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480063191.4

文献号 : CN1057450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J·W·耶格尔J·F·霍根

申请人 : 因诺弗莱克斯公司

摘要 :

一种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包括:包装体、一对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和在包装体的纵向轴线上横向定位的底部角撑。通过将单体衬套在形成包装体的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定位来形成带角撑的包装。在包装形成期间,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并且裁切柔性织物以形成单独的包装,以至每个单体衬套在带角撑的包装的相应一个包装中形成底部角撑。

权利要求 :

1.一种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具有纵向轴线的柔性材料织物;

提供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

将所述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裁切成多个成对的单体衬套;

将所述成对的单体衬套沿所述柔性材料织物的纵向以隔开的关系连接至所述柔性材料织物,所述成对的单体衬套之间的间隔对应于正形成的所述带底部角撑的包装中每个包装的长度,且一对单体衬套中的衬套在所述柔性材料织物上以彼此侧向隔开的关系定位;

折叠所述柔性材料织物从而使所述一对单体衬套中的衬套彼此处于面对、相邻的关系,并连接其侧缘以形成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由此形成用于所述带底部角撑的包装中的每个包装的包装体,每个包装体包括在其相对侧边缘处连接的前包装片和后包装片,所述一对单体衬套大致位于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内;

在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的相应的相对边缘处形成一对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

以如下间隔裁切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即所述间隔中的每个在长度上对应于所述带底部角撑的包装中每个包装的长度,以至每一个单体衬套为正形成的包装中的一个包装提供底部角撑;和使所述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每个具有一对所述衬套,以使得所述包装的每个形成双底部角撑,以及将所述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的每个定位成在所述相应的一对底部角撑之间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其中:所述裁切步骤包括剪断所述单体衬套中的每个衬套,以至每个单体衬套的一部分提供:(1)用于正形成的包装中的一个包装的所述底部角撑,和(2)用于正形成的所述包装中的相邻一个包装的上衬套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其中:所述单体衬套中的每个的长度小于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的宽度以便于形成所述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包括:在裁切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的步骤之前将所述单体衬套中的每个连接至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包括:为所述上衬套部的每个提供位于所述相应上衬套部内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每个所述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包括一对分别连接至每个上衬套部的相对内表面的锁扣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包括:通过形成沿着所述前、后包装片中的一个的侧边缘延伸的密封件,连接所述柔性材料织物的侧缘以形成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衬套的织物包括折叠的形成衬套的材料的织物,其中所述折叠的形成衬套的织物的内侧表面不热封至其自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衬套的织物由与所述柔性材料织物不同的材料制成。

说明书 :

制造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由聚合物薄膜织物制成的包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以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包括在包装形态下相对于包装的纵向轴线横向定位的至少一个底部角撑和一对相对的、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所述形成方法允许与相关成型、填充和封口设备一起使用。

背景技术

[0002] 已发现由塑料、聚合物薄膜材料形成的包装由于能便利和有效地包装各种形式的食物和非食物产品而在市面上存在广泛的应用。这种类型的包装通常由折叠和密封聚合物材料的织物形成,以形成具有前、后包装片的包装体,包装片在其边缘处相互连接。取决于形成方法,前、后包装片或通过包装体的折叠部分相互连接、或通过将包装片相互连接的封条(代表性地为热封)相互连接。
[0003] 这种类型的无角撑的包装有时被称作“枕式包装(pillow packs)”,既不包括侧面角撑也不包括顶部或底部角撑。然而,对于很多应用场合,需要形成一种带角撑的包装,即提供在包装体的一个或多个边缘处具有向内延伸的、褶状角撑的包装。譬如,带侧面角撑的包装在包装体的相对侧面包括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这些侧面角撑将前、后包装片的相应侧向边缘彼此连接。
[0004] 对于某些应用场合,提供带底部角撑的包装是尤其可取的,即在包装体的底部具有向内延伸的角撑的包装。借助底部角撑的宽度和稳定性,这种类型的包装经常被构造成自立式,从而为消费者的挑选提供了充分的展示。
[0005] 迄今为止,通常通过在平行于聚合材料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 使该聚合材料织物打褶而形成带底部角撑的包装。适当的犁形器具和形成导向件在聚合物织物纵向移动时成形和配置该聚合物织物,包括在织物材料中形成连续的、向内延伸的底部角撑。随后,在织物的横向上形成适当的密封件以限定各个包装体,其均包括前、后包装片,且每个均具有底部角撑。通过切割材料织物而在横向延伸的密封件处形成各个包装体,在将织物切割成单个包装之前或之后装入每个包装中的东西。在与底部角撑相对的折叠的聚合物织物的边缘处形成上密封件从而闭合和密封每个包装体。
[0006] 如同从该典型的成形工艺中所理解的那样,每个包装体的高度或垂直尺寸大致等于聚合物织物的宽度的一半,小于底部角撑的尺寸。由此,所形成的任何包装的最大高度基本上由成型设备能够处理的聚合物材料织物的最大宽度限定。
[0007] 本发明提出同样具有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的带底部角撑的包装以及其形成方法,其克服了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传统成型工艺中的不足。大体上,这通过将每个包装形成为具有在每个包装和聚合物薄膜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定位的底部角撑、且也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来实现。能够容易和有效地形成具有任何所需高度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

发明内容

[0008] 体现本发明原理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包括由具有纵向轴线的柔性织物形成的包装体。所述柔性织物被折叠以限定所述包装体的前包装片和后包装片。在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的各个相对边缘处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在所述包装体的各个侧边缘处将所述前、后包装片相互连接,所述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形成在这些侧边缘处,同时沿着平行于所述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延伸的接缝将柔性织物连接至其自身。
[0009] 显著地,根据本发明形成的包装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前、后包装片之间的底部角撑,所述底部角撑从前、后包装片的下边缘向上和向内延伸。通过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包装,所述底部角撑在所述 包装体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以及在形成所述包装体的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定位在所述包装体内部。由此,能非常有效地在任何所选高度上形成包装体,而不必受到形成所述包装的柔性织物的宽度的限制。形成具有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的包装允许将包装配置成多用途,并且有利地允许将包装形成为直立的自立式展示。
[0010] 显著地,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形成方法的通用性允许以不同构造形成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带角撑的包装,其具有单独的底部角撑和一对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角撑或定位在所述底部角撑和所述前、后包装片中的一个之间,或所述侧面角撑延伸到所述底部角撑中。在可替换实施方式中,带角撑的包装形成有彼此相邻以形成双底部角撑的一对底部角撑,同时所述一对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在所述一对底部角撑之间延伸。虽然包装的成形如此实现以使得每个包装在包装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底部角撑相对的衬套部,但实施本发明以形成仅具有底部角撑而没有上衬套部的包装,这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纵向轴线的柔性材料织物的步骤。能使用适当的聚合物材料,这是由于其液体不渗透特性和热封性。
[0012] 连同柔性材料织物,本方法构思提出一种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形成衬套的织物为折叠的且大致呈管状,并且能被配置成提供所述底部角撑、以及一系列能形成上包装密封件的上衬套部、和/或一系列可重新封闭的开口。优选的是所述折叠的形成衬套的织物的内表面不热封到其自身,从而便于形成展开或打开以使得包装成形为大致自立式的一个或多个底部角撑。根据特定的应用场合,采用与柔性织物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形成衬套的织物是可取的。
[0013]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折叠的、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裁切成多个单体衬套的步骤,每个衬套具有折叠的、大致管状的构造。随后,将单体衬套在所述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沿所述 柔性织物的纵向以隔开的关系连接至所述柔性织物。在柔性织物上单体衬套之间的纵向间隔对应于所形成的每个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长度。明显地,如下文将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能如此设置包装使得每个单体衬套最终形成一个包装的底部角撑、以及所形成的包装中相邻一个的上衬套部。
[0014] 为了形成具有一对相邻底部角撑即双底部角撑的包装,能为成形的包装中的每个分别提供一对衬套。所述一对衬套能分别以彼此横向或侧向隔开的关系连接至柔性材料织物。
[0015] 在将单体衬套连接至柔性织物后,沿着其侧缘折叠并连接所述柔性织物以形成大致管状、折叠的柔性织物。单体衬套以隔开的关系大致定位在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内。假如所述一对衬套分别用于形成双底部角撑,在所述柔性材料织物已经被折叠后,该柔性材料织物的折叠会将单体衬套定位成彼此相邻。
[0016] 折叠所述柔性的织物材料为所述带角撑的包装中的每个形成了包装体,每个包装体包括在其相对侧边缘处连接的前包装片和后包装片。所述单体衬套大致位于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内。
[0017] 在连接柔性织物以形成大致管状的、折叠的柔性织物之前或之后,在所述折叠的织物的各个侧缘处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能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适当的犁形器具形成所述相对的、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所述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分别连接前、后包装片的相对侧边缘。
[0018] 接着,以如下间隔裁切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即所述间隔中的每个在长度上相应于所形成的每个带角撑的包装的长度。通过该裁切步骤,各个包装如此成形使得每个单体衬套为所述包装中的每一个提供底部角撑。
[0019]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裁切步骤包括剪断位于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内的单体衬套中的每个,以至所述裁切步骤包括剪断所述单体衬套中的每个使得每个单体衬套的一部分提供:(1)所述形成的包装中的一个包装的底部角撑,和(2)所述形成的包装中的一个相邻包装的上衬套部。然而,取决于所采用的特定成形技术,不必 裁切折叠的柔性织物内的单体衬套以形成除包装的所期望的底部角撑之外的上衬套部。
[0020] 根据本发明,所述单体衬套的每个的长度可小于所述折叠的柔性材料织物的宽度。这便于形成宽度小于所述包装的宽度的底部角撑,这使得在所述包装的相对侧边缘处在所述每个包装的前、后包装片之间令人满意地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能在底部角撑的相对端形成具有足够的宽度的侧密封件,从而允许包装容易实现自立和保持稳定。
[0021] 根据所示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在裁切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的步骤之前将单体衬套中的每个连接至所述折叠的柔性织物。
[0022] 取决于所形成的包装的类型,每个上衬套部能设有位于相应的上衬套部内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每个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包括一对分别连接至每个上衬套部的相对内表面的锁扣元件。所述锁扣元件可包括轮廓锁扣元件、粘合锁扣部件、钩环类型的锁扣部件、“公母型(unisex)”自接合锁扣部件、以及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可释放的锁扣设备。可替换地,可在所述包装的前包装片上设置可重新封闭的锁扣组件,从而便于反复使用包装内的东西。
[0023] 每个上衬套部可设有用于闭合所形成的包装中相应一个的上密封件。在该实施方式的现有优选实践中,所述上密封件形成在相应的上衬套部的内翻边缘之间。
[0024] 借助下文的详细描述、附图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可选地配置成可重新封闭的包装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透视图,其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
[0026] 图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1中所示的包装的形成的示意图;
[0027] 图3为类似于图1的透视图,其示出了体现了本发明原理的带角撑的包装的可替换实施例;
[0028] 图4为大致沿着图3中4-4线的剖视图;
[0029] 图5为具有双底部角撑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
[0030] 图6为大致沿着图5中6-6线截取的剖视图;
[0031] 图7为进一步示出图5所示包装的实施例的形成的示意图;以及
[0032] 图8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包括部分侧面角撑的带角撑的包装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实施方式,同时附图中示出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在下文中进行描述,这里要理解的是本公开应当认为是本发明的范例,而不是将本发明限制成所示出的特定实施方式。
[0034] 美国专利No.4,909,017、No.4,617,683、No.5,902,047、No.6,779,921、No.6,971,794和No.8,182,407记载了各种包装构造和形成方法,其通过引用全文并入本申请。
[0035] 首先,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体现了本发明原理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10。如将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带角撑的包装10可配置成可重新封闭的包装,且包括位于包装的上部或在包装的前片部分中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显而易见地,且如将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通过沿着相关柔性材料织物的纵向轴线以间隔的关系将多个衬套分别连接至该柔性织物而形成包装10。伴随着包装的形成,每个衬套在形成各个包装时能被分别裁切,且每个衬套分别提供一个包装中的底部角撑,以及同时在所形成包装的相邻一个中可选地形成上衬套部。然而,本发明能实施成没有裁切单体衬套,这些衬套配置成为所形成的每个包装提供底部角撑。
[0036] 进一步参照图1,所示出的带角撑的包装10包括由具有纵向轴线的柔性薄膜织物形成的包装体12,其中柔性织物已经被折叠从而限定包装体12的前包装片14和后包装片16。前、后包装片14和16在包装体12的相应侧边缘处相互连接。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形成包装体的柔性薄膜织物已经被折叠的位置将前、后包装片彼此连接。形成包装体12的柔性薄膜织物沿着平行于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 延伸的纵向接缝18连接至其自身。虽然接缝
18示出为大致位于后包装片16的中部位置,但是柔性织物能以其它方式连接至其自身,例如在沿着包装体的侧边缘中的一个侧边缘处。
[0037] 根据本发明,包装10包括位于前、后包装片14和16之间的底部角撑20,该底部角撑20从前、后包装片的下边缘向上和向内延伸。如将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褶状底部角撑20由位于形成包装体的柔性织物内的衬套材料构成,伴随着形成各个包装而裁切该衬套材料。
[0038] 带角撑的包装10进一步包括一对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1,其在包装体12的各个侧边缘处分别向包装10的内部延伸。侧面角撑21有利地为包装10提供用于有效包装和展示的盒形构造,而相关的底部角撑20有利地为包装10提供自立式构造。
[0039] 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侧面角撑21定位在前、后包装片14和16中的一个和底部角撑20的同一侧之间能便于包装10的形成。如图1所示,每个侧面角撑21位于底部角撑20和后包装片16之间。
[0040] 底部角撑20通过在包装体的相对侧缘处的一对侧密封件22、和将底部角撑20的边缘分别连接至前、后包装片14和16的一对端密封件连接至包装体并与之成为一体。进一步提供适当的密封件以将底部角撑20连接至相应的侧面角撑21。这里可以想到,底部角撑20配置成其宽度小于包装10的宽度,这使得能够形成密封件22。通过封闭底部角撑的相对端,这允许形成稳定、自立的包装。如果底部角撑面向内部的表面没有热封在一起,这将是可取的。
[0041] 根据当前示出的实施方式,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10能配置成用于可重新封闭的使用。为此,包装10可包括在包装体12的上端位于前、后包装片14和16之间的上衬套部24。上衬套部24优选包括衬套密封件,其可配置成为所谓的“剥离密封件”(peel seal),或者配置成伴随着包装的最初打开而分离。上衬套部24或者能配置成允许通过上衬套部触及包装内的东西,例如通过提供一个优选为弱化的区域。上衬套部24通过侧密封件28连接至包装体12并与之 成为一体,侧密封件28大致在其相对的侧边缘处将衬套部24的相对端分别连接至包装体。一对顶密封件30将上衬套部24的一对腿部或凸缘分别连接至前、后包装片14和16。
[0042] 在该实施方式中,上衬套部24包括用虚拟线示出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包括配置成可释放地紧固到彼此的第一和第二锁扣元件,这些锁扣元件分别连接至上衬套部24的腿部或凸缘。因此,衬套部24为第一和第二锁扣元件提供了第一和第二安装凸缘,这些凸缘分别向内定位并且连接至前、后包装片。
[0043] 应当意识到,通过上衬套部24和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能触及包装10内的东西。对于打开的情形,上衬套部24的腿部或凸缘是分开的,并且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的第一和第二锁扣元件是分开的。对于包装的最初打开,衬套密封件是打开且分离的,从而能触及包装10的内部。仅通过将衬套部24的腿部或凸缘按在一起并且将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的构件推压在一起,能容易地重新封闭包装10。如上所述,衬套密封件可包括所谓的“剥离密封件”,并且最终位于由衬套部24的腿部中的相对腿部提供的用于锁扣件32的安装凸缘之间。衬套密封件能提供窃启证据,从而为包装10的最初打开提供视觉上可识别的证据。
[0044] 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优选包括一对互锁轮廓锁扣元件。这样的锁扣元件可被相同或互补地配置。粘合锁扣部件、钩环锁扣部件、“公母型”自接合锁扣部件、或类似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装置能用作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
[0045] 作为在包装10的顶部设置可重新封闭的锁扣组件的替代方案,能在前包装片14的内侧表面上设置用虚拟线32’示出的可重新封闭的锁扣组件。可根据上述美国专利No.6,779,921成形具有所谓的可重新封闭的“前片”锁扣件的包装,其中前包装片14是能打开的以准许触及锁扣组件32’,从而触及并重新封闭包装中的东西。
[0046] 对于包装的形成,提供优选包括可热封聚合物材料的柔性织物40,其中通常在沿着其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进给柔性织物。通过提供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进一步进行所述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 成形,该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也优选包括适当的可热封聚合物材料。如果需要的话,形成衬套的织物的构成能与形成包装主体的柔性织物40不同。举例来说,能将形成衬套的材料选择成呈现出特定的透气特性或甚至是穿孔的,这对一些类型的包装是可取的。穿孔的塑料允许气体交换并且避免过度受潮,而实心的塑料产生较好的产品密封从而改变周围环境和降低有效的氧呼吸和催熟,因此延长产品的保存期限。
[0047] 这里可以想到,仅形成衬套的织物的一侧是可热封的,使得折叠的形成衬套的织物的内表面不热封到其自身。这导致了底部角撑20的腿部的最终打开和伸展,从而包装10能呈现出大致的自立趋势。
[0048] 形成衬套的织物可具有管状的构造,包括可释放地连接形成衬套的织物的侧边缘的衬套密封件。形成衬套的织物可设有可重新封闭的锁扣件32,其可要么设置成连续的形式要么设置为分段的、按规格裁切的长度。可重新封闭的锁扣元件优选以互连的关系大致定位在形成衬套的织物内。
[0049] 如所示的那样,单体衬套44从形成衬套的织物裁切出,并且在形成包装体的柔性织物40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定位。对于一些应用场合,例如通过适当的粘合剂分别密封单体衬套44的端部是可取的。单体衬套44以在织物40纵向上隔开的关系分别连接至柔性织物40。单体衬套44之间的间隔对应于所形成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10中每个包装的长度。例如通过热封将每个衬套44的端部连接至织物40。也能在织物40和衬套44之间形成沿着其相对侧边缘大致平行于可选锁扣件32延伸的横向密封件。
[0050] 在各个衬套44中的每个被连接至柔性织物40后,柔性织物被折叠,并且其侧缘被连接在一起,以形成折叠的柔性织物(参见图5和6)。这样,形成用于带底部角撑的包装中的每个包装的包装体。通过折叠柔性织物40,形成每个包装的前、后包装片14和16。折叠的柔性织物40能连接至其自身以形成后接缝(back seam)18,此时在折叠的织物的折叠侧缘处前、后包装片彼此连接。如所示的那 样,各个衬套44位于折叠的柔性织物40内。
[0051] 在形成折叠的织物40的同时,大致在折叠的织物的相对侧缘处形成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1。可使用适当的犁形器具等形成基本上连续的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如上所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侧面角撑21如此形成使得它们最终位于前包装片或后包装片和底部角撑20的相应前腿部或后腿部之间(如图1所示,例如在底部角撑20的后腿部和后包装片16之间)。
[0052] 明显地,本发明这样构思,各个衬套44分别跨过并且在所形成的包装的相邻两个之间延伸,同时随后将柔性织物裁切成单独的包装会导致各个衬套44为一个包装提供底部角撑20,并且为相邻的一个包装提供上衬套部24。图2示出了各个衬套44分别在包装中的相邻包装之间延伸的方式,同时在切割线45处在其纵向轴线的横向上裁切折叠的柔性织物40以形成各个包装,包括通过每个衬套部44的裁切从而形成一个包装的底部角撑20和相邻一个包装的上衬套部24。这里可以想到,如果需要的话,能在成型、填充和封口设备上进行包装的过程中进行这种方式的形成,或者能形成各个包装用于随后的装填。取决于特定的成型工艺,侧密封件22、28通常在装填前形成,而包装的横向端密封件中的一个在每个包装内的东西已经装在其中后形成。
[0053] 可以想到,本包装的底部角撑的尺寸裁切以及其成形的方式适应立式成型、填充和封口机器的典型运行参数。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种类型的机器通过机器间歇地供给包装材料,其相对于织物切割设备的通常变化幅度为+/-0.25英寸。因此,典型的衬套部44的折叠宽度能设置为约3英寸,形成的密封件将每个衬套部44连接至织物40。这些密封件每个通常具有1.0英寸的尺寸。当裁切织物时,能在该1.0英寸密封件的中央进行裁切,使得形成宽度均为0.5尺寸的密封件。然而,由于设备运行中的常见变化,即+/-0.25英寸,底部角撑20和上衬套部24的精确尺寸在各个包装之间会有变化。如所理解的那样,这种尺寸裁切是起说明作用的,而应当意识到能容易实施本发明从而适应立式成型、填充和封口机器的这种典型的切割位置 改变。
[0054] 现参照图3至4,其中示出了10’表示的带底部角撑的包装的另一可替换实施方式。除以下情形之外,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10’在大多数方面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实施例,即用20’表示的底部角撑的相对端已经被裁切或打开以至于腿部是分开的。这转而允许相关的侧面角撑21延伸到底部角撑的相对端,而不是如先前实施方式中的那样延伸到底部角撑的前面或后面。在底部角撑20’的每个腿部的端部和每个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1之间设置密封件22’,以封闭包装的底部。
[0055] 现参照图5至7,其中示出了110表示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另一可替换实施方式。在大多数方面,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110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明显地,该实施方式包括双底部角撑布置,其包括均用120表示的一对底部角撑元件,相关的侧面角撑21在底部角撑元件之间向内延伸。
[0056] 通过在包装成形期间提供一对形成角撑的衬套部形成双底部角撑布置。伴随着形成每个包装的柔性织物的成形和裁切,会在每个包装110’的顶部形成一对上衬套部124,其总共包括四层材料。另外,优选通过折叠柔性织物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使得在织物的侧边缘中的一个处形成封闭织物的接缝。因此,包装110包括纵向接缝118,而不是先前实施方式的后接缝18。
[0057] 这里可以想到,能有效地形成本实施方式,这是因为包装的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1能被设置成在所述一对相关的底部角撑元件120之间向每个包装的内部延伸。能在底部角撑120中的每个的相对端处设置侧接缝22。侧接缝22中的一个可选择性地形成在接缝118处。
[0058] 图7中示出了带底部角撑的包装110的形成,其大致与上述包装10的形成方法相同。在与适当的柔性聚合材料织物40的纵向轴线相应的方向上进给该柔性织物40。提供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以形成一对单体衬套44’。每个单体衬套44’分别提供所述一对底部角撑元件120中的一个、以及所述一对上衬套部124中的一个。
[0059] 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裁切柔性的、形成衬套的织物以形成单体衬套44’对,随后每对衬套沿柔性织物的纵向以隔开的关系连接至柔性织物40。每对衬套之间的纵向间隔对应于所形成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中每个的长度。为了使每个包装具有预期的双角撑布置,所述一对单体衬套44’在柔性织物40上以彼此侧向隔开的关系定位。此后,折叠柔性织物40,从而使得每对的衬套44’彼此处于面对、相邻的关系。折叠的柔性织物连接并密封至其自身以形成管筒结构,其中纵向形成的接缝提供了每个包装的接缝118。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形成在折叠织物的相对侧边缘处,使得侧面角撑在一对衬套44’之间向内延伸从而将每个包装的侧面角撑最终布置在该包装的双底部角撑之间。
[0060] 在柔性织物40连接至其自身以形成管筒结构并且各个衬套44’位于其中之后,在柔性织物的纵向轴线的横向上裁切组装的部件,以形成各个包装110。伴随着这种方式的裁切,所述一对单体衬套44’中的每个被裁切以形成双底部角撑元件120、以及一对上衬套部124。
[0061] 现参照图8,其中示出了210表示的带底部和侧面角撑的包装的另一可替换实施方式。在很多方面,带底部角撑的包装210类似于上文描述的实施方式。然而,该实施方式包括没有在包装210的整个长度上延伸、而终止于底部角撑20的上部的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21。通过该布置,包装210通过底部角撑的腿部可展开和打开的方式仍呈现出所期望的“自立”特性。
[0062] 在图8中,包装210如此定向以至后包装片16是可见的,并且接缝18在包装的纵向上延伸。能形成顶密封件30使得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221大体在包装的顶部打开。可提供侧密封件22以将前包装片14连接至后包装片16,从而底部角撑20在其相对端处闭合。如图所示,向内延伸的侧面角撑的深度可从顶密封件30向侧密封件22减小,同时角撑终止于侧密封件22处。
[0063] 从上文可以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新颖性概念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进行多种变型和改动。要理解的是这里没有提到或暗示对本文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的限制。本公开要用所附的权利要求 覆盖落入权利要求范围的所有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