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99205.3

文献号 : CN10580700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苏晓丹冯启源贾永超徐广勇马建伟

申请人 : 中科同德(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进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底座上,包括至少一个孔和用于将孔与检测风道连通的集气结构,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孔设置于弯折面上,部分孔与集气结构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剩余孔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连通,本发明通过将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并将孔设置在弯折面上,使孔高于放置平面一定的距离,即使平面上有积水或是其他异物,也无法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而且本发明的结构使孔位于底座的斜下方,来自于上方的异物亦无法经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该设计使壳体内部与外界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隔离。

权利要求 :

1.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底座上,包括至少一个孔和用于将孔与检测风道连通的集气结构,所述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中部为平面,所述孔设置于弯折面上,部分孔与集气结构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剩余孔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一个,所述孔的一部分与集气结构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所述孔的剩余部分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多个,各孔成组设置分别为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所述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一个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散热孔组包括至少一个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电器室连通的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和散热孔沿弯折面周向排列,所述散热孔组包括分设于进气孔组两侧的左散热孔组和右散热孔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弯折面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排布有等间隔角度设置的多个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与电气元件异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孔的形状均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长轴与底座径向共平面,所述进气孔与散热孔均等间距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结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隔板和一个水平设置的盖板,两隔板分别将进气孔组和左右散热孔组相隔离;两隔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端延伸至底座外周;两隔板的下侧与底座相连接,进气孔组设置于凹腔底部,以构成经进气孔组与外部相连通的凹腔;所述盖板盖设在凹腔上,并且贴合底座内边缘设置,所述盖板覆盖进气孔组上方,盖板外周与隔板的第一端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构成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检测风道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可拆卸的盖设在凹腔上、或盖板与隔板为一体成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面上设置安装端子,所述安装端子设有内螺纹,所述盖板上与安装端子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盖板与安装端子通过螺钉连接,使盖板与隔板的自由端密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板的第二端为沿底座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盖板为覆盖进气孔组对应上方的扇形,盖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隔板的上端相连接。

说明书 :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环境检测设备部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区域性大气污染尤为凸显,雾霾影响着人们的出行,PM2.5等细粒子污染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室外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导致室内的气体污染也由传统的甲醛、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污染,变为了甲醛、一氧化碳以及PM2.5颗粒物等引起的气-固综合性污染,人们对周围办公及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情况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0003] 目前,市面上对于室内空气的检测,多采用手持式检测仪,该类检测设备具备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时,通过对检测仪上的按键的触发,显示器即显示当前空气质量情况,但是该类检测仪无法实现时时检测及跟踪,而且该类检测仪使用后,往往无固定位置放置,不易寻找,最主要的是放置环境情况无法预知,而目前的检测仪的进气孔和出气孔多均设置于壳体的正面或背面的完全裸露的位置,电气元件与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无隔离物,环境中如果存在积水或腐蚀性物质的滴落,很容易使异物落入或浸入,造成元器件的损坏。专利CN204330714U中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空气检测仪壳体,包括前壳、后壳及后盖,前壳上半部设有显示屏口,下半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方设有出气口,后壳相对应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位置设有凸字形槽,该槽与所述前壳扣合在一起形成闭合气流腔体。该专利所公开的检测仪为长方体形,进气孔和出气孔设置于壳体的正面,放置的时候多为正面向上或背面向上,更容易造成异物的进入,阻塞或损坏电器元件,电气元件在正下方,裸露在外,影响美观。
[0004]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异物或腐蚀性液体通过进风孔及散热孔滴入或浸入机体内部,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的进风结构;对进入检测气道的气体进行缓冲,防止气体进入速度过快,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提高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使用寿命的进风机构;集气结构便于清洗、底座更为美观实用的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 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底座上,包括至少一个孔和用于将孔与检测风道连通的集气结构,所述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所述孔设置于弯折面上,部分孔与集气结构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剩余孔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连通。
[0008] 所述孔为一个,所述孔的一部分与集气结构连通,用于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所述孔的剩余部分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连通。
[0009] 所述孔为多个,各孔成组设置分别为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所述进气孔组包括至少一个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散热孔组包括至少一个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电器室连通的孔为散热孔。
[0010] 所述进气孔和散热孔沿弯折面周向排列,所述散热孔组包括分设于进气孔组两侧的左散热孔组和右散热孔组。
[0011] 弯折面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排布有等间隔角度设置的多个孔。
[0012] 所述进气孔与电气元件异侧设置。
[0013] 每一个孔的形状均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长轴与底座径向共平面,所述进气孔与散热孔均等间距分布。
[0014] 所述集气结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隔板和一个水平设置的盖板,两隔板分别将进气孔组和左右散热孔组相隔离;两隔板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端延伸至底座外周;两隔板的下侧与底座相连接,进气孔组设置于凹腔底部,以构成经进气口组与外部相连通的凹腔;所述盖板盖设在凹腔上,并且贴合底座内边缘设置,所述盖板覆盖进气孔组上方,盖板外周与隔板的第一端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构成上开口,所述上开口与检测风道相连通;
[0015] 优选的,所述盖板可拆卸的盖设在凹腔上、或盖板与隔板为一体成型件。
[0016] 所述凹腔底面上设置安装端子,所述安装端子设有内螺纹,所述盖板上与安装端子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安装孔,所述盖板与安装端子通过螺钉连接,使盖板与隔板的自由端密封连接。
[0017] 隔板的第二端为沿底座径向方向延伸,所述盖板为覆盖进气孔组对应上方的扇形,盖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隔板的上端相连接。
[00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并将孔设置在弯折面上,使孔高于放置平面一定的距离,即使平面上有积水或是其他异物,也无法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而且本发明的结构使孔位于底座的斜下方,来自于上方的异物亦无法经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该设计使壳体内 部与外界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隔离;进气孔和散热孔成组设置,使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更加集中化,缩小机体的体积;进气孔与散热孔等间距分布,使进气孔和散热孔成轴对称,双侧受力平衡,更容易使机体稳定,同时使孔分布更加均匀、美观;进气孔与散热孔与电气元件异面设置,使电气元件无法透过孔裸露在外,使更好的保护电气元件,同时也更加美观;孔设置为长条形,弯折面周向上更节约空间,设置相同数量孔的前提下,占用周面的面积更少,更有利于在较少的空间内设置孔,给电气元件的留有更多安装空间,孔等距设置更加美观;通过集气结构将与检测风道相连通的进气孔中进入的气体进行收集,集中输送至检测风道,同时,检测风道中的检测元件灵敏度高、易于损坏,但是气体进入速度过快时,尤其是开机时,气体突然涌入,往往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集气结构也作为缓冲腔,形成缓冲作用,降低了气体对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中电器元件的冲击,延长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长期使用或是使用环境固体性颗粒较多,容易使集气腔内壁附着固体物质,通过将集气结构设置为隔板和盖体两部分的可拆卸结构,该结构拆卸方便,清洗简单;集气结构将检测风道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电器室分隔开,使检测风道和器件散热通道分开,避免检测误差;将散热孔组设置于进气孔组左右两侧,由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检测风道内设有风机,风机将气体从进气孔吸入检测风道,使进气孔附近形成低气压,散热孔附近的气体及时补充,进而在散热孔附近形成低气压,于是与散热孔相连通的电气室内的气体该低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使其机体形成良好的环形散热,将散热孔组分设于进气孔组两侧,形成双侧环形散热体系,散热效果更好。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0]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五卡和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是本发明进气孔和散热孔附近气体流向示意图;
[0029] 图9是本发明整体气体流向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01、孔 102、集气结构 103、弯折面 104、电器室 105、进气孔 106、散热孔 301、检测风道 107、下端开口 108、隔板 109、盖板 110、第一端 111、第二端 112、凹腔 
113、上开口 114、安装端子 115、安装孔 116、凹槽 117、卡和部A
[0031]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3] 实施例一:
[0034] 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进风结构,进风结构设置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底座上,底座为正方形,包括一个孔101和用于将孔101与检测风道连通的集气结构102,底座边缘向上方弯折,形成弯折面103,中部为一平面,用于平稳放置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孔设置于弯折面103上,该孔101的半个孔与集气结构102连通,机体内设有检测风道,集气结构102与检测风道连通,将检测气体导入检测风道,剩余半个孔101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104连通。
[0035] 其中,底座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长方形、菱形、椭圆形等任何形状。
[0036] 通过使底座边缘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面,中部为平面,可以使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放置平稳的同时将孔设置在弯折面上,使孔高于放置平面一定的距离,使得即使平面上有积水或是其他异物,也无法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而且由于向上弯折,弯折面与平面形成一定角度,使孔位于底座的斜下方,来自于上方的异物亦无法经孔进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该设计使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内部与外界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隔离。
[0037] 实施例二:
[0038]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为圆形,该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的底座上 设置有多个孔,孔为成组设置,与检测风道相连通的孔组为进气孔105组,与电气室相连通的孔组为散热孔106组,进气孔105组为一组,散热孔106组为两组,两组散热孔106组分别设置在进气孔105组的左右两侧,进气孔105组与散热孔106组沿弯折面103周向排列并覆盖弯折面的一半,其中进气孔105组与集气结构102相连通,集气结构102与检测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气体通过进气孔105进入集气结构102再被导入检测风道进行检测。
[0039] 其中,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也可以为多组,进气孔组与散热孔组沿弯折面周向排列,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覆盖弯折面整个弯折面,也可以为3/4、1/4等弯折面的任一比例面积。
[0040] 实施例三:
[0041]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进气孔105组设置在底座正面中间位置,进气孔105组的两侧分设左散热孔106组和右散热孔106组,底座内用于安装电气元件的电器室104位于底座的后方,也可以进气孔105和散热孔106设置在底座的背面,电气室4内的电气元件安装在底座的内部前面,甚至左右分布也可以,只要保证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与电气元件的安装位置成异侧设置即可;进气孔和散热孔为依照弯折面的弧度在弯折面103上开设,每一个进气孔105和散热孔106的形状为长条形,每一个孔从弯折面的下边缘延伸至上边缘,孔的下边缘略高于弯折面的下边缘线即略高于底面的平面,孔的长轴与底座径向延长线共平面,进气孔105组和散热孔106组的每一个孔之间等间距设置,孔分布于弯折面的前1/2面上。
[0042] 其中,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任意形状;孔组的每一个孔之间也可以非等距设置。
[0043] 实施例四:
[0044] 如图4-5所示,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集气结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隔板108和一个水平设置的盖板109,两隔板108分别将进气孔105组和左右散热孔106组相隔离;两隔板的第一端110相连接、第二端111延伸至底座外周,并与底座的外周密封连接,两隔板108的下侧与底座密封连接,构成了经进气孔105组与外部相连通的凹腔112,进气孔105组位于凹腔112底部;散热孔106组位于凹腔112的左右两侧,盖板109盖设在凹腔112正上方,并且贴合底座内边缘设置,盖板109将进气孔105组上方覆盖,盖板109外周与隔板108的第一端110之间相距一定间隙以构成上开口113,该上开口113与检测风道301的下端开口107相连通,凹腔112的底面上设有安装端子114,安装端子114内设有螺纹,安装端子114与隔板108高度相同或略低于隔板108高度,盖板109上与安装端子114相对应的位置上设 有安装孔
115,安装端子114与盖板109通过螺钉连接,使盖板109盖合后与凹腔112上表面实现密封闭合。
[0045] 其中,上开口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如果设置多组集气结构,其开口还有可能使十字形。
[0046] 通过集气结构102将与检测风道301相连通,对进气孔中进入的气体进行收集,同时,集气结构也作为缓冲腔起到缓冲作用,降低了气体对检测风道301内中检测电气元件的冲击,延长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长期使用或是使用环境固体性颗粒较多,容易使集气腔内壁附着固体物质,通过将集气腔设置为腔体和盖体两部分的可拆卸结构,该结构拆卸方便,清洗简单。
[0047] 实施例五:
[0048]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四区别在于,隔板108的第二端外侧设置有凹槽116,盖板109为向下的“п”形,向下的弯折端设有与凹槽116相匹配的卡和部A 117,使用时将盖板109往下按,使卡和部A 117进入凹槽116,实现隔板108与凹腔112的密封。
[0049] 其中凹槽也可以是凹孔,盖体上设有与该凹孔相匹配的凸起;凹槽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为竖直设置。
[0050] 实施例六:
[0051]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盖板109与隔板108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形成不可拆卸的集气结构102,该结构中盖板109沿底座径向长度不宜过长,即上开口113较开放,只要将进气孔105覆盖即可,这样使得即使不可拆卸,也方便清理。
[0052] 进气孔组和散热孔组附近的气体流向:如图8所示,进气孔105和散热孔106处气流流动方向,将散热孔106组设置于进气孔105组的两侧,由于检测风道301内设有风机,风机将气体从进气孔吸入检测风道301,使进气孔105附近形成低气压,散热孔106附近的气体及时补充,进而在散热孔106附近形成低气压,于是与散热孔106相连通的电气室内的气体在该低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出,使其机体形成良好的环形散热,将散热孔106组分设于进气孔105组两侧,形成双侧环形散热体系,散热效果更好。
[0053] 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中整体的气流方向:如图9所示,集气结构102与检测风道301连通,检测风道301的上部设有风扇,在风扇的作用下,气体通过进气孔105组进入集气结构102,进而进入检测风道301,风道中安装有传感器(如一氧化碳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等),气体经检测器检测后,将信号传给控制电路板,处理后进行显示,经检 测后的气体通过上部的出风口排出室内空气环境监测设备外。
[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