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063091.2

文献号 : CN1056687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胡黎明夏志然

申请人 : 清华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该水泵具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一臭氧发生装置,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一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利用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该水泵具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包括至少一根总导管和多根子导管,所述多根子导管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根总导管与所述多根子导管连通,所述每根子导管设有至少一个子进水口,该至少一个子进水口均匀分布;一臭氧发生装置,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一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远程通讯装置,用于实时监测废水池内水体的修复情况并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格栅装置,该格栅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格子状单元,每一个格子状单元为一上下开口的中空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的腔体壁具有多个网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体的腔体壁涂覆有催化剂。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臭氧发生器进行预热,产生气体臭氧;

同时打开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及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

启动所述水泵,抽取所述废水池中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流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开启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水体与所述臭氧混合生成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流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从而流入到所述废水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远程通讯装置,开启所述远程通讯装置,通过所述远程通讯装置实时监测所述废水池中的水体修复情况,若发现局部区域的水体中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局部区域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的进水量和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的出水量、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来处理该局部区域的水体;若发现整体水体中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量和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来处理废水池中的水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格栅装置,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吸附于所述格栅装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H2O2存储装置,该H2O2存储装置用于向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流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中注入H2O2。

说明书 :

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堪忧,全国七大流域水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城镇中产生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水,严重危害饮用水安全,尤其石油化工以及造纸农药等工业企业产生大量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环境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0003] 微生物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有机污染废水处理方法,通过选取自然界中存在或人工驯养的微生物,在适当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微生物法对石油烃等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都具有去除能力,能够有效降低水体内的污染物含量以及毒性,但微生物方法对可生化性差的有机污染物处理较困难,且常适用于低污染负荷水体修复,对环境条件有比较强的依赖性,修复处理效果常受到盐度、电子受体/供体含量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当废水具有较高盐度或盐度波动较大时,会导致微生物的死亡以及菌胶团的解体,严重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正常运行,微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将大大降低。
[0004] 对于高盐度有机污染废水,由于其较高的导电性,电化学法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电化学法处理过程中阳极金属离子进入水体与有机污染物发生絮凝作用,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等强氧化性物质可氧化降解水体内有机污染物,但是电化学法处理效率主要取决于电流密度,电极在处理过程中表面钝化会造成电解效率的降低和能耗的增加,且电化学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离子以及氯气等易造成二次污染。
[0005] 目前,人们常用臭氧作强氧化物质,直接通过氧化分解提高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性,也可以直接将有机污染物降解生成最终产物CO2和H2O,相比于氯气等氧化剂臭氧具有无二次污染的特点,且臭氧易溶于水,溶解态臭氧可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对有机污染物的选择氧化性则较小,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都体现出明显的氧化降解能力。
[0006] 然而,溶解态臭氧极不稳定,易自分解生成O2,在水中的半衰期仅约20分钟,在水体内很难达到较高浓度;气态臭氧相对于溶解态臭氧更稳定,常态下半衰期接近16小时,但气泡在水体内会迅速上浮溢出。可见,臭氧气泡大量溢出以及自分解,导致臭氧的利用率较低,从而难以提高对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0007]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效率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8] 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该水泵具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一臭氧发生装置,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一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连通。
[0009] 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其包括:一水泵,该水泵具有一进水口和出水口;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一臭氧发生装置,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具有一进水口、出水口和进气口,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连通;开启所述臭氧发生器进行预热,产生气体臭氧;同时打开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及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启动所述水泵,抽取所述废水池中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流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开启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将水体与所述臭氧混合生成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水口流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从而流入到所述废水池。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中臭氧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体内,臭氧微纳米气泡粒径较小,可在水体内长时间稳定存在,不容易上浮溢出并可随水流大范围迁移;臭氧微纳米气泡内臭氧不断溶解进入水体,有效提高水体内溶解臭氧的浓度。本发明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对有机污染水体,尤其是对微生物方法难以处理的高盐度或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水体具有显著地修复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的主视图。
[001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水力传导装置呈方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水力传导装置呈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格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
[001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0019]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该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包括一水泵11,该水泵11具有一进水口110及一出水口111;一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该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与所述水泵11的进水口110连通;一臭氧发生装置14,该臭氧发生装置14用于提供臭氧;一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该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具有一进气口130、一进水口131及一出水口132,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13的进水口131与所述水泵11的出水口111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气口130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4连通;一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该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连通。
[0020] 具体的,本实施例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可直接在一废水池12内对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等难降解水体进行原位修复,无需将废水池12内的水体先引出再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修复过程中须保证废水池12的密封性良好。优选的,所述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能够处理含有机污染物浓度为50000mg/L的水体。
[0021] 所述水泵11用于抽取废水池12内的水体,使该水体通过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进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通过调节所述水泵11的流量大小可以控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水口131的进水量,该进水量是指每分钟进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水体体积。
[0022] 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及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通过一耐腐蚀支架(图中未示)固定并完全淹没在废水池12内的水体中,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水平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内靠近水体的表面,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水平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内靠近水体的底部。
[0023] 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包括至少一根总导管1201和多根子导管1202,所述多根子导管1202间隔设置,所述至少一根总导管1201与所述多根子导管1202连通,所述总导管1201具有一总出水口1200,所述每根子导管1202设有至少一个子进水口1203,该至少一个子进水口1203均匀分布。当启动所述水泵11时,该水泵11将废水池12中的水体通过所述每根子导管1202的子进水口1203抽入所述总导管1201,并通过所述总出水口
1200抽入所述水泵11。所述每一个子进水口1203对应设置一进水阀门1204,该进水阀门
1204用于控制所述对应子进水口1203的进水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废水池12为方形,所述第一传导设施120呈方形设置,包括一根总导管1201 和七根子导管1202,所述七根子导管
1202和一根总导管1201都是直线型结构,所述总导管1201设置于所述七根子导管1202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且与该七根子导管1202连通,所述七根子导管1202平行间隔设置。
[0024] 可以理解,所述总导管1201和所述子导管1201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可以根据所述废水池12的大小及形状设定,只要是均匀分布于所述废水池12中即可。
[0025] 进一步请参阅图3,当所述废水池12为圆形时,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呈圆形设置,将所述废水池12均匀切分为至少两个扇形区域,所述扇形是指圆上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每个扇形区域内设置一根总导管1201和至少一根子导管1202,所述总导管1201呈直线型结构,从圆心向围成所述扇形的弧延伸,所述至少一根子导管1202呈弧形设置,两端与围成所述扇形的两条半径相交,所述至少一根子导管1202与所述总导管相交处连通。当所述子导管1202为多个时,该多根子导管1202在所述扇形区域内呈同心弧形且间隔设置。每一根子导管1202设有至少一个子进水口1203,所述扇形区域内的总导管1201均相交于所述圆心处,该圆心处为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的总出水口1200。
[0026] 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包括至少一根总导管1201和多根子导管1202,所述总导管1201具有一总进水口1210,所述每根子导管1202具有至少一个子出水口1211,所述每一个子出水口1211对应设置一出水阀门1212,该出水阀门1212用于控制所述对应子出水口1211的出水量。所述子出水口1211的数量与所述子进水口1203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的总进水口1210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连通。
[0027] 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与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与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的结构和大小根据所述废水池12的大小和形状设置。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协同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能够同时处理大范围的水体。
[0028]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可完全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内水体中,也可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外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由太阳能或常规供电装置供电。所述每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能处理的污染区域范围不超过50 m×50 m,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废水池12的大小来设置。
[0029]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可将臭氧转化为臭氧微纳米气泡,一部分臭氧微纳米气泡溶解于水体中,另一部分臭氧微纳米气泡和水体混合生成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并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流出,该臭氧微纳米气泡水通过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的总进水口1210流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中的总导管1201,通过所述总导管1201分流到所述多根子导管1202,通过所述多根子导管1202的多个子出水口1211流入所述废水池12中,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在所述废水池12内上升扩散的过程中臭氧不断溶解出来,该溶解的臭氧直接氧化降解所述废水池12内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修复所述废水池
12中水体的目的。本实施例,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为一台,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13完全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的水体中,以减小作业空间。
[0030] 所述臭氧发生装置14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气口130连通,用于向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提供臭氧,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臭氧发生器14的功率可控制进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臭氧含量。所述臭氧发生器14采用空气或制氧机生成的氧气作为气源。
[0031] 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包括一溶解臭氧测量仪、一有机物浓度测量仪及一计算机(图中未示)。所述溶解臭氧测量仪的探头及所述有机物浓度测量仪的探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内的水体中,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废水池12内水体中溶解的臭氧浓度、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进一步,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还可监测水体中的pH值、温度等参数。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监测到的情况控制所述进水阀门1204、出水阀门1212、臭氧发生装置14,调节所述臭氧含量、子进水口1203的进水量及子出水口1211的出水量,从而可以实现对废水池12内的水体进行修复。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能够节省人力,降低修复成本并提高修复效率。
[0032] 进一步,所述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包括一存储装置16,该存储装置16用于储存催化剂,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H2O2。所述存储装置16通过控制阀门1610向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流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中注入催化剂,该催化剂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水通过所述多个子出水口1211分别流入所述废水池12中,所述废水池12中溶解的臭氧能够与所述催化剂进一步反应,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提高处理废水池12中有机污染物的效率。
[0033] 进一步,请参阅图4,所述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包括一格栅装置17,该格栅装置17设置于所述废水池12的水体中,通过一耐腐蚀支架(图中未示)固定于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之间。
[0034] 所述格栅装置17包括至少一个格子状单元170,该至少一个格子状单元170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紧邻设置。所述至少一个格子状单元170是由多个薄板171围成的中空腔体结构,该中空腔体为上下开口的一中空腔体,所述薄板171为耐腐蚀材料组成,优选的,耐腐蚀材料可以为塑料、合成塑料等。所述每一个格子状单元170的上下开口对应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的子进水口1203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的子出水口1211,从所述子出水口1211流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通过所述格栅装置17的中空腔体上升,上升过程中吸附于所述中空腔体的腔体壁上,使该臭氧微纳米气泡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于水体中。所述至少一个格子状单元17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进一步,所述格栅装置17也可以是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中空腔体的腔体壁具有多个网孔,该网孔可以为圆孔、方孔等形状,所述多个网孔的比表面积较大,能够更多地吸附废水池12内水体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使该臭氧微纳米气泡长时间稳定存在于水体中,从而能够溶解出更多的臭氧,提高臭氧的使用效率。
[0035] 所述格栅装置17也可以仅包括一个、两个或三个薄板171,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之间,所述每一薄板17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相邻两个子出水口1211之间,相对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相邻两个子进水口之间1203,优选的,所述薄板171具有多个网孔,该网孔可以为圆孔、方孔等形状。
[0036] 更进一步,所述格栅装置17中至少一个中空腔体的腔体壁或薄板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如二氧化钛等,该催化剂可以促进废水池12中溶解出来的臭氧分解生成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提高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效率。
[0037] 本发明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废水池中的水体直接进行原位修复,无需将原水引出,减少了作业流程;第二,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配合第二水力传导装置能够同时对大范围水体进行修复,提高了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效率;第三,臭氧微纳米气泡粒径小,可在水体内稳定存在,传质效率高;臭氧微纳米气泡提高臭氧溶解效率以及水体内溶解的臭氧浓度,臭氧溶解效率可达常规通入方法的20倍以上,溶解的臭氧浓度可达常规水处理中5倍以上;第四,所述格栅装置能够吸附臭氧微纳米气泡使其稳定存在,进一步提高臭氧的利用率;第五,臭氧微纳米气泡能够对高盐度或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水体进行有效的修复处理,修复周期短效率高。
[0038] 以下介绍采用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修复难降解水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39] 步骤S10,开启所述臭氧发生器14进行预热,产生气体臭氧;
[0040] 步骤S11,同时打开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及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
[0041] 步骤S12,启动所述水泵11,抽取所述废水池12中的水体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水口131流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
[0042] 步骤S13,开启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将水体与所述臭氧混合生成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并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流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31从而流入到所述废水池12。
[0043] 在步骤S10中,对该臭氧发生器14进行预热,使臭氧的浓度逐渐增大,该臭氧通过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气口130进入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优选的,该臭氧发生器14产生臭氧的速度范围为1L/min 10L/min,产生的臭氧的浓度范围可达到~80mg/L 200mg/L。
~
[0044] 在步骤S11中,同时打开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中的进水阀门1204及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中的出水阀门1212,优选的,所述进水阀门1204及所述出水阀门1212的开度调节一致,以保证进水量和出水量一致。
[0045] 在步骤S12中,该水泵11通过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中的子进水口1203分别抽取局部水体,使该水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水力传导装置120的总出水口1200、水泵11、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进水口131流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通过调节所述水泵11的流量可控制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水量。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水口131的进水量范围控制在10L/min 300L/min之间。~
[0046] 在步骤S13中,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产生的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尺寸范围为50nm 100μm,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输出臭氧微纳米气泡水,所述臭氧微~
纳米气泡水进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中的总进水口1210,并从多个子出水口1211进入所述废水池12中,从所述子出水口1211流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在所述废水池12中溶解出臭氧,该臭氧与所述有机污染物直接反应,氧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
[0047] 进一步,从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的子出水口1211流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吸附于所述格栅装置17上,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从而持续溶解出更多的臭氧,提高臭氧的使用效率。更进一步,在所述格栅装置中中空腔体的腔体壁涂敷催化剂时,该催化剂促进溶解出的臭氧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从而氧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提高修复水体的效率。
[0048] 进一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出水口132输出的臭氧微纳米气泡水在未流入所述第二水力传导装置121中的总进水口1210时可以注入催化剂,该催化剂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水从所述子出水口1211一起流入所述废水池12中。该催化剂能够与所述溶解出的臭氧相互反应,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氧化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更进一步,可以调节所述阀门1610,增大催化剂的注入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为双氧水。
[0049] 所述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10修复难降解水体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步骤:开启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通过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实时监测所述废水池12中的水体修复情况,若发现局部区域的水体中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局部区域对应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所述臭氧发生器14的臭氧产量来处理该局部区域的水体;若发现整体水体中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水量和所述臭氧发生器14的臭氧产量来处理废水池12中的水体。
[0050] 当水体修复一段时间后,所述远程通讯装置15监测到所述废水池12中局部区域有机污染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局部区域对应的所述进水阀门1204,使其进水量增大,同时也调节对应的出水阀门1212,使其出水量也增大,此时局部区域内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增多,能够处理更高浓度的有机污染物;当监测到整个废水池12内的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则调节所述水泵11的流量,增大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13的进水量,同时调节所述臭氧发生器14,使臭氧含量增加,继续监测直到水体中整体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则停止修复。
[0051] 实施例1
[0052] 本实施例中处理的污水来自化工厂所产生的高盐度有机废水,水体盐度值约为2.5×105mg/L,初始COD值约4400mg/L。本实施例采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臭氧发生器的产气速度为10L/min,产生臭氧浓度为120mg/L,微纳米气泡机进水速度为
10L/min。
[0053] 实施例2
[0054]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废水池中设置有格栅装置。
[0055] 对比例1
[0056] 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是臭氧毫米级气泡。
[0057] 分别计算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在84分钟时水体中COD去除率,计算数据如表一所示:
[0058] 表一
[0059]处理方法 初始COD 处理时间 处理后COD COD去除率
实施例1 4478.9mg/L 84min 1650.2mg/L 63%
实施例2 4478.9mg/L 84min 1025.5mg/L 77%
对比例1 4478.9mg/L 84min 3576.2mg/L 20%
[0060] 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臭氧毫米级微纳米气泡,实施例1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对高盐度有机废水体现出了很强的处理效果;相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2在水体中设置格栅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高盐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
[0061] 本发明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中通过产生粒径范围为50nm~100μm的臭氧微纳米气泡,该臭氧微纳米气泡在水体内稳定存在,能够持续溶解提供臭氧,弥补使用臭氧进行有机污染水体处理时存在的臭氧利用率低、溶解臭氧浓度低的问题,有效提高有机污染水体的修复效率;该臭氧微纳米气泡不易上浮溢出、传质效率高,溢出的臭氧易自分解生成氧气,无二次污染,具有环境友好和节能高效的特点;该臭氧微纳米气泡可对微生物方法无法处理的高盐度或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水体进行有效的修复处理,修复周期短效率高。本发明常用于高盐度尤其是盐度高于5%的工业污水和废水处理。
[0062]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他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