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455715.0

文献号 : CN10582445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邱贵福刘旭东唐纯杰

申请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该触摸装置包括:整机主板,通过连接器与整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布置于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以及与主触控面板分离的辅触控面板,辅触控面板与主触控面板相邻设置,且辅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本发明通过将主触控面板和辅触控面板分别独立设置,显示屏区域由主触摸面板控制,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由辅触控面板控制,无需从主触控面板走线一个较长的FPC至触摸按键,这样可采用更短的柔性电路板FPC实现,并且在堆叠设计时,无需考虑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与触摸按键中布置感应线,进而减少了主触控面板与辅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

权利要求 :

1.一种触摸装置,包括:整机主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整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布置于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其中,所述主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底层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层基板上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一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通;以及,与所述主触控面板分离的辅触控面板,所述辅触控面板与所述主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辅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触控面板的边缘,其中,所述辅触控面板包括:第二底层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层基板上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其中,所述辅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辅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触控面板感测到所述触摸按键或所述指纹按键的触控信息时,将感测到的触控信息通过所述连接器送至所述整机主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机主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一模/数转换模块;

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按键包括: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以及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其中,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和功能触摸按原分别设置于所述指纹按键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具有与所述返回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功能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二引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包括:用于向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

所述第二引脚包括:用于向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柔性电路板FPC。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摸装置。

说明书 :

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及堆叠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引进了触摸屏技术。目前,对于触摸屏按键的设计,如图1所示,一般都是通过触控集成电路101(触控IC)走线出一个发送端和两个接收端,触控IC的发送端与两个触摸按键相连接,触控IC的两个接收端分别与两个触控按键102相连接。但是这样设计,当采用incell或oncell堆叠技术时,就无法通过ITO溅射技术来实现独立按键,只能通过触控IC走线一个较长的柔性电路板FPC来实现独立触摸按键功能。
但是从触控集成电路101到触控按键102的FPC太长,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对于触摸按键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此外,FPC太长,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对整机堆叠设计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独立触摸按键需要通过较长的FPC走线来实现,整机堆叠设计困难的问题。
[0004]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装置包括:整机主板,通过连接器与整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布置于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以及与主触控面板分离的辅触控面板,辅触控面板设置于主触控面板的边缘,其中,辅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触摸按键和指纹按键分别与辅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辅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
[0005]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装置。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07] 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通过将主触控面板和辅触控面板分别独立设置,显示屏区域由主触摸面板控制,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由辅触控面板控制,无需从主触控面板走线一个较长的FPC至触摸按键,这样可采用更短的柔性电路板FPC实现,并且在堆叠设计时,无需考虑主触控面板与触摸按键中布置感应线,进而减少了主触控面板与辅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

附图说明

[0008]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触摸屏按键设计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表示本发明的触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主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表示本发明的辅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连接关系图一;
[0013] 图6表示本发明的第二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连接关系图二。
[0014] 其中图中:
[0015] 101、触控IC,102、触控按键;
[0016] 1、整机主板,2、连接器,3、触控面板;
[0017] 31、主触控面板,32、辅触控面板,33、触摸按键,34、指纹按键;
[0018] 311、第一底层基板,312、第一控制电路;321、第二底层基板,322、第二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0] 实施例
[002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摸按键需要通过较长的FPC走线来实现独立触控功能,整机堆叠设计困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装置,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整机主板1,通过连接器2与整机主板1连接的触控面板3。其中,该触控面板3具体包括:布置于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31,以及与主触控面板31分离设置的辅触控面板32。辅触控面板32设置于主触控面板31的边缘,且辅触控面板32上设置有触摸按键33,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34;其中,触摸按键33和指纹按键34分别与辅触控面板32的输入端连接,辅触控面板32的输出端与连接器2的输入端连接。
[0022] 这里,主触控面板31的作用是用于计算显示屏区域中触点的坐标位置,并将计算出的坐标位置通过一连接器送至整机主板1内。辅触控面板32的作用是用于感测触摸按键33或指纹按键34的触控信息,并将感测到的触控信息通过另一连接器送至整机主板1内。通过将主触控面板31和辅触控面板32分别独立设置,显示屏区域由主触摸面板控制,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由辅触控面板控制,无需从主触控面板走线一个较长的FPC至触摸按键,因此可采用更短的柔性电路板FPC实现,并且在堆叠设计时,无需考虑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
31与触摸按键33中布置感应线,进而减少了主触控面板与辅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
[0023]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上述主触控面板31具体包括:第一底层基板311,以及设置于第一底层基板311上的第一控制电路312。其中,第一控制电路312的输入端与第一底层基板311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第一控制电路312的输出端与一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0024]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上述辅触控面板32具体包括:第二底层基板321,以及设置于第二底层基板321上的第二控制电路322。其中,第二控制电路322的输入端与底层基板321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第二控制电路322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器的输入端相连通。
[0025] 这里,主触控面板或辅触控面板为基于玻璃GLASS材质的触控面板、基于聚碳酸酯PC材质的触控面板、或基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质触控面板。
[0026] 这里,第一底层基板311和第二底层基板321具体为现有技术中已成熟的不同结构类型的触摸屏,例如:G+F电容式触摸屏,或G+G电容式触摸屏等,第一底层基板311或第二底层基板321上的视窗内线路是通过溅射或蒸发方式将氧化铟锡ITO镀到相应的底层基板上的,或者是通过氧化铟锡ITO刻蚀工艺形成的。第一控制电路312和第二控制电路322具体包括:触控芯片(触控IC)以及触控IC的外围电路,其中,外围电路主要保证触控IC能够正常工作,触控IC主要用于计算显示屏区域中触点的坐标位置或感测触摸按键或指纹按键的触控信息。本实施例中将原来绑定在整机主板或者FPC上的控制电路设置在了底层基板上,释放了整机主板或FPC的设计空间,不但可提高FPC在生产和安装时的效率及良率,而且使整机主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使得整个触摸装置的整体结构更薄更精简。
[0027] 可选地,上述连接主触控面板和辅触控面板的连接器可以共用,亦可独立设置,但无论是同一连接器或独立设置的连接器的输出端均与整机主板连接,以便将计算出的坐标位置或感测到的触控信息通过连接器送至整机主板1内进行下一步处理。
[0028] 可选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一模/数转换模块。触摸按键和指纹按键分别与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而该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连接器的输入端连接。也就是说,该模/数转换模块主要用于将感测到的触摸按键和指纹按键的模拟触控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并经由连接器传送至整机主板内进行处理。
[0029] 可选地,上述两个触摸按键包括: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以及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其中,返回触摸按键和功能触摸按原分别设置于指纹按键的两侧。这里,两个触摸按键的具体设置位置与现有技术中触摸按键的设置位置相似,故不再此详细描述。
[0030] 可选地,如图2和图5所示,模/数转换模块(A/D)具有与返回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与功能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二引脚。当感测到返回触摸按键或功能触摸按键被触摸时,模/数转换模块会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host端以进行安检状态的判断。其中,这个host端可以是触控IC内部的CPU,亦可以是整机主板上的CPU。
[0031] 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引脚包括:用于向返回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返回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同样地,第二引脚包括:用于向功能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功能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
[0032] 可选地,以上所说的连接器为柔性电路板FPC。
[0033]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装置,通过将主触控面板和辅触控面板分别独立设置,显示屏区域由主触摸面板控制,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由辅触控面板控制,无需从主触控面板走线一个较长的FPC至触摸按键,这样可采用更短的柔性电路板FPC实现,并且在堆叠设计时,无需考虑显示屏区域的主触控面板与触摸按键中布置感应线,进而减少了主触控面板与辅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
[0034]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摸装置,具体地,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能够实现触控功能的智能终端。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触摸装置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该移动终端的实施例中。
[0035]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