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1009626.X

文献号 : CN1056202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相泉

申请人 : 李相泉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该系统由导电体和支柱组件构成,导电体中的集电体组件位于耐磨壁内部。本发明中的集电体位于耐磨壁内部,避免了自然条件、轨道不平度导致的列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受流质量稳定,无电弧烧蚀集电体、耐磨壁等事故,同时消除了端部弯头对集电体的冲击作用,保证了行车安全。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导电体能够在同一高度上实现交叉布置,实现了交叉穿越,在不同线路交叉处自然形成断口,达到了将不同电分段隔离的目的,有利于整体线路布局。

权利要求 :

1.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导电体(1)由支柱组件(2)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组件(2)包括绝缘子紧固件(5),支柱本体(6),绝缘子(8),卡爪(9),卡扣(10),卡爪紧固件(11),卡扣紧固件(12);绝缘子紧固件(5)穿过支柱本体(6)上的通孔(7)与绝缘子(8)上螺纹孔连接;卡爪(9)具有卡爪卡钩(13),与导电体(1)卡合连接,卡爪(9)上具有长条状半圆槽(16),与卡扣(10)的长条状半圆凸起(18)配合;卡爪(9)上设有螺纹孔(14),卡扣紧固件(12)穿过卡扣上的光孔(17)与螺纹孔(14)连接,卡爪(9)内部设有阶梯状圆孔(15),卡爪紧固件(11)的圆柱帽头设置于阶梯状圆孔(15)中,卡爪紧固件(11)的圆柱头与绝缘子(8)螺纹连接,卡扣(10)上设有卡扣卡钩(19),与导电体(1)卡合连接;所述导电体(1)包括耐磨壁(4),铝合金本体(3)和集电体组件(20),所述耐磨壁(4)嵌入铝合金本体(3)中,所述集电体组件(20)位于耐磨壁(4)内部,包括集电体、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所述集电体设置于耐磨壁(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电体由集电体圆柱面(26)、集电体球头(27)、集电体平台(28)、连接螺孔(29)和拉环(30)组成;所述集电体圆柱面(26)与耐磨壁(4)接触连接,集电体两端各设有一个集电体球头(27),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的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中,集电体下部设有集电体平台(28)和连接螺孔(29),电缆端子通过紧固件连接到集电体平台(28)上,集电体的下部具有拉环(30),所述导向连接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导向连接体接触圆柱面(31)和导向连接体非接触平面(32),导向连接体球头(33),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在每一半的四周设有导向连接体倒角(34),所述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中,导向连接体端部具有导向连接体锥形口(36),端部导向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端部导向体接触圆柱面(37)和端部导向体非接触平面(38),端部导向体锥头(39),端部导向体球形凹槽(41),在每一半的四周具有端部导向体倒角(40),所述导向连接体球头(33)嵌入端部导向体中,所述端部导向体端部具有端部导向体锥形口(42);拉环(30)连接锁链(43)的一端,锁链(43)另一端与弹簧(46)一端连接,弹簧(46)的另一端与车辆顶部托耳孔(47)连接,电缆(44)与锁链(43)通过卡箍(4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锁链(43)与拉环(30)相连,拖动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沿着耐磨壁(4)前后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导向体能够使耐磨壁(4)内部的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在端部导向体锥头(39)的引导下经过岔口,走向不同的线路方向。

说明书 :

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置及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交通是一种利用轨道列车进行人员运输的方式。根据轨道列车取得电流方式的不同,目前轨道交通供电主要包括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接触轨供电两种方式。架空接触网供电的接触线位于车辆上方,通过支柱、承力索、吊弦等进行支撑,轨道列车顶部的受电弓的碳滑板与接触线接触取得电流;接触轨供电的接触轨及附件位于车辆底部侧面,通过绝缘支架对接触轨及附件进行支撑,轨道列车侧部的集电靴的碳滑板与接触轨接触取得电流。架空接触网供电又分为柔性接触网供电和刚性接触网供电。接触轨供电分为上接触式供电、下接触式供电和侧接触式供电。无论是架空接触网供电还是接触轨供电,其共同特征都是受电弓的碳滑板或集电靴的碳滑板位于接触线或接触轨的外部,受电弓的碳滑板或集电靴的碳滑板表面与接触线或接触轨外表面相接触,从而取得电能,驱动轨道列车运动。
[0003] 目前的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接触轨供电,受电弓的碳滑板或集电靴的碳滑板分别位于接触线或接触轨的外部,依靠受电弓或集电靴上的弹性机构,将碳滑板压到接触线或接触轨上,碳滑板与接触线或接触轨相互之间不是一种紧密接触的关系。由于受架空接触网安装精度、自然条件(如大风导致接触线晃动过大、雨雪结冰导致无法受电)、轨道不平度导致的列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受电弓碳滑板与架空接触线之间的接触力存在很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受流质量不稳定,产生电弧烧蚀架空接触线和受电弓等事故,影响行车安全。接触轨供电方式中,集电靴碳滑板与接触轨之间也存在受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并且集电靴在经过断口时,与端部弯头产生冲击,从而引发电弧,导致烧蚀端部弯头和集电靴。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使轨道列车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电流供应,保障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出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0005] 一种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导电体1由支柱组件2支撑,所述支柱组件2包括绝缘子紧固件5,支柱本体6,绝缘子8,卡爪9,卡扣10,卡爪紧固件11,卡扣紧固件12;绝缘子紧固件5穿过支柱本体6上的通孔7与绝缘子8上螺纹孔连接;卡爪9具有卡爪卡钩13,与导电体1卡合连接,卡爪9上具有长条状半圆槽16,与卡扣10的长条状半圆凸起18配合;卡爪9上设有螺纹孔14,卡扣紧固件12穿过卡扣上的光孔17与螺纹孔14连接,卡爪9内部设有阶梯状圆孔15,卡爪紧固件11的圆柱帽头设置于阶梯状圆孔15中,卡爪紧固件11的圆柱头与绝缘子8螺纹连接,卡扣10上设有卡扣卡钩19,与导电体1卡合连接;
[0006] 所述导电体1包括耐磨壁4,铝合金本体3和集电体组件20,所述耐磨壁4嵌入铝合金本体3中,所述集电体组件20位于耐磨壁4内部,包括集电体、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所述集电体设置于耐磨壁4的内部。
[0007] 所述集电体由集电体圆柱面26,集电体球头27,集电体平台28,连接螺孔29和拉环30组成;所述集电体圆柱面26与耐磨壁4接触连接,集电体两端各设有一个集电体球头27,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的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中,集电体下部设有集电体平台28和连接螺孔29,电缆端子通过紧固件连接到集电体平台28上,集电体的下部具有拉环30,所述导向连接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导向连接体接触圆柱面31和导向连接体非接触平面32,导向连接体球头33,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在每一半的四周设有导向连接体倒角34,所述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中,导向连接体端部具有导向连接体锥形口36,端部导向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端部导向体接触圆柱面37和端部导向体非接触平面38,端部导向体锥头39,端部导向体球形凹槽41,在每一半的四周具有端部导向体倒角40,所述导向连接体球头33嵌入端部导向体中,所述端部导向体端部具有端部导向体锥形口42;拉环30连接锁链43的一端,锁链43另一端与弹簧46一端连接,弹簧46的另一端与车辆顶部托耳孔47连接,电缆44与锁链43通过卡箍45连接。
[0008] 上述锁链43与拉环30相连,拖动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沿着耐磨壁4前后运动。
[0009] 所述端部导向体能够使耐磨壁4内部的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在端部导向体锥头39的引导下经过岔口,走向不同的线路方向。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集电体位于耐磨壁内部,集电体与耐磨壁之间为紧密连接接触关系,避免了自然条件(如大风导致接触线晃动过大、雨雪结冰导致无法受电)、轨道不平度导致的列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集电体与耐磨壁之间的接触力稳定,因而受流质量稳定,无电弧烧蚀集电体、耐磨壁等事故,同时消除了端部弯头对集电体的冲击作用,保证了行车安全。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导电体能够在同一高度上实现交叉布置,实现了交叉穿越,在不同线路交叉处自然形成断口,达到了将不同电分段隔离的目的,有利于整体线路布局。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轴测图;
[0012] 图2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导电体截面图;
[0013] 图3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支柱组件爆炸图;
[0014] 图4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卡爪图;
[0015] 图5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卡扣图;
[0016] 图6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集电体组件处于到电体内部示意图;
[0017] 图7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集电体组件爆炸图;
[0018] 图8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集电体图;
[0019] 图9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导向连接体图;
[0020] 图10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端部导向体图;
[0021] 图11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视图;
[0022] 图12为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集电体组件与车顶连接示意图;
[0023] 图中,1-导电体、2-支柱组件、3-铝合金本体、4-耐磨壁、5-绝缘子紧固件、6-支柱本体、7-通孔、8-绝缘子、9-卡爪、10-卡扣、11-卡爪紧固件、12-卡扣紧固件、13-卡爪卡钩、14-螺纹孔、15-阶梯状圆孔、16-长条状半圆槽、17-光孔、18-长条状半圆凸起、19-卡扣卡钩、20-集电体组件、26-集电体圆柱面、27-集电体球头、28-集电体平台、29-连接螺孔、30-拉环、31-导向连接体接触圆柱面、32-导向连接体非接触平面、33-导向连接体球头、34-导向连接体导角、35-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6-导向连接体锥形口、37-端部导向体接触圆柱面、38-端部导向体非接触平面、39-端部导向体锥头、40-端部导向体导角、41-端部导向体球形凹槽、42-端部导向体锥形口、43-锁链、44-电缆、45-卡箍、46-弹簧、47-车辆顶部托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 本发明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如图1-2所示,由导电体1和支撑组件2组成,导电体1由支柱组件2进行支撑,导电体1由铝合金本体3和耐磨壁4组成,铝合金本体3材质为铝合金,耐磨壁4材质为铜或钢等耐磨材料,通过拉挤作用,将耐磨壁4嵌入到铝合金本体3中,使二者合为一体,铝合金本体3和耐磨壁4之间紧密贴合,不留缝隙。
[0026] 如图3-5所示,支柱组件2包括绝缘子紧固件5,支柱本体6,绝缘子8,卡爪9,卡扣10,卡爪紧固件11,卡扣紧固件12组成。绝缘子紧固件5穿过支柱本体6上的通孔7与绝缘子8上螺纹孔连接,这样就是实现了绝缘子8与支柱本体6的固定连接。卡爪9具有卡爪卡钩13,能够吊住导电体1,卡爪9上具有长条状半圆槽16,能够与卡扣10的长条状半圆凸起18配合,使卡爪9和卡扣10连接紧密连接。卡爪9上具有螺纹孔14,卡扣紧固件12穿过卡扣上的光孔
17与螺纹孔14连接,将卡扣10固定到卡爪9上。卡爪9内部具有阶梯状圆孔15,卡爪紧固件11的圆柱帽头能够藏在阶梯状圆孔15中,不会与导电体1发生干涉。卡扣10上具有卡扣卡钩
19,能够吊住导电体1。
[0027] 如图6-10所示,所述集电体组件20位于耐磨壁4内部,包括集电体、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集电体安装在耐磨壁4的内部,集电体外侧为集电体圆柱面26,集电体圆柱面26与耐磨壁4接触取得电流,集电体两端各有一个集电体球头27,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的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中。集电体下部具有集电体平台28和连接螺孔29,通过紧固件将电缆端子紧固连接到集电体平台28上。在集电体的下部具有拉环30,轨道列车顶部的锁链43与拉环30相连,拖动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沿着耐磨壁4前后运动。导向连接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导向连接体接触圆柱面31和导向连接体非接触平面32,导向连接体球头33,导向连接体球形凹槽35,在每一半的四周具有导向连接体倒角34,将集电体球头27嵌入导向连接体中,然后沿着四周倒角将导向连接体焊接为一个整体,并将焊接后焊缝打磨光滑,导向连接体端部具有导向连接体锥形口36,可允许集电体与导向连接体进行微小晃动。端部导向体由相同的两半组成,每一半均具有端部导向体接触圆柱面37和端部导向体非接触平面38,端部导向体锥头39,端部导向体球形凹槽41,在每一半的四周具有端部导向体倒角40,将导向连接体球头33嵌入端部导向体中,然后沿着四周倒角将端部导向体焊接为一个整体,并将焊接后焊缝打磨光滑,端部导向体端部具有端部导向体锥形口42,可允许导向连接体与端部导向体进行微小晃动。端部导向体能够使耐磨壁4内部的集电体、电缆端子、紧固件、导向连接体、端部导向体在端部导向体锥头39的引导下经过岔口,走向不同的线路方向。
[0028] 如图11-12所示,拉环30连接锁链43的一端,锁链另一端与弹簧46连接,弹簧46的另一端与车辆顶部托耳孔47连接,这样就实现了车辆与集电体组件20的连接。连接集电体和车辆顶部的电缆44与锁链43通过卡箍45连接,使电缆44能够随锁链43一起移动。
[0029] 集电体位于耐磨壁内部,集电体与耐磨壁之间为紧密连接接触关系,避免了自然条件、轨道不平度导致的列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集电体与耐磨壁之间的接触力稳定,因而受流质量稳定,无电弧烧蚀集电体、耐磨壁等事故,同时消除了端部弯头对集电体的冲击作用,保证了行车安全。内嵌式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导电体能够在同一高度上实现交叉布置,实现了交叉穿越,在不同线路交叉处自然形成断口,达到了将不同电分段隔离的目的,有利于整体线路布局。
[0030]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