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及搬运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82484.X

文献号 : CN105800233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门松涛吴艳雪陈辉张朋徐宝平

申请人 : 芜湖国风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及搬运方法,所述可拆卸工装包括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设有中空立柱,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第一侧片顶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顶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底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底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本发明中底座、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拆卸后,运输方便,该工装能够被运输到任何需要上件的位置,以满足转运的需求,提高装件效率。

权利要求 :

1.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设有中空立柱,底座四侧部中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上的双层横杆,底座四侧部中另一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上的单层横杆,单层横杆中部设有导向板;双层横杆的上层横杆和单层横杆通过加强梁连接;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所述第一侧片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通过横梁连接;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的中部设有一对以上的支撑杆,一对支撑杆之间设有缺口部;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上方的横梁相连接;第二侧片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及中部分别通过横梁连接;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上方的横梁相连接;第二侧片上的横梁通过垂直于横梁的竖直梁相连接;第一侧片顶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顶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底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底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上均设有倒U形卡头,所述支撑杆及横梁上设有和倒U形卡头配合的卡接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杆或横梁上的一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两端伸出所述支撑杆或横梁,所述定位柱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柱两端上的轴承之间构成和倒U形卡头配合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所述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位于双层横杆的下层横杆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横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杆。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横杆、支撑杆、横梁及加强梁均为方形管。

8.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具体为:

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拆卸后运到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时的转运地点;将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将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

将第一侧片顶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顶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将第一侧片底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底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将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用来放置需要转运的新能源汽车部件;然后将叉车的货叉插入底座的单层横杆下方导向板的两侧,叉车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顶到装车位置,装车人员从工装上拿取新能源汽车部件装车即可。

说明书 :

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及搬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部件的运输领域,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及搬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汽车部件的生产商,在汽车前舱盖、汽车前保或汽车后保等汽车部件生产好后,需要运输到各厂家,以满足厂家的生产需要。目前,对于厂区空间有限的生产商,没有专用的装车场所,汽车部件装车通常在厂区内较大的公共空间内进行的。由于公共空间内没有专用位置放置转运架,因而汽车部件在装车时,每次都需要单独运输转运架,在装车完毕后,还需要将转运架运到其存放位置。由于转运架占据空间较大,转运架的转运操作不方便,会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转运架为可拆卸结构,运输方便,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及搬运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该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包括方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设有中空立柱,底座四侧部中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上的双层横杆,底座四侧部中另一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上的单层横杆,单层横杆中部设有导向板;双层横杆的上层横杆和单层横杆通过加强梁连接;包括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所述第一侧片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通过横梁连接;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的中部设有一对以上的支撑杆,一对支撑杆之间设有缺口部;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上方的横梁相连接;第二侧片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及中部分别通过横梁连接;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上方的横梁相连接;第二侧片上的横梁通过垂直于横梁的竖直梁相连接;第一侧片顶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顶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底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底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
[0006] 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上均设有倒U形卡头,所述支撑杆及横梁上设有和倒U形卡头配合的卡接结构。
[0007]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杆或横梁上的一对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两端伸出所述支撑杆或横梁,所述定位柱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轴承,定位柱两端上的轴承之间构成和倒U形卡头配合的卡槽。
[0008] 所述第一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所述第二侧片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
[0009] 所述导向板位于双层横杆的下层横杆的上方。
[0010] 所述双层横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杆。
[0011] 横杆、支撑杆、横梁及加强梁均为方形管。
[0012] 该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方法,利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来实现,具体为:
[0013] 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拆卸后运到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时的转运地点;将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一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将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的中空立柱,第二侧片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底端相平齐;
[0014] 将第一侧片顶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顶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将第一侧片底端的横梁和第二侧片底端的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将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相连接;第一侧片中部的一对支撑杆和第二侧片中部的一横梁用来放置需要转运的新能源汽车部件;然后将叉车的货叉插入底座的单层横杆下方导向板的两侧,叉车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顶到装车位置,装车人员从工装上拿取新能源汽车部件装车即可。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底座、第一侧片及第二侧片拆卸后,运输方便,该工装能够被运输到任何需要上件的位置,以满足转运的需求,提高装件效率;同时该工装拆卸后占据空间位置小,能够满足空间不足位置的转运需求。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对本发明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0022] 1、底座,2、中空立柱,3、双层横杆,4、单层横杆,5、加强梁,6、第一侧片,7、第二侧片,8、横梁,9、支撑杆,10、竖直梁,11、连接杆,12、倒U形卡头,13、定位柱,14、轴承,15、结构加强梁,16、导向板,17、结构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如图1及图2所示,该种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包括方形的底座1,底座1的四个角上设有中空立柱2,底座1四侧部中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2上的双层横杆3,底座1四侧部中另一相平行的两侧部设有连接在中空立柱2上的单层横杆4,单层横杆4中部设有导向板16;双层横杆3的上层横杆和单层横杆4通过加强梁5连接,加强梁5交叉设置,用于提高底座1的结构强度;包括第一侧片6及第二侧片7,第一侧片6及第二侧片7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侧片6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一侧片6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通过横梁8连接;第一侧片6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1的中空立柱2,第一侧片6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2底端相平齐;第一侧片6两端的两个竖杆的中部设有一对以上的支撑杆9,一对支撑杆9之间设有缺口部;一对支撑杆9之间的缺口部,方便快速拿取新能源汽车部件,提高装件效率。
[0025] 第一侧片6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1上方的横梁8相连接;第二侧片7两端均设有两个竖杆,第二侧片7两端的两个竖杆顶端及中部分别通过横梁8连接;第二侧片7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1的中空立柱2,第二侧片7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2底端相平齐;第二侧片7两端的两个竖杆底端通过位于底座1上方的横梁8相连接;第二侧片7上的横梁8通过垂直于横梁8的竖直梁10相连接,竖直梁10为两个以上,竖直梁10增加第二侧片7及整个可拆卸工装的结构强度;第一侧片6顶端的横梁8和第二侧片7顶端的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第一侧片6底端的横梁8和第二侧片7底端的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第一侧片6中部的一对支撑杆9和第二侧片7中部的一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底座1、第一侧片6及第二侧片7拆卸后,运输方便,该工装能够被运输到任何需要上件的位置,以满足转运的需求;同时该工装占据空间位置小,能够满足空间不足位置的转运需求。
[0026] 如图3所示,连接杆11的两端上均设有倒U形卡头12,支撑杆9及横梁8上设有和倒U形卡头12配合的卡接结构。连接杆11通过两端上的倒U形卡头12来和支撑杆9及横梁8连接,不仅拆装方便,且结构可靠,能够提高工作可靠性。
[0027] 如图4所示,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支撑杆9或横梁8上的一对定位柱13,定位柱13的两端伸出支撑杆9或横梁8,定位柱13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轴承14,定位柱13两端上的轴承14之间构成和倒U形卡头12配合的卡槽。连接杆11的两端上的倒U形卡头12和卡接结构连接时,轴承14起导向作用,不仅方便装配,且方便拆卸,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028] 第一侧片6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15;第二侧片7两端的两个竖杆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梁15。结构加强梁15用于增加第一侧片6及第二侧片7的连接可靠性,以提高拆装工作的结构稳固性。
[0029] 导向板16位于双层横杆3的下层横杆的上方。导向板16用于明示叉车的插入方向,防止叉车插错,单层横杆4下方导向板16的两侧为叉车的插入的位置,通过叉车将可拆卸工装提升到上件位置,以方便上件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0030] 双层横杆3之间设有结构加强杆17。结构加强杆17用于增强底座1的结构强度,以提高可拆卸工装的结构可靠性。
[0031] 横杆、支撑杆9、横梁8及加强梁均为方形管。方形管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便于拆装和连接。
[0032] 该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方法,利用上述的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来实现,具体为:
[0033] 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拆卸成底座1、第一侧片6、第二侧片7及连接杆11后,和待装车部件一起运到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时的转运地点;将第一侧片6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1的中空立柱2,第一侧片6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2底端相平齐;将第二侧片7的两个竖杆中的一个竖杆底端插入底座1的中空立柱2,第二侧片7的两个竖杆中的另一个竖杆底端和中空立柱2底端相平齐;
[0034] 将第一侧片6顶端的横梁8和第二侧片7顶端的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将第一侧片6底端的横梁8和第二侧片7底端的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将第一侧片6中部的一对支撑杆9和第二侧片7中部的一横梁8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杆11相连接;第一侧片6中部的一对支撑杆9和第二侧片7中部的一横梁8用来放置需要转运装件的新能源汽车部件;然后将叉车的货叉插入底座1的单层横杆4下方导向板16的两侧,叉车将新能源汽车部件搬运用可拆卸工装顶到装车位置,装车人员从工装上拿取新能源汽车部件装车即可。
[0035] 本发明中底座1、第一侧片6及第二侧片7拆卸后,运输方便,该工装能够被运输到任何需要上件的位置,以满足转运的需求,提高装件效率;同时该工装拆卸后占据空间位置小,能够满足空间不足位置的转运需求。
[0036] 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