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能够旋转的上组件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02504.X

文献号 : CN1057053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桁谷拓人畑山武俊

申请人 : NISSHA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能够安全且高效、容易地实施膜的更换作业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设于射出成型机(1)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由设置在可动盘(9)的上部而送出膜的膜送出组件(U1)、和设置在可动盘(9)下部而卷绕已使用的膜的下组件(U2)构成。上组件(U1)由送出呈辊状的膜(56)的送出辊(18)、和夹持膜(56’)的上侧夹具(20)构成。上组件(U1)能够通过旋转机构(14)而在转印成型用的第一转动位置与更换膜(56)的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二转动位置上,送出辊(18)露出于射出成型机(1)的侧面。

权利要求 :

1.一种转印膜运送装置,是用于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在所述射出成型机中,将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箔的被卷绕成辊状的膜送出预定的长度,并将该送出的膜夹在安装于固定盘的固定侧模具与安装于可动盘的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之间而合模,并向于所述分离面之间构成的腔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得到表面转印有所述箔的成型品,所述转印膜运送装置包括:上组件,设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上部;以及

下组件,设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下部,

所述上组件具有送出被卷绕成辊状的膜的送出辊、和夹持膜的上侧夹具,所述下组件具有夹持膜的下侧夹具、和卷绕已使用的膜的卷绕辊,所述上组件构成为能够位于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与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该第一转动位置以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旋转的第二转动位置,并且,所述上组件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送出辊露出于所述射出成型机的侧面,当所述上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所述射出成型机时,所述送出辊配置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侧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上组件构成为能够以手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上组件还具有: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旋转杆、连结于所述旋转杆而传递所述旋转杆的运动的第一连杆、连结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杆而直线运动的直动块、连接于所述直动块而传递所述直动块的运动的第二连杆、和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而在预定的旋转轴的周围通过所述第二连杆来旋转的旋转板,并且,所述上组件通过所述旋转杆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组件包括膜送出组件,

当所述上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所述射出成型机时,所述膜送出组件以不凸出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前表面的方式而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膜运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组件而用于检测所述膜的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固定侧模具的附近,当所述上组件旋转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向上移动至不妨碍旋转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印膜运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组件而用于检测所述膜的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固定侧模具的附近,当所述上组件旋转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向上移动至不妨碍旋转的位置。

说明书 :

具备能够旋转的上组件的转印膜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膜运送装置,将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箔的被卷绕成辊状的膜送出预定的长度,并将该送出的膜夹在安装于固定盘的固定侧模具与安装于可动盘的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之间而合模,并向于所述分离面之间构成的腔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得到表面转印有所述箔的成型品,在所谓的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出辊状的膜的上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即使不列举文献也众所周知,射出成型机大致由加热缸和由设置在该加热缸内沿旋转方向和轴方向能够驱动的螺杆组成的射出装置、可动侧模具和固定侧模具、和将这些模具合模的合模装置等构成。因此,在射出装置中,熔融作为射出材料的树脂,并通过合模装置向已合模的模具的腔内射出熔融树脂,等到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从而得到成型品。另外,通过射出成型得到成型品时,与成型同时进行绘制的所谓转印成型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转印成型中,使用在其表面印刷有绘制用的箔并被卷绕成辊状的膜。将该膜印刷有箔的一面朝向固定侧模具,沿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仅运送预定长度。夹着被运送了的膜而合模模具,向腔内射出熔融树脂,由此使成型品成型。此时,膜通过熔融树脂被压入可动侧模具的腔,成型品表面的树脂与箔一体化。等到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则在成型品表面转印有箔的状态下,膜与成型品分离。即,能够得到绘制后的成型品。
[0003] 在实施上述的转印成型中,需要将常说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设置于射出成型机中。转印膜运送装置也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方案那样众所周知,设置于合模装置的可动盘。
转印膜运送装置大致由固定于可动盘的上部的上组件、固定于可动盘的下部的下组件以及将这些组件控制的控制器构成,并分别地,上组件由送出膜的膜送出组件和微调整膜的水平位置的上横向移动装置构成,下组件由卷绕膜的膜卷绕组件和微调整膜的水平装置的下横向移动装置构成。膜送出组件由膜辊和上侧夹具构成,所述膜辊安装有上述辊状卷绕的膜,所述上侧夹具通过预定的膜辊和摩擦部件夹持膜而能够限制于任意的位置。膜卷绕组件由下侧夹具、将膜强制地运送的驱动辊和将膜卷绕的膜卷绕辊构成,所述下侧夹具能够通过预定的辊和摩擦部件来夹持并限制膜。从膜辊供给的膜挂绕于上侧夹具并向下方延伸,沿着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进一步向下方延伸,于是挂绕于下侧夹具和驱动辊,卷绕于膜卷绕辊。膜中等间距地印刷有绘制用的箔,以相同间隔在膜的边缘部实施有标记。模具的上、下,设置有检出该标记的上传感器和下传感器,能够正确地检出箔的位置。而且,基于该检测信号,能够驱动上横向移动装置和下横向移动装置。即,能够进行定位。在这样的设置有转印膜运送装置的射出成型机中,如下进行成型。开模合模装置。解除上侧夹具和下侧夹具,从而解除膜的限制。驱动驱动辊和膜卷绕辊,则膜从膜辊被抽出,膜被运送。如果绘制用的箔位于可动侧模具的腔,则停止驱动辊和膜卷绕辊,上、下横向移动装置同时驱动,进行水平方向定位,驱动上侧夹具和下侧夹具,将膜没有偏差地限制。合模后射出。等到冷却固化并开模模具,则能够得到转印有箔的成型品,换言之,能够得到绘制了的成型品。同样将膜进行运送并成型。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特昭开61-29711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特开2012-171117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是本申请人提出的涉及膜运送装置的文献,该文献记载了能够在第一、二转动位置进行旋转的下组件。膜运送装置的下组件在第一转动位置上,能够卷绕从上组件供给的膜。也就是说,当实施转印成型时,下组件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来实施。然而,下组件设在合模装置的可动盘的下方,当被卷绕于卷绕辊的膜处于满卷状态时,必须拆卸并废弃。作业人员进入到合模装置的下方是很危险的,但当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膜运送装使下组件旋转到第二转动位置时,下组件的卷绕辊位于射出成型机的侧面的位置。于是,作业人员可以在合模装置的侧面安全地拆卸满卷状态下的膜。另外,由于膜的拆卸作业能够在合模装置的侧面实施,因此作业效率也提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根据现有的转印膜运送装置,也能够实施转印成型。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记载的转印膜运送装置,作业人员能够安全地拆卸下组件中的达到满卷状态的已使用的膜并废弃。而且,该作业效率也提高。然而,也存在其他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是有关膜更换的作业。在转印膜运送装置中,虽然如上所述在上组件中设置了膜送出组件,在该上组件中关于更换膜的作业仍然还有问题。当对于膜的更换作业进行说明时,则在上组件中如果膜用完,拆卸剩下的膜的芯,而在上组件安装新的膜。接下来,从安装后的膜抽出预定长度的膜挂绕在多个引导辊上,经由上侧夹具后,沿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而向下方垂下。在下组件中,膜的端部经由下侧夹具,其后在卷绕辊处仅卷绕预定长度的膜。然而,射出成型机的机械高度很高、合模装置的可动盘也高。因此,设于可动盘的上部的转印膜运送装置的上组件也配置在很高的位置。在这样的上组件中实施上述这样的膜的更换作业,需要作业人员站在设置在可动盘侧面的被称为作业台的台上,在高处实施作业。而且,由于上组件设置在可动盘的中央,因此作业人员必须在从可动盘的侧面在以手向横向伸展的状态下支承很重的膜,并进行膜更换。于是,作业不仅辛苦、而且操作效率也低。膜的更换作业持续长时间的可能性很高,也会存在停止中的射出成型机的熔融树脂变质的情况。于是,重新开始进行成型时会形成不良品。如此在上组件处的作业性存在问题,还影响到成型品的质量。
[0011]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现有的问题点或技术问题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具体地目的在于,当上组件的膜用完时,提供一种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容易地实施安装新的膜的膜更换作业的转印膜运送装置。
[0012]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 以下,对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而任意地组合。
[001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作为设置在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上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而构成。该转印膜运送装置由和现有的装置同样地运送设置在可动盘的上部的膜的上组件、设置在可动盘的下部的卷绕已使用的膜的下组件构成,上组件由送出辊状的膜的送出辊和夹持膜的上侧夹具构成。本发明的上组件使得在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和更换膜的第二转动位置的两个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二转动位置上,送出辊在射出成型机的侧面露出。
[0015]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是用于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在所述射出成型机中,将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箔的被卷绕成辊状的膜送出预定的长度,并将该送出的膜夹在安装于固定盘的固定侧模具与安装于可动盘的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之间而合模,并向于所述分离面之间构成的腔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得到表面转印有所述箔的成型品,所述转印膜运送装置包括:上组件,设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上部;以及下组件,设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下部,所述上组件具有送出被卷绕成辊状的膜的送出辊、和夹持膜的上侧夹具,所述下组件具有夹持膜的下侧夹具、和卷绕已使用的膜的卷绕辊,所述上组件构成为能够位于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与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该第一转动位置以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旋转的第二转动位置,并且,所述上组件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送出辊露出于所述射出成型机的侧面。
[0016] 在上述转印膜运送装置中,上组件还可以构成为能够以手动的方式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而且,可以构成为,上组件还具有:以手动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旋转杆、连结于所述旋转杆而传递所述旋转杆的运动的第一连杆、连结于多个所述第一连杆而直线运动的直动块、连接于所述直动块而传递所述直动块的运动的第二连杆、和连结于所述第二连杆而在预定的旋转轴的周围通过所述第二连杆来旋转的旋转板,并且,所述上组件通过所述旋转杆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
[0017] 在上述转印膜运送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当所述上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所述射出成型机时,所述送出辊配置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侧部的内侧。
[0018] 在上述转印膜运送装置中,所述上组件包括膜送出组件,当所述上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所述射出成型机时,所述膜送出组件可以以不凸出于所述可动盘或所述固定盘的前表面的方式而配置。
[0019] 在上述转印膜运送装置中,还包括设于所述上组件而用于检测所述膜的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以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配置在所述可动侧模具或所述固定侧模具的附近,当所述上组件旋转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向上移动至不妨碍旋转的位置。
[0020] 发明效果
[0021] 在本发明的转印膜运送装置中,当上组件的膜用完时,能够安全且高效、容易地实施安装新的膜的膜更换作业。

附图说明

[0022] [图1]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23] [图2]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24] [图3]示出上组件被驱动到第一转动位置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0025] [图4]示出上组件被驱动到中间位置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0026] [图5]示出上组件被驱动到第二转动位置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0027] [图6]示意性地示出在实施维护作业的状态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28] [图7]示意性地示出在实施维护作业的状态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29] [图8]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30] [图9]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31] [图10]在之前的准备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32] [图11]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33] [图12]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组件被驱动到第一转动位置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0034] [图13]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上组件被驱动到第二转动位置的旋转机构的俯视图。
[0035] [图14]在实施维护作业的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36] [图15]在实施维护作业的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0037] [图16]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0038] [图17]在实施转印成型的通常的运转状态下,示意性地示出变形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和射出成型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第一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型机1也与现有公知的射出成型机同样,构成于在由预定的边框组成的底座2上。即,大致包括由加热缸与螺杆组成的射出装置、可动侧模具3和固定侧模具4、将这些模具3、4进行合模的合模装置6等。
[0041] 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合模装置6的一部分,但是合模装置6如现有公知的那样,由固定在底座2上的固定盘8、可动盘9、合模驱动部、对可动盘9进行引导的四根连接杆11、11、...、等构成。而且,分别地,在固定盘8中安装固定侧模具4,在可动盘9中安装可动侧模具3。因此,如果驱动合模驱动部,则将模具3、4进行开闭。
[0042]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型机的可动盘9上设有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通过该转印膜运送装置12,将表面印刷有绘制用的箔的膜送出,能进行所谓的转印成型。
[0043] 转印膜运送装置12由设置于可动盘9上部的上组件U1和设置于可动盘9下部的下组件U2构成。换言之,与可动盘9移动的方向的交叉的垂直方向为上下方向,在垂直方向上上组件U1设置在比可动盘9更靠上的位置,下组件U2设置在比可动盘9更靠下的位置。
[0044] 上组件U1由将印刷有箔的被卷绕成辊状的膜每次以预定长度送出的膜送出组件13、调整上组件U1的水平位置的上横向移动装置10、和使上组件U1旋转的旋转机构14等构成。旋转机构14是对于本发明特有的机构,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提到的箔,例如是转印层。
[0045] 下组件U2由转印成型后的已使用的膜进行卷绕的膜卷绕组件15、和调整下组件U2的水平位置的下横向移动装置16等构成。
[0046] 在膜上,距其边缘部以预定的间隔实施标记,并绘制和边缘部平行的线。在上述可动侧模具3中设有检测标记的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检出线的上横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1和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因此,如果分别基于上横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1的信号驱动上横向移动装置10,基于下横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2的信号驱动下横向移动装置16,则可将膜准确地进行定位。另外,膜的送出长度由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检测。这些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是检出膜的位置的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是检出膜的位置的传感器的一个例子,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是检出膜的位置的传感器的一个例子。
[0047] 上组件U1的膜送出组件13由壳体23和设置在该壳体23的各种辊、装置等构成。
[0048] 即,在壳体23内设有:被设置成辊状膜的送出辊18,将从送出辊18抽出的膜进行引导的引导辊19、19、由预定的辊和摩擦部件构成的对膜进行锁定和解锁的上侧夹具20、检测设置在送出辊18上的膜的剩余量的第一传感器21、和用于检出膜的有无的第二传感器22等。
[0049]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上组件U1的壳体23其背面部,也就是说,送出辊18一侧为能够开闭的后盖24,如在后文中所说明的打开后盖24能够将辊状的膜安装到送出辊18上。
[0050] 下组件U2的膜卷绕组件15也与现有的转印膜运送装置相同,由壳体26、设置在该壳体26内的各种辊、装置构成。
[0051] 即,在壳体26内设有:将已使用的膜进行锁定或解锁的下侧夹具28、将被从下侧夹具28送出的膜进行引导的引导辊29、29、在其下游强制地运送膜的驱动辊30、和对已使用的膜进行卷绕的卷绕辊31等。
[0052] 另外,在卷绕辊31的附近设有检测已使用的膜是否处于满卷状态的第三传感器54。这样的膜卷绕组件15也与上述下横向移动装置一起,作为下组件U2而设于可动盘9的下部。
[0053] 上组件U1构成为能够位于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和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该第一转动位置以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的方式旋转的第二转动位置,并且构成为如果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则送出辊18能够露出于射出成型机1的侧面。
[0054] 以下,对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使上述上组件U1能够转动的旋转机构14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旋转机构14,通过以手动的方式使上组件U1在第一、二转动位置之间旋转。
[0055] 旋转机构14由用于固定而使可动盘9无法移动的固定部件和转动并滑动的可动部件组成。
[0056] 从上表面观察可动盘9的情况如图3至图5所示,旋转机构14的固定部件由被固定于可动盘9的板32、和在该板32上以彼此成90度的方式粘着的呈长方形的板状的第一、二固定板33、34构成。旋转机构14的可动部件由设置于上组件U1的膜送出组件13上的旋转板36、作业者操作的旋转杆38、和将旋转板36与旋转杆连结的连杆机构39等构成。图3至图5中通过双点划线示出膜送出组件13。
[0057] 此外,正确来说,上横向移动装置10被固定在旋转板36、在上横向移动装置10上设有膜送出组件13,为了方便起见,将对设置在旋转板36的膜送出组件13进行简单说明。
[0058] 这样的旋转板36可转动地被轴支在设置于第一、二固定板33、34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垂直的旋转轴37。而且,第一、二固定板33、34成为限制旋转板36的转动范围的部件,旋转板36在第一、二固定板33、34的内侧仅90度地旋转。旋转杆38由手柄部41和相对于该手柄部41以呈90度的角度的方式横向地设置的臂部42组成,并在手柄部41和臂部42的接合部分中,旋转杆38可转动地被轴支在设置于板32的呈垂直的杆轴43。
[0059] 此处,虽然能够旋转的角度设定为90度,但是也可以设定为在水平方向上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同样地,相对于手柄部41的臂部42的角度还可以设定为在90度±10度范围内所设定的其他角度。
[0060] 连杆机构39由短连杆45、直动块46和长连杆47组成,旋转板36的预定部分与直动块46通过短连杆45而连接,并且直动块46和旋转杆38的臂部42的前端部通过长连杆47而连接。因此,当手持手柄部41使旋转杆38左右转动时,则旋转板36旋转,由此上组件U1的膜送出组件13会在水平方向上以90度旋转。图3至图5示出根据旋转杆38的转动位置而膜送出组件13的转动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图3示出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图5示出实施膜更换的第二转动位置。
[0061] 操作板48被固定于板32,操作板48上钻有第一、二定位孔49、50。旋转杆38的手柄部41处还钻有销插入孔51,当在销插入孔51整合到第一、二定位孔49、50中的任一方的状态下插入定位销52时,则能够限制使得旋转杆38无法移动。
[0062]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当上组件U1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通过预定的固定螺栓能够将上组件U1完全固定在板32。也就是说,当利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时,则上组件U1实质上是完全地固定于可动盘9。
[0063]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中还设置有驱动各组件的控制器。该控制器与射出成型机1的控制器连接,使得转印膜运送装置12和射出成型机1被同步驱动。
[0064] 另外,同样地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上组件U1的旋转机构14中设有用于检出上组件U1的转动位置的限制器,当位于第一、二转动位置时能检出上组件U1的转动位置。
[0065] 另外,当上组件U1未在第一、二转动位置中的任一个而位于中间的转动位置时,将采用互锁,使得不能驱动射出成型机1的合模装置6。
[0066] 对第一实施方式下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及射出成型机1的作用进行说明。和现有的一样使用在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的箔的被卷成辊状的膜。将该辊状的膜如下所示安装到转印膜运送装置12中。
[0067] 首先,操作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将转印膜运送装置12从自动模式切换至手动模式,停止转印膜运送装置12。操作射出成型机的控制器而使射出成型机1变为手动模式,并驱动合模装置而直至预定的位置开模,并推进喷射器。此时,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上组件U1,即、膜送出组件1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位于第一转动位置。
[0068] 作业者站在未图示的作业台上进行以下的作业。作业台设于作为作业用的台的合模装置6的侧部附近。
[0069] 由于上述上组件U1被预定的固定螺栓固定,使得无法从第一转动位置移动,因此拆卸该固定螺栓。
[0070] 接下来,操作旋转机构14。具体而言,拔出定位销52而解除旋转杆38的限制,并操作旋转杆38。于是,经过如图4所示的状态,成为如图5所示的状态。也就是说,膜送出组件13在水平方向上旋转90度,移动到第二转动位置。
[0071] 将定位销52插入旋转杆38的销插入孔51,限制使得旋转杆38无法移动。膜送出组件13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壳体23的后盖24靠近射出成型机1的侧面。也就是说,靠近可动盘9的侧面。打开后盖24。于是,如图6及图7所示,膜送出组件13的送出辊18露出于在射出成型机的侧面、即可动盘9的侧面。抬起第一传感器21,在送出辊18上安装新的辊状的膜56。
[0072] 然而,如图5所示,从上表面观察射出成型机1,在第二转动位置上的膜送出组件13未在比可动盘9的侧部更向外侧凸出的状态下而是位于可动盘9的侧部的内侧。也就是说,即使上组件U1在旋转中,上组件U1的各部件比可动盘9的侧部更靠外侧而不凸出。因此,作业者能够安全地使上组件U1旋转。另外,新的辊状的膜56重量大且操作难,但是由于送出辊18也不会从可动盘9的侧部向外部凸出,因此作业者能够比较容易地安装到送出辊18。
[0073] 在该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下,从安装到送出辊18的辊状的膜56抽出膜56’,挂绕到引导辊19,通过上侧夹具20,仅垂下预定的长度。该状态如图6所示。
[0074] 对站立于可动盘9侧面的作业台的作业者来说,引导辊19、19和上侧夹具20配置在比送出辊18更靠里侧的位置,但是由于抽出膜56’并通过上侧夹具20的作业不需要腕力,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实施。也就是说,第二转动位置不是将比较地容易的这些作业作为更容易地进行为目的的转动位置,而是能够以将重量大的辊状的膜56安全且容易地安装为目的的转动位置,考虑到露出于射出成型机1的侧面的不是上侧夹具20等而是送出辊18。也可以说是,这是详细分析作业者实施的多个作业而决定的最佳的转动位置。
[0075] 从如图6所示的状态、即上组件U1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且从使膜56’仅从上侧夹具20垂下的预定长度的状态,移动到第一转动位置。
[0076] 即,如图5所示的状态中,拔出定位销52而操作旋转杆38,并如图3所示使膜送出组件13旋转到第一转动位置,在将定位销52插入销插入孔51而限制旋转杆38。接下来,通过未图示的固定螺栓而固定,使得上组件U1无法移动。
[0077] 以下,作业者从作业台下来实施操作。沿可动侧模具3抽出膜56’。将抽出的膜56’通过下侧夹具28,挂绕到引导辊29、驱动辊30,在卷绕辊31上仅卷绕预定的卷数。该状态如图1及图2所示。完成膜的安装。
[0078] 对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继续操作,将转印膜运送装置12切换到自动模式。在射出成型机1的控制器中,切换到自动模式,开始运转,则与现有的转印膜运送装置相同,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也与射出成型机1连动而运转。即,与射出成型循环而连动,将膜56’仅以预定长度运送,使用于转印成型,已使用的膜56’被卷绕到卷绕辊31。
[0079] 如果安装在送出辊18的膜56的剩余量用完,则第一传感器21将其检出,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发出催促更换膜56的警告。而且,当转印成型继续时,则从送出辊18膜56用完时,通过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检测出膜56’的终端。或者可以通过其他的传感器检测膜56’是否用完。于是,转印膜运送装置12和射出成型机1停止运转。从下组件U2撤去被卷绕的旧膜,并如果进行与已说明的安装辊状的膜56的方法相同的操作,则能够更换膜56。
[0080] 此外,也可以在下组件U2的剩余的旧膜上更换膜56。也就是说,将新膜56装入上组件U1,将膜56’仅从上侧夹具20以预定长度垂下,使上组件U1移动到第一转动位置。从上侧夹具20抽出预定长度的膜56’,通过胶带等与旧膜的终端部相连。若如此,则将新的膜56’安装到下组件U2是进行了实质上同等的作业。完成膜56的更换。
[0081] 此外,如果被下组件U2的卷绕辊31卷绕的已使用的膜56’达到满卷状态,则第三传感器将其检测出。于是,转印膜运送装置12的控制器显示催促撤下膜56’的警告,停止转印膜运送装置12。其结果是,射出成型机1也维持在停止的状态。在预定位置切断膜56’,从卷绕辊31上撤下满卷状态的使用完的膜56’。其后,膜56’仅以预定的卷数卷绕于在卷绕辊31上。
[0082] (特征)
[0083] 如上,本发明由实施转印成型的射出成型机中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而构成,该装置将一面印刷有绘制用的转印层的被卷绕成辊状的膜以预定长度送出,将送出后的膜夹于固定侧模具和可动侧模具的分离面之间而合模,向上述分离面之间所构成的腔内射出熔融树脂,从而得到表面由上述转印层转印的成型品。
[0084] 于是,转印膜运送装置由设于射出成型机的可动盘上部的上组件、设于可动盘的下部的下组件构成,上组件由送出被卷绕成辊状的膜的送出辊和夹持膜的上侧夹具构成,下组件由夹持膜的下侧夹具和卷绕已使用的膜的卷绕辊等构成。根据本发明,上组件能够位于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与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该第一转动位置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旋转的第二转动位置,当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送出辊露出于射出成型机的侧面。
[0085] 因此,作业者能够容易地取下已使用的芯而将新的辊状的膜安装于送出辊。也就是说,虽然新的满卷状态的辊状的膜有重量,但是由于如此送出辊露出于射出成型机的侧面,该作业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实施。
[0086] 如此,如果安装新的辊状的膜时,从送出辊抽出膜而通过上侧夹具。其后,使上组件旋转到第一转动位置,进一步抽出膜,将抽出的膜通过下侧夹具并在卷绕辊安装膜。如此,使上组件旋转到第一转动位置后,与现有的相同,站在可动盘的侧面的作业台的作业者可以伸手来实施作业。然而,这些不需要腕力,能够比较容易且安全地实施操作。
[0087] 本发明是需要腕力和伴随着危险的作业,由于能够安全且高效率地实施安装满卷状态下的辊状的膜的作业,因此整体的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且效率提高。另外,通过其他的发明,上组件可通过手动使在第一、二转动位置旋转。也就是说,由于能够边确认安全边旋转,因此安全性高。而且通过其他的发明,当上组件U1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射出成型机时,送出辊配置于可动盘的侧部的内侧。于是,即使上组件旋转也不会比可动盘更靠侧面凸出,从而更加确保作业者的安全。
[0088] (第二实施方式)
[0089]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型机机1中,对在可动侧模具3设有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
[0090] 然而,如图8至图1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射出成型机1A那样,也可以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设于转印膜运送装置12A的上组件U1和下组件U2。
[0091] 在以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或仅改变了尺寸的部件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动侧模具3包括模具主体3h和安装板3k而构成,固定侧模具4包括模具主体4h和安装板4k而构成。此外,在图8至图15中,X轴的+方向为前方,X轴的-方向为后方,Y轴的+方向为右方向,Y轴的-方向为左方向,Z轴的+方向为上方,Z轴的-方向为下方。
[0092] 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被安装在长方体形状的传感器支承部件61、62。传感器支承部件61、62利用从转印膜运送装置12A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引导部件63、64能够上下移动地安装在转印膜运送装置12A上。
[0093] 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和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配置在可动侧模具3的附近与配置为从可动侧模具3分开相比,定位精度会提高。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安装在可动侧模具3。然而,在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安装在可动侧模具3,在模具更换时会逐一产生传感器安装作业和传感器调整作业,使制造效率降低。
[0094] 因此,通过把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安装在转印膜运送装置12A,能够省去传感器安装作业和传感器调整作业,从而能够提高制造效率。然而,从图8及图9可知,如果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安装在上组件U1,使上组件UI变得无法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为了解决这种不良情况,安装在转印膜运送装置12A的上组件U1的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和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具备通过引导部件63、64能够上下移动的机构。
[0095] 为了使膜56不接触可动侧模具3的分离面3m而使转印膜运送装置12能够送出膜56,上组件U1和下组件U2会在X轴的+方向上超过分离面3m而凸出。由于转印膜运送装置12A具有上组件U1及下组件U2在X轴的+方向上凸出的构造,如图8及图9所示地,能够在使引导部件63向下方延伸而降下传感器支承部件61的状态下,在可动盘9的前方,将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和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配置于可动侧模具3的附近。此外,固定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的传感器支承部件62,在可动盘9的前方,也能够利用安装在下组件U2的引导部件64来提高到可动侧模具3的附近。
[0096] 在使转印膜运送装置12A旋转之前,如图10及图11所示地,通过将引导部件63向垂直上方滑动,提高到在旋转时传感器支承部件61不会碰到固定盘33的位置。此外,通过将引导部件64向垂直下方滑动,将传感器支承部件62向下下降。
[0097] 接下来,在水平方向上使转印膜运送装置12A旋转。在水平方向上旋转转印膜运送装置12A的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98] 从上表面观察可动盘9的情况在图12及图13中示出。旋转机构14的固定部件由被可动盘9固定的板32、在该板32上彼此成90度的粘着的长方形的板状的第一固定盘33和第二固定盘34构成。旋转机构14的可动部件由上组件U1的膜送出组件13和设置在其上的旋转板36、作业者操作的旋转杆38、连结旋转板36和旋转杆的连杆机构39等构成。图12和图13中用双点划线示出了膜送出组件13。并且,该双点划线与壳体23的外形一致。
[0099] 此外,正确来说,上横向移动装置10被固定在旋转板36、在上横向移动装置10上设有膜送出组件13,方便起见将对设置在旋转板36的膜送出组件13进行简单说明。
[0100] 这样的旋转板36可转动地被轴支于设置在第一、二固定板33、34的接合部分附近的垂直的旋转轴。并且第一、二固定板33、34成为限制旋转板36的转动范围的部件,旋转板36在第一固定盘33及第二固定盘34的内侧仅90度地旋转。换言之,从上表面来观察,旋转板
36以旋转轴37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顺时针转)到与第一固定盘33抵接,并逆时针旋转(逆时针转)到与第二固定盘34抵接。旋转杆38由手柄部41和对应该手柄部41以90度角横向设置的臂部42组成,并在手柄部41和臂部42的接合部分中,旋转杆38被可转动地轴支于被设置在板32的垂直的杆轴43。
[0101] 在这里,旋转角度被设定为90度,但是也可以被设定为在水平方向上在90度±10度的范围内所设定的预定角度。同样地,对应手柄部41的臂部42的角度也可以设定为在90度±10度范围内所设定的其他角度。
[0102] 连杆机构39由短连杆45、直动块46和长连杆47组成,旋转板36的预定部分和直动块46连接到短连杆45,并且直动块46和旋转杆38的臂部42的前端部通过长连杆47连接。因此,当手持手柄部41使旋转杆左右转动时旋转板发生旋转,这样上组件U1的膜送出组件13会在水平方向以90度旋转。图12示出实施转印成型的第一转动位置,图13示出实施膜更换的第二转动位置。
[0103] 在第一转动位置(参照图12)上,膜送出组件13即壳体23会从可动盘9的前表面9m向X轴的+方向剧烈地凸出。膜送出组件13(壳体23)的前端部13m超越可动侧磨具3的分离面3m,向X轴的+方向凸出。
[0104] 在从第一转动位置旋转90度的第二转动位置(参照图13)上,从上表面观察,膜送出组件13(壳体23)的前端部13n从可动盘9的前表面9m向X轴的-方向后退。换言之,在采取上组件U2的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射出成型机1A时膜送出组件13被配置成,与可动盘9重叠,并且不会从可动盘9的前表面9n凸出。
[0105] 操作板48固定于板32,操作板48上钻有第一、二的定位孔49、50。旋转杆38的手柄部41也钻有销插入孔51,当在销插入孔51整合到第一、二定位孔49、50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插入定位销52时,能够限制使得旋转杆38无法移动。
[0106] 此外,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上组件U1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通过预定的固定螺栓能够将上组件U1完全固定在板32。也就是说,当利用固定螺栓进行固定时,上组件U1实质上是完全地固定于可动盘9。此外,构成为通过固定螺栓来进行固定,使得引导部件63也不会在旋转中掉落到下方。
[0107] 图14和图15示出了上组件U1位于第二转动位置的状态。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A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相同,能够安全且高效地实施膜56的更换作业。
[0108] 此外,在替换可动侧模具3时,如箭头Ar1所示地,利用悬挂架(未图示)等将可动侧模具3向上吊起。此时,由于膜送出组件13从可动盘9的前表面9m向X轴的-方向后退,能够在一边使被吊起的可动侧模具3不与膜送出组件13碰撞,一边安全地进行可动侧模具3的替换。
[0109] 然后,当结束可动侧模具3的替换时,能够通过使引导部件63向下滑动或使引导部件64向上滑动,并如图8及图9所示地,在结束替换的可动侧模具3的附近,配置上横向定位传感器S1、下横向定位传感器S2以及纵向运送定位传感器S3。此时,由于能够节省对现有可动侧模具3进行的传感器安装作业和传感器调整作业,从而能够高效率地进行模具更换。
[0110] (变形例A)
[0111] 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分别将转印膜运送装置12、12A的上组件UI及下组件U2设置在可动盘9的上部及下部。然而,如图16及图17所示,也可以将上组件U1及下组件U2分别设置在固定盘8的上部及下部。如果将图16及图17所示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A进行比较,射出成型机1B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B仅设置位置不同,而转印膜运送装置12B自身的结构与转印膜运送装置12A相同。同样地,也可以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膜运送装置12具有相同构成的转印膜运送装置设置于固定盘8。
[0112] 在位于这种构成的情况下,例如,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位于以90度±10度的范围内的预定角度旋转后的第二转动位置时,能够使膜送出组件13(壳体23)的前端部不会从前表面8m向X轴的+方向凸出。然而,在变形例A的情况下,与第二实施方式相比,X轴的+方向与-方向互换。
[0113]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当上组件U1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从上表面观察射出成型机1B时,送出辊20配置在固定盘8的侧部的内侧。
[0114] (变形例B)
[0115]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及变形例A中,对上组件U1被构成为能够在水平方向旋转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可以位于在下组件U2中也设置同样的构成而构成为使得能够以90度±10度的范围内的预定角度旋转膜卷绕组件15。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把下横方向定位传感器S2构成为使得能够向下方移动至膜卷绕组件15的位置,构成为使得能够与膜卷绕组件15一起旋转。
[0116] 符号说明
[0117] 1、1A、1B 射出成型机
[0118] 2 底座
[0119] 3 可动侧模具
[0120] 4 固定侧模具
[0121] 6 合模装置
[0122] 8 固定盘
[0123] 9 可动盘
[0124] 10 上横向移动装置
[0125] 11 连接杆
[0126] 12、12A、12B 转印膜运送装置
[0127] 13 转印膜送出组件
[0128] 14 旋转机构
[0129] 15 膜卷绕组件
[0130] 16 下横移动装置
[0131] 18 送出辊
[0132] 20 上侧夹具
[0133] 23 壳体
[0134] 24 后盖
[0135] 28 下侧夹具
[0136] 31 卷绕辊
[0137] 32 板
[0138] 33 第一固定板
[0139] 34 第二固定板
[0140] 36 旋转板
[0141] 38 旋转杆
[0142] 39 连杆机构
[0143] 45 短连杆
[0144] 46 直动块
[0145] 47 长连杆
[0146] 49 第一定位孔
[0147] 50 第二定位孔
[0148] 51 销插入孔
[0149] 52 定位孔
[0150] U1 上下组件
[0151] U2 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