节机构55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72] 图13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一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273] 如在图13中所示,作为第一透镜组G1的部分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作为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部分的透镜组L81、L82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6保持。
[0274]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5通常地被固定在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275]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并且保持部件5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6被螺钉52固定到保持部件51。
[0276]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277]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278] 执行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20与在如在图5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
[0279] 因此,在涉及本申请的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利用调节机构20的调节,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80] 参考图14,解释执行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位置调节以实现透镜组L83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调节机构55。
[0281] 图14是示意地示出从可变焦距镜头的像表面侧观察的调节机构55的视图。调节机构55几乎与图11所示的调节机构50相同,但是如在图13中所示,其部件的一部分的形状在横截面中被改变为基本L形从而避免透镜组L8的正弯月透镜L83与透镜组L8的其它透镜组L81、L82干涉。保持部件56设置有三个松孔56a,并且保持部件51设置有与松孔56a对应的三个螺钉孔51b。使松孔56a的直径大于螺钉52的轴直径并且保持部件51的螺钉孔形成为使得能够拧入螺钉52。利用这种配置,通过紧固/松开该三个螺钉52,执行保持部件56相对于保持部件51的位置调节用于调节移位偏心并且将其固定是可能的。即,调节机构55能够执行用于实现正弯月透镜L83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82]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2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5,能够进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283] 以下表格5示出在涉及第四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和(9)对应的值。
[0284] (表格5)
[0285]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286] (1)2.83
[0287] (2)1.00
[0288] (9)2.83
[0289] 图15A、15B和15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2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5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5A、15B和15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290] 如从图15A、15B和15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15A、15B和15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291] (第五实例)
[0292]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五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0和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减振透镜组例如定位于透镜组L5的像侧上的负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0。
[0293] 图16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三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294] 如在图16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
[0295] 保持部件4被螺钉52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296]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并且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1被螺钉52固定到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
[0297]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298]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299] 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利用调节机构50的调节,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00] 利用调节机构50的、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与在第三实例中的位置调节相同,从而省略了这个位置调节的细节。
[0301] 参考图11和16解释利用调节机构50的、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02] 图11是示意地示出从可变焦距镜头的物侧观察的调节机构50的视图。保持部件4设置有三个松孔4a,并且保持部件14设置有与松孔4a对应的三个螺钉孔14b。使松孔4a的直径大于螺钉52的轴直径并且保持部件14的螺钉孔形成为使得能够拧入螺钉52。利用这种配置,通过拧紧并且紧固三个螺钉52中的一个螺钉和拧紧/松开另外两个螺钉52,能够调节保持部件4相对于保持部件14的倾斜并且将其固定。即,调节机构5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透镜组G1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03]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5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另外,调节机构50被如此配置,使得能够通过该三个螺钉52的拧紧/紧固的调节而为移位和倾斜两者采用位置调节。
[0304] 此外,作为实例,涉及本申请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设置有公知的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使得能够通过实现透镜组L5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由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光轴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305] 以下表格6示出在涉及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10)和(11)对应的值。
[0306] (表格6)
[0307]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308] (1)2.83
[0309] (2)1.00
[0310] (10)2.83
[0311] (11)1.00
[0312] 图17A、17B和17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
17A、17B和17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313] 如从图17A、17B和17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17A、17B和17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314] (第六实例)
[0315]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六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的结构机构。
[0316] 图18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四实例和第五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317] 如在图18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作为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一部分的透镜组L81、L82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由保持部件56保持。
[0318] 保持部件4被螺钉52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319]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并且保持部件5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6被螺钉52固定到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保持部件51。
[0320]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321]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322] 如在图18中所示,其中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保持部件4固定到滑动部件14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0与在如图11中所示的第五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了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五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4相对于滑动部件4的倾斜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调节机构5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23] 此外,如在图18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保持部件56固定到保持部件51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5与在如图14中所示的第四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了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四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56相对于保持部件51的移位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能够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24]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5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5,能够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25] 此外,作为实例,涉及本申请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设置有公知的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使得能够通过实现透镜组L5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由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光轴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326] 以下表格7示出在涉及第五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和(12)对应的值。
[0327] (表格7)
[0328]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329] (1)2.83
[0330] (2)1.00
[0331] (12)2.83
[0332] 图19A、19B和19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5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19A、19B和19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333] 如从图19A、19B和19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19A、19B和19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334] (第七实例)
[0335]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七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和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
[0336] 图20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一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337] 如在图20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8保持。
[0338]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26由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部件14的凹部14a中的保持部件10保持,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339] 保持部件6由保持部件10保持,该保持部件10可旋转地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3的凹部3a中,并且保持部件7、8、9、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
[0340] 布置在滑动部件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341]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342] 如在图20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保持部件6固定到滑动部件14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与在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一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4相对于滑动部件14的倾斜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调节机构3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43] 此外,如在图20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L5的保持部件6固定到滑动部件3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与在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一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6相对于滑动部件3的倾斜。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六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能够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物侧上的透镜组L5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44]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45] 以下表格8示出在涉及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13)和(14)对应的值。
[0346] (表格8)
[0347]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348] (1)2.83
[0349] (2)-5.15
[0350] (13)2.83
[0351] (14)-5.15
[0352] 图21A、21B和21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1A、21B和21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353] 如从图21A、21B和21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21A、21B和21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354] (第八实例)
[0355]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八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和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并且存在使得能够例如通过实现透镜组L5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的结构机构。
[0356] 图22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
[0357] 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七实例和第二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358] 如在图22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8保持。
[0359]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6由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部件14的凹部14a中的保持部件10保持,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360]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保持部件6由保持部件10保持,该保持部件10可旋转地保持在朝向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的镜筒内侧形成的凹部13a中,并且保持部件6、8、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
[0361]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362]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363] 如在图22中所示,用于将保持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保持部件16保持在在滑动部件14上的配置与在第七实例中提出的调节机构30(图6、20)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七实例中相同的方式通过旋转保持部件10调节固定部件16的倾斜并且然后将其固定。即,调节机构3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64] 此外,如在图22中所示,用于将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保持部件6保持在在滑动部件13上的配置与在第二实例中提出的调节机构30(见图6、8)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二实例中相同的方式通过旋转保持部件10调节固定部件7的倾斜并且然后将其固定。即,调节机构3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65] 因此,进行了用于实现正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用于实现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66]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67] 此外,涉及本申请的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设置有公知的减振机构,该减振机构使得能够例如通过实现透镜组L5的移位偏心而减振,由此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整个焦距范围中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由照相机晃动等引起的、在拍摄时发生的光轴偏差导致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是可能的。
[0368] 以下表格9示出在涉及第八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15)和(16)对应的值。
[0369] (表格9)
[0370]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371] (1)2.83
[0372] (2)1.36
[0373] (15)2.83
[0374] (16)1.36
[0375] 图23A、23B和23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3A、23B和23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376] 如从图23A、23B和2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23A、23B和23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377] (第九实例)
[0378]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九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30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调节机构50以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的减振透镜组例如定位于透镜组L5的像侧上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79] 图24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三实例和第七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380] 如在图24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6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9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
[0381]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26由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部件14的凹部14a中的保持部件10保持,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382]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并且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1被螺钉52固定到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
[0383]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384] 如在图24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保持部件16固定到滑动部件14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与在第七实例(见图6、20)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七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4相对于滑动部件14的倾斜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调节机构3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385] 此外,如在图24中所示,其中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保持部件51固定到滑动部件13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0与在第三实例(见图10、11)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三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51相对于滑动部件13的移位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第九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调节机构5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86]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87] 以下表格10示出在涉及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17)和(18)对应的值。
[0388] (表格10)
[0389]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390] (1)2.83
[0391] (2)1.00
[0392] (17)2.83
[0393] (18)1.00
[0394] 图25A、25B和25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0执行用于实现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5A、25B和25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395] 如从图25A、25B和25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25A、25B和25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396] (第十实例)
[0397] 参考附图解释涉及本申请的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机构。在第十实例中,为了令人满意地校正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成像性能的劣化,提供了调节机构30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和调节机构55以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398] 图26是示意地示出涉及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配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另外,使用相同的符号描述具有与在第七实例和第四实例中使用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或者在省略细节的情况下在绘图中示出了相同的符号。
[0399] 如在图26中所示,第一透镜组G1的透镜组L1-L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4保持,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6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5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26保持,虹膜光阑S由光阑机构材料11保持,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7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7保持,作为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的一部分的透镜组L81、L82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1保持,并且在第二透镜组G2的透镜组L8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由基本柱形的保持部件56保持。
[0400] 保持部件4被固定在环形滑动部件14上,保持部件26由可旋转地保持在滑动部件14的凹部14a中的保持部件10保持,并且滑动部件14通过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此外,虹膜光阑S被光阑机构11打开和关闭。
[0401] 保持部件26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43上,保持部件7、9和光阑机构1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并且保持部件51被保持在可滑动地保持在凸轮筒2上的滑动部件13上。此外,保持部件56被螺钉52固定到保持部件51。
[0402] 布置在滑动部件43、13中的凸轮销(未示出)与布置在凸轮筒2中的凸轮沟槽(未示出)接合,由此滑动部件43、13通过凸轮筒2和固定筒1在光轴上可移动。
[0403] 在固定筒1的像表面侧上,安装部件60被螺钉等(未示出)固定,并且固定筒1经由安装部件60固定到拍摄装置诸如照相机上。
[0404] 如在图26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一透镜组G1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4的保持部件16固定到滑动部件14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30与在如图6中所示的第一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一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4相对于滑动部件14的倾斜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的第七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调节机构30能够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相对于光轴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405] 此外,如在图26中所示,其中保持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保持部件56固定到保持部件51并且由其实现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55与在如图14中所示的第四实例中的调节机构相同,从而省略该调节机构的配置和操作的细节。另外地,能够以与在第四实例中相同的方式调节保持部件56相对于保持部件51的移位并且将其固定。即,在涉及本申请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能够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406] 这样,在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中,通过调节机构30,能够进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调节机构55,能够进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相对于光轴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
[0407] 以下表格11示出在涉及第十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中与分别的条件表达式(1)、(2)和(19)对应的值。
[0408] (表格11)
[0409] (用于条件表达式的值)
[0410] (1)2.83
[0411] (2)1.00
[0412] (19)2.83
[0413] 图27A、27B和27C示出当在在制造中发生偏心误差的情形中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30执行用于实现第一透镜组G1的正弯月透镜L4的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并且通过借助于调节机构55执行用于实现在第二透镜组G2中在最像侧上的正弯月透镜L83的移位偏心的位置调节而校正偏心像差时在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无限远聚焦状态中关于d线(波长λ=587.6nm)的彗差的图,并且图27A、27B和27C分别地表示广角端状态、中间焦距状态、和远摄端状态。
[0414] 如从图27A、27B和27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与图3A、3B和3C中所示的彗差的图的比较而所看到,在图27A、27B和27C中,令人满意地校正了由于在制造中的偏心误差引起的彗差的劣化以在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的范围内实现令人满意的成像性能。
[0415] 接着,描述安装有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照相机。顺便地,虽然这里描述了其中安装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1的情形,但是其中安装另一个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情形是以相同的方式进行。
[0416] 图28是示出配备有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的配置的视图。
[0417] 在图28中,照相机63是配备有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61的数字单反型照相机。在照相机63中,来自未示出的对象即物体的光被成像镜头61转换,并且经由快速复原反光镜(quick return mirror)65聚焦在对焦屏67上。然后,聚焦在对焦屏67上的这个光在五棱镜69中被反射几次并且被引导到目镜透镜71。由此,拍摄者能够经由目镜透镜71作为正像监视物像。
[0418] 此外,当拍摄者按下未示出的释放按钮时,快速复原反光镜回撤到光路的外部并且来自未示出的物体的光到达成像装置73。相应地,来自物体的光由成像装置73成像并且作为物像被记录在未示出的存储器中。这样,拍摄者能够通过照相机63拍摄物体的照片。
[0419] 通过作为成像镜头为照相机63安装涉及第一实例的可变焦距镜头1,能够实现具有高性能的照相机。
[0420] 接着,解释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图29是示意地示出用于调节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的流程图。
[0421] 本申请的可变焦距镜头调节方法是用于一种可变焦距镜头的调节方法,该可变焦距镜头包括,按照从物侧的次序,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通过改变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而改变焦距,如图29中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和S2。
[0422] 步骤S1: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和
[0423] 步骤S2:在组装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后通过调节机构执行调节,该调节机构用于执行实现第一透镜组的全部或者部分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的部分透镜组的移位偏心或者倾斜偏心的位置调节。
[0424] 根据用于调节该可变焦距镜头的上述方法,能够提供调节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光学性能并且降低成本的可变焦距镜头的方法。
[0425] 另外,虽然对于实施例的构成要求作出上述说明,从而便于本发明的理解,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