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030943.8

文献号 : CN10579934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小林匠大川壮志工藤圣真木村尚己

申请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使滑架的姿态稳定而使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提高。记录装置具备:滑架,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设置有记录头,记录头向被记录介质排出液体来进行记录;第一滑动部,在滑架设于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二滑动部,设置于从另一侧沿着第二方向突出地延伸的臂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部件;第二引导部件,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第二方向上与第一引导部件隔开间隔;以及管,其将从液体收置部送出的液体向滑架供给,从滑架延伸出而在与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管通过臂部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而沿着与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权利要求 :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其向被记录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

滑架,所述记录头设于该滑架,该滑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第一滑动部,其在所述滑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第二滑动部,其设置于臂部,该臂部在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而延伸;

第一引导部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接触而支承该滑架并且引导所述滑架的移动;

第二引导部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隔开间隔而配置,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接触而支承所述滑架并且引导该滑架的移动;

液体收置部,其收置所述液体;以及

管,将从所述液体收置部送出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滑架供给,从所述滑架延伸出而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而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滑架一起夹入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保持所述滑架,所述第二滑动部被所述第二引导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管被配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长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下方而弯曲且折回,在所述臂部的上方与所述滑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在所述滑架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臂部,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接触而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和位于该支承部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支承部相对向的对向部,所述限制单元具备与所述对向部接触且能够滑动的第三滑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具备朝向所述对向部对所述第三滑动部施力的施力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具备磁性部件,

所述磁性部件利用磁力将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向所述第二滑动部侧吸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管中弯曲而折回的部分追随所述滑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偏离所述折回的部分的移动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管径变换部件,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管径比从所述管径变换部件经由所述折回的部分到所述滑架为止的管径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有多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管的直径比其他的管的直径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是墨液,所述直径最粗的管将黑色的墨液向所述记录头供给。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置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设置有多个的所述液体收置部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管径最粗的所述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所述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与所述管径最粗的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引导所述管的管引导部件,所述管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臂部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保持将所述被记录介质排出的排出辊的保持部件,所述管引导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是离开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在所述滑架的下部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滑架的中央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而延伸,并且其顶端朝向下方延伸。

说明书 :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0002] 在本申请中,记录装置包括记录头一边在预定方向移动一边进行记录的串行打印机、以及具备该打印机功能的复印机、传真机等种类。

背景技术

[0003] 近些年,在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为了提高被记录介质的可记录张数,而在装置主体内或者装置主体外设置大容量的墨液收置箱。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该大容量的墨液收置箱的记录装置的一例。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529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构成为:插入于滑架引导轴的滑架能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另外,在所述滑架中,该滑架的上部被沿所述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引导框支承。
[0009]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在装置主体侧面设置有多个大容量的墨液箱,所述墨液箱与墨液管连接。与所述墨液箱连接的所述墨液管构成为: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滑架在所述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往返运动在所述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所述滑架的左侧具有折回部分,追随所述往返运动而变形。
[0010] 另外,近些年,为了提高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谋求设置于所述滑架的记录头中的喷嘴的高密度化。具体而言,在所述记录头中,使向所述被记录介质排出墨液的喷嘴数增加。
[0011] 但是,若所述记录头中的喷嘴数增加,则针对该记录头的墨液的所需供给量增大。因此,从所述墨液箱向所述滑架供给墨液的所述墨液管的直径会变粗。若将该增加了喷嘴数的记录头应用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则由于所述墨液管的直径粗,因此在所述折回部分产生的管弯曲反作用力会变大。
[0012] 在此,存在管弯曲反作用力比滑架的自重大的情况。结果,所述管弯曲反作用力作用成使所述滑架离开所述引导框,有可能使得从所述记录头排出的墨液的附着位置产生偏移而使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降低。
[0013]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使滑架的姿态稳定而使得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提高的记录装置。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5]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能够作为以下的实施方式或者应用例来实现。
[0016] [应用例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其向被记录介质排出液体而进行记录;滑架,所述记录头设在该滑架,该滑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滑动部,其在所述滑架设置于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滑动部,其设置于臂部,该臂部在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而延伸;第一引导部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与所述第一滑动部接触而支承该滑架并且引导所述滑架的移动;第二引导部件,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隔开间隔而配置,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接触而支承所述滑架并且引导该滑架的移动;液体收置部,其收置所述液体;以及管,将从所述液体收置部送出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滑架供给,从所述滑架延伸出而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而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0017] 在本说明书中,“与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含义不仅指作为装置宽度方向的第一方向,还包含沿着装置宽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装置进深方向倾斜地斜向延伸的方向和/或向装置高度方向斜向延伸的方向。
[0018]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滑架被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所述第一引导部件以及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支承,将从所述液体收置部送出的所述液体向所述滑架供给的管从所述滑架延伸出而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在此,在所述管产生欲缓解所述弯曲的、也就是说欲使管复原成笔直地延伸的状态的复原力。并且,该复原力对与所述管连接的所述滑架作用,例如,欲抬起所述滑架而使所述第一滑动部以及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
[0019] 另外,该复原力产生欲使所述滑架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支点旋转的力矩力。该力矩力与从所述第一滑动部至所述管的距离成正比地变大。
[0020] 在本应用例中,所述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在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短。也就是说,与将所述管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部配置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所述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结果,在使所述管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的情况下的所述力矩力能够比将所述管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部配置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外侧的情况下的所述力矩力小。
[0021] 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因此,能够使所述记录头进而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22] 另外,根据本应用例,在从所述滑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地延伸的所述臂部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部,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沿着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因此,在本应用例中,能够延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由此,能够使作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支点的由所述滑架的自重引起的力矩力增大。结果,能够抑制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记录品质的降低。另外,若所述臂部的距离变长,则以所述第一方向作为旋转轴的滑架的倾斜变小,因此,能够维持所述记录头向被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品质。
[0023] [应用例2]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滑架一起夹入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保持所述滑架,所述第二滑动部被所述第二引导部件从下方支承,所述管被配置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长的位置。
[0024]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第一滑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滑架一起夹入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保持所述滑架,因此在所述滑架被所述第一引导部件引导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时,能够限制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移,由此,能够抑制记录品质的降低。
[0025] [应用例3]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下方而弯曲且折回,在所述臂部的上方与所述滑架连接。
[0026]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管通过所述臂部的下方而弯曲且折回,在所述臂部的上方与所述滑架连接,因此能够增大所述管的弯曲半径。结果,能够减小欲缓解所述管所产生的所述弯曲的复原力。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所述复原力对抗所述滑架的自重而使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一引导部件或者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结果,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27] [应用例4]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在所述滑架的下部。
[0028] [应用例5]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短。
[0029]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短。因此,能够使在所述滑架产生的所述力矩力比作用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由所述滑架的自重产生的力矩力小。由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结果,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0] [应用例6]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限制单元,所述限制单元设置于所述臂部,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
[0031] 根据本应用例,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的限制单元设置于从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二方向突出地延伸的臂部,因此,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限制单元的距离变长,以小的力就能够对抗在所述滑架产生的所述力矩力。因此,所述限制单元能够容易地抑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结果,能够使所述记录头进而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2] 另外,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第二滑动部设置于所述臂部,因此,所述限制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动部的附近更可靠地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因此,能够使所述记录头、进而所述滑架相对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3] [应用例7]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具备:与所述第二滑动部接触而进行支承的支承部、和位于该支承部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支承部相对向的对向部,所述限制单元具备与所述对向部接触且能够滑动的第三滑动部。
[0034] 根据本应用例,在所述限制单元,所述第三滑动部与对向部接触。也就是说,对于所述第二滑动部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支点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的方向,所述限制单元通过使所述第三滑动部与所述对向部接触来限制所述滑架的位移。因此,所述限制单元能够更可靠地对抗所述力矩力,能够使所述滑架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5] [应用例8]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具备朝向所述对向部对所述第三滑动部施力的施力部件。
[0036]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限制单元具备朝向所述对向部对所述第三滑动部施力的施力部件。也就是说,所述施力部件朝向所述对向部对所述第三滑动部施力,因此,所述第三滑动部从所述对向部受到向与所述力矩力作用的方向相反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因此,在所述滑架,所述反作用力向所述力矩力减小的方向作用,因此,所述限制单元能够更可靠地使所述滑架的姿态稳定,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7] [应用例9]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单元具备磁性部件,所述磁性部件利用磁力将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向所述第二滑动部侧吸引。
[0038]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限制单元是将所述第二引导部件向所述第二滑动部侧吸引的磁性部件,因此,利用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力将所述第二引导部件拉向所述第二滑动部侧。结果,由于所述磁性部件的磁力对抗所述力矩力,因此,能够抑制所述第二滑动部向离开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的方向的位移,能够使所述滑架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39] [应用例10]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管设置有多个,所述管的弯曲而折回的部分追随所述滑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偏离所述折回的部分的移动区域的位置设置管径变换部件,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管径比从所述管径变换部件经由所述折回的部分到所述滑架为止的管径粗。
[0040] 根据本应用例,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管径比从所述管径变换部件经由所述折回的部分到所述滑架为止的管径粗。也就是说,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管的直径粗,从所述管径变换部件到所述滑架为止的管的直径细。因此,与在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滑架为止的所有的路径上使管径细的情况相比,通过使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到所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路径上的管径变粗,能够降低压力损失,能够抑制所述记录头处的喷嘴脱落。
[0041] 另外,在本应用例中,从所述管径变换部件到所述滑架为止的管的直径细,也就是说,与所述滑架的运转对应的部分的管径细,因此,能够减小传递至所述滑架的所述管的反作用力,能够维持所述记录头向所述被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品质。
[0042] [应用例11]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管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多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管的直径比其他的管的直径粗。
[0043] 根据本应用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多个的所述管中的、排列于最靠近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管比其他的管粗。在此,在所述管产生的欲缓解所述弯曲的复原力随着所述管的直径变粗而变大。因此,在本应用例中,将复原力最大的管配置于靠所述第一滑动部,能够缩短复原力最大的管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欲使所述滑架以所述第一滑动部为支点而旋转的力矩力。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从所述第二引导部件离开。结果,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044] [应用例12]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是墨液,所述直径最粗的管将黑色的墨液向所述记录头供给。
[0045]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直径最粗的管将黑色的墨液向所述记录头供给。在此,在所述记录装置中,使用多个颜色例如黑色、蓝绿色、品红、黄色等颜色的墨液,黑色墨液的使用量最多。在本应用例中,能够利用多个管中的直径最粗的管将所述黑色墨液从所述液体收置部向所述记录头供给。也就是说,能够增加使用量最多的黑色墨液向所述记录头的供给量,因此,能够使所述黑色墨液向所述记录头的供给稳定。
[0046] [应用例13]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置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多个,所述设置有多个的所述液体收置部中的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管径最粗的所述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所述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与所述管径最粗的管连接。
[0047]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设置有多个的所述液体收置部中的位于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管径最粗的所述管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与所述管径最粗的管连接。也就是说,可以说,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与所述管径最粗的管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距离比其他的液体收置部与其他的管的距离短。因此,能够使所述管径最粗的管中的从位于最靠近所述第二滑动部的液体收置部到所述滑架为止的路径长度比所述其他的管中的从其他的液体收置部到所述滑架的路径长度短。
[0048] [应用例14]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引导所述管的管引导部件,所述管引导部件设置在所述臂部的下方。
[0049] [应用例15]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保持将所述被记录介质排出的排出辊的保持部件,所述管引导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是离开的。
[0050] 根据本应用例,所述管引导部件与所述保持部件是离开的,因此,所述保持部件不会经由所述管引导部件承受欲缓解所述管所产生的所述弯曲的复原力,能够抑制所述保持部件受到所述复原力而挠曲。结果,能够抑制所述保持部件挠曲,因此,不易产生由所述保持部件的挠曲引起的所述排出辊的位置偏移,所以能够抑制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排出性的降低。
[0051] [应用例16]上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臂部在所述滑架的下部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滑架的中央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突出而延伸,并且,其顶端朝向下方延伸。
[0052] 根据本应用例,在从所述滑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臂部设置有所述第二滑动部,因此,能够不使所述滑架大型化地延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的距离。结果,能够抑制滑架的尺寸的大型化,能够使滑架的尺寸小型化,能够谋求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53] 图1是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0054] 图2是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0055] 图3是示出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0056] 图4是滑架的立体图。
[0057] 图5是示出从墨液箱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墨液管的路径的立体图。
[0058] 图6是示出管径变换部件的立体图。
[0059] 图7是滑架的侧视图。
[0060] 图8是滑架的仰视图。
[0061] 图9A是示出第一滑动部的仰视图。
[0062] 图9B是示出第一引导部件和第一滑动部的立体图。
[0063] 图10是示出管引导部件和保持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
[0064] 图11是示出墨液管保护部件和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底部的肋的关系的侧剖视图。
[0065] 图12是示出墨液管的保护部件和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底部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肋的关系的侧剖视图。
[0066]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臂部和管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
[0067] 图14是示出滑架处的力和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068]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0069] 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的立体图。
[0070] 图17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从墨液箱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墨液管的路径的立体图。
[0071] 图18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的侧视图。
[0072] 图19A是第二实施例的限制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0073] 图19B是第二实施例的限制单元的局部立体图。
[0074] 图20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管引导部件和保持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
[0075] 图21是第三实施例的滑架的立体图。
[0076] 图22是第三实施例的滑架的侧视图。
[0077] 图2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处的力和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078] 图2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滑架处的力和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079] (附图标记的说明)
[0080] 10、10a…喷墨式打印机;18、18a~18d…墨液箱;22、76…滑架;32…记录头;38…排出辊对;38a…排出驱动辊;38b…排出从动辊;40…保持部件;46、146…臂部;48…第一引导部件;50、150、182…第二引导部件;54…第一滑动部;56、156…第二滑动部;60、60a~60d、66、66a~66d…墨液管;62…管引导部件;64…管径变换部件;68…折回的部分;150a…支承部;150b…对向部;158、178…限制单元;160…滑块部件;162…弹簧;180…磁性部件;
L1~L4…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对于同一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仅在最初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例中省略该构成的说明。
[0082] (第一实施例)
[0083]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滑架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墨液箱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墨液管的路径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管径变换部件的立体图,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滑架的侧视图。
[0084] 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滑架的仰视图,图9A是示出第一滑动部的仰视图,图9B是示出主引导轨和第一滑动部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管引导部件和保持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墨液管保护部件和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底部的肋的关系的侧剖视图,图12是示出墨液管保护部件和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底部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肋的关系的侧剖视图,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臂部和管引导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滑架处的力和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085] 另外,各图示出的X-Y-Z坐标系中,作为“第一方向”的X方向(装置宽度方向)表示记录头的扫描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Y方向表示记录装置的进深方向以及用纸输送方向,Z方向表示“记录头与用纸之间的距离(间隙)变化的方向”、即装置高度方向。此外,在各图中,将-Y方向作为装置正面侧,将+Y方向侧作为装置背面侧。
[0086] <<<打印机的概要>>>
[0087] 参照图1以及图2对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以下,称为打印机)10进行说明。打印机10作为具备装置主体12和图像读取装置14的复合机而构成。装置主体12具备:收置被记录介质的被记录介质收置盒16,和收置作为“液体”的墨液的作为“液体收置部”的墨液箱18。
[0088] 图像读取装置14经由设置于装置主体12的上部的铰链20(参照图2)被安装于装置主体12的上部。图像读取装置14构成为能够以铰链20为支点相对于装置主体12转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铰链20设置于装置主体12的背面侧,图像读取装置14从装置主体12的正面侧朝向背面侧转动。另外,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4作为一例构成为扫描仪单元。
[0089] 被记录介质收置盒16构成为能够收置多张被记录介质,能够从装置主体12的正面侧(图1的-Y轴方向侧)拆装地安装。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例,被记录介质是指普通纸和/或厚纸、照片用纸等用纸。
[0090] 另外,墨液箱18在装置主体12的右侧面(图1的-X轴方向侧)作为收置墨液的大容量箱被设置有多个(参照图5)。另外,作为一例,多个墨液箱18a、18b、18c、18d被设置成与黑色、蓝绿色、品红、黄色各色对应。
[0091] 接下来,参照图2以及图3,对装置主体12内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装置主体12内设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图2的X轴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滑架22。滑架22通过由驱动马达24(参照图2)驱动的滑架驱动机构26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被驱动。
[0092] 在本实施例中,滑架驱动机构26具备:安装于驱动马达24的驱动带轮(未图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与该驱动带轮隔开间隔地设置的从动带轮28、和架绕于所述驱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同步带30。同步带30的一部分被滑架22把持。
[0093] 因此,若利用驱动马达24驱动所述驱动带轮旋转,则同步带30被驱动,使得保持同步带30的一部分的滑架2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移动。
[0094] 另外,在滑架22的底部设置有记录头32(参照图7以及图8)。进而,在滑架22的下方设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介质支承部件34。介质支承部件3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设置在滑架22的移动区域内,当滑架22在滑架22的移动区域内移动时,介质支承部件34与记录头32相对向。
[0095] 此外,介质支承部件34支承从记录介质收置盒16输送来的被记录介质。另外,记录头32与被介质支承部件34支承的用纸相对向。另外,介质支承部件34从下方支承被记录介质,由此来规定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与记录头32的头面之间的距离(间隙)。另外,在记录头32的与被记录介质相对向的面设置有多个喷嘴孔(未图示),从该喷嘴孔朝向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排出墨液,由此在被记录介质执行记录。
[0096] 另外,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在滑架22的装置背面侧(输送路径中的上游侧)设置有输送辊对36。输送辊对36具备输送驱动辊36a和输送从动辊36b(参照图2)。
[0097] 另外,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在滑架22的装置正面侧(输送路径中的下游侧)设置有排出辊对38。排出辊对38具备排出驱动辊38a和排出从动辊38b(参照图3以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排出从动辊38b作为齿轮而构成,由安装于装置主体12的保持部件40保持成能够转动。
[0098] 另外,在相对于排出辊对38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正面侧(输送路径中的下游侧)设置有排出堆叠器42。在排出堆叠器42,能够堆叠由排出辊对38排出来的被记录介质。
[0099] 在此,对被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进行说明,收置于被记录介质收置盒16的被记录介质通过未图示的送给单元从被记录介质收置盒16朝向位于输送路径下游侧的输送辊对36输送。然后,被记录介质被输送驱动辊36a和输送从动辊36b夹持而朝向位于输送路径下游侧的介质支承部件34输送。接下来,被输送到介质支承部件34上的被记录介质通过记录头32被执行记录。然后,执行记录后的被记录介质被排出驱动辊38a和排出从动辊38b夹持而朝向排出堆叠器42被排出。
[0100] <<<滑架的概要>>>
[0101]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10,对滑架22的概要进行说明。滑架22具备:参照图4、图5以及图7所示的箱状的壳体44、从壳体44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向装置正面侧突出的臂部46、和设置在壳体44的底部的记录头32(参照图8)。
[0102] 另外,滑架22构成为能够在装置主体12内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在装置主体12安装有:第一引导部件48,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件50,其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引导部件48隔开距离而配置在装置正面侧,且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件48以及第二引导部件50作为引导轨而构成。
[010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B所示,第一引导部件48具备平坦部48a、和从平坦部48a沿着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倒立部48b,平坦部48a以及倒立部48b分别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
[0104] 另外,在壳体44,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一侧”即装置背面侧,设置有间隙调整单元52(参照图9B)。虽然未图示,但是间隙调整单元52构成为能够调整滑架22的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间隙调整单元52设置有第一滑动部54。
[0105] 第一滑动部54具备:与第一引导部件48的平坦部48a接触地滑动的水平滑动部位54a、和与倒立部48b接触地滑动的倒立滑动部位54b(参照图8以及图9A)。水平滑动部位54a被第一引导部件48的平坦部48a在装置高度方向上支承。
[0106] 另外,在壳体44的装置背面侧,在夹着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而与第一滑动部54的倒立滑动部位54b相对向的位置,设置有壳体滑动部44a。即,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处于被第一滑动部54的倒立滑动部位54b和壳体滑动部44a夹入的状态。
[0107] 因此,当滑架2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移动时,滑架22不仅被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引导,还能够限制滑架22向装置进深方向的位移。因此,能够抑制打印机10中对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08] 另外,如图5所示,臂部46从壳体44向装置正面侧突出,并且在突出的部分的顶端,朝向下方、即朝向第二引导部件50延伸。另外,在臂部46的与第二引导部件50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滑动部56。也就是说,滑架22经由第二滑动部56被第二引导部件50支承。
[0109] 因此,滑架22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经由第一滑动部54被第一引导部件48支承并且经由第二滑动部56被图7的第二引导部件50支承。
[0110] 另外,第二滑动部56设置于臂部46。因此,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为止的距离L2(参照图14),比将第二滑动部56设置于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情况下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为止的距离长。结果,在利用间隙调整单元52使滑架22的背面侧的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位移了的情况下,记录头32相对于被介质支承部件34支承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11] <<<关于墨液的供给路径>>>
[0112] 接下来,参照图4至图7对墨液的供给路径进行说明。在滑架22的壳体44内安装有多个转接器58。此外,图5示出拆下了转接器58的状态的滑架22。在本实施例中,与黑色、蓝绿色、品红、黄色各色对应的转接器58a、58b、58c、58d安装于壳体44。转接器58a、58b、58c、58d将分别从墨液箱18a、18b、18c、18d供给的各色的墨液向记录头32供给。
[0113] 另外,墨液箱18a、18b、18c、18d沿着装置进深方向排成一列。在本实施例中,收置黑色的墨液的墨液箱18a位于最靠装置正面侧,朝向装置背面侧,收置蓝绿色的墨液箱18b、收置品红的墨液箱18c、收置黄色的墨液箱18d按此顺序排成一列。
[0114] 另外,墨液管60a、60b、60c、60d从各墨液箱18a、18b、18c、18d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朝向装置正面侧延伸。各墨液管60a、60b、60c、60d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设置有墨液箱18a的区域中从装置进深方向朝向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墨液箱18的一侧的相反侧改变朝向而延伸。
[0115] 另外,参照图3至图5,在装置主体12中在第二引导部件50的上方设置有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管引导部件62。在管引导部件62安装有管径变换部件64。从各墨液箱18a、18b、18c、18d在装置进深方向延伸并向装置宽度方向改变了朝向的墨液管60a、60b、60c、
60d与管径变换部件64连接。
[0116] 如图6所示,管径变换部件64具备多个连接器64a、64b、64c、64d、64e、64f、64g、64h。多个连接器64a、64b、64c、64d在装置进深方向(图6的Y轴方向)上排成一列地配置在管径变换部件64的一侧(图6的-X轴方向侧)。另外,多个连接器64e、64f、64g、64h在装置进深方向(图6的Y轴方向)上排成一列地配置在管径变换部件64的另一侧(图6的+X轴方向侧)。
[011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0a、60b、60c、60d分别与连接器64a、64b、64c、64d连接。进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64e、64f、64g、64h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被设置在与连接器64a、64b、64c、64d分别对应的位置。
[0118] 另外,连接器64e、64f、64g、64h分别与墨液管66a、66b、66c、66d连接,墨液管66a、66b、66c、66d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从管径变换部件64朝向所述另一侧(图6的+X轴方向侧)延伸。另外,墨液管66b、66c、66d的直径设定得比墨液管60b、60c、60d的直径细。
[0119] 在此,连接器64b、64c、64d的直径被设定得比连接器64f、64g、64h的直径大。也就是说,与连接器64b、64c、64d连接的墨液管60b、60c、60d的直径比与连接器64f、64g、64h连接的墨液管66b、66c、66d的直径大。因此,与管径变换部件64的一侧和另一侧连接的墨液管的直径尺寸被变换。
[012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与连接器64e连接的墨液管66a的直径被设定为同与连接器64a连接的墨液管60a的直径相同的尺寸。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器64a与连接器
64e之间,不进行管径的变换,从墨液箱18a到转接器58a为止利用相同直径的墨液管60a、
66a供给墨液。
[0121] 另外,如图4以及图7所示,管引导部件62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被设置在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更具体而言被设置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端部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也就是说,从墨液箱18延伸出的墨液管60以及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在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通过臂部46的下方而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
[012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第二滑动部56以及墨液管66的位置关系被设定成: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第一滑动部54与墨液管66的距离L1(参照图14)比墨液管66与第二滑动部56的距离长。
[0123] 另外,从管径变换部件64延伸出的墨液管66a、66b、66c、66d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向设置有墨液箱18的一侧的相反侧由管引导部件62引导而延伸,弯曲而折回向墨液箱18侧延伸,分别与安装于滑架22的壳体44的转接器58a、58b、58c、58d连接。也就是说,墨液管66通过臂部46的下方而弯曲,在上下方向上折回而通过臂部的上方,与转接器58连接。
[0124] 因此,收置于墨液箱18的墨液经由墨液管60、管径变换部件64、墨液管66以及转接器58供给至记录头32。
[0125] <<<关于作用于滑架的力矩>>>
[0126] 在此,参照图14对作用于滑架22的力以及力矩进行说明。此外,图14是涉及作用于滑架22的力以及力矩的示意图。此外,在图14中,为了便于说明,墨液管66仅记载了一根。
[0127] 如图14所示,在滑架22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背面侧,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处于被第一滑动部54的倒立滑动部位54b与滑架22的壳体44夹入的状态。另外,在滑架22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正面侧,第二滑动部56仅被第二引导部件50从下方支承,因此滑架22容易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而朝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0128] 另外,在墨液管66产生欲缓解弯曲、也就是说欲使墨液管66复原成笔直地延伸的状态的复原力F1。并且,上述复原力F1作用于连接有墨液管66的滑架22,例如,欲抬起滑架22而使第一滑动部54以及第二滑动部56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
[0129] 复原力F1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发生作用,因此,在滑架22产生欲使滑架22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矩N1。在此,旋转力矩N1为以直线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墨液管66的线段S1的长度和复原力F1中与线段S1正交的分量的积。
[0130] 但是,为了避免说明会变得复杂,在本实施例中,设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装置进深方向的距离L1与复原力F1的积为旋转力矩N1。同样地,下述的第二滑动部56处的旋转力矩N2也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2求取,而不用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的线段S2的距离求取。此外,通过考虑负荷(复原力F1以及自重F2),由于能够减小重心的位置的影响,因此省略重心的位置的考虑。
[0131] 因此,旋转力矩N1具有N1=F1×L1的关系。由此,旋转力矩N1与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的距离L1成正比地变大。
[0132] 另一方面,滑架22的自重中的作用于臂部46的自重F2,作用于设置于臂部46的第二滑动部56。具体而言,滑架22的自重F2朝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也就是说朝向第二引导部件50作用。即,第二滑动部56由于滑架22的自重F2而按压第二引导部件50。在此,自重F2在第二滑动部56中向复原力F1所作用的一侧的相反侧作用,因此,在第二滑动部56,旋转力矩N2朝向旋转力矩N1的相反方向作用。
[0133] 在此,旋转力矩N2通过滑架22的自重F2和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2的积来表示。也就是说,具有N2=F2×L2的关系。
[013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因此,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比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为止的距离L2短。也就是说,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为止的距离L2相对于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具有L2>L1的关系。
[0135] 因此,通过将滑架22的自重F2设定为比旋转力矩N1除以距离L2而得的值大的负荷,在滑架22中维持旋转力矩N2>旋转力矩N1的关系。结果,由于旋转力矩N2比旋转力矩N1大,因此,能够抑制第二滑动部56从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
[0136]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因此,与将墨液管66相对于第一滑动部54配置在第二滑动部
56的外侧、也就是说装置正面侧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墨液管66与第一滑动部54之间的距离L1。结果,将墨液管66位于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的情况下的旋转力矩N1,能够比将墨液管66相对于第一滑动部54配置在第二滑动部56的外侧的情况下的旋转力矩小。
[0137] 由此,能够抑制滑架22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因此,能够使记录头3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进而滑架2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38]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从滑架22的壳体44向装置进深方向的装置正面侧突出地延伸的臂部46设置有第二滑动部56。由此,能够使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的距离L2变长。因此,能够使作用于第二滑动部56且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的由滑架22的自重产生的旋转力矩N2增大。结果,能够抑制滑架22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因此,能够使所述记录头3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进而滑架2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39] 另外,若臂部46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变长,则以装置宽度方向为旋转轴的滑架22的倾斜变小,因此,能够维持记录头32对被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品质。
[014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通过臂部46的下方而弯曲并折回,在臂部46的上方与安装于滑架22的转接器58连接,因此,能够使墨液管66的折回的部分68的弯曲半径变大。结果,能够减小欲缓解墨液管66所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复原力F1对抗滑架22的自重F2而使滑架22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41] 另外,如图14所示,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比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56为止的距离L2短。因此,能够使在滑架22产生的旋转力矩N1比作用于第二滑动部56的由滑架22的自重F2产生的旋转力矩N2小。由此,能够抑制滑架22从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42] 另外,参照图3以及图4,在从墨液管66的管径变换部件64到滑架22的转接器58为止的路径中弯曲而折回的部分68伴随着滑架2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移动,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一边追随变形一边移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管径变换部件64设置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偏离折回的部分68的移动区域的位置。
[0143] 即,在本实施例中,从墨液箱18到管径变换部件64为止的墨液管60的管径比从管径变换部件64经由折回的部分68到滑架22为止的墨液管66的管径粗。也就是说,从墨液箱18到管径变换部件64为止的管径粗,从管径变换部件64到滑架22为止的管径细。因此,与从墨液箱18到滑架22为止的所有的路径中使墨液管60、66的管径细的情况相比,通过使从墨液箱18到管径变换部件64为止的路径中的墨液管60的管径变粗,能够降低压力损失,能够抑制记录头32处的喷嘴脱落。
[0144] 另外,由于从管径变换部件64到滑架22为止的墨液管66的管径细,也就是说与滑架22的运转对应的部分的管径细,因此,能够减小传递至滑架22的墨液管66的反作用力,能够维持记录头32对被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品质。
[014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a、66b、66c、66d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在管引导部件62上排成一列。在此,直径最粗的墨液管66a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配置在背面侧、即靠第一滑动部54。在此,墨液管66a经由管径变换部件64与墨液管60a连接。另外,墨液管60a与收置黑色墨液的墨液箱18a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黑色墨液在从墨液箱18a到滑架22为止的路径中,利用管径粗的墨液管60a、66a输送。
[014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排列多个的墨液管66a、66b、66c、66d中的、最靠第一滑动部54排列的墨液管66a比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粗。在此,欲缓解在墨液管66的折回的部分68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随着墨液管66的直径变粗而变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复原力F1最大的墨液管66a靠第一滑动部54配置,能够缩短复原力F1最大的墨液管66a与第一滑动部54的距离L1,因此,能够减小使滑架22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旋转的旋转力矩N1。因此,能够抑制滑架22从第二引导部件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4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直径最粗的墨液管66a将黑色的墨液供给至记录头32。在此,在打印机10中,使用多个颜色例如黑色、蓝绿色、品红、黄色等颜色的墨液,但黑色墨液的使用量最多。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利用多个墨液管66a、66b、66c、66d中的直径最粗的墨液管66a将黑色墨液从墨液箱18a朝向记录头32供给。也就是说,能够增加使用量最多的黑色墨液向记录头32的供给量,因此,能够使所述黑色墨液向记录头32的供给稳定。
[0148] 另外,如图5以及图7所示,墨液箱18a、18b、18c、18d中的、位于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的至少一部分、和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并且,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经由墨液管60a以及管径变换部件64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连接。
[0149] 也就是说,可以说,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的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比其他的墨液箱18b、18c、18d与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的距离短。因此,能够使从各墨液箱18a、18b、18c、18d沿着装置进深方向延伸出之后、向装置宽度方向改变朝向而与管径变换部件64连接的墨液管60a、60b、60c、60d中的墨液管60a的路径长度最短。
[0150] 结果,能够使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0a、66a中的从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到滑架22为止的路径长度比其他的墨液管60b、60c、60d、66b、66c、66d中的从其他的墨液箱18b、18c、18d到滑架22为止的路径长度短。
[0151] 另外,参照图3以及图10,管引导部件62以相对于将排出从动辊38b保持成能够转动的保持部件40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离开的状态设置。
[0152] 在本实施例中,管引导部件62与保持部件40是离开的,因此,不会经由管引导部件62而承受欲缓解墨液管66所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能够抑制保持部件40受到复原力F1而挠曲。结果,能够抑制保持部件40挠曲,因此难以产生因保持部件40的挠曲引起的排出从动辊38b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的排出性的降低。
[015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从滑架22沿着装置进深方向延伸的臂部46设置有第二滑动部56,因此,能够延长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的距离L2,而不使滑架22大型化。结果,能够抑制滑架22的尺寸的大型化,能够使滑架22的尺寸小型化,能够谋求成本降低。
[0154] <<<关于墨液管保护部件>>>
[0155] 另外,参照图11,在墨液管66,在墨液管66与管引导部件62之间、折回的部分68的弯曲的外周侧、墨液管66与图像读取装置14的底部14a之间设置有墨液管保护部件70。墨液管保护部件70是膜状的可挠性部件,被安装成沿着墨液管66的路径位于折回的部分68的弯曲的外周侧。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例,墨液管保护部件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形成。
[0156]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4的底部14a,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与墨液管66的位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肋72、74。在本实施例中,肋72被设置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对应的位置。另外,肋74设置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墨液管66b与墨液管66d之间。
[0157] 在本实施例中,肋72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宽度被设定为比肋74的宽度大。并且,肋72、74承受经由墨液管保护部件70承受的来自墨液管66的复原力F1。在此,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位于设置了肋72的一侧,因此,肋72所承受的来自墨液管66的复原力F1a比肋74所承受的来自墨液管66的复原力F1b大。
[0158]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肋72的宽度比肋74的宽度大,因此,能够降低肋72与墨液管保护部件70的接触面压力。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墨液管保护部件70的耐磨损性设定得比肋72、74小。结果,能够抑制墨液管保护部件70中因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墨液管66的复原力F1的大小的差异而产生的偏磨损。
[0159] <<<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
[0160] (1)在本实施例中,将墨液管保护部件70的耐磨损性设定得比肋72、74小,但也能够取代上述构成,而将墨液管保护部件70的耐磨损性设定得比肋72、74大。根据这样的设定,能够抑制肋72、74的偏磨损。
[0161] (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肋72的宽度比肋74的宽度大,但也能够取代该构成,如图12所示那样,在装置高度方向上肋72从图像读取装置14的底部14a突出的突出量设定得比肋74从图像读取装置14的底部14a突出的突出量小。通过如此设定,由于肋72侧的墨液管66a的弯曲半径比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大,因此,能够使墨液管66a所产生的复原力F1a比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所产生的复原力F1b小。结果,能够降低肋72与墨液管保护部件70的接触面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墨液管保护部件70中因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墨液管66的复原力F1的大小的差异而产生的偏磨损。
[0162] (3)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墨液管66以及管引导部件62通过臂部46的下方,但也能够取代该构成,如图13所示那样,将墨液管66以及管引导部件62配置成通过臂部46的上方。
[0163] (4)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设置有从滑架22突出的臂部46,使墨液管66通过臂部46的下方,但也能够取代该构成,而构成为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下部设置第二滑动部56,在壳体44的下部使墨液管66通过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之间。
[0164] (5)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管径变换部件64对墨液管60、66的管径进行了变换,但也能够取代该构成,而变更墨液管60、66的刚性。
[0165] (6)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具有平坦部48a和倒立部48b的第一引导部件48中第一滑动部54的水平滑动部位54a和倒立滑动部位54b与之相接触地滑动,但也能够取代该构成,而使第一引导部件48为轴状的部件。
[0166] 总结上述说明,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具备:记录头32,其向被记录介质排出墨液而进行记录;滑架22,其用于设置该记录头32,能够沿着装置宽度方向移动;第一滑动部54,其在该滑架22设置于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一侧;第二滑动部56,其设置于在滑架22从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另一侧沿着装置进深方向突出地延伸的臂部46;第一引导部件48,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与第一滑动部54相接触而支承该滑架22并且引导滑架22的移动;第二引导部件50,其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第一引导部件48隔开间隔而配置,与第二滑动部56相接触而支承滑架22并且引导该滑架22的移动;收置墨液的墨液箱18;以及墨液管60、66,其将从该墨液箱18送出的墨液供给至滑架22,从滑架22延伸出而在与装置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上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墨液管60、66通过臂部46的上方以及下方中的至少一方而在与装置进深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
[0167] 第一滑动部54的倒立滑动部位54b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滑架22的壳体滑动部44a一起将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夹入,在所述装置进深方向上保持所述滑架,第二滑动部56从下方被第二引导部件50支承。墨液管66被配置于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第一滑动部54的距离L1比与第二滑动部56的距离长的位置。
[0168] 墨液管66通过臂部46的下方而弯曲并折回,在臂部46的上方与安装于滑架22的转接器58连接。另外,第一滑动部54设置于滑架22的壳体44的下部。
[0169] 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墨液管66与第一滑动部54的距离L1比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56的距离L2短。
[0170] 墨液管66被设置有多个,墨液管66a、66b、66c、66d的弯曲而折回的部分68追随滑架22在装置宽度方向的移动。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偏离折回的部分68的移动区域的位置设置有管径变换部件64。从墨液箱18到管径变换部件64为止的墨液管60的管径比从管径变换部件64经由折回的部分68而到滑架22为止的墨液管66的管径粗。
[0171] 墨液管66a、66b、66c、66d沿着装置进深方向排列多个,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一滑动部54的管66a的直径比其他的管66b、66c、66d的直径粗。液体是墨液,直径最粗的管66a将黑色的墨液供给至记录头32。
[0172] 墨液箱18a、18b、18c、18d沿着装置进深方向设置有多个。设置多个的墨液箱18a、18b、18c、18d中的位于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的至少一部分与管径最粗的管66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56的墨液箱18a经由墨液管60a以及管径变换部件64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连接。
[0173] 打印机10具有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引导墨液管66a、66b、66c、66d的管引导部件62。管引导部件62配设在臂部46的下方。
[0174] 打印机10具有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保持排出被记录介质的排出从动辊38b的保持部件40。管引导部件62与保持部件40在装置高度方向上是离开的。
[0175] 臂部46在滑架22的下部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滑架22的中央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突出而延伸,并且,其顶端朝向下方延伸。
[0176] (第二实施例)
[0177] 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概要与参照图1、图2等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打印机10的概要相同。另外,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墨液的供给路径与参照图4至图7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墨液的供给路径相同。
[0178]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a的内部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从墨液箱到管径变换部件为止的墨液管的路径的立体图。
[0179] 图18是第二实施例的滑架的侧视图,图19A是第二实施例的限制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19B是限制单元的局部立体图,图20是示出管引导部件与保持部件的关系的剖视图,图23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滑架处的力与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180] <<<滑架的概要>>>
[0181] 接下来,对滑架22的概要进行说明。参照图16、图17以及图18所示,滑架22具备:箱状的壳体44、从壳体44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向装置正面侧突出的臂部146、和设置在壳体44的底部的记录头32(参照图18)。
[0182] 另外,滑架22构成为能够在装置主体12内在装置宽度方向往返移动。具体而言,如图16所示,在装置主体12安装有:第一引导部件48,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引导部件150,其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引导部件48隔开距离而配置在装置正面侧,且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件48以及第二引导部件150作为引导轨构成。
[0183] 如图16、图18以及图19A所示,第二引导部件150具备: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平坦的支承部150a、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位于支承部150a的上方并且与支承部150a相对向的对向部150b、和从支承部150a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将支承部150a与对向部150b相连的连接部150c。
[0184] <<<关于限制单元>>>
[0185]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臂部146从壳体44向装置正面侧突出,并且在突出的部分的顶端朝向下方、即朝向第二引导部件150延伸。另外,在臂部146设置有与第二引导部件150的支承部150a相接触的第二滑动部156。
[0186] 也就是说,滑架22经由第二滑动部156被第二引导部件150支承。因此,滑架22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经由第一滑动部54被第一引导部件48支承并且经由第二滑动部156被第二引导部件150支承。
[0187] 另外,在臂部146的装置进深方向正面侧的端部146a设置有限制单元158。在本实施例中,限制单元158具备:作为“第三滑动部”的滑块部件160和作为“施力部件”的弹簧162。
[0188] 滑块部件160以能够在臂部146的端部146a沿着装置高度方向位移的方式安装于端部146a。另外,在滑块部件160与臂部146的端部146a之间配置有弹簧162。弹簧162朝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对滑块部件160施力。具体而言,弹簧162朝向第二引导部件150的对向部150b对滑块部件160施力。于是,滑块部件160按压对向部150b。
[0189] 也就是说,限制单元158限制滑架22的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的支承部150a朝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离开。因此,限制单元158中,通过弹簧162朝向对向部150b按压滑块部件160,能够对抗下述的滑架22所产生的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的力矩力。此外,关于所述力矩力,与下述的墨液管的路径一起详细地说明与限制单元158的关系。
[0190] 另外,第二滑动部156设置于臂部146。因此,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比将第二滑动部156设置于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情况下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长。结果,在利用间隙调整单元52使滑架22的背面侧的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位移后的情况下,记录头32相对于被介质支承部件34支承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的倾斜角度变小。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191] 另外,参照图15至图17以及图18,在装置主体12中在第二引导部件150的支承部150a的上方设置有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管引导部件62。管引导部件62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第二引导部件150的对向部150b并列地配置。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管引导部件62配置成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在壳体44的正面与臂部146的端部146a之间通过臂部146的下方。
[0192] 另外,如图16以及图18所示,管引导部件62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更具体而言设置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端部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也就是说,从墨液箱18延伸出的墨液管60以及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通过臂部146的下方而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
[0193] <<<关于滑架处的力矩力与限制单元的关系>>>
[0194] 在此,参照图23对作用于滑架22的力以及力矩进行说明。此外,图23是涉及作用于滑架22的力以及力矩的示意图。此外,在图23中,为了便于说明,仅记载了一根墨液管66。
[0195] 如图23所示,在滑架22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背面侧,第一引导部件48的倒立部48b处于被第一滑动部54的倒立滑动部位54b和滑架22的壳体44夹入的状态。另外,在滑架22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正面侧,第二滑动部156仅被第二引导部件150从下方支承,因此,滑架22容易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向图2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0196] 另外,在墨液管66产生欲缓解弯曲、也就是说欲使墨液管66复原成笔直地延伸的状态的复原力F1。另外,该复原力F1对连接着墨液管66的滑架22作用,例如,欲抬起滑架22使第一滑动部54以及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
[0197] 复原力F1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作用,因此,在滑架22产生欲使滑架22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向图2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矩N1。在此,旋转力矩N1为以直线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墨液管66的线段S1的长度和复原力F1的与线段S1正交的分量的积。
[0198] 但是,为了避免说明复杂,在本实施例中,将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装置进深方向的距离L1和复原力F1的积作为旋转力矩N1。同样地,对于下述的第二滑动部156处的旋转力矩N2以及限制单元158处的旋转力矩N3,也不用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的线段S2的距离以及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限制单元158的线段S3的距离,而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2、L3求取。此外,通过考虑负荷(复原力F1、自重F2以及反作用力F4),能够减小重心的位置的影响,因此省略重心的位置的考虑。
[0199] 因此,旋转力矩N1具有N1=F1×L1的关系。由此,旋转力矩N1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的距离L1成正比地变大。
[0200] 另一方面,滑架22的自重F2朝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也就是说朝向第二引导部件150作用于第二滑动部156。即,第二滑动部156由于滑架22的自重F2按压第二引导部件150。
在此,自重F2在第二滑动部156向复原力F1作用的一侧的相反侧作用,因此,旋转力矩N2朝向旋转力矩N1的相反方向作用于第二滑动部156。
[0201] 在此,旋转力矩N2通过滑架22的自重F2和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2的积表示。也就是说,具有N2=F2×L2的关系。
[0202] 另外,如图23所示,滑块部件160利用弹簧162以作用力F3向第二引导部件150的对向部150b施力。由此,滑块部件160从对向部150b受到与作用力F3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F4。也就是说,滑架22的臂部146受到反作用力F4。
[0203] 在此,第一滑动部54与滑块部件160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为L3。另外,反作用力F4在第二滑动部156中向复原力F1作用的一侧的相反侧作用,因此,旋转力矩N3朝向旋转力矩N1的相反方向作用于滑块部件160,进而作用于臂部146的顶端。
[0204] 在此,旋转力矩N3通过滑块部件160受到的反作用力F4和从第一滑动部54到滑块部件160为止的距离L3的积表示。也就是说,具有N3=F4×L3的关系。
[020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因而,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比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L2短。也就是说,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L2相对于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处于L2>L1的关系。
[0206] 另外,如图23所示,滑块部件160位于比第二滑动部156靠装置进深方向上的正面侧(图23的-Y轴方向侧),因此,从第一滑动部54到滑块部件160为止的距离L3相对于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L2处于L3>L2的关系。也就是说,距离L1、L2、L3处于L3>L2>L1的关系。
[0207] 总结以上的说明,在滑架22,旋转力矩N1向图23的顺时针方向作用,旋转力矩N2以及N3向图23的逆时针方向作用。在此,考虑负荷(复原力F1、自重F2以及反作用力F4),并且距离L1、L2、L3处于L3>L2>L1的关系,因此成为N2+N3>N1的关系。结果,旋转力矩N2+N3比旋转力矩N1大,因此,能够抑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
[0208] 总结上述说明,在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a中,限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的限制单元158设置于从滑架22向装置进深方向正面侧突出而延伸的臂部146。因此,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限制单元158的距离L3变长,以小的力就能够与在滑架22产生的旋转力矩N1对抗。由此,限制单元158能够容易地抑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结果,能够使记录头3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的姿态、进而滑架2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09] 另外,由于第二滑动部156设置于臂部146,因此,限制单元158能够在第二滑动部156的附近更可靠地限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因此,能够使记录头3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进而滑架22相对于被记录介质的姿态稳定,从而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0] 另外,在限制单元158中,作为第三滑动部的滑块部件160与对向部150b相接触。也就是说,对于第二滑动部156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的支承部150a离开的方向,限制单元158使滑块部件160与对向部150b接触,从而限制滑架22的位移。因此,限制单元158能够更可靠地对抗旋转力矩N1,能够使滑架22的姿态稳定,因此,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1] 另外,限制单元158具备朝向对向部150b向滑块部件160施力的弹簧162。也就是说,弹簧162朝向对向部150b对滑块部件160施力,因此,滑块部件160受到从对向部150b向旋转力矩N1所作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作用的反作用力F4。因此,在滑架22中,反作用力F4向旋转力矩N1减少的方向作用,因此,限制单元158能够更可靠地使滑架22的姿态稳定,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2]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因此,装置进深方向上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比从第一滑动部54到限制单元158为止的距离L3短。换言之,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限制单元158为止的距离L3比作用于滑架22的旋转力矩N1的半径L1长。因此,限制单元158能够以更小的力对抗旋转力矩N1。
[021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通过臂部146的下方而弯曲并折回,在臂部146的上方与安装于滑架22的转接器58连接,因此,能够增大墨液管66的折回的部分68的弯曲半径。结果,能够减小欲缓解墨液管66所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复原力F1对抗滑架22的自重F2而欲使滑架22从第一引导部件48或者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4] 另外,如图23所示,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从第一滑动部54到墨液管66为止的距离L1比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L2短。因此,能够在滑架22产生的旋转力矩N1比作用于第二滑动部156的由滑架22的自重F2引起的旋转力矩N2小。由此,能够抑制滑架22欲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排列多个的墨液管66a、66b、66c、66d中的、排列于最靠第一滑动部54的墨液管66a比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粗。在此,欲缓解墨液管66的折回的部分68所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随着墨液管66的直径变粗而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复原力F1最大的墨液管66a靠第一滑动部54配置,能够缩短复原力F1最大的墨液管66a与第一滑动部54的距离L1,能够减少欲使滑架22以第一滑动部54为支点旋转的旋转力矩N1。因此,能够抑制滑架22欲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结果,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中的记录品质的降低。
[0216] 另外,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墨液箱18a、18b、18c、18d中的、位于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的至少一部分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并且,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经由墨液管60a以及管径变换部件64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连接。
[0217] 也就是说,可以说,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6a的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比其他的墨液箱18b、18c、18d与其他的墨液管66b、66c、66d的距离短。因此,能够使从各墨液箱18a、18b、18c、18d在装置进深方向延伸出后向装置宽度方向改变朝向而与管径变换部件64连接的墨液管60a、60b、60c、60d中的、墨液管60a的路径长度最短。
[0218] 结果,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0a、66a中的从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到滑架22为止的路径长度能够比其他的墨液管60b、60c、60d、66b、66c、66d中的从其他的墨液箱18b、18c、18d到滑架22为止的路径长度短。
[0219] 另外,参照图15以及图20,管引导部件62以相对于将排出从动辊38b保持成能够转动的保持部件40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离开的状态设置。
[0220] 在本实施例中,管引导部件62与保持部件40是离开的,因此,保持部件40不会经由管引导部件62而承受欲缓解墨液管66所产生的弯曲的复原力F1,能够抑制保持部件40承受复原力F1而挠曲。结果,能够抑制保持部件40挠曲,因此,难以产生因保持部件40的挠曲而产生的排出从动辊38b的位置偏移,从而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的排出性的降低。
[0221] <<<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0222] (1)在本实施例中,墨液管66以及管引导部件62构成为通过臂部146的下方,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而将墨液管66以及管引导部件62配置成通过臂部146的上方。
[0223] (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墨液管66通过从滑架22突出的臂部146的下方,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而构成为维持在臂部146的端部146a设置限制单元158的状态,而在滑架22的壳体44的装置正面侧的下部设置第二滑动部156,使墨液管66在壳体44的下部通过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
[0224] (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管径变换部件64对墨液管60、66的管径进行了变换,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而变更墨液管60、66的刚性。
[0225] (4)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在具有平坦部48a和倒立部48b的第一引导部件48中第一滑动部54的水平滑动部位54a以及倒立滑动部位54b与之相接触而滑动,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使第一引导部件48为轴状的部件。
[0226] (第三实施例)
[0227] 图21是第三实施例的滑架的立体图,图22是第三实施例的滑架的侧视图,图2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滑架处的力和力矩的关系的示意图。
[0228] 参照图21以及图22对第三实施例的滑架76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在将限制单元178构成为具备磁性部件180来取代滑块部件160以及弹簧162这一点上与第二实施例不同。此外,其他的构成是与第二实施例同样的构成,因而省略说明。此外,通过考虑负荷(复原力F1、自重F2以及反作用力F6),能够减小重心的位置的影响,因此省略重心的位置的考虑。
[0229]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件182构成为仅具备支承部182a的平板状的部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件182由磁性材料构成。在滑架76的装置正面侧设置有臂部146,在臂部146的顶端侧(装置正面侧)的端部146a设置有限制单元178。
[0230] 在本实施例中,限制单元178具备磁性部件180。作为一例,磁性部件180作为磁铁构成。如图22所示,在滑架76的臂部146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56。在本实施例中也在滑架76的自重的作用下朝向第二引导部件182的支承部182a对第二滑动部156施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部156处于与第二引导部件182的支承部182a相接触的状态。
[0231]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部件180设置于设置有第二滑动部156的臂部146的端部146a,因而,处于与第二引导部件182接近的位置。由此,磁性部件180利用磁力将第二引导部件182向磁性部件180侧吸引。结果,第二引导部件182由于磁性部件180的磁力向磁性部件180侧、在本实施例中向第二滑动部156侧被吸引。因此,磁性部件180的磁力向防止第二滑动部
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82离开的方向作用。
[0232] 进而,参照图24对作用于滑架76的力和旋转力矩的关系进行说明。旋转力矩N1以及N2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因而省略说明。磁性部件180利用磁力F5将第二引导部件182向第二滑动部156侧吸引。若欲使第二引导部件182向从磁性部件180离开的方向位移,则与磁力F5相同大小的反作用力F6作用于磁性部件180,进而作用于滑架76。
[023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同样,限制单元178处的旋转力矩N4不利用连结第一滑动部54与限制单元178的线段S4的距离求取,而利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4求取。
[0234] 在此,反作用力F6向与第二滑动部156中复原力F1作用的一侧的相反侧作用,因而,旋转力矩N4朝向旋转力矩N1的相反方向作用于臂部146、进而作用于滑架76。
[0235] 旋转力矩N4通过滑架76所受的反作用力F6与从第一滑动部54到磁性部件180为止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距离L4的积来表示。也就是说,具有N4=F6×L4的关系。
[0236] 另外,如图24所示,磁性部件180位于比第二滑动部15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靠正面侧(图24的-Y轴方向侧),因而,从第一滑动部54到磁性部件180为止的距离L4相对于从第一滑动部54到第二滑动部156为止的距离L2处于L4>L2的关系。也就是说,距离L1、L2、L4处于L4>L2>L1的关系。
[0237] 总结以上的说明,在滑架76,在图24的顺时针方向作用有旋转力矩N1,在逆时针方向作用有旋转力矩N2以及N4。在此,考虑负荷(复原力F1、自重F2以及反作用力F6),并且距离L1、L2、L4为L4>L2>L1的关系,因此,成为N2+N4>N1的关系。结果,由于旋转力矩N2+N4比旋转力矩N1大,因此,能够抑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离开。
[0238] <<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0239] (1)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将磁性部件180吸附于支承部182a,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而构成为磁性部件180和第二引导部件182在磁性部件180的磁力F5作用于第二引导部件182的范围内离开。
[0240] (2)在本实施例中,将磁性部件180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配置于第二滑动部156的装置正面侧,但也可以取代该构成,而构成为将磁性部件180设置于滑架76的壳体44的下部。
[0241] 总结上述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具备:记录头32,其向被记录介质排出墨液而进行记录;滑架22、76,其设置记录头32,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移动;第一滑动部54,其在滑架22、76设置于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背面侧;第二滑动部156,其设置于臂部146,臂部146从滑架22、76的装置进深方向的装置正面侧向装置进深方向正面侧突出地延伸;第一引导部件48,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与第一滑动部54接触而对该滑架22、76进行支承并且引导滑架22、76的移动;第二引导部件150、182,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与第一引导部件48隔开间隔而配置,与第二滑动部156接触而对滑架22、76进行支承,并且引导该滑架22、76的移动;收置墨液的墨液箱18;墨液管60、66,其将从墨液箱18送出的墨液向滑架22、76供给,从滑架22、76延伸出而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在上下方向上折回而向相反方向延伸;以及限制单元158、178,其设置于臂部146,限制第二滑动部156从第二引导部件150、182离开。
[0242] 第二引导部件150具备:与第二滑动部156接触而进行支承的支承部150a;以及位于该支承部150a的上方并且与支承部150a相对向的对向部150b。限制单元158具备与对向部150b接触且能够滑动的滑块部件160。限制单元158具备朝向对向部150b对滑块部件160施力的弹簧162。
[0243] 限制单元178具备磁性部件180。磁性部件180利用磁力将第二引导部件182向第二滑动部156侧吸引。
[0244] 墨液管60、66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之间在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墨液管66通过臂部146的下方而弯曲并折回,在臂部146的上方与滑架22、76连接。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墨液管66与第一滑动部54的距离L1比第一滑动部54与第二滑动部156的距离L2短。
[0245] 墨液管66沿着装置进深方向排列有多个,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一滑动部54的墨液管60a、66a的直径比其他的墨液管60b、60c、60d、66b、66c、66d的直径粗。液体是墨液,直径最粗的墨液管60a、66a将黑色的墨液供给至记录头32。墨液箱18a、18b、18c、18d沿着装置进深方向设置有多个。设置有多个的墨液箱18a、18b、18c、18d中的、位于装置进深方向上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的至少一部分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0a、66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进深方向上处于相同位置。位于最靠第二滑动部156的墨液箱18a与管径最粗的墨液管60a连接。
[0246] 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具有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引导墨液管60、66的管引导部件62。管引导部件62配设在臂部146的下方。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具有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用于保持排出被记录介质的排出从动辊38b的保持部件40。管引导部件62与保持部件40在装置高度方向上是离开的。
[0247] 臂部146在滑架22的下部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滑架22的中央在装置进深方向突出且延伸,并且,其顶端朝向下方延伸。
[0248]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滑架22、76应用于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但也可以普遍地应用于其他的液体喷射装置。
[0249] 在此,液体喷射装置不局限于使用喷墨式记录头并从该记录头排出墨液向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机等记录装置,包含如下装置:代替墨液而将与其用途对应的液体从与所述喷墨式记录头相当的液体喷射头向与被记录介质相当的被喷射介质喷射而使所述液体附着于所述被喷射介质。
[0250] 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之外,可以举出:用于液晶显示器等的滤色器制造的色料喷射头、用于有机EL显示器和/或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的电极材料(导电膏)喷射头、用于生物芯片制造的生物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移液器的试样喷射头等。
[0251] 此外,不言而喻,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这些变形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