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54453.0

文献号 : CN1056365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斋藤京太S·佩查德基特雅瓦特N·布恩罗德J·昌查隆恩

申请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吸收性物品具有:吸收性主体(10);从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一端部并且其横向的中央部固定于一端部的腹侧带部件(30a);作为与腹侧带部件不同的部件沿横向设置,从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的纵向的另一端部,并且其横向的中央部固定于另一端部的背侧带部件(30b),在腹侧带部件和背侧带部件分别配置有沿横向伸缩的弹性部件(35),通过使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和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接合,吸收性物品成型为筒状,吸收性主体具有吸收性芯(11)和从该吸收性芯的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芯的不透液性的防漏片(15a),吸收性芯在腹侧端部与背侧端部之间具有横向的宽度比腹侧端部和背侧端部窄的收窄部(11c),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纵向上与收窄部位置重复。

权利要求 :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具备: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沿所述纵向设置,并吸收排泄物;

腹侧带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一端部,并且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一端部;以及背侧带部件,所述背侧带部件作为与所述腹侧带部件不同的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腹侧带部件和所述背侧带部件分别配置有沿所述横向伸缩的弹性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腹侧带部件侧缘部,所述背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背侧带部件侧缘部,通过使所述腹侧带部件侧缘部和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接合,所述吸收性物品成型为筒状,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将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形成的吸收性芯、以及从所述吸收性芯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不透液性的防漏片,所述吸收性芯在腹侧端部与背侧端部之间具有所述横向上的宽度比所述腹侧端部和所述背侧端部窄的收窄部,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位置重复,与沿所述纵向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芯靠所述横向外侧的腿围弹性部件中的处于伸长状态的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配置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的根数,比与所述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配置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的根数多,配置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中的、与所述吸收性芯重叠的部分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比配置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中的、与所述吸收性芯重叠的部分的所述横向上的长度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重复的位置的所述弹性部件在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或是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或是这两者具有非连续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重复的位置的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在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具有非连续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具有与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纵向上位置重复的区域,所述重复的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是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效长度部分与配置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交叉的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是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背侧带部件的非皮肤侧表面设置有胶带部件,所述胶带部件用于在将所述吸收性物品废弃时将所述吸收性物品保持为卷圆的状态,所述胶带部件和所述吸收性芯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复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长。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从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片状的表面片部件和从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片状的背面片部件,所述背面片部件具有防漏片和外装片,

利用所述外装片成型有在所述表面片部件的横向的各端部分别立起的防漏壁部,所述吸收性芯的在所述收窄部的位置成型的所述防漏壁部的立起高度比所述吸收性芯的在所述腹侧端部和所述背侧端部的位置成型的所述防漏壁部的立起高度高。

说明书 :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物品,公知有三片式的一次性尿片。在三片式的一次性尿片中,通常构成为具有:紧贴于穿用者的大腿间并吸收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覆盖穿用者的腹侧部分的腹侧带部件、以及覆盖穿用者的背侧部分的背侧带部件。在这样的三片式的一次性尿片中,公开了关于如下尿片的发明:该尿片使吸收性主体的长边方向中间部收窄,使该吸收性主体的形状成为大致沙漏形状(例如专利文献1)。
[0003] 在先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3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但是,对于具备专利文献1那样大致沙漏形状的吸收性主体的一次性尿片而言,穿用者的腿的前后运动被妨碍而变得困难。另外,通过调整收窄部的配置,使腿在进行前后运动时施加给吸收性主体的力变小,能够抑制合身性变差。
[0008] 但是,由于吸收性主体具有收窄部,所以有时在该收窄部和穿用者的腿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如果生成了这样的间隙,则存在排泄物从该间隙漏出的可能性。尤其是,当穿用者是婴幼儿的情况下,大多以睡眠姿势穿用尿片,另外,由于在睡眠姿势下腿大多会靠前地弯曲,所以存在在臀部侧产生间隙,排泄物容易泄漏的问题。
[0009]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在具备在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收窄部的吸收性主体的三片式的尿片中,抑制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主体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主要的发明是:
[0012] 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具备: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沿所述纵向设置,并吸收排泄物;腹侧带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一端部,并且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一端部;以及背侧带部件,所述背侧带部件作为与所述腹侧带部件不同的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腹侧带部件和所述背侧带部件分别配置有沿所述横向伸缩的弹性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腹侧带部件侧缘部,所述背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背侧带部件侧缘部,通过使所述腹侧带部件侧缘部和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接合,所述吸收性物品成型为筒状,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将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形成的吸收性芯、以及从所述吸收性芯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不透液性的防漏片,所述吸收性芯在腹侧端部与背侧端部之间具有所述横向上的宽度比所述腹侧端部和所述背侧端部窄的收窄部,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位置重复。
[0013]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由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进行说明。
[0014] 发明的效果
[0015]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在长边方向的中间部具有收窄部的吸收性主体的三片式的尿片中,能够抑制在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主体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三片式的一次性尿片(尿片1)的概略立体图。
[0017] 图2是从皮肤侧观察展开状态的所述尿片1的概略俯视图。
[0018] 图3是从非皮肤侧观察所述尿片1的概略俯视图。
[0019] 图4中,图4A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和C-C剖视图,图4B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0020]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与背侧带部件30b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1] 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与背侧带部件30b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2] 图7是说明在中央部分ADcc存在弹性部件35的例子的概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事项。
[0024] 一种吸收性物品,具有纵向和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横向,所述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具备:吸收性主体,所述吸收性主体沿所述纵向设置,并吸收排泄物;腹侧带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一端部,并且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一端部;以及背侧带部件,所述背侧带部件作为与所述腹侧带部件不同的部件沿所述横向设置,从所述吸收性主体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主体的所述纵向上的另一端部,并且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固定于所述另一端部,所述腹侧带部件和所述背侧带部件分别配置有沿所述横向伸缩的弹性部件,所述腹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腹侧带部件侧缘部,所述背侧带部件在所述横向两侧缘具有背侧带部件侧缘部,通过使所述腹侧带部件侧缘部和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接合,所述吸收性物品成型为筒状,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将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形成的吸收性芯、以及从所述吸收性芯的非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不透液性的防漏片,所述吸收性芯在腹侧端部与背侧端部之间具有所述横向上的宽度比所述腹侧端部和所述背侧端部窄的收窄部,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位置重复。
[0025]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实现抑制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主体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0026]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重复的位置的所述弹性部件在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或是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或是这两者具有非连续的部分。
[0027]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带部弹性体沿吸收性芯的横向作用的收缩力被抑制,因此能够防止该吸收性芯的褶皱的产生。
[0028]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与所述收窄部重复的位置的所述弹性部件至少在从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横向上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间具有非连续的部分。
[0029]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通过使在吸收性芯的背侧的区域不作用横向的伸缩力,从而至少在该区域吸收性芯不产生褶皱,能够使婴幼儿在以睡眠姿势穿用尿片时背部不会痛。
[0030]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具有与所述吸收性芯在所述纵向上位置重复的区域,所述重复的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是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
[0031]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腹侧带弹性部件和背侧带弹性部件产生的伸缩力容易充分地作用于吸收性芯的背侧(臀部侧)区域,能够在穿用尿片时使吸收性芯不易错位。
[0032]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沿所述纵向配置在比所述吸收性芯靠所述横向外侧的位置的腿围弹性部件中处于伸长状态的部分与配置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弹性部件交叉的区域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是所述背侧带部件侧缘部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的一半以上。
[0033]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由设置于带部的弹性部件产生的横向的拉拽力大大地作用于腿围弹性部件的有效长度范围,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尿片的合身性。
[0034]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在所述背侧带部件的非皮肤侧表面设置有胶带部件,所述胶带部件用于在将所述吸收性物品废弃时将所述吸收性物品保持为卷圆的状态,所述胶带部件和所述吸收性芯配置于在所述纵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复的位置。
[0035]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穿用者的皮肤(臀部)与后处理胶带之间,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吸收性芯作为缓冲垫发挥作用,从而后处理胶带的触感不易传递给穿用者的皮肤(臀部),抑制了穿用者产生不适感的情况。
[0036]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比所述腹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长度长。
[0037]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背侧带部件比腹侧带部件面积大,能够广范围地覆盖穿用者的臀部。
[0038]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上侧端部与所述背侧带部件的所述纵向上的下侧端部平行。
[0039]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与腿围开口倾斜的情况相比,在穿用尿片时背侧带部件不易卷曲,容易抑制穿用者的臀部的露出。
[0040] 如上所述的吸收性物品,优选地,所述吸收性主体具有从皮肤侧覆盖所述吸收性芯的片状的表面片部件,利用所述表面片部件在该表面片部件的横向的各端部分别成型有立起的防漏壁部,所述吸收性芯的在所述收窄部的位置成型的所述防漏壁部的立起高度比所述吸收性芯的在所述腹侧端部和所述背侧端部的位置成型的所述防漏壁部的立起高度高。
[0041] 根据这样的吸收性物品,在容易产生间隙的吸收性芯的收窄部,防漏壁部(立体褶皱LSG)成型得高,从而能使排泄物不易泄漏。
[0042] 实施方式
[0043] <一次性尿片的结构>
[0044] 图1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例的三片式的一次性尿片(尿片1)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从皮肤侧观察展开状态的尿片1的概略俯视图。图3是从非皮肤侧观察所述尿片1的概略俯视图。另外,图4A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和C-C剖视图,图4B是图2中的B-B剖视图。
[0045] 如图2、图4A和图4B所示,该尿片1具有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即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另外,该尿片1是所谓的三片式,所以具有3个部件10、30a、30b。即,在该尿片1中,具有紧贴于穿用者的大腿间部并吸收尿等排泄物的吸收性主体10作为第一部件,具有覆盖相同的穿用者的腹侧部分的腹侧带部件30a作为第二部件,具有覆盖相同的穿用者的背侧部分的背侧带部件30b作为第三部件。并且,在图2的展开状态下,以腹侧带部件30a与背侧带部件30b彼此在纵向上空出间隔地平行地排列的状态,在它们之间跨设有吸收性主体10,并且,该吸收性主体10的长边方向的各端部10ea、10eb分别接合固定于最靠近的带部件30a、30b,其外观形状成为俯视时的大致H形状。并且,从该状态起,吸收性主体10以其长边方向的大致中央部C10为折叠位置被折成两折。在该折成两折的状态下,彼此相对的腹侧带部件
30a和背侧带部件30b通过作为应与穿用者的侧腹抵接的部分的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和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即横向的各端部)接合和连结,这样,这些带部件30a、30b成型为环状。由此,成为图1所示的形成有腰围开口1HB和一对腿围开口1HL的穿用状态的尿片1。
[0046] 此外,作为将上述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与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连结的连结构造,能够采用各种连结构造。并且,如果使用例如熔接等无法拆开的连结构造,则能够形成为内裤型的尿片,另一方面,如果使用紧固带部件(未图示)等拆装自如的连结构造,则能够形成为开放型的尿片。顺便指出,在本例中使用前者的连结构造,由此,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形成为内裤型。
[0047]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尿片1的纵向、横向、厚度方向简称为“纵向”、“横向”、“厚度方向”。此外,关于厚度方向,将与穿用者接触的一侧称为“皮肤侧”,将其相反的一侧成为“非皮肤侧”。
[0048] 以下,参照图1至图4B来说明尿片1的三个结构部件10、30a、30b。
[0049] 如图2和图4B所示,吸收性主体10具备吸收性芯11、从该吸收性芯11的皮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的表面片部件13、以及从该吸收性芯11的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并形成吸收性主体10的外装的背面片部件15。
[0050] 吸收性芯11是由液体吸收性材料层叠而成的部件,能够吸收尿等排泄物。作为液体吸收性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纸浆纤维等液体吸收性纤维。此外,吸收性芯11也可以含有液体吸收性粒状物,例如高吸收性聚合物,或者也可以含有液体吸收性纤维和液体吸收性粒状物以外的液体吸收性材料。另外,吸收性芯11也可以由薄纸等透液性片(未图示)覆盖。
[0051]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1具有图2的纵向上侧的端部区域即腹侧端部11a、以及图2的纵向下侧的端部区域即背侧端部11b。并且,在腹侧端部11a和背侧端部11b之间具有横向的宽度比腹侧端部11a和背侧端部11b窄的收窄部11c。由此,吸收性芯11构成为如图2所示那样的俯视时的大致沙漏形状。通过在吸收性芯11设置收窄部11c,从而使尿片1与穿用者的腿和吸收性芯11的干涉小,能够使穿用者在穿用尿片1时容易移动腿部。
[0052] 表面片部件13是从皮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的片状的部件,例如是平面尺寸比吸收性芯11大的透液性的无纺布(参照图4B)。另外,背面片部件15是从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芯11的片状的部件,是平面尺寸比吸收性芯11大的片,作为其一例,列举将聚乙烯或聚丙烯等不透液性的防漏片15a和无纺布等外装片15b贴合的二层构造的片。并且,在背面片部件15与表面片部件13之间夹着吸收性芯11的状态下,在从吸收性芯11的四边向外侧伸出的部分,背面片部件15的防漏片15a与表面片部件13以边框状贴合,由此,吸收性主体10大致形成。
[0053] 另外,在尿片1中,如图1、图2和图4B所示,通过外装片15b形成所谓的立体褶皱LSG和腿围褶皱LG。立体褶皱LSG是在表面片部件13的横向的各端部分别立起地设置的防漏壁部,另一方面,腿围褶皱LG是形成于尿片1的各腿围开口1HL、1HL的腿围伸缩部。详细说明这样的外装片15b,首先,如图4B所示,外装片15b的横向的尺寸比防漏片15a足够大,即,外装片15b从防漏片15a的横向的两侧沿横向大幅度伸出。并且,该伸出的部分15bf以形成吸收性主体10的横向的端部10es的位置作为折返位置,向横向的中央侧折返,在该折返位置的附近,橡胶圈等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以沿纵向伸长的状态沿纵向固定,由此,形成上述腿围褶皱LG。此外,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并不一定是必要的,也可以只用腿围弹性部件17形成腿围褶皱LG。另外,折返的部分15bg进一步向横向的中央侧延伸,在覆盖表面片部件13的横向的端部的位置与该端部接合。并且,该与端部接合的部分作为立体褶皱LSG的基端部LSGb发挥作用,即,比该基端部LSGb更往横向的前端侧的部分作为自由端部分LSGf而能够从表面片部件13立起。另外,在自由端部分LSGf的前端部,橡胶圈等LSG弹性部件18以沿纵向伸长的状态沿纵向固定。由此,通过LSG弹性部件18的纵向的收缩,吸收性主体10以表面片部件13侧成为内周侧的方式沿纵向弯曲,在该弯曲时,由于从该LSG弹性部件18施加的收缩力,自由端部分LSGf沿纵向收缩并从表面片部件13立起,由此,该自由端部分LSGf作为立体褶皱LSG发挥作用。
[005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收性芯11成为具有收窄部的大致沙漏形状,因此,立体褶皱LSG的立起高度根据该收窄部的横向的宽度的宽窄而不同。具体来说,吸收性芯11的横向的宽度越宽,上述朝横向伸出的部分15bf越短,立体褶皱LSG的立起高度越低。相反,吸收性芯11的横向的宽度越窄,朝横向伸出的部分15bf越高,立体褶皱LSG的立起高度越高。因此,与吸收性芯11的横向的宽度宽的腹侧端部11a或背侧端部11b相比,吸收性芯11的横向的宽度窄的收窄部11c的立体褶皱LSG的立起高度更高。由此,在容易形成间隙的收窄部立体褶皱LSG成型得高,能够使排泄物不易泄漏。
[0055] 此外,虽未图示,但可以根据情况在表面片部件13和吸收性芯11之间或在背面片部件15和吸收性芯11之间介入安装薄纸等透液性片,作为第二片。
[0056] 如图2所示,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都是以例如无纺布等柔软的片为材料的、俯视时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片部件。在这里,如图4A和图4B所示,通过将无纺布31、32两块重叠地接合,从而形成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并且,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分别在横向的中央部30ac、30bc从吸收性主体10的非皮肤侧覆盖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的各端部10ea、10eb,并且,在该各端部10ea、10eb,带部件30a、30b的中央部30ac、30bc重合并接合。此外,两块无纺布31、32也可以是彼此不相同的尺寸。
[005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背侧带部件30b的纵向长度(短边方向长度)比腹侧带部件30a的纵向长度(短边方向长度)长。另一方面,腹侧带部件30a的横向长度与背侧带部件30b的横向长度大致相同。即,背侧带部件30b的面积比腹侧带部件30a的面积大,能够广范围地覆盖穿用者的臀部。此外,背侧带部件30b的形状是大致长方形,纵向的上侧端部与下侧端部平行。因此,腰围开口1HB的开口边缘与背侧带部件30b的腿围开口1HL的开口边缘也平行。由此,与腿围开口倾斜的情况相比,在穿用尿片1时背侧带部件不易卷曲,容易抑制臀部露出。
[0058] 吸收性主体10向腹侧带部件30a的中央部30ac和背侧带部件30b的中央部30bc的重合以如下方式进行:使吸收性主体10不与腹侧带部件30a的纵向的端部30ae2和背侧带部件30b的纵向的端部30be2重合,而使吸收性主体10在比这些端部30ae2、30be2靠纵向的中央侧的部分30ac2、30bc2重合(参照图2)。由此,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的纵向的端部30ae2、30be2构成为以带状在横向的全长上完全不与吸收性主体10重叠的部分30ae2、30be2。此外,该不重叠的部分30ae2、30be2成为构成尿片1的腰围开口1HB(图1)的部分,由此,后述的弹性部件35遍及该部分30ae2、30be2的横向的大致全长地连续设置在该部分
30ae2、30be2。
[0059] 如图2、图4A和图4B所示,在带部件30a、30b的两块无纺布31、32彼此之间,橡胶圈等多根弹性部件35、35…沿横向介入穿插,并且以沿横向伸长的状态接合固定于该无纺布31、32,由此,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分别被赋予横向的伸缩性。另外,这样的多根弹性部件35、35…在纵向上隔开间隔地沿纵向排列而设置。在本说明书中,将设置于腹侧带部件30a的弹性部件35称为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将设置于背侧带部件30b的弹性部件35称为背侧带弹性部件35b。弹性部件35除了粗细和根数、纵向的配置位置等详细规格以外,其基本结构大致彼此相同。因此,以下说明设置于腹侧带部件30a的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并有时省略关于设置于背侧带部件30b的背侧带弹性部件35b的说明。另外,这对于背侧带部件
30b的全部的结构也是同样的。
[0060] 另外,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如图3所示,将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分别沿纵向划分成两个区域AU、AD,并且,将沿纵向排列的两个各区域AU、AD随着从纵向的端侧朝向中央侧而称为“上部区域AU”和“下部区域AD”。此外,参照该图3可知,区域AU、AD都形成为沿横向的带状的区域。
[0061] 上部区域AU是构成尿片1的腰围开口1HB的部分,另外,该区域AU为在横向的全长上完全不与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重合的区域。并且,在这样的上部区域AU中,腹侧带弹性部件35a(背侧带弹性部件35b)遍及从该区域AU的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大致全长地连续配置,并且以沿横向伸长的状态固定。由此,由于该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在上部区域AU,遍及横向的大致全长地赋予着横向的伸缩性,该伸缩性成为尿片1的腰围开口1HB的伸缩性。
[0062] 在下部区域AD的横向的中央部ADc重合和固定有吸收性主体10中吸收性芯11所存在的部分10p。此外,在该下部区域AD中的位于上述中央部ADc的两侧的各部分ADe、ADe,吸收性主体10不重合。
[0063] 另外,在该各部分ADe、ADe中,弹性部件35分别遍及从该部分ADe的横向的一端部到另一端部的大致全长地连续地配置,并且以沿横向伸长的状态固定。由此,在该各部分ADe、ADe中,遍及横向的大致全长地赋予着横向的伸缩性。
[0064] 另一方面,在上述中央部ADc,弹性部件35沿横向非连续地配置。详细地说,在本例中,在上述中央部ADc的横向的两端部ADce、ADce配置有上述弹性部件35的端部,而在上述中央部ADc的横向的中央部分ADcc不存在弹性部件35,因此,在上述中央部ADc中,弹性部件35沿横向非连续地配置。并且,在像这样在中央部ADc的中央部分ADcc不存在弹性部件35的情况下,在该中央部分ADcc几乎不赋予伸缩性,因此,该中央部分ADcc的横向的收缩被抑制。此外,伴随于此,吸收性芯11的横向的收缩也被抑制,因此,也防止了该吸收性芯11的褶皱的产生,吸收性芯11的皮肤侧面保持为大致平坦。其结果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吸收性芯11的吸液障碍,另外也能够抑制因褶皱的产生而导致的排泄物的泄漏。
[006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腹侧带部件30a的横向的两端部Adce中配置有腹侧带弹性部件35a的部分的横向长度Wa比背侧带部件30b的横向的两端部ADce中配置有背侧带弹性部件35b的部分的横向长度Wb长。换言之,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中的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的横向长度比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中的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的横向长度长。关于这样的配置的效果在后述的图5中说明。
[0066] 另外,如图3所示,在下部区域AD的上述中央部ADc设置着形成有动物等未图示的插图的插图片40,根据与上述相同的理由,该插图片40的褶皱的产生也被抑制。由此,插图容易看到。
[0067] 另外,如图3所示,在背侧带部件30b的非皮肤侧的表面设置有后处理胶带50。后处理胶带50是具有粘接面的细长的胶带状的部件(胶带部件),以将粘接面作为内侧折叠的状态固定于背侧带部件30b。在将使用后的尿片1废弃时,对于以使吸收性主体10成为内侧的方式沿纵向卷圆的尿片1,将被折叠的后处理胶带50伸长并将粘接面侧向该尿片1卷绕,由此,能够将尿片1保持为卷圆的状态。由此,能够使附着于尿片1的内部(吸收性主体10)的排泄物等不向外部漏出地将尿片1废弃。
[0068] <关于收窄部11c与带部件侧缘部的位置关系>
[0069] 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通过调整背侧带部件30b相对于吸收性主体10(尤其是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的接合位置,从而能够在尿片穿用时使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之间不易产生间隙。以下,使用比较例进行说明。
[0070]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与背侧带部件30b的位置关系的图。图6是说明比较例的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与背侧带部件30b的位置关系的图。
[0071] 如上所述,在尿片1中,通过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与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接合,从而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成型为环状,成为图1所示那样的内裤型的尿片。此时,设置于腹侧带部件30a的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设置于背侧带部件30b的背侧带弹性部件35b成为经由带部件侧缘部30ae、30be的接合部而连结的状态,彼此相互作用伸缩力。
因此,在尿片1的腰围开口1HB,通过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沿横向的伸缩力。通过该伸缩力的作用,开口1HB与穿用者的腰部紧密接触,使尿片1在穿用时不易错位。另外,由于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分别将吸收性主体10沿横向拉拽,因此,吸收性主体10向横向外侧扩大宽度,能够广范围地覆盖穿用者的大腿间部。即,通过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与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接合,从而在带部件30a、30b的大的范围内作用着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横向的伸缩力。
[007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1通过在图5的纵向的中间部(腹侧端部11a与背侧端部11b之间)具有收窄部,从而在穿用尿片1时抑制该吸收性芯11的两侧部与穿用者的腿的干涉,使穿用者容易移动腿。另一方面,由于吸收性芯11在收窄部的横向的宽度比腹侧端部11a和背侧端部11b窄,因此,存在在该宽度窄的区域,在穿用者的腿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并且,如果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芯11之间产生间隙,则存在排泄至吸收性芯11内的排泄物从该间隙向外部漏出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大多以睡眠姿势穿用尿片1的婴幼儿的情况下,由于移动腿等动作,容易在臀部侧产生间隙。
[0073] 与此相比,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如图5所示,背侧带弹性部件35b通过具有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重复的区域,从而使该间隙不易产生。换言之,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一部分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位置重复,从而使间隙不易产生。这是因为,对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中的与该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重复的区域,如上所述作用有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横向的伸缩力,通过将该收窄部
11c向横向外侧拉拽,从而该收窄部11c容易向横向扩展。因此,抑制了在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芯11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
[0074]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的尿片1中,背侧带部件30b的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位置不重复。在该情况下,对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不作用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横向的伸缩力,该收窄部
11c不会被朝横向外侧拉拽。因此,在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芯11之间仍然容易产生间隙。
[0075]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至少一部分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重复,从而使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伸缩力作用于该收窄部11c,能够使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沿横向扩大宽度。由此,能够使得在穿用者的腿与吸收性芯11之间不易产生间隙。
[0076] 此外,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的伸缩力作用的区域不仅限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图5的情况下,在吸收性芯11的背侧端部11b也具有与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一部分在纵向上重复的区域。因此,对于该背侧端部11b也作用沿横向外侧拉拽的力。例如,在由于排便等而吸收性芯11的臀部侧变重的情况下,通过将背侧端部11b朝横向外侧(即腰围方向)拉拽,从而吸收性芯11不易错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与吸收性芯11的在纵向上的重复区域的长度至少是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纵向长度的一半(1/2)以上(参照图5)。通过在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一半以上的区域与吸收性芯11重复,从而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伸缩力容易充分作用于吸收性芯11的背侧(臀部侧)区域。
[0077] <关于尿片1的其它效果>
[0078] 在尿片1中,背侧带弹性部件35b(腹侧带弹性部件35a)配置成:在下部区域AD的位于横向的两侧部的ADe(参照图3)中,在吸收性主体10的横向两端以沿纵向伸长的状态设置的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的一部分交叉。在这里,将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与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交叉的区域的纵向的长度作为La。同样地,将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与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交叉的区域的纵向的长度作为Lb。
[0079] 在这样的交叉区域中,在穿用尿片1时,通过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来作用将吸收性主体10沿纵向拉拽的力,并且,通过背侧带弹性部件35b(腹侧带弹性部件35a)来作用将吸收性主体10沿横向拉拽的力。即,作用有使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相对于穿用者的身体紧密接触的力。
[0080] 此外,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并不是遍及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的整个区域地以伸长状态配置,而是在纵向的规定的区域中以伸张状态配置。在该弹性部件以伸长状态配置的区域中,对吸收性主体10作用沿纵向收缩的力,在该弹性部件没有以伸长状态配置的区域中,对吸收性主体10不作用沿纵向收缩的力。在本说明书中,该沿纵向收缩的力作用的区域的纵向长度也称为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的“有效长度”。在图5和图6中用粗虚线表示的部分相当于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的有效长度。
[0081] 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中,腹侧的交叉区域即La的长度与背侧的交叉区域即Lb的长度大致相等。具体来说,在图6的区域La中与腿围弹性部件17的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为7根,在图6的区域Lb中与腿围弹性部件17的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为7根。因此,在比较例中,由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作用于腿围弹性部件17的有效长度的力(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大致均匀地作用。
[0082] 在比较例那样的情况下,存在由于穿用尿片的人移动腿部而导致在背侧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的合身性变差的可能性。多数情况下,人主要将腿向前侧(腹侧)移动,因此,每当穿用者移动腿时,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都会被向前侧(腹侧)拉拽,然而,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收缩力是恒定的,所以在穿用者的臀部,与将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相比,将其朝纵向腹侧拉拽的力更处于支配地位,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容易错位。在该情况下,当由于排便等而背侧变重时,存在排泄物从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错位的部分向外部漏出的可能性。尤其是,当穿用者是婴儿或幼儿的情况下,大多以睡眠姿势穿用尿片,因此,如果背侧(臀部侧)的大腿间部产生间隙,则排泄物容易漏出。另外,如果在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的背侧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弱,则每当穿用者移动腿时吸收性主体10的端部10eb都容易朝横向的内侧错位,因此,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容易卷起来使臀部露出。
[0083] 与此相比,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背侧的交叉区域即Lb的长度比腹侧的交叉区域即La的长度长。换言之,腿围弹性部件17(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中处于沿纵向伸长的状态的部分(有效长度)与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交叉的区域比腿围弹性部件17(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中处于沿纵向伸长的状态的部分(有效长度)与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交叉的区域大。具体来说,在图5的区域La中与腿围弹性部件17的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为7根,与此相比,在图6的区域Lb中与腿围弹性部件17的有效长度部分交叉的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为10根,比7根多。因此,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和腿围弹性部件17被背侧带弹性部件35b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比被腹侧带弹性部件35a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能够提高背侧的合身性。
[0084]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腿围弹性部件17(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的背侧的有效长度至少是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纵向长度的1/2以上。在图5中,腿围弹性部件17的背侧的有效长度Lb是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纵向长度的一半以上。在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的区域,在将腹侧带部件30a和背侧带部件30b成型为环状后,作用由腹侧带弹性部件35a和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横向的拉拽力,所以通过在该区域中使与腿围弹性部件17(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交叉的范围变大,从而通过上述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尿片1的合身性。
[008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通过使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中的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的横向长度Wa比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中的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的横向长度Wb长(参照图5),从而能够调整吸收性芯11朝横向外侧被拉拽的力的强度。弹性部件与吸收性芯11重叠的部分越长,吸收性芯11越被该弹性部件朝横向外侧强力地拉拽,因此,如本实施方式的那样,通过使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与吸收性芯11的重叠部分变短,从而使在背侧将吸收性芯11直接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不变得过强。由此,维持了臀部的吸收性主体10的合身感,并在臀部与吸收性芯11之间形成少许空间,能够使被排泄的便不扩散地保持于该空间中。另一方面,通过在腹侧使将吸收性芯11直接朝横向外侧拉拽的力变强,从而使吸收性芯11与身体紧密接触,能够抑制被排泄的尿的漏出。
[008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各弹性部件设置成:背侧带弹性部件35b沿横向伸缩时的伸缩力比腿围弹性部件17或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沿纵向伸缩时的伸缩力强。即,各弹性部件配置成:与在将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贴合于吸收性主体10时使腿围弹性部件17和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伸长的比例相比,在将背侧带弹性部件35b贴合于背侧带部件30b时使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伸长的比例更大。由此,使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朝横向外侧扩展的力作用得更强,所以在穿用者的臀部区域等将吸收性主体10(吸收性芯11)朝横向扩大宽度,容易抑制排泄物的泄漏。
[008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尿片1中,能够抑制在穿用尿片时由于后处理胶带50而使臀部侧的皮肤接触产生不适感的情况。在尿片1中,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与腿围弹性部件17交叉的区域的纵向长度Lb比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与腿围弹性部件17交叉的区域的纵向长度La长。即,背侧带部件30b与吸收性主体10的纵向上的重叠部大。由此,固定于背侧带部件30b的非皮肤侧表面的后处理胶带50的位置容易在厚度方向上与吸收性芯11的位置重叠(参照图3)。换言之,后处理胶带50与吸收性芯11配置于在纵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复的位置。穿用者在穿用尿片1时,由于在穿用者的皮肤(臀部)与后处理胶带50之间存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吸收性芯11,因此,该吸收性芯11作为缓冲垫发挥作用,由此,后处理胶带50的触感不易传递给穿用者的皮肤(臀部),抑制了不适感的产生。
[0088] 其它实施方式
[0089]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而不是限定地解释本发明。另外,理所当然,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和改良,并且本发明包含与其等价的情况。例如,能够进行以下所示的变形。
[009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腹侧带部件30a(背侧带部件30b),出于降低下部区域AD的横向的中央部ADc的伸缩性的目的,使该中央部ADc的弹性部件35a(35b)非连续。即,配置在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重复的位置的弹性部件配置成在带部件的横向中央部ADc非连续。并且,作为该非连续的弹性部件的一例,例示如下结构:如图3所示,在该中央部ADc的横向的两端部ADce、ADce存在弹性部件35a(35b),在该中央部ADc的横向的中央部分ADcc不存在该弹性部件35a(35b),但不限定于此结构。
[0091] 即,只要是为了降低下部区域AD的中央部ADc的伸缩性而在该中央部ADc非连续地配置弹性部件35a(35b),则也可以在该中央部ADc的更靠中央部分ADcc存在弹性部件35a(35b)。图7是该例的说明用的概略俯视图。此外,在图7中,表示将腹侧带部件30a的非皮肤侧的无纺布31除去,使弹性部件35a向外部露出的状态。在该图7的例子中,位于中央部分ADcc的弹性部件35a成为被细小地切断的状态。并且,只要成为这样的细切状态,弹性部件35a就对中央部分ADcc几乎不赋予伸缩性。由此,如果是这样细切状态的弹性部件35a,则也可以存在于中央部分ADcc。细切状态的弹性部件35a的长度例如是大于0mm且在5mm以下的长度,更优选的是大于0mm且在3mm以下的长度。但是,如果存在被细切的弹性部件35a,则外观变差,因此优选在中央部分ADcc不存在弹性部件35D(图3)。
[0092] 另外,关于背侧带部件30b,配置在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重复的位置的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也可以遍及从横向的一端部起到另一端部地连续配置。也可以遍及横向整个区域地连续配置背侧带弹性部件35b(未图示)。由此,在中央部ADc作用由背侧带弹性部件35b产生的横向的伸缩力。通过在背侧带部件30b的中央部ADc作用伸缩力,在该部分,腿围弹性部件17(腿围辅助弹性部件19)与背侧带部件30b相互拉拽,将背侧带部件30b整体推抵于穿用者的臀部。由此,能够提高臀部侧的合身性。此外,在该情况下,设置于腹侧带部件30a的腹侧带弹性部件35a之中的配置于与吸收性芯11的收窄部11c在纵向上重复的位置上的部分在中央部ADc具有非连续的部分。通过在吸收性芯11的背侧的区域不作用横向的伸缩力,从而在该区域中,吸收性芯11不产生褶皱,能够使婴幼儿在以睡眠姿势穿用尿片1时背部不觉得痛。
[009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3的下部区域AD的横向的中央部ADc非连续地配置弹性部件35,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该中央部ADc不配置弹性部件35。即,在上述图3的例子中,中央部ADc的横向的各端部ADce、ADce的位置配设有弹性部件35的端部,但该弹性部件35的端部也可以不配设于中央部ADc的端部ADce的位置。
[009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装片15b和带部件30a、30b的材料分别都是无纺布,但不限定于无纺布。例如,也可以是织布,也可以是织布以外的片部件。顺便指出,也可以省略外装片15b,在该情况下,防漏片15a构成吸收性主体10的外装。
[009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35,例示了橡胶圈,但不限定于此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带状的橡胶作为弹性部件35,也可以使用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无纺布或具有伸缩性的带状的树脂薄膜。
[0096] 附图标记说明
[0097] 1尿片(吸收性物品)、1HB腰围开口、1HL腿围开口、
[0098] 10吸收性主体、10ea端部、10eb端部、
[0099] 10es端部、10p部分、
[0100] 11吸收性芯、
[0101] 11a腹侧端部、11b背侧端部、11c收窄部、
[0102] 13表面片部件、
[0103] 15背面片部件、
[0104] 15a防漏片、15b外装片、
[0105] 15bf伸出的部分、15bg折返的部分、
[0106] 17腿围弹性部件、18LSG弹性部件、19腿围辅助弹性部件、
[0107] 30a腹侧带部件、30ac中央部、30ac2部分、
[0108] 30ae腹侧带部件侧缘部、30ae2端部、
[0109] 30b背侧带部件、30bc中央部、30bc2部分、
[0110] 30be背侧带部件侧缘部、30be2端部、
[0111] 31无纺布、32无纺布、
[0112] 35弹性部件、
[0113] 35a腹侧带弹性部件、35b背侧带弹性部件、
[0114] 40插图片、
[0115] 50后处理胶带、
[0116] AU上部区域、AD下部区域、
[0117] ADc中央部、ADcc中央部分、ADce端部、
[0118] ADe部分、
[0119] LG腿围褶皱、
[0120] LSG立体褶皱(防漏壁部)、
[0121] LSGb基端部、LSGf自由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