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912630.0

文献号 : CN1056972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久野孝史名仓见治

申请人 :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摘要 :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曲轴、第1压缩部、将从第1压缩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压缩的第2压缩部。第1压缩部具备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第1加压部、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的第1压力缸体,第2压缩部具备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第2加压部、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的第2压力缸体。第2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比第1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少。

权利要求 :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曲轴、第1压缩部、第2压缩部,

前述第1压缩部将气体压缩,

前述第2压缩部将从前述第1压缩部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压缩,前述第1压缩部具备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第1加压部、第1压力缸体,前述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连接于前述曲轴,随着该曲轴的旋转直线状地往复运动,前述第1加压部连接于前述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能够压缩气体,前述第1压力缸体收纳前述第1加压部,

前述第1压力缸体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在沿前述第1加压部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嵌合,分别对应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设置进行借助前述第1加压部实施的气体的压缩的多个压缩室,前述第2压缩部具备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第2加压部、第2压力缸体,前述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连接于前述曲轴,随着该曲轴的旋转直线状地往复运动,前述第2加压部连接于前述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能够压缩气体,前述第2压力缸体收纳前述第2加压部,

前述第2压力缸体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在沿前述第2加压部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嵌合,分别对应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设置进行借助前述第2加压部实施的气体的压缩的多个压缩室,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比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压缩部还进一步具备多个第1环部件组,前述多个第1环部件组设置于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的内周面和前述第1加压部之间,前述第2压缩部还进一步具备多个第2环部件组,前述多个第2环部件组设置于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的内周面和前述第2加压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加压部的冲程被设定成比前述第1加压部的冲程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第1环部件组嵌合于形成在前述第1加压部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环状的槽部,前述多个第2环部件组嵌合于形成在前述第2加压部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环状的槽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压缩部的前述多个压缩室的个数为两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及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配置成,以前述曲轴为基准朝向相同的方向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加压部分别对应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地设置,具有互相嵌合的多个活塞,前述第2加压部分别对应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地设置,具有互相嵌合的多个活塞,前述第2加压部的活塞个数比前述第1加压部的活塞个数少。

说明书 :

压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气体压缩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有往复动作式多级压缩机。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020284号公报中公开有具备低级侧的压缩部和将由低级侧的压缩部压缩的气体进一步压缩的高级侧的压缩部的压缩机。低级侧的压缩部具有第1压力缸和第1活塞,所述第1压力缸具有第1压缩室,所述第1活塞在第1压缩室中将气体压缩。高级侧的压缩部具有第2压力缸、第2活塞和多个活塞环,所述第2压力缸具有第2压缩室,所述第2活塞在第2压缩室中将气体压缩,所述多个活塞环固定在第2活塞上。
[0003] 但是,在压力缸内形成多个压缩室的往复动作压缩机中,若欲由一个部件形成压力缸,则加工较为困难。因此,考虑将压力缸由多个分割体形成。
[0004] 但是,若欲将压力缸由多个分割体形成,则考虑各分割体的内径及外径的偏差来组装压力缸,所以在组装后的压力缸的末端侧缩小在活塞的外周面和压力缸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微小的间隙(以下称作“微小间隙”。)的宽度较困难。在活塞也由多个分割体形成的情况下,更难以将上述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
[0005] 另一方面,在导入高压的气体的压缩室(以下称作“高压压缩室”。)中,与导入低压的气体的压缩室相比气体容易漏出,所以需要将高压压缩室的上述微小间隙的宽度设置成非常小。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在于将压力缸元件和加压部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
[0007] 作为用于解决前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前述压缩机,具备曲轴、第1压缩部、第2压缩部,前述第1压缩部将气体压缩,前述第2压缩部将从前述第1压缩部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压缩,前述第1压缩部具备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第1加压部、第1压力缸体,前述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连接于前述曲轴,随着该曲轴的旋转直线状地往复运动,前述第1加压部连接于前述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能够压缩气体,前述第1压力缸体收纳前述第1加压部,前述第1压力缸体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在沿前述第1加压部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嵌合,分别对应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设置进行借助前述第1加压部实施的气体的压缩的多个压缩室,前述第2压缩部具备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第2加压部、第2压力缸体,前述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连接于前述曲轴,随着该曲轴的旋转直线状地往复运动,前述第2加压部连接于前述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能够压缩气体,前述第2压力缸体收纳前述第2加压部,前述第2压力缸体具有多个压力缸元件,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在沿前述第2加压部的移动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嵌合,分别对应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设置进行借助前述第2加压部实施的气体的压缩的多个压缩室,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比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少。
[0008] 根据本发明,在导入更高压的气体的压缩室中将压力缸元件和加压部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所以能够设置成有利的结构。
[0009]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前述第1压缩部还进一步具备多个第1环部件组,前述多个第1环部件组设置于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的内周面和前述第1加压部之间,前述第2压缩部还进一步具备多个第2环部件组,前述多个第2环部件组设置于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的内周面和前述第2加压部之间。
[0010] 这样一来,抑制从各压缩室漏出气体。
[0011] 进而,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前述第2加压部的冲程被设定成比前述第1加压部的冲程小。
[0012]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2加压部的冲程设置成比第1加压部更小,减少第2环部件组的磨损,由此,能够更加减少从第2环部件组漏出气体,前述第2环部件组与第1环部件组相比暴露于更高压的气体。
[0013]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多个第1环部件组嵌合于形成在前述第1加压部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环状的槽部,前述多个第2环部件组嵌合于形成在前述第2加压部的外周面上的多个环状的槽部。
[0014] 这样一来,与环部件组被安装在压力缸元件一侧的情况相比,减少该环部件组的磨损。
[0015]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2压缩部的前述多个压缩室的个数为两个。
[0016] 这样一来,能够更切实地缩小将高压的气体压缩的第2压缩部的上述微小间隙的宽度。
[0017]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及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配置成,以前述曲轴为基准朝向相同的方向排列。
[0018] 这样一来,能够将把第1压缩部的多个压缩室中的最高压的压缩室和第2压缩部的多个压缩室中的最低压的压缩室连接的配管缩短。
[0019]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前述第1加压部分别对应前述第1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地设置,具有互相嵌合的多个活塞,前述第2加压部分别对应前述第2压力缸体的前述多个压力缸元件地设置,具有互相嵌合的多个活塞,前述第2加压部的活塞个数比前述第1加压部的活塞个数少。
[0020] 这样一来,加压部由多个活塞形成,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加压部的制造。此外在导入更高压的气体的压缩室中将压力缸元件和活塞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所以能够设置成有利的结构。
[0021]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缩小压力缸元件和加压部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结构的概略的图。
[0023] 图2是沿图1所示的II-II线的剖视图。
[0024] 图3是第1活塞和第1压力缸元件之间的放大图。
[0025] 图4是沿图1所示的IV-I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参照图1至图4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进行说明。
[0027] 如图1所示,压缩机1具备曲轴10、曲轴箱20、将气体压缩的第1压缩部100、将由第1压缩部100压缩的气体进一步压缩的第2压缩部200。
[0028] 曲轴箱20保持曲轴10,使得该曲轴10能够绕特定的旋转中心轴J0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曲轴箱20具有主体22和盖部24,所述主体22保持曲轴10,并且朝图1的上方开口,所述主体22是箱状的,所述盖部24是将主体22的开口盖住的形状。另外,图1的上下方向对应重力方向。
[0029] 在曲轴10的处于曲轴箱20的外侧的端部,连接有滑轮30。滑轮30经由轮带等传递部件与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省略图示)连接。
[0030] 第1压缩部100具备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110、第1压力缸体120、第1加压部130(参照图2)、多个第1环部件组140(参照图2)。
[0031] 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110具有第1连杆112、第1十字头114和第1活塞杆116。
[0032] 第1连杆112具有相对于曲轴10能够相对旋转地连接的第1圆环部113。第1连杆112以第1圆环部113的中心从曲轴10的旋转中心轴J0偏离的状态连接至曲轴10。
[0033] 第1十字头114连接至第1连杆112的与第1圆环部113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第1十字头114形成为以在曲轴10旋转时在与该曲轴10的旋转中心轴J0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直线运动的方式在曲轴箱20中被引导的形状。即,第1连杆112及第1十字头114将曲轴10的旋转运动变换成直线状的往复运动。第1连杆112及第1十字头114被收纳于曲轴箱20的主体22。
[0034] 第1活塞杆116是圆柱状的部件,连接于第1十字头114。因此,第1活塞杆116也随着曲轴10的旋转直线状地往复运动。第1活塞杆116贯通曲轴箱20的盖部24,该第1活塞杆116的上端部位于曲轴箱20的上方。
[0035] 如图2所示,第1压力缸体120具备第1压力缸元件121、第2压力缸元件122、第3压力缸元件123。第1压力缸元件121、第2压力缸元件122及第3压力缸元件123互相嵌合,沿着重力方向(即第1加压部130的移动方向)按顺序排列。在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内侧形成第1压缩室121S。在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侧形成第2压缩室122S。在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内侧形成第3压缩室123S。在第1压缩部100中,按照第1压缩室121S、第2压缩室122S及第3压缩室123S的顺序在吸入气体时容积缩小。
[0036] 第1压力缸元件121是筒状的部件,具有内周面121a,所述内周面121a的与第1压缩部100的中心轴J1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如图1所示,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下端部插入至设置于曲轴箱20的盖部24的孔部中,借助螺栓等紧固件124固定于盖部24。
[0037] 如图2所示,第2压力缸元件122是筒状的部件,具有内周面122a,所述内周面122a的与中心轴J1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在第2压力缸元件122上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122b。突出部122b插入于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上部。在垂直于中心轴J1的方向上突出部122b与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内周面121a抵接。第2压力缸元件122借助螺栓等紧固件125固定于第1压力缸元件121。
[0038] 第3压力缸元件123是筒状的部件,具有内周面123a,所述内周面123a的与中心轴J1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在第3压力缸元件123上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123b。突出部123b插入于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上部。在垂直于中心轴J1的方向上突出部
123b与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周面122a抵接。第3压力缸元件123借助螺栓等紧固件126固定于第2压力缸元件122。
[0039] 如上所述,第1压缩部100是上侧的压力缸元件插入于下侧的压力缸元件的构造,所以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径比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内径小,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内径比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径小。
[0040] 第1加压部130具备第1活塞131、第2活塞132和第3活塞133。第1至第3活塞131 133~以朝向重力方向的上侧按照顺序排列的状态互相嵌合。第1至第3活塞131 133对应第1至第~
3压力缸元件121 123地设置,第1活塞131配置于第1压力缸元件121内。第2活塞132配置于~
第2压力缸元件122内。第3活塞133配置于第3压力缸元件123内。
[0041] 第1活塞131具有外周面131a,所述外周面131a是圆筒面。第1活塞131连接于第1活塞杆116的上端部。在第1活塞131的上端部、即第1活塞131的末端部上形成凹部131b。
[0042] 如图3所示,在第1活塞131的外周面131a和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内周面121a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以下称作“微小间隙C1”)。在微小间隙C1上设置由多个环部件构成的第1环部件组140。第1环部件组140嵌合于在第1活塞131的外周面131a上形成的多个环状的槽部5。如图2所示,设置第1环部件组140,由此防止被导入至第1压缩室121S的气体从微小间隙C1漏出。
[0043] 第2活塞132具有外周面132a,所述外周面132a是圆筒面。外周面132a的径比第1活塞131的圆筒面131a的径小。第2活塞132的下端部插入于第1活塞131的凹部131b。在第2活塞132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凹部132b。
[0044] 在第2活塞132的外周面132a和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周面122a之间形成微小间隙C2。在微小间隙C2上与微小间隙C1相同地设置由多个环部件构成的第1环部件组140。该第1环部件组140嵌合于在第2活塞132的外周面132a上形成的多个环状的槽部5。由此,防止被导入至第2压缩室122S的气体从微小间隙C2漏出。
[0045] 第3活塞133具有外周面133a,所述外周面133a是圆筒面。外周面133a的径比第2活塞132的外周面132a的径小。在第3活塞133的下部上形成突出部133b。突出部133b插入于第2活塞132的凹部132b。在第3活塞133的外周面133a和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内周面123a之间形成微小间隙C3。在微小间隙C3上与微小间隙C1、C2相同地设置第1环部件组140。第1环部件组140嵌合于在第3活塞133的外周面133a上形成的多个环状的槽部5。借助第1环部件组
140防止被导入至第3压缩室123S的气体从微小间隙C3漏出。在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上部上安装有连结部件127。
[0046] 在第1压缩部100中,第1压力缸体120由三个压力缸元件121 123形成,所以与由一~个部件形成压力缸体的压缩部相比,能够精度较好且容易地制作第1压力缸体120。同样地,第1加压部130由三个活塞131 133形成,所以与由一个部件形成加压部的压缩部相比,能够~
精度较好且容易地制作第1加压部130。
[0047] 如图1所示,第2压缩部200具备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210、第2压力缸体220、第2加压部230(参照图4)、多个第2环部件组240(参照图4)。
[0048] 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210的构造基本与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110的构造相同。即,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210具有第2连杆212、第2十字头214和第2活塞杆216,所述第2连杆212具有连接于曲轴10的第2圆环部213,所述第2十字头214连接于第2连杆212,所述第2活塞杆216连接于第2十字头214。
[0049] 第2连杆212以位于在曲轴10的轴向上从第1连杆112离开的位置的方式连接于曲轴10。第2圆环部213的中心与曲轴10的旋转中心轴J0的距离D2被设定成比第1圆环部113的中心与曲轴10的旋转中心轴J0的距离D1小。即,第2往复动作变换部210的冲程被设定成比第1往复动作变换部110的冲程小。
[0050] 如图4所示,第2压力缸体220具备第4压力缸元件224、第5压力缸元件225。第5压力缸元件225和第4压力缸元件224互相嵌合,沿着重力方向(即第2加压部230的移动方向)按顺序排列。在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内侧形成第4压缩室224S。在第5压力缸元件225的内侧形成第5压缩室225S。在第2压缩部200中,第2压力缸体220的压力缸元件数比第1压力缸体120的压力缸元件数少。即,第2压缩部200的压缩室224S、225S的个数比第1压缩部100的压缩室121S 123S的个数少。在第2压缩部200中,按照第4压缩室224S及第5压缩室225S的顺序在吸~
入气体时容积缩小。
[0051] 第4压力缸元件224是筒状的部件,具有内周面224a,所述内周面224a的与第2压缩部200的中心轴J2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如图1所示,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下端部借助螺栓等紧固件226固定于曲轴箱20的盖部24。
[0052] 如图4所示,第5压力缸元件225是筒状的部件,具有内周面225a,所述内周面225a的与中心轴J2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呈圆形。在第5压力缸元件225上设置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突出部225b。突出部225b插入于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上部。在垂直于中心轴J2的方向上突出部225b与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内周面224a抵接。第5压力缸元件225借助螺栓等紧固件227固定于第4压力缸元件224。
[0053] 第2压缩部200与第1压缩部100相同,是上侧的压力缸元件插入下侧的压力缸元件的构造,所以第5压力缸元件225的内径比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内径小。
[0054] 第2加压部230具备第4活塞234和第5活塞235。第4活塞234及第5活塞235以朝向重力方向的上侧按照顺序排列的状态互相嵌合。第4及第5活塞234、235对应第4及第5压力缸元件224、225地设置,第4活塞234配置于第4压力缸元件224内。第5活塞235配置于第5压力缸元件225内。
[0055] 第4活塞234具有外周面234a,所述外周面234a是圆筒面。第4活塞234的下端部连接于第2活塞杆216的上端部。在第4活塞234的上端部、即第4活塞234的末端部上形成有凸部234b。
[0056] 在第4活塞234的外周面234a和第4压力缸元件224的内周面224a之间形成微小间隙C4。微小间隙C4比第1压缩部100的微小间隙C3小。在微小间隙C4上设置由多个环部件构成的第2环部件组240。第2环部件组240嵌合于在第4活塞234的外周面234a上形成的多个环状的槽部5。设置第2环部件组240,由此防止被导入至第4压缩室224S的气体从微小间隙C4漏出。
[0057] 第5活塞235具有外周面235a,所述外周面235a是圆筒面。外周面235a的径比第4活塞234的圆筒面234a的径小。在第5活塞235的下端部上形成有凹部235b。第4活塞234的凸部234b插入于凹部235b。
[0058] 在第5活塞235的外周面235a和第5压力缸元件225的内周面225a之间形成微小间隙C5。在微小间隙C5上设置由多个环部件构成的第2环部件组240。第2环部件组240嵌合于在第5活塞235的外周面235a上形成的多个环状的槽部5。借助第2环部件组240防止被导入至第5压缩室225S中的气体从微小间隙C5漏出。在第5压力缸元件225的上部上安装有闭塞部件228。
[0059] 在第2压缩部200中,第2压力缸体220由两个压力缸元件224、225形成,所以能够精度较好且容易地制作第2压力缸体220。同样地,第2加压部230由两个活塞234、235形成,所以能够精度较好且容易地制作第2加压部230。
[0060] 在压缩机1中,第1压力缸体120的多个压力缸元件121、122、123及第2压力缸体的多个压力缸元件224、225配置成以曲轴10为基准朝向相同的方向(朝向重力方向的上方)排列。由此,能够缩短将第1压缩部100的第3压缩室123S和第2压缩部200的第4压缩室224S连接的配管。
[0061] 在压缩机1的驱动时,在图2所示的第1压缩室121S中被第1活塞131压缩的气体穿过设置于第1压力缸体120的外部的省略图示的配管流入至第2压缩室122S。在第2压缩室122S中被第2活塞132压缩的气体穿过设置于第1压力缸体120的外部的省略图示的配管流入至第3压缩室123S。在第3压缩室123S中被第3活塞133压缩的气体穿过形成于连结部件
127内的流道及连接于该流道的配管128被送至第2压缩部200。在第1压缩部100中,若欲将高压的气体压缩,则气体易从压缩室漏出,所以按照第1压缩室121S的微小间隙C1、第2压缩室122S的微小间隙C2及第3压缩室123S的微小间隙C3的顺序缩小垂直于中心轴J1的方向的宽度。
[0062] 如图4所示,在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第3压缩室123S中被压缩的气体穿过设置于第2压力缸体220的外部的省略图示的配管流入至第4压缩室224S。在第4压缩室224S中被第4活塞234压缩的气体穿过设置于第2压力缸体220的外部的省略图示的配管流入至第5压力缸元件的第5压缩室225S。在第5压缩室225S中被第5活塞235压缩的气体穿过省略图示的配管被供给至外部。
[0063] 在第2压缩部200中,若欲将高压的气体压缩,则气体也易从压缩室漏出,所以按照第4压缩室224S的微小间隙C4及第5压缩室225S的微小间隙C5的顺序缩小垂直于中心轴J2的方向的宽度。此外,在第2压缩部200中,与第1压缩部100相比压力更高的气体被压缩,所以第4压缩室224S及第5压缩室225S的微小间隙C4、C5的宽度比第1至第3压缩室121S 123S~的微小间隙C1 C3的宽度更小。
~
[0064] 以上,对压缩机1进行了说明,但在多个压力缸元件互相嵌合的构造的压力缸体的情况下,考虑各压力缸元件的内径及外径的不均来组装压力缸体,所以在组装后的压力缸体的上部将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较为困难。在加压部由多个活塞形成的情况下也是相同的。
[0065] 与此相对,在压缩机1中,导入高压的气体的第2压缩部200的压力缸元件224、225的个数比导入低压的气体的第1压缩部100的压力缸元件121 123的个数少。结果,在第2压~缩部200中,配置于比第5压力缸元件225更靠下方的位置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被抑制,将第
5压力缸元件225和第5活塞235之间的微小间隙C5的宽度缩小较为容易。而且,微小间隙C5的宽度设置在就防止气体漏出或抑制对第2环部件组240作用的过度的力等观点而言设定的允许范围内。
[0066] 同样地,第2加压部230的活塞234、235的个数比第1加压部130的活塞131 133的个~数少。结果,在第2压缩部200中,配置于比第5活塞235更靠下方的位置的活塞的个数被抑制,由此,将微小间隙C5的宽度缩小较为容易。通过缩小微小间隙C5的宽度,第2环部件组
240的磨损被抑制。
[0067] 另外,若欲将仅具有第5压缩室的压缩部另外地设置,则压缩机的各种设备大型化,难以确保设置面积。与此相对,在压缩机1中,能够抑制设置面积,同时适当地设置微小间隙。
[0068] 此外,在压缩机1中,第2加压部230的冲程比第1加压部130的冲程小,所以能够更加抑制第2加压部230的第2环部件组240的磨损。
[0069] 第1环部件组140嵌合于第1加压部130,第2环部件组240嵌合于第2加压部230,所以与各环部件组140、240安装于各压力缸元件的内表面的情况相比该环部件组140、240的磨损减少。
[007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该理解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借助所有的方面来例示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是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根据权利要求书来示出,进而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0071]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压缩部100及第2压缩部200也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配置。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第2压缩部200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设定得比第1压缩部100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少,来在第2压缩部200的末端侧将压力缸元件和加压部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缩小。进而,也可以将第1压缩部100及第2压缩部200以曲轴10为基准在互不相同的方向上配置。
[007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压缩部100中,也可以设置成下述构造,按照从末端的压缩室、即距曲轴10最远的压缩室向距曲轴10较近的压缩室的顺序,气体逐渐升压。在第2压缩部200中也是同样的。
[0073] 各第1环部件组140也可以分别嵌合于第1压力缸元件121的内周面121a、第2压力缸元件122的内周面122a及第3压力缸元件123的内周面123a。各加压部130、230也可以不由活塞而由柱塞构成。
[007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设置有6个以上的压缩室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的压缩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具有两个以上的压力缸元件的1个压缩部和具有两个以上的压力缸元件、将从该1个压缩部排出的气体进一步压缩的接下来的压缩部之间的关系设置成,与上述第1压缩部100和第2压缩部200之间的关系相同。即,该接下来的压缩部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比该1个压缩部的压力缸元件的个数少,由此,能够在该接下来的压缩部中缩小压力缸元件和活塞之间的微小间隙的宽度。
[0075] 压缩机1能够效率较好地压缩分子量较小的、易于从压缩室漏出的氢。也能够将压缩机1利用于氢以外的气体的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