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和使用连接器的信号发送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56369.2

文献号 : CN10568423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户田健太郎

申请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了一种连接器(1),所述连接器(1)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23、26)和信号触点(24、25)这二者。信号触点(24、25)和接地触点(23、26)之间的阻抗是匹配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路径集合,每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这二者;以及支持部,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触点,

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固定到固定对象,并且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连接对等物,形成一个路径集合的多个触点各自包括: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对等物侧;

第一线性部,所述第一线性部由所述支持部支持,以与作为关于所述连接对等物的安装/移除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并且从而确保相邻触点之间的相等间距;

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是通过在作为弯曲线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虚拟直线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多个触点来获得的;

第二线性部,所述第二线性部在维持所述相等间距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二线性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曲部是通过弯曲所述多个触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触点以增加相邻触点之间的间距来获得的;以及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对象侧,所述固定对象侧形成在增加的间距之前,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各自包括作为彼此相邻的触点的对的以下两者:在所述固定对象侧上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第一间距长度的对,以及在所述固定对象侧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长度大的第二间距长度的对,形成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多个触点被设置为:从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这二者正交的第三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弯曲部以及所述固定对象侧的端部看起来彼此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一个路径集合包括4个或更多个的偶数个触点,以及

其中,属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关于作为轴的取自两个中心触点的第一线性部之间的虚拟直线是线对称的,并且关于作为轴的取自所述两个中心触点的第二线性部、第二弯曲部和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之间的虚拟直线是线对称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属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四个连续且相邻的触点被顺序地称为Ca、Cb、Cc和Cd时,当触点Cb和触点Cc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被称为Pin时,以及当触点Ca和触点Cb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和触点Cc和触点Cd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都被称为Pout时,间距Pin具有所述第一间距长度,以及间距Pout具有所述第二间距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线性部的相等间距小于所述第一间距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间距长度是基于在焊接安装技术方面的限制而限定的最小间距。

6.一种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路径集合,每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这二者;以及支持部,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触点,

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固定到固定对象,并且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连接对等物,形成一个路径集合的多个触点各自包括: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对等物侧;

第一线性部,所述第一线性部由所述支持部支持,以与作为关于所述连接对等物的安装/移除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并且从而确保相邻触点之间的相等间距;

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是通过在作为弯曲线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虚拟直线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多个触点来获得的;

第二线性部,所述第二线性部在维持所述相等间距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是通过弯曲所述多个触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触点以增加相邻触点之间的间距来获得的;以及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对象侧,所述固定对象侧形成在增加的间距之前,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各自包括作为彼此相邻的触点的对的以下两者:在所述固定对象侧上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第一间距长度的对,以及在所述固定对象侧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长度大的第二间距长度的对,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独立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

其中,所述独立触点至少包括第一线性部和第一弯曲部,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路径集合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所述独立触点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

7.一种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路径集合,每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这二者;以及支持部,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触点,

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固定到固定对象,并且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连接对等物,形成一个路径集合的多个触点各自包括: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对等物侧;

第一线性部,所述第一线性部由所述支持部支持,以与作为关于所述连接对等物的安装/移除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并且从而确保相邻触点之间的相等间距;

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是通过在作为弯曲线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虚拟直线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多个触点来获得的;

第二线性部,所述第二线性部在维持所述相等间距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是通过弯曲所述多个触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触点以增加相邻触点之间的间距来获得的;以及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对象侧,所述固定对象侧形成在增加的间距之前,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各自包括作为彼此相邻的触点的对的以下两者:在所述固定对象侧上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第一间距长度的对,以及在所述固定对象侧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长度大的第二间距长度的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路径,所述多个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其中,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以便被排成阵列,以及其中,所述第一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所述第二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当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时,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二弯曲部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弯曲部看起来彼此至少部分重叠,或者看起来彼此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路径,所述多个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以及第n路径,其中,n表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其中,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路径,以便被排成阵列,以及其中,奇数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偶数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其中,所述奇数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三路径、...、以及第(2m-1)路径,其中,m是自然数,所述偶数路径包括第二路径、第四路径、...、以及第2m路径,其中,m是自然数。

10.一种板子,在所述板子上要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板子包括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被配置为在其中插入属于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其中,所述多个通孔之间的间距至少包括第一间距长度和第二间距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板子,其中,所述多个通孔中具有所述第一间距长度的两个通孔包括椭圆连接盘。

12.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包括:将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安装到固定对象上,以发送差分信号。

说明书 :

连接器和使用连接器的信号发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和使用连接器的信号发送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被配置为发送差分信号对的线的差分信号连接器,以及涉及使用该差分信号连接器的信号发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一种被配置为向形成对的两个信号线分别发送包括相反相位信号在内的差分信号对的差分发送系统。该差分发送系统的特点在于可增加数据发送速度,从而近年来在实践中用于各种领域。
[0003] 例如,当差分发送系统用于装置和液晶显示器之间的数据发送时,该装置和液晶显示器均包括被设计为符合DisplayPort(显示端口)标准的DisplayPort连接器。作为DisplayPort标准,已知的有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DisplayPort标准1.0及其版本1.1a。
[0004] 该DisplayPort连接器是差分信号连接器的一种类型,并且具有被配置为连接到连接对等物的第一连接侧和被配置为连接该装置或液晶显示器的印刷板的第二连接侧。由于与连接对等物的关系,第一连接侧的形式严格地由DisplayPort标准来确定,但是第二连接侧的形式相对自由。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差分信号连接器。
[0005] 如图26所示,专利文献1中的连接器包括:信号触点121的两个集合,它们成对地布置,作为构成连接器的低触点组;以及接地触点122,被布置在信号触点121的每个集合的两侧上。
[0006] 此外,如图26所示,在第一连接侧上,以预定的间隔D1将信号触点121的触点部121a和接地触点122的触点部122a布置在一行中。
[0007] 另一方面,如图26所示,在第二连接侧上,将信号触点121的端子部121b布置在第一行R1中,以及将接地触点122的端子部122b移位,以布置在第二行R2中。
[0008] 通过这一布置,端子部121b和122b之间的间隔D2大于触点部121a和122a之间的间隔D1。从而,当减小连接器的尺寸时,意图确保能够将端子部121b和122b安装到要求具有特定尺寸并且按特定间隔布置的通孔(未示出)中。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4439540
[0012]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No.3134262,第0038段,图5。

发明内容

[0013]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0014] 附带地,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连接器中,虽然信号触点121之间的阻抗被匹配为具有令人满意的反射特性,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在比相关技术中的速度更高的速度下的信号发送(例如,对包含被认为适于将连接器和触点看做分布式恒流电路的频率分量在内的10GBPS或更高速信号的发送)中会出现发送失败的情况。
[0015] 本发明是在考虑了这种情况后做出的,并且本发明将实现的目标在于抑制即使在信号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且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反射特性时也会发生的发送失败。
[001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作为方案,该连接器包括:
[0017] 至少一个路径集合,每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这二者;以及
[0018] 支持部,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触点;
[0019] 所述连接器被配置为固定到固定对象,并且以能够移除的方式安装到连接对等物,
[0020] 形成一个路径集合的多个触点各自包括:
[0021] 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连接对等物侧;
[0022] 第一线性部,所述第一线性部由所述支持部支持,以与作为关于所述连接对等物的安装/移除方向的第一方向平行,并且从而确保相邻触点之间的相等间距;
[0023] 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是通过在作为弯曲线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虚拟直线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多个触点来获得的;
[0024] 第二线性部,所述第二线性部在维持相等间距的同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0025] 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是通过弯曲所述多个触点中的至少一部分触点以增加相邻触点之间的间距来获得的;以及
[0026] 端部,所述端部位于所述固定对象侧,所述固定对象侧形成在增加的间距之前;
[0027] 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各自包括作为彼此相邻的触点的对的以下两者:在所述固定对象侧上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第一间距长度的对,以及在所述固定对象侧的所述端部处的间距具有比所述第一间距长度大的第二间距长度的对。
[0028] 优选地,所述一个路径集合包括4个或更多个的偶数个触点,以及[0029] 属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关于作为轴的取自两个中心触点的第一线性部之间的虚拟直线是线对称的,并且关于作为轴的取自所述两个中心触点的第二线性部、第二弯曲部和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之间的虚拟直线是线对称的。
[0030] 当属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四个连续且相邻的触点被顺序地称为Ca、Cb、Cc和Cd时,当触点Cb和触点Cc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被称为Pin时,以及当触点Ca和触点Cb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和触点Cc和触点Cd之间的固定对象侧上的端部的间距都被称为Pout时,间距Pin可具有第一间距长度,以及间距Pout可具有第二间距长度。
[0031] 所述第一线性部的相等间距可以小于第一间距长度。
[0032] 第一间距长度可以是基于在焊接安装技术方面的限制来限定的最小间距。
[0033] 可以认为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独立于所述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0034] 该独立触点至少包括第一线性部和第一弯曲部,以及
[0035] 所述一个路径集合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独立触点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
[0036] 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路径,该多个路径可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0037] 所述支持部可被配置为支持所述第一路径和所述第二路径,以便被排成阵列,以及
[0038] 所述第一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所述第二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可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
[0039] 在该情况中,优选地,当从所述第一方向看去时,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二弯曲部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弯曲部看起来彼此至少部分重叠,或者看起来彼此相交。
[0040] 在这种情况中,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路径集合包括多个路径,所述多个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n路径,其中n表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
[0041] 所述支持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多个路径,以便被排成阵列,以及[0042] 奇数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和偶数路径中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不同的直线上,其中所述奇数路径包括第一路径、第三路径、…、以及第(2m-1)路径,其中m是自然数,所述偶数路径包括第二路径、第四路径、…、以及第2m路径,其中m是自然数。
[004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作为另一方案,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触点,所述多个触点包括形成差分信号对的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这二者,
[0044] 其中,所述接地触点和所述信号触点之间阻抗匹配。
[0045]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子,在所述板子上要安装前述连接器,所述板子包括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被配置为在其中插入属于一个路径集合的触点,
[0046] 其中,所述多个通孔之间的间距至少包括第一间距长度和第二间距长度。
[0047] 优选地,所述多个通孔中具有所述第一间距长度的两个通孔包括椭圆连接盘。
[004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作为另一方案,所述方法包括将前述连接器安装到固定对象上,以发送差分信号。
[0049] 本发明的效果
[00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能够抑制即使信号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且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反射特性时也会在以比相关技术更高的速度发送信号的情况中发生的发送失败。

附图说明

[005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的斜视图。
[0052] 图2是连接器1和其上安装有连接器1的板子2的斜视图。
[0053] 图3是用于示出要由外壳4支持的触点5和6的分解斜视图。
[0054] 图4是用于示出处于组装到连接器1的状态下的触点5的斜视图,具体地示出了构成触点5的每个触点位置关系。
[0055] 图5是接地触点23的斜视图。
[0056] 图6是信号触点24的斜视图。
[0057] 图7是用于示出触点5的路径21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的斜视图。
[0058] 图8是用于示出板子2的焊接侧的视图。
[0059] 图9是用于示出板子2的通孔行19和20的尺寸示例的组件侧的视图。
[0060] 图10是用于示出在将连接器1安装到板子2上时的外壳4、路径22和通孔行20的斜视图。
[0061] 图11是通过沿开口8之上的平面来切割图10的外壳4(从而路径21和通孔行19是可见的)所获得的部分截面斜视图。
[0062] 图12是沿安装/移除方向11从与对等连接器(未示出)相对的一侧看去的图10的连接器1的视图。
[0063] 图13是包括专利文献1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70的斜视图。
[0064] 图14是用于示出连接器70的发送特性的示意图。
[0065] 图15是用于示出连接器1的发送特性的示意图。
[0066] 图16是用于示出用于比较串扰特性的触点的板侧端部的间距尺寸的视图。
[0067] 图17是用于示出用于比较串扰特性的触点的板侧端部的间距尺寸的视图。
[0068] 图18是用于比较包括图16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和包括图17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之间的串扰特性的示意图。
[0069] 图19是用于示出用于比较串扰特性的触点的板侧端部的间距尺寸的视图。
[0070] 图20是用于比较包括图16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和包括图19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之间的串扰特性的示意图。
[0071] 图21是用于示出连接器1的一种修改示例中包括的路径外触点81的斜视图。
[0072] 图22是用于示出与包括路径外触点81在内的连接器相对应的板子82的视图。
[0073] 图23是用于示出板子82的尺寸示例的视图。
[0074] 图24是作为连接器1的一种修改示例的连接器90的斜视图。
[0075] 图25是作为连接器1的一种修改示例的连接器25的斜视图。
[0076] 图26是用于示出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连接器的触点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7] 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1。连接器1是用于连接被配置为发送差分信号对的线的连接器。连接器1安装到固定对象上,比如连接器安装板2,并可以用可移除的方式连接到充当连接对等物的对等连接器(未示出)。
[0078] 参照图1、图2和图3,连接器1包括壳体3和外壳4。外壳4被配置为支持触点5和触点6,并且具有被配置为引出这些被支持的触点的开口7和8。在壳体的开口部9内部,外壳4包括支持板10。支持板10实质上具有矩形板状,并且在其上表面中,沿图中的箭头11指示的方向(即连接器1和对等连接器(未示出)之间的安装/移除方向11)形成被配置为支持触点6的上沟槽12。类似地,在支持板10的下表面中,沿安装/移除方向11形成被配置为支持触点5的下沟槽13。
[0079] 由上沟槽12支持的触点6从开口7被引出。另一方面,由下沟槽13支持的触点5从开口8被引出,然后该触点5在箭头15的方向上沿在支持板14的侧表面中形成的从开口8的下端延伸的沟槽被导引。在下文中,由箭头15指示的方向被称为“板方向”。安装/移除方向11和板方向15彼此正交。与安装/移除方向11和板方向15都正交的方向被称为“宽度方向16”。在图1中,省略了对触点6的示出,以防止掩盖触点5的形状(其对本发明很重要)。
[0080] 壳体3在其四个角处包括向板方向15突出的腿部17。如图2所示,连接器1安装在板子2上,并且板子2中形成有孔18,以便在其中插入相应的腿部17。此外,板子2中形成有通孔行19和20,以便在其中插入触点5。
[0081] 参照图4,进一步描述了触点5。触点5包括两个路径21和22。路径21和22都是用于高速差分信号的路径。路径21对应于通孔行19,且路径22对应于通孔行20。按照图4中从左侧开始的顺序,路径21中的触点是接地触点23、信号触点24、信号触点25和接地触点26。类似地,路径22中的触点是接地触点27、信号触点28、信号触点29和接地触点30。
[0082] 图4中所示的信号触点24、25、28和29以及接地触点23、26、27和30之间的位置关系与在触点被支持板10的下沟槽13支持时的位置关系相同。换言之,图4示出了使图1中除了触点之外的每个部分都不可见的状态。
[0083] 路径21和22的每一个触点包括对等连接器侧端部、第一线性部、第一弯曲部、第二线性部、第二弯曲部和板侧端部。以路径21的接地触点23作为示例,参照图5来描述每个触点的形状。对等连接器侧端部23A是位于要在安装/移除方向11上安装到连接器1上或从连接器1上移除的对等连接器(未示出)上的端部。第一线性部23B是沿安装/移除方向11被支持板10的下沟槽13支持并且穿过支持板14的上表面的部分。第一弯曲部23C是在支持板14的端部处(即在弯曲线31处)沿板方向15弯曲的部分。第二线性部23D是被支持板14的侧表面支持并且向板方向15延伸的部分。第二弯曲部23E是沿宽度方向16弯曲以便远离中心线然后沿板方向15弯曲的部分。板侧端部23F是穿过要被焊接到板子2上的通孔行19的部分。结合图6理解,类似的描述也适用于信号触点24。
[0084] 结合图4理解,路径21关于作为轴的位于信号触点24和25之间的中心线33是线对称的。信号触点24和25之间的差别只在于信号触点24的第二弯曲部24E和对应的信号触点25的第二弯曲部25E(附图标记未示出)的弯曲方向,且弯曲方向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反。
类似地,接地触点23和26之间的差别只在于接地触点23的第二弯曲部24E和对应的接地触点26的第二弯曲部26E(附图标记未示出)的弯曲方向,且弯曲方向在宽度方向16上彼此相反。
[0085] 参照图7对路径21中的触点之间的间距的改变进行描述。第一线性部的间距都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中,间距40、41和42中的每一个间距的间距长度都由P1表示。第二线性部的间距直接维持第一线性部中的间距长度P1,并且间距43、44和45中的每一个间距的长度都是P1。然而,板侧端部的间距在中心部分和其两侧之间是变化的。信号触点24和25之间的间距46大于间距长度P1。间距46的间距长度由P2表示。此外,信号触点24和接地触点23之间的间距47与信号触点25和接地触点26之间的间距48彼此相等,并且大于间距长度P1和P2这二者。间距47和48中的每一个间距的间距长度由P3表示。当将间距长度彼此比较时,得到P1<P2<P3的关系。
[0086] 换言之,在路径21中,在从对等连接器侧端部通过第一弯曲部到第一线性部的范围内,维持间距长度P1。通过即使在第一弯曲部之外也维持间距长度P1,可以容易地在信号触点24和25以及接地触点23和26之间实现阻抗匹配。此外,每个触点都在第二弯曲部处沿宽度方向16向外侧弯曲。此时,布置在最内侧的信号触点24和25被弯曲,以使得它们之间的间距46被放大以实现间距长度P2>P1。另一方面,布置在这些触点的外侧上的接地触点23和26被弯曲,以使得将与其内侧的触点的间距47和48设为间距长度P3>P2。
[0087] 为了使连接器1变窄,优选地,第一线性部中的间距长度P1尽可能的窄。然而,根据焊接安装技术方面的限制,确定了能够在板上进行焊接的最小间距长度。因此,通孔行19的间距不能被缩小到比最小间距长度还小。
[0088] 此外,能够以最小间距长度在板子上焊接两个点,但在技术上很难以最小间距长度对这些点相邻的点进行焊接。假定存在以最小间距长度在板子上焊接的两个点A和B。此时,当对与点A相邻的、沿与点B相反的方向上的不同点C进行焊接时,点A和点C之间的间距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最小间距长度。
[0089] 考虑到这些点,位于路径21的内侧的两个触点之间的间距被设为能够进行焊接安装的最小间距长度P2,并且在外侧与之相邻的触点之间的间距被设为间距长度P3,P3比最小间距长度P2大。结果,整个通孔行19的宽度可变窄。
[0090] 上文对路径21的描述同样可适用于路径22。然而,路径21和22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应触点之间的第一线性部的长度。如图4所示,路径22中的触点在所有触点中是较长的。由于这一长度差别,路径21和路径22的相应通孔行并不在相同直线上对齐,而是在彼此平行的两条直线上对齐。
[0091] 参见图8,描述了板子2的焊接侧。提供了通孔行19,它包括与路径21的四个触点23至26相对应的四个通孔50至53。通孔50至53按如下顺序对应于接地触点23、信号触点24和25以及接地触点26。类似地,提供了通孔行20,它包括与路径22的四个触点27至30相对应的四个通孔54至57。通孔54至57按如下顺序对应于接地触点27、信号触点28和29以及接地触点30。通孔行19和通孔行20形成彼此不同的两条平行直线。
[0092] 如上所述,路径21的信号触点24和25之间的间距长度P2是能够进行焊接安装的最小间距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最小间距长度,如图所示,与信号触点24和25相对应的通孔51和52的连接盘被形成为椭圆连接盘,从而使间距变窄。另一方面,作为与接地触点23和26相对应的通孔50和53的连接盘,使用圆形连接盘。与路径22相对应的通孔行20的连接盘与之相似。图9示出了图8的板子2的实际尺寸的示例。表示长度的数量单位是毫米。
[0093] 描述了当连接器1安装到板子2上时的路径21和22以及通孔行19和20。图10示出了连接器1安装到板子2上时的状态,同时省略了壳体3等,以使得路径22和通孔行20是可见的。此外,图11示出了以下状态:在图10中,将外壳4沿开口8(参见图1)上方的平面切开,以使得除了路径22和通孔行20之外,路径21和通孔行19也是可见的。
[0094] 现在,关注路径21的右端处的触点和路径22的左端处的触点。在路径21的接地触点26中,第二弯曲部26E在路径22的接地触点27之下延伸,然后板侧端部26F被插入到通孔53中。另一方面,在路径22的接地触点27中,第二弯曲部27E超出路径21的接地触点26的延伸线,然后板侧端部27F被插入到通孔54中。关于第二弯曲部和板侧端部,参见图5的接地触点23。
[0095] 图12清晰地示出了这一位置关系。在连接器1中,属于不同路径的相邻触点的第二弯曲部彼此重叠,从而板侧端部被插入到在对等路径之下形成的或在对等路径的延伸上的区域中形成的通孔中。当从与对等连接器的连接侧相对的一侧沿安装/移除方向11观看连接器1时,接地触点26的第二弯曲部26E和接地触点27的第二弯曲部27E彼此相交。使用这种配置,连接器1的整个通孔行的宽度可被抑制得较窄。
[0096] (与发送特性有关的效果)
[0097] 本发明的连接器1与相关技术的连接器进行比较。比较的目标是如图13所示的连接器70。连接器70是包括本文背景技术中参照图26描述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
[0098]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模拟的连接器70的发送特性。在虚线73和74围绕的位置,发现了波形突然下降的部分(谐振点)。具体地,在10GHz或更高的区域内产生的谐振点74较大。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该谐振点是当连接器70用于以比相关技术更高的速度进行信号发送时发生的发送失败的原因。为了移除作为发送失败的原因的谐振点,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采用将两个信号触点与两个接地触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尽可能地维持恒定的形式发明了连接器1。
[0099] 作为比较结果,连接器1和连接器70具有以下差别。
[0100] -在连接器1中,属于相同路径的触点的第一弯曲部位于一条直线上,但在连接器70中,接地触点和信号触点的弯曲部分被移位。
[0101] -在连接器1中,第一线性部和第二线性部的间距相同,但在连接器70中,间距不同。
[0102] -当从对等连接器的相对侧沿安装/移除方向观看连接器时,在连接器1中,触点被插入到通孔中,使得属于不同路径的相邻触点的部分彼此相交,但在连接器70中,没有观察到这种相交。
[0103] -在连接器1中,路径21和22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31和32位于彼此平行的两条直线上,并从而弯曲线31和32针对每条路径是不同的,但在连接器70中,每条路径具有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相对应的公共直线。
[0104] -在连接器1中,不仅实现了信号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还实现了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然而,在连接器70中,实现了信号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但没有实现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的阻抗匹配。
[0105] 图15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发明人模拟的连接器1的发送特性,其中移除了谐振器70中产生的谐振点。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与相关技术相比,不仅信号触点之间的阻抗实现了直到较高的频率区域的匹配,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的阻抗同样如此。因此,10Gbps或更高的高速信号发送中的发送失败被抑制。
[0106] (与串扰有关的效果)
[0107] 在连接器1中,在形成一条路径的四个触点中的两个内信号触点之间的板侧端部的间距被设为基于在焊接安装技术方面的限制所限定的最小间距长度P2,并且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的板侧端部的间距被设为大于间距长度P2的间距长度P3。已经发现,按如上所述针对信号触点之间的间距和信号触点与接地触点之间的间距设置不同的间距长度在抑制串扰方面是有效的。
[0108] 在包括如图16所示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1与如图17所示的连接器之间比较串扰特性,其中在包括如图16所示的触点的连接器1中,将信号触点的板侧端部之间的间距长度设为0.8mm,并将信号触点的板侧端部与接地触点的板侧端部之间的间距长度设为1mm,如图17所示的连接器被形成为使得当与连接器1中的触点类似地弯曲触点时,板侧端部的间距是等于1mm的常数值。在这种情况中,结果如图18所示。如图18所示,在实质上所有频带中,包括图16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中的串扰较小。
[0109] 此外,在连接器1中,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在两条路径之间移位。该配置在减少串扰方面也是有效的。在包括如图16所示将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在路径之间移位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与包括如图19所示在路径之间使用第一弯曲部的公共弯曲线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之间比较串扰特性。在这种情况中,结果如图20所示。注意到,图19的触点与图16的触点的相似之处在于:信号触点之间的间距长度是0.8mm,且信号触点和接地触点之间的间距长度是1mm。如图20所示,在实质上所有频带中,包括图16的触点在内的连接器中的串扰较小。
[0110] 虽然已经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无需多言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适当的修改。下文给出了修改的示例。
[0111] (修改1)
[0112] 在上述连接器1中,所有的触点属于路径21和22中的任何一个路径,但可提供不属于所述路径中的任何一个路径的触点。
[0113] 通过向图4中示出的触点5添加路径外触点81,获得了如图21所示的触点80。据此,与板子2相对应的板子82具有通孔83。图23中示出了板子82的实际尺寸的示例。表示图23中的尺寸的数量单位是毫米。
[0114] (修改2)
[0115] 连接器1是包括两个路径集合在内的连接器,每个路径集合包括四个触点,但本发明的连接器不限于两个路径集合。如图24中所示的连接器90,本发明的连接器可以是包括一个路径集合95的连接器,该路径集合95包括接地触点91、信号触点92和93、以及接地触点94。
[0116] (修改3)
[0117] 相对地,路径的数量可增加。如图25中所示的连接器100,连接器可包括三条路径,具体地,包括接地触点101、信号触点102和103以及接地触点104在内的路径105,包括接地触点106、信号触点107和108以及接地触点109在内的路径110,以及包括接地触点111、信号触点112和113以及接地触点114在内的路径115。
[0118] 在连接器100中,路径105和115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只有路径110的第一弯曲部的弯曲线被移位。如上所述,当提供了三条或更多条路径时,通过以交错的方式布置路径,能够获得参照图20所述的减少串扰的效果。
[0119] (修改4)
[0120] 在上述实施例和修改1至3中,作为示例,描述了其中一个路径集合包括四个触点的连接器,但本发明还适用于其中一个路径集合包括6个或更多个的偶数个触点在内的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中,在板侧端部中,两个中心触点之间的间距被设为最小间距长度。在该状态下,每个触点的第二弯曲部被弯曲,使得交替地确保具有最小间距长度的间距和具有大于最小间距长度的预定间距长度的间距。
[0121] 本申请基于2013年11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232112,并要求其优先权,其公开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122] 附图标记列表
[0123] 1 连接器
[0124] 2 板子
[0125] 3 壳体
[0126] 4 外壳
[0127] 5,6 触点
[0128] 7,8 开口
[0129] 9 壳体的开口部
[0130] 10 支持板
[0131] 11 安装/移除方向
[0132] 12 上沟槽
[0133] 13 下沟槽
[0134] 14 支持板
[0135] 15 板方向
[0136] 16 宽度方向
[0137] 17 腿部
[0138] 18 孔
[0139] 19,20 通孔行
[0140] 21,22 路径
[0141] 23,26,27,30 接地触点
[0142] 24,25,28,29 信号触点
[0143] 31,32 弯曲线
[0144] 33,34 中心线
[0145] 40~48 间距
[0146] 50~57 通孔
[0147] 80 触点
[0148] 81 路径外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