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160310.9

文献号 : CN1058395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焦海超

申请人 : 天津市贵友园林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计算、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可靠度评估、进行施工等步骤。本发明按照事先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施工,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提高了抗震性能和结构安全性,且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其中,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当评估合格时,P2=P′2;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说明书 :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围堰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混凝土桩成排设置形成的围堰,这种形式主要适于陆地,岩层面较高;另一种是以锁口钢管桩以锁口的形式形成连接,这种形式主要适于水中,有一定厚度的覆盖层。但是,在一些施工场合下地质条件和堰体受力较为复杂,围堰区域既有陆地也有水中,在这一情况下,单一形式的围堰无法满足施工要求,至使围堰结构不够稳定,施工难度大。
[0003] 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述联接结构在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连接处均匀设置一组抗滑桩,相邻各抗滑桩之间的坡面上设置桩间板,其中抗滑桩桩身上部设置预应力锚索,坝体和与之连接的抗滑桩之间设置止水槽。其中的主要构件包括混抗滑桩、桩间板和预应力锚索等。
[0004] 由于施工时所属场地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震强度和地震类型不同,该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性能对适应当地要求的灵活性一般较差,遇到地震时容易遭到损坏,而重力坝水位高、库容大,一旦失事将对下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以构建抗震性能好、抗震性能适应当地要求的灵活性高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009]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010]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011]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012]
[0013]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014]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015]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016]
[0017] 其中,
[0018]
[0019]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020]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021]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022]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023]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6]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8]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030]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031]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032]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033]
[0034]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035]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036]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037]
[0038] 其中,
[0039]
[0040]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041]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2
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042]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043]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044]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045]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0%,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5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0%。
[0046] 实施例2: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048]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049]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050]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051]
[0052]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053]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054]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055]
[0056]
[0057] 其中,
[0058]
[0059]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060]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061]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062]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063]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064]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2%,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5%,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25%。
[0065] 实施例3: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6]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067]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068]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069]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070]
[0071]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072]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073]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074]
[0075] 其中,
[0076]
[0077]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078]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079]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080]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081]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082]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4%,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0%。
[0083] 实施例4: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4]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085]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086]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087]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088]
[0089]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090]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091]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092]
[0093] 其中,
[0094]
[0095]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096] 其中,0≤t≤T,t表示[0,T]时段内的一个时间点,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097]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098]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099]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100]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6%,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5%,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5%。
[0101] 实施例5: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102] (1)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初步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并确定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主要构件;
[0103] (2)根据当地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计分组及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所属场地类别,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对应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
[0104] (3)根据所述主要构件的位移和速度的功率谱密度函数计算得到相应的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对所述位移功率谱密度和速度功率谱密度进行积分计算,得到对应主要构件的位移方差和速度方差;
[0105] (4)在标准温度W0下对所述主要构件进行试验研究得出其性能参数,根据所述性能参数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Φ,考虑当地平均温度W对主要构件性能参数的影响,引入温度修正系数δ,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当W≤W0时,温度修正系数 另外考虑到具体施工情况、当地自然环境会对构件性能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到损伤指数Φ,引入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均介于0到1之间,以各自权重d、b、c影响损伤指数Φ,损伤指数Φ的计算公式为:
[0106]
[0107] 其中,η为能量耗散因子,δ1表示施工因子,δ2表示环境因子,Sj为极限位移,Q为屈服荷载,T为地震动强度超过50%峰值的震动时刻,Sm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最大位移,E(T)为主要构件在[0,T]时段内的累积滞变耗能;
[0108] (5)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若评估合格,则按照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如果评估不合格,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则需要进行重新设计。
[0109] 优选的,通过MATLAB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双重动力可靠度评估时,设置评估系数ψ,其中评估系数ψ的计算公式为:
[0110]
[0111] 其中,
[0112]
[0113] 若ψ1、ψ2均大于0,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满足设计要求,评估合格;若仅满足ψ1大于0,则对P2进行调整后重新评估;其余情况,需重新进行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设计;
[0114] 其中,0≤t≤T,a为设定的层间位移角界限值,Φ0为设定的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层间位移角界限值a和累积损伤指数界限值Φ0根据地震类型确定;σv(x)为速度标准差,σs(x)为位移标准差,σ2s(x)为位移方差,mΦ为累积损伤指数的均值,σΦ2为累积损伤指数的标准差,P1为设定的第一标准可靠度,P2为设定的第二标准可靠度;
[0115] 所述P1、P2的设定范围为90%~99.9%,P1值根据结构的用途提前确定,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P′2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
[0116] 当评估合格时,P2=P′2;
[0117] 当评估不合格且满足ψ1大于0时,P2=90%。
[0118]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方法构建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以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然后按照评估合格的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模型进行联合围堰施工,从而保证并提高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抗震强度;精简了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的双重动力可靠度计算,提高了设计的速度;引入温度修正系数、施工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损伤指数Φ的计算,提高了对重力坝与不良地质岸坡的联接结构进行定量控制设计的精度;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P2值可根据其初始值在范围内进行自适应调整,能够大大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且能够极大减少安全隐患,大大提高结构安全性;第一标准可靠度的取值为98%,设计速度比现有技术提高了30%,安全性比现有技术提高了40%。
[0119]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