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121386.0

文献号 : CN10577466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藤本宽央安延大辅稻叶大介

申请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该作业车的车身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形成在搭乘踏板背面侧的收纳空间的拆装、以及对该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在相对于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能够拆装的盖部件上具有:从横向外侧覆盖搭乘踏板的背面侧的收纳空间的纵向盖面;从盖面的上端朝向搭乘踏板的上端伸出部;从盖面的前端朝向搭乘踏板的前端伸出部;从盖面的后端朝向搭乘踏板的后端伸出部,连接上端伸出部的前端和前端伸出部的上端,并且连接上端伸出部的后端和后端伸出部的上端,将由上端伸出部、前端伸出部、后端伸出部形成的外缘部设置在盖部件上。

权利要求 :

1.一种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无级变速装置壳体,其收纳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端口模块,其相对于该无级变速装置壳体连结在变速箱所处一侧的端部;供给油供给路径,其设置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壳体、所述端口模块及所述变速箱内,并向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供给供给油,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供给油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具有主过滤器、供给泵、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在所述变速箱的横向侧部的一侧,相邻地配置有组装所述主过滤器的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和组装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在所述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具有:从所述变速箱侧向所述主过滤器供给油的主过滤器用供给口、在所述变速箱侧接受从所述主过滤器排出的油的主过滤器用接受口,在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具有:从所述变速箱侧向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供给油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在所述变速箱侧接受从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排出的油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泵设置在所述端口模块的所述变速箱所处一侧的端部,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所述主过滤器用接受口至所述供给泵的供给泵供给用部位以改变油的流通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所述供给泵至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的供给泵排出用部位以改变油的流通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所述供给泵供给用部位及所述供给泵排出用部位由形成在所述变速箱的壁内的内部流路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器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所述主过滤器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

说明书 :

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

结构

[0001] 本申请是株式会社久保田于2013年3月29日提交的名称为“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申请号为201310109912.8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搭乘踏板的背面侧形成有收纳空间的作业车的车身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作业车所具有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HST)的供给油供给结构。

背景技术

[0003] 在作为作业车的一个例子的拖拉机中,一般情况下,搭乘踏板(踏板)由踏面部、从该踏面部的前缘和外侧缘弯折而向下方延伸地设置的加强部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另外,位于地面与搭乘踏板之间且使上下驾驶部变得容易的辅助踏板经由前后一对支承体与搭乘踏板(驾驶部底板)的两横向端部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08754号公报(0013段,图1~3)
[000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25931号公报(0018~0023段,图1~4)
[0007] 近年来,在拖拉机等作业车中,考虑将搭乘踏板的背面侧有效用于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的收纳空间。但是,在上述结构中,从踏面部的外侧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加强部、或者与搭乘踏板的两横向端部连结的辅助踏板变成障碍,导致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搭乘踏板的背面侧的收纳空间的拆装、以及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的维护变得困难等的不良情况。
[0008] 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中设置有闭合回路,并且将来自被发动机动力驱动的供给泵的供给油供给到该闭合回路,该闭合回路具有连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一对油路。作为用于供给该供给油的供给油供给结构,具有将从供给泵排出的规定压力的油向闭合回路供给的供给油供给路径,在该供给油供给路径中,从供给油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具有主过滤器、供给泵、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由此,利用供给油供给路径,将通过了主过滤器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这两个过滤器的供给油供给到闭合回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0009]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具有收纳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无级变速装置壳体、与该无级变速装置壳体的端部连结的端口模块和变速箱。供给油供给路径具有形成在端口模块、无级变速装置壳体和变速箱的壁内的内部油路,该内部油路的中途部位与配置在变速箱外侧的主过滤器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连接。主过滤器设置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一侧,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设置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另一侧。
[0010]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29301号公报
[0011] 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中,主过滤器设置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一侧,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设置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另一侧。由此,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一侧及另一侧这两侧,向变速箱的横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地形成过滤器,变速箱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变大。另外,在变速箱的横向外侧部的一侧及另一侧这两侧,必须以油密封的方式组装过滤器,该组装作业变得费时。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形成在搭乘踏板的背面侧的收纳空间的拆装、以及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的维护。
[0013]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其在搭乘踏板的背面侧形成有收纳空间,其特征在于,
[0014] 具有纵向盖面的盖部件能够拆装地装备在所述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所述盖面从横向外侧覆盖所述收纳空间,
[0015] 所述盖部件具有:从所述盖面的上端朝向所述搭乘踏板伸出的上端伸出部;从所述盖面的前端朝向所述搭乘踏板伸出的前端伸出部;从所述盖面的后端朝向所述搭乘踏板伸出的后端伸出部,
[0016] 所述上端伸出部的前端与所述前端伸出部的上端连接,并且所述上端伸出部的后端与所述后端伸出部的上端连接,
[0017] 由所述上端伸出部、所述前端伸出部、所述后端伸出部形成的外缘部设置在所述盖部件上。
[0018] 在上述发明中,能够利用盖部件保护被配置在搭乘踏板背面侧的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在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该收纳空间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的情况下,从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拆下盖部件,从而能够使收纳空间向车身的横向外侧敞开,使从车身的横向外侧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收纳空间的拆装、以及对配置在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变得容易。
[0019] 另外,通过将由上端伸出部、前端伸出部、后端伸出部构成的外缘部设置在盖部件,能够提高盖部件的形状保持强度,并且通过将该盖部件安装在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能够提高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侧的强度。
[0020] 因此,通常预先将形状保持强度高的盖部件安装在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从而能够保护被配置在搭乘踏板背面侧的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并且作为搭乘踏板能够确保高的强度。在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该收纳空间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将盖部件从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拆下,从而能够提高其拆装或维护的作业性。
[0021]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发明的基础上,
[0022] 所述搭乘踏板具有从其踏板面的左右两端侧的前后两端部垂下的加强部,[0023] 所述上端伸出部、所述前端伸出部、所述后端伸出部分别构成为与所述搭乘踏板的所述踏板面及前后的所述加强部中的对应位置连结的连结部。
[0024] 在上述发明中,能够将上端伸出部、前端伸出部、后端伸出部分别连结在搭乘踏板的踏板面及前后的加强部中的对应位置。由此,与将上端伸出部、前端伸出部、后端伸出部中的任意一个连结在搭乘踏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形状保持强度高的盖部件作为提高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侧的强度的加强部件而更有效果地起作用。
[0025] 因此,能够更有效果地进行盖部件对搭乘踏板的加强。
[002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发明的基础上,
[0027] 在所述盖部件上装备有上下所述搭乘踏板用的辅助踏板。
[0028] 在上述发明中,通常预先将装备有辅助踏板的盖部件安装在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从而能够在上下搭乘踏板时利用辅助踏板。由此,能够容易地上下搭乘踏板。
[0029] 在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该收纳空间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将盖部件从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拆下,从而与此同时还能够将辅助踏板从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拆下,并能够使收纳空间向车身的横向外侧敞开。
[0030] 也就是说,与分别拆装盖部件和辅助踏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盖部件及辅助踏板的拆装性的提高,并且在进行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收纳空间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维护时,能够防止盖部件及辅助踏板成为阻碍。
[0031] 因此,能够不降低燃料箱或蓄电池等相对于搭乘踏板背面侧的收纳空间的拆装性、以及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中的燃料箱或蓄电池等进行的维护性,并且实现提高上下搭乘踏板的乘降性。
[0032]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发明的基础上,
[0033] 在所述盖部件的所述盖面上形成有允许从所述辅助踏板的踏板部向上方伸出的臂部插入的开口,
[0034] 插入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臂部的伸出端焊接在所述上端伸出部,并且,插入所述开口中的所述臂部上的与所述开口的周缘部相邻的位置焊接在所述周缘部。
[0035] 在上述发明中,能够将辅助踏板牢固地焊接在盖部件上,由此,能够使辅助踏板作为提高盖部件的形状保持强度的加强部件而起作用。将像这样提高了形状保持强度的盖部件安装在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搭乘踏板的横向外端侧的强度。
[0036] 因此,能够实现提高上下搭乘踏板的乘降性,并且能够提高盖部件及搭乘踏板的强度。
[0037]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使变速箱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大小小型化,并且能够实现使主过滤器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组装作业简化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
[0038]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的特征结构是,具有:无级变速装置壳体,其收纳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端口模块,其相对于该无级变速装置壳体连结在变速箱所处一侧的端部;供给油供给路径,其设置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壳体、所述端口模块及所述变速箱内,并向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供给供给油,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供给油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具有主过滤器、供给泵、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在所述变速箱的横向侧部的一侧,相邻地配置有组装所述主过滤器的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和组装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在所述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具有:从所述变速箱侧向所述主过滤器供给油的主过滤器用供给口、在所述变速箱侧接受从所述主过滤器排出的油的主过滤器用接受口,在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具有:从所述变速箱侧向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供给油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在所述变速箱侧接受从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排出的油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
[0039] 根据本特征结构,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设置在变速箱的横向侧部的一侧,由于在该变速箱的横向侧部的一侧相邻地配置,所以能够将主过滤器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集中组装在变速箱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并且能够使该主过滤器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设置空间变得极小。因此,不仅能够缩小变速箱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大小,还能够实现主过滤器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设置空间的小型化。另外,在组装主过滤器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时,只要以吸引从主过滤器用供给口供给的油并向主过滤器用接受口排出的方式组装主过滤器即可,能够以油密封的方式简单地组装主过滤器。对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而言,也与主过滤器同样地,只要以吸引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供给的油并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排出的方式组装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即可。
[0040] 本发明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的其他特征结构是,所述供给泵设置在所述端口模块的所述变速箱所处一侧的端部,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所述主过滤器用接受口至所述供给泵的供给泵供给用部位以改变油的流通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在所述供给油供给路径上,从所述供给泵至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的供给泵排出用部位以改变油的流通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所述供给泵供给用部位及所述供给泵排出用部位由形成在所述变速箱的壁内的内部流路构成。
[0041] 存在从主过滤器用接受口接受的油的流通方向和供给泵中的油的流入方向不同的情况、以及供给泵中的油的排出方向和朝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流通的油的流通方向不同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供给油供给路径由管等管状体构成时,必须弯折该管状体来构成流路。因此,管状体的弯折角度存在极限,产生流路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降低、或者容易导致管状体的损伤等问题。因此,根据本特征结构,形成为弯折状的供给泵供给用部位及供给泵排出用部位由形成在变速箱的壁内的内部流路构成,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0042] 本发明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的其他特征结构是,所述主过滤器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所述主过滤器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所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
[0043] 根据本特征结构,通过以倾斜姿态组装主过滤器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能够缩小变速箱在横向宽度方向上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以使两个过滤器的吸引口位于油面的下方的方式进行组装,能够抑制两个过滤器内的空气积存。而且,在通过维护等更换两个过滤器的情况下,能够将其拆卸方向设定为从其组装位置朝向斜下方的方向,并且能够将其组装方向设定为从地面等朝向其组装位置的斜上方。由此,能够在抑制与其他部件的干涉的同时进行两个过滤器的拆卸及组装,并且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适当地配置两个过滤器,能够简单地进行其更换作业。

附图说明

[0044] 图1是拖拉机的右侧视图。
[0045] 图2是拖拉机的俯视图。
[0046] 图3(A)是表示拆下左侧盖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A),图3(B)表示安装左侧的盖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0047] 图4(A)是表示拆下右侧盖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图4(B)是表示安装右侧的盖部件的状态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0048] 图5是表示盖部件的安装结构等的主要部位的纵剖后视图。
[0049] 图6是表示盖部件(右侧)的安装结构等的主要部位的纵剖右侧视图。
[0050] 图7是表示盖部件(右侧)的安装结构等的主要部位的纵剖主视图。
[0051] 图8是表示左侧的盖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0052] 图9是拖拉机的整体侧视图。
[0053] 图10是表示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的图。
[0054] 图11是行驶机体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
[0055] 图12是拖拉机的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0056] 图13是表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液压回路的图。
[0057] 图14是表示变速箱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
[0058] 图15是表示变速箱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剖视图。
[0059] 图16是拖拉机的主要部位的纵剖后视图。
[0060] 图17是表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液压回路的主要部位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关于作业车的车身结构的实施方式】
[0062] 以下,作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的作业车的车身结构应用在作为作业车的一个例子的拖拉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3]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例举的拖拉机中,离合器外壳2与搭载于拖拉机前部的发动机1的后部连结,在该离合器外壳2上,以从离合器外壳2的后部向车身后部延伸的方式连结有兼用作框架的变速箱(以下,简称为T/M箱)3。在从上方覆盖发动机1等的发动机罩4的左右两侧位置,能够操向且能够驱动地配置有左右一对前轮5,并且,在T/M箱3的后部左右两侧位置,能够驱动且能够制动地配置有左右一对后轮6,从而构成为四轮驱动型。
[0064] 在T/M箱3的上方形成有搭乘驾驶部7。在搭乘驾驶部7铺设有从上方覆盖T/M箱3的前部侧等的板金制的搭乘踏板8,并且配置有前轮转向用的方向盘和驾驶座10等。在驾驶座10的左右两侧位置配置有从搭乘驾驶部侧覆盖左右后轮6的上部侧的左右一对后轮挡泥板
11。在驾驶座10的后方位置竖直设置有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倒U形的保护框架12。
[0065] 在T/M箱3的后部配置有:左右一对升降臂13,其能够对与拖拉机后部连结的旋耕装置和犁等作业装置(未图示)进行升降操作;液压式升降缸14,其沿上下方向摆动地驱动左右升降臂13;PTO轴15,其在拖拉机后部连结有旋耕装置等驱动型的作业装置的情况下用于输出作业动力;等等。
[0066] 如图1~图5所示,搭乘踏板8具有踏板面8A,该踏板面8A的前部侧的左右两端部位于左右后轮挡泥板11的前方,且其后部侧形成为进入左右后轮挡泥板11之间的形状。与T/M箱3相对的踏板面8A的左右中间部8Aa弯曲形成为向上方鼓出的状态,从而提高其左右中间部8Aa的形状保持强度。另外,在从左右中间部8Aa向左右隔开规定间隔的左右靠横向外侧部的位置,焊接有由槽型钢材构成的多个加强部件16等,从而加强左右靠横向外侧部的位置。利用从T/M箱3延伸设置的左右支承部件17等从下方支承被加强的左右靠横向外侧部的位置。
[0067] 如图3~图7所示,在搭乘踏板8的前端,通过使从与发动机罩12相邻位置至搭乘踏板8的横向外侧端的区域朝下弯曲而形成,加强搭乘踏板8的前部侧的左右两端侧位置的左右一对前加强部8B。在搭乘踏板8的后部侧,通过使与左右后轮挡泥板11的相对位置向下弯曲而形成,加强搭乘踏板8的后部侧的左右两端侧位置的多个后加强部8C。
[0068] 在搭乘踏板8的背面侧的背面附近区域确保了被T/M箱3左右分隔的收纳空间18。在收纳空间18中配置有:能够拆装地安装在T/M箱3的右侧面的两个机油滤清器19、20;两个燃料箱21、22,其由存储有向发动机1供给燃料的树脂制的吹塑成形品形成等。
[0069] 如图3~图5所示,左右燃料箱21、22被分散配置在T/M箱3的左右两侧。它们与后轮挡泥板11相对的位置沿后轮挡泥板11弯曲地形成。在右侧燃料箱22的右前端部一体地形成有,能够从右前方进行燃料补给的圆筒状的供油部22A。具有止回阀(未图示)的连通管23以横跨左右的燃料箱21、22的方式与左右的燃料箱21、22连接,所述止回阀允许燃料从右侧燃料箱22向左侧燃料箱21流动,并且阻止燃料从左侧燃料箱21向右侧燃料箱22流动。
[0070] 如图3及图5所示,左侧燃料箱21经由左支承框架24等能够拆装地与T/M箱3连结,该左支承框架24以从下方覆盖左侧燃料箱21的方式支承该左支承框架24。左支承框架24的左端部24A沿左侧燃料箱21的左端部弯曲成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曲柄状朝上弯曲,从而使其左端部24A作为从横向外侧覆盖左侧燃料箱21的左端部的下部侧来进行保护的保护罩而起作用。
[0071] 如图4及图5所示,右侧燃料箱22经由右支承框架25等能够拆装地与T/M箱3连结,该右支承框架25以从下方覆盖右侧燃料箱22的方式支承右侧燃料箱22。右支承框架25的右端部25A沿右侧燃料箱22的右端部弯曲成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呈曲柄状朝上弯曲,从而使其右端部25A作为从横向外侧覆盖右侧燃料箱22的右端部的下部侧来进行保护的保护罩而起作用。
[0072] 如图3~5所示,利用保护部件26从下方覆盖连通管23而对其进行保护,该保护部件26由横跨左右支承框架24、25地架设槽型钢材构成。
[0073] 如图3~图8所示,在搭乘踏板8的左右横向外端部能够拆装地装备有盖部件27、28,该盖部件27、28具有从横向外侧覆盖收纳空间18的的纵向盖面27A、28A。左右各盖部件
27、28具有:从盖面27A、28A的上端朝向搭乘踏板8伸出的上端伸出部27B、28B;从盖面27A、
28A的前端朝向搭乘踏板8伸出的前端伸出部27C、28C;从盖面27A、28A的后端朝向搭乘踏板
8伸出的后端伸出部27D、28D。各上端伸出部27B、28B的前端被焊接在相邻的前端伸出部
27C、28C的上端,另外,其后端被焊接在相邻的后端伸出部27D、28D的上端。由此,左右各盖部件27、28构成为具有外缘部27E、28E,该外缘部27E、28E由上端伸出部27B、28B、前端伸出部27C、28C和后端伸出部27D、28D形成为从车身的侧面观察时呈大致倒U形。
[0074] 各上端伸出部27B、28B构成为,在搭乘踏板8与踏板面8A的左右横端部8Ab中对应的横端部8Ab的表面接合的状态下,利用三个螺栓与对应的横端部8Ab连结的连结部A,该左右横端部8Ab比前后的加强部8B、8C更向横向外侧伸出。各前端伸出部27C、28C构成为,使比上端伸出部27B、28B更向搭乘踏板侧伸出的伸出端部分27Ca、28Ca作为连结部B而起作用,该连结部B是在伸出端部分27Ca、28Ca与搭乘踏板8的左右对应的前加强部8B的背面接合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一个螺栓将其与对应的前加强部8B连结的连结部。各后端伸出部27D、28D构成为,使比其上端伸出部27B、28B更向搭乘踏板侧伸出的伸出端部分27Da、28Da作为连结部C而起作用,该连结部C是在27Da、28Da与左右对应的后轮挡泥板11的表面接合的状态下,能够利用一个螺栓将其与对应的后轮挡泥板11连结的连结部。左右后轮挡泥板11能够与搭乘踏板8的左右对应的后加强部8C螺栓连结。
[0075] 也就是说,能够将各盖部件27、28的上端伸出部27B、28B直接利用螺栓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踏板面8A的对应横端部8Ab,另外,能够将各盖部件27、28的前端伸出部27C、28C直接利用螺栓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对应前加强部8B,而且,能够将各盖部件27、28的后端伸出部27D、28D经由后轮挡泥板11利用螺栓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对应后加强部8C。
[0076]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左右的盖部件27、28保护被配置在搭乘踏板8的背面侧的收纳空间18中的燃料箱21、22等。在进行将燃料箱21、22等相对于该收纳空间18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18中的燃料箱21、22等进行维护的情况下,从搭乘踏板8的横向外端部拆下盖部件27、28,从而能够使收纳空间18向车身的横向外侧敞开,并能够容易地从车身的横向外侧进行燃料箱21、22等相对于收纳空间18的拆装、以及对配置在收纳空间18中的燃料箱21、22等进行维护。通过使燃料箱21、22的拆装变得容易,能够提高拆下燃料箱21、22来实施对于T/M箱3等的维护的作业性。
[0077] 另外,在各盖部件27、28上具有由上端伸出部27B、28B、前端伸出部27C、28C、后端伸出部27D、28D构成的大致倒U形的外缘部27E、28E,从而能够提高各盖部件27、28的形状保持强度,利用螺栓将提高了形状保持强度的各盖部件27、28的上端伸出部27B、28B、前端伸出部27C、28C、后端伸出部27D、28D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踏板面8A及前后的加强部8B、8C中的对应位置,从而能够提高搭乘踏板8的横向外端侧的强度。
[0078] 如图2、图3、图5及图8所示,在左侧的盖部件27上装备有上下搭乘踏板8用的辅助踏板29。在辅助踏板29上采用了板金制的结构,该板金制的结构具有:实施了防滑加工的踏板部29A;从该踏板部29A的前后两端向上方伸出的左右一对臂部29B,并且在该板金制的结构弯曲形成为U形。在左侧盖部件27的盖面27A上形成有允许辅助踏板29的各臂部29B插入的作为前后一对开口27F的狭缝27F。将插入到这些狭缝27F中的各臂部29B的伸出端29Ba焊接在盖部件27的上端伸出部27B,并且,将插入到各狭缝27F中的各臂部29B上的与狭缝27F的周缘部27Fa相邻的位置29Bb焊接在狭缝27F的周缘部27Fa,从而将辅助踏板29一体地装备在左侧盖部件27上。
[0079] 根据上述结构,通常预先将具有辅助踏板29的左侧盖部件27安装在搭乘踏板8的左侧横向外端部,从而在上下搭乘踏板8时,能够利用辅助踏板29,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搭乘踏板8上下。
[0080] 在进行燃料箱21、22等相对于该收纳空间18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该收纳空间18中的燃料箱21、22等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将左侧盖部件27从搭乘踏板8的左侧横向外端部拆下,从而与此同时还能够将辅助踏板29从搭乘踏板8的左侧横向外端部拆下,由此,与分别拆装左侧盖部件27和辅助踏板29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左侧盖部件27及辅助踏板29的拆装性的提高,并且能够防止在进行燃料箱21、22等相对于收纳空间18的拆装、或者对配置在收纳空间18中的燃料箱21、22等进行维护时,左侧盖部件27及辅助踏板29成为障碍。
[0081] 另外,能够将辅助踏板29作为提高左侧盖部件27的形状保持强度的加强部件而起作用,并且能够提高辅助踏板29的强度,将像这样提高了形状保持强度的左侧盖部件27安装在搭乘踏板8的左侧横向外端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搭乘踏板8的左侧横向外端侧的强度。
[0082] 如图1、图4、图5及图6所示,在右侧盖部件28上,从其前端伸出部28C横跨盖面28A地形成有用于使右侧燃料箱22所具有的供油部22A露出的切口部28F。由此,在搭乘踏板8附近,能够将供油部22A露出地配置在不会对搭乘踏板上的移动带来阻碍的右侧盖部件28的前方位置,并且在利用能够搬运的燃料补给用的辅助箱(未图示)从该辅助箱经由供油部22A向燃料箱21、22的情况下,能够将搭乘踏板8作为辅助箱的载置台使用,能够实现减轻给油作业的劳动量。
[0083] 如图3、图5及图8所示,左侧盖部件27的盖面27A、前端伸出部27C、后端伸出部27D各自的从上端伸出部27B向下方伸出的长度(上下长度)比从上端伸出部27B的盖面27A向搭乘踏板8伸出的长度(左右宽度)长,由此,左侧盖部件27的下端形成为接近左支承框架24的左端部24A。由此,能够通过左侧盖部件27及左支承框架24的左端部24A更可靠地从横向外侧覆盖并保护面向横向外侧的左侧燃料箱21的左端部。
[0084] 如图4~7所示,右侧盖部件28的盖面28A、前端伸出部28C、后端伸出部28D各自的从上端伸出部28B向下方伸出的长度(上下长度)比从上端伸出部28B的盖面28A向搭乘踏板8伸出的长度(左右宽度)长,由此,右侧盖部件28的下端形成为接近右支承框架25的右端部
25A。由此,能够通过右侧盖部件28及右支承框架25的右端部25A更可靠地从横向外侧覆盖并保护面向横向外侧的右侧燃料箱22的右端部。
[0085] 如图3~5及图7所示,搭乘踏板8的踏板面8A的左右横端部8Ab形成为比其他部分低了各盖部件27、28的板厚的量。由此,能够在安装了与搭乘踏板8的左右横向外端部对应的盖部件27、28的状态下,使搭乘踏板8的踏板面8A与各盖部件27、28的上端伸出部27B、28B之间的表面高度对齐。
[0086] 〔其他实施方式〕
[0087] 〔1〕作为作业车,可以是搭载了发动机1和电动发电机的混合动力规格的作业车等。
[0088] 〔2〕作为搭乘踏板8,可以不具有前后加强部8B、8C。另外,也可以设置与盖部件27、28连结专用的连结部A~C。
[0089] 〔3〕作为搭乘踏板8,可以以其中一个横向外端部面向车外的方式设置。在该情况下,作为盖部件27、28,只要在该其中一个横向外端部上装备能够拆装的单一的盖部件即可。
[0090] 〔4〕作为搭乘踏板8,可以采用树脂制的吹塑成形品等。在该情况下,在搭乘踏板8上也可以设置螺栓连结用的嵌入螺母。
[0091] 〔5〕作为收纳空间18,可以不被T/M箱3左右分隔。另外,作为收纳于收纳空间18的部件,可以是蓄电池、电气系统的线束、消音器(DPF消音器)、作为对选装的作业装置(例如前端装载机)等进行驱动的追加装备的辅助控制阀等的液压设备、液压配管、燃料配管、以及混合动力作业车用的电动发电机等。
[0092] 〔6〕作为左右盖部件27、28,可以在左侧盖部件27上形成供油部露出用的切口部,在右侧盖部件28上装备上下用的辅助踏板29。另外,也可以在左右的各盖部件27、28上装备上下用的辅助踏板29,也可以不在左右的各盖部件27、28上形成供油部露出用的切口部。
[0093] 〔7〕作为盖部件27、28,也可以以外嵌或内嵌的状态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横向外端部。
[0094] 〔8〕作为盖部件27、28,可以将上端伸出部27B、28B、前端伸出部27C、28C、后端伸出部27D、28D分别卡合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踏板面8A及前后加强部8B、8C中的对应位置。另外,也可以利用卡合连结和螺栓连结的组合将其连结在搭乘踏板8的横向外端部。
[0095] 〔9〕作为盖部件27、28,可以在将搭乘踏板8的后加强部8C夹在其后端伸出部27D、28D(连结部C)与后轮挡泥板11之间的状态、或者将其后端伸出部27D、28D(连结部C)夹在搭乘踏板8的后加强部8C与后轮挡泥板11之间的状态,通过螺栓连结其后端伸出部27D、28D(连结部C)、搭乘踏板8的后加强部8C和后轮挡泥板11。
[0096] 〔10〕作为辅助踏板29,可以是从踏板部29A的前后中间位置使由钢管材料形成的单一臂部29B向上方伸出而形成为倒T形的结构等。
[0097] 〔11〕作为形成在盖部件27的盖面27A上的开口27F的形状,能够根据辅助踏板29的臂部29B的截面形状进行各种变更。
[0098] 〔12〕辅助踏板29的臂部29B可以在沿着盖部件27的盖面27A的背面的状态下,将其伸出端焊接在盖部件27的上端伸出部27B,并且将与其盖面27A的背面相邻的位置焊接在盖面27A的背面,由此将辅助踏板29与盖部件27装备成一体。
[0099] 〔13〕也可以能够拆装地通过螺栓将辅助踏板29连结在盖部件27。
[0100] 〔14〕作为盖部件27、28,也可以作为对选装的前端装载机进行驱动的辅助控制阀等的支承部件来使用。
[0101] 工业实用性
[0102] 本发明的作业车的车身结构能够应用于在搭乘踏板的背面侧形成收纳空间的拖拉机、乘用插秧机或联合收割机等作业车。
[0103] 【关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的实施方式】
[0104] 基于附图,对将本发明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供给油供给结构应用在作为作业车的一个例子的作业车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105] 如图9所示,该拖拉机是从车身前方侧依次连结发动机1′、离合器外壳2′、变速箱3′而构成行驶机体。如图10及图11所示,离合器外壳2′由与发动机1′连结的前部外壳4′和与该前部外壳4′的后端连结的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构成。变速箱3′由与离合器外壳2′连结的中间箱6′和与该中间箱6′的后端连结的后箱7′构成。图9是拖拉机的侧视图,图10是传动系统的简要图,图11是行驶机体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
[0106] 对该拖拉机的传动系统进行说明。
[0107] 如图10所示,在离合器外壳2′的前部外壳4′具有主离合器8′干式主离合器8″,在离合器外壳2′的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具有作为主变速装置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发动机1′的输出经由主离合器8′及齿轮传动部10′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的输入轴(泵轴)20a′输入。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的输出轴(马达轴)21b′输出的变速动力被传递到变速箱3′并被副变速装置11′通过齿轮以三级进行变速,最终被变速的动力经由后部差动装置12′传递到左右的后轮13′。另外,最终被变速的动力的一部分被输出而经由传动轴14′传递到前桥箱15′的前部差动装置16′,从而构成驱动前轮17′的四轮驱动型行驶传动系统,该前轮转向自如地安装在前桥箱15′的左右。被传递到输入轴9a′的动力的一部分被分流,经由多板式PTO离合器19′传递到配置于变速箱3′的后端的PTO轴18′。
[0108]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具有轴流柱塞型可变容量泵20′和可变容量马达21′,在发动机1′的输出被输入到可变容量泵20′的输入轴20a′时,从可变容量泵20′的输出轴20b′输出作业用的动力,并从可变容量马达21′的输出轴21b′输出行驶用的动力。
[0109] 图12是表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的后端面上,在比与变速箱3′接合的连结部更靠内侧的位置连结有端口模块22′。由此,在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内形成油密封状的变速室23′,在该变速室23′中收纳有可变容量泵20′和可变容量马达21′。由此,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收纳在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中。
[0110] 以下,基于图13对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9′的液压回路进行说明。
[0111] 可变容量泵20′和可变容量马达21′以经由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5′形成闭合回路P′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该闭合回路P′中具有安全阀36′,该安全阀36′是在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5′中的高压侧的油路压力处于设定压以上时向低压侧的油路释压,在设置该安全阀36′的部位具有单向阀37′。向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5′中的处于低压侧的油路补充由补油溢流阀38′设定的压力油。
[0112] 可变容量泵20′通过变速液压缸28′的动作,无级地变更泵斜盘20c′的操作角。变速液压缸28′由具有一对压缩弹簧29′的双向型液压缸构成,该一对压缩弹簧29′使变速液压缸28′向泵斜盘20c′的操作角为零的中立状态恢复而进行施力。具有控制变速液压缸28′的动作的电磁操作式前进用变速阀30′和后退用变速阀31′,这些变速阀30′、31′的动作被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
[0113] 可变容量马达21′通过低速液压缸32′和高速液压缸33′的动作,能够自由切换成将马达斜盘21c′的操作角设定为低速用设定角度的低速级和将马达斜盘21c′的操作角设定为高速用设定角度的高速级这高低两级。低速液压缸32′和高速液压缸33′由单向型液压缸构成,并且具有控制低速液压缸32′及高速液压缸33′的动作的先导操作式变速阀34′。具有控制该变速阀34′的动作的电磁操作式变速操作阀35′,该变速操作阀35′的动作被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
[0114] 为了向第一油路24′和第二油路25′的闭合回路P′供给供给油,具有供给泵26′、供给从该供给泵26′排出的供给油的供给油供给路径27′。供给泵26′被来自发动机1′的动力驱动。在供给油供给路径27′上,除了供给泵26′以外,还具有主过滤器40′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将通过了这两个过滤器的供给油供给到闭合回路P′。在供给油供给路径27′上,从供给油的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依次具有主过滤器40′、供给泵26′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
[0115] 如图12及图13所示,供给泵26′在变速箱3′内设置在端口模块22′的变速箱3′所处一侧的端部(后端部)。如图11及图13所示,主过滤器40′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在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沿机体前后方向相邻地配置。供给油供给路径
27′通过与形成在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端口模块22′和变速箱3′内的内部流路、以及组装在变速箱3′外侧的主过滤器40′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连接,构成从油供给源
39′至闭合回路P′的流路。
[0116] 供给油供给路径27′具有:连接油供给源39′和主过滤器40′的第一流路部位R1′;连接主过滤器40′和供给泵26′的第二流路部位R2′;连接供给泵26′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第三流路部位R3′;连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和闭合回路P′的第四流路部位R4′。另外,还具有从第二流路部位R2′的中途部位分流并将通过主过滤器40′的油向未图示的主泵供给的分流供给路径42′。由此,还能够将通过主过滤器40′的油自由地供给到其他的液压装置(例如,动力转向装置或使作业装置升降的液压升降装置等)。
[0117] 第一流路部位R1′由通过铸造形成在变速箱3′内的内部流路构成,如图13及图16所示,在该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下游侧端部与形成在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的主过滤器用供给口43′连通。该主过滤器用供给口43′用于从变速箱3′侧向主过滤器40′供给油。
[0118] 第二流路部位R2′由通过铸造形成在变速箱3′内的内部流路构成,在该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上游侧端部与形成在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的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连通。该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用于在变速箱3′侧接受从主过滤器40′排出的油。在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第二流路部位R2′的下游侧端部通过连接套管47′与供给泵26′连接。这里,从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接受的油的流通方向与供给泵26′的油的流通方向正交。因此,如图15及图16所示,第二流路部位R2′以变更为与从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接受的油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即使是这样的弯折状的流路部位,也不用弯折管等管状体,而能够通过铸造形成,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为油密封型。该第二流路部位相当于供给泵供给用部位。
[0119] 第三流路部位R3′由通过铸造形成在变速箱3′内的内部流路构成,在该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上游侧端部通过连接套管47′与供给泵26′连接。这里,连接套管47′用于连接流路彼此,并利用O形环等被保持在所期望的位置。在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第三流路部位R3′的下游侧端部与形成在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45′连通。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45′用于从变速箱3′侧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供给油。对于该第三流路部位R3′而言,也与第二流路部位R2′同样地,以变更为与从供给泵26′排出的油的流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方式形成为弯折状。该第三流路部位R3′相当于供给泵排出用部位。
[0120] 第四流路部位R4′利用连接套管47′等连接通过铸造形成在变速箱3′内的内部流路、形成在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内的内部流路、形成在端口模块22′内的内部流路而构成的。在供给油的流通方向上,第四流路部位R4′的上游侧端部与形成在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46′连通。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46′用于在变速箱3′侧接受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排出的油。
[0121] 以下,基于图14~图17,对主过滤器40′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组装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变速箱3′的主要部位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变速箱3′的主要部位的俯视剖视图。图16是表示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组装位置的周边的纵剖后视图。图17是放大图13中的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组装位置的周边的剖视图。
[0122] 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的一侧(右侧面)形成为平面状,在这一侧沿机体前后方向相邻地配置有组装主过滤器40′的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8′和组装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9′。横跨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8′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9′地设置有安装座部50′,通过该安装座部50′能够自由螺合并安装主过滤器40′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在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8′,沿机体前后方向相邻地具有主过滤器用供给口43′和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在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9′,沿机体前后方向相邻地具有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45′和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46′。两个过滤器40′、41′形成为圆柱状,在其中央部具有排出口40b′、41b′,在其排出口40b″、41b′的周围具有吸引口40a′、41a′。
[0123] 如图17所示,以使主过滤器40′从吸引口40a′吸引从主过滤器用供给口43′供给的油并从排出口40b′向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排出的方式组装主过滤器40′。由此,当组装主过滤器40′时,只要使主过滤器用供给口43′与吸引口40a′相对而直接连通连接,并且,使主过滤器用接受口44′和排出口40b′相对而直接连通连接即可,能够简单地以油密封的状态将主过滤器40′组装到变速箱3′的横向侧部。如图14及图15所示,分流供给路径42′从安装座部50′与主过滤器40′连接的位置分流地连接,并将通过主过滤器40′的油向未图示的主泵供给。该分流供给路径42′从其分流位置向主过滤器40′的上方侧延伸,然后,沿机体前后方向延伸。
[0124] 对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而言,也以从吸引口41a′吸引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45′供给的油并从排出口40b′向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46′排出的方式组装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对于该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而言,也与主过滤器40′同样地,只要使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45′与吸引口41a′相对而直接连通连接,并且,使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46′与排出口40b′相对而直接连通连接即可,能够简单地组装成油密封状态。
[0125] 如图9及图16所示,具有覆盖离合器外壳2′和变速箱3′的上部的搭乘踏板52′,在该搭乘踏板52′的上部形成有搭乘驾驶部51′。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收纳在形成于该搭乘踏板52′的背面侧(下侧)的收纳空间53′中。在搭乘踏板52′的背面侧(下侧),形成有被变速箱3′左右分隔的收纳空间53′。在其右侧的收纳空间53′中,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能够拆装地安装在变速箱3′的右侧面。另外,在右侧的收纳空间53′中,不仅收纳有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还收纳有燃料箱54′,在左侧的收纳空间53′中还收纳有燃料箱54′。在右侧的收纳空间53′中,燃料箱54′在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上以位于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外侧的方式配置,从侧面观察时,主过滤器40′、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与燃料箱54′重合地配置。由此,在搭乘踏板52′的背面侧(下侧)的右侧收纳空间53′中,主过滤器40′、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燃料箱54′以沿机体横向宽度方向并列的状态设置。这里,作为收纳在收纳空间53′中的部件,除了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以外,还例举了收纳有燃料箱54′的例子,但还能够收纳例如电池等其他部件。
[0126] 如图14及图15所示,主过滤器40′能够相对于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48′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主过滤器40′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也能够相对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
49′以倾斜姿态自由组装,该倾斜姿态是以使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的前端侧位于基端侧的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姿态。例如,能够以相对于地面等倾斜设定角度(45度)的倾斜姿态组装两个过滤器40′、41′。由此,通过以倾斜姿态组装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能够缩小机体横向宽度方向上的设置空间,并且能够使两个过滤器
40′、41′的吸引口40a′、41a′位于油面的下方,能够抑制两个过滤器40′、41′内的空气积存。
而且,在通过维护等更换两个过滤器40′、41′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其拆卸方向为从其组装位置48′、49′朝向斜下方的方向,并能够使其组装方向为从地面等朝向其组装位置48′、49′的斜上方。由此,只要在主过滤器40′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倾斜的方向上,确保螺合安装时的螺合量的空间,就能够利用其组装位置48′、49′的下侧的开放空间,进行两个过滤器40′、41′相对于变速箱3′的组装及拆卸。因此,如上所述,如图16所示,即使在收纳空间53′中,以沿机体横向宽度方向并列的状态具有主过滤器40′、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41′、燃料箱54′,也能够抑制与燃料箱54′等其他部件的干涉,并且能够进行两个过滤器40′、41′的拆卸及组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适当地配置两个过滤器40′、41′,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其更换作业。
[0127] 〔其他实施方式〕
[0128]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给油供给路径27′由形成在变速箱3′、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和端口模块22′的壁内的内部流路构成。取而代之,也可以例如由配置在变速箱3′、无级变速装置壳体5′、端口模块22′内的管等管状体构成供给油供给路径。
[0129]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车,例举了适用于拖拉机的例子,但除此以外,能够适用于各种作业车。
[0130] 工业实用性
[0131]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实现变速箱在横向宽度方向上大小的小型化并且容易进行主过滤器及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的组装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的各种供给油供给结构。
[0132]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33] 8 搭乘踏板
[0134] 8A 踏板面
[0135] 8B 加强部
[0136] 8C 加强部
[0137] 18 收纳空间
[0138] 27 盖部件
[0139] 27A 盖面
[0140] 27B 上端伸出部
[0141] 27C 前端伸出部
[0142] 27D 后端伸出部
[0143] 27E 外缘部
[0144] 27F 开口
[0145] 27Fa 周缘部
[0146] 28 盖部件
[0147] 28A 盖面
[0148] 28B 上端伸出部
[0149] 28C 前端伸出部
[0150] 28D 后端伸出部
[0151] 28E 外缘部
[0152] 29 辅助踏板
[0153] 29A 踏板部
[0154] 29B 臂部
[0155] 29Ba 伸出端
[0156] 29Bb 相邻位置
[0157] A 连结部
[0158] B 连结部
[0159] C 连结部
[0160] 3′ 变速箱
[0161] 5′ 无级变速装置壳体
[0162] 9′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
[0163] 22′ 端口模块
[0164] 26′ 供给泵
[0165] 27′ 供给油供给路径
[0166] 40′ 主过滤器
[0167] 41′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
[0168] 43′ 主过滤器用供给口
[0169] 44′ 主过滤器用接受口
[0170] 45′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供给口
[0171] 46′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接受口
[0172] 48′ 主过滤器用组装位置
[0173] 49′ 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过滤器用组装位置
[0174] R2′ 第二流路部位(供给泵供给用部位)
[0175] R3′ 第三流路部位(供给泵排出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