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车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267217.8

文献号 : CN10583584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尹志勇黄云刘文君俞春俊段伟建高岩

申请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车器,由3个或2n个相互独立的移车组件构成,其中n为≥2的整数,这些移车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个移车组件中垫板的上板面为车辆轮胎的接触面,垫板下板面并排固定有至少3个限位壳,限位壳由一根管件的下部沿轴向水平切口后形成;每根限位壳内同轴设置有一根支撑管或支撑轴,支撑管或支撑轴外圆面的上部与限位壳的内壁接触,支撑管或支撑轴外圆面的下部穿过开口后支撑在地面上。本发明采用限位壳与支撑管或支撑轴转动配合,这样不仅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垫板的离地高度,这样只需将车辆升得比较低就可以将本发明塞入轮胎下面,不仅便于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可有效降低车辆的离地高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移车器,其特征在于:该移车器由3个或2n个相互独立的移车组件构成,其中n为≥2的整数,这些移车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使用时每个移车组件垫在车辆对应的轮胎下面;每个所述移车组件包括垫板(1)和限位壳(2),其中垫板(1)为水平设置的平板,该垫板的上板面为车辆轮胎的接触面,垫板(1)下板面并排固定有至少3个水平设置的所述限位壳(2),该限位壳由一根管件的下部沿轴向水平切口后形成,且切口后在限位壳的下部形成一个开口(2a);每根所述限位壳(2)内同轴设置有一根支撑管或支撑轴(3),该支撑管或支撑轴可在限位壳(2)内自由转动,且限位壳(2)可防止支撑管或支撑轴(3)从所述开口(2a)处完全掉到该限位壳外面;所述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上部与限位壳(2)的内壁接触,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下部穿过所述开口(2a)后支撑在地面上,且垫板(1)上板面到地面的高度为10-30mm;

所述移车组件的数目为3、4、6或8个;每个所述移车组件中含有6-10个限位壳(2),这些限位壳(2)紧靠在一起,相邻两个限位壳(2)的接触处均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且所有限位壳(2)外圆面的顶部均与所述垫板(1)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a)所对应的圆心角(α)数值≥60°,但<180°。

说明书 :

一种移车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车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交通运行或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常常需要移动车辆。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结构形式的移车器,中国专利也公开了很多移车器,这些移车器基本都有如下缺点:1、结构复杂、成本高昂;2、移车器本身的离地高度较高,使用时需要将车辆升得比较高才能将移车器塞到轮胎下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并且移车器塞到轮胎后也会导致车辆的离地高度较高,这样就会导致车辆的重心便高,移车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等安全事故,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离地高度低的移车器。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车器,其特征在于:该移车器由3个或2n个相互独立的移车组件构成,其中n为≥2的整数,这些移车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使用时每个移车组件垫在车辆对应的轮胎下面;每个所述移车组件包括垫板(1)和限位壳(2),其中垫板(1)为水平设置的平板,该垫板的上板面为车辆轮胎的接触面,垫板(1)下板面并排固定有至少3个水平设置的所述限位壳(2),该限位壳由一根管件的下部沿轴向水平切口后形成,且切口后在限位壳的下部形成一个开口(2a);每根所述限位壳(2)内同轴设置有一根支撑管或支撑轴(3),该支撑管或支撑轴可在限位壳(2)内自由转动,且限位壳(2)可防止支撑管或支撑轴(3)从所述开口(2a)处完全掉到该限位壳外面;所述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上部与限位壳(2)的内壁接触,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下部穿过所述开口(2a)后支撑在地面上,且垫板(1)上板面到地面的高度为10-30mm。
[0005] 本发明采用限位壳(2)与支撑管或支撑轴(3)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移车,且由于限位壳(2)与支撑管或支撑轴的尺寸小,但结构强度高,这样不仅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垫板(1)的离地高度,并将其做到10-30mm,这样只需将车辆升得比较低就可以将本发明塞入轮胎下面,不仅便于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可有效降低车辆的离地高度,从而有效提升移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很好地防止发生侧翻等安全事故,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少,操作方便省力,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移车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使用复杂费力、重心高的缺陷。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不需要不停地将后面一根支撑管或支撑轴(3)移动到最前面,这种结构与上述结构有本质区别,也有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操作省力的优点。
[0006] 作为优选,所述移车组件的数目为3、4、6或8个。采用上述结构后,就使本案可以移动三轮车、四轮车、六轮车或八轮车。
[0007] 为了加强结构强度,每个所述移车组件中含有6-10个限位壳(2),这些限位壳(2)紧靠在一起,相邻两个限位壳(2)的接触处均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且所有限位壳(2)外圆面的顶部均与所述垫板(1)焊接固定。
[0008] 采用上述结构,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强移车组件的结构强度,防止移车组件受力后解体,同时也能使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一举两得,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09] 作为优选,所述开口(2a)所对应的圆心角(α)数值≥60°,但<180°,这样就能很好地对支撑管或支撑轴3限位,更好地防止支撑管或支撑轴3完全掉到限位壳2外面,从而保证本发明的可靠性。
[0010]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限位壳与支撑管或支撑轴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移车,且由于限位壳与支撑管或支撑轴的尺寸小,但结构强度高,这样不仅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降低垫板的离地高度,这样只需将车辆升得比较低就可以将本发明塞入轮胎下面,不仅便于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可有效降低车辆的离地高度,从而有效提升移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很好地防止发生侧翻等安全事故,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占用空间少,操作方便省力,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移车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使用复杂费力、重心高的缺陷;并且,本案中的支撑管或支撑轴3可从侧面抽到限位壳2外,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本案放入车辆的后备箱中,从而便于运输本移车器,且占用空间也小。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发明移车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3] 如图1所示,一种移车器,该移车器由3个或2n个相互独立的移车组件构成,其中n为≥2的整数,这些移车组件的结构完全相同,且使用时每个移车组件垫在车辆对应的轮胎下面。在本案中,移车组件的数目为3、4、6或8个。对应地,含有3个移车组件的移车器用于移动三轮车,含有4个移车组件的移车器用于移动两轴车辆,含有6个移车组件的移车器用于移动三轴车辆,含有8个移车组件的移车器用于移动四轴车辆。
[0014] 每个移车组件包括垫板1和限位壳2,其中垫板1为水平设置的平板,并为铁板,该垫板1的上板面为车辆轮胎的接触面。为了防止轮胎在垫板1上板面意外滑动,特在垫板1的顶面并排设有一组防滑条,这些防滑条位于支撑管或支撑轴3正上方,并与支撑管或支撑轴3的轴心线平行。
[0015] 如图1所示,垫板1下板面并排固定有至少3个水平设置的限位壳2,在本案中每个移车组件含有6-10个限位壳2,这些限位壳2紧靠在一起,相邻两个限位壳2的接触处均分别通过焊接固定,且所有限位壳2外圆面的顶部均与垫板1焊接固定。限位壳2由一根管件的下部沿轴向水平切口后形成,且切口后在限位壳的下部形成一个开口2a。开口2a所对应的圆心角α,该60°≤α<180°,并可具体优选为90°、120°和150°。
[0016] 每根限位壳2内同轴设置有一根支撑管或支撑轴3,该支撑管或支撑轴可在限位壳2内自由转动,且限位壳2可防止支撑管或支撑轴3从开口2a处完全掉到该限位壳外面。支撑管或支撑轴3的长度与限位壳2相等,或略小于限位壳2。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上部与限位壳2的内壁接触,支撑管或支撑轴3外圆面的下部穿过开口2a后支撑在地面上,且垫板1上板面到地面的高度为10-30mm,并可优选为15、18、20或25mm。
[0017] 移车时,先利用千斤顶等设备将车辆升高,再将每一个移车组件塞入对应轮胎下面,然后控制千斤顶等设备使车辆降低高度,以使车辆的轮胎支撑在垫板1的上板面,最后由人力或牵引机械牵引车辆,此时所有的移车组件同步向前或后移动,从而实现移车。
[001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