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38152.4

文献号 : CN1057085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选奋张曈林沛婷秦永红张瑾邓小龙姜春仁

申请人 : 兰州大学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有效地将射频或高频电治疗与溶脂吸脂、填充等功能结合起来。本发明外观呈手枪式,包括控制区、操作区和外壳。在控制区设有各类控制开关,可以根据需要启动不同的开关进行操作,在操作区有不同规格的穿刺针和管状电极针,不同规格的针对应的治疗方式不同,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在一次穿刺操作中选择对深筋膜和真皮组织进行加热收紧,也可对脂肪组织进行溶脂吸脂或者填充,有效避免现有方法损伤大、操作繁琐、成本高昂的缺点,减少损伤,节约治疗时间和降低治疗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呈手枪式,包括控制区、操作区和外壳(8),外壳(8)由操作区外罩(801)和手柄(802)组成,操作区主要由穿刺部(1)、管状电极针部(2)、并联接头(3)、注射器/负压接口(4)和注射器(17)组成,穿刺部(1)由穿刺针(101)和穿刺部基盘(102)组成,穿刺部(1)的外侧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管状电极针部(2)由管状电极针(201)、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侧孔(203)组成,穿刺针(101)内径大于管状电极针(201)外径,管状电极针(201)前端可穿入穿刺针(101)内部,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管状电极针(201)后端连接并联接头(3),注射器(17)或负压源通过注射器/负压接口(4)连接在并联接头(3)上,推拉装置(18)与注射器(17)后端连接,所述推拉装置(18)末端设有滑动轮,操作区外罩(801)为中空筒状结构,操作区外罩(801)内壁相对设置有三组滑动槽(16),操作区外罩(801)上还设置有穿刺部传动装置(19)、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控制区安装在手柄(802)内,控制区包括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插头(15)、电刀开关(20)、总开关(22),所述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设置在手柄(802)内部,所述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开关(20)和总开关(22)设置在手柄(802)面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穿刺针(101)大于等于2根,穿刺针(101)为中空管状或3/8、1/2半圆槽状,穿刺针(101)通过穿刺部基盘(102)上设置的孔穿过穿刺部基盘(102),管状电极针(201)大于等于2根,管状电极针(201)为钝头中空管状,管状电极针(201)通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的孔穿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穿刺部基盘(1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方形排列的孔;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和方形排列的孔,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穿刺部基盘(102)的形状完全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基盘(102)和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的孔排列成的单排或多排直线或曲线的长度为

10.0-50.0mm、圆的直径10.0-50.0mm、椭圆的长短径为10.0-50.0mm、方形长宽各10.0-

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穿刺针(101)针尖为锐性边缘,长度为0-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管状电极针(201)为钝头,钝头端侧面设置有侧孔(203),侧孔(203)为1-6个,侧孔(203)的长度0.1-5.0mm、宽度不大于管状电极针(201)针体直径的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电极针(201)的针头钝性末端有0.5-1.0mm无绝缘层,管状电极针(201)其它部分镀绝缘层,基底端经电凝/射频开关(7)与电凝/电刀输出接口或射频输出接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17)是可以更换的,容量为1ml时用于注射,容量≥10ml时用于抽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设置的三组滑动槽:一组滑动槽(16)用于穿刺部(1)的前后平行滑动,另一组滑动槽(16)用于管状电极针部(2)的前后平行滑动,还有一组滑动槽(16)用于推拉装置(18)推动或牵拉注射器(17)的注射活塞。

说明书 :

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可用于美白、紧致皮肤、收缩毛孔以及点状注射填充等医疗美容,还可在射频溶脂的同时吸除脂肪或电凝止血,达到一刀多用、减少损伤和降低病人痛苦的效果,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不破坏表皮的情况下利用特别设计且呈不同阵列排列的管状电极针快速插入皮肤软组织的不同层次,直接刺激或放出一定能量的射频或高频电流,加热目标组织,发挥下列生物学作用:1、针头位于深筋膜层或面颈部的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即SMAS层时,收紧该层组织,上提老化的下垂组织,具有除皱作用;2、针头位于浅筋膜层即皮下脂肪层时,加热破坏脂肪细胞,使脂肪液化,随后被挤出或低负压吸出,用于消除肥厚的皮下脂肪或良性脂肪增生即脂肪瘤,起到体型或面部轮廓重塑作用(即通常所说的吸脂减肥或“瘦脸”);3、针头位于真皮层时,射频或高频电流的加热作用和微针的机械刺激,均可重启或加速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蛋白,并重排胶原纤维,起紧肤嫩肤作用,实现年轻化的神奇效果。
[0003] 射频和高频电流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均可实现加热深筋膜、脂肪组织或真皮组织以及切割或止血的目的。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电极头集中作用于一个极小的区域,使细胞内含有的大量离子快速震荡产热或离子运动撞击细胞壁使之破裂;高频电流则利用皮肤阻抗作用产生热量,当产热量较小时起加热作用,当电极与人体接触处的面积小且能量较大时,电极与组织的接触处发热多,细胞受热破裂,起切割或止血作用。
[0004] 研究已经证实,深筋膜层和真皮层内的胶原蛋白在加热到55-60℃时时收缩并不断增生形成新的胶原蛋白,从而产生皮肤提拉、紧致作用,达到有效拉紧松弛肌肤,改善色素、美白嫩肤、改善粗糙毛孔、抚平皱纹的美容效果。
[0005] 然而,现有的各种微针、射频微针、溶脂吸脂设备和注射填充针各有其缺点。
[0006] 现有的各种微针治疗设备如黄金射频微针和已有的大量专利如CN104921961A一种多效修复的可降解生物微针贴、CN204637315U微射频针蓝光治疗仪、CN104546122A一种射频治疗手柄、CN102639184A透皮输送装置、CN204446972U可调式微针美容棒、CN104117138A一种超声微针复合经皮给药装置等针刺深度仅达到真皮层,不能穿刺进入皮下脂肪层或深筋膜层,仅对真皮和表皮组织起加热或作为药物穿过皮肤组织的通道使用,尽管多次改进,但多数改进成效不大。
[0007] 现有的溶脂吸脂设备是经隐蔽部位小切口,使用带有边缘较锐利侧孔的吸脂管在皮下脂肪层形成与皮肤表面平行的隧道,通过侧孔边缘的切割和/或激光等溶脂,然后使用负压吸出脂肪;或使用实心细通条先行在皮下脂肪层形成与皮肤表面平行的隧道,然后穿入光纤、发射激光溶脂,抽出光纤后再穿入边缘钝性侧孔的吸脂管吸出液化脂肪。这些吸脂方法的缺点是:面部等皮下脂肪较薄处容易造成不平整(因隧道间隔仍存在较厚脂肪);液化脂肪吸出不彻底,导致分解产生的脂肪酸对周围组织产生毒性作用;或直接吸脂容易误伤神经血管等。
[0008] 注射填充物(透明质酸,亦称为“玻尿酸”、胶原或颗粒脂肪和其它人工合成物如聚乳酸等)塑形,以改变颜面等部位的外形或补充老化导致的容积减少是常用的医疗美容手段,即“微整形”。然而,现有的方法是使用25G或30G的钝针头注射填充透明质酸和胶原,或外径≤2mm、钝性边缘侧孔≤3mm的脂肪注射管,经与皮肤表面平行的隧道交叉或微点状注射,同样容易造成注射后不平整,前者尽管为钝头,但太细的钝头与锐性针头无异,容易损伤血管,一旦填充剂误入血管可能造成失明和表面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
[0009] 另外,在紧肤嫩肤、吸脂或注射填充物塑形时须使用不同设备(实心微针、吸脂管或注射针头等),穿刺次数频繁,在面部等皮下脂肪较薄处可能存在隧道间隔,容易造成对皮肤尤其是表皮组织的损伤。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具有多种治疗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治疗方式或同时运用多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医生可以根据需要,在一次穿刺中可选择对深筋膜和真皮组织进行加热收紧或填充、对皮下脂肪溶脂吸脂或填充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治疗,有效避免现有方法的缺点,减少损伤,节约治疗时间并降低治疗成本。
[0011]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 本发明的外观呈现为手枪式,包括控制区、操作区和外壳8。
[0013] 外壳8由操作区外罩801和手柄802组成,操作区主要由穿刺部1、管状电极针部2、并联接头3、注射器/负压接口4和注射器17组成,穿刺部1由穿刺针101和穿刺部基盘102组成,穿刺针101大于等于2根,所述穿刺针101为中空管状或3/8、1/2半圆槽状,所述穿刺针101针尖特制成锐性边缘,长度能刺穿真皮即可(0-5.0mm),所述穿刺针101可通过穿刺部基盘102上设置的孔穿过穿刺部基盘102并可固定在穿刺部基盘102上,穿刺部1的外侧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管状电极针部2由管状电极针201、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侧孔203组成,管状电极针201大于等于2根,管状电极针201为钝头中空管状,管状电极针201通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的孔穿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穿刺针101内径大于管状电极针201外径,管状电极针
201前端穿入穿刺针101内部,管状电极针201后端连接在并联接头3上,注射器17或者负压源通过注射器/负压接口4连接在并联接头3上,推拉装置18与注射器17后端连接,推拉装置
18的末端设有滑动轮。
[0014] 操作区外罩801上还设置有穿刺部传动装置19、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
[0015] 操作区外罩801为中空筒状结构,操作区外罩801内壁相对设置有三组滑动槽16:第一组滑动槽16用于穿刺部1的前后平行滑动,穿刺部1的外侧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与滑动槽16大小相适合的滑动轮,滑动轮嵌入滑动槽16中,在穿刺部传动装置19的作用下前后滑动,带动穿刺部1的前后滑动;第二组滑动槽16用于管状电极针部2的前后平行滑动,同样管状电极针部2的外侧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与滑动槽16大小相适合的滑动轮,滑动轮嵌入滑动槽16中,在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的作用下前后滑动,带动管状电极针部2的滑动;第三组滑动槽16用于推拉装置18推动或牵拉注射器17的注射活塞,滑动轮在滑动槽16上的前后滑动可以推动或牵拉注射器17的注射活塞在针筒内水平滑动。。
[0016] 控制区安装在手柄802内,控制区包括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插头15、电刀开关20、总开关22,所述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设置在手柄802内部,所述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
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开关20和总开关22设置在手柄802面板上。
[0017] 所述穿刺部基盘1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和方形排列的孔;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和方形排列的孔。使用时,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穿刺部基盘102的形状完全一致,以便管状电极针201能通过穿刺针101刺破的皮肤破口进入皮肤。所述孔排列成的单排或多排直线或曲线的长度为10.0-50.0mm、圆的直径10.0-50.0mm、椭圆的长短径为10.0-50.0mm、方形长宽各10.0-50.0mm,可根据治疗需求选择不同排列方式的孔供穿刺针101和管状电极针201穿过去进行治疗,穿刺部1与操作区外罩801借滑动槽16和穿刺部1外侧设有的滑轮相连,在操作区外罩801方向的移动距离为0-5.0mm,使其刺入皮肤深度在0-5.0mm之间,根据拟穿刺的部位,调节穿刺针101使露出操作区外罩801的距离为0-5.0mm,施加力量刺穿皮肤到需要的深度,微电机10通过控制穿刺部传动装置19进而控制穿刺部1移动,移动的精确距离由微电脑11控制。
[0018] 管状电极针201的特征为:钝头、空心、多侧孔。钝头端设置有1-6个侧孔203,侧孔203的长度0.1-5.0mm、宽度小于等于针体直径的1/2。针头钝性末端和基底端各约0.5-
1.0mm无绝缘而针体其它部分镀绝缘层、其外径≤锐性边缘穿刺针101的外径(即略细于穿刺针101)。一般穿刺针101为16G-25G,管状电极针201为17G-30G。
[0019] 穿刺部1、管状电极针部2和注射器17的平行滑动相对独立:穿刺时,穿刺部1和管状电极针部2须联动,穿刺完成后,管状电极针部2可单独滑动,溶脂吸脂或注射填充时,管状电极针部2和注射器17的推拉装置18联动。管状电极针体部2在滑动槽16上滑动可经穿刺部1向前移动0-100.0mm,运动距离通过微电脑和微电机精确控制。
[0020] 当进行手术时,按下总开关22,启动微电脑11和微电机10,微电脑11和微电机10控制穿刺部传动装置19,带动穿刺针101水平移动刺穿皮肤,当穿刺部基盘102与皮肤紧密接触时,通过微电脑11和微电机10控制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带动管状电极针201沿着穿刺针101移动的方向依次进入穿刺针101内部和穿刺针1刺穿的皮肤创口内,同时操作微电脑11控制穿刺部传动装置19,带动穿刺部1反向移动,使穿刺针101沿管状电极针201外部退回到操作区外罩801内部,避免其误伤皮肤。
[0021] 因皮下脂肪组织疏松,管状电极针201只要能经穿刺部1形成的创口穿过致密的真皮层,即可根据治疗需要留在真皮层或深入到脂肪层或更深的SMAS层(深筋膜层),注射填充剂,或发射射频或高频电流加热真皮,或边熔化脂肪边吸出之。
[0022] 当用作注射填充胶原或透明质酸,或刺激真皮胶原增生的射频电极使用时,为了能使填充剂平整填充,管状电极针201规格为25G-30G、间距为1.0-4.0mm;而作为射频溶脂和吸脂使用时,管状电极针201规格为17G或18G、间距为3.0-10.0mm,以便提高溶脂和抽吸效率并使吸脂区平整。
[0023] 推拉装置18通过滑动槽16将注射器在后端固定,推拉动力由微电机10提供,注射量通过微电脑11精确控制。
[0024] 当进行注射填充胶原或透明质酸等填充物,或者吸脂操作时,在管状电极针201后末端连接并联接头3,并联接头3为中空盘状,前端可连接若干支管状电极针201,后端设置单一注射器/负压接口4,用于连接注射器17,需要注入填充物(透明质酸、胶原或颗粒脂肪)时,接小容量的注射器17,启动注射开关5,微电脑11和微电机10控制推动量控制器12,进而通过推拉装置18移动进行注射器17的推入操作,每针注入量控制在0.05ml-0.2ml之间;当用作电刀、射频破碎脂肪的同时需吸出液化脂肪或用作电凝止血时,接≥10ml注射器,微电脑11和微电机10控制推动量控制器12,进而通过推拉装置18移动进行注射器17的拉出操作,吸出脂肪或血液/体液,此时注射器相当于负压源。亦可通过注射器/负压接口4接入其它负压源如负压吸引器等,进行抽吸操作。
[0025] 同样,穿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的管状电极针201基底端经印刷线路板的导线与手柄802内的射频控制器13连接,射频控制器13经电凝/射频开关7与高频电发生器或射频发生器连接,按下电凝/射频开关7时,可产生电刀或射频的溶脂或刺激作用以及电凝止血作用。
[0026] 手柄802左端设置电凝/射频开关7和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可以控制射频或电凝,其开关作用由接入高频电发生器或射频发生器决定,二者不可同时接入;接入高频电发生器时,启动电刀开关20,此时电凝/射频开关7作为电凝开关使用。
[0027] 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和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开关20分别可同时启动。接入高频电发生器,做注射填充物、溶脂(须开启电刀开关20)或加热操作时,开启推拉装置开关6,移动管状电极针201操作,如遇出血,开启电凝/射频开关7电凝止血,此时,电凝/射频开关7起电凝开关作用;接入射频发生器并做上述操作时,开启推拉装置开关6和电凝/射频开关7,此时,该开关控制射频发生,起射频开关的作用。移动管状电极针201,因射频具有切割或止血作用,出血极少。
[0028] 手柄802上安装有三种控制器。电刀/电凝控制器9:每根管状电极针201钝头端依次放电,实现单极模式的电切或电凝,或每两个距离1.0-3.0mm的相邻电极间放电的双极电凝模式,电凝/射频开关7作为电凝开关使用时,开启电刀开关20另外设置。射频控制器13:开启电凝/射频开关7时,每根钝头空心管状电极针201同时发射射频。推动量控制器12:控制推拉装置18进行注射器活塞的推入和拉出操作。
[0029] 操作区外罩801内壁后端设有的推拉装置18可以固定不同规格(1ml、10ml、20ml和50ml)的注射器17。固定1ml注射器时用于注射;固定≥10ml注射器时用于抽吸,此时,推拉装置18固定注射器处于负压状态,负压值由微电脑11控制微电机10实现。

附图说明

[0030] 附图1、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结构图
[0031] 1-穿刺部、101-穿刺针、102-穿刺部基盘、2-管状电极针部、201-管状电极针、202-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3-侧孔、3-并联接头、4-注射器/负压接口、5-注射开关、6-推拉装置控制开关、7-电凝/射频开关、8-外壳、801-操作区外罩、802-手柄、9-电刀/电凝控制器、10-微电机、11-微电脑、12-推动量控制器、13-射频控制器、14-电池盒、15-插头、16-滑动槽、17-注射器、18-推拉装置、19-穿刺部传动装置、20-电刀开关、21-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
22-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所述微针式多功能溶脂填充美容枪呈手枪式,包括控制区、操作区和外壳8,外壳8由操作区外罩801和手柄802组成,操作区主要由穿刺部1、管状电极针部2、并联接头3、注射器/负压接口4和注射器17组成,穿刺部1由穿刺针101和穿刺部基盘102组成,穿刺针101大于等于2根,穿刺针101为中空管状或3/8、1/2半圆槽状,所述穿刺针101针尖特制成锐性边缘,长度为0-5.0mm,穿刺针101可通过穿刺部基盘
102上设置的孔穿过穿刺部基盘102,穿刺部1的外侧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管状电极针部2由管状电极针201、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侧孔203组成,管状电极针201大于等于2根,管状电极针201为钝头中空管状,钝头端侧面设置有侧孔203,侧孔203数量为1-6个,侧孔的长度0.1-5.0mm、宽度小于等于管状电极针201针体直径的1/2,所述管状电极针
201的钝头端设有约0.5-1.0mm无绝缘层,管状电极针201其它部分镀绝缘层,基底端经电凝/射频开关7与电凝/电刀输出接口或射频输出接口连接。管状电极针201可通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的孔穿过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靠近操作区外罩801处设有滑动轮,穿刺针101内径大于管状电极针201外径,管状电极针201前端穿入穿刺针101内部,管状电极针201后端连接在并联接头3上,注射器17或负压源通过注射器/负压接口4连接在并联接头3上,所述的注射器17可以更换,容量为1ml时用于注射,容量≥
10ml时用于抽吸。推拉装置18与注射器17后端连接,所述推拉装置18的末端设有滑动轮,操作区外罩801为中空筒状结构,操作区外罩801内壁相对设置有三组滑动槽16,一组滑动槽
16用于穿刺部1的前后平行滑动,另一组滑动槽16用于管状电极针部2的前后平行滑动,还有一组滑动槽16用于推拉装置18推动或牵拉注射器17的注射活塞;操作区外罩801上还设置有穿刺部传动装置19、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控制区安装在手柄802内,控制区包括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
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插头15、电刀开关20、总开关22,所述电刀/电凝控制器9、微电机10、微电脑11、推动量控制器12、射频控制器13、电池盒14设置在手柄
802内部,所述注射开关5、推拉装置控制开关6、电凝/射频开关7、电刀开关20和总开关22设置在手柄802面板上。
[0035] 所述穿刺部基盘1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和方形排列的孔;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上设置有呈单排或多排直线、单排或多排曲线、圆形或椭圆形和方形排列的孔,管状电极针部基盘202和穿刺部基盘102的形状完全一致。所述孔排列成的单排或多排直线或曲线的长度为10.0-50.0mm、圆的直径10.0-50.0mm、椭圆的长短径为10.0-50.0mm、方形长宽各10.0-50.0mm。
[0036] 实施例2加热收紧深筋膜和/或真皮组织
[0037] 通过微电脑11对微电机10和穿刺部传动装置19进行控制,使得穿刺部1刺穿皮肤真皮组织;然后通过微电脑11对微电机10和穿刺部传动装置19、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进行控制,使得管状电极针部2的管状电极针201沿着穿刺针101进入真皮组织和深筋膜的同时,控制穿刺针101随穿刺部1退回到操作区外罩801之内,以避免其误伤皮肤。然后启动射频控制器13,射频控制器13经电凝/射频开关7与射频发生器连接,接通电凝/射频开关7时,管状电极针201可产生射频加热收紧皮肤的作用。
[0038] 实施例3注射药物如肉毒毒素或填充透明质酸(亦称为“玻尿酸”)、胶原或颗粒脂肪等进入真皮组织和脂肪组织
[0039] 按照加热收紧的步骤将管状电极针201送入到真皮组织、脂肪组织或深筋膜,在注射器/负压接口4接入小容量的注射器17,打开注射开关5,通过微电脑11控制、微电机10提供动力,推拉装置18推动注射器17,将药物或填充剂如透明质酸(亦称为“玻尿酸”)、胶原或颗粒脂肪等推入到相应的皮肤组织层。
[0040] 实施例4对脂肪组织进行溶脂吸脂
[0041] 同样按照对皮肤加热收紧的步骤,将管状电极针201送入到脂肪组织,经射频发生器接口接入射频发生器,电凝/射频开关7与射频发生器连接,接通电凝/射频开关7时,管状电极针201在微电脑11控制、微电机10经管状电极针部传动装置21提供动力在脂肪组织内移动的同时,发生射频溶脂作用,对脂肪细胞进行加热,导致脂肪细胞分解。溶脂吸脂完毕,还可对真皮组织加热,使其排列紧密,来达到紧肤的效果。在溶解脂肪组织的同时,经注射器/负压接口4接入大容量注射器17,通过微电脑11控制、微电机10提供动力,推拉装置18拉动大容量注射器17的注射器芯形成设定的负压,吸出溶解的脂肪液,残留的溶解脂肪可以通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达到溶脂塑形或减肥的目的。亦可在注射器/负压接口4接入负压源,将溶解的脂肪液吸出。
[0042] 如果经高频电刀/电凝发生器接口接入高频电刀/电凝发生器,电凝/射频开关7和电刀开关20与高频电刀/电凝发生器连接,同样可以使用高频电刀/电凝溶脂,再吸脂,但效率较低。
[0043] 实施例5进行加热收紧、溶脂吸脂和填充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治疗
[0044] 穿刺针101和管状电极针201在皮肤各层留下刺口出血较多时,接入高频电刀/电凝发生器时,高频电刀/电凝发生器与电凝/射频开关7连接,接通电凝/射频开关7时,管状电极针201传导的高频电凝可以止血,即起电凝作用。
[0045] 实施例6作为药物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真皮和血液循环的通道
[0046] 穿刺部还可以作为普通微针使用,穿刺针101刺穿皮肤的主要屏障(角质层和表皮),在表皮形成微小孔道,在皮肤表面涂抹药物,药物可经此通道进入真皮,进而被真皮的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反之,通过此孔道,血液及其中物质也可能从皮肤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