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166049.3

文献号 : CN1056712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攀李海波王新华张勇刘风刚彭开玉王东孙亮张立国赵晓东尹娜

申请人 : 首钢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转炉砌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90~1410mm;炉龄为1000炉以内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50~1500mm;炉龄为1001~2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200~1350mm;炉龄为2001~3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050~1200mm;炉龄为3001~4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900~1050mm;炉龄4001~5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750~900mm;炉龄为5001~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600~750mm;炉龄大于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400~600mm。本发明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通使得底吹孔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稳定生产。

权利要求 :

1.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转炉砌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90~1410mm;

当炉龄在1000炉以内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50~1500mm;

当炉龄为1001~2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200~1350mm;

当炉龄为2001~3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050~1200mm;

当炉龄为3001~4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900~1050mm;

当炉龄为4001~5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750~900mm;

当炉龄为5001~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600~750mm;

当炉龄大于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420~600mm;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且炉底底吹风口清晰可见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10%;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3~5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00~3

400m/h;控制氧枪枪位在1080~1200mm的时间占溅渣总时间的50%以上;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9%;

控制氧枪的枪位按照“高枪位-低枪位-高枪位-低枪位”的顺序变化,所述高枪位指枪位在

1000-1080mm之间,所述低枪位指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2~

5min;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8%;控制氧枪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2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

1200~1600m3/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时,在溅渣护炉结束后,控制转炉摇炉3~5次,并进行挂渣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在溅渣护炉时,若所有底吹风孔清晰可见,则控制底吹流量为300~400m3/h,否则控制底吹流量为1200~1600m3/h;

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在溅渣护炉时,若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则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说明书 :

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炼钢转炉采用溅渣护炉技术以后,转炉炉龄有了大幅的提升,为保证高效炼钢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品种钢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表面缺陷、内生夹杂物等要求越来越严格。钢中的氧含量是影响钢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钢中氧含量的最根本的来源在于转炉炼钢过程。在相同的出钢碳含量条件下,转炉终点氧含量较低的炉次在脱氧过程中产生的夹杂物明显减少;相同的脱氧工艺脱氧终点氧含量更低,钢中具有更少的夹杂物,拥有更高的表面质量。钢中的氧含量主要依赖于转炉终点控制,转炉炉龄前期,基本能保证炉底底吹孔裸露;转炉冶炼中后期,因炉底侵蚀之后厚度较薄,为保证安全运行,溅渣层厚度经常较厚,不能保证底吹孔裸露,造成转炉终点碳氧积较高,产品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溅渣层厚度较厚,不能保证底吹孔裸露,造成转炉终点碳氧积较高的技术问题,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证了底吹孔的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提高了产品质量。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 在转炉砌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90~1410mm;
[0006] 当炉龄在1000炉以内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50~1500mm;
[0007] 当炉龄为1001~2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200~1350mm;
[0008] 当炉龄为2001~3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050~1200mm;
[0009] 当炉龄为3001~4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900~1050mm;
[0010] 当炉龄为4001~5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750~900mm;
[0011] 当炉龄为5001~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600~750mm;
[0012] 当炉龄大于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400~600mm。
[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且炉底底吹风口清晰可见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10%。
[0014] 进一步地,在溅渣护炉时,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3~5min;
[0015] 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00~400m3/h;
[0016] 控制氧枪枪位在1080~1200mm的时间占溅渣总时间的50%以上。
[0017] 进一步地,在溅渣护炉结束后,控制转炉摇炉3~5次,并进行挂渣操作。
[0018]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9%。
[0019] 进一步地,溅渣护炉过程中,控制氧枪的枪位按照“高枪位-低枪位-高枪位-低枪位”的顺序变化,所述高枪位指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所述低枪位指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
[0020] 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2~5min。
[0021] 进一步地,在溅渣护炉时,若所有底吹风孔清晰可见,则控制底吹流量为300~400m3/h,否则控制底吹流量为1200~1600m3/h;
[0022] 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0023] 进一步地,还包括: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8%。
[0024] 进一步地,在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
[0025] 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2min;
[0026] 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1200~1600m3/h。
[0027] 进一步地,在溅渣护炉时,若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则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0028]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0029]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炉龄段转炉炉底厚度变化,并根据转炉冶炼前5炉的终点情况,通过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控制溅渣护炉枪位、溅渣护炉时间、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设定值及底吹流量分配方式等参数,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得底吹孔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提高了产品质量。
[0030]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在转炉冶炼时进行,不干扰其它工艺流程,便于在冶金行业改造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稳定生产。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炉冶炼过程中炉底厚度控制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转炉冶炼过程中炉底厚度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炉炉龄后期溅渣层厚度较厚,不能保证底吹孔裸露,造成转炉终点碳氧积较高的技术问题,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证了底吹孔的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提高了产品质量。
[003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包括:在转炉砌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90~1410mm;当炉龄在1000炉以内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350~1500mm;当炉龄为1001~2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200~1350mm;当炉龄为2001~3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1050~1200mm;当炉龄为3001~4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900~1050mm;当炉龄为4001~5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750~900mm;当炉龄为5001~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600~750mm;当炉龄大于6000炉时,控制炉底厚度为400~600mm。
[0035]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且炉底底吹风口清晰可见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10%。在溅渣护炉时,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3~5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00~400m3/h;控制氧枪枪位在1080~1200mm的时间占溅渣总时间的50%以上。在溅渣护炉结束后,控制转炉摇炉3~5次,并进行挂渣操作。
[0036]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MgO含量≥9%。溅渣护炉过程中,控制氧枪的枪位按照“高枪位-低枪位-高枪位-低枪位”的顺序变化,高枪位指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低枪位指枪位在1000-1080mm之间;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2~5min。在溅渣护炉时,若所有底吹风孔清晰可见,则控制底吹流量为300~400m3/h,否则控制底吹流量为1200~1600m3/h;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0037]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8%。在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为低枪位;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2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总流量为1200~1600m3/h。在溅渣护炉时,若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则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0~30%。
[0038]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位于0.0021~0.0025以及大于0.0025时分别通过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控制溅渣护炉枪位、溅渣护炉时间、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设定值及底吹流量分配方式等参数,使得底吹孔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
[0039]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转炉底吹与炉龄同步的方法进行说明:
[0040] 实施例1
[0041] 本实施例中,采用210t转炉冶炼。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包括:
[0042] 转炉砌炉结束,炉底厚度为1390mm,炉龄在1000炉以内时,炉底厚度在1350~15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1001~2000炉时,炉底厚度在1200~13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
2001~3000炉时,炉底厚度在1050~12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3001~4000炉时,炉底厚度在900~10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4001~5000炉时,炉底厚度在750~9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5001~6000炉时,炉底厚度在600~7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大于6000炉时,炉底厚度为在400~600mm之间波动,该转炉炉役结束时,炉龄6624炉,炉底厚度420mm。需要说明的是,炉龄与炉底厚度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炉龄值对应一个炉底厚度值。
[0043]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时,如该转炉冶炼第101炉、第102炉、第103炉、第104炉及第105炉的终点碳氧积均小于0.0021时,且炉底底吹风口清晰可见时,则控制下一炉(如第106炉)转炉终渣的MgO含量为12%。溅渣护炉时,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5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60m3/h;控制氧枪枪位在1080~1200mm的时间占溅渣总时间的60%。溅渣护炉结束后,控制转炉摇炉4次,并进行挂渣操作。
[0044]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如第201炉、第202炉、第203炉、第204炉及第205炉的炉终点碳氧积都在0.0021~0.0025之间时,控制下一炉(如第206炉)转炉终渣MgO含量为11%。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按照“高-低-高-低”的顺序变化;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4min。溅渣护炉时,若所有底吹风口清晰可见,则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60m3/h,否则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1300m3/h;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20%。
[0045]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如第301炉、第302炉、第303炉、第304炉及第305炉的终点碳氧积为都大于0.0025时,控制下一炉(如第306炉)转炉终渣的MgO含量为9%。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为1050mm;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1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1300m3/h。溅渣护炉时,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则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20%。
[0046] 实施例2
[0047] 本实施例中,采用300t转炉冶炼。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包括:
[0048] 转炉砌炉结束,炉底厚度为1410mm,炉龄在1000炉以内时,炉底厚度在1350~15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1001~2000炉时,炉底厚度在1200~13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
2001~3000炉时,炉底厚度在1050~12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3001~4000炉时,炉底厚度在900~10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4001~5000炉时,炉底厚度在750~900mm之间波动,当炉龄为5001~6000炉时,炉底厚度在600~750mm之间波动,当炉龄大于6000炉时,炉底厚度为在400~600mm之间波动,该转炉炉役结束时,炉龄6198炉,炉底厚度580mm。需要说明的是,炉龄与炉底厚度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炉龄值对应一个炉底厚度值。
[0049]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时,如第1001炉、第1002炉、第1003炉、第1004炉及第1005炉的炉终点碳氧积小于0.0021时,且炉底底吹风口清晰可见时,控制下一炉次(如第1006炉)转炉终渣的MgO含量为10%。溅渣护炉时,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4min;控制氧枪枪位在1080~1200mm的时间占溅渣总时间的52%。溅渣护炉结束后,控制转炉摇炉5次,并进行挂渣操作;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400m3/h。
[0050]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如第2001炉、第2002炉、第2003炉、第2004炉及第2005炉的终点碳氧积为0.0021~0.0025时,控制下一炉次(如第2006号炉)转炉终渣MgO含量为9%。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按照“高-低-高-低”的顺序变化;
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3min。溅渣护炉时,若所有底吹风口清晰可见,则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350m3/h,否则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1400m3/h;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19%。
[0051] 当转炉冶炼连续5炉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如第3001炉、第3002炉、第3003炉、第3004炉及第3005炉的终点碳氧积大于0.0025时,控制下一炉次(如第3006炉)转炉终渣的MgO含量为8%。溅渣护炉时,控制氧枪枪位为1050mm;控制溅渣护炉的总时间为1.5min;控制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为1400m3/h。溅渣护炉时,若炉底底吹风口部分清晰可见,则控制不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比可见底吹风口的底吹流量高25%。
[005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5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不同炉龄段转炉炉底厚度变化,并根据转炉冶炼前5炉的终点情况,通过控制转炉终渣的MgO含量、控制溅渣护炉枪位、溅渣护炉时间、溅渣护炉时底吹流量设定值及底吹流量分配方式等参数,在保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使得底吹孔裸露,降低了转炉终点碳氧积,提高了产品质量。
[005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在转炉冶炼时进行,不干扰其它工艺流程,便于在冶金行业改造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吹转炉的炉底控制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稳定生产。
[0055]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