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86800.3

文献号 : CN105797078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石新艳孙月荣杨慧崔从先赵春玲

申请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老鹳草、千年健、荆芥穗、夏枯草穗、威灵仙、野菊花、厚朴、苍术、秦皮、白头翁、生黄芪、炙甘草、当归、白芍、姜黄、诃子、千里光。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防治手术后感染、加快止血速度、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疗效,并且在抗感染的同时,不会出现类似服用抗生素导致的体内菌群失调的状况,并且通过患处经皮吸收,间接调节体内菌群平衡。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老鹳草、千年健、荆芥穗、夏枯草穗、威灵仙、野菊花、厚朴、苍术、秦皮、白头翁、生黄芪、炙甘草、当归、白芍、姜黄、诃子和千里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0g~20g、连翘10g~20g、鱼腥草25g~35g、虎杖10g~20g、黄芩10g~

15g、黄连10g~20g、黄柏10g~20g、苦参10g~15g、老鹳草15g~25g、千年健10g~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15g~20g、野菊花10g~15g、厚朴15g~20g、苍术

10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15g、生黄芪25g~35g、炙甘草25g~35g、当归15g~

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5g~10g和千里光5g~1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5g~20g、连翘15g~20g、鱼腥草30g~35g、虎杖15g~20g、黄芩

12g~15g、黄连15g~20g、黄柏15g~20g、苦参10g~15g、老鹳草15g~20g、千年健10g~

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15g~20g、野菊花10g~15g、厚朴15g~

20g、苍术15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15g、生黄芪30g~35g、炙甘草25g~30g、当归15g~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5g~10g和千里光5g~10g。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30g、虎杖15g、黄芩12g、黄连15g、黄柏15g、苦参10g、老鹳草20g、千年健10g、荆芥穗10g、夏枯草穗10g、威灵仙15g、野菊花10g、厚朴

15g、苍术15g、秦皮10g、白头翁10g、生黄芪30g、炙甘草30g、当归15g、白芍15g、姜黄10g、诃子10g和千里光10g。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外用洗液。

6.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各原料药按重量称取,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5℃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30g~5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g~30g,于搅拌30~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4~6,装瓶储存。

7.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外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洗液的原料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老鹳草、千年健、荆芥穗、夏枯草穗、威灵仙、野菊花、厚朴、苍术、秦皮、白头翁、生黄芪、炙甘草、当归、白芍、姜黄、诃子和千里光。

说明书 :

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手术治疗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治疗手法,而手术部位感染(SSI),进而导致创面愈合困难,严重者导致菌毒血症而死亡,因此,如何在手术后窗口期防治感染,促进创面快速愈合,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 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手术后缝合伤口都会有深度,一旦内部发生感染,会出现伤口持续红肿热痛等现象,并且由于脓液多在伤口内部,自己无法进行清理,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划开引流或者放置引流条,将内部的脓液引出,消除内部炎症,炎症如果较为严重,应该配合输液以及消炎药进行消炎。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不同伤口出现感染症状后的护理方法,出现感染后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0004] 然而,现有的防治方法主要是运用抗生素,针对患者手术种类、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选择光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SSI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并兼顾安全、廉价等因素。此外,还要注意给药时机,如手术前20~30min,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达到有效浓度,而且需要严格在20~30min内滴完,一般短程使用,直至拆线后,但是术后患者有明显感染高维因素存在是,使用数天抗生素,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
[0005] 近年来,中医药外用制剂在防治手术后感染、加快止血速度、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疗效,并且在抗感染的同时,不会出现类似服用抗生素导致的体内菌群失调的状况,并且通过患处透皮吸收,间接调节体内菌群平衡,而且中药外洗液不会产生西药消毒液对创口的刺激,因此其疗效较为满意,患者体感较好。
[0006] 本发明中药制剂就是在临床中针对各类感染的中药治疗进行总结,对术后窗口期这一特殊时期、特殊创口进行病因病机分析,组方用药,以外洗液形式防治感染、促进愈合,通过了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的验证,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适用于临床推广于应用。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防治手术后感染、加快止血速度、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疗效,并且在抗感染的同时,不会出现类似服用抗生素导致的体内菌群失调的状况,并且通过患处经皮吸收,间接调节体内菌群平衡。
[0008]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老鹳草、千年健、荆芥穗、夏枯草穗、威灵仙、野菊花、厚朴、苍术、秦皮、白头翁、生黄芪、炙甘草、当归、白芍、姜黄、诃子和千里光。
[0009]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0g~20g、连翘10g~20g、鱼腥草25g~35g、虎杖10g~20g、黄芩10g~15g、黄连10g~20g、黄柏10g~20g、苦参10g~15g、老鹳草15g~25g、千年健10g~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15g~
20g、野菊花10g~15g、厚朴15g~20g、苍术10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15g、生黄芪25g~35g、炙甘草25g~35g、当归15g~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5g~10g和千里光5g~10g。
[0010]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5g~20g、连翘15g~20g、鱼腥草30g~35g、虎杖15g~20g、黄芩12g~15g、黄连15g~20g、黄柏15g~20g、苦参10g~15g、老鹳草15g~20g、千年健10g~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15g~
20g、野菊花10g~15g、厚朴15g~20g、苍术15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15g、生黄芪30g~35g、炙甘草25g~30g、当归15g~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5g~10g和千里光5g~10g。
[0011]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30g、虎杖15g、黄芩12g、黄连15g、黄柏15g、苦参10g、老鹳草20g、千年健10g、荆芥穗10g、夏枯草穗10g、威灵仙15g、野菊花10g、厚朴15g、苍术15g、秦皮10g、白头翁10g、生黄芪30g、炙甘草
30g、当归15g、白芍15g、姜黄10g、诃子10g和千里光10g。
[0012]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为一种外用剂型,具体为一种外用洗液,其制备方法具体为:
[0013] 将各原料药按重量称取,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5℃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30g~5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g~30g,于搅拌30~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4~6,装瓶储存。
[0014] 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防治手术后感染、加快止血速度、促进创面愈合有着独特疗效,并且在抗感染的同时,不会出现类似服用抗生素导致的体内菌群失调的状况,并且通过患处经皮吸收,间接调节体内菌群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老鹳草、千年健、荆芥穗、夏枯草穗、威灵仙、野菊花、厚朴、苍术、秦皮、白头翁、生黄芪、炙甘草、当归、白芍、姜黄、诃子和千里光。
[0017]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仅由上述原料药制备而成。
[0018] 中药抗菌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往抑菌、灭菌中药的筛选诸药集中在清热药类,如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并没有针对术后创口感染进行系统的中医辨证分析,此外,其临床效果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超级耐药菌的不断增加,其效果变得不如人意。本发明研发人员发现,手术后创口恢复期属于中医外伤后,邪毒侵袭人体,正气不足的阶段,感染后出现红肿热痛、溃烂的情况属于邪毒内盛,湿热相搏的证候属性,因此,在抑菌、灭菌祛邪外出的同时,应该注重扶正祛邪、燥湿解毒,本发明中药制剂针对手术后窗口期感染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归规律,组方用药,起到攻毒杀虫、清热燥湿、扶正固本的功效。
[0019] 一、清热燥湿、攻毒杀虫
[0020] 针对感染窗口期邪盛正虚的病机,祛邪是第一要务,因此使用金银花、连翘、鱼腥草、虎杖为君药组,起清热解毒、攻毒杀虫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金银花、连翘具有光谱抗菌、抗病毒作用,以往将用于治疗因流感病毒导致的流感、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内源性感染等,而本发明中药制剂发现,其在创口感染窗口期使用,有效的抑制病毒感染、能减少细菌感染率,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现代医学研究,其对大肠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虎杖清热泻火、利湿利湿,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对于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后清热散瘀、利尿消肿有很好的作用;此外,使用苦寒燥湿中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四药性寒味苦,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功效,四种中药临床中应用于各种湿热病,或者邪毒内盛的情况,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其不仅具有光谱抗菌作用,对于病毒、耐药菌亦具有很好的疗效,通过外洗液形式给药,对于创口有燥湿敛创的功效,此外使用野菊花、白头翁配合“三黄”,有效防治菌毒血症,诸药合用为臣药组;中医对于病毒、细菌并没有相关的技术手段能够了解,但是认为其病因为外感邪毒,属六淫之气,因此加入荆芥穗、夏枯草穗,不仅能够清热平肝,解毒散结,选用荆芥之穗、夏枯草之穗,穗在上,其性轻浮,有散风邪之功,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多挟六淫、疫戾之气侵袭人体,故本发明中药制剂使用两药,散风于上、祛邪于外,为一大创举;此外,使用老鹳草、千年健、威灵仙强筋骨、祛风湿,其中老鹳草祛风湿、通经络,擅于通经络,经络得通、气血得以运行,邪气不得壅聚,对于术后神经系统恢复具有很好的作用,千年健、威灵仙二药除祛风湿、舒筋活络外,更专于止痛、消肿,对于手术后患处的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研究发现其可以替代止痛药用于术后麻醉期后的止痛作用;手术后创口感染,往往出现红肿热痛,疮疡流脓,究其病因为热毒蕴结、湿热互结,因此使用厚朴、苍术芳香化湿、燥湿健脾,使用秦皮、白头翁清热凉血解毒,镇痛作用,千里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无菌性感染亦有很好的疗效,诸药合用为佐使药,具有很好的改善局灶病变,提高患者体感的功效。
[0021] 二、养血活血、扶正固本
[0022] 手术后外伤,邪气从创口直入,侵袭人体,创口亦属于中医金疮致病,导致身体气虚血瘀,导致正气不足,因此本发明中药制剂生黄芪、炙甘草益气健脾,养后天脾胃,以化生气血,促进创口愈合,脾主肌肉,促进肌肉筋骨恢复,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对于跌扑损伤、痈肿有很好的疗效,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活血止痛,对于创口愈合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诃子敛肺,涩肠,下气,配合补益药,对术后虚损具有很好的作用。
[0023]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24] 金银花:拉丁名lonicerae japonicae flos,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焮热肿痛者等,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金银花对气血营分之热毒均有效,而且有广谱抗菌作用。
[0025]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肝、胆、小肠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证。
[0026] 鱼腥草:拉丁名houttuyniae herba,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
[0027]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虎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新城疫、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0028] 黄芩:拉丁名Scutellariae Radix,味苦、性寒,入心、肺、胃、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所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口渴咽痛,还可用于胎热不安,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之证。
[0029] 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肺、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明目的作用,长于泻心胃之火,兼有止呕消痞之功,可用于治疗心火旺所致之心烦不眠,及温热病之壮热神昏、心烦、口渴;还可用于湿热所致之痢疾、里急后重;热毒疮痈、湿疹、口舌生疮、暴发火眼等证,黄连有利胆、扩张小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0030]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黄柏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0031] 苦参:味苦,性寒,入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心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等证,苦参对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苦参中的苦参碱能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而且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0032] 老鹳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证。
[0033] 千年健:拉丁名Euphorbiae Semen,味辛,性温,归肝、肾、胃经,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筋骨痿软、跌打损伤、胃痛、痈疽疮肿等证。
[0034] 荆芥穗:味辛,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的功效。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证。
[0035] 夏枯草穗: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粘等证。
[0036] 威灵仙:拉丁名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味辛、咸,性温,有小毒,入膀胱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的功效,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疟疾,症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
[0037]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平肝的功效,主治疔疮,痈疽,瘰疠、丹毒,湿疹,疥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眩晕头痛,目赤热痛等证,野菊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0038]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经;胃经;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证。
[0039] 苍术:味辛、苦,性温,入脾、胃、肝经,有燥湿健脾,祛风胜湿,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湿阻中焦之腹痛泻痢,脾胃不和之腹胀疼痛,呕吐纳呆;肝胃不和之腹胁胀痛、呕吐泛酸;以及寒湿外郁经络之风寒湿痹等证。
[0040] 秦皮:味苦、涩,性寒,入肝、胆、大肠经,具有燥湿止痢、清肝泻热、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郁结、胃肠传导受阻之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湿热下注之赤白带下;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以及肺热咳喘多痰,气喘等症状,秦皮对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抑制肠蠕动、环节肠痉挛的作用。
[0041] 白头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主要用于肠胃有湿热积滞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症状的治疗,对大肠血热之热痢下血效果较好,白头翁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黄金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42] 生黄芪:拉丁名astragali radix,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功效,主治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0043] 炙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0044] 当归:拉丁名Angelicae Sinensis Radix,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心血不足之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血海空虚,冲任虚寒或淤血阻滞之月经不调,经痛,产或腹痛,及其他血瘀作痛及阴虚血少肠燥之便秘等证,其能改善子宫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缓解痛经。
[0045] 白芍:
[0046] 姜黄:拉丁名curcumae longae rhizoma,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证。
[0047] 诃子:味苦、酸、涩,性平,入肺、胃、大肠经,有收敛涩肠和敛肺下气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虚久泻久痢;中气下陷之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等证,诃子对各种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的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鼠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0048] 千里光:味苦,性平,有小毒,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治各种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用于风热感冒、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疮疖。
[0049]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优选金银花10g~20g、连翘10g~20g、鱼腥草25g~35g、虎杖10g~20g、黄芩10g~15g、黄连10g~20g、黄柏10g~20g、苦参10g~15g、老鹳草15g~25g、千年健10g~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15g~20g、野菊花
10g~15g、厚朴15g~20g、苍术10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15g、生黄芪25g~
35g、炙甘草25g~35g、当归15g~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5g~10g和千里光
5g~10g。
[0050] 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优选金银花15g~20g、连翘15g~20g、鱼腥草30g~35g、虎杖15g~20g、黄芩12g~15g、黄连15g~20g、黄柏15g~20g、苦参
10g~15g、老鹳草15g~20g、千年健10g~15g、荆芥穗10g~15g、夏枯草穗10g~15g、威灵仙
15g~20g、野菊花10g~15g、厚朴15g~20g、苍术15g~20g、秦皮10g~15g、白头翁10g~
15g、生黄芪30g~35g、炙甘草25g~30g、当归15g~20g、白芍10g~15g、姜黄10g~15g、诃子
5g~10g和千里光5g~10g。
[0051] 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最优选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30g、虎杖15g、黄芩12g、黄连15g、黄柏15g、苦参10g、老鹳草20g、千年健10g、荆芥穗10g、夏枯草穗
10g、威灵仙15g、野菊花10g、厚朴15g、苍术15g、秦皮10g、白头翁10g、生黄芪30g、炙甘草
30g、当归15g、白芍15g、姜黄10g、诃子10g和千里光10g。
[0052]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为一种外用剂型,具体为一种外用洗液,其制备方法具体为:
[0053] 将各原料药按重量称取,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2~1.18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5℃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6~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30g~5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10g~30g,于搅拌30~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4~6,装瓶储存。
[0054] 实施例1 外洗液1
[0055] 称取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30g、虎杖15g、黄芩12g、黄连15g、黄柏15g、苦参10g、老鹳草20g、千年健10g、荆芥穗10g、夏枯草穗10g、威灵仙15g、野菊花10g、厚朴15g、苍术15g、秦皮10g、白头翁10g、生黄芪30g、炙甘草30g、当归15g、白芍15g、姜黄10g、诃子10g和千里光10g,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5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g,于搅拌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6,装瓶储存。
[0056] 实施例2 外洗液2
[0057] 称取金银花15g、连翘15g、鱼腥草30g、虎杖15g、黄芩12g、黄连15g、黄柏15g、苦参10g、老鹳草15g、千年健10g、荆芥穗10g、夏枯草穗10g、威灵仙15g、野菊花10g、厚朴15g、苍术15g、秦皮10g、白头翁10g、生黄芪30g、炙甘草25g、当归15g、白芍10g、姜黄10g、诃子5g和千里光5g,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4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g,于搅拌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6,装瓶储存。
[0058] 实施例3 外洗液3
[0059] 称取金银花20g、连翘20g、鱼腥草35g、虎杖20g、黄芩15g、黄连20g、黄柏20g、苦参15g、老鹳草20g、千年健15g、荆芥穗15g、夏枯草穗15g、威灵仙20g、野菊花15g、厚朴20g、苍术20g、秦皮15g、白头翁15g、生黄芪35g、炙甘草30g、当归20g、白芍15g、姜黄15g、诃子10g和千里光10g,混合在一起,获得混合物,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10倍量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混合物体积6倍量的水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液,放冷,加入醇浓度为95%的乙醇至含醇体积量达到50%,搅匀,2℃静置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再依次加入保湿剂甘油50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20g,于搅拌50min,随后缓慢补充余量水至1000ml,最后pH调节剂调至6,装瓶储存。
[0060] 实施例4 大鼠急性毒性试验
[0061] 实验动物:成年健康大鼠,20只,雌雄各半。
[0062] 动物饲养及实验环境:实验前置动物于室内适应环境一周,自由摄食和摄水,室温18~22℃,相对湿度65~70%,照明昼夜明暗交替,给药前24h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去毛范围大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在正中部位,横向1cm×1cm切口,仅破损皮层,不到达椎体,然后用无菌纱布止血。
[0063] 受试药物
[0064] 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外洗液1,浓缩成生药浓度为1g/ml,4℃保存备用。
[0065] 空白对照组:凡士林。
[0066] 实验方法
[0067]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药1ml/次,3次/d,单位给药面积为12g/cm2/d,给药量为正常剂量362.9倍(正常人体给药,外洗液生药浓度0.372g/ml,50ml/d,外洗面积为225cm2),将药物均匀地涂敷于动物背部去毛区,并用无刺激性纱布、胶布加以固定。每日观察,连续7天。给药后要注意动物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变化。若遇有死亡动物则需进行尸检和肉眼观察,当有肉眼可见病变时,则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0068] 结果与结论:通过急性毒理实验研究,观察7d大鼠涂药后情况,给药前,各组动物体重、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死亡及其他毒性反应。
[0069] 伤口愈合情况,给药组肉芽组织生长,无感染,其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0070] 本实验组剂量,是临床成人用药的362.9倍,现代药理学认为,对于药物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人临床日用剂量100倍以上而动物无死亡,无明显毒性反应情况出现时,该药是安全的。通过本急性毒性试验验证,无毒性反应,可以认定,本药品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0071] 实施例5大鼠慢性毒性试验
[0072] 实验动物:成年健康大鼠,30只,雌雄各半。
[0073] 动物饲养及实验环境:动物实验前置动物于室内适应环境一周,自由摄食和摄水,室温18~22℃,相对湿度65~70%,照明昼夜明暗交替,给药前24h将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脱毛,去毛范围大约相当于体表面积的10%,在正中部位,横向1cm*1cm切口,仅破损皮层,不到达椎体,然后用无菌纱布止血。
[0074] 受试药物
[0075] 实施例1制备的外洗液1,浓缩成生药浓度为0.75g/ml、0.5g/ml,4℃保存备用。
[0076] 空白对照组:凡士林。
[0077] 实验方法
[0078]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发明高剂量组、发明低剂量组。实验组给药1ml/次,1次/d,单位给药面积为3g/cm2/d、2g/cm2/d,给药量为正常剂量90.73倍和60.48倍
2
(正常人体给药,外洗液生药浓度0.372g/ml,50ml/d,外洗面积为225cm ),将药物均匀地涂敷于动物背部去毛区,并用无刺激性纱布、胶布加以固定。每日观察,连续14天。给药后要注意动物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皮肤、毛发、眼睛和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变化。若遇有死亡动物则需进行尸检和肉眼观察,当有肉眼可见病变时,则需进行病理学检查。
[0079] 结果与结论
[0080] 通过长期毒理实验研究,观察14d大鼠涂药后情况,给药前,各组动物体重、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给药后,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进食饮水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行为学无明显异常,未出现死亡及其他毒性反应。
[0081] 伤口愈合情况,高已无皮损,低剂量组肉芽组织生长,无感染,其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0082] 通过本慢性毒性试验验证,无毒性反应,可以认定,本药品临床用药是安全的。
[0083] 实施例6临床研究
[0084] 一般资料
[0085] 本组186例病例中,男122例,女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6例,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8~76岁,平均58.13±14.81岁,手术后10d~20d,平均14.62±3.24天,创面面积
1cm×1cm~10cm×15cm,平均6.97cm×7.13cm;治疗组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7~
74岁,平均56.09±13.21岁,手术后10d~21d,平均15.01±3.12天,创面面积1cm×1.2cm~
11cm×15cm,平均7.06cm×7.22cm,手术类型不限定,术后护理及用药均按各类手术指南进行。
[0086] 治疗方法
[0087] 对照组
[0088] 采用抗生素抗感染,创口常规护理,2次/日,银离子纱布贴敷创口,促进愈合,每日更换一次。
[0089] 治疗组
[0090] 创口常规护理,2次/日,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外洗液1,浸泡无菌纱布后,擦洗手术创口,自然晾干,反复擦洗三次,覆盖浸有少量本发明外洗液的纱布,外层覆盖干燥无菌纱布。每日更换一次。
[0091] 观察指标
[0092] 创面愈合时间
[0093] 从创面用药起到创面完全上皮化所需要的时间。
[0094] 创面细菌感染情况
[0095] 用无菌棉签拭取创面深部脓液分泌物,置于无菌标本盒中送微生物检验室,培养2d,确定细菌种类。
[0096] 疗效判定标准
[0097]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98]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
[0099] 显效:创面面积缩小≥75%;
[0100] 有效:25%≤创面面积缩小<75%;
[0101] 无效:创面面积缩小<25%,甚至扩大。
[0102] 结果
[0103] 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
[0104] 表1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
[0105]
[010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0107]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0108] 表2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0109]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86 10 25 35 16 81.4
治疗组 100 25 29 37 9 91.0*
[0110] 与对照组比较,*P<0.05
[0111] 创面上皮化时间
[0112] 表3创面上皮化时间
[0113]组别 N 创面上皮化时间
对照组 86 17.6±9.8
治疗组 100 9.9±8.7*
[0114] 与对照组比较,*P<0.05
[0115] 结论
[0116] 通过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其对于各类术后感染窗口期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效降低感染率,促进创口愈合,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0117] 实施例7动物实验研究
[0118] 本发明中药制剂针对患者手术后窗口期感染风险进行治疗,并且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然而啮齿类动物皮肤结构域人类结构有一定差距,动物实验经皮给药结果并不能说明对人体的作用,而本实验研究重点在于抑菌、灭菌研究,因此实验研究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体内抗菌实验,验证本发明中药制剂抗菌效果,间接获得其作用机制及药效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其疗效。
[0119] 药材
[0120] 实施例1 制备的外洗液1。
[0121] 实验菌株
[0122] 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标准菌株ATCC2592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多重耐药菌株。白色念珠菌耐氟康唑菌株(MIC>16mg/l)、假丝酵母耐氟康唑菌株(MIC>16mg/l)、肠炎沙门氏菌耐环丙沙星菌株(MIC>16mg/l)、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株则为分离自临床病人的耐药菌株,由山东中医药大学惠赠。
[0123] 方法
[0124] 体外抑菌实验
[0125] 采用药基法,将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外洗液1浓缩后成浸膏,用少量体积分数80%乙醇溶液助溶,再用蒸馏水配成100g/l的药物母液,过滤除菌后,将母液按比例加入融化的MH琼脂(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用沙氏琼脂),混匀铺板,得到每1ml含药量分别为10,5,4,3,2,1,0.5,0.25,0.125mg的含药琼脂平板。用微量加样器逐个点种菌液(含菌量约
107CFU/ml)1μL,形成的菌液圈直径为5mm左右,菌液干后置37℃孵育18h,菌落生长被完全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检测菌的MIC值。每个受试药样平行做多次实验,以不含药的MH琼脂平板作对照。
[0126] 体内抗菌实验
[0127] 实验动物分组
[0128] 健康昆明鼠(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雌雄各半,体重18~2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不用细菌感染)、模型对照组(感染不给药)、阳性对照组(用环丙沙星作对照)、发明组。本发明中药外洗液浓缩后成浸膏,然后配制成含生药浓度为15mg/ml,按0.1ml/10g体重灌胃给药,每日给药1次。环丙沙星混悬液1.0mg/ml,按0.1ml/
10g体重灌胃给药,每日给药1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均给与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
[0129] 感染菌种及方法
[0130] 感染菌种为肠炎沙门氏菌耐药株,用小鼠复壮后,测出最小致死量(MLD)为103CFU。按上述感染量腹腔注射小鼠,12h后小鼠精神萎靡,食欲下降,18h后开始出现死亡,
60h内小鼠全部死亡。
[0131] 实验治疗
[0132] 小鼠腹腔注射细菌悬液后0h第一次给药,以后每隔8h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次后,计算存活率,检测血清抗体滴度,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活性。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饮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用环丙沙星混悬液(1次给药量:10mg/kg)灌胃;发明组(1次给药量:150mg/kg)灌胃。
[0133] 血清抗体滴度的检测
[0134] 自制抗原,用直接凝集试验法测定小鼠血清中沙门氏菌抗体的滴度。抗体滴度用log2X的值表示,X为血清最大稀释度。
[0135]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检测
[0136] 按鸡红细胞吞噬实验方法进行。
[0137] 结果
[0138] 体外联合抑菌实验结果
[0139] 表1中药对7株菌的体外抑菌作用n=5,x±s
[0140]
[0141]
[0142] 实验治疗结果
[0143] 用细菌感染小鼠后,24h开始出现死亡,死亡高峰发生在36~48h之间,48h内模型对照组全部死亡。中药组存活9只,阳性对照组存活7只。中药治疗组的小鼠主要在36h内死亡,阳性对照组小鼠死亡主要在36~60h这个时段。正常对照组无异常表现。
[0144] 小鼠血清沙门氏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
[0145] 表2小鼠血清沙门氏菌抗体滴度x±s
[0146]组别 N 抗体滴度
发明组 9 6.2±0.33*
阳性对照组 7 2.0±0.33
[0147]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
[0148]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0149] 表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x±s
[0150]分组 N 吞噬活性%
正常组 10 50.3±1.6
模型组 0 0
阳性对照组 6 54.9±2.1
发明组 9 62.5±1.4*
[0151] 与正常组比较,*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