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调节装置、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及空调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353162.2

文献号 : CN1058405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卫恒黄柏英新宅秀信

申请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压缩机的供油调节装置,包括腔体、活塞、弹性件、导气管以及气路切换装置;腔体位于压缩机壳体内,腔体内设有将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活塞,活塞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封堵部;第一腔室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与供油装置连通,出油口与压缩腔连通;第一腔室内设有套设在活塞端部上的弹性件;导气管一端穿过腔体并与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压缩机壳体并与气路切换装置连通;气路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出气口与导气管连通,两个进气口对应与压缩机的吸气管及排气管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压缩机、涡旋压缩机、空调系统。本发明既能满足压缩机的中高频运行的需求,也能满足压缩机的低频运行的需求。

权利要求 :

1.一种压缩机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活塞、弹性件、导气管以及气路切换装置;

所述腔体位于压缩机壳体内;

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腔体内,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封堵部;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腔连通,且所述出油口由所述活塞的封堵部封堵或露出;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套设在所述活塞的封堵部上的弹性件;

所述导气管一端穿过腔体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并与所述气路切换装置连通;

所述气路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导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两个进气口对应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及排气管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设于所述压缩机壳体外,所述进油口通过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进油通道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所述进油口通过设于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的进油通道与储油部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节流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切换装置为三通阀,或者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进气口处的电磁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

用于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判断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还是位于中高频范围;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将导气管与压缩机的吸气管连通;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中高频范围时,控制导气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壳体、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的供油调节装置,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

8.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上盖和下盖围合形成的压缩机壳体,所述压缩机壳体内设有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主机架;所述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啮合形成压缩腔;所述主机架位于所述动涡旋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体内还设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调节装置,且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腔体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储油部,所述静涡旋盘上设有沿所述静涡旋盘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进油通道、沿所述静涡旋盘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进油通道,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沿所述主机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三进油通道、沿所述主机架的径向延伸的第四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一端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油通道一端连通,第三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油通道一端连通,第四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储油部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另一端还穿过所述静涡旋盘的周壁,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四进油通道的一端还穿过所述主机架的周壁,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上均设置密封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中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的供油装置位于压缩机壳体外,所述进油口通过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进油通道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12.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节流部件。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中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的供油装置为位于所述下盖处的油池,所述进油口通过沿压缩机壳体轴向延伸的毛细管与所述油池连通。

14.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连通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的冷媒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涡旋压缩机,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

说明书 :

供油调节装置、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供油调节装置、具有供油调节装置的压缩机及涡旋压缩机、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变频空调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改变压缩机供电频率,从而调节压缩机转速,使得压缩机可以运行在不同的频率下。因此,该变频空调因压缩机运行在非常低的频率下,从而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0003] 变频空调中压缩机运行的频率不同,压缩机的排油效率也不同。通常在中高频下,压缩机排油率较高,而在低频下,压缩机排油率较低,排油率过高会降低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因此要尽量控制进入压缩腔的油量。
[0004] 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通过开设连通压缩腔的供油通道,将油节流后引入压缩腔中,满足润滑和密封需要。由于进入压缩腔的油量与转速有关,因此为保证中高频下排油率不会过高,供油通道的间隙会做的比较小,但是如此一来,该压缩机运行在低频时,则经常存在压缩机供油不足的问题,导致压缩腔内油膜不足,存在内泄漏,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供油调节装置、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及空调系统,旨在实现压缩机运行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相应供油量,从而使得润滑油的供应既能满足压缩机的中高频运行的需求,也能满足压缩机的低频运行的需求。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供油调节装置,包括:腔体、活塞、弹性件、导气管以及气路切换装置;
[0007] 所述腔体位于压缩机壳体内;
[0008] 所述活塞位于所述腔体内,将所述腔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所述活塞靠近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设有封堵部;所述第一腔室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与压缩机的供油装置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腔连通,且所述出油口由所述活塞的封堵部封堵或露出;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套设在所述活塞的封堵部上的弹性件;
[0009] 所述导气管一端穿过腔体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并与所述气路切换装置连通;
[0010] 所述气路切换装置包括一个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导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两个进气口对应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及排气管连通。
[0011] 优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设所述压缩机壳体外,所述进油口通过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进油通道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0012] 优选地,所述供油装置设于压缩机壳体内,所述进油口通过设于所述压缩机壳体内的进油通道与所述储油部连通。
[0013] 优选地,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节流部件。
[0014] 优选地,所述气路切换装置为三通阀,或者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进气口处的电磁开关。
[0015] 优选地,所述供油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获取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判断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还是位于中高频范围;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将导气管与压缩机的吸气管连通;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中高频范围时,控制导气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
[0016]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的供油调节装置,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为上述结构的供油调节装置。
[0017]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机壳、上盖和下盖围合形成的压缩机壳体,所述压缩机壳体内设有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主机架;所述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啮合形成压缩腔;所述主机架位于所述动涡旋盘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体内还设有上述供油调节装置,且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腔体设置在所述静涡旋盘上。
[0018] 优选地,所述主机架上设有储油部,所述静涡旋盘上设有沿所述静涡旋盘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进油通道、沿所述静涡旋盘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进油通道,所述主机架上设有沿所述主机架的轴向延伸的第三进油通道、沿所述主机架的径向延伸的第四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一端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油通道一端连通,第三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油通道一端连通,第四进油通道另一端与所述储油部连通。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油通道另一端还穿过所述静涡旋盘的周壁,形成第一缺口;所述第四进油通道的一端还穿过所述主机架的周壁,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上均设置所述密封件。
[0020] 优选地,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中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的供油装置位于压缩机壳体外,所述进油口通过穿过所述压缩机壳体的进油通道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
[0021] 优选地,所述进油通道内设有节流部件。
[0022] 优选地,所述供油调节装置中与所述供油调节装置的进油口连通的供油装置为位于所述下盖处的油池,所述进油口通过沿压缩机壳体轴向延伸的毛细管与所述油池连通。
[0023]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连通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的冷媒回路;所述所压缩机为上述结构的压缩机。
[0024]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压缩机内设置供油调节装置,该供油调节装置的气路切换装置使得导气管根据需要与吸气管连通,或者与排气管连通,从而将与压缩腔连通的出油口封堵或露出,实现了进入压缩腔内的油量的按需调节,使得润滑油的供应既能满足压缩机的中高频运行的需求,也能满足压缩机的低频运行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 图1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的压缩机运行在中高频时供油调节装置的供油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的压缩机运行在低频时供油调节装置的供油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标号说明:
[0034]
[0035]
[0036]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见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9]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供油调节装置,应用于压缩机,能选择性地向压缩机的压缩腔供油,从而提高压缩机中高频下的压缩效率,以及提高压缩机低频运行时的可靠性。
[0041] 压缩机可应用于制冷系统中,例如空调、冰箱、冷库等等。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而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少不了润滑油的润滑,因此在压缩机内将存在一定量的润滑油,以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对压缩机各组件进行润滑。
[0042] 上述压缩机可包括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而旋转式压缩机又可包括涡旋式、离心式、螺杆式。本发明实施例主要以涡旋式压缩机为例对其供油调节装置进行描述。
[0043] 如图1所示,该涡旋压缩机包括由机壳101、上盖102和下盖103形成的密闭的收容空间,即压缩机壳体。该收容空间内设有静涡旋盘11、动涡旋盘12、主机架13、曲轴14、电机15、油池16、副机架17。其中,
[0044] 机壳101为圆柱形缸体,且该缸体两端呈开口状。上盖102与缸体的一开口适配卡合,且上盖102中部拱起设置。下盖103与缸体的另一开口适配卡合,且下盖103中部拱起设置。拱起的下盖103与缸体围合形成压缩机底部的油池16,用于装设润滑油。
[0045] 静涡旋盘11包括静盘体111、静涡旋齿112。动涡旋盘12包括动盘体121、动涡旋齿122和轮毂123。静涡旋盘11的静涡旋齿112和动涡旋盘12的动涡旋齿122相互啮合,形成一系列的月牙形压缩腔20。静盘体111呈圆饼状,且静盘体111的外周壁与缸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静涡旋盘11和动涡旋盘12位于缸体内、且靠近上盖102的位置。静涡旋盘11的静盘体111比动涡旋盘12更靠近上盖102设置,且静盘体11与上盖102围合形成排气腔30。
静涡旋盘11上还设有排气孔113,且静涡旋盘11连接有一吸气管18。该吸气管18沿静涡旋盘
11的轴向方向延伸,并穿出压缩机壳体。当然,该吸气管18也可以沿静涡旋盘11的径向延伸,并穿出压缩机壳体,如图7所示。由吸气管18将低压冷媒气体吸入至静涡旋盘11和动涡旋盘12形成的压缩腔20内,经过气体压缩后,再由静涡旋盘11的排气孔113至排气腔30。
[0046] 主机架13设置于缸体内,且位于动涡旋盘12的下方。该主机架13整体呈柱状,且主机架13外周壁与缸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一间隙。该主机架13内设有储油部131,储油部131的底部设有回油孔132。另外,主机架13的中心位置还设有供曲轴14穿过的贯穿孔。
[0047] 电机15设置于缸体内,且位于主机架13的下方。该电机15可包括定子151和转子152。副机架17位于电机15的下方。电机15与主机架13之间的空间,及电机15与副机架17之间的空间形成高压腔40。该高压腔40连接一排气管19,该排气管19穿过机壳102延伸至压缩机外,用于将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排出,供制冷系统的制冷循环。
[0048] 曲轴14一端依次穿过转子152、主机架13,并与动涡旋盘12的轮毂123连接。曲轴14的另一端穿过副机架17,并与伸入油池16的导油部件连接。该曲轴14上设有中心油孔141。电机15转动,并带动曲轴14转动。由于曲轴与动涡旋盘12连接,因此动涡旋盘12随曲轴14同步转动。在曲轴14转动的同时,由导油部件将油池16中的润滑油经由中心油孔向上输送至动涡旋盘12,并进入压缩腔20中。经过对各运转组件的润滑后,将流至储油部131,并由储油部131的回油孔132回到油池16。
[0049] 上述涡旋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冷媒从吸气管18中吸入到由静涡旋盘11和动涡旋盘12构成的多个月牙形压缩腔20中,伴随着动涡旋盘的偏心运转,月牙形压缩腔由外围不断的向中心移动。此时,腔内的冷媒也被推向中心,随着腔容积不断减小压力不断升高,直至冷媒成为高压气体后由静涡旋盘11排气孔113排到排气腔30中,并沿静涡旋盘11、主机架13与缸体之间的间隙,向下排到电机15所处于的高压腔40中冷却电机15,最后由排气管19排出。同时,润滑油在曲轴14下部的导油部件的作用下,从油池16沿着曲轴14的中心油孔
141向上部供油,在润滑轴承后进入到主机架13的储油部131中,并从回油孔132流出返回底部油池16,部分润滑油也会进入到压缩腔20内润滑动涡旋盘12和静涡旋盘11。
[0050] 为了使得润滑油的供应既能满足压缩机的中高频运行,也能满足压缩机的低频运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油调节装置,设置在压缩机缸体内,以根据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节润滑油的供应。以涡旋压缩机为例,结合参照图2及图3,该供油调节装置包括:腔体51、活塞52、弹性件53、导气管54、气路切换装置55。
[0051] 上述腔体51位于静涡旋盘11的静盘体111上。在加工时,由静盘体111沿静盘体11的轴向方向向内开设形成腔体51,且该腔体51的开口处通过盖板501密封,以形成密闭空间。活塞52位于腔体51内,且活塞52可以沿腔体51的轴向方向在腔体51内滑动。为了保证活塞52的滑动密封性,该活塞的外周壁上套设有密封圈521。该活塞52沿腔体51的轴向方向将腔体51分隔成第一腔室51a和第二腔室51b。第一腔室51a上设有进油口511和出油口512,进油口511与供油装置连通,出油口512与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腔20连通。活塞52靠近第一腔室51a的一侧设有封堵部,第一腔室51a内设有弹性件53,且弹性件为弹簧,套合在所述封堵部上。当活塞52向腔体51的底部滑动并将出油口512封堵,则供油装置提供的润滑油不会进入压缩机腔20;当活塞52向腔体51的顶部滑动并将出油口512露出,则供油装置提供润滑油,以从第一腔室51a的出油口512提供至压缩腔2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出油口512可以为多个,该出油口512通过出油通道与压缩腔20连通。而且,为了防止相邻压缩机的串通,该出油通道的孔径小于静涡旋齿的壁厚。
[0052] 导气管54一端穿过腔体51并与第二腔室51b连通,另一端穿过压缩机上盖102并与气路切换装置55连通。气路切换装置55包括一个出气口和两个进气口,出气口与导气管54另一端连接,两个进气口对应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管18及排气管19连通。
[0053] 本实施例通过气路切换装置55,使得导气管54与吸气管18连通或者与排气管19连通,从而改变第二腔室51b的气压。具体地,当导气管54与吸气管18连通时,吸气管18吸入的低压冷媒气体沿导气管54进入第二腔室51b,使得第二腔室51b的气压降低;当导气管54与排气管19连通时,排气管19排出的高压气体沿导气管54进入第二腔室51b,使得第二腔室51b的气压升高。而上述活塞52则根据第一腔室51a的气压、第二腔室51b的气压以及弹性件
53的弹力的共同作用,沿腔体51的轴向方向在腔体51内滑动。当第二腔室51b的气压大于第一腔室51a的气压与弹性件的弹力之和,则活塞52向腔体51底部运动,并可将出油口512封堵;当第二腔室51b的气压小于第一腔室51a的气压与弹性件的弹力之和,则活塞52向腔体
51顶部运动,并可将出油口512露出。
[0054] 进一步地,上述气路切换装置55可为三通阀,该三通阀包括一个出气口,两个进气口,通过控制出气口与进气口的内部连通通道的切换。另一实施例中,该气路切换装置55也可以包括位于气路切换装置55的两个进气口处的电磁开关,通过控制该电磁开关的开/关进行连通通道的切换。
[0055] 进一步地,上述供油装置可位于压缩机壳体外,例如气液分离器等等。进油口511通过穿过压缩机壳体的进油通道与所述供油装置连通。由于与进油口511连通的压缩腔位于静盘体111的外边缘位置,即该压缩腔内的气压较低,因此为了使得进入压缩腔的润滑油为低压油,将在该进油通道中设置节流部件,以对进入进油通道中的润滑油进行节流降压后,再进入压缩腔。可以理解的是,若该供油装置提供的润滑油为低压油,则可以省略该节流部件的设置。该节流部件可为节流阀、膨胀阀、毛细管等等。或者,该供油装置还可为上述涡旋压缩机中的油池16,即进油口直接通过进油通道与涡旋压缩机的底部油池16连通。而且,为了使得进入压缩腔的润滑油为低压油,该进油通道可由毛细管60代替,如图6所示。
[0056] 另一实施例中,该供油装置可为上述涡旋压缩机中主机架13上的储油部131。进油口511通过进油通道与储油部131连通。具体地,该进油通道56包括第一进油通道561、第二进油通道562、第三进油通道563、第四进油通道564。其中,静涡旋盘11上设有沿所述静涡旋盘1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进油通道561、沿所述静涡旋盘11的轴向延伸的第二进油通道562,所述主机架13上设有沿所述主机架13的轴向延伸的第三进油通道563、沿所述主机架13的径向延伸的第四进油通道564;所述第一进油通道561一端与所述进油口4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562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通道562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进油通道563一端连通,第三进油通道563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油通道564一端连通,第四进油通道564另一端与所述储油部131连通。由于与进油口511连通的压缩腔20位于静盘体111的外边缘位置,即该压缩腔20内的气压较低,而储油部131所提供的润滑油为高压油,因此为了使得进入压缩腔20的润滑油为低压油,将在该进油通道中设置节流部件58,以对进入进油通道56中的润滑油进行节流降压后,再进入压缩腔20。可以理解的是,该节流部件58可设置在进油通道56中的任一个通道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只要能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即可。该节流部件58可为节流阀、膨胀阀、毛细管等等。另外,如图3所示,上述主机架13的外周壁上还设有沿主机架轴向设置的回油通道59,且该回油通道59与第四进油通道564连通。当需要向压缩腔20供油时,在压差作用下,润滑油会优先供给压缩腔20,若存在过多的油,则可以沿回油通道59返回底部油池16。
[0057] 进一步地,由于通道的加工需要,该第一进油通道561另一端穿过静涡旋盘11的外周壁,并形成第一缺口。第四进油通道564的一端穿过主机架13的外周壁,并形成第二缺口。且该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处均设置有密封件57。通过该密封件57可以防止排气腔30内的高压气体沿缸体的内周壁在向下排至高压腔40时进入进油通道。
[0058]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压缩机内设置供油调节装置,该供油调节装置的气路切换装置使得导气管根据需要与吸气管连通,或者与排气管连通,从而将与压缩腔连通的出油口露出或封堵,实现了进入压缩腔内的油量的按需调节,使得润滑油的供应既能满足压缩机的中高频运行的需求,也能满足压缩机的低频运行的需求。
[0059] 上述涡旋压缩机应用于制冷系统时,上述气路切换装置55可与一控制器连接,以根据控制器的控制进行切换。该控制器可为控制开关,并与制冷系统的主控板连接,即根据主控板的控制进行切换。或者,该控制器为一功能单元,位于制冷系统的主控板上。
[0060] 具体地,上述主控板可用于:判断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还是位于中高频范围;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低频范围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55,将导气管54与压缩机的吸气管18连通;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位于中高频范围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55,将导气管54与压缩机的排气管19连通。
[0061] 如图4所示,当制冷系统在中高频正常运转时,涡旋压缩机运转频率较高,压缩腔20内供油充足,此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55使气路2与气路3连通,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54进入第二腔室51b,当第二腔室51b的气压逐渐升高,并大于第一腔室51a的气压与弹性件53的弹力之和时,活塞52向下移动并将出油口512封堵。此时,可以避免过多的润滑油进入到压缩腔20内,抑制了排油率的上升。
[0062] 如图5所示,当制冷系统需要输出冷量较少时,或是低频启动时,涡旋压缩机运转频率较低,压缩腔20内可能供油不足,此时控制气路切换装置55使气路1与气路3连通,低压气体通过导气管54进入第二腔室51b,当第二腔室51b的气压逐渐降低,并小于第一腔室51a的气压与弹性件53的弹力之和时,活塞52向上移动并将出油口512露出。此时,储油部131的润滑油可通过进油通道进入第一腔室51a,并经出油口512进入到压缩腔20内,润滑涡旋盘并提供足够的油膜,抑制压缩腔20内泄漏,从而提高压缩效率及可靠性。
[0063] 上述供油调节装置也可应用于其他的压缩机中,实现润滑油的按需供应,满足压缩机各运行频率下的运行需求。凡是采用了上述供油调节装置的结构而进行的变形结构或等效替换结构的压缩机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64]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