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10711163.0

文献号 : CN1057159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国洲

申请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及胶框。光源设于导光板侧面,光学膜片设于导光板上,胶框由多个侧壁围设而成,并将导光板、光源及光学膜片固定其中。该胶框靠近光源一侧的其中一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覆盖光源且承载显示面板。延伸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弹臂。弹臂包括一顶面及与顶面相对的一抵持面。弹臂受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抵持面抵持于导光板或者光学膜片上。

权利要求 :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及胶框;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胶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侧壁,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及所述光学膜片固定于所述胶框内;其特征在于:该胶框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其中一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覆盖所述光源;所述延伸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弹臂;所述弹臂包括一顶面及与所述顶面相对的一抵持面;所述弹臂受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导光板或者所述光学膜片上;该顶面不与该导光板或该光学膜片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抵持面相对所述导光板呈倾斜姿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导光板或者所述光学膜片上,形成部分接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为弧面结构或者斜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延伸壁,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凹陷部,以增加所述弹臂的弹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凹陷部为两个,分别由所述连接部二相对侧相向凹陷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陷部均呈弧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包括至少一扩散片,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扩散片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低于所述延伸壁的上表面。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背光模组及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一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及胶框;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胶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侧壁,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及所述光学膜片固定于所述胶框内;其特征在于:该胶框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其中一所述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覆盖所述光源且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延伸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弹臂;所述弹臂包括一顶面及与所述顶面相对的一抵持面;所述弹臂受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导光板或者所述光学膜片上;该顶面不与该导光板或该光学膜片相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为弧面结构或斜面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抵持面与所述延伸壁,所述连接部具有至少一凹陷部,以增加所述弹臂的弹性。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凹陷部为两个,分别由所述连接部二相对侧相向凹陷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低于所述延伸壁的上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未发生弹性形变时,所述抵持面相对所述导光板呈倾斜姿态。

说明书 :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使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设于背板内的反射片、设于反射片上的导光板、设于导光板上的光学膜片组、设于背光板内且相对导光板设置的背光源、设于背板上的胶框及设于背光源及导光板入光端上方并通过塞紧、贴附或卡合固定于胶框上的弹性挡墙,该弹性挡墙包括底面及与底面垂直的侧面,该底面及该侧面与导光板的上表面及背光源紧密接触,从而把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以解决背光模组入光侧漏光的问题。然,该背光模组需额外设置该弹性挡墙,增加硬件成本及组装工序。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漏光的背光模组。
[0004]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漏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5] 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及胶框。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胶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侧壁,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及所述光学膜片固定于所述胶框内。该胶框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其中一所述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覆盖所述光源。所述延伸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弹臂。所述弹臂包括一顶面及与所述顶面相对的一抵持面。所述弹臂受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导光板或者所述光学膜片上,以阻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板或所述光学膜片的侧缘漏出。
[0006]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设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光学膜片及胶框。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导光板侧面,所述光学膜片设于所述导光板上,所述胶框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侧壁,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及所述光学膜片固定于所述胶框内。该胶框靠近所述光源一侧的其中一所述侧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该延伸壁覆盖所述光源且承载所述显示面板。所述延伸壁向内延伸形成一弹臂。所述弹臂包括一顶面及与所述顶面相对的一抵持面。所述弹臂受压时发生弹性形变,以使所述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导光板或者所述光学膜片上, 以阻挡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板或所述光学膜片的侧缘漏出。
[0007]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利用自胶框延伸形成的弹臂发生弹性形变抵持于导光板或光学膜片上以达到防止漏光的效果,无需额外设置硬件,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及简化组装工序。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0009]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0010] 图3是图1沿Ⅲ-Ⅲ方向的剖面图;
[0011] 图4是图3沿Ⅳ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013]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014]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015]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
[001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设备10包括层迭设置的显示面板170及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110、反射片140、导光板120、光学膜片130、光源150、光源条180及胶框160。所述反射片14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所述导光板12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40上,所述光学膜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所述光源150固定于所述光源条180上,所述胶框16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且所述胶框160固定所述光学膜片
130、所述导光板120及所述光源条180,所述显示面板170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130上且由所述胶框160承接,所述胶框160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170通过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一起。
[0019]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扩散片131及二增亮片1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可以是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及二所述增亮片132,也可以是所述光学膜片130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还可以是其它包含至少一所述扩散片131的搭配方式。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入光面121,所述光源150邻近所述入光面121设置,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121再依次经过所述扩散片131、所述二增亮片132后,转化成亮度高且辉度均一的背光射入所述显示面板170。
[0020] 请一并参照图3及图4,图3是图1沿Ⅲ-Ⅲ方向的剖面图。图4是图3沿Ⅳ处的局部放大图。所述胶框160具有四个侧壁161,所述四个侧壁161首尾相连围设形成封闭的方形结构,所述导光板120、所述光学膜片130以及所述光源150装设在所述胶框160内。所述胶框160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成型,其颜色为白色。邻近所述光源150的其中一所述侧壁161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1611,所述显示面板170承载固定于该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50位于所述胶框160的所述侧壁161与所述导光板120之间,所述延伸壁1611位于所述光源150上方且覆盖所述光源150。
[0021] 所述延伸壁1611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末端向内延伸形成具有弹性的弹臂1612。所述弹臂1612包括一顶面1612a及与所述顶面1612a相对的一抵持面1612b,该抵持面
1612b的高度低于该延伸壁1611下表面高度,所述抵持面1612b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以形成微量干涉,从而防止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板120侧缘漏出,造成所述光源
150的利用率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块100的光学品味。其中,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
120形成微量干涉时,干涉量大于所述光学膜片130的制造公差、所述导光板120的制造公差及所述背光模块100的组装公差之和,但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干涉量不应过大而损伤所述导光板120。由于所述弹臂1612是自所述胶框160一体形成,无需额外设置硬件来与所述导光板120形成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此外,该弹臂1612形成于所述胶框160上,故可以与所述胶框160同时组装,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
[0022] 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顶面1612a为一倾斜结构的面,其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呈阶梯形,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且不与所述显示面板170连接。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可以防止所述弹臂1612在预压变形时抵触到所述显示面板170而造成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损伤。所述抵持面1612b亦为倾斜结构的面,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
1611的下表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有利于形成所述抵持面
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始终接触的结构,从而防止漏光。
[0023] 所述显示面板170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使所述抵持面1612b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的上表面形成微量干涉。而在所述显示面板170未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所述弹臂1612未发生弹性形变,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的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与所述导光板120刚好接触或者具有一定间隙,处于该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抵持面1216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表面呈相对倾斜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
1612b的前端是部分嵌入所述导光板120的上表面的。由于所述弹臂1612具有弹性,可以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70至所述胶框160上时,通过微调所述弹臂1612与所述导光板120的接触量而达到最佳防止漏光的效果。由于所述弹臂1612具有弹性,可以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70至所述胶框160上时,通过微调所述弹臂1612与所述导光板120的接触量而达到最佳防止漏光的效果。
[0024]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也可以是弧面结构,当所述抵持面1612b是弧面结构时,所述抵持面1612b的圆心在远离所述导光板120的一侧,所述导光板120与所述抵持面1612b形成切线相交。由于是通过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可确保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紧密接触,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漏光效果。而由于所述抵持面1612b为斜面或弧面结构,故对所述抵持面1612b的平整度并没有严格要求即可实现防止漏光的功效,从而降低产品制造工艺难度。
[0025] 请同时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的剖面图,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170及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110、反射片140、导光板120、光学膜片130、光源150、光源条180及胶框160。所述反射片14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所述导光板12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40上,所述光学膜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所述光源150固定于所述光源条180上,所述胶框16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且所述胶框160固定所述光学膜片130、所述导光板120及所述光源条
180,所述显示面板170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130上,且由所述胶框160承接,所述胶框160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170通过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一起。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扩散片131及二增亮片1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可以是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及二所述增亮片132,也可以是所述光学膜片130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还可以是其它包含至少一所述扩散片131的搭配方式。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入光面121,所述光源150邻近所述入光面121设置,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121再依次经过所述扩散片131、所述二增亮片132后,转化成亮度高且辉度均一的背光射入所述显示面板170。
[0027] 所述胶框160具有四个侧壁161,所述四个侧壁161首尾相连围设形成封闭的方形结构,所述导光板120、所述光学膜片130以及所述光源150装设在所述胶框160内。所述胶框160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成型,其颜色为白色。邻近所述光源150的其中一所述侧壁161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1611,所述显示面板170承载固定于该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50位于所述胶框160的所述侧壁161与所述导光板120之间,所述延伸壁1611位于所述光源150上方且覆盖所述光源150。
[0028] 所述延伸壁1611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末端向内延伸形成具有弹性的弹臂1612。所述弹臂1612包括一顶面1612a及与所述顶面1612a相对的一抵持面1612b,该抵持面
1612b的高度低于该延伸壁1611下表面高度,所述抵持面1612b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以形成微量干涉,从而防止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板120侧缘漏出,造成所述光源
150的利用率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块100的光学品味。其中,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
120形成微量干涉时,干涉量大于所述光学膜片130的制造公差、所述导光板120的制造公差及所述背光模块100的组装公差之和,但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干涉量不应过大而损伤所述导光板120。由于所述弹臂1612是自所述胶框160一体形成,无需额外设置硬件来与所述导光板120形成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此外,该弹臂1612形成于所述胶框160上,故可以与所述胶框160同时组装,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
[0029] 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顶面1612a为一倾斜结构的面,其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呈阶梯形,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且不与所述显示面板170连接。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可以防止所述弹臂1612在预压变形时抵触到所述显示面板170而造成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损伤。所述抵持面1612b亦为倾斜结构的面,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
1611的下表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有利于形成所述抵持面
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始终接触的结构,从而防止漏光。
[0030] 所述显示面板170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的上表面。而在所述显示面板170未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所述弹臂1612未发生弹性形变,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的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与所述导光板120刚好接触或者具有一定间隙,处于该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抵持面1216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表面呈相对倾斜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是部分嵌入所述导光板
120的上表面的。由于所述弹臂1612具有弹性,可以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70至所述胶框160上时,通过微调所述弹臂1612与所述导光板120的接触量而达到最佳防止漏光的效果。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也可以是弧面结构,当所述抵持面1612b是弧面结构时,所述抵持面1612b的圆心在远离所述导光板120的一侧,所述导光板120与所述抵持面1612b形成切线相交。由于是通过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可确保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紧密接触,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漏光效果。而由于所述抵持面1612b为斜面或弧面结构,故对所述抵持面1612b的平整度并没有严格要求即可实现防止漏光的功效。
[003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臂1612还包括连接部1613,所述连接部1613连接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所述连接部1613具有至少一凹陷部1613a,以增加所述弹臂1612的弹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613上具有一个所述凹陷部1613a,且所述凹陷部
1613a呈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凹陷部1613a是沿所述抵持面1612b的一侧向靠近所述顶面
1612a的方向凹陷的。所述连接部1613呈弧形的凹陷部可减免所述连接部1613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造成所述弹臂1612容易被折断。
[0032]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的剖面图,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170及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110、反射片140、导光板120、光学膜片130、光源150、光源条180及胶框160。所述反射片14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所述导光板12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40上,所述光学膜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所述光源150固定于所述光源条180上,所述胶框16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且所述胶框160固定所述光学膜片130、所述导光板120及所述光源条180,所述显示面板170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130上,且由所述胶框160承接,所述胶框160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170通过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一起。
[003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扩散片131及二增亮片1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可以是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及二所述增亮片132,也可以是所述光学膜片130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还可以是其它包含至少一所述扩散片131的搭配方式。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入光面121,所述光源150邻近所述入光面121设置,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121再依次经过所述扩散片131、所述二增亮片132后,转化成亮度高且辉度均一的背光射入所述显示面板170。
[0034] 所述胶框160具有四个侧壁161,所述四个侧壁161首尾相连围设形成封闭的方形结构,所述导光板120、所述光学膜片130以及所述光源150装设在所述胶框160内。所述胶框160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成型,其颜色为白色。邻近所述光源150的其中一所述侧壁161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1611,所述显示面板170承载固定于该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50位于所述胶框160的所述侧壁161与所述导光板120之间,所述延伸壁1611位于所述光源150上方且覆盖所述光源150。
[0035] 所述延伸壁1611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末端向内延伸形成具有弹性的弹臂1612。所述弹臂1612包括一顶面1612a及与所述顶面1612a相对的一抵持面1612b,该抵持面
1612b的高度低于该延伸壁1611下表面高度,所述抵持面1612b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以形成微量干涉,从而防止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板120侧缘漏出,造成所述光源
150的利用率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块100的光学品味。其中,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
120形成微量干涉时,干涉量大于所述光学膜片130的制造公差、所述导光板120的制造公差及所述背光模块100的组装公差之和,但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干涉量不应过大而损伤所述导光板120。由于所述弹臂1612是自所述胶框160一体形成,无需额外设置硬件来与所述导光板120形成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此外,该弹臂1612形成于所述胶框160上,故可以与所述胶框160同时组装,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
[0036] 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顶面1612a为一倾斜结构的面,其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呈阶梯形,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且不与所述显示面板170连接。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可以防止所述弹臂1612在预压变形时抵触到所述显示面板170而造成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损伤。所述抵持面1612b亦为倾斜结构的面,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
1611的下表面。所述抵持面1612b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有利于形成所述抵持面
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始终接触的结构,从而防止漏光。
[0037] 所述显示面板170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的上表面。而在所述显示面板170未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所述弹臂1612未发生弹性形变,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的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与所述导光板120刚好接触或者具有一定间隙,处于该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抵持面1216b与所述导光板120的表面呈相对倾斜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是部分嵌入所述导光板
120的上表面的。由于所述弹臂1612具有弹性,可以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70至所述胶框160上时,通过微调所述弹臂1612与所述导光板120的接触量而达到最佳防止漏光的效果。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也可以是弧面结构,当所述抵持面1612b是弧面结构时,所述抵持面1612b的圆心在远离所述导光板120的一侧,所述导光板120与所述抵持面1612b形成切线相交。由于是通过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导光板120上,可确保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导光板120紧密接触,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漏光效果。而由于所述抵持面1612b为斜面或弧面结构,故对所述抵持面1612b的平整度并没有严格要求即可实现防止漏光的功效。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臂1612还包括连接部1613,所述连接部1613连接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所述连接部1613具有至少一凹陷部1613a,以增加所述弹臂1612的弹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613上具有两个所述凹陷部1613a,且所述凹陷部
1613a呈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二凹陷部1613a是所述连接部1613的两相对侧相向凹陷形成的。所述连接部1613呈弧形的凹陷部可减免所述连接部1613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造成所述弹臂1612容易被折断。
[0039] 请参照图7,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的剖面图,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170及背光模块100,该背光模块100包括背板110、反射片140、导光板120、光学膜片130、光源150、光源条180及胶框160。所述反射片14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所述导光板120设置于所述反射片140上,所述光学膜片13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上,所述光源150固定于所述光源条180上,所述胶框160收容于所述背板110内,且所述胶框160固定所述光学膜片130、所述导光板120及所述光源条180,所述显示面板170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130上,且由所述胶框160承接,所述胶框160的上表面与所述显示面板170通过胶水或者胶带固定在一起。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一扩散片131及二增亮片13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130可以是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及二所述增亮片132,也可以是所述光学膜片130仅包括二所述扩散片131,还可以是其它包含至少一所述扩散片131的搭配方式。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入光面121,所述光源150邻近所述入光面121设置,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经所述入光面121再依次经过所述扩散片131、所述二增亮片132后,转化成亮度高且辉度均一的背光射入所述显示面板170。
[0041] 所述胶框160具有四个侧壁161,所述四个侧壁161首尾相连围设形成封闭的方形结构,所述导光板120、所述光学膜片130以及所述光源150装设在所述胶框160内。所述胶框160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成型,其颜色为白色。邻近所述光源150的其中一所述侧壁161向内延伸形成一延伸壁1611,所述显示面板170承载固定于该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50位于所述胶框160的所述侧壁161与所述导光板120之间,所述延伸壁1611位于所述光源150上方且覆盖所述光源150。
[0042] 所述延伸壁1611邻近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末端向内延伸形成具有弹性的弹臂1612。所述弹臂1612包括一顶面1612a及与所述顶面1612a相对的一抵持面1612b,该抵持面
1612b的高度低于该延伸壁1611下表面高度,
[0043] 所述抵持面1612b抵持于所述扩散片131上以形成微量干涉,从而防止所述光源150发出的光从所述扩散片131侧缘漏出,造成所述光源150的利用率低而降低所述背光模块100的光学品味。其中,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扩散片131形成微量干涉时,干涉量大于所述光学膜片130的制造公差、所述导光板120的制造公差及所述背光模块100的组装公差之和,但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扩散片131的干涉量不应过大而损伤所述扩散片131。由于所述弹臂1612是自所述胶框160一体形成,无需额外设置硬件来与所述扩散片131形成紧密接触,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此外,该弹臂1612形成于所述胶框160上,故可以与所述胶框
160同时组装,有利于简化组装工序。
[0044] 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顶面1612a为一平面结构的面,其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呈阶梯形,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且不与所述显示面板170连接。所述顶面1612a低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上表面可以防止所述弹臂1612在预压变形时抵触到所述显示面板170而造成所述显示面板170的损伤。所述抵持面1612b为倾斜结构的面,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抵持面1612b高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所述抵持面1612b高于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有利于防止所述抵持面1612b过度压迫所述扩散片131而造成所述扩散片131压迫损伤。所述延伸壁1611下表面低于所述扩散片131的上表面,使得所述延伸壁1611的厚度可以制造得较厚而保证所述延伸壁1611的强度,但所述延伸壁1611下表面不低于所述导光板120的上表面,可以是刚好与所述导光板120接触也可以是与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定间隙,以防止所述延伸壁1611的下表面对所述导光板120造成压迫损伤。
[0045] 所述显示面板170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扩散片131上的上表面,而在所述显示面板170未安装于所述胶框160上时,所述弹臂1612未发生弹性形变,处于自然状态,此时的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与所述扩散片131刚好接触或者具有一定间隙,处于该自然状态下的所述抵持面1216b与所述扩散片131的表面呈相对倾斜状态。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扩散片131的数量为二的情形时,所述抵持面1216b抵持于其中一所述扩散片131上,优选地,所述抵持面1216b抵持于较下方的所述扩散片13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的前端是部分嵌入所述扩散片131的上表面的。由于所述弹臂1612具有弹性,可以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70至所述胶框160上时,通过微调所述弹臂1612与所述扩散片131的接触量而达到最佳防止漏光的效果。
[0046]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面1612b也可以是弧面结构,当所述抵持面1612b是弧面结构时,所述抵持面1612b的圆心在远离所述扩散片131的一侧,所述扩散片131与所述抵持面1612b形成切线相交。由于是通过具有弹性的所述弹臂1612产生弹性形变抵持于所述扩散片131上,可确保所述弹臂1612的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扩散片131紧密接触,从而达到较佳的防漏光效果。而由于所述抵持面1612b为斜面或弧面结构,故对所述抵持面1612b的平整度并没有严格要求即可实现防止漏光的功效。
[0047] 所述弹臂1612还包括一连接部1613,所述连接部1613连接所述抵持面1612b与所述延伸壁1611。为了增加所述弹臂1612的弹性,所述连接部1613设置有至少一凹陷部1613a,且每一所述凹陷部1613a均呈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连接部1613沿所述抵持面
1612b的一侧向靠近所述顶面1612a的方向凹陷形成一个所述凹陷部1613a。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1613的两相对侧,即沿所述抵持面1612b的一侧及所述顶面1612a的一侧,相向凹陷形成二所述凹陷部1613a。所述凹陷部1613a呈弧形结构,可减免所述连接部1613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造成所述弹臂1612容易被折断。
[0048]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